养生 > 四季养生 > > 导航 > 春季春生养生

详述2020春季春捂有讲究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怎么才能作好四季养生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详述2020春季春捂有讲究》,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在正值早春时节,咋暖还寒,2020冬季的寒气还未完全散去,还有丝丝寒意,加上倒春寒的出现,我们还是要做好保暖工作,不要轻易给衣服“减料子”。2020春季养生有“春捂”的说法,那么该如何把握好春捂的度呢?如何做到适度春捂呢?下面就一起看看2020春季春捂有讲究 的相关介绍。

“春捂秋冻”之“春捂”从何而来

“春捂”,即在2020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厚衣服,宁可捂着点,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2020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否则由于初春咋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穿着单薄,一旦气温降低,身体会难于适应,抵抗力下降,加上2020春季细菌病毒活跃,更易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2020春季传染病。女性过早换裙装,还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专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专家认为,2020春季春捂有讲究 ,“春捂”这种民间的传统习惯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在早春时节,咋暖还寒,“捂”着点儿较容易适应季节的变化,但也要恰当为之。想想也能明白,中国文化的积淀能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谈资,同时更有古人们从现象的表面观察入里,渐渐总结出一套有理可依的经验之谈。而“春捂秋冻”之说绝不是空穴来风。

2020春季春捂有讲究 ,“春捂”怎么捂 谨记“下厚上薄”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中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

到了2020春季,降水也逐渐增多,天气多属潮湿,内外夹攻,人体就较易“湿重”。因此,祛湿是2020春季养生的一大主题。初春时节冷暖空气不断交锋,潮湿、降雨无法避免,因此,这个季节及时给身体“排湿”,对一年的养生保健都至关重要。除了适当补充薏米、红豆等有祛湿作用的食物,还要注意一些生活细节,让湿邪无处可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2020春季祛湿气的妙招有哪些。

在中医看来,湿气似乎称得上是“万恶之邪”。在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致病因素中,湿邪杀伤范围最大。这是因为,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成寒湿,让人冷得透心彻骨;遇热为湿热,闷得使人透不过气、出不了汗;遇风则化为风湿,成为难以摆脱的慢性病。接下来就看看2020春季祛湿气的妙招。

此外,湿邪从来不是某个季节、某种人的“专利”,它可能潜伏在我们周围,一有机会就乘虚而入。湿邪可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前者多由气候潮湿、涉水冒雨,或居住潮湿地等外界因素所致;后者则多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以致水湿停滞所引起。同理,湿气在人身上的表现也常有内外之分,在内常表现为脾胃功能不好,吃什么都不香,大便黏腻,胖而无力,觉得“湿重如裹”,像被某种东西包着,懒得动弹,困倦无力;在外则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如爱长痤疮、神经性皮炎等。

2020春季祛湿气的妙招:

戒烟酒

吸烟喝酒是加重“湿毒”的重要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烟酒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所以,2020春季穿衣首要照顾好“首足”两头,以防风寒侵袭,不要过快穿上衣袂飘飘的春装和单鞋。比如,不少女孩一到2020春季就开始穿短裙单鞋,这对身体很不好: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保暖。纵然偶尔升温,也应从上身递减衣物,这样可避免关节炎、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

2020春季春捂有讲究 ,“春捂”捂多久?别捂过头

“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即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但是不能出汗。2020春季气温时高时低,如果升温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汗多也容易生病。因而“春捂”并不是衣服穿的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

2020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就要脱掉棉衣,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对健康不利。

所以说,建议大家,出门前还是要大概了解一下当天的天气状况,早上出门的时候温度往往比较低,最好多穿几件,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适当增减衣服,这个最最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有效降低感冒的概率,学会定义你自己的“春捂”吧。

扩展阅读

详述2020春季养生重在平衡


“春分”,古书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平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说明春分节气天气处于阴阳、昼夜相对平分状态。而这个时节人们在保健养生上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关键体现在精神、饮食、起居上的调摄和对药物的使用上。2020春季养生重在平衡,2020春季保健要注重阴阳调节平衡,做到心绪好、起居有规律,饮食合理,需要时可以适当煎服中草药。

2020春季养生重在平衡:

调理情绪

此时人体的血液和激素活动正处于相对的高峰期,而气候的骤变会导致人体的平衡失调,诱发高血压、心脏病及月经失调,且易产生眩晕、失眠等症,是疾病的多发时间,所以要避免情绪波动,调理情绪颇为重要。

起居有常

2020春季养生重在平衡,日常生活中应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使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利用生机盎然的好时机,多做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2020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自然界各种生物萌发,显出勃勃生机。老年人2020春季的养生保健要根据春令之气生发舒展的特点,宣导春阳之气,以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下面就看看老人2020春季如何保健的相关介绍。

春天虽然天气适宜,但是由于气温的反常容易出现寒冷的天气。2020春季养生要特别小心,不宜突然减少穿衣,注意防寒保暖。老年人的身体弱,无法抵抗倒春寒等导致的降温情况。老年人最好尽量的多加衣,保证避免风寒头痛以及感冒等病症。老人2020春季如何保健,如果疏于防护,一些老年人容易的炎症等就容易滋生。特别是四肢,保护不周就会得病。

老人2020春季如何保健:

1.多吃天然维生素

本季节果蔬鲜美又便宜。用芥菜、大白菜、花椰菜、红柿子椒、黄柿子椒做一顿色彩斑斓的晚餐,大快朵颐的同时也摄取了大量抗氧化物。苹果、枣、柑橘等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也可以增强免疫力。

2.做菜多放葱姜蒜

做菜时多放些时令的青葱、生蒜、姜,能增强免疫力,还会使身体产生温热的感觉,或者多吃洋葱、韭菜等热性食物。体质较凉的人少吃橘子、梨、大白菜、白萝卜等凉性食物。

饮食调节

1、注意食物的阴阳互补

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疾病的人此时的饮食调养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2020春季养生重在平衡,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2、多吃时令菜

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而生长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2020春季养生重在平衡,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中医保健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2020春季养生重在平衡,2020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养生重在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煎服也是很有效的办法,可选择应用一些养肝、疏肝、清热的中草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雨水节气 春捂防病有讲究


一般来说,春季昼夜温差大,早晚较冷,这是人们就要注意穿衣脱衣,而且雨水节气雨量大增,导致湿气较重,因此更要主要防寒保暖,那么,雨水养生方法有哪些呢?春季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到文章中看看吧!

雨水节气2月19日即将迎来,虽然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但是,天气变化不定,雨水节气期间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气候容易使人患病,所以雨水节气期间不要因为气温攀升就减少衣物。那么雨水节气养生怎么预防疾病呢?天气网在此为您介绍雨水节气养生:春捂防病吧!

雨水节气养生:天气乍寒还暖,寒温气流交汇,气压很不稳定。上午春意暖暖,下午却寒气袭来。如果过早地减去棉毛衣服,寒气就会乘虚而入。

一、雨水节气养生:不忙减衣

雨水节气初春到来,气温回升,但这个回升是一个渐变过程,气温会忽高忽低,天气会忽冷忽热,人们常常不能预测到这种变化,遇到气温回升就减去衣服,而突然气温下降了,衣服还没有加上,这样就会患上感冒、支气管炎等疾患,也会使原来的疾病加重,特别是老人、小儿,以及产妇和慢性病患者,不要过早地脱掉棉毛衣服,以防风寒侵入而致病。

二、雨水节气养生:饮食防护

雨水节气养生饮食防护也是预防春季多发病的重要措施。阳气虚的人,可用黄芪、党参、大枣适量,煮成茶水饮用,以补气护卫,提高机体免疫力。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喝一些姜枣糖茶,即取生姜10克,大枣10枚,加水煎煮成茶,少加红糖,日日饮用;患有关节疼痛的人,生姜是不可缺少的食品,可以生吃,亦可以到超市买糖姜片食用。此类病人,不可食用寒冷食物,亦不可过量食用辛辣温热之品,以防出汗过多,腠理开泄,诱发感冒等疾患。

三、雨水节气养生:积极保护

雨水节气春季是常见病多发季节,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日子。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的人,一遇到气温突变,或花絮拂面,或粉尘飞扬,旧疾就会复发,甚至加重,此类病人要积极保护自己的身体。患呼吸道疾病的人,雨水节气养生出门要戴口罩,少到公共场合去;患关节疼痛的人,要保护好自己的关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忽视倒春寒的影响,避风如避箭这句话,要时刻记在心上。

四、雨水节气养生:上薄下厚

人的阳气根于肾,春季随着阳气回升,肾中阳气也会逐渐升发,而肾居腰府,阳气从此向全身散布,一旦有风寒入侵,阳气就会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出现腰膝酸软、疼痛麻木等症。

春捂有讲究 回暖后得再捂7天


“春捂秋冻”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这“春捂”可不是简单地叫您少脱衣服,其中还是有不少讲究的。

现在正是倒春寒的时候,我们得添加衣物御寒,但同时还要注意,即使以后天气回暖了(气温升高到10-15℃),也得再捂上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还要视情况再多捂几天,这样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会冻出病来。

春捂的时候,要注意护好两头(头颈和双脚),帽子不要摘得过早,衣裤鞋袜也不能马上换成太单薄的。因为人体下半身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本来就很容易受风寒侵袭,如果下面穿少了,寒气和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孩子和中老年人春捂穿衣更要讲究“下厚上薄”。

此外,我们脱衣服还要学会递减,羽绒服、棉服别急着脱,可以从里面的夹衣慢慢脱起。初春昼夜温差比较大,如果早晨出门前看到天气预报说温差在8℃或者更多,那就要加件衣服。中午暖和了,可以再脱掉。

那么,什么时间不用再捂了?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昼夜温差开始小于8℃,而且白天的气温能达到15℃以上,一般来说,15℃就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了。此时,气温已经相对稳定,我们就可以脱掉沉重的冬衣,迎接温暖的春天了。

解析2020春季吃粥养生有讲究


粥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吃到的食物,但其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搭配你知道吗?下面介绍简单的粥有不简单的做法和很棒的养生功效。今天主要针对2020春季吃粥养生有讲究为大家详细讲述一下。

2020春季吃粥养生有讲究:

首先,吃粥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因人者,除了老、幼、孕产妇、重病和虚极的人,不论粥中如何搭配药食,都不建议每天单食粥饭。尤其对于年轻人,虽说古人认为粥"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但粥饭滋味淡薄也是客观事实,不能投年轻人的口味所好,久食反为其所不喜。不同体质者还可食用特色粥,如阳虚者宜食羊肉粥、干姜粥等以温阳;阴虚者当食沙参粥、玉竹粥等以补阴。因时者,不同的季节,粥中食材的搭配有不同的重点。唐代医学家王冰说"春宜凉,夏宜寒,秋宜温,冬宜热,此时之宜",可参!因地者,南甜北咸,大抵南方属火,宜凉性粥食;北方属水,宜温性粥食。

2020春季吃粥养生有讲究,其次,煮粥也要讲搭配

现代人煮粥,喜欢在粥中配用一些药物,那么就要注意药食的搭配。作为养生应用的粥食,应该以米、豆等食物为主,以药物为辅。养生粥有别于药粥,后者重在治疗,因此偶尔可以多放药物,平时仅以米粥和胃即可;养生粥在于长久食用,缓缓滋养,因此药物种类和用量宜少,甚至不用药物。而对于老年人来说,粥反是很好的养生常食之物,所以《老老恒言》中曹庭栋有言:"粥能益人,老年尤宜。

再次,养生粥中勿用峻烈之药

清朝宫绣在《本草求真》中认为:"米虽常食之物,服之不甚有益,而一参以药投,则其力甚巨,未可等为泛常而忽视之。"也就是说,2020春季吃粥养生有讲究,米粥虽然补泻作用十分微弱,若在米粥中加入人参,却会大大加强人参的效果。这本是好事,然而也说明米粥与药物之间存在着我们尚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的关系。


金秋十月,正是外出旅游的好时节,又恰逢中秋、国庆双节小长假,相信不少朋友已经做好了出行的准备。出门在外,总是有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哦。

方法

1、雨伞。在外旅游,就怕天气突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说不定就乌云密布、倾盆大雨了。所以在包里放一把伞,绝对是有备无患的。晴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挡雨,一举两得。

2、消毒湿巾。消毒湿巾的作用比较大,在户外就餐时,如果一时找不到可以洗手的地方,就可以用湿巾擦擦手。若是在外宿营,湿巾可以暂时代替一下毛巾,用来清洁面部。

3、身份证。身份证是要随身携带的,现在入住旅馆都是要进行身份登记和核对,没有证件就无法住宿。万一不小心有什么突发状况,带着身份证也会方便很多。

4、充电器。一般来说,手机、数码相机都是不会忘记带的,但是它们的充电器却很有可能被粗心的你所遗忘。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带个充电宝,随时随地都可以补充电能。

2020春季吃粥养生有讲究,春天吃什么粥养生

1、黑米粥

做法:黑米80克,大米20克、红枣40克,枸杞子5克。白糖5克。黑米淘洗干净,浸泡5小时;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红枣洗净、去核;枸杞子洗净。锅置火上,放入黑米、大米、红枣和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入小火熬煮成粥,再加入枸杞子煮5分钟,用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黑米性平味甘,含15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能益肝补脾,养胃滋肾,为进补佳粮。此粥适用于肝肾虚损,妇女产后体虚。

2、红枣粥

做法:薏米5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红糖适量。将薏米、糯米分别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沥干;红枣洗净沥干。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倒入适量(8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开后转至小火,再加入红枣,熬至米粒糊化成粥状,即可盛出食用,依照个人偏好可加红糖。

功效:红枣补气血,益肝健脾和胃,温补阳气。此粥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纳呆便溏、气血不足、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等。

3、牛奶粥

做法:鲜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适量。先将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汤,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搅拌,充分溶解即成。

功效:可补虚损,健脾胃,润五脏。适用于虚弱劳损、气血不足、病后虚赢、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等症。

2020夏季吃苦有讲究


1、2020夏季可以吃苦瓜

苦瓜。苦瓜具有清热、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使摄取脂肪和多糖减少。节饮食,2020夏季天气温热,应注意饮食调节,切勿极饥而后食,食不可过饱。亦忌极渴而后饮,饮不宜过多。还须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素体阳虚的人,常食鲗鱼、大枣、胡桃仁等益气温阳的食物,往往能收到益气强壮的疗效。

2、2020夏季多吃苦味食物

多吃苦味食物,大家都不喜欢苦味食物,但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2020夏季天然养生品。最平常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另外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也属于苦味食物范畴。三伏天吃苦味食物,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3、2020夏季应该科学补充维生素

进入2020夏季,很多人饮食“水果化”,用水果来代替三餐,他们认为水果不仅能填饱肚子,还可以补充维生素。其实,补充维生素不能局限在水果上,黄瓜、番茄、豆浆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虾皮等都富含维生素和钙。可以在平常的饮食注意多吃这些食物,就能补充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维生素,所以切记不能用水果代替三餐饮食。

2020夏季吃苦的食疗有哪些

苦瓜菊花牛肉汤

原料:苦瓜50克,菊花(干品)10克,牛肉450克,生姜片、食盐、油适量。

做法:武火煲沸后,加入苦瓜、菊花,改中火煲45分钟,加入牛肉和盐、油,稍滚,至牛肉片刚熟即可。可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水祛湿,宜暑热、口渴、尿赤、脘腹痞闷、纳呆、水肿者食用。

苦瓜焖鸭

原料:苦瓜20克,鸭腿1只,豆豉、姜少许,生抽、盐、白糖、油适量做法:苦瓜洗净,去瓤,切块;鸭腿洗净剁块;姜洗净拍碎。大火烧沸水,放入鸭块,氽烫3分钟捞出沥干。锅内放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姜、豆豉和白糖,翻炒出香味。放入鸭肉翻炒几下,盖上锅盖焖5分钟,逼出鸭肉的水分,再掀锅盖,翻炒至鸭肉渗出的水分蒸发掉。倒入生抽翻炒,加水没过鸭肉,大火烧开,盖盖再焖烧10分钟,收汤汁。然后放入苦瓜块和盐,翻炒至汤汁收干即可。可清暑解热,开胃补虚,宜内火、低热、体虚、纳差、便干者食用。

2020夏季吃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调精神,2020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巧运动,宜通过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慎起居,2020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勿贪凉,老年体弱者,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反会感到头晕脑胀,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导致受凉感冒等病症。

防中毒,盛夏细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2020夏季。老人小孩胃肠功能薄弱,抵抗力差,发病后极易发生脱水而危及生命,故应做好预防工作。

详述2020春季春捂有讲究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