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阳虚体质夏季养生 > 导航 > 大暑节气养生

大暑节气 阳虚体质人群需要这样做

阳虚体质夏季养生。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关于四季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大暑节气 阳虚体质人群需要这样做”,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大暑节气是一年四季为炎热的时候,你们知道大暑是什么意思吗?生活中大家对于二十四节气又了解多少呢,夏季养生重要的是什么呢,其实大暑养生也要分人群的哦,不是所有人的保健方法都是一样的!那么阳虚体质的人大暑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赶紧来看看吧!

大暑节气阳虚体质的养生方法

大暑节气是全年温度高的时候,天气火热,地气阴湿,加之午后的雷阵雨,湿热易克伤脾胃,脾湿重、胃阴凉。所以此时尤其要注意保护脾胃,避暑祛湿、心静清凉。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也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虚寒性腰腿疼、慢性腹泻等,将这些冬天好发的疾病于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到医院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

阳虚体质大暑饮食小贴士

适宜:葱、姜、蒜、茴香、糯米、高粱、牛肚、乌鸡、虾、猪腰子、塔菜、毛豆。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三伏天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体重减轻、精神不好等症状尤为普遍,多由脾胃受凉引起(过食冷饮、凉菜,腹部着凉)。此时饮食宜清淡温热,可适量吃些葱、姜、蒜、茴香等辛味佐料,振奋阳气,健脾去寒湿。一些暖胃健脾的食物也可以多吃,如山药、糯米、高粱、牛肚、牛肉、猪肚、大枣、白扁豆、香菇等。此外,脾旺于每季末各有十八日,故大暑脾旺易克肾水,仍应延续上个节气省甘增咸,乌鸡、海蜇、猪血、虾、猪腰子可适当多吃;而且“补在三伏”,补食好每周吃一次,鸡汤也好,白灼虾也行。

此时不仅是一年中热的时候,北方、华南等地雷阵雨频繁,环境闷热又潮湿,不妨在饮食中加红豆、泥鳅、黄花菜、鲫鱼等祛湿。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高温少雨,宜多喝汤粥,吃些不苦寒且清热的食物,如塔菜、冬瓜、毛豆、黄豆芽等。

少吃:冷饮、寒凉、煎烤、甜食、鸡蛋黄、肥肉、鱼子。

为保证冬病夏治的顺利进行,务必要少吃冷饮,寒凉、煎烤之物,少吃甜食、鸡蛋黄、肥肉、鱼子等,以免生湿助湿。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 “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在脾旺之时,好遵循身体的需要,不要为难脾胃,切忌暴饮暴食。

忌吃:韭菜、羊肉、雁肉、羊血、动物肝脏、猪心。

《千金方》曰:“勿食韭,令人目昏。勿食羊肉,勿食野鸭鹜鸟,勿食雁,勿食茱萸,伤人神气。勿食脾,乃是季月,土旺在脾故也,俱宜戒之。”《云笈七签》曰:“勿食羊血,伤人神魂,少志健忘。”《千金方》曰:“四季之月土旺时,勿食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发宿病。”《遵生八笺》“四季月勿食肝。”《金匮要略》“夏三月不可食猪心,恐死气犯我灵台耳。”

阳虚体质大暑运动小贴士:运动避寒湿,自然有氧为好。

酷热的时候,游泳是人们想到的舒服的运动,但阳虚体质不太适合游泳,易感受寒湿之气。如果实在想体验水中的乐趣,游泳后一定要马上用干毛巾拭干身体,并用干毛巾擦皮肤至微微发红。同时要避免去充满冷气的健身房锻炼,出汗后很容易受凉感冒。好是接触自然的全身型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慢跑,跳绳,跳舞等,以微微出汗为度。

延伸阅读

大暑的习俗 大暑节气这样做可以降低暑气


大暑是夏季的结尾,过了大暑之后就入秋了。其实在大暑是有很多习俗的,不知道大家是否都了解呢?大暑时节人们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这个时候天气比较炎热,很容易出现一些疾病,要注意养生。一些食物在大暑吃对身体很好,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大暑的习俗

大暑习俗:饮伏茶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习俗,特别是村里面的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给过往的路人饮用。到了现在已经很少有凉亭了,不过在温州,这个习俗一直被保留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每个凉亭都有人专门的供应茶水,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

“喝伏茶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有一些人本身的体制就是偏“寒”、胃口不好、饭后腹胀、大便溏薄的市民好不要随便喝伏茶。同时,对于一些过于寒凉的伏茶,小儿因脾胃不足、老人因消化功能衰退,也那么就不适合饮用茯茶。但体质强壮、火旺湿盛、咽喉肿痛的人们,不妨经常服用,“伏茶毕竟是药,我们应该要适量,不能滥服,更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

到了盛夏,人们的身体一旦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湿热,认为伏茶和凉茶饮料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这种症状,无病服之能防病,所以说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保健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喝凉茶的,像是婴儿或是孕妇喝老年这种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就不应该喝。

饮用伏茶要适量。体质偏“寒”者应选用由茯苓皮、大麸皮等健脾配方烧煮的伏茶。同时,降温防暑不仅要适可而止,更应掌握一些防暑降温的知识,当你和家人享用伏茶的畅快时,小心别被伏茶的“凉意”寒及肠胃。

大暑习俗:晒伏姜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

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喝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大暑习俗: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斗蟋的寿命仅为百日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蟋蟀体形雄而矫健。蟋蟀相斗,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今已被废除,但汉族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汉族民间故事传说。

大暑吃什么

大暑如何养生 大暑节气这样做让你身体更健康


今天就是大暑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年当中比较热的时期,这个时候气温会比较高,大家应该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大暑应该如何养生呢?很多人对大暑不是特别的熟悉,大家知道大暑的由来是什么吗?在大暑时节要吃一些食物缓解暑热,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大暑如何养生

1.要合理饮食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饮食上也要注意降热。

这个时候天气比较炎热,我们应该保持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每天的摄入量要控制在100克―120克。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点奶制品、豆制品等等,这些食物都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蛋白质。要知道,气温比较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比平时快,消耗的能量也大,所以蛋白质的补充很有必要。

还有到了大暑气温很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注意预防暑热,大家在平时可适当增加清热解暑食物的摄入。像是夏天常见的西瓜、苦瓜、黄瓜、桂圆、莲藕、薏米等等。这些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清除身体中的湿气,都有补气健脾,消暑生津的效果。

后还需要摄入一定益气养阴的食物。例如山药、蜂蜜、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海参、鸡蛋、大枣、牛奶等,除了益气养阴之外,还补水,增强体质。

2.要多饮暖水

到了炎热的夏日,人们总是想要往肚子里面灌大量的凉水。是的,我们要知道夏日补充是很重要的,这样能够维持身体的正常生活。但并不建议口渴时大口大口饮用凉水,大量的饮用凉水会增加我们心脏的负担,还不利于肠胃。应该饮用带有一定温度的白开水。

3.切莫动“肝火”

也许你会发现,随着天气的炎热,总是处于一种心烦意燥的状态,甚至还会食欲不振。这便是动了肝火,也称为“情绪中暑”。这对身心健康很是不利,对身体不是很健康的人来说,容易造成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问题。所以要尽量避免自己出现急躁,烦闷等情绪,要时刻维持着一种好心情,轻易不动肝火。

4.睡好子午觉

到了夏日,容易感觉疲惫,所以除了尽量避免在烈日之下出去劳作意外,更是要让自己好好睡一个午觉,这不仅可以舒缓自己浮躁烦闷的情绪,还能养养精神,更利于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5.出行防中暑

大暑时节,若非不得以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一些防止中暑的措施,比如提前准备好一些解暑的药物等。

当自己出现心悸,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明显乏力,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体热等等现象时,这是中暑先兆,应该立即赶往阴凉通风处休息,再喝一些绿豆汤或者淡盐开水等。

如果是中度中暑,例如出现发烧的症状,皮肤异常发热等等,应该服用一些解暑药物。

再严重一点,那就是中度中暑了,这种情况非常糟糕,会出现昏厥的现象,这种情况一定要在自己昏厥之前摆脱身边的人立即将你送往医院治疗。

6.健身宜散步

由于天气闷热,不适合做太大的运动,尽量少出门,即使是要出么也不要让自己置身于露天环境之中。但健身还是有必要的,可以排除湿气,你不如在早晚温度稍微下降的时候出去散散步,也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大暑的由来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养生 不同体质人群的大暑养生经


不同人群养生方式不同,尤其是在大暑这一节气,更能明显看出不同人群之间养生方式的区别,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大暑养生的话题,看一看不同体质大暑如何养生,快来对号入座吧,看一看你的大暑养生经。

大暑养生

大暑养生要以防暑、清热、祛湿为目的,这样可以有效清除体内有害因素,避免疾病出现。

虽说夏至是一年当中昼长、夜短的时候,但一年中暑气盛,要酝酿到大暑时节。大暑期间阳气旺,有利也有弊。

“大暑的大特点是暑热湿很重。”陈瑞芳说,在日常保健养生时,就要顺应自然,避开时节的“弊”处,采用降暑、清热、祛湿的养生方式。中医讲究辨证体质,不同体质的人在不同时节的养生重点不一样。例如容易出汗的气虚体质的人群在大暑天出汗更多,此时应当侧重补气生津;阳虚者脾胃虚寒,需要健脾和胃。不过,由于大环境的暑热湿特点一致,所有体质的人群都适合降暑、清热、祛湿的养生方式,只不过在饮食的选择、食用频率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

阳气旺,阳虚者养生的佳时机

对于阳虚等虚、寒体质的人来说,可以借助阳气盛之时进行养生,有“事半功倍”之效。

陈瑞芳说,阳虚体质的人体内寒气盛,阳气不足。在大暑期间可以适当到户外走动。所谓“动则生阳”,运动有助于升发阳气。相反,一天整都停留在空调房内,则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时节的养生特点。

另外,体质虚寒的人群,适合在阳气旺盛的大暑时节进行治疗。有呼吸病、关节炎、脾胃虚弱的人群,可以利用“三伏天”进行天灸,也是一种“冬病夏治”的有效治疗方式。

大暑吃冬瓜,不同体质吃法不同

“夏季吃瓜”已经是普遍共识的观点,清热、解暑的瓜果类,特别是冬瓜、节瓜等,是夏季时令的养生佳品。不过,你可知道,就冬瓜而言,不同体质的人,吃法也应有所不同。

“中医讲究辨证,无论治病还是养生,都需要分辨体质。”陈瑞芳说,大暑时节,平和质的人群吃东西没有特别的讲究,而特禀质的人群除了要避免过敏物之外,也没有特别讲究的地方。其余的7大体质人群,根据体质不同,冬瓜的吃法也可稍作变化,更符合自身体质需求。

阳虚质:爆炒冬瓜

冬瓜、毛瓜是凉性食物,阳虚质的人群脾胃虚寒,不宜吃过寒的食物。可以通过爆炒、焖煮的方式,降低冬瓜的寒气,保留了降暑清热的作用。同时,阳虚质人群可以多食用淮山、莲子等有健脾功效的食物。

阴虚质:老鸭煲冬瓜汤

阴虚质的人群需要滋阴,食用冬瓜时,可以采用有滋阴作用的老鸭煲冬瓜汤,加入沙参、麦冬等,也有养阴润肺的功效。平常也可以多食用莲子、百合等滋阴食物。

气虚质:党参北芪煲节瓜

气虚质的人在大暑天出汗多,容易感冒,因此,可以适当侧重补气生津的方式。例如,除了凉性重的冬瓜,还可以选择更加正气的节瓜。党参、北芪炖节瓜汤,特别适合老年体弱、大病刚愈的人群。太子参、五指毛桃煲鸡汤,也是气虚质的一道养生佳品。

湿热质:陈年萝卜干煲冬瓜

湿热人群的祛暑湿需求更大,高温时节湿热人群还容易胃口差,可以用陈年萝卜干煲冬瓜,既降暑,又消食导滞。夏季也是莲花盛开的季节,湿热体质可以用莲叶、莲花、莲子等煮水,或者用西瓜皮煮水,有清热、利尿、养胃等作用。

痰湿质:陈皮冬瓜汤

痰湿质人群容易脾胃虚寒,易生痰,可以在冬瓜汤中适当加入陈皮、扁豆、云苓等药材,有助于健脾化痰。

大暑节气 大暑简介与大暑养生须知


今年的大暑节气是阳历的七月二十三号,现在距离大暑节气已经过去四天了,那么,关于大暑节气的一些农事大家了解吗?关于大暑节气的一些养生知识大家知道吗?如果大家对这些还不太清楚,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俩接一下吧,请看下文。

大暑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大暑节气这天,是阳历的7月22-24日之间,这时太阳主要是位于黄经的120度。

1、早稻收获及晚稻插秧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中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迟不能迟过立秋。

2、灌溉

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

大暑节气里,大豆开始开花结荚,这也是大豆需要水的时候。有一句农谚说的好:大豆开花,沟里摸虾,所以在出现旱象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浇灌。

3、抗旱

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关键的时期,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农事诗

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

洪涝灾害时时有,防洪排涝样样行。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

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

大暑节气 时令大暑养生先行


大暑时令,马上大暑节气就要到了,大暑节气里人们所熟知的特点是什么?肯定是炎热多雨、闷热潮湿。不过除了这些大暑印象,别的你还能想到哪些关于大暑的事情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暑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养生方法。

大暑节气

每年7月23日或24日时为大暑节气,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20

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大暑时节里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特别的潮湿;而且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这时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我们知道,在高气压系统控制下,高压产生的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使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烈。

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的活跃期,它时常盘踞在我国东部地区,强盛的时候,可西进控制到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如四川东部、重庆等地。

同样,在夏季,我国大陆许多地区常常受大陆高压控制,同样是下沉增温,晴空少云,滚热的地面,烘烤着大气,使气温居高不下。可见高压系统是高温天气产生的基本条件,高压的维持意味着高温天气的持续。

当气温达到3摄氏度以上时(酷热日),中暑的人数会很多,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风小湿度大,更令人感到闷热难耐。

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每年的炎热日平均达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多、气温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丰沛、雷暴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 35℃以上高温出现频繁的时期。

大暑节气 阳虚体质人群需要这样做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