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关节炎—类风湿中药浸酒

类风湿关节炎养生知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湿关节炎—类风湿中药浸酒”,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类风湿中药浸酒
[药物组成] Ⅰ号:黄芪20g 当归10g 制附子10g 威灵仙10g 羌独活各10g 稀莶草10g 姜黄10g 木瓜15g 生川草乌各10g 白芷20g 白花蛇5条 全蝎30g 蜈蚣10条 地鳖虫30g 桃仁20g 红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没各10g 干姜10g 防风己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 Ⅱ号:黄芪20g 当归10g 威灵仙10g 豯莶草10g 姜黄10g 木瓜15g 白花蛇5条 全蝎30g 蜈蚣10条 地鳖虫30g 桃仁20g 红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没各10g 防风己各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 桑枝30g 土茯苓30g 黄柏20g 丹皮20g 钩藤20g
[功能主治] 逐痹通络兼以扶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次服20ml,每日服二次,十五日为一疗程。一般服二至四个疗程。服药期间如有口舌麻木,则停服一星期后续用。风寒湿痹型用Ⅰ号,风湿热痹型用Ⅱ号。
[制备方法] 上药浸入曲酒2500,浸泡一星期。
[资料来源] 《江苏中医》2000,(11):28

ys630.coM延伸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身体健康的情况,大多数人一般每年都会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有朋友表示在全面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自身患了类风湿关节炎,非常吃惊,询问到底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另外,类风湿关节炎都有哪些症状表现,该怎么处理才能够让类风湿关节炎得到痊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病因未明的、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侵袭性关节炎症,它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至于它的症状就让大家一起来了解吧!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隐匿起病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约60%-0%病人隐匿缓慢起病,最初症状可为全身不适,疲乏无力,低热,食欲减退。经数周至数月出现对称性关节肿痛和活动障碍并伴晨僵。这与风湿性关节炎的游走不同,后者常在一关节炎症状消退后,另一关节再起病。炎症关节周围的肌萎缩和肌肉软弱无力。

中间型起病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约15%~20%病人起病快慢及严重程度居于上述两种形式之间,在发病后数日至数周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全身症状也较隐匿起病者为明显

复发型起病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病初呈急性间歇性关节炎,侵犯1-2个关节,局部肿胀及疼痛而伴有红斑。多次反复发作后关节肿胀不消退。关节肿胀此肿彼消,关节疼痛此重彼轻,关节炎症此起彼伏,缠绵数月,若不能控制或治愈,终将导致残废。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保持精神愉快很重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精神活动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保持精神愉快也是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方面,不可过于激动或长期闷闷不乐。要善于节制不良情绪,心胸开阔,生活愉快,进而使身体健康。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很重要。

学习了解了各种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表现,同时也告诉大家,在疾病面前,愉快的精神状态是非常重要,因此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朋友们不要太忧心,对待疾病要有正确的态度,应该树立良好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日脱离疾病的困扰。

治类风湿关节炎偏方


治类风湿关节炎偏方

1、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2、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3、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4、乳香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化瘀通络,利湿除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加减】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光(氵光)、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5、二黄双仁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肝肾。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大黄9克,黄岑12克,桃仁、杏仁、赤芍、干地黄各15克,甘草、虻虫各6克,生川芎10克,桑寄生18克,牛膝20克,乌梢蛇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加减】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当归;肝肾亏损者,加鹿角胶、杜仲、巴戟天。

6、桂枝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得热则痛稍缓,或疼痛呈游走性,或疼如刀割针扎,或酸痛,关节肿胀,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或浮缓。

【偏方组成】桂枝、制川乌(先煎)、当归、乌梢蛇各10克,仙灵脾、熟地各15克,鹿衔草30克,甘草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避风寒。

【加减】若风盛者,加寻骨风、钻地风各20克;湿盛者,加苍术、白术各10克,生薏仁、炒薏仁各15克;寒盛者,加制草乌(先煎)、熟附片各10克;刺痛者,加地鳖虫10克,参三七3克(研冲),延胡15克;痛剧者,加炙全蝎3克(研冲)。

7、金刚刺地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温经祛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金刚刺15克,广地龙15克,蜈蚣1条,黄芪40克,桂枝12克,海风藤12克,威灵仙12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一般宜服2~3个疗程。

【加减】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者,可加忍冬藤15克、知母10克、黄柏2克;若病程长,关节肌肉冷痛剧烈,痛处固定者,可加制川乌8克、制草乌8克;若肢体全身游走性疼痛者,可加防风12克、羌活10克;若久病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伴头晕腰酸者,加熟地12克、狗脊10克、龟版12克。

类风湿关节炎如何正确用药?

1、一线药物,即非甾体抗炎药。一线药物具有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可使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症状迅速缓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一线药物包括: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乙酸类(即吲哚类),如消炎痛,奇诺力等;丙酸类,如布洛芬(芬必得是布洛芬的缓释胶囊)、萘普生等;灭酸类,如氟灭酸、双氯灭酸(其产品有戴芬、英太青、扶他林)等;昔康类,如吡罗昔康、美洛昔康(商品名莫比可)等;吡唑酮类,如保秦松、羟保秦松等;昔布类,如塞来昔布(商品名西乐葆)、罗非昔布(商品名万诺)等;其他类,如尼美舒利、萘丁美酮等。

2、二线药物起效慢、疗程长,故又被称作慢性药物。二线药物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上更趋向于治本。这类药物主要包括:甲氨碟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霉素、来氟米特(商品名爱若华)等免疫抑制剂,以及柳氮黄吡啶、金制剂(如瑞得)、D—青霉胺、抗疟疾药等。

3、三线药物,即甾体抗炎药,又被称为激素药。该类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烧、关节疼痛和肿胀有迅速而显着的疗效。但使用激素类药时,一定要请医生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及疗程,否则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得不偿失。常用的三线药物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曲安宿松、得宝松等。

4、中药。中药可祛除风寒湿热之邪、疏理经络骨节,达到控制病情、缩短病程、缓解症状的目的。常用的中药包括:雷公藤、雷公藤多甙、昆明山海棠、青风藤、白芍总甙、正清风痛宁、疏风活络片、追风透骨丸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要点

1、饮食上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调方式应以清淡爽口为原则,少吃辛辣、油腻及冰冷的食物。

2、多吃开胃的食物如大枣、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湿祛风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绿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选择。

3、尽可能的减少脂肪的摄取,热量来源要以醣类和蛋白质为主,若是体重超过标准,要逐渐减轻体重。

4、身体若属热性,应多吃绿豆、西瓜等食物;若属寒性,则应吃羊或牛肉等,不过摄取量不宜过多。

5、若有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饭后才能服药,因为此药容易对胃造成伤害,并且容易造成缺铁性的贫血。

6、适当补足维他命A、C、D、E或含钙、铁、铜、锌、硒等矿物质食物,以增强组免疫力及预防组织氧化或贫血。

7、若有服用类固醇容易造成食欲大增、钠滞留和骨质疏松症,因此需要控制食物的摄取,以免体重急遽上升,而含盐量高的调味料和加工食品尽量减少食用,多摄取含钙食物如脱脂牛奶、传统豆腐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膳调理风湿关节炎


很多老年人都受到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困扰,这些属中医的风寒湿痹症。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可以通过饮食对本病进行调节,下面就介绍几款适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药膳。

1、生姜红糖茶

生姜5片,红糖适量。生姜放入保温瓶中,加入红糖以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代茶随时饮用。

此药膳茶可治肢体关节风痹所治疼痛。有通经散寒之功效。

2、生姜粥

生姜5片,葱白3段,糯米60克。将生姜、葱白、糯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热服,常食有效。此药膳粥可散寒利湿、祛风通络。用于游走不定的关节疼痛。

3、五加皮醪

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曲适量。将五加皮水煮两次去渣合汁,与糯米共煮成于饭,待冷,加入酒曲适量拌匀,发酝成酒酝。

每日适量佐餐食用。此药膳醪通经活络,除湿祛风寒。用于腕、肘、膝关节疼痛等症。

4、防风苡米饮

薏仁米30克,防风10克,生姜3片。将薏米、防风、生姜共煎汁,饮用时弃渣留汁饮用。每日1剂,连用4-6日为一疗程。此药膳饮用于关节不利、伸屈不直、风寒湿邪等症。

5、鳝鱼汤

鳝鱼200克,生姜3片,葱白2段,黄酒2匙。将鳝鱼洗净后取肉切丝,和生姜、葱白、黄酒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炖汤,调味佐膳服用。

每日1剂,连用5-7日为1疗程。此药膳适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甚等症。

6、乌鸡酒

乌雄鸡1只,白酒2500克。将乌雄鸡洗净后用白酒煮炖,至酒熬去一半即可。每次饮20-30毫升,每日1次,同时佐餐食用。

此药酒宜治湿痹,肢体关节疼痛或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等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食疗法

饮食营养应注意全面,不要忌口和偏食。一些食物应限量,但不是忌食。

1、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

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2、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3、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

4、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

5、可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

7.黄焖鳝鱼

原料:黄瓜150g,紫苏lOg,黄鳝500g,精盐、味精等适量。

制法:黄鳝去除鳝骨及腹内杂物,用盐擦洗干净,用滚开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块。锅内倒油,烧至八成热,倒人黄鳝煸炒,放紫苏、黄瓜,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放人精盐、味精等调味品,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益血,祛湿强筋。《随息居·饮食谱》谓“鳝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紫苏叶有善解鱼蟹之毒的特性,还有芳香健脾,调味的作用。

8.西洋参炖乌蛇

原料:西洋参5g,乌蛇1条,猪腿肉250g,调味品适量。

制法:将西洋参切片,乌蛇去皮、杂,洗净,剁块。取大炖盅一个,把蛇盘放在盅里,然后把猪腿肉、生姜和陈皮放下,加入绍酒、米醋、食盐适量纳入参片及泡洋参的水,再加清水适量,盖上盅盖,用条湿水纱纸将盅盖缝口封密,隔水炖四小时即成。

很多的疾病除了接受药物治疗,或者一些比较正规的手术之外,生活当中的护理保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关节性的疾病,如果能够适当的活动做一些保健操,那么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操作方法:针对关节炎所编排的“关节体操”是常用的运动疗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指关节操:握拳与手指平伸交替运动。握拳时可紧握铅笔或粗一点的棍棒;平伸时可将手掌和手指平贴桌面,或两手用力合掌。

②腕关节操:两手合掌,反复交替用力向一侧屈伸,亦可紧握哑铃做手指屈伸运动。

③肘关节操:手掌向上,两臂向前平举,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努力使拳达肩,再迅速伸掌和伸肘,反复进行多次,然后两臂向两侧平举,握拳和屈肘运动如前。

④肩关节操:一臂由前方从颈旁伸向背部,手掌触背,同时另一臂从侧方(腋下)伸向背部,手指触背,尽量使两手手指在背部靠近,每天反复多次。

⑤踝关节操:取坐位,踝关节分别作屈伸及两侧旋转运动。

⑥膝、髋关节操:下蹲运动与向前抬腿运动交替进行。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许多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是因为年轻时过度的使用时膝盖致使关节炎出现问题,到了季节转化时,发病的几率更是上升了不少,同时也给老人们带来不少的疼痛,但是类风湿关节炎,要找出病根还是不容易的,现在的方法只能都是先治标,抑制发病时的强度,缓解疼痛。

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说,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还是一知半解的,主要是由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不到位而致使病菌有机可趁,使我们的身体出现异状。下面来看下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细菌因素(30%):

实验研究表明A组链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可能为RA发病的一个刺激原,A组链球菌长期存在体内成为持续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发生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在RA病人的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从未发现过细菌或菌体抗原物质,提示细菌可能与RA的起病有关,但缺乏直接证据。

病毒因素(25%):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关节炎与RA不同,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

遗传因素(20%)

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DW4与RA的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性激素(20%)

另外,除了上述所说的,引起类风湿关节炎的还有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等诱发因素,但常无明显诱因可查。因此,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多加呵护我们的身体,没病没痛就最好不过了。患病了就要赶紧接受治疗才行。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是关节炎的一种,不同的疾病它们的症状和病情原因都是不同的。从而治疗的方法绝对是有所区别的,不过一般疾病都是需要在早期的时候被发现的话那么才会更有益于我们去治疗,所以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也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环节之一,了解疾病原因才能更好的切预防。

不同的疾病带给我们的症状原因还有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方面也是存在一定差异,不管是什么样的差异只要是可以解决的症状我们不同太过担忧的。疾病的症状也是根据不同人的身体体质表现的方式也是存在区别的。那么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

女性好发,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40~60岁。

2.症状体征

可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

(1)晨僵 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的主观感觉,它是关节炎症的一种非特异表现,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2)关节受累的表现 ①多关节受累

呈对称性多关节炎(常≥5个关节)。易受累的关节有手、足、腕、踝及颞颌关节等,其他还可有肘、肩、颈椎、髋、膝关节等。②关节畸形

手的畸形有梭形肿胀、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钮孔花样畸形等。足的畸形有跖骨头向下半脱位引起的仰趾畸形、外翻畸形、跖趾关节半脱位、弯曲呈锤状趾及足外翻畸形。③其他

可有正中神经/胫后神经受压引起的腕管∕跗管综合征,膝关节腔积液挤入关节后侧形成腘窝囊肿(Baker囊肿),颈椎受累(第2、3颈椎多见)可有颈部疼痛、颈部无力及难以保持其正常位置,寰枢关节半脱位,相应有脊髓受压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3)关节外表现 ①一般表现

可有发热、类风湿结节(属于机化的肉芽肿,与高滴度RF、严重的关节破坏及RA活动有关,好发于肘部、关节鹰嘴突、骶部等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处)、类风湿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动脉的坏死性小动脉炎,可表现为指、趾端坏死、皮肤溃疡、外周神经病变等)及淋巴结肿大。②心脏受累

可有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结节、心肌炎、冠状动脉炎、主动脉炎、传导障碍,慢性心内膜炎及心瓣膜纤维化等表现。③呼吸系统受累

可有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动脉炎、间质性肺疾病、结节性肺病等。④肾脏表现

主要有原发性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和继发于药物治疗(金制剂、青霉胺及NSAIDs)的肾损害。⑤神经系统

除周围神经受压的症状外,还可诱发神经疾病、脊髓病、外周神经病、继发于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经病、肌肥大及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⑥贫血

是RA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属于慢性疾病性贫血,常为轻至中度。⑦消化系统 可因RA血管炎、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所致。⑧眼

幼年患者可有葡萄膜炎,成人可有巩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还可有干燥性结膜角膜炎、巩膜软化、巩膜软化穿孔、角膜溶解。

(4)Felty综合征

1%的RA患者可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红细胞计数减少),常有严重的关节病变、高滴度的RF及ANA阳性,属于一种严重型RA。

(5)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

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RS3pE)男性多见,常于55岁以后发病,呈急性发病,有对称性腕关节、屈肌腱鞘及手小关节的炎症,手背可有凹陷性水肿。晨僵时间长(0.5~1天),但RF阴性,X线多没有骨破坏。有56%的患者为HLA-B7阳性。治疗上对单用NSAIDs药物反应差,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疗效显着。常于1年后自发缓解,预后好。

(6)成人Still病(AOSD)

以高热、关节炎、皮疹等的急性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的一种少见的RA类型。因临床表现类似于全身起病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Still病)而得名。部分患者经过数次发作转变为典型的RA。

(7)老年发病的RA

常65岁起病,性别差异小,多呈急性发病,发展较快(部分以OA为最初表现,几年后出现典型的RA表现)。以手足水肿、腕管和跗管综合征及多肌痛为突出表现,晨僵明显,60%~70%RF阳性,但滴度多较低。X线以骨质疏松为主,很少侵袭性改变。患者常因心血管、感染及肾功能受损等合并症而死亡。选用NSAIDs要慎重,可应用小剂量激素,对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反应较好。

上面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症状,只有正确的掌握了它的症状,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治疗这些疾病带来的危害。一般出现体重减轻,低热,还有全身觉得疲乏的症状时,那么就要多注意了。只要身体有出现与平常不相同的症状时候就要去及时的治疗,只要恢复的概率才会增加。

中医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这是一个普遍的疾病,但是却时时刻刻折磨着病人,尤其每逢阴天下雨都会疼痛,感觉自己的关节处凉飕飕的。很多人都曾用很多西药来救治自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①体针

取穴:主穴:大椎、身往、神道、至阳、筋缩、脾俞、肾俞、小肠俞、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溪、丘墟。配穴:上肢受累加天宗,下肢受累加秩边。

操作: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小肠俞、委中等穴均用徐疾泻法;脾俞、肾俞、大溪等穴均用浅刺轻捻补法;足三里用徐疾补法,阳陵泉、丘墟等穴用平补乎泻法,天宗用“合谷刺”,使感应向肩部放射。秩边穴用“输刺”,便感应向下肢放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4例,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

②蜂针

取穴:上肢:肩髁、濡俞、肩并、曲池,少海、外关、中清等;下肢:风市、阳关、犊鼻、委中、阳谷、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等;腰部: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联俞等。

操作:a.过敏试验:上午先予一只蜜蜂螫刺病人腰椎二侧皮肤,10秒钟后拔出,若无明显反应,下午在另尸侧皮肤上再用一只蜜蜂螯刺,1分钟后拔出。若半小时内仅有轻度反应(红肿范围直径在5毫米以内),体温、血压、尿常规无明显变化者,为阴性。若呈中度局部反应,须进行脱敏后,再行治疗。b.具体方法;局部常现消毒,用摄于轻轻夹住蜜蜂头部,使其腹部末端接触皮肤,蜜蜂即弯曲腹部伸出尾部的钩针刺人。30分钟后用镊子拔出螫针,再行局部消毒,每日1次,蜜蜂只数可逐渐增多,最多一次用20余只。

疗效:共治19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7例。

③销灸

取穴:督脉(大椎穴腰俞穴)。

操作:敷药制备:斑席粉(50%麝香,20%斑螫粉,15%丁香粉,肉桂15%)1-1.8克,去皮大蒜500克捣烂成泥,陈艾绒200克。

病人俯卧裸露背部,在脊柱上作常规消毒,涂上蒜计,在脊柱正中线瞰上斑麝粉,并在脊柱自大椎穴至腰俞穴处铺敷2寸宽、5分厚的蒜泥一条,然后在蒜泥上铺成长蛇形艾注一条,点燃艾注头、身、尾三点,让其自然烧灼。燃尽后再继续铺艾注施灸(一般以2-3壮为宜)。灸毕移去蒜泥,用湿毛巾轻轻揩干。时间在夏暑三伏天,以白天为宜。灸后起泡可田消毒外挑破,用药棉指干,再涂上龙胆紫。

疗效:治疗65例,近期治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1%。

以上就是专业人士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的简单介绍。如果我们家中的中老年人患有此病,那么我们不妨让他们试试以上方法。而且患者们平时自己也要更加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关节处凉到,不要待在风口处。

风湿关节炎—类风湿中药浸酒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