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老年人保健养生常识 > 导航 > 老年人保健养生

老年人保护心脏就该这么吃

老年人保健养生常识。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有没有更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老年人保护心脏就该这么吃”,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本文导读:许多老年人的心脏稍不注意很可能会患病,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心脏的保护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老年人吃什么能保护心脏呢?


老年人保护心脏吃什么

土豆

土豆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元素,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土豆中含钾约500毫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土豆,既可补钾,又可补充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燕麦

早晨可以选择喝一碗燕麦粥作为早餐,它所富含的欧米茄-3脂肪酸、叶酸和钾,对心脏都很有好处。同时,燕麦能很好的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保持动脉血管的通畅。

菠菜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能有效防止血液里引发心脏病的有害物质的积累。菠菜所含有的叶黄素、叶酸、钾和纤维,能够帮助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芹菜富含纤维素、营养价值高。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有效预防心脏病。

花生

花生内含有可预防心脏病的不饱和脂肪,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花生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沉积在血管壁的数量降低,使血管保持软化,血液流通顺畅,患心脏病的风险自然就减少了。

老年人平时怎么保护心脏比较好

时刻关注体重

肥胖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想要心血管健康,应参考BMI值适当控制体重。

要进行规律运动

适当体育锻炼有利于消耗体内多余热量,促使新陈代谢良性循环,达到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

适当的心理调节


保持轻松愉快心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并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劳逸结合

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起居有度。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要适当地调节精神状态,在长时间工作后,可通过做体操、散步等方式来放松。

ys630.coM延伸阅读

冬季老年人保健食疗


本文导读:入冬了,家里老人家怕寒、失眠、高血压各种问题是不是更加严重了?老人家本身体质虚弱,一入冬,抵抗不了寒邪的入侵,很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如何从平常饮食上来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呢?


准备100克山药,羊肉25克,还有糯米100克,清洗之后切块,要先把山药和羊肉放在一起,先用炖锅将其炖烂,然后再加入糯米一起熬成粥。山药性味平、甘、无毒,有健脾、除湿、补气、固肾的功效,是一种上等的保健食品及中药材料,而羊肉性热,味甘,可扶助阳气,也可健脾、除湿,因此,山药和羊肉搭配来煮粥,可以健脾温肾,巩固胃肠气血,防止腹泻,可以用来治疗老年人冬日里容易泄泻的问题。记得每次早晚都喝一碗啊。

芝麻粥

芝麻粥非常简单,只要准备适量的芝麻,稍微炒热,能闻到芝麻香味就够了,不需要炒的太过,然后将其研成泥状,再跟大米一起熬粥就可以了,具体芝麻的量可以根据个人胃口进行添加减少。芝麻味甘、性平,可滋养肝肾,乌发,调节胆固醇含量,具有养血生津功效,滋养胃肠,利于大便的排泄。因此,此粥可以用于老年人的白头发、慢性便秘、眩晕、四肢乏力、脱发问题。

养生茶

健脑五加茶

准备枸杞、酸枣仁各10克,刺五加15克,还有适量的红糖。先将三味药用纱布包好,加水煮上15分钟,拿掉药袋,加入红糖调节味道就可以喝了。水的量自己调节,只要熬到只剩一碗就可以了。拿出来的药袋子不要扔,可以熬第二次,每天喝一碗就足够了。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可养心、健脾、补肾,加上枸杞、酸枣仁都可以养气生津,搭配在一起煮成茶可补养肝肾、健脑明目,对老年人的记忆力减退、失眠都很很好的疗效。

枸杞黄精茶


准备黄精60克,切成片,枸杞15克,用纱布包成药袋,加适量水煮上10分钟,熬成剩一碗,一天喝一次。黄精性平,味甘,可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还可以抗病毒、抗疲劳,配上养血生津的枸杞,便可增强记忆力,强身健体。经常中气不足、四肢乏力、记忆力不好的老年人可以长期饮用。

上面主要记叙了保健粥和养生茶的两种做法,但是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注意一些问题,也可以起到保健作用:1、少食多餐,减少对胃肠的负担;2、多吃蔬菜、水果,其中所含的维生素、纤维成分都可以抗疲劳、缓解衰老,润肠通便;3、多食豆制品,取代部分动物蛋白质,过多的动物蛋白质对于老年人的胃是个极大的负担,而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又可健脾、润燥;4、少吃辛辣食物,减少对脾胃的刺激;5、多补充水分,老年人体内水分本来就少,多补充水分不仅可以滋养皮肤,还有利于机体代谢。

行动起来吧, 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

老年人保健养生知识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身体是需要保养的,因为只有这样,身体才会越来越好。保养身体就跟保养皮肤一样,只有用心了,才能达到目的,如果想让身体变得强壮,需要注意很多事情。所以说,保健养生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值得人们去探究,而关于老年人保健养生知识有很多,这些对老人也是有好处的。

1.常沐浴,沐浴有多种,温泉浴、日光浴、清水浴、空气浴、沙子浴、泥土浴等。可根据条件与身体状况选择与应用。

2.常洗脚,每晚临睡前用适度的热水洗脚,是保健的秘诀之一。洗脚后按摩涌泉穴30余次,有利于睡眠与保健,冬季更是大有裨益。

3.常养气,要做到主动养精气,应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遇事不怒,思想宽广,饮食有节,起居正常,劳逸结合,锻炼至上,增强抵抗力。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是健康之根本。

4.常养精,肾虚者易患腰痛、膝软、头晕、耳鸣、失眠、心悸、牙动、精神不振、生殖功能早衰等病状。只有采用“养精、保肾、节欲”措施,才能治疗上述病症,达到健康长寿。

5.讲营养,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一不可。药食并养,以食为主;荤素兼备,以素为主。

养生是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对于养生,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老年人保健养生知识很多,也是从各方面突出的。养生是很深奥的一门学问,并不单单从饮食方面改善,也和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有关,而有时候运动也是养生的一种。

怎么保护老年人的视力


老年人保护视力,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噪音

如果老年人较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干扰。

2、戒挖耳

老年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环减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产生干裂感,有时感到奇痒,不堪忍受,通过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是这样做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弄坏鼓膜。科学的方法是耳道奇痒难忍时,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也可内服维生素E、C和鱼肝油,内耳发痒就可得到缓解。

3、谨慎用药

人到老年,疾病较多,老年人常常使用抗生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不要一次过量,或者服用时间过长,可与其它药物交替使用,也可换用中药治疗。

4、经常按摩

老年人听力减退,与内耳血液循环减弱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局部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环,也可保持听力。按摩时可取翳风穴(耳垂后凹陷处)、听会穴(耳垂前凹陷处与翳风穴隔耳对称)早晚各进行一次,每次5~10分钟。

知道了老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人到老年要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神经营养障碍,出现听力锐减或耳聋。

老年人怎么预防心脏病


也许生活中你会很不注意一些细节,以下的各种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

第一位:在闹市骑车。

比利时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开车、骑车或步行上班,只要经过车辆密集的路段,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危险,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其中骑车上班者危 险最大,因为这些人吸入的尾气最多、受污染最严重,他们同时还要耗费一定体力踩踏自行车,容易引发供血不足。这两方面都是诱发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原因。除此 之外,拥堵的交通很容易让人紧张、焦虑,引发血压升高。

因此,不建议心血管高危人群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期骑车上下班。虽然骑车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穿行在污染严重的马路上,弊大于利。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最好能避开交通高峰出行。

第二位:用力解大便。

解干大便、搬桶装水这些突发动作,让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瞬间内血压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此外,血压不稳时,血管斑块的活动性就会增加,容易脱落。

老年人、习惯久坐者、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心脏病史的人,都应该避免突然发力。如果必须进行,要提前做热身运动。平时多吃蔬菜,避免大便干结,必要时用点开塞露等辅助药物。

第三位:大量喝酒或咖啡。

国内外很多研究证实,适量的酒精和咖啡能产生抗氧化物质,保护心脏。但过量饮用弊大于利。因为酒精和咖啡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如果是长期酗酒的人,会破坏心肌,久而久之导致心脏衰竭。

因此不论是喝咖啡还是饮酒,都要有节有度。正常成年男性每天喝啤酒不宜超过750毫升,换算成葡萄酒、低度白酒、高度白酒分别为250毫 升、75毫升和5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啤酒不宜超过450毫升,换算成葡萄酒、低度白酒分别为150毫升、50毫升。心脏不好的人尽量少饮酒和咖啡,以 不引起心脏不舒服为宜。此外,酗酒者如果能戒掉酒瘾,其心脏功能通常有显著改善。

第四位:心情抑郁。

坏情绪是心脏的大敌,而抑郁首当其冲。因为抑郁通常和焦虑相伴,晚上的睡眠质量会很差,而心脏得不到休息,使得血压、心率都会升高,对心脏健康非常不好。建议有了困难多和家人朋友沟通,避免发怒、大悲大喜,控制好情绪。

第五位:暴饮暴食。

人在过量进餐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而流入心脑血管的血液大大减少,对于血管本来就有供血不足的人,一顿饱餐很容易诱发心梗、 脑梗。因此,不要轻易放纵自己的食欲,因为一顿饱餐就可能会夺走一条生命。长期饱食的人容易肥胖,如果运动不够,脂肪会越积越多,血管里容易形成脂质斑 块,如果发生在心脑血管上,就会引起冠心病、脑中风。养成好的进餐习惯非常重要,平时吃饭最好吃七八成饱或是少食多餐,并且营养要均衡。

第六位:性生活纵欲过度。

适度、愉悦的性生活会让人心情舒畅,但放纵的性欲会让心脏衰竭。过度兴奋时,心脏血管会突然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引发心脏病。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而言,在急性期、急性恢复期之后也可以有性生活,但要避免过度兴奋。有冠心病的人最好不用伟哥。

第七位:吸食毒品。

吸食可卡因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是常人的23倍。

第八位:吸烟或被动吸烟。

虽然很少有人因为抽一根烟突然心脏猝死,但吸烟对于心脏的损害是长期且顽固的。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从现在就开始戒烟 吧,8小时内,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就会减少到正常水平;24小时内,心脏病发作几率减少;戒烟1年后,患心脏疾病(例如心肌梗死)的风险将会减少一半;戒烟 15年后,各种风险和不抽烟的人一样。

第九位:吃得太咸、太甜。

吃盐多不仅可以升高血压,同时还能使血浆胆固醇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食中含大量甜饮料或爱吃甜食的孩子,成年后心脏病危险会大大增加。

第十位:久坐不动。

久坐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减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长寿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老年人想要延年益寿,心理健康千万不可忽视,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础,60%的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生气严重时可把人气死,而性格开朗、乐观豁达、充满自信、心态平和者,则活得潇洒,健康长寿,这些已经得到科学研究证明。情绪不好、喜怒无常、紧张不安、忧郁沮丧等都会使人免疫功能低下,各器官生病以致生癌。

事实上,人生无论如何一帆风顺,总会有紧张、忧虑、烦恼之事,单纯讲不想忘掉转移注意力都是不现实的。文体活动虽然有益,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何调整心理平衡呢?综合美国珀尔斯博士创立的格式塔法,对家人、朋友、同事及社会要牢记三个八:

1.强化八种心理

(1)不要胡思乱想,就想现在。不要总想明天的事,如养老、疾病、死亡,不少人成天想病怎样发展,往往是自己把自己吓死了。

古人早有说法,莫将身病为心病,肩上百斤不算重,心头四两重千斤.也就是说,心理负担过重,心累是极有害的。要有带病也能长寿的信念,科研已经证明,实际例子也不少。

法国大作家雨果,40岁心脏病突发,几乎送命。人们惋叹这颗巨星要殒落了,但他不悲观,坚持锻炼,又写出《悲惨世界》名著,寿高84岁。备受磨难的马寅初教授,不惧身心摧残,活到91岁,又生了肠癌,仍顽强面对,甚至下肢瘫痪,仍坚持上肢运动,从容恬静地对待生活,寿高达101岁。也不要老懊悔过去的事,如名利得失、职级变化、痛苦之事。把你的思想集中到今天,现在要干什么,现在怎样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2)不想远方,就想这里。对于远方的事,你鞭长莫及,无能为力,不必杞人忧天,出现问题急也无用。生活在这里,就想这里的事。

(3)不先下结论,要先调查分析。遇事不要先判断,先下结论,先发表意风。要先听、先看、先分析、以避免与他人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4)不轻信名人,要独立思考。就拿保健品来说,不要轻信名人的广告。就是科学家、权威,他也不是样样精通,还是要自己多看、多问、多了解,不受干扰,也不盲从,独立思考,自主行动。

(5)不总想到成功,要有失败的准备。遇事要做好接受不愉快,甚至挫折和失败的思想准备。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的,既要接受愉快,又要接受不愉快、挫折甚至失败这样才不致感到突然,受到打击。

(6)不猜想,要着重实际。不要元根据的想当然,胡猜疑实际是与自己过不去。要面对现实,想开点,不钻牛角尖,着重于实际。

(7)不推理,要直接感受。直觉思维是最好的心理品质,不要过分强调逻辑思维,对社会、对子女、对所有人,不要总是想你应该对我怎样。更不要这也不满,那也牢骚。

(8)不攀比,要自得其乐。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有你的光彩,我有我的亮点。我就是我,从自己做起。琼。贝兹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你无法选择如何死去、何时离去,但你能决定此刻怎么去活。总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

2.克服八种心理弱点

(1)疑心症。常以虚拟的因果关系猜想别人的言论或议论:读了某些医学文章,便对号入座,怀疑自己生癌有病,疑心重重。

(2)操心症。对家人、儿女、亲友总是事无巨细,不愿、不会、不敢说不,担心会伤害对方,失去友谊,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给自己带来莫大的精神压力。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奇拉斯所说,说最短、最老的字--好或不',都需要最慎重的考虑.不会说不,往往使自已陷入被动。

(4)焦虑症。做事心急,连等车排队的普通小事也焦虑,听到熟悉的人故去,也会莫名其妙地联想自己,产生恐慌、焦虑。

(5)孤寂症。儿孙在嫌烦,儿孙不在又感寂寞,不愿交友,不愿参加活动,面对困难和不愉快之事闷闷不乐,甚至暗自流泪。

(6)应该症。企求绝对公平而抱怨对自己不公平,强调当年自己如何如何,应该对自己如何如何。

(7)依赖症。总想别人赞同自己,实质是自己不相信自己。总想依赖别人,一旦失去依靠,就难以支撑自己的情感。

(8)内疚症。企求完美,到头来使自己或别人都难以承受,甚至过分内疚、自责,实质是畸形的责任感。

3.记住八点生活细节

出门前想想三关:关窗、关电视、关煤气。出站想想三带:钥匙、钱包、老花镜。袋有备忘录,凡物井然有序,凡事按时去做。

心中想着朋友,有烦事找知心朋友、亲友交淡,善于宣泄。经常想到心理平衡一、二、三、四、五,即:真正重视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权、名是一时的,财产是后人的,健康才是自己的。经常实践两点两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充分认识三个忘记,忘记过去,忘记年龄,忘记恩恩怨怨。注意三个不,不要不服老、不急躁、不生气,康德说得好,生气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努力做到四乐,进取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处世求得五然,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畅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

概括说来,应有喜乐之心,性情开朗、乐观豁达、处世大度。人际关系应像六尺巷故事中所说那样: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①互相礼让、宽容。有这种气度,心理就会不断调节和适应,并求得平衡。

我写了首座右铭:人生总会有烦恼,想开放下是个宝。谦让豁达心底宽,长生仙药不用找。

你要是心里知足,生活就会幸福;你要是淡薄名利,一切都会如意;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一片明亮;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

科学发展和研究表明,人可以活到150岁,而现在往往是未老先衰,早病身亡,主要原因就是平衡失调。一般来说,平衡失调,易于生病。发病总是有蛛丝马迹,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再平衡,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墙外边,不是神仙寿也长.说的就是生活方式十分重要。概括来说,就是要健康长寿,做到两管两放:管好你的嘴(营养平衡),放开你的腿(动静平衡),解放你的脑(心理平衡),解放你的脑(心理平衡),管好你的环境(环境平衡)。只要把握住细节平衡,就可以健康活过百岁。

最后,请大家牢记养生之道四句话:平衡是根本,适度是核心,坚持是基础,细节是关键.总之一句话,细节决定活百岁。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五、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八、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九、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结语:心理健康占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地位,所以老年人在注重食物养生和运动养生的同时,别忘了心理健康的保养。

中医如何保护心脏 保护心脏的方法有哪些


心脏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如果一个人的心脏不好的话那么它的身体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么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中医对于如何保护心脏有很多的说法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保护心脏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坚持去做,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吧!

中医如何保护心脏

“睡8”

睡觉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睡眠时间。每晚睡足8小时。高质量的睡眠有益心脏健康。

美国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睡眠时间(包括小睡在内),如果不到5小时,患心绞痛、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多。睡眠习惯需要慢慢培养,可以在两周时间内,尽量做到每晚获得8小时高质量睡眠。

“动10”

适当的运动也是很有必要的,繁忙的工作之余,好就是进行合理的运动。每天至少中等强度运动10分钟。运动确实有益心脏,能使心脏病发病危险明显下降,这主要取决于运动的频率而不是时间。

每天至少要运动30分钟,底线是“即使运动10分钟,也有益心脏健康”。如果每周身体活动60—90分钟,可以使心脏病危险降低一半。运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爬楼梯、散步或随意活动身体都可以,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以逐渐增加。

“吃5”

进行健康的饮食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要注意生活中尽心适当的水果饮食。每天吃够5种水果蔬菜,有助于心脏健康。早餐至少包括1份水果或蔬菜。

两餐之间零食应含水果或蔬菜。每餐食物务必包括一定量的水果蔬菜。不要过于担心哪些食物不该吃,而应该将食物底线设定为“每天至少吃5份水果和蔬菜”。

中医常按哪些穴位保护心脏

1.内关穴

手掌朝上,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两寸,约两个半横指处。按内关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揉内关可使瘀阻的血管疏通。

2.神门穴

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

3.中冲穴

位于双手中指指尖端中央,常用于疼痛、昏迷、痛经时的急救,有调节心率的作用,主治心绞痛、心肌炎等,可用拇指指甲按切。

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老年人要保护自己的听力,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噪音

如果老年人较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干扰。

2、戒挖耳

老年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环减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产生干裂感,有时感到奇痒,不堪忍受,通过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是这样做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弄坏鼓膜。科学的方法是耳道奇痒难忍时,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也可内服维生素E、C和鱼肝油,内耳发痒就可得到缓解。

3、谨慎用药

人到老年,疾病较多,老年人常常使用抗生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不要一次过量,或者服用时间过长,可与其它药物交替使用,也可换用中药治疗。

4、经常按摩

老年人听力减退,与内耳血液循环减弱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局部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环,也可保持听力。按摩时可取翳风穴(耳垂后凹陷处)、听会穴(耳垂前凹陷处与翳风穴隔耳对称)早晚各进行一次,每次5~10分钟。

知道了老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人到老年要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神经营养障碍,出现听力锐减或耳聋。

面对死亡 老年人该如何调整心理


本文导读:很大一部分老人,面对死亡这个话题都很恐惧,对家人、对生命的眷恋让他们害怕死亡,面对死亡,老年人该如何调整心理呢?


生老病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是一种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开始走向死亡,面对死亡,很多老年人都有害怕的心理,甚至是恐惧。

老年人为什么恐惧死亡

从人类的进化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惧,这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人死了,感知觉活动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样的。对死亡的未知,也是人们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对老年人来说,死亡比年轻人要近的多,因此对于一无所知的 另一个世界 的恐惧,自然也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到老年,死亡的几率开始上升。也许自己还算健康,但当每次同学聚会,去公司参加庆典,与周围同伴聊天时,发现自己当年的同学、同事、老伙伴相继过世,难免不胜唏嘘。人也许可以不怕死,但是对于孤单和寂寞,没有人会喜欢。

同样,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死亡意味着和伴侣、子女的诀别,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对彼此都念念不舍的,自然也会害怕死亡将他们分隔。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死亡带来的孤寂感,也是让人恐惧死亡的原因。

此外,人是有想象力的动物,当人们从电影、电视剧、新闻报道等节目中看到那些濒死者的挣扎、呻吟、亲属的哀号 往往会想到 自己死的时候会不会也是那样? 这种对痛苦的害怕,不免会转移到恐惧死亡上来。

老人害怕死亡怎么办

首先,老年人要从死亡恐惧中挣脱出来

从人类的进化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惧,这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人死了,感知觉活动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样的。对死亡的未知,也是人们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

同样,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死亡意味着和伴侣、子女的诀别,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对彼此都念念不舍的,自然也会害怕死亡将他们分隔。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死亡带来的孤寂感,也是让人恐惧死亡的原因。

老年人要从恐惧心理中解脱出来,认识到死亡是自然规律,要明白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无不遵循这个自然规律,那就应该泰然处之。一个老人只要自认为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就能坦然地面对死亡,比较容易承受死亡,根本不会产生什么恐惧心理。

其次,有计划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生存时间已经十分有限了,特别是患病的老人。既然死亡对任何人不能有例外,那么老年人就要尽量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充足有意义。

老年人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晚年时间,妥善处理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关系,努力使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不过,老年人更要看到生比死更有意义,即使进入暮年也没有任何理由轻生。

最后,愉快的过好剩下的每一天


人到老年,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找乐,生活才不会单调、枯燥。生命可能老迈,心灵一定要青春,花甲难得,值得欢乐,古稀至珍,更该庆贺。人到老年,荣辱成败,得失难,糊涂更难。取舍,都已是过眼烟云,豁达最好,宽容最真。

保持着愉快的心情,想得开,放得下,乐观开朗,无忧虑,无怨气,善于调节情绪,以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面对生活,愉快地度过晚年,这才是老年人晚年该有的生活。

死亡是谁也避免不了的,无论你有多长寿,最终还是要面对这一问题,面对死亡,老年人不必太恐惧,想想怎么过好剩下的晚年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缺钙危害大 老年人该如何补钙


本文导读:老年人缺钙的现象很普遍,它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多危害,那么,老年人该如何补钙呢?


钙是我们人体重要的矿物质,但是我国居民缺钙现象却很严重,特别是老年人,老年人缺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那么,老年人该如何补钙呢?

缺钙可导致很多疾病,中老年人缺钙其症状更为严重,尤其是绝经以后的女性。

缺钙危害

1、钙的代谢障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可引发糖尿病。

2、骨质疏松。缺钙使得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易引起骨折。

3、缺钙可使神经兴奋,造成失眠、肌肉痉挛、抽搐等。

4、由于体内钙分布紊乱,血管壁钙含量升高,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引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继发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

5、关节部位可因缺钙而致抗病能力下降,易患风湿及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积水;缺钙还可继发骨质增生于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

老年人如何补钙

为了防止缺钙,使中老年人健康地度过一生,我们建议中老年朋友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补钙应以食补为主,增加富含钙的食物的摄入。如多食乳类与乳制品、豆类与豆制品和海产品等。牛奶是钙的最好的来源,其含钙量高,易于消化吸收。250毫升牛奶含钙260毫克,可满足一日钙需要量(1000毫克)的1/4。豆类与豆制品含钙量也很丰富,2两大豆含钙200毫克,2两老豆腐含钙100毫克。鱼、虾、蟹类与海产品含钙量也很高,1两虾皮含钙400毫克。其他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都含有一定量的钙,但是钙吸收率比较低。

在膳食补钙的同时,中老年人应多参加室外运动,接收日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加速体内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促进骨骼钙的代谢,防止骨质疏松,增强骨的抗折能力。一般人平常注意合理饮食,即可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中老年人也可服用含钙的保健食品,但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老年人应注意,服钙剂时勿饮牛奶、茶水和碳酸饮料,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另外,专家指出,补充过多的钙会增加患肾结石的危险性,还会干扰人体对其他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除此以外,老年保健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

2、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3、情绪乐观,坚持锻炼。

4、控制能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5、控制脂肪的摄入,特别是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

6、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多选择豆类蛋白质;

7、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应食新鲜蔬菜500克;


10、食物搭配要多样化,烹调要注意色、香、味,食物要柔软,不吃油炸、烟熏、腌制的食物;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脏病


秋冬季随着天气变冷,心脏疾病的高峰期也即将随之到来,据资料显示,有七成的心肌梗死发作于天气转冷的换季之时。如何保持自己心脏的健康,成了大多数中老年人关心的话题。以下8种生活方式对中老年朋友保持心脏健康将会很有益处。

1、每天至少睡7个小时

每天至少睡七个小时,如果需要可以达到8个小时。睡眠过少可以起代谢变化进而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风险,这两种情况下的心脏病患病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而且最近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成人每晚睡眠时间过少,将会导致动脉内钙沉着增加。

2、了解自己的血压

我们知道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通常认为血压保持在120/80至130/85 mmHg的范围就已属正常了。事实上,如果能够把血压从130/85降至115/76,就意味着是自己的身体年轻了10岁。目前没有数据显示服用药物降压可以达到使人年轻的作用。现在还是推荐锻炼、减少体重和减轻压力,而且体育活动的益处往往是立竿见影的。

在入冬前最好作一次全面检查。全面的体检是为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重要脏器功能做到心中有数。中老年人在入冬前充分了解自身心脏状况,做好相应的预防保健,减少发病率。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要坚持服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药物进行必要的调整,积极控制各种慢性病复发。

3、避免接触二手烟

不要让其他人在你的房间吸烟,被动吸烟一小时相当于吸2至4支烟。

4、适量运动每天散步半个小时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一生中每多锻炼一个小时,将会使寿命增加两个小时。每天有规律地锻炼有助于心脏的泵血功能和抗衰老。 适量运动保持活力。要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慢走、打太极拳等,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增加血管的耐受力和保持已有的弹性。但晨炼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出来后再出去活动。

5、每周吃3次鱼

提倡多吃鱼并不仅仅是因为鱼油中的-3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和动脉,大量的动物研究显示,鱼肉中的蛋白亦对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你不喜欢海鲜类,那么每天食用30克核桃同样可以为身体提供-3脂肪酸。

6、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减半

最近几年的大量研究显示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女性心脏病和癌症,但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明是阿司匹林可降低卒中的发生。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推荐每天服用150毫克,在服药前后各饮用半杯水,以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

7、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生活压力

慢性压力不仅影响到睡眠,而且还不益于心血管健康,因此学会给自己减压至关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淡泊宁静、乐观自信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和感情上的大喜大悲。节假日,也不要过于激动。

8、控制感染

慢性感染可增加刺激机体对抗出血进而导致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慢性口腔感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9、不贪吃

防止病从口入 为抵御冬季的风寒,人们需要摄取更多的热量,于是餐桌上各种肉类食品明显增多,比如涮锅、烤肉等,这就会增加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在这里提请中老年人注意,冬季进补应注意合理搭配,餐桌上除增补肉类食物外,每日水果和蔬菜不可少。还要给那些偏爱火锅的中老年人提个醒,特别是那些体形偏胖或是已经发现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餐馆里的火锅配料偏咸,餐后因大量饮水很容易使血容量增加,加重高血压。所以,在食用时不要过分追求口感,应少用调料。另外,吃涮锅后,血脂在短时间内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随之增加,可诱发急性脑梗死,故应少选用肥牛、肥羊、肥肠等,可多选择鱼类等海产品。

10、多饮水

减低血液黏稠度,增加饮水量,尤其不应过度控制睡前水的摄入量。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最易发生在天亮将起床时和刚刚起床后,因为此时血液黏滞度大,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有些老人为了减少起夜次数、睡好觉,晚饭后就开始控制饮水量,从而增加了血液黏滞度。冬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再加上冬季供暖,房间内空气湿度不够,限制饮水会使血液中的水分更显不足,增加卒中发生机会。所以,老年人晚上8时前不宜过分限水。对于那些确实夜尿多,或次日晨起时有颜面水肿而不宜在晚上喝水的人,也可以采用减慢起床动作和晨起后先喝一杯温开水的措施。需要提醒的是,睡前饮水并不包括饮茶或咖啡之类,因其有利尿作用,会促使水分的排出,增加血液黏滞度。另外,如果洗浴,应在沐浴前后各喝一杯水,以补充体内因沐浴而丢失的水分。

11、注意保暖

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窝,在被窝中活动一下身体。尤其是老年人一般夜尿较多,夜间起床上卫生间时要注意穿衣服,防止着凉。洗脸、刷牙要用温水,洗澡前应先让浴室充满热气,等浴室温度上升后再脱衣服。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大衣等,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12、肠胃通畅,防止便秘。

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要特别防止便秘。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要多喝水,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最好喝一杯白开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心梗。预防心脏病突发,老年人应留心天气变化,注意防寒;坚持适量运动,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不宜多吃油腻食物,可以多摄入植物蛋白,如坚果、大豆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特别指出,优质植物蛋白的来源主要是豆类和坚果。坚果类食品含维生素E极多,还含有铁、锌、铜、钙、锰等微量元素。其中,中国北方特产的小杏仁含蛋白质高达25%,而且富含核黄素和大量的膳食纤维,其中的活性物质还有润肺、抗肿瘤、降血糖、抗炎镇痛等功效。

老年人心脏猝死不能吃什么


民以食为天,尤其是生病的人更需要在吃上补充能量。在生病这样的特殊时期,不仅需要吃东西,还要吃合适的东西,吃最对的东西。尤其是老人生病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不能想要补充营养结果越补老年人的身体却越糟糕。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所以了解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心脏猝死本来就是很痛苦很突发的一种疾病,如果在护理上不能多加重视,患者的病情很容易加重。所以对于家人来说了解老年人心脏猝死不能吃什么,该怎样补充营养是很重要的

建议适当限制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缺血性心脏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如果你同时伴有以上疾病,可针对给予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建议平时饮食清淡,不可集中食用过多蔬菜或高脂食物,低盐低脂饮食,少吃动物的内脏,多喝水,避免辛辣和生冷,戒烟酒,适当运动锻炼,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保持良好的睡眠,不要长时间熬夜,放松精神,心态平和

不宜多吃的3种食物:

红肉:这些肉类含有大量阻塞动脉的饱和脂肪,不利于心脏健康。

汽水:汽水含有大量单糖和热量,是引起儿童和成人肥胖的食品之一。

薯条:薯条含有饱和脂肪和转脂肪,会引起人们肥胖,增加心脏病风险。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对于缓解老年人心脏猝死不能吃什么不能吃的是非常多的,通常就是一些辛辣的和油腻的食物还有红肉等等。老人一定要遵从医嘱,如果因为在吃上出现了威胁生命的问题那么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老年人保护心脏就该这么吃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