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大寒养生 > 导航 > 养生大寒

养生大寒

2019-11-08

大寒起居养生

大寒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如何避开有关四季养生的认识误区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大寒起居养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大寒节气天气寒冷,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空气干燥,雨雪较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一种持续晴冷的态势。对老年人来说,本月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由于持续的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干燥寒冷的气候,还容易使老年人患感冒、肺气肿和支气管炎。这些病症都会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并可诱发心绞痛。所以,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年人在此节气中尤其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门,避免感冒。早上应尽可能晚起,中午或下午可到户外活动一个小时左右,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最好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此节气一般以晴为主。所以,老年人要注意利用阳光来保养身体。冬季晒太阳对老年人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冬季老年人体温较低,晒太阳,能给人温暖,促进血掖循环和新陈代谢,也使老人心理感觉愉快;第二,晒太阳能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能有效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第三,晒太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患者恢复健康有一定的益处。当然,冬季晒太阳也不是越多越好,老年人应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的黄金时段,每天坚持晒30-60分钟为宜。


冬季寒冷易使老年人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而此节气的天气特点除了寒冷外,空气也比较干燥,白天的平均相对湿度一般低于50%,加之室内采暖,居室内的湿度常常只有30%左右,这种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因为空气湿度过小,就容易造成痰液粘稠或结成干痂不易排出。这样,不仅使得贮留的痰液成了病毒和细菌的孳生地,从而进一步加重感染,而且结成干痂的痰液会固定于气管粘膜上皮,使得粘膜顶端的纤毛不能依靠正常运动来帮助排痰,从而进一步地破坏了粘膜纤毛毯的生理功能。一些在冬季感染上了咳嗽的老年人,则总有一种咳痰不尽的感觉。所以,老年人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也要关注身边的湿度,早晚要多开窗通气(因早晚室外湿度相对较高),室内取暖时也要注意在地板上洒点水,或是晾一些湿毛巾之类的东西,以增加空气湿度。


老年人冬季运动有更多的讲究。首先,运动的准备时间要相对长一些,以便让身体充分地热起来,使全身关节、肌肉进入运动状态。其次,运动的强度要相对小一些,减少疲劳的发生,以便运动后机体能较快的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建议的运动方法是:在室内做全身关节操,活动全身关节,随后做原地跑步锻炼,直到全身发热,手脚温暖,持续15~20分钟。


老年人在居室中应坚持用冷水浴和按摩的方法增强体质。冷水浴指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冷水不必太冷,也可逐渐从温水开始。用毛巾打湿洗脸、手或足,然后将毛巾拧干一些再洗脸、手或足,如此反复,直到局部发热。此法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按摩法也称干洗法,即用双手作洗脸状,搓脸、梳头、摩颈、擦耳,反复几十次到上百次,直到头面发热为止。此法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头颈部经络穴位状态,增强全身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风寒感冒。


老年人的饮食调理,除坚持饮食的一般原则外,冬季饮食强调热量充足,以温热性的食物为主。常用的食补佳品有羊肉、鸡肉、狗肉等,对阳虚的老人尤为适用。补益食品举例:补气的有莲子、大枣、糯米、鸡肉等;补血的有猪肝、龙眼等;补阴的有木耳、芝麻、兔肉、鸭肉、龟肉等;补阳的有羊肉、狗肉、鹿肉等。


老年人还要加强足部的保健。脚除了支持人体的重量外,还像水泵一样,把远端的血液推向心脏,使全身血液流畅,促进机体健康,所以脚又被称作是第二心脏。加强脚部的保健,是拥有良好体魄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冬季,对脚部的呵护就更加重要。首先,要加强脚部的运动。据测算,人一天必须走一万步以上才有利于脚部功能的发挥,如果一天到晚很少动脚,不仅对脚部组织有影响,对机体健康也不利。所以,平时除了要加强锻炼外,上下楼尽量不要乘电梯,外出尽可能步行。


其次,进行足浴。民间有睡前洗脚,赛吃补药的说法。睡前用温热水洗脚,不但可洗去脚上的汗臭和污垢,还可消除疲劳,更主要的是能祛病强体。足浴过程中,通过不断搓揉刺激足部穴位,可滋补元气,壮腰强筋,延缓衰老;若加入适量的生姜或辣椒水,更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再次,可进行足底按摩以活血舒筋。按摩脚底,刺激脚底穴位,可促进血液循环,有益于健康。

延伸阅读

大寒养生须知


大寒养生须知

1、大寒养生须知暖身先暖心

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保持心情舒畅。

2、大寒养生须知穿衣要保暖

第一要义是御寒保暖,由于天气寒冷,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缩和动作缓慢的现象,因此,选择宽大松软、穿脱方便的冬装很重要。

3、大寒养生须知起居宜早睡晚起

大寒时节,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

4、大寒养生须知进补宜封藏

进补到尾声,中医认为,秋季进补适宜“平和”,冬季进补适宜“封藏”。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为抵御严寒补充元气,在冬季应少食生冷之物。

5、大寒养生须知运动要适度

大寒时节的运动可进行慢跑、太极拳、打蓝球等体育锻炼,但均应注意适宜、适度,同时室外活动不可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6、大寒养生须知饮食要减咸增苦

大寒节气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但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大寒养生吃什么

1、含蛋氨酸食物

低温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加,脂肪代谢加快。肌酸的合成及脂肪的代谢都需要甲基,这些甲基可由蛋氨酸来提供。蛋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而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包括芝麻、葵花子、叶类蔬菜等。对于老年人来说,不妨多吃点猪血。猪血中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非常接近,易吸收,适合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食用。

2、温性食物

中医认为,羊肉、狗肉、桂圆、韭菜、核桃、小米等食物具有温阳益气的作用,适量多吃可提高御寒能力。相反,鸭肉、螃蟹、香蕉、黄瓜、梨、绿豆、西瓜、冰糖等凉性或寒性的食物最好少吃。

3、含碘食物

人体甲状腺可分泌一种叫甲状腺素的激素,具有产热效应。甲状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组成,酪氨酸可由体内合成,碘却必须依靠“外援”。因此,冬季应适当多吃点海带、紫菜、贝壳类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4、含钙食物

医学研究证明,怕冷与饮食中矿物质缺乏有关,尤其是缺钙,会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因此,冬季不妨多吃点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此外,胡萝卜、地瓜、莲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经常食用也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大寒防寒误区

1、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只起到隔离的作用,它缓冲了外面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生理学角度看,穿衣过多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只要达到适宜的厚度即可。

2、关紧门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门窗紧闭,以为这样屋内温度高,人不容易感冒。其实不然。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空气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

3、蒙头睡觉比较暖和

有些人习惯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感觉上暂时可能会暖和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所以蒙头大睡以后,你经常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无力。

4、热水洗脸更温暖一些

女性一般比较怕冷,习惯于冬季用热水洗脸,但热胀冷缩的原理你一定学过,人体的皮肤也遵循着这个原理。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和毛细血管都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会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容易使人感觉面部皮肤紧绷干燥,还会使皮肤容易产生你最怕看到的皱纹。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最好能用冷热水交替洗脸,这可以逐渐加快皮肤的血液循环,还能起到如同按摩的作用。

冬季起居养生


冬季起居养生

1、冬季起居养生

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壮不竞时,精神灭想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2、冬季养生食谱

虾仁韭菜:材料:韭菜250克,虾仁3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做法:将虾仁洗净水发涨,约20分钟后捞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净,切3厘米长段备用;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待用。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盐、淋麻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

3、冬季

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动中取静”、“静中有动”,实现“不妄作劳”。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而“养生之术”则是要求在的指导下,方能实施。

冬至养生饮食起居要注意

饮食上在这个寒冷天气的冬至里,大家肯定会想到当然吃一些温和的食物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一些寒凉的食物就会被我们拒之门外,寒凉的食物不是不可以吃,而是要少吃,而且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可不可以食用,像是一些有肠胃疾病的朋友就要敬而远之了。

起居:防寒保暖动中求静。饮食上我们要遵循科学养生的方法来做,那么生活起居方面该怎样注意呢。到了冬至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早睡晚起”这样的规律。都说到了冬季要养“藏”,所以我们当然要把自己的身体藏好,避免受冻着凉。这个时候我们要养精蓄锐保持充足的精力,好让来年的我们更加有奋发图强的精神。所以这个时候一些喜欢户外运动的老年朋友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在天气晴好的时候等到太阳升起来以后,把自己该保暖的部位都保暖好再出去锻炼身体才好,而且要注意的是锻炼身体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要做剧烈运动,以防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冬季养生美容的方法是什么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

冬至时节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可选择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二、壮不竞时,精神灭想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三、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大寒如何养生


大寒如何养生

1、大寒养生要心情舒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大寒养生要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3、大寒养生要避免冷辐射

在大寒节气中,要防止冷辐射对身体的伤害。具体措施是远离过冷的墙壁和其他物体,睡觉时至少要离开墙壁50厘米以上。如果墙壁与室内温度相差超过5℃,墙壁常出现潮湿甚至有小水珠形成,此时可在墙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断和减轻负辐射,从而保护身体免受辐射的损害。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4、大寒养生要睡前泡泡脚

大寒养生建议睡前养成热水洗脚或泡脚的习惯。“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以达到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尤其是对那些经常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临睡前更应热水泡脚。

5、大寒养生要运动锻炼

大寒养生运动,在冬季,运动锻炼是养生的精髓所在。因为这也是有老话的。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在“大寒”节气里,气候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所以如果要运动的话,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由于户外气温比室内低,人的韧带弹性和关节柔韧性都没有之前的灵活,为避免造成运动损伤。专家建议冬天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运动前的热身准备。冬季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打太极拳、打篮球等,既运动了肢体,也加强了气血循环运行,使气血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

大寒养生吃什么

1、大寒吃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2、大寒吃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3、大寒喝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

大寒养生保健常识

1、坚持冷水洗脸

女性用冷水洗脸醒脑精神好,锻炼耐寒能力,不但能预防感冒同时还能起到脸部美容的功效,还可以治疗慢性鼻炎,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2、清晨喝温开水

在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3、适当户外活动

大寒户外活动对养生很重要,可预防冻疮,在户外做操或呼吸15—20次有利肺功能的增强,起到防治支气管炎、哮喘的作用,肺开窍于皮肤,通过户外活动,可增加人体供氧量,提高抗病能力。

4、洗澡搓胸擦背

医学家研究搓胸擦背能提高身体免疫机能,有利强身壮体预防疾病。

5、傍晚做腰部操

双手按腰做腰部活动可刺激腰部诸穴,有助于强化内脏器官功能、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肥胖者做腰部操还可减肥。

6、饮食药膳进补

大寒是滋补身体的时节,根据自身条件适当选用药膳进补十分有益,可增加热量抗寒,又能加强营养吸收,促进健康。

2020秋季起居养生


1、2020秋季起居养生如何睡

1.1、2020秋季睡以敛肺气:早睡,正合人体需求,又有安睡的条件,天气凉爽,舒心爽身,经过一个少眠的夏天,正好借此以补偿。2020秋季早睡,对于人体保健是有好处的,符合“养收之道”的。

1.2、睡好的方法:清心安神,要睡好,就需要清心安神。所谓“清心”,就是清除心中杂念;安神,就是稳定情绪,使心平气和,情绪稳定。

1.3、睡具适宜:床不宜过硬,也不宜过软,老人、小孩在2020秋季最好睡木板床;被子软硬适中;床上的垫毯、被套要清洁。

1.4、睡前六忌:一忌情绪不安定;二忌饮酒、饮茶或咖啡;三忌晚餐吃得过饱;四忌过于疲劳;五忌私欲;六忌噪声干扰。

1.5、最后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病的发生。

2、2020秋季起居养生如何穿

2020秋季服饰特别提倡“秋冻”。所谓“秋冻”,通俗地说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这样,可避免因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阴气外泄等情况,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阴气内守的养生需要,此外,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有利于避免伤风等疾病的发生。

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变化而异。若是老人,小孩,由于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就不要再“秋冻”了,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以稍做活动而不出汗为宜。2020秋季气候变化大,衣服的增减要及时适时。

3、2020秋季起居养生如何运动

2020秋季起居养生运动应当轻松平缓,不过大。2020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秋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

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020秋季养生需要坚持的三方面

1、一方面是坚持秋防:秋防是指预防2020秋季易于感染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感冒、气管炎、胃炎。关节炎等。“秋冻…不能过头,有支气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则要注意适当保暖,不受冻,防止旧病复发。

2、二方面是坚持秋练:秋练是指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要多进行体育活动,并让身体多”冻“着点。俗话说:”春捂秋冻“,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运动要因人而异。如散步、打球、做操、打太极拳、气功、慢跑等。

3、三方面是坚持秋养:秋养指饮食调养和适当休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大量成熟上市。祖国医药着作《素问》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已之,以补益精气“。2020秋季气候干燥:应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番薯、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红枣等柔润之品。

2020秋季女性养生食物

1、藕在2020秋季可以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蔬菜,被称为东方蔬菜之王。它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C及多酚类物质,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抗进衰老化作用。将藕煮熟之后,对脾胃有着很大的益处,能够起到滋阴补血、止泻个功效。

2、芝麻能够”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芝麻中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治疗各种皮肤的癌症,使皮肤更加白皙光泽,其养血的功效对皮肤粗糙、干燥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芝麻养阴润燥,有助缓解津液不足造成的便秘。芝麻磨粉泡茶或煮粥均可。但已有发炎情形,如牙痛、肠胃炎或腹泻的人不适合多吃。

20日大寒 大寒养生食谱推荐


导读:1月20日是大寒节气,此时是进补的好时节,所以不要错过了大寒养生食谱!那么大寒养生食谱有哪些呢?大寒节气养生的重点是补肾、养肝血,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十款大寒养生食谱。

大寒养生食谱

大寒时节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进补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补,二是药补。药补不如食补,应以食补为主。大寒养生食谱有哪些?下面小编推荐十道大寒养生食谱,不妨来看看它们的做法。

1、羊肾枸杞粥

材料:枸杞30克,粳米100~200~,羊肾l对,盐、姜、葱及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羊肾去脂膜,切片,加水煮成汤待用,再用另一锅放入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煮好的羊肾和羊肾汤,加入枸杞,放入盐等调味品,再煮几开,即可。

功效:补肾养肾。适用于肾阴不足的阴血亏虚、腰痛、盗汗、消渴及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尿频、视物昏花、头晕、耳鸣耳聋者。

2、乌鸡山药汤

材料:乌骨鸡1只、山药、枣(干)适量,食盐、葱、姜、料酒、胡椒粉适量。

做法:乌鸡斩块、山药去皮切块,葱切段,姜切片备用;乌鸡凉水下锅,焯水捞血沫,捞出控水;砂锅内放水,水热后放入乌鸡块、红枣、葱、姜、放入料酒,大火烧开后,盖上盖改小火炖1小时;放入山药块炖至山药软烂,再加入枸杞、盐和胡椒粉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与体质虚弱有密切关系,而山药乌鸡汤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作用,特别适合手脚冰冷者。

3、白萝卜炖羊肉

材料:白萝卜200克,羊肉200克,葱、姜、花椒适量。

做法:羊肉化冻后切块于凉水中去血水,浸泡两小时左右,需勤换水。处理过的羊肉于凉水中上锅煮,火开后关火,将羊肉捞出,冲掉血沫。姜、蒜切片,葱切段,与花椒、羊肉一起置锅中煮。白萝卜洗净切成块,放于锅中,盖上锅盖,大火煮到水开,换中小火一个半小时。出锅前放少量白胡椒和盐即可。

功效: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等功效。羊肉具有补血益气,温中暖肾的作用。这两种食材搭配在一起,具有补中养胃,益肾壮阳等作用。尤其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4、豆沙八宝饭

材料:糯米、豆沙、枣泥、果脯、莲心、米仁、桂圆、白糖、猪板油。

做法:先要把豇头掏洗干净后煮熟捣烂去豆皮,加猪油白糖,炒至水份将干时备用。把糯米淘洗干净后煮至软硬适中,趁热拌上猪油和糖。盛八宝饭的碗内要先抹上一层冷凝的猪油,使之勿粘于碗,然后排入各色花样,豆沙加在中间,再覆上糯米饭。

功效:糯米补中益气,豇豆有补肾豆之称;枣泥有调和百药之功效,对人的健康长寿极有裨益;莲心有强心作用,米仁有健脾补肺的功效,桂圆则是人所共知具有补中益气作用。

5、松茸人参鸡汤

材料:人参2根,干松茸5个,笋尖3根,香菇5个,精盐少许,姜、香葱适量。

做法:干松茸、干笋尖用温水抛开,切断;鸡洗净,斩块,冷水下锅,焯水;鸡块放入砂锅粥,加清水,放入松茸、笋尖、人参、香菇;加香葱。姜片,大火烧开转小火,2小时候调味即可。

功效:松茸具有强精补肾,健脑益智和抗癌等作用,人参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冬季患上感冒的几率。鸡汤具有良好的补血补气、养颜安神的功效。

6、茴香腰子

材料:猪腰子90克,小茴香6克。

做法:在热锅内将小茴香略炒片刻,待脆后打成细末。将猪腰子撕去皮膜,洗净,用尖刀从侧面划一条长约3厘米的口子,再向里扩展成三角形,然后塞入茴香末,并用细绳将开口处缠紧待用。将锅置中火上,倒入卤汁,调好味,放入猪腰子,煮沸后30分钟即可起锅,除去腰臊,切片装盘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补肾阳、散寒湿、止疼痛的功效。适合肾阳虚而致畏寒肢冷、腰痛腰凉、或性功能减退者服用。

7、腊味糯米饭

材料:糯米、腊肉、广式腊肠、冬菇、虾米、干贝、萝卜干、红萝卜、蒜苗、荷兰豆、花生米。

做法:糯米洗净后用水浸泡一晚;糯米沥干水分,放入沸水中稍煮片刻捞出待用;所有配料都切成丁;锅烧热油,放入姜片爆香,放入腊肉、腊肠、虾米、冬菇炒香,翻炒片刻,放入糯米饭,中火不停翻炒;泡香菇的水放入老抽,打进蛋黄,放适量生粉,调匀淋入锅中;盖上锅盖,焖十几分钟;最后洒上各色蔬果丁,再焖数分钟后洒上炸香的花生米,出锅。

功效:大寒有吃糯米饭的习俗。中医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冬季养生吃糯米饭可以暖胃。

8、山药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备用;淮山片用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他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

功效:能补脾胃,益肺肾。

9、红杞田七鸡

材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鸡1只,姜20克,葱30克,绍酒30克,胡椒、味精适量。

做法:活鸡宰杀后处理干净,枸杞子洗净,三七4克研末,6克润软切片,生姜切大片,葱切段备用。鸡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淋干水分,然后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葱段塞入鸡腹内,把鸡放入气锅内,注入少量清汤,下胡椒粉、绍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脯上,盖好锅盖,沸水旺火上笼蒸2小时左右,出锅时加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益血。其性温和,老年人及久病体虚,产后血虚者均可食用。

10、白胡椒煲猪肚汤

材料:白胡椒、猪肚、味精、盐、白芝麻和酱油。

做法:把猪肚反复用水冲洗净;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另外,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冷盘。

功效: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可以作为冬天养生的一道家常菜。

大寒起居养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