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正当时 中医帮你立冬保健

春季艾灸养生正当时。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您对四季养生是如何看待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冬季养生正当时 中医帮你立冬保健”,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导读:立冬时节已经过了,那么我们要如何保健养生呢?今年的立冬是11月8日,我国古代的很多地方都有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的说法和习惯。不少读者都知道,立冬对于身体的养生和保健方面来说,还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立冬时节我们应该怎么样保健呢?让我们看看专家的说法。

立冬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敲警钟

山东省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孙西庆说,就各地的平均状况而言,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寒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其中,心血管病患者对寒潮最为敏感。美国海洋和大气局发布的《天气和健康》就曾指出,每当寒潮来临,在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脏疾病发作频繁,危重病人常常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辞。德国《医学世界》曾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进行一次回顾性调查,结果是,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均处于顶峰。

孙主任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对心脑病患者来说,11月是黑色的一月,所以预防显得尤其重要。除了一般的注意收看收听天气预报外,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及时增添衣服,一些有过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测量血压和检查心肺功能,一旦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就应迅速去医院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情绪,让精神始终都处于健康的状态。

立冬时节可以开始进补

传统观念中,冬即终(结束)之意。中医学认为,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三月的开始,此后三月内,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只有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现代保健学研究证明,在秋冬之季,由于气候渐渐由热转凉,人身的阳气也相应地潜藏,皮肤毛孔紧束,故不宜进补凉性补品,而应适当多进服一些温热补品。在此需要提醒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立冬节气后晨练不可早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曾有这样的描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们除了要科学吸取其中的冬季养生法则外,也能总结和延伸出一些冬季健身经验,比如冬季晨练,必待日光。

现代气象观测学早就证明,每天的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凌晨5时左右,因而,冬季的日出之前,天气是非常寒冷的,此时外出锻炼,易受风邪侵害,极易患伤风感冒,也易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身体的外露部位,如手部、脸部(尤其是双耳),也易受冻。一般待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晨寒就开始缓解。其次,据专家研究,冬季后半夜经常会出现近地面逆温层,使得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后最不易扩散。

立冬时节防感冒有诀窍

立冬时节,温度降低,为避免感冒,养生专家说:一是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锻炼,及时增加衣物、被褥。二是要保持空气清新。经常在室内活动的人群要注意使室内阳光直射,空气流通,保持适当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要经常开窗通风,还要适当多饮水,增强肌体代谢。三是避开感染源。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减少感染机会。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四是注意卫生。手与手接触是感冒传染的重要途径。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时,在手上存活2小时。因此,要经常用肥皂洗手,洗手前不要用手摸鼻子和眼睛。五是注射流感疫苗。注射流感疫苗可使注射者在一年内不被同一类流感感染。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儿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等流感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温馨提示:上面的这些冬季养生的方法大家了解了吧,那么就和小编一起来进行冬季保健养生吧!

扩展阅读

大雪节气养生正当时


二、大雪节气的由来三、大雪节气习俗

大雪节气养生正当时

1、大雪节气养生原则

注重适量运动,振奋阳气。冬天也需要适当运动,但值得注意在运动之前需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冬天人体机能属于僵硬状态,在没有做好运动前准备,往往会造成肌肉受到损伤得不偿失。同时在运动的时候也切记过渡消耗阳气。

注重“膳食补阳”。我国地大在南北方地理环境不同,在进补的时候也是不一样,在南方地区气候相对比较暖和,主要以平补位主,但在高原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比较干燥,更加需要补充一些水分起到滋润效果。而北方地区气候寒冷,需要对进补温热食物,起到保暖身体效果。

注重“防寒护阳”。冬天是引起最盛时期,阳气发生偏虚,容易受到寒气入侵。所以更加需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脚部和头部,这两个部位是最为重要。同时在防寒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室内的通风,更换室内空气达到健脑提神效果。

注重作息应时。进入到大雪节气后也需要顺应大自然规律,需要早睡晚起,早睡能够护阳,晚起避免阴气等。

2、大雪节气养生吃的蔬菜

1、大雪节气养生吃白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白萝卜可“利五脏、令人白净肌肉”。萝卜性清凉,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尤其是在冬天,人们常常会出现燥热痰多,肺部不适等症状,得法地吃一些萝卜,就可得到辅助治疗。

2、大雪节气养生吃大白菜

大白菜是冬季养生要多吃的蔬菜。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的功能。对预防肠癌有良好作用。秋冬季节空气特别干燥,寒风对人的皮肤伤害极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

3、大雪节气养生吃红薯

地瓜又称红薯,地瓜能够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地瓜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3、大雪节气养生食谱

1、大雪节气养生淮山芡实排骨汤

材料:淮山、芡实各50~100g、排骨200g。

做法:将淮山洗净切块,芡实洗净,排骨洗净切小块儿待用;汤煲中加入500ml清水,放入淮山、芡实、排骨用武火煮开,再调至文火煲2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2、大雪节气养生桂花枸杞粥

材料:枸杞和桂花10克、大米100克、15克的白糖。

做法:首先把桂花洗干净,大米也淘洗干净;然后枸杞去掉果柄和杂质并洗干净,最后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要吃的时候再加入白糖,味道更鲜美!

大雪节气的由来

《三礼义宗》记载:“大雪为节者,行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大雪,是相对于小雪节气而言,意味着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地面上可能会有积雪出现,气温比小雪更低,但并非降雪量一定大。它与小雪节气一样都是反映了气候特征和降水变化的节气。实际上进入大雪的降水量普遍降低。

大雪节气习俗

1、观赏封河习俗

大雪时节,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由于气温低,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在上面滑冰玩耍。

2、大雪进补习俗

“冬天羊肉劲补,可以上山打虎。”老南京大雪进补最爱羊肉。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3、吃红薯粥习俗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4、大雪腌肉习俗

大雪节气风俗之一就是腌肉。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多病之秋 豆腐养生正当时


豆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品,我国民间素有“金秋豆腐似人参”之说。中医认为,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有补脾益气、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清热散血”,《食鉴本草》言其“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故对病后体虚、气短食少、乳汁分泌不足、肾虚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而频数、淋浊、脾胃积热、痤疮粉刺、口干咽燥、肺热咳嗽、脘腹胀满、痢疾等甚效。

猪血猪肝豆腐汤

猪血、猪肝各100克,豆腐250克,山药150克,调味品适量。将猪肝洗净、切片,加淀粉、酱油等勾芡;山药去皮、洗净、切片。锅中放清水适量煮沸后,下猪肝、猪血、山药、豆腐等,文火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料酒等,待熟时味精调服,每日1剂。可养肝补血,适用于各种贫血、肺结核、慢性胃炎等。

豆腐粥

豆腐1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豆腐切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文火煮粥,待沸后,下豆腐、调味品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适于脾胃积热、痤疮粉刺、口干咽燥、肺热及肺燥咳嗽、脘腹胀满、痢疾等。

芡实莲米鱼头汤

芡实、莲米各10克,鲢鱼头1个,豆腐250克,调味品适量。将芡实、莲米、鲢鱼头同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豆腐及葱、姜、椒、料酒、米醋、食盐等,煮熟服食,每日1剂。可安神健脑、益气养血。适用于产后贫血、头昏耳鸣、视物昏花、心悸失眠等。

魔芋豆腐粥

魔芋50克,豆腐、大米各100克,调味品适量。将魔芋择净,切细备用;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调入魔芋、豆腐、食盐等调味品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可降脂减肥。适用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夏至艾灸正当时


养生导读:夏至节气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这时艾灸正当时。夏至节气艾灸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但艾灸不当有害健康,一起来看看夏至艾灸的注意事项。

夏至艾灸正当时

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夏至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故夏至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暑病的发生,是由于冬季寒邪藏伏于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而夏至日时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此时针对暑病行艾灸疗法,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有效地扶阳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体内阳气得到升发和振奋,外界的风湿暑邪便不易侵犯,从而阻断了发病途径,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触发。

艾灸是温壮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与开发机体潜能、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艾灸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能激活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增强处突应激能力。

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正是年老、久病、体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时期。节气灸则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夏天由于环境热、人体内热、还有艾灸本身的热度,那么就可以借助特定的穴位、温热的药物进行灸法,艾本身就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艾灸的作用就是温通经络、扶正驱邪、培补气血。艾灸简单好操作,是常见的保健预防方法。

需要请大家注意的是,灸时可以将整个艾条从中间切开,使切口面积增大,每次每个穴位灸3~5分钟即可,使所灸穴位有些红晕最好。最好选用有烟雾的传统艾条,有一种无烟艾条,临床效果并不很好,因为灸的效果一方面取决它的热度,一方面取决于药物本身的作用,而制成无烟艾条有可能使药本身的作用发生改变。

在使用药艾条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良好,并选择不易吸入烟雾的体位,必要时戴防护口罩,艾灸后立即开窗通风换气,能移动者立即起床离开有烟雾的环境;购买含砷量在安全范围内的合格药艾条;连续使用药艾条时,每人每次以一根为宜;孕妇、儿童及过敏体质者禁用。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中毒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温馨提醒,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正确艾灸保健遵守五大原则

1、艾绒质量。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家庭艾灸的十个正确方法

很多朋友喜欢在家里面自己艾灸来保健身体,但是艾灸虽然容易操作而且较为安全,但是稍有不慎,还是容易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家庭艾灸,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春季防晒正当时


提到防晒,很多女性朋友都认为是夏天需要做的事,其实对皮肤损害严重的不是我们肉眼看到的阳光,而是看不到的紫外线,而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初春时节,由于大气层随着季节进行调整,出现晴天无云的时候比较多,这时的紫外线的辐射量要远远高于夏季,所以,护肤防晒,必须从春天就开始。

春季出门做好防护

到了春季,很多人似乎还没有从冬季的习惯中摆脱出来,喜欢晒晒太阳,并且由于温度回升,很多女性过早的将皮肤显露在阳光之下,这对于皮肤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初春时节,朋友们出门或者在户外的时间较长,就要提前准备好对紫外线的防护,使用防护帽、可以护住臂部的手套等用品,尽量护住裸露在外的部位,皮肤对紫外线比较敏感的朋友,可以在初春就使用一些防晒的化妆品,尽量保护皮肤不受到伤害。

积极做好晒后的护理

人们的皮肤受伤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得到修复,如果春季皮肤不慎受到紫外线的损害,出现发红、发痒、起斑点等现象,要及时使用一些对皮肤有修复作用的护肤品进行护理。

日常生活中,很多植物或者食物都含有良好的护肤成分,可以用来对皮肤进行修复,既安全又有效。诸如:

芦荟,是人们熟知的护肤作用显著的植物,它的汁液对于晒伤的皮肤修复作用也很强,可以取汁敷用。

牛奶含有护肤的生物活性物质,皮肤晒伤后,可以使用冰镇牛奶做成面膜贴在皮肤上,可以帮助皮肤恢复正常。

黄瓜含有独特的护肤成分,可以切成片敷在晒过的皮肤上,不仅可以修复伤处,还可以美白。

春季防晒,除了预防和及时护理外,还要注意从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来增强身体素质,及时补水、饮食中多摄取一些胶原蛋白和维生素,都可以起到抵抗紫外线辐射的作用,而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能够给皮肤更多修复的时间,避免晒伤给皮肤造成长久伤害。

春来养血正当时



春天是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季节。此时,人体血液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易发生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月经失调、过敏性反应等。所以需要特别注意养护血液,不但可以抵御各种病菌的侵袭,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消除春困,而且还能保健益寿,护肤美容。
养血之食疗
虚则补之,补养气血乃中医补益大法。补血能使脏腑组织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使脏腑组织的功能恢复正常。血虚证主要有心血虚证和肝血虚证,补血法有补心血和补肝血。此外,气虚、精亏、血瘀等也可导致血虚证的发生,所以补血还有补气生血、填精养血、祛瘀生新等方法。常用熟地黄、当归、红枣、何首乌、阿胶等药物组成方剂。还应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菜等。
贫血病人还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蛋类、黄豆及豆制品等。此类人群往往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以促进患者的食欲。俗话说药食同源,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养血药膳:
杞子红枣鸡蛋 每次用枸杞子20克、红枣8枚、鸡蛋两只同煮,鸡蛋煮熟后剥壳,再煮片刻即可,吃蛋饮汤。
芝麻黄精粥 芝麻15克、黄精25克、枸杞子25克、大米100克,煮粥,早晚分两次吃。此方还可用于肾虚血亏引起的须发早白、脱发不生。
八宝养血粥 人参15克、白扁豆20克、莲实12克、桂圆15克、红枣15克、淮山药15克、甜百合15克、薏苡仁20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先将莲实、淮山药、百合、薏苡仁用清水浸泡15分钟,红枣去核,人参切片与粳米、桂圆肉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至粥浓稠时,再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服食。

冬季养生正当时 中医帮你立冬保健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