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养生

2019-10-06

心理创伤是衰老的克星

延缓女性衰老的养生。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怎么才能作好不同人群的养生呢?以下是养路上网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创伤是衰老的克星”,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心理创伤会埋下隐患,使大脑提前衰老。某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巨大心理创伤导致的精神疾病可能会伤害大脑的记忆区域。即使疾病痊愈,脑部损伤也会使老年健忘的症状提早到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中,有一些人患上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精神疾病,症状为频发噩梦、常常感到恐惧、沮丧和记忆力减退等等。

为了研究这种疾病与记忆障碍的关系,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科学家研究了一些患者老年时的状况。

科学家选择一些二战期间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为研究对象,并用一组普通人作为对照。这些大屠杀幸存者都曾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研究对象67岁和72岁时,科学家分别对他们进行一次关于记忆力的测试,要求他们记住一些常用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前曾经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在这方面的记忆能力会下降。

测试显示,从未经历巨大心理创伤的普通人在两次测试中几乎都得了满分,而曾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在67岁时所得分数就明显比普通人低,72岁时更是只能答对一半的问题,后一种情况在普通人中通常在80岁以后才会出现。

这显示,心理创伤会埋下隐患,使大脑提前衰老。这有可能是因为,人在经历灾难或战争等事件时,体内会产生大量肾上腺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大脑主管记忆的海马区域,使之萎缩。

相关阅读

心理创伤会加速老年健忘


我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巨大心理创伤导致的精神疾病可能会伤害大脑的记忆区域。即使疾病痊愈,脑部损伤也会使老年健忘的症状提早到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中,有一些人患上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精神疾病,症状为频发噩梦、常常感到恐惧、沮丧和记忆力减退等等。

为了研究这种疾病与记忆障碍的关系,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科学家研究了一些患者老年时的状况。

科学家选择一些二战期间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为研究对象,并用一组普通人作为对照。这些大屠杀幸存者都曾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研究对象67岁和72岁时,科学家分别对他们进行一次关于记忆力的测试,要求他们记住一些常用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前曾经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在这方面的记忆能力会下降。

测试显示,从未经历巨大心理创伤的普通人在两次测试中几乎都得了满分,而曾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在67岁时所得分数就明显比普通人低,72岁时更是只能答对一半的问题,后一种情况在普通人中通常在80岁以后才会出现。

这显示,心理创伤会埋下隐患,使大脑提前衰老。这有可能是因为,人在经历灾难或战争等事件时,体内会产生大量肾上腺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大脑主管记忆的海马区域,使之萎缩。

一次意外让他堕入心理创伤


生活中危机事件和意外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在重大事件中,对于一部分心理承受力较弱的人,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身伤害。

案例:16岁的小林是由父亲陪着来心理咨询室的,父亲含泪诉说:“我这儿子这么大了,在家什么事也不干,整天就是睡懒觉、玩电子游戏,不去上学,也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心,求医生救救这孩子!”等他父亲走后,小林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之门:

“我也有过美好的童年,九岁以前一直过着无忧少愁的日子,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前两名,被老师宠爱,受同学喜欢。”三年级下学期发生的一次意外,使我的生活从此掉入了无底深渊。那一天我忘了带数学书,中途跑回家取书,我猛推开房门,天啊,我妈正在洗澡,我看到了全裸的她(当时条件差,我们家的人都在房子里洗澡)!恰好父亲从旁走过,他不分青红皂白,抓着我就一顿猛打,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来了:“你这小流氓,你这小兔崽子,我看你要不要脸……”

当时的情景,幼小的我哪有解释的机会,我不知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从此我背上了“黑锅”。爸爸对我不理不睬,我自然就加倍地报复他们,背着书包出门,但不去上课,到外面游玩。父母说什么,我偏偏就不干什么,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即使父亲后来对我认了错,我仍然无动于衷。我这一辈子被父母毁了,我能原谅他们吗?

心理剖析:小林是属于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典型例子。生活中危机事件和意外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在重大事件中,对于一部分心理承受力较弱的人,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身伤害。

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特点是症状可能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性质,如残酷的战争、被强暴、凶杀、地震、爆发性传染病等。在二次世界大战、9・11恐怖事件、伊拉克战争等重大创伤性事件后,就出现不少这类障碍的患者。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生活意外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临床症状主要如下:

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梦境重现。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反复发生,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在祭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2.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持续性地回避。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可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有关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或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或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少数患者可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进程。有的精神障碍可延迟发生,可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这类患者最好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但系统心理治疗对他们也会有所帮助。

心理自助:我们在成长和生活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或心理创伤。有的人就会因为曾经有过一块“伤疤”而耽误自己一辈子。他们潜意识的想法是:因为我受过创伤,所以我现在只能这样子,而且永远也改不了f那么,究竟谁给我们这样的权利,因为有过创伤就可以不再负任何社会责任,就可以沉溺于创伤的痛苦之中而抱怨一切?是否是某些信念或观念存在问题呢?总之,这种简单的推理与行为方式的确值得每个当事人深思。一旦遇到了这种类似的经历,该怎样从过去的创伤性事件阴影中及时走出来呢?

1.接受某些无法改变的现实。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太大小小的创伤性事件,因此,需要掌握一些自我解脱的方法,学会对自己更宽容一点,甚至要宽恕自己一些无法挽回的重大过失,接受一些无法改变的现实(如失恋、失身、交通事故、亲人伤亡等)。学会从挫折和痛苦中看到困境和黑暗中的一线曙光,不要让过去占用今天太多的时间,需要尽早地开始新生活。因为过去的创伤经历是否认和回避不了的,你必须实事求是地接受它!对于每个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鲜开局。如果用心体验,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美好的事物。看每天的潮起潮落,看每天的日出日落,虽然生活也同样有起有伏,但即使是很平常的日子,只要自己心态好,你会感到周围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生机。我们所做每一桩小事,自己所达成的每一个小目标,都包含着快乐和幸福!因此,即使别人伤害了你,你也不要永久地生活在伤痛之中!学会鼓励自己,这盘棋输了,重下一局吧!

2.学会承担责任。没有人会自甘沉沦、自甘堕落。他们总有各种各样充足的或自认为合理的理由,他们总会自圆其说,自我开脱。他们惯有的推理方式是:我目前陷入困境是父母的错,是别人的不对,等等。推卸责任、不承担自身责任,往往是这一部分人的症结所在。然而,即使是别人的错误造成了对你的伤害,难道就只能用自暴自弃的方法来应对吗?就可以因此而回避社会,整天躲在自己的伤痛里过日子吗?这样最终耽误的还是你自己!所以,不管过去有过什么样的创伤,都要采取积极措施,对自己负责,让自己振作起来,尽快寻找解决难题和走出逆境的有效方法!

推迟心理衰老的技巧


人到了老年,不仅躯体向老化方向发展,而且心理也会衰老,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大脑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了,脑血流量的减少,使脑摄取氧量减少,神经细胞皱缩,神经纤维再生能力减弱,于是心理功能也衰老了。心理活动衰老的主要表现是:思维活动变得缓慢,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学习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减弱。有的人在性格方面甚至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已见,情感平常;有的还表现为行为缓慢,动作笨拙而不协调等。不过,这种心理衰老的变化,速度是很缓慢的,而且各人不一样。有的人虽到了高龄,但记忆力还很好,思维还很敏捷、深刻、精力充沛。可有的人,刚步入老年,记忆力就不好,思维迟钝,精力不足。

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是不平行的。因为人的心理衰老除与大脑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如躯内疾病、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感染中毒、外伤心脏个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文化修养)等等。因此,心理衰老和躯体衰老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且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的速度也不同。一般,老人躯体衰老的速度较快,而心理衰老速度较慢。老人躯体衰老外观上的变化(如白发、皮肤上的皱纹和老年斑等)是比较明显的,而心理衰老在外观上的变化,比较躯体衰老则相对不明显。

在影响心理衰老的诸多因素中,个人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又起着相对较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推迟心理衰老是可能的。

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精神状态,比如进取心、希望、理想等,对老年人防止心理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一个人有了进取心、理想,并充满希望和奋发向上,就能老而不衰,充满活力。相反,如果没有进取心和理想,并充满失望,就会加速心理衰老。当然,老年人往往会遇到许多不称心的事情,如自己多病、老伴去世、有些事力不从心等。如果老年人一味地把现在与过去年轻时相比,就会越比越悲观,甚至会觉得人生无味。因此,老年人最好正视现实,向往未来,少回顾过去,并可以多看一些喜剧性的节目,多参加一些愉快的聚会,"笑口常开,笑脸常驻"保持沉静乐观,愉快知足,莫说人非,避免老气横秋。同时,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和自信心,不断地与自我颓废的心理状态作斗争,应该做到人老心不老,应该积极地追求生活目标,争取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就有精神寄托,可以排除烦恼和孤独,并在晚年激起为社会做一番事业的理想和希望,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精神状态。

多用脑,勤思考:大脑是主宰人体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脑的衰老,必然导致各个脏器的衰老,并且大脑对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思维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老年人更要多用脑,勤思考,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不萎缩。其实,只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即使高龄老人,仍能掌握新知识。因为老年人的理解力与判断力不容易降低,容易降低的是记忆、计算能力。当然,在提倡用脑的同时,必须强调要合理地、科学地用脑,而平时起居有常,生活作息有规律,对保护大脑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和加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还可丰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使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提高信心,增加主动积极地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从而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功能。但是,体育锻炼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体质状况,否则害多益少。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三天把渔,两天晒网是无济于事的。

处理好人际关系:对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乃是家庭关系。在家庭中,生活中家庭成员应和睦相处,感情融洽。老人对子孙既不能过严,也不能溺爱;既要重视他们的智育,又要重视他们德育和美育。老人要以自己良好的世界观、道德情操、生活作风等影响自己的小辈;而小辈则要从老人身上学习优良的传统及可贵的经验,并要充分理解老人的的心理状态,尊重、体贴、爱护和照顾老人,这样才能使老人更好地、兴致勃勃地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进而也推迟了老人的心理衰老。

预防心理衰老可延缓体质衰老


许多中年人出现心理早衰

进入网络办公通讯时代以来,高效率和快节奏成了现代办公的主流现象。电脑为人们的体力减轻了负担,但也给人们的心理增加了负担。不少长期面对电脑的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呈现出一种心身的亚健康状态早衰综合症。这是由于工作、生活压力、个性特征等原因,过早地出现生理上衰老、体质上衰退和心理上衰弱的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76%的人在体质衰老之前,都有心理衰老的迹象。可见,预防心理衰老是延缓体质衰老,保持健康活力的基础。

心理早衰的表现和成因

电脑办公族的心理衰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疲劳,引起头部发紧;感到精力不足,自觉心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整天绝大部分时间面对机器,与人缺乏交流,造成缺乏生活热情,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没有创造力和事业心;生活简单随便,很难提起兴趣;变得敏感多疑,自我中心,忌妒心重,容易因一些小事与人争执,或因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而耿耿于怀;固执己见,没有改变现状的愿望,没有兴奋感,情绪始终没有高潮期等。

与上一代人相比,许多中年人现在显得缺乏主动性,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不爱交际,这直接导致了正常的人际网络的失调。由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QQ、MSN、网络电话等沟通工具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甚至许多公司直接将其作为商务或工作沟通平台。这种架设在虚拟空间的网络通讯,在人与人之间制造了不可逾越的阻隔。人们习惯了这种剥离了面对面交流时的礼仪的沟通方式,对直白、切中意图的交流熟稔于胸,一旦面对人群,顿时变得无所适从。有人抱怨现在一想到跟别人见面,就怵头。有人甚至不愿与熟人见面,严重者还会出现社交恐怖症。

化学品、药物也许能抵御或延缓体质衰老,而延缓或治疗心理衰老的良药则是自我调节。心理早衰不可怕,但也不容忽视。不少中年男性,尽管已经出现心理早衰的迹象,但因为没有身体疾病发生,仍旧忙于事业、工作、理想,忽视身心保健,导致亚健康。所以身体健康检查与心理保健工作要两手抓。

如何化解老人的衰老心理


大家知道,老人心理会跟着年龄的变化而慢慢的变,那么要如何才能让老人的心理衰老不是那么的快呢?别担心,以下这些招数可以化解。

多用脑,勤思考

大脑是主宰人体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脑的衰老,必然导致各个脏器的衰老,并且大脑对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思维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老年人更要多用脑,勤思考,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不萎缩。

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和加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还可丰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使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提高信心,增强主动、积极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从而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功能。但是,体育锻炼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体质状况,否则害多益少。

处理好人际关系

对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乃是家庭关系。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应和睦相处,感情融洽。

有选择地与人聊天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聊天中,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天下大事,社会趣闻,无所不谈,往往能得到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一席倾吐,还可减轻烦恼,达到心理平衡。

互助忍让更健康

互助乐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人有难大家帮,一家有事百家忙 我帮别人要忘却,别人帮我记心上。“气能一忍,方可过后无忧。”加强道德修养,学会理智处事,在非原则面前,坚持“忍让哲学”。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为老年朋友带来帮助,祝老年朋友身心健康。

心理衰老是健康的黑手


心理衰老是老人健康的“幕后黑手”。

心理衰老有哪些表现呢?

自卑往往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不爱交际,缺乏生活热情,更无创造力和事业心可言;生活简单随便,常有等死念头。

多疑固执刻板、因循守旧、疑虑缠身,常以许多莫须有的清规戒律来自我约束。有的则突出表现为恐惧,怕有飞来横祸殃及自身,尤其对自己的疾病所忧更甚,常将普通疾病疑为癌肿等。

敏感心胸狭隘,嫉妒心重。他们常因些小事而与人争吵不休,或因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而耿耿于怀。唯我独尊是其特性。

作为老人,怎样才能延缓心理衰老呢?

离岗后仍要在社会活动中去领受各种信息和生活情趣,使思维不断变化,脑细胞活力和脑功能维持在一定水平,能防止自卑感和痴呆病的出现。与人为善也是预防心理衰老的重要措施,与身边的人应尽力和睦相处,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这会使自己的心情无限欢愉。对家庭成员和邻里的过错不必过分指责,对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无须嫉妒。这便是“仁者寿”的道理。

现代生活为预防心理老化提供了许多条件:音乐茶座、电视新闻、众多的书报及各种运动等,所有这些,都足以使自己充实,心理自然健康。

老人要时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将健康进行到底。

如何防止老人心理衰老


老年人除了要注意身体健康外,也要特别注意自己心理的健康,身心健康才能长寿健康嘛!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心理衰老的表现和如何延缓心理衰老。

心理衰老有哪些表现呢?

自卑往往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不爱交际,缺乏生活热情,更无创造力和事业心可言;生活简单随便,常有等死念头。

多疑固执刻板、因循守旧、疑虑缠身,常以许多莫须有的清规戒律来自我约束。有的则突出表现为恐惧,怕有飞来横祸殃及自身,尤其对自己的疾病所忧更甚,常将普通疾病疑为癌肿等。

敏感心胸狭隘,嫉妒心重。他们常因些小事而与人争吵不休,或因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而耿耿于怀。唯我独尊是其特性。

作为老人,怎样才能延缓心理衰老呢?

离岗后仍要在社会活动中去领受各种信息和生活情趣,使思维不断变化,脑细胞活力和脑功能维持在一定水平,能防止自卑感和痴呆病的出现。与人为善也是预防心理衰老的重要措施,与身边的人应尽力和睦相处,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这会使自己的心情无限欢愉。对家庭成员和邻里的过错不必过分指责,对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无须嫉妒。这便是“仁者寿”的道理。

现代生活为预防心理老化提供了许多条件:音乐茶座、电视新闻、众多的书报及各种运动等,所有这些,都足以使自己充实,心理自然健康。

推迟老人心理衰老的小妙方


有的人在性格方面甚至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己见,情感平常;有的还表现为行为缓慢,动作笨拙而不协调等。

不过,这种心理衰老的变化,速度是很缓慢的,而且情况也各不一样。

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是不平行的。因为人的心理衰老除与大脑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如躯体疾病、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感染中毒、外伤及个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文化修养)等等。因此,心理衰老和躯体衰老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且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的速度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老人躯体衰老的速度较快,而心理衰老速度较慢。老人躯体衰老外观上的变化(如白发、皮肤上的皱纹和老年斑等)是比较明显的,而心理衰老在外观上的变化同躯体衰老相比则相对不明显。

在影响心理衰老的诸多因素中,个人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又起着相对较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推迟心理衰老是可能的。

1、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精神状态,主要为进取心、希望、理想等,对老年人防止心理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一个人有了进取心、理想,并充满希望和奋发向上,就能老而不衰,充满活力。老年人最好正视现实,向往未来,少回顾过去,并可以多看一些喜剧性的节目,多参加一些愉快的聚会,“笑口常开,笑脸常驻”保持沉静乐观,愉快知足,莫说人非,避免老气横秋。

2、多用脑,勤思考:大脑是主宰人体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脑的衰老,必然导致各个脏器的衰老,并且大脑对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思维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老年人更要多用脑,勤思考,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不萎缩。

3、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和加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还可丰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使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提高信心,增强主动、积极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从而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功能。但是,体育锻炼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体质状况,否则害多益少。

4、处理好人际关系:对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乃是家庭关系。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应和睦相处,感情融洽。

老人再婚是心理需求


目前,世界上的老龄人口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老年问题也越来越多,孤独老人的再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几年来,老年人再婚在我国已逐渐增多。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或看到一些孤独老人找到了合意的老伴,重新过上了舒心的家庭生活的事例。但是,老人再婚,在社会上还存在不少障碍,传统习俗对老年人再婚持否定态度,即很多现代的年青人,对自己年老的父亲或母亲再婚,感情上也转不过弯来。有的认为独身老人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还要结婚呢?难道还那么迷恋性生活吗?人们往往忽略,老年人的再婚不仅是生理上的需要,也是心理上的需求。

(一)再婚老人几种常见心理老年丧偶者,很想再找伴侣,他们认为子女各自已建立了小家庭,难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虽然,子女多的能够体贴和尊重他们,但两代人在情感、需求和行为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子女的情感、行为以及多么周到的照顾均不可能替代老夫老妻之间那种时有的情感和行为。丧偶的老年人有很多难言的苦衷,哪怕是一般的生活琐事,也有不便让子女去做之处,何况性爱及情爱的伴恋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中青年守寡至老年的妇女,由于年轻时考虑子女尚小,其成长和教育等问题促使她们没有再嫁人。待辛辛苦苦把孩子抚养长大成家后,孩子们忙于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对其母不加关心、照顾而要求再嫁。

有的老年人则是由于受子女虐待岐视渴望再婚。他们无法忍受子女对其冷淡、岐视、甚至仇视的生活,他们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渴望寻找到新的伴侣,另找家庭温暖。

还有少数的独身老人是因为中青年期离婚后,由于当时要抚养教育子女,经济负担或其它原因,当时没有再婚,现在年岁大了,精神上没有寄托,生活上需要照顾,希望再婚。

(二)老年人再婚的障碍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恋爱和结婚常常会遇到种种的干涉和阻力,引起家庭纠纷,家庭关系紧张,甚至造成悲剧者,也屡有见闻。

通常造成老年人再婚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老年人本身旧观念的障碍传统的观念把老年人再婚看成是不光彩的事。老年人本身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也往往给自己泼凉水。怕再婚会引起别人的耻笑。他们认为对性欲冷淡才是高尚的,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还谈什么恋爱。他们没有想到,老年人也是人,他有权利按自己的意志来自由地恋爱和结婚。

2、子女造成的障碍有许多老年人再婚受到子女的反对。好不容易谈妥了的婚事、交往,就因为子女关过不了而被迫解除。老年人双方都有意,就是结合不了。小辈们把父母永远钉在了“父母”的位子上,而不是把他们看作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根本没有为父母着想过,风烛残年的父母是单身孤零零地活着好呢,还是幸福地有意义地生活着好。

子女反对老年人再婚一般有几种理由,如遗产会落入他人之手;会让人说是因为晚辈对长辈不孝,长辈方会出此下策;会愧对已故的亲长;不愿照顾护理后母(继父)等。因经济原因反对的占绝大多数。有积蓄的老年人再婚,受到子女干涉阻止的,比积蓄不多的老年人再婚要严重的多。无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再婚,遭到子女的反对干涉就少些。

3、居住及经济条件造成的障碍在目前居住条件偏紧的情况下,增多的家庭人口,会影响现有的居住条件。此外,有些老人缺乏足以维持独立生活的收入。因而,造成老年人再婚障碍。必须健全社会性保障制度,同时,使老年人认识到应把遗产投资到自己的老年生活中去,才能消除这一障碍。

4、社会因素造成的障碍社会因素一方面指社会上舆论对老年人再婚的压力。有些人认为老年再婚是耻辱的。有些人认为老年人再婚不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有的老年人与年龄比自己轻的中年寡妇结婚,社会舆论的压力更大,高龄老人要求再婚,更是舆论哗然。另一方面,社会缺乏为老年人恋爱、结婚服务的咨询机构和专家。即使有不少婚姻介绍所,也大多数是面向年青人的。

(三)老年人再婚的效用老年期是丧失期,将失掉金钱、健康、配偶等。正因为如此,也是容易丧失生存意义的时期。老年人要生活得充实,其最根本的条件有:(1)经济上的保障;(2)身心健康;(3)要有能够从心底里相互谅解的对话人;(4)要有益于别人的工作及作用;(5)能得到适当的性满足。老年期的恋爱与结婚,在多数情况下,起着能使这些条件得以满足的作用。

所谓性,并不单纯意味着性欲的满足。从广义上来讲,老年期的性,就是满足相互认为还有必要的一种感情,使双方得到相互鼓励,增强团结,分享欢乐。进而使双方的情绪都得以满足,既能打消孤独感,又增添了自信心。

大量的事实证明,做好老年人的再婚工作,对社会,对家庭,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均是有益的,尤其是对鼓励、支持老年人充分发挥余热,完成未竟的业绩是不可缺少的,应当从法律上予以保护,从道义上给予支持。这样做不仅使希望再婚的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有多种好处:

1、有利于减轻子女的精神负担。多数独身老人的子女已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忙于抚男育女,忙于家庭生活,担心对老年人照顾不到,如老年人再婚的要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就可以减轻一部分子女挂念老人的精神负担。

2、有利于抚育下一代。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目前我国的家庭多系双职工,夫妻早出晚归,对子女的抚育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如果老年人再婚,不仅老夫老妻可以互相体贴照顾,而且他们精神愉快,身心健康,还可以分担抚育后辈的任务。

3、有利于减轻国家对孤老者的负担。我国目前还不能把老年人特别是孤老的生活问题全部包下来。如果有条件的丧偶老人求偶结合,这样可以使一些孤老者有新的归宿,可以减轻养老院和民政部门的负担。

4、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嫌弃和虐待遗弃老人行为的发生。

5、有利于使老年人的精神得到安慰,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老年人是否再婚是他们自己的权利,家庭和社会只能给他们提供参考意见。老年期恋爱、结婚是提高生存意义的“特效药”,无论是再婚还是独身,都应该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心理创伤是衰老的克星》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延缓女性衰老的养生”专题。

心理创伤是衰老的克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