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夏季的季节特征及养生方法 > 导航 > 大便秘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胬肉攀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夏季的季节特征及养生方法。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如何避开有关养生常识的认识误区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呈现“胬肉攀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胬肉攀睛为目中胬肉由眦角横贯白睛,攀侵黑睛,故名胬肉攀睛。病名可见于《银海精微》。

生于大眦者较为多见,也有生于小眦者,亦可大小眦同时发生。男多于女。常见于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及户外工作者。病变进行缓慢,往往要经过数月或数年始侵入黑睛,甚者可掩及瞳神,影响视力,亦有停止发展者。相当于西医学的翼状胬肉。来看看胬肉攀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病因病机]

一、心肺两经风热壅盛。

二、恣嗜五辛酒浆,脾胃壅滞湿热,上蒸于目。

三、过度劳欲,耗损心阴,暗夺肾精,水不制火,以致虚火上炎。以上诸因,皆可导致脉络瘀滞,血壅于眼。此外眼裂部位白睛易受风沙、烟灰或阳光之类物理刺激,可加速胬肉的滋生。

[临床表现]

睑裂部位的白睛上起膜,渐渐变厚,有血丝相伴,红赤高起,而成胬肉。渐向黑睛攀侵。胬肉多呈三角形,自眦角开始,横向白睛的宽大部分称体部,攀向黑睛的尖端称为头部。

如自觉眼部涩痒,胬肉头尖高起而体厚,赤瘀如肉,发展较为迅速,每可侵及黑睛中央,障漫黑睛则视而不见。如涩痒不著,胬肉头平而不高起,体亦菲薄如蝇翅,色白或淡红,多发展缓慢,或始终停止在黑睛边缘部,不影响视力。

[诊断依据]

一、近眦部的白睛表层,生有翼状肉膜向黑睛攀侵,多发于内眦。

二、若胬肉头尖体厚,赤脉粗大,红赤明显,尖端隆起,向黑睛攀侵,发展迅速者,称为进行期。

三、若胬肉头齐体薄,赤脉细小,红赤不显或微红赤,尖端扁平,发展缓慢者,称为静止期。

四、自觉症状不明显,进行期或伴有眼涩不适,眵泪交加。

[鉴别诊断]

一、黄油症《证治准绳·七窍门》认为由肺脾湿热所致。症见眼裂部白睛表面,黑睛内、外侧有淡黄色隆起,状如脂膜,浮嫩微皱,状呈三角形,尖端向着眦角,但不与眦角相连,亦无赤丝攀附,不痒不痛,不侵及黑睛,故不影响视力。类似西医学的睑裂斑。无须治疗。

二、流金凌木白睛与黑睛表面之间呈膜状或条索状粘连者,称流金凌木。多在睛珠外伤(尤其是酸、碱性腐蚀伤)或黑睛边缘生翳后形成。其部位不定,不限于睑裂部,亦无发展趋势,不红不肿。由于常常只有头部视黑睛发生粘连,故可用探针在其颈部下顺利通过,而不象胬肉攀睛那样与周围组织粘着。类似于西医学的假性胬肉,无需治疗。

[辨证论治]

本病胬肉色白体薄者,多采取眼部点药为主;色赤体厚,眵泪多者,则加内服药。辨证有风热、实热与虚热之分,实者宜泻,虚者宜降,自当分别对待。如药物无效,发展较快者,当采用手术治疗。



一、内治

(一)心肺风热

[主证]胬肉初生,渐见胀起,赤脉集布,多眵多泪,痒涩羞明,舌苔薄黄。

[证候分析]眼珠暴露于外,易于感邪,外感风热,故多眵泪,痒涩羞明;邪客经络,故经络瘀滞,胬肉胀起。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栀子胜奇散加减。

方中蒺藜、蝉蜕、谷精草、草决明、菊花、密蒙花、蔓荆子、木贼祛风热、退翳膜;荆芥、川芎、羌活、防风祛风散邪,泄其壅滞;栀子、黄芩、甘草清热泻火。夏秋之间,红赤多眵,便结脉洪者,可去密蒙花、羌活,加大黄。

(二)脾胃实热

[主证]胬肉头尖高起,体厚而大,赤瘀如肉,生长迅速,痒涩不舒,眵多粘结,口渴欲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候分析]嗜食五辛酒浆,以致脾胃结热,邪热上攻,壅滞眼络,加上风尘刺激,瘀滞尤甚,故致胬肉高起,眵多粘结;脾胃热盛,故口渴欲饮,便结苔黄。

[治法]泻热通腑。

[方药]泻脾除热饮加减。方中大黄、芒硝、黄连、黄芩泻热通腑;车前子、茺蔚子泻热通滞;防风、桔梗疏风散邪,载药上行。如体不虚者,用本方去黄芪,加玄参、夏枯草,以加强泻热散结之功。


(三)阴虚火旺

[主证]胬肉淡红,时轻时重,涩痒间作,心中烦热,口干舌燥。

[证候分析]过度劳欲,阴精暗耗,水不制火,虚火上炎于目,则胬肉淡红,微有涩痒;虚热扰心,故心中烦热;热灼津液,故口干舌燥。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方用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补肝肾,泽泻泄肾利湿,使地黄补而不腻;牡丹皮泻火祛瘀;知母、黄柏泻虚火。如心烦、失眠显著者,加麦冬、五味子、酸枣仁等。




二、外治

(一)胬肉红赤,涩痒多眵,点八宝眼药或红眼药。

(二)手术治疗胬肉发展较速,侵人黑睛,有掩及瞳神趋势者,须行手术。由于手术后容易复发,故手术必须认真对待。术前要仔细考虑,术时务求彻底,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胬肉埋藏术:

进行性胬肉已侵入到黑睛边缘2毫米以上者,宜手术治疗。按外眼术前常规消毒、铺巾、置开睑器。

用针麻或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针麻可于结膜下注射少许生理盐水)。于球结膜和胬肉之间,在角膜胬肉的颈部剪开结膜,用细丝线(或虹膜整复器)穿过贴角巩膜缘的胬肉颈部,将线紧贴角膜面并向角膜中央作拉锯式分离,使胬肉头部与角膜组织分开,用刀将角膜面残留的胬肉组织刮除干净。

再将胬肉的体部与巩膜分离,潜行分离上部或下部的球结膜达穹窿部,然后用缝线穿过胬肉头部(缝线的两端穿缝针),分别将两根缝线自结膜下潜行至上方或下方穹窿部,并穿出结膜面,结扎缝线以固定之。涂消炎眼药膏,加眼垫包扎术眼,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5—6天拆线。


胬肉切除结膜办移补术:

按外眼术前常规消毒、铺巾、置开睑器。用针麻或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针麻可于结膜下注射少许生理盐水)。

用镊子夹住胬肉颈部,以小刀片或三角刀紧贴角膜面将胬肉头分离,切勿过深,以免过多伤及角膜实质。

再用眼科小剪沿其体部与巩膜之间作钝性分离,并剪开胬肉两侧球结膜,在距离角膜缘5—6毫米处将胬肉剪除。清除巩膜面的变性组织,并用小剪刀从球结膜切口分别将上下结膜略作潜行分离,沿角膜缘剪开上方之球结膜约4—5毫米,再顺上侧球结膜创缘平行方向剪开球结膜,根据胬肉体的宽度,做成一条约为(4—5)毫米X(6—8)毫米大小的结膜办。

将下方球结膜沿角膜缘剪开l一2毫米,使球结膜稍后移,然后将上方之结膜办扭转向下与下方球结膜创缘对合,间断缝合2—3针,靠近角膜侧须固定于巩膜浅层,使角膜缘侧的巩膜下方的球结膜暴露2—3毫米。术毕涂消炎眼药膏,眼垫包封术眼,每日换药一次,换药时须注意观察角膜创面有无感染,5—6天拆线。

扩展阅读

嘴角长痘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长痘让爱美的MM烦恼不已,漂亮的嘴巴周围长了痘痘更是难看,说起话来都痛苦,赶紧来揭开嘴角长痘痘的原因。

嘴角长痘原因一:胃火过盛

胃火过剩是产生嘴角痘痘的一个重要原因,患者大多患有便秘症状,从而导致体内的毒素积累,或者是肠热、吃了太多辛辣、油炸食物,导致痘痘滋生。

嘴角长痘原因二:油脂过盛

大部分痘痘都是由于油脂过盛而引起,由于油脂过剩阻塞了毛孔,导致毛孔内堆积大量的毒素,导致排油不畅,皮脂就在毛孔中累积起来,形成痘痘,尤其是嘴角周围。


嘴角长痘原因三:内分泌失调

女性月经要来的时候,嘴角部位也是很容易长痘痘的,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内分泌失调,身体的毒素不能很好的排除,嘴角就长痘了。

嘴角长痘原因四:嘴角清洁不到位

很多MM在平时洗脸时都容易忽略嘴角的清洁及护理,嘴角清洁不到位,长期坏死细胞组织堆积得不到清洁,导致嘴角发痒,严重就形成了嘴角长痘。


嘴角长痘了怎么办?

1、调整饮食

切忌不良饮食,多吃一些可以排毒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柠檬等,多饮水,饮食尽量清淡,避免吃过多的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

2、改掉不良习惯

熬夜、用手挤痘痘等都容易导致二次污染从而再次长痘,但把手上的细菌带到脸上,让原本的痘痘更恶化,还会影响周围的健康肌肤也被细菌感染。


3、注意面部和手部的卫生,用温水洗脸,不要滥用化妆品。

4、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焦虑和紧张,保持大便通畅,排出体内诱发痘痘的毒素。

5、刷牙的时候要多用清水冲涮,以免牙膏残留在嘴角周围。

嘴角长痘,就要调整饮食和改正不良习惯,必要时配合药物帮助,彻底告别痘痘烦恼。

颈椎变形的原因及特殊治疗方法


颈椎变形是颈椎病的症状之一,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由于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可将其周围组织(如前、后纵韧带)及椎体骨膜掀起,而在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及被掀起的韧带组织之间形成间隙,称韧带间盘间隙,其中有组织液积聚,再加上微细损伤所形起的出血,使这种血性液体发生机化然后钙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赘。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就可能对脊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椎体前缘的骨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文献上也有这种前骨赘影响吞咽或造成嘶哑的报告。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后,开始时仅为功能上的改变,如不及时减轻压力,逐渐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因此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颈椎变形的鉴别诊断:

1、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发病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椎管内,从而造成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受压,引起头痛、眩晕;心悸、胸闷;颈部酸胀、活动受限;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胀痛;步态失稳、四肢无力等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发生高位截瘫危及生命。

2、颈椎退化:颈椎病的退化过程是一个渐渐的过程,颈椎过早出现肌肉劳损,之后是退变,之后颈椎病一步步就形成了。

3、颈椎增生:颈椎增生是指颈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及骨质增生压迫颈部脊髓或颈神经根之疾患,又称颈椎综合症,中医属骨痹,慢性劳损范畴。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椎变形。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张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缓解方法

1、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平。可同时用下方配合用:买5斤蚕砂做个小枕头,每天睡觉放在颈部下,就会改善颈椎的不适。

2、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如避免抬重物等。

3、极治疗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4、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每低头或仰头1―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

眼睛有翼状胬肉可以药物治疗么?



1. 什么是翼状胬肉?

结膜下的胶原纤维组织不在原来的位置正常生长,而是发生变性增生,并向角膜(也就是黑眼仁的方向)生长。增多从睑裂区结膜开始。睑裂区结膜是指露在外面的、没有被眼皮遮住的结膜,即我们平时正常睁眼能看到的「白眼仁」外面覆盖的那部分结膜。 因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因而称其为翼状胬肉。变性的胬肉组织伸入角膜的部分称为头部,位于角膜缘处的为颈部,位于结膜下的部分为体部。

2.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翼状胬肉? 在我国,翼状胬肉的发病率为 2%~5%,总人数在 2 000~5 000 万,研究表明,长时间接触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能是翼状胬肉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长时间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和长时间暴露于日光和风沙下的人容易患翼状胬肉。

3. 翼状胬肉会影响视力么? 会。 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视力:

(1)较肥厚的胬肉会压迫角膜组织,导致散光,进而出现视力下降;

(2)如果胬肉生长侵及瞳孔区,就会遮挡光线进入眼内,也会导致视力下降。

4. 翼状胬肉需要做哪些检查? 眼科常规的裂隙灯检查即可诊断。

5. 翼状胬肉静止期和进行期都有什么特征表现? 翼状胬肉可表现为静止期,多年不生长;也可表现为进行期,胬肉不断增长扩大。进行期的胬肉头部隆起,体部肥厚,表面不平,有粗大而扩张的血管,因为充血看起来比较红;静止期的胬肉,头部扁平,体部不充血,表面平滑,呈薄膜状。 静止期的胬肉可以观察暂不治疗,活动期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6. 我眼睛长翼状胬肉好多年了,最近变大变红了,要治疗么? 翼状胬肉变大、变红,说明由静止期进入了进行期。胬肉不断生长,将会侵及瞳孔区角膜,若等此时再做手术,那么术后虽然胬肉组织切除了,但浑浊的角膜不会变透明,对视力仍有损害。因此,应及时手术切除。

7. 为什么还有假性胬肉? 假性胬肉外观与真性胬肉相似,因此得名。但假性胬肉通常是因为角膜溃疡、灼伤、化学伤时,角膜表面出现破损,同时结膜出现水肿,高度隆起,隆起的结膜与破损的角膜粘连愈合,形成假性胬肉。 外伤的病史有助于医生鉴别两者,此外医生还可通过探针检查来鉴别。

8. 翼状胬肉与睑裂斑、角膜肿物等有什么区别? 翼状胬肉与睑裂斑及角膜肿物外观看上去有些相近,但是还是可以区别的。 睑裂斑亦发生在睑裂区结膜(睑裂区结膜是指露在外面的、没有被眼皮遮住的结膜,即我们平时正常睁眼能看到的「白眼仁」外层),但不会向角膜生长;睑裂斑不影响视力,一般不需手术切除。 睑裂区角膜肿物容易与翼状胬肉混淆,但其生长速度较快,切除后病理检查可确诊。 因此,对生长速度较快的肿物还请医生做鉴别比较稳妥。

9. 翼状胬肉可以药物治疗么? 目前没有滴眼液这样剂型的药物治疗。 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等抗代谢药物(抗代谢药物多用于抑制肿瘤生长),可能使胬肉萎缩,但对每个人疗效不一样;而且对患者的外观仍有影响,胬肉会萎缩变薄,但没有消失,一般多用在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

10. 翼状胬肉怎么治?

(1)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2)眼科医生在显微镜下将变性组织切除即可。门诊可完成,不需住院;

(3)为降低复发率,有的医生会进一步进行自体结膜移植,羊膜移植或应用抗代谢药物等;

(4)药物一般不单独使用,因为不能直接治愈,且仍然影响外观,通常只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

11. 翼状胬肉手术采用什么麻醉方式? 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清醒但不觉得疼。

12. 翼状胬肉手术时间大概多长,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手术时间大概为 30~40 分钟。 术后第二天可拆除纱布,点眼药水抑制术后炎症反应,7 天拆线,进一步恢复需 2~3 周。



13. 翼状胬肉手术后的复发率有多高? 一般手术切除胬肉的复发率在 20%~70% 不等,单纯切除和联合羊膜、自体结膜移植等相比,更容易复发;并且与年龄相关,年龄越轻,复发的可能性越大,而年龄越大,复发的可能性越小。 但是,不能因为担心复发而拒绝手术,因为处在进展期,尤其是胬肉已经长到瞳孔区的患者必须切除,否则对视力影响不可逆。

14. 翼状胬肉是肿瘤么? 翼状胬肉虽然容易复发,但不是肿瘤,只是结膜组织的一种变性。

15. 翼状胬肉手术会改善视力么? 针对翼状胬肉影响视力的两个方面:

(1)一方面,通过医生验光检查如果认为患者存在散光,并且是极大可能是翼状胬肉导致的,那么术后胬肉组织切除后,则散光可消除,视力也同时得到恢复。

(2)另一方面,如视力下降是因为胬肉组织遮盖瞳孔所致,那么,术后瞳孔区的角膜因为变性及瘢痕,透明性下降,视力仍会受到影响。

16. 翼状胬肉手术风险高么? 就眼科手术来说,胬肉切除手术因为属外眼手术,不会涉及到眼球内部的结构,风险相对较低。 可能的手术并发症为角膜穿破,切断眼外肌(眼外肌为附着到眼球上的负责眼球转动的肌肉),角膜感染等。 但是,因为现在的显微手术的普及以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出现这些并发症的几率很低。

17. 长了翼状胬肉,医生说「不大,静止」不建议手术,可是我觉得很难看怎么办? 一般来说处于静止期的小的翼状胬肉可以不手术,因为手术后一部分患者会复发。但是如果为了美容考虑,又愿意承担复发的风险,可以手术切除。



17. 白内障手术和胬肉切除手术有关系么? 这两个手术有关系。因为翼状胬肉的遮挡,可能使医生不容易检查一些眼内的组织,医生如认为胬肉遮挡可能影响白内障手术的操作,则会建议先行胬肉切除再行白内障手术。 如胬肉不大,可一次手术完成,如胬肉较大,可分次手术完成,即先切除胬肉,待恢复好了后再行白内障手术。

19. 翼状胬肉切除后复发了,医生说再做就需要联合角膜移植手术,这是为什么? 一般来说,复发的胬肉,如角膜受累较深者,切除胬肉同时联合板层角膜移植可避免术后角膜瘢痕或角膜变薄等导致的角膜散光,减少诱发胬肉复发的因素。

20. 翼状胬肉手术后需注意什么? 除遵照医嘱用眼药外还要注意眼部卫生,以防发生感染。注意不要用手揉眼睛、不要让眼睛接触不干净的水源。 一部分患者术后 1~2 天疼痛、异物感比较明显,可短期口服止痛药物或佩戴角膜绷带镜以利休息。

21. 双眼翼状胬肉能否同时手术? 双眼患有翼状胬肉者,可以一次手术同时切除。

22. 翼状胬肉会遗传吗? 翼状胬肉的发生与暴露环境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因此不遗传。

23. 翼状胬肉会传染吗? 翼状胬肉无病原微生物参与致病,因此不会传染。

24. 同一只眼睛,靠鼻端及靠耳端都长了翼状胬肉,可以一次手术就都切除吗? 可以一次手术全部切除。

25. 翼状胬肉手术后是否要戴太阳眼镜? 术后恢复期眼睛较红,可戴太阳镜改善外观,除此之外,没有必要戴太阳镜。 当然,出于对眼睛常规防护紫外线考虑,如果太阳较大,建议戴太阳眼镜防止紫外线对眼睛其他部位的伤害。

26. 网上说有角膜干细胞移植可以根治翼状胬肉,不再复发,靠谱吗? 任何已知的方式都难以确保术后不复发。

27. 翼状胬肉不停复发,有没有办法根治? 根据医嘱,对于已发现的翼状胬肉规范治疗,联合治疗可减少复发几率,但难以保证百分之百不复发。 29. 翼状胬肉会导致眼睛失明吗? 翼状胬肉如不断生长盖住瞳孔,会导致视力显著下降,最严重者只能感受到光,而看不清任何东西。

眼睛翼状胬肉的中医妙方


翼状胬肉中医治疗方法,本病为纯热之证,有虚实之分。实热宜清,虚热宜滋阴,兼风邪者,宜祛风清热。发展迅速,药物治疗无效者,宜手术治疗。无论虚实,均应配合局部点眼。

(一)辨证选方

1.心肺风热

治法: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栀子胜奇散(《原机启微》)加减。白蒺藜(炒)12g,蝉蜕12g,谷精草12g,甘草12g,木贼草12g,黄芩12g,菊花12g,草决明12g,山栀12g,川芎12g,荆芥税12g,羌活12g,密蒙花12g,防风12g,蔓荆子12g,若眵多便秘者,去密蒙花、羌活加大黄。

2.脾胃实热

治法:泻热通腑。

方药:泻脾除热饮(《银海精微》)加减。黄芪10g,防风9g,茺蔚子12g,桔梗6g,大黄10g,黄芩12g,黄连6g,车前子15(包),芒硝10(冲)。

体不虚者去黄芪,加玄参、夏枯草,以加强泻热散结之功。

3.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知母12g,黄柏12g,熟地15g,山萸肉10g,山药15g,丹皮12g,泽泻12g,云苓12g。或兼服甘露饮(《和剂局方》)。生地15g,熟地15g,茵陈12g,黄芩12g,枳壳10g,石斛12g,枇杷叶10g,甘草3g,天冬15g,麦冬15g。若心烦失眠重者,可加酸枣仁、夜交藤、五味子等。


(二)点眼疗法:

用于胬肉无须手术或术后防其复发者。除前述外用药物外,下列药物可选用。

(1)使君子藤:以刀劈开,取流出汁点胬肉,每日2次。

(2)鲜鹅不食草适量,捣汁澄汁煮沸加冰片,少许,调匀后点胬肉上。每日1~2次。

(3)乌梅一只,轻粉、冰片各少许,共研极细未,点胬肉上,日1~3次。

(4)杏仁去皮尖,白蜜各适量,共研膏,少许点胬肉上,日1~2次。

(5)浮萍适量,冰片少许,共研极细,点胬肉上,日1~2次。


(6)硼砂3g,冰片少许,共研极细,点眼日1~2次。或加胆矾3g,制法如上。

(7)葳蕤仁6g,青盐3g,猪胰30g,捣研极烂,少许点眼,日1~2次。

(8)磠砂、风化硝、冰片各6g共研极细未,少许点胬肉上,痛甚者以生理盐水冲之。


中药

1.三黄片:每服4~6片,每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功。用于胬肉红赤,而邪热内盛,大使秘结者。

2.防风通圣丸:每服6g,日服3次。具有清热疏风通便之功。用于胬肉红赤痒涩,表里俱实者。


针灸

(1)体针加点刺胬肉法:主穴:睛明,瞳子髎。配穴:少泽、太阳、合谷。用毫针从胬肉头部至根部轻划或点刺数次,至少量出血,然后针主穴配穴各一,取少泽穴时,应点刺放血。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前3~5天轻划点刺胬肉,后5-7天仅取穴针刺。治疗期间应配合点眼。

(2)耳针:取眼、神门、肝、肺等穴,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10~15分钟;适用于胬肉明显红赤者。

湿敷法:黄柏、白及各等份,水煎,冷敷眼部,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用于胬肉红赤较甚者。

睡觉小腿抽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睡觉时突然腿抽筋,就是小腿肌肉突然剧烈、不自主的收缩。虽然只是几分钟但真的是煎熬啊!而且抽筋后的痛感可以持续很久,严重的还会导致第二天走不了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小腿受凉

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就会出现抽筋。这个你肯定体会过,比如,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或者空调开的太凉,或者夏天游泳水温太低时,都会小腿抽筋。

2、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时,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尤其是锻炼少的人,突然剧烈运动会让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小腿抽筋。所以运动要循序渐进,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如果你运动时间长且运动量大,出汗多,不巧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时,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让代谢废物堆积。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就很容易发生痉挛。所以运动完了,赶紧补补水吧~

3、身体缺钙

缺钙导致小腿抽筋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原因。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缺钙了。老人和青少年一般会出现缺钙抽筋的现象。

4、睡姿不对

睡错了都能抽筋。比如你长时间仰卧,被子压在脚面上,或者长时间俯卧,脚面抵在床铺上,又或者侧卧时受压一侧时间过长,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某一状态,都会引起肌肉挛缩,睡着睡着就被筋给抽起来了。

睡觉腿抽筋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寒冷刺激,另外还有缺钙、运动不当等。防腿抽筋应注意以下几点:做好保暖,避免腿部肌肉受寒;运动前先做准备活动,运动时间不可过长;适当补些钙和维生素等。

嘴角起泡是什么原因及治疗方法


夏日炎炎,我们时不时的会遇到舌头尖起小白点或者嘴角起一堆小泡泡的情形,伴着各种疼和痒的难受劲,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那么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嘴角起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嘴角起泡是什么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遇到嘴角烂嘴边还起小水泡的情况,这是口唇疱疹。

1、口唇疱疹是由于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中医被称为上火,好发于口唇,口角,常由感冒,发热,疲劳,睡眠不足,心情抑郁,紧张焦虑等因素,致使免疫力下降,使潜伏于体内的疱疹病毒大量繁殖,导致嘴角起泡而发病。开始有灼热感,继而群集水泡,糜烂,结痂,病程约一周左右,可复发。

2、口唇疱疹常在口唇黏膜处出现针头大小的小疱,常为一群,也有两三群,自觉有轻度烧灼感,历时一周左右可自愈,亦可反复发作。如果疱疹出现后因机体免疫机制的调整不当,或破溃后而继发感染,会延长病程。

3、预防口唇疱疹,首先要保证睡眠时间,中午要午睡。其次,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补充各种维生素,不应单纯吃清淡类食品,应荤素结合,要吃饱吃杂,多饮水,保持体内营养平衡,这样才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口唇疱疹的发生。发热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要养成进食后漱口,睡觉前刷牙,特别是刷牙后不再吃东西的好习惯,每天最好用淡盐水漱口1至3次。

4、胃火,消化系统的问题。

晚上不要多吃,睡觉前吃一点干酵母(或者食母生),一次4~5片,症状好转以后减小用量。以后要注意多喝水,不要偏食,不要吃凉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晚上坚持10点以前睡觉。建议吃口炎颗粒,维生素B2.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保持大便通畅。

嘴角起泡的治疗方法

睡眠不足,火上一上来就容易造成口腔溃疡、嘴角起泡。如果嘴角起泡了,最直接的治疗方法:

1、用驱风油抹在起泡的位置,不要把水泡抓破,如果觉得痒就稍微擦一下,这样也可以杀菌;

2、冲一些菊花茶或者凉茶冲剂饮用,多补充一些水分,通过小便排除体内的热气;

3、饮食要注意吃一些比较清单、爽口的食物,一定不要吃油炸和发物(韭菜、枸杞、竹笋等),避免加重体内火气;

4、吃东西的时候,如果过大,一定要削小了吃,避免将水泡弄破;

5、晚上早点休息,这个很重要。睡眠足了,火气就没那么大了。

小编提醒,如果对驱风油过敏,不宜涂用,可以涂点含水分的东西,不要因为痒去抓破水泡;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2食物。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胬肉攀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夏季的季节特征及养生方法”专题供您欣赏!

胬肉攀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