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惊蛰养生饮食注意什么意思 > 导航 > 惊蛰养生饮食注意什么意思

惊蛰养生饮食注意什么意思

2019-10-12

惊蛰的意思

惊蛰养生饮食注意什么意思。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关于四季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惊蛰的意思”,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二、关于惊蛰时节的祝福语三、惊蛰时节相关的谚语

惊蛰的意思

1、惊蛰的意思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jīng zhé),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 惊蛰图示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2、惊蛰节气的习俗

2.1、打小人

看粤语长片,有时会看到“打小人”的镜头。旧时三姑六婆随时随地都可打小人。在惊蛰这天,大概也和祭白虎相类,以防小人也在惊蛰那天出口伤人吧。

2.2、祭白虎

蛰伏着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后,便开始觅食。按广东民间传说,凶神之一的白虎也于这时觅食。为着平安,惊蛰那天要祭白虎。

2.3、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3、惊蛰时节养生食谱

3.1、山药紫薯粥

食材:粳米100克,紫薯1个,山药150克,冰糖、水适量做法: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浸泡30分钟,山药、紫薯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备用;将山药和紫薯放入锅中,轻轻划散,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米粒开花紫薯软烂米粥粘稠,最后调入冰糖煮至融化即可。

3.2、淡菜粳米粥

制作原料:淡菜50克,粳米150克。

制作方法:将淡菜洗净,粳米除去杂质,洗净。将淡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开,然后改用文火熬煮30~40分钟,待粥熟后即成。

3.3、萝卜粳米粥

制作原料:白萝卜25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白萝l、洗净切成小块。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同时将萝卜块也放入锅内。将米锅置武火上烧开后,再用文火熬熟即成。

关于惊蛰时节的祝福语

1、春雷阵阵,敲响幸福的旋律,惊醒沉睡的昆虫;春光明媚,照亮快乐的路途,惊艳花朵的纷芳;惊蛰到,愿君惊才绝艳事业旺,惊喜不断好运连,惊蛰快乐!

2、春风细雨柔和美,惊蛰春暖虫鸟飞,偷得几月人懒闲,今日春到人繁忙;惊蛰来到万物苏,草木生机勃勃上,活动筋骨人舒畅,春来耕耘秋收旺!祝惊蛰快乐!

3、惊蛰来到,阳光围绕,晒晒懒散,照照康安,改改脾气,压压火气,动动肩膀,扭扭小腰,补补营养,养养气血,转转手掌,捏捏脚丫。惊蛰之时,祝愿办公室的你充满活力。

4、惊蛰来到春风荡,春意盎然心情爽,万物复苏阳光壮,花开色艳让人享,谈天说地踏青去,领略春光好风尚,祝朋友惊蛰快乐,心事成日日甜蜜。

5、轰轰春雷初响动,惊醒冬眠万物苏。莺歌燕舞风光美,呈现春天气息醉。桃红李白花千万,绽放生活好景飞。惊蛰节气,祝愿朋友心情如春!

惊蛰时节相关的谚语

1、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2、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

3、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4、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

5、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

6、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

7、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

8、大蒜栽种不出九,精细认真管大棚。

9、兴修水利好时机,挖沟筑坝打深井,

10、庄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穷。

扩展阅读

惊蛰的蛰什么意思


惊蛰的蛰什么意思

1、惊蛰的蛰什么意思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2、惊蛰的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 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3、惊蛰养生吃什么

3.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3.2、多吃梨子。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3.3、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惊蛰的重要意义

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

惊蛰有什么习俗

桃始华“就是桃树开始开花。惊蛰一到,大部分地区都进人春耕。,农谚说道:”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长期以来,民间也形成了很多关于惊蛰节的活动和习俗,其中最有特色的要算祭白虎、炒虫、打小人、吃梨了。

祭白虎主要在广东一带。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既可怕又可敬的动物。

一方面它凶猛无比,能够辟邪,因而古书说:”画虎于门,鬼不敢人。“同时老虎是食肉动物,经常会残害家禽家畜和人。广东人认为,蛰伏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后 开始觅食,这时候白虎也会从山中出来觅食,为了保一年平安,就要在惊蛰这天祭白虎。白虎一般用黄纸做成,身上带有黑纹,口有撩牙。

惊蛰节为什么要打小人呢?打小人源于驱虫。春雷惊醒了害虫,每到这一天,农户就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仪式;同时还要手持清香、艾草,熏家里的每个角落,希望能够驱走蛇、虫、蚊、鼠等。打小人就 源于驱虫。人们认为小人就好像害虫,惊蛰后也开始出来活动。

惊蛰是什么意思


二、惊蛰的由来三、惊蛰三侯

惊蛰是什么意思

1、惊蛰是什么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2、惊蛰的准确时间

2.1、2015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5:55:39 2016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1:43:302.

2.2、2017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7:32:40 2018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3:28:06

2.3、2019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5:09:39 2020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0:56:44

2.4、2021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6:53:32 2022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2:43:34

2.5、2023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4:36:02 2024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0:22:31

2.6、2025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6:07:02 2026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1:58:43

2.7、2027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3:39:14 2028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09:24:27

2.8、2029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5:17:15 2030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1:02:55

3、惊蛰如何养生

惊蛰节气为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而体质差异实际上是指体质养生中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由于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惊蛰的由来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惊蛰三侯

仓庚鸣:黄鹂叫鸣。

桃始华:桃花红,自此渐盛。

鹰化为鸠: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原本蛰伏的鸠开始鸣叫求偶,古人没有看到鹰,而周围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来,他们就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惊蛰是什么意思 如何做好惊蛰


目录:

第一章:惊蛰是什么意思 如何做好惊蛰

第二章:中医体质养生 惊蛰节气

第三章:惊蛰食疗养生 8款春季养生食谱

编者:

今天正是24节气中的惊蛰,意味着从今天开始,冬眠于地下的生物都开始苏醒回归春的怀抱。那么这一时节万物始生应注意些什么呢?惊蛰吃什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惊蛰养生的相关事项吧!

惊蛰是什么意思 如何做好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惊蛰养生早睡早起,舒展心情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应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惊蛰养生肝病高发季节要注意

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这样养生正确


过了元宵节之后我们又迎来了惊蛰,现代人可能有许多人对惊蛰不是很了解,那你知道惊蛰是什么意思吗?在惊蛰的时候我们怎样养生呢,你知道惊蛰的由来吗?接下来就有谱小编 一一为您解答吧。

惊蛰是什么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的由来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惊蛰如何养生

惊蛰节气为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而体质差异实际上是指体质养生中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由于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惊蛰养生吃什么

1、梨

惊蛰时节,应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梨子是我们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水果,梨子的口味甘甜,有许多人都喜欢吃它,它还有解渴的作用呢,建议春季吃梨好还是以冰糖煮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于和胃降逆。对咳嗽有一定的作用。

2、韭菜

春季适当食用韭菜一方面可以养护人体的阳气,增强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直接抑制或杀灭致病菌,使人体远离细菌病毒的危害,春季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韭菜性温,宜人体阳气,而且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节气食谱推荐


惊蛰节气,宜多吃荠菜菠菜养身。进入惊蛰后,人体肝阳之气上升,此时饮食宜需配合。惊蛰节气吃什么好?

红枣粥

配制:粳米250克,红枣60个,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红枣粥采用红枣,大米加适量水一起烹饪而成。因为大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有机酸、单糖,维生素B、钙、磷和铁等元素,所以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

猪肝粥

配制:粳米250克,猪肝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猪肝粥具有补血(补血食品)明目、养肝健脾的作用,适合贫血头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猪肝中铁质丰富,是补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食用猪肝可调节和改善贫血病人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猪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维持健康的肤色;还含有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防衰老,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也可治急性传染性肝炎。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寅月的结束以及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而惊蛰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二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中国古代从惊蛰起每5天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的意思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