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什么叫做养生 > 导航 > 什么叫做养生

什么叫做艾灸?

什么叫做养生。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叫做艾灸?”,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艾灸是用易燃的艾绒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效果。

艾灸的原料是艾草。艾草,又名冰台、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消肿活血、祛寒湿等功能。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叶有抗病毒、平喘镇咳去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抑制心脏收缩、降压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艾草长于山阳,是一种纯阳植物,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中医认为艾灸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艾草也被誉为百草之王。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简要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艾灸的方法在古代主要应用的是瘢痕灸,用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很容易出现灸疮和疤痕。现代多用的是温和灸,用艾条悬灸或是艾灸罐间接施灸,比较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艾灸具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现代多用来养生保健,治疗常见病,对亚健康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Ys630.com相关知识

什么叫做腧穴


什么叫做腧穴?人体的奇经八脉看似毫不相干,却又息息相关,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其实腧穴不是指人体的单一穴位,而是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的统称。下面是关于腧穴的分类与腧穴的作用的讲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于腧穴的认识。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的。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砭石来砥刺放血,割刺脓疡;或用热熨、按摩、叩击体表;或在体表某一部位用火烤、烧灼等方法来减轻和消除伤痛。久之,逐渐意识到人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就是腧穴发现的最初过程。

我国最早的经典医籍《黄旁内经》一书,便论及了腧穴的部位、名称、分经、主治等内容,从而为腧穴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针灸甲乙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该书集晋代以前针灸学之大成,为腧穴学理论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针灸学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针灸工作者对腧穴的作用以及一些规律性联系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有效腧穴,使腧穴学得到不断地充实和提高。此外,还对穴名、拼音以及经穴的数目和排列顺序等的统一,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切对腧穴学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和理论的充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类,分述如下:

1.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这些腧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而且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经穴随着人们的医疗实践,也经历了一个由少至多的过程。《灵枢本输》篇在五腧穴上冠以所属脏腑之名。《素问气府论》统计腧穴数目上冠以诸经脉气所发者字样,说明《内经》为腧穴的分经已奠定了基础。从其经文来看,虽屡有三百六十五穴之说,但实际上其所载有穴名者仅一百六十穴左右。《甲乙》用分经分部方法详载穴名、穴位,共得三百四十九穴。《千金翼》所载与《甲乙》相同。到《铜人》、《发挥》等书时才有所增加,其穴名数达到三百五十四穴。而后《大成》已载有三百五十九穴。《逢源》一使经穴总数达到三百六十一穴。现将历代具有代表性针灸医籍及所载经穴总数汇表如下。

①《铜人》、《发挥》增加单穴2:灵台、腰阳关系出自《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双穴3:膏肓俞、厥阴俞系出自《千金方》;青灵出自《圣惠》。

②《大成》增加双穴5:眉冲出自《脉经》;督俞、气海俞、关元俞均出自《圣惠》;风市出自《肘后》。

③《逢源》增加单穴1:中枢;双穴1:急脉;皆出自《素问气府论》王冰注。

2.奇穴

奇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因其有奇效,故称奇穴。又因其在十四经以外,故又称为经外奇穴。《灵枢刺节真邪》称奇输。它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明确位置,且有名称的称为有名奇穴;一些仅有明确位置,但尚未定名的则称为无名奇穴,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为数较少。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

历代文献有关奇穴的记载很多,如《千金方》载有奇穴一百八十七个之多,均散见于各类病证的治疗篇中。《奇效良方》(简称《奇效》)专列奇穴,收集了二十六穴。《大成》便专列经外奇穴一门,载有三十五穴。《类经图翼》(简称《图翼》)也专列奇俞类集一篇,载有八十四穴。《针灸集成》(简称《集成》)汇集了一百四十四穴。这说明,历代医家对奇穴是颇为重视的。

奇穴的分布虽然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有的奇穴并不指某一个部位,是由多穴位组合而成,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有些虽名为奇穴,其实就是经穴,如胞门、子户,实际就是水道穴;四花据《针灸聚英》(简称《聚英》)指出就是胆俞、膈俞四穴;灸痨穴据《聚英》指出就是心俞二穴等。

3.阿是穴

就阿字而言,《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是痛的意思,因其按压痛处,病人会阿的一声,故名为阿是。阿是之称见于唐代《千金方》中: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因其没有固定的部位,故《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简称《玉龙经》)称不定穴,《医学纲目》称天应穴。其名虽异,而其义皆同。溯本求源乃始自《内经》所言之以痛为腧。这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痛处为穴,直接进行针刺或艾灸,有的往往有比较固定位置的效果显著。

《灵枢五邪》说: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缪刺论》也说: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还说: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说明或痛、或快、或有特殊感应之处,都有阿是之意。近代又称压痛点、压敏点,但不一定是阿是穴。有的经穴或奇穴亦以压痛取穴。如《灵枢背腧》:肾腧在十四焦(椎)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说明取经穴时,也可按压痛点取穴。又如奇穴中的阑尾穴、胆囊穴等,莫不以所在的一定部位上再以压痛,或特殊感应为准而刺之。就是说经穴或奇穴,亦可应用阿是之法取之,但应与阿是穴相区别,不能混淆。

腧穴的作用:

腧穴的作用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以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两方面。

1.反应病证,协助诊断

《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张介宾《类经》注说: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说明腧穴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应病候的作用。如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压痛过敏,有时并可在第五至第八胸椎附近触到软性异物;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可以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以及局部肌肉的坚实虚软程度,并审其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的隆起、凹陷等来协助诊断。这就是《灵枢官能》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以及《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的具体运用。近来,在利用腧穴协助诊断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如耳廓中耳穴的测定,对原穴用导电量的测定,对十二井穴用知热感度的测定等,通过仪器对这些腧穴的测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协助诊断增添了新的内容。

2.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指出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之处所,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腧穴防治疾病的关键就是接受适当的刺激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和调,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腧穴在防治疾病方面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

(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包括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主治作用的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球后各穴,均能治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翳风、耳门诸穴,均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均能治疗胃病等。

(2)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合谷穴,不仅能治上肢病证,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证,同时能治外感病的发热;足三里穴不但能治疗下肢病证,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3)特殊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又可使之恢复正常。此外,腧穴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现在大家已经初步的了解到什么叫做腧穴了,人体的经络繁多,但是有一定的分类结构的。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腧穴等人体经络方面的文化知识,请关注经络养生频道。

什么叫做提肛呢


肛门是我们不愿意观察的部位,此部位也较为私密,但是肛门却经常受到疾病的困扰与伤害,最易见的疾病就是便秘,其次是痔疮,随着这些疾病的发展变化,肛门疾病也增多,其症状也会发生变化,患者在采取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肛门护理,避免肛门肌肉松驰,排便等功能会受到影响,那么什么叫做提肛呢?

提肛运动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提肛运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肛门松弛提肛”,也可固精益肾、延缓衰老。一般若能坚持提肛一年以上,即可见效。

在下列时间坚持提肛疗效会更佳。晚睡前或起床前,躺在床上提肛56次,大小便后紧接着提肛16次;干重体力活时也要注意提肛;性生活后亦应提肛16次。提肛时必须要用力,提肛之后最好马上排便。

撮谷道:即提肛运动,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复进行。站、坐、行均可进行,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提肛运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等肛周疾病。

踮脚收肛站立,双手叉腰,双脚交叉,踮起脚跟,同时肛门上提,持续5秒钟,还原,重复10至20次。

坐立提肛坐姿,双足交叉,然后双手叉腰并起立,同时肛门收缩上提,持续5秒钟,再放松坐下,重复10至20次。

夹腿提肛仰卧,双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肛门用力上提,持续5秒钟左右,可逐渐延长提肛的时间,重复10至20次。

屈腿提肛仰卧,屈膝,双足跟尽量靠近臀部,双臂平放体侧,以脚掌和肩部支撑,骨盆抬起,同时收缩肛门,持续5秒钟左右还原,重复10至20次。

什么叫做提肛呢?文章中为提肛运动做了详细的说明,同时也为大家讲解了提肛运动的动作,患者做提肛运动时要注意很多事项,必须保持肛门的卫生,我们每次大便后会进行冲洗,防止肛门受到细菌的感染,最终会形成更多的感染与疾病,而做了提肛运动后不宜立即排便,会对肛门的肌肉造成刺激。

什么叫做解毒活血栓呢?


越来越多的疾病出现在人们的身上,无论是对医学的知识了解的多还是少,当一定疾病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对它做一个深刻的了解,什么叫做解毒活血栓呢,也许很多人们都是对它不太明白的,但是当这些在自己身边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努力地去认识它掌握它,接下来我们就讲述一下什么叫做解毒活血栓?

解毒活血栓疗效好,是一种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药品,其作为临床上运用比较广泛的药品,治疗效果是十分理想的。解毒活血栓的主药为黄连,黄连祛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解毒活血栓的用法用量为直肠给药。一次1粒,一日2次,早晚各用一次,便后用药,疗程28天。解毒活血栓的另一主要成分为赤芍,赤芍是著名野生道地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解毒活血栓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解毒活血。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属湿热挟瘀证者,症见:尿频、尿急,小便赤涩热痛,阴囊潮湿,会阴、少腹坠胀疼痛等。同时还具有如下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真菌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抗阿米巴作用

5.抗炎、抗腹泻作用

6.对心血管作用

7.解热作用

8.降血糖作用

9.降血脂作用

10.抗氧化作用

1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2.抗溃疡作用。

上面给大家讲了有关什么叫做解毒活血栓这个含义,其实平时生活当中人们都会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医学知识,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还有越来越多的疾病发生,我们就要有时间的迅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多翻阅一些关于医学的书籍有利于我们以后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患有此疾病的患者能赶快好起来,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吧!

你知道什么叫做312经络锻炼法


提起312经络锻炼法(以下简称312),很多人还不熟悉,其实它的原理非常简单:

3就是每天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三个穴位;

1是做一次锻炼腹部九条经脉的腹式呼吸;

2是指做一次从锻炼两条腿到全身经脉的蹲起运动。

也就是说,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每天只要自觉地用25分钟锻炼经络,对很多老年病、疑难病来说,都能起到防病养生的作用。

312的锻炼方法和治疗效果:

按摩3个穴位时,指尖不动,垂直往下按,2秒钟按1次,为使感觉加强,按下时可揉一揉。合谷穴在大肠经上,大肠经从手、前臂、上臂、颈部走到脸上,按摩合谷穴对脑中风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内关穴在心包经上,心包经从胸部走到中指,按摩内关穴的时候,能够使心包经活跃起来,对于心脏病、冠心病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心包经到心脏以前要经过肺脏,所以对于哮喘、咳嗽、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都有治疗效果,对于普通人可有效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足三里穴在胃经上,胃经从头部开始,经过脸部、颈部、胸部、腹部、大腿,一直到第二个脚趾,纵贯全身,所以治疗的病很广,被人称为长寿保健的穴位。

此外,想提高312的练习效果,必须认识到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在系统内起着相互联系作用,还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的心情等诸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调节经络这个复杂系统要从多方面入手,也就是在进行312的同时,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淡泊的心态,注意控制体重和气候等天气的变化,并应尽可能的吸取他人的经验。

温馨提示:练习312最重要的是找准穴位,一般人很难做到,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锻炼时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花钱,照样可以健康。

什么是艾灸


艾灸源于中国古代,也是中医常用的疗法之一。艾灸的治疗方法与针灸相类似,并且都有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什么是艾灸?通过下面的叙述后你就知道了。

艾灸的原料是艾草。艾,又名冰台、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消肿活血、祛寒湿等功能。艾叶有抗病毒、平喘镇咳去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抑制心脏收缩、降压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艾草长于山阳,是一种纯阳植物,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中医认为艾灸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艾草也被誉为百草之王。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艾灸是用易燃的艾绒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简要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艾灸的方法在古代主要应用的是瘢痕灸,用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很容易出现灸疮和疤痕。现代多用的是温和灸,用艾条或是艾灸罐间接施灸,比较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艾灸具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现代多用来养生保健,治疗常见病,对亚健康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能防病。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上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疠、瘟疟之气不能着人。这是我国古代医家实践经验的总结。近代日本医家有在整个工厂、学校全体施以灸灼,作为一项保健措施,结果证明灸法确有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针与灸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的,有其共同之处,两者往往结合使用。但是必须指出,灸法有其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能以针代灸。过去国内外有许多名医单用灸法治病。我国和日本都有专门灸师,与针师并列。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

灸法虽然略有烧灼皮肤之痛,但不像针刺那样深入肌肉而达体内,所以人们不甚畏惧而乐于接受,是很容易推广的一种治病方法。

艾灸,就是中医古老的针灸疗法之一,即用艾条熏灸穴位以治病。艾灸,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因为艾灸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狠少包含艾灸的内容。通常人们误以为针和灸,不就是同一种疗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针和灸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是,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特别是两者治疗的范围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

艾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的确有许多不同凡响之处。首先,艾灸的疗效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现在你知道了艾灸是什么了吧,艾灸的缺点就是治疗过程中会有疼痛感觉,而且刚做完艾灸皮肤会有红块,有些人还会有过敏的反应。更多有关艾灸方面的内容,请关注刮痧拔罐频道。

什么叫艾灸


中医养生馆里就是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养生手法,因为艾灸不仅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还能够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特别是对于一些女性来说,他们觉得艾灸这种美容养颜的方法是最没有副作用的,而且艾灸一定的穴位还可以用来减肥,对于男性来说,艾灸能够使他们浑身得到轻松,那么什么叫艾灸呢?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

来调整人体脏腑等紊乱的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具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艾条灸最常用的灸法是悬灸法。施灸的壮数 可以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以及治疗部位的不同而定。

艾灸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应该根据病人所处的地域、季节、气候和病人的病情、体质、因人、因地、因时治宜。

2 进行施灸时要认真仔细,及时去除艾灰,避免烧灼皮肤。

方法:

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温管艾灸

温管灸,是用苇管(或竹管)作为灸器向耳内施灸的一种方法。因用苇管作为灸具,所以也称苇管灸。首载于孙思邈所撰之《备急千金要方》:“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剌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气泄。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古代医家主要用于中风口口呙的治疗。现代不仅在灸具的制作上有较大改进,治疗病证亦有所扩展。另外,近年还出现一种肛管灸法,亦属温管灸法。

什么是艾灸与艾灸的手法


艾灸的作用机理与针灸相类似,远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艾灸疗法了。下面是对于什么是艾灸与艾灸的手法的简述,大家可以大概的了解艾灸的作用以及艾灸怎么使用。

艾灸是用易燃的艾绒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

艾灸的原料是艾草。艾,又名冰台、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消肿活血、祛寒湿等功能。艾叶有抗病毒、平喘镇咳去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抑制心脏收缩、降压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艾草长于山阳,是一种纯阳植物,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中医认为艾灸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艾草也被誉为百草之王。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简要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艾灸的方法在古代主要应用的是瘢痕灸,用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很容易出现灸疮和疤痕。现代多用的是温和灸,用艾条或是艾灸罐间接施灸,比较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艾灸具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现代多用来养生保健,治疗常见病,对亚健康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什么是艾灸?简单的说艾灸就是用点燃的艾条对着相对应的穴位悬灸的中医疗法,我们一直说的针灸其实是在针的上端插上点着的艾段才是完整的针灸。通常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而且两者治疗的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

说艾灸的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艾灸常见的4种手法:

1、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

点燃的艾条直接放在皮肤上炙,常人一般很少能做。

2、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黄蜡灸、硫磺灸等。

在皮肤上放上姜片,蒜片等,再在其上放艾条,这种方法能被大众接受,间接炙的温度能被大家接受。

3、艾卷灸艾条灸。

手持点燃的艾条对着穴位悬炙。这个方法简单宜行。

4、温筒灸铜制灸器。 将点燃的艾条放置在铜制的工具内再对着穴位炙。

什么时候艾灸好?

艾灸的时间选择用辩证法的思维来解释,它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艾灸的时间不是固定的,而是相对的。由于是相对的,则应有一个参照点,这个参照点选定为阳,总结出一则艾灸时间选定的唯阳论。

阳者,明亮,温暖也。与黑暗,寒冷相对。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中,亦与 阴相对。 故我们在选择艾灸时间应寻找阳时。一年四季中,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炎热,夏季艾灸为佳!而在夏季,唯三伏天最热,因此三伏天艾灸最佳!

然而一年仅有一个夏季,一个夏季也仅有一个三伏天,难道过了三伏天,过了夏季就不适合艾灸了吗?不是的,阳无处不在!除了夏季,其它三季作为艾灸时间都是平等的,那么我们可以精确到天,白天为阳,夜晚为阴,故艾灸最佳时间应选择在白天,夜晚次之!

因此,唯阳论的主要宗旨就是,艾灸的时间以白天为宜,夏季三伏天应加大时间投入,艾灸可以加强。

现在朋友知道了什么是艾灸了吧,由于针灸的功效与艾灸相近,针灸也慢慢的取代了艾灸,但是艾灸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更多有关艾灸方面的知识,请关注针灸推拿栏目组。

艾灸什么季节好


艾灸历史悠久,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艾灸可治疗的疾病是越来越多。虽然艾灸没有西药的副作用,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但是艾灸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比如说艾灸的部位有讲究,艾灸的时间有讲究,艾灸还有一些禁忌事项。下面就来针对艾灸的季节选择问题加以介绍,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

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时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升,过时为阖。这时这条经络里的气血最为旺盛。所以很多医家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寻找痛点,慢慢地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子、腰处进行按摩疏通。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寻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或艾灸,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或艾灸。

艾灸不但是季节选择有讲究,艾灸的部位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身体皮肤薄的地方,骨骼与肌肉相互连接的地方是不可以做艾灸的。醉酒之后或者是吃饭之后不可以立刻艾灸,生病后身体有炎症的情况下不可以艾灸,身体高热或者是身体有衰竭情况不适合做艾灸。

为什么要艾灸


为什么要艾灸

1、为什么要艾灸

1.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1.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2、哪些人需要做艾灸

2.1、上班族

每天坐在电脑前超过8小时,不经常活动,经常腰酸腿困、四肢乏力。这是气滞血瘀的表现,艾灸能疏通血气。

2.2、夜猫子族

经常加班熬夜,晚上不睡觉,白天晕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脾气也变得糟糕。这是气机壅滞的表现,艾灸可调理气机。

2.3、亚健康人群

到医院检查没病,但常感觉身体不舒服,心情郁闷。这是气血阻滞、不畅通的表现,艾灸能理气调血,从而愉悦身心。

3、哪些人不适合艾灸

3.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2、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3.3、高血压患者,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3.4、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3.5、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仅针对传统艾条施灸,灸大夫隔物灸仪系列除外)。

艾灸有哪些副作用

1、使病情加重

很多朋友反映艾灸后会发生病情加重的情况,实际上人的体质也是有阴阳之分的,因此需要阴阳协调相互制约才可以平衡,艾灸的治疗方法就是体内积攒正气从而驱赶邪气,有时正气不足的话就会导致身体有很多不适合不良反映,这也就是人们反映的副作用之一。

2、导致失眠

有些人使用艾灸后会因体质问题出现疲乏无力并且会很嗜睡。这就是艾灸初次治疗导致的失眠症状,等治疗艾灸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况的发生了,而且还会显得很有精力。

3、会诱发上火

很多人还会因为艾灸治疗中身体阴阳调整之时阴盛阳衰,从而会导致患者的喉咙干痛、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会发生的症状。

艾灸可以灸哪些穴位

1、艾灸足三里

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艾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2、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

3、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是位于我们肚脐位置下三寸的位置,这个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长期施以针灸可以使人体元气充足,因为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达到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目的,并且能够治疗泌尿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疾病。

脾虚艾灸什么穴位


二、脾胃虚该如何调理三、脾虚的表现有哪些

脾虚艾灸什么穴位

1、脾虚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2、脾虚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3、脾虚艾灸丰隆穴

丰隆穴是脾胃虚弱湿重艾灸重点,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

4、脾虚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5、脾虚艾灸中脘穴

中脘则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可治疗胃痛、恶心、腹胀等。内关则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之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

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己去药店买点艾条。仰卧姿势,用点燃的艾条在以上这几个穴位上温灸,每穴5分钟,以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此方对缓解胃痛有帮助。

脾胃虚该如何调理

1、注意保暖:告诉我们,身体中出现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于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别是现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脾胃虚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泻的患者最好在肚脐的地方进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饮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

3、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气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毒素。

脾虚的表现有哪些

1、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鼻炎艾灸什么穴位


鼻炎艾灸什么穴位

1、鼻炎艾灸什么穴位

1.1、印堂

标准定位:在面额部,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正坐,或仰靠,或仰卧取穴。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鼻炎,鼻渊,鼻衄,目赤肿痛,小儿惊风,失眠,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神经衰弱。

1.2、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1.3、禾髎

标准定位:鼻孔旁开0.5寸,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

主治: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鼻出血,嗅觉减退,鼻息肉,咀嚼肌痉挛。

1.4、迎香

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面痒、鼻流清涕;也可以缓解盲肠炎、面浮肿、唇肿、喘息不利、鼻息肉等疾患。针灸歌云:“不闻香臭取迎香”。

1.5、四白

位置: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炎,近视,青光眼,夜盲,结膜瘙痒,角膜白斑,鼻窦炎。

2、鼻炎艾灸怎么操作

面部穴位不能使用灸盒,推荐使用艾条直接灸,灸的时候取站位或者坐位,艾条点燃后距离面部2-3CM,温热自己感觉能接受为宜。从印堂开始,依次到禾髎,总体时间15-20分钟为宜。面部施灸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留下疤痕。

肺腧:推荐单孔或者双孔灸盒,将艾条点燃,插入灸盒放置到肺腧,15-20分钟为宜。

3、鼻炎不治会怎样

鼻腔具有呼吸、嗅觉和共鸣等多种功能,无论患有哪些鼻病,对这些功能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甚者影响整个机体健康。

从最简单的急性鼻炎而言,急性炎症所致的鼻粘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可波及到周围组织器官而引起急性鼻窦炎、中耳炎;炎症向下蔓延可引起咽炎、喉炎、气管炎、肺炎;经鼻泪管上行还可引起结膜炎、泪囊炎等。

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长期鼻腔通气障碍、鼻腔粘膜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由于长时间鼻腔堵塞,导致病人吸不畅、氧气缺乏,加之鼻腔分泌物的刺激,致使病人出窥头昏、头痛、失眠,说话呈闭塞性鼻音。此外,慢性鼻炎还可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

鼻炎按摩法

1、上迎香(鼻通)

上迎香,经外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鼻通、鼻穿、穿鼻,位置缺如。近代定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布有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和面动、静脉。

主治疾病: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鼻息肉,烂弦火眼,感冒头痛等。沿皮刺0.5-1寸。

2、印堂穴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按压有酸胀感。

3、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主治疾病: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4、迎香穴

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疾病: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鼻炎的早期症状

鼻炎早期的临床表现和普通感冒很相似,主要为鼻塞,多鼻涕,嗅觉下降,可伴有头痛、头昏,头沉重感,多数人有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鼻塞为间歇性和交替性。如活动时鼻塞减轻,静止鼻塞加重。侧卧时,鼻腔下塞上通。鼻涕始终是黏液性或粘脓性,偶成脓性。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

咽炎艾灸什么穴位


咽炎艾灸什么穴位

1、咽炎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天突穴:天突穴上垫一小片姜片,艾灸15分钟。躺着艾灸,这样烟不会熏到鼻子和眼睛。艾灸到天突穴附近位置潮红为止。

大椎穴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艾灸大椎穴的方法:可以用坐着低头,在大椎穴上放一小片姜片,尽量薄点。艾灸15分钟左右,感觉手摸上去很烫的样子。艾灸完了后,喝杯水,如果有蜜水更好。或者就吃个梨子。一天艾灸1-2次,大概3天能见效果。

2、什么是咽炎

咽炎为咽部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各种微生物感染咽部而产生炎症的统称,可单独存在,也可与鼻炎、扁桃体炎和喉炎并存,或为某些疾病的前驱症状。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以秋冬及冬春之交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明显,咽部充血肿胀等。慢性咽炎又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和萎缩性咽炎,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

3、造成咽喉炎的病因有哪些

3.1、长期鼻塞、张嘴呼吸:鼻腔有将空气加温及湿润的功能,当有肥厚性鼻炎或下鼻甲烧灼过度而丧失生理功能,造成干冷空气直达喉部而产生干痛。

3.2、长期鼻涕倒流刺激咽喉:常见慢性鼻炎患者,脓性分泌物会破坏咽喉表面细胞的纤毛活动,易于滋生细菌。

3.3、持续或复发性的咽喉感染:反复“感冒”或“扁桃体发炎”可造成咽喉有痰或异物感。

3.4、胃酸逆流烧灼咽喉:常见于喜欢在睡前大吃大喝后倒头便睡之人,酸性胃液会逆流而上,烧灼食道及咽喉,长期刺激,患者常会于睡醒发觉咽喉灼热、干痛。

咽喉炎的防治方法

1、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流通的有效措施,打击慢性咽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洁。与此同时,鼻,口病的控制,炎症性病变,预防和消除咽炎治疗不可忽视。

2、饮食调养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

然后制定了一个食物的摄入数量的目标。喝大量的水和饮料,但也不要喝得太浓。忌食烟,酒,姜,胡椒,芥末,大蒜和所有的辣东西。

3、“静坐”治疗

两手轻放于两大腿,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安神入静,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满口,缓缓下咽,如此15~20分钟,然后慢慢睁开两眼,以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轻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满口后,缓缓下咽,如此按揉5~7分钟。每日练2~3次,每次15~30分钟。

日常保养咽喉的方法

1、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合理卫生,保证身体营养平衡,少吃过热、过冷及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因职业要求讲话过多的人,应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避免高声喊叫,长时间讲话后不要马上吃冷饮,平时还要注意休息。

2、应该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防治口、鼻疾病。咽位于口、鼻后下方,与口、鼻直接相连,口腔、鼻腔、鼻窦的慢性感染常因病毒、细菌、脓液等波及咽部粘膜而导致咽炎。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治疗牙周疾病。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咽炎急性发作。应注意天气的冷暖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活动出汗后不要马上到阴冷地方或吹风、冲冷水澡等。睡觉时应关上电扇,避开风口处。在流感易发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相互传染。

什么叫做艾灸?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