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可以治疗疾病吗 > 导航 > 养生可以治疗疾病吗

中医捏积 治疗儿科疾病

养生可以治疗疾病吗。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捏积 治疗儿科疾病”,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捏积疗法。捏积疗法在中国传统医药学中,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用来治疗小儿疳积的推拿疗法,它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捏拿脊背所产生的良性刺激,来治疗某些疾病。晋朝医学家葛洪在其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捏积疗法的具体文字:拈起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而在《外台秘要》中也记载有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提到了推拿疗法施术于小儿脊背的内容。捏积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不同流派,在民间广为使用和流传。

捏积可治常见病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而捏积的部位正好是小孩的脊背。人体的脊背有三条重要的经络:第一条在人体后背的正中间,叫督脉,主一身之阳,又因为人体的后背本身是主阳的,它在人体脊背的正中,因此可称督脉为阳中之阳。捏积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可以振奋小儿督脉的阳气,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捏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如疳积、厌食、腹痛、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睡眠障碍、小孩脾气急躁、爱哭闹等。

由于捏积疗法主治疳积,那么疳积是什么呢?从中医理论来说,疳积即积滞和疳证的总称。积滞二字含有积蓄和停滞的含义,是指小儿由于饮食不节,停聚胃肠,积而不消,停滞不化造成脾胃功能失常所出现的消化道及全身的病症;疳证是指小儿积滞日久,延误失治,伤及脾胃,耗伤津液,热从内生,进而伤及其它脏腑,出现的全身气血衰弱病症。由此可见,积滞病情较轻,是疳证的前奏,疳证病情较重,是积滞迁延失治的后果,两者联系紧密。古代医家一直把疳积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疳积包括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以及由于上述疾病迁延不愈而并发的贫血、佝偻病以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

捏积手法要规范

捏积的基本手势是把两只手呈空拳状,小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弯曲,食指半曲,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要自然。

捏积时应从患儿尾椎和肛门之间的长强穴开始,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合作,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先后顺序,自尾椎下的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当低头时颈椎处有一个凸起较高的骨头,医学上叫做第七颈椎。第七颈椎下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这叫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最后一遍捏拿结束后,可用双手的拇指腹部,采用揉、按同时并作的手法,对腰部的肾俞穴揉按数次,到此全部结束。

ys630.coM延伸阅读

儿科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养生导读:小孩由于身体刚刚成长,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远远逊于成人,因而一些常见疾病容易频发,作为父母,应该提高警惕,了解一些病症知识,并做好防护,现在看看常见的儿科疾病是哪些吧!

一、感冒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一般,感冒将持续7~10天,小宝宝有时可持续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症状,它往往会持续几周。经常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婴儿,头一年通常要得6~10次感冒;甚至整个冬天都在不停地流鼻涕。


小孩感冒

症状:

儿童患感冒时往往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等不明显,而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却较明显,婴幼儿感冒时,常常发生高烧,有的患儿甚至发生惊厥,同样患了感冒,儿童得了可能就比大人要重些。

由于儿童抵抗力弱,得感冒后炎症容易波及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合并症。此外,小儿感冒时有时可引起心肌炎、肾炎危及生命,儿童时期,还有不少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这些病在早期,也有类似感冒的一些症状,但由于儿童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明确说明自己哪里不舒服,不会说话的婴儿更是不能表达,并且小儿病情发展变化快,因此对小孩的感冒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应当细心观察,发现病情异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治疗方案:

1、带着宝宝去医院,医生常会要求宝宝进行一些检查,这样才能知道感冒的原因。

2、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并没有特效药,主要就是要照顾好宝宝,减轻症状,一般,过上7~10天就好了。


感冒药

3、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医生往往会给宝宝开一些抗生素,一定要按时按剂量吃药。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病早点好,常会自行增加药物剂量,这可万万不行,否则会事与愿违。

4、如果宝宝发烧,应当按照医生的嘱托服用退烧药,体温低于38.5℃,不用服用退烧药。不要乱吃感冒药。1岁以内的婴儿,乱吃感冒药往往弊大于利。

5、如果鼻子堵塞已经造成了宝宝吃奶困难,你就需要请医生给你开一点盐水滴鼻液,在吃奶前15分钟滴鼻,过一会,即可用吸鼻器将鼻腔中的盐水和粘液吸出。滴鼻水可以稀释粘稠的鼻涕,使之更容易清洁。未经医生允许,千万不要给孩子用收缩血管或其他的药物滴鼻剂。



二、发烧

人的正常体温是36.5-37左右,如果高于37.2,则称作发烧。当人不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时候,很多生理机能将发生障碍。

症状: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小孩发烧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中医有关儿科最早的记载


只要孩子生病了家长都非常的担心,而且孩子的病情发展变化快,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你知道早的儿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早预防小儿天花的方法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儿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什么时候就有了相关的记载了呢,我国享盛名的儿科医家是谁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看下文吧。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一、我国早有关儿科的文字记载

早在公元前14世纪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卜辞中就发现有龋贞子疾首等文字。

二、我国早被称为儿科医生的人

据《史记》记载:扁鹊名闻天下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由此可知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曾是我国早被称为小儿医的医生。

三、我国享盛名的儿科医家

是北宋儿科医学家钱乙。他从事专业儿科60年,临床经验丰富,并有《小儿药证直诀》三卷传世,对儿科的贡献很大,故被后世尊为我国儿科的奠基者。

四、我国早的儿科医案

在西汉名医淳于意的《诊籍》中,曾有以下气汤治齐一中子诸婴儿气鬲病的记载,这就是我国古代(约公元前205至150年)早的儿科医案。

五、我国早预防小儿天花的方法

相传在宋真宗时(约在公元10世纪),丞相王旦招求天下能防痘者为其子种痘。四川峨眉山人用鼻吹痘苗法为之种痘,其法遂传。据考证,这是我国早预防天花的方法,其比英国琴纳氏发明的牛痘接种要早300年左右。

六、我国早的儿科专著

据《四库全书》记载,我国早的儿科专著相传为隋代以前一托名为师巫者所撰之《颅卤经》。全书共分上、下二卷,叙述小儿疾病理、法、方、药俱备,但原书已佚失。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同时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祖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

小儿咳嗽是常见的症状,每年的春夏交替之际就是咳嗽的高发期,这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那么怎么治疗小儿咳嗽呢?中医是怎么治疗小儿咳嗽的呢?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

一、敷足

1、石膏6克,枳实10克,瓜蒌12克,明矾、冰片各3克

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患儿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敷5~7天。此法可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2、吴茱萸10克,法半夏6克

两种药材研成细末,加醋适量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并用棉布包好,24小时一换,连敷3~5次,伴喉间痰鸣者,可加风化硝10克,其效尤佳。此法可化痰止咳。

二、填脐

1、枯矾、皂荚各3份,牵牛子、杏仁、栀子各2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取葱白1~3根捣烂,加蛋清少许,与上述药末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孔处,用布覆盖并用胶布贴好,每日换药一次,连续7~10天。此法可止咳化痰。

中医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那么什么疾病适合选择中医治疗呢?

慢性疾病

中医对各种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如肝炎、肾炎、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胃炎、肺气肿、贫血、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疾患的治疗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大病初愈

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虚弱现象。此时采用中药调理效果尤显,因为此时中医采用扶正祛邪、论证施补、全面调整的治疗方法,故能使病后虚弱者较快地恢复人体的生理平衡。

妇科疾病

妇女的痛经、月经失调、功能性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妊娠及产后疾患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宜看中医。因中医治妇科病用药谨慎,且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疾病不仅治标而且治本。

儿童疾患

儿童尤其是幼儿生病时,不但幼儿较难描述病情,就是家长往往亦很难准确地陈述病况。而中医儿科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加上现代化的化验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可准确诊断病情,并对症下药。

疑难疾病

各种肿瘤手术和放化疗后,癌症晚期中医治疗可协助恢复和延长生命期、提高生存质量。阳痿、遗精、少精、死精、女性不育、神经官能症、面瘫、麻痹、脱发、风湿、牛皮癣、白癜风等疑难病求治于中医中药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

有病难诊

许多人自觉有病,但经各种现代化的诊疗设备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对于气虚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口渴、心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症状,中医细察会诊断出病因并对症施治。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时,亦可改用中医药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乳腺疾病


本文导读:乳腺疾病是女性的特有疾病之一,治疗乳腺疾病的方法有很多,那么用中医要如何治疗乳腺疾病呢?


回乳(退乳)

皮硝(芒硝)50~100克,捣碎,分放两个布袋中,生水喷洒敷于双乳,用胸罩固定;干后再喷水续用,连用24小时。如1次不效,可继续敷药1~2次,直至回乳。

产后乳汁不足

川椒50克,白酒250毫升。将川椒研细末,与白酒共装入酒壶内,文火煮沸后,将酒壶嘴对准乳头,以酒壶中热气熏蒸。此方治疗产妇初起乳络不畅、乳汁壅塞或寒热之邪所致乳汁不通有良效。

急性乳腺炎

新鲜蒲公英、新鲜仙人掌(去刺),按5+2比例切碎捣成泥状,加入少量明矾末,用鸡蛋清调敷患处,每天2~3次。疼痛剧烈者,加大黄、乳香粉适量。一般3~5天即可痊愈。

乳头皲裂

冰片5克,鸡蛋6个。将鸡蛋煮熟去壳取蛋黄,置于铁勺内,用慢火烤出鸡蛋黄油,去渣,加入冰片(研细末)混合。用棉签蘸油搽患处,每天4次。一般用药5~6天可治愈。

经前乳房胀痛


王不留行5克,食醋适量。用法:将王不留行研极细末,与食醋调成糊状,填于脐中,用麝香虎骨膏外贴。经前3天使用,每天2次,月经来潮后停止使用。一般1~2个月经周期可治愈。

乳腺增生症

当归200克,白芥子180克,山慈姑160克,生川乌、细辛各100克,白芷80克,马钱子60克,樟脑40克,黄丹适量。将前7味药用麻油炸枯后去渣,入樟脑、黄丹收膏备用。使用前用温肥皂水洗净患处,将药膏涂于与疼痛区域相应大小之布上或柔韧的纸上,药膏厚度0.2~0.3厘米,贴敷在病变局部,每隔3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6个疗程可愈。

中医推拿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中医推拿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中医推拿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1、调整内脏功能如治疗胃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尿路结石、胆绞痛、咳嗽、气喘、青光眼、弱视等。促进血液循环如治疗心肌缺血、痛经、脑供血不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1.2、改善免疫功能推拿可以通过增加脾动脉血流量,使脾脏内的免疫细胞释放出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1.3、纠正损伤引起的关节错位如脊椎后关节紊乱、关节错缝、颈椎病、急性腰扭伤、桡骨小头半脱位等。

1.4、促进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如肩周炎,小儿肌性斜颈,骨折脱位后遗症的修复等。

2、中医推拿有什么好处

2.1、调和气血

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2.2、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有效。有人曾在同龄组儿童中并列对照组进行保健推拿,经推拿的儿童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食欲等皆高于对照组。以上临床实践及其他动物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3、中医推拿按摩的原则

3.1、强则松之

“强”是指筋强,即肌肉痉挛;“松”是指松筋、放松、松解。损伤可以导致肌肉痉挛;资料室应采用放松类手法,以达到缓解肌肉痉挛的目的。

3.2、寒则温之

“寒”是指一切受寒、受凉,或虚证表现为寒者;“温”是指温通、温热、多种伤科疾病与受寒受凉、或者阳气不足有关,同时寒邪可以加重损伤;治疗室应采用温通类手法,以达到温散寒邪、补虚助阳的目的。

3.3、瘀则祛之

“瘀”是指瘀血,“祛”是指祛瘀、祛除。瘀血是损伤的常见症状,治疗是应采用活血祛瘀的手法以祛瘀生新。

3.4、肿则消之

“肿”是指肿胀,“消”指消散、消肿。肿胀是损伤的常见症状,治疗时应采用消肿手法是肿胀消退。

中医推拿的禁忌有哪些

1、按摩力度要适当。推拿按摩的手法讲究持久、有力、均匀、柔和。需要有一定的力度,否则就起不到保健、治疗效果,若用力过度,反易使肌肉、韧带、关节等组织受伤。力度以患者感觉轻微酸痛,但可以承受为宜。

2、酒足饭饱后不适合按摩。过饱之后接受按摩会影响消化,饥饿按摩则会因低血糖而引起头晕,而酒后按摩会加速酒精向全身扩散,甚至有酒精中毒的危险。

3、身患疾病不宜按摩。如果有内脏挫裂伤、骨折早期、皮肤破裂等一些急性损伤时,要禁用推拿按摩;女性在月经期也不适宜按摩,尤其禁止在小腹部、腰骶部按摩,否则可能使经血增多;对于心脏病、肝病、恶性肿瘤等严重性疾病,以及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病症,按摩会加重疾病;对于外伤出血、便血等出血症者,则是越按摩出血越多。

中医推拿按摩的误区

1、误区一:做按摩,三五分钟即可搞定

大多数按摩店里收费标准都以按摩时间为单位。大多数按摩师直接给进店的消费者左拉右扳,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还以为这位按摩师的手法很独特。大医院的骨科专家认为,正骨推拿跟下水游泳一样,需要先做热身运动,正规的按摩师不可能患者一上来就给他做手法复位,正骨推拿的复位要分四步走,最先应该考虑肌肉的放松,只要肌肉放松,才会是推拿的效果事倍功半。

2、误区二:按摩推拿,骨骼“咯咯”作响效果才好不少消费者认为,给颈椎关节复位时,一定要听到关节“咯咯”作响,才算满意,不听到关节活动时的“咯咯”声,就觉得自己错位的关节还没复位。专家表示,大部分骨骼在正确推拿时都不会发出声音,推拿时频繁发出“咯咯”声,表示此时关节摩擦比较频繁,长久下午回对关节软骨产生损伤,易患关节炎。

中医针灸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中医针灸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1、中医针灸适合治神经系统疾病

带状疱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早期3-6个月之内者);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恢复期);失眠(不伴抑郁者效果佳);遗尿;肋间神经痛等。以带状疱疹为例,西医认为带状疱疹为病毒感染导致的神经性损伤,中医认为疱疹属火热邪毒,可通过拔罐、刺络、放血配合治疗,效果甚佳。

2、中医针灸适合治妇科疾病

月经紊乱、乳腺增生、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另可用于辅助治疗卵巢早衰、子宫肌瘤、不孕。其中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来说,原发性痛经用针灸治疗效果较好。

3、中医针灸适合治骨关节疾病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落枕;肩周炎;网球肘;急性腰扭伤;膝骨关节炎;踝关节扭伤等。从治疗机制上来说镇痛是针灸的第一大治疗作用,因此对骨关节病相关的一些疼痛治疗,针灸的效果比较显着。

4、中医针灸适合治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痤疮、黄褐斑等。其中,甲亢、甲低或甲状腺结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6、中医针灸适合治男性疾病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其中前列腺炎症状表现为尿分叉、尿等待、尿频等。如果辩证准确、选取的经络腧穴到位,深浅刺激合适,也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7、中医针灸适合治胃肠道疾病

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黏膜下血流量,有助于溃疡愈合等,故针灸可治疗消化系统诸多疾病,其中比较多见且疗效肯定的主要有急慢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厌食症、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胃下垂、胃溃疡等。如针灸支沟、照海两个穴位,可速缓便秘。

8、中医针灸适合治口腔疾病

临床上,若遇患者同时存在咽炎、扁桃腺炎和牙痛及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情况,采用针灸疗法中的快针疗法,每次仅用一两分钟就可治疗完毕,能先后治愈上述多种疾病,为患者节省了许多时间和费用。再如口腔溃疡属中医胃火亢盛型时,可针刺地仓、颊车、内庭三个胃经经穴,可泻胃中实火;针刺手阳明之原穴合谷,可疏泄阳明实热。15次左右即可获治。

9、中医针灸适合治呼吸道疾病

通过针灸等加以疏通,即可改善局部微环境,使感冒、鼻窦炎等呼吸道疾病得以解除。需要强调的是,中医并非人们想象中的“见效慢”,只要明确病因,找准穴位,可使咽痛、鼻子不通等呼吸道症状,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减轻甚至消失。

10、中医针灸适合治部分眼科疾病

可预防和治疗结膜炎、白内障等眼病。比如耳压法就是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方法之一,耳压即是将菜籽埋于耳内相关穴位,使穴位能长时间得到良性剌激,让相应的眼疾轻松治愈。

中医针灸的作用

1、疏通人体经络

按照中医的说法,人体中含有众多的经络,支撑起人体的日常动作。所以说,经络对于人体非常的重要。针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这也是针灸的基本功效之一。如果人体内经络不畅,那么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容易出现身体疼痛、关节麻木、肿胀等现象。

2、调和阴阳

除了疏通人体经络的作用之外,针灸的作用还包括的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这也是针灸、中医的最终目的了。身体不舒服出现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人体出现阴阳失衡,针灸可以有效的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3、扶正祛邪

所谓扶正祛邪,指的就是扶助我们人体中原本就拥有的机体正气,祛除掉导致身体出现疾病的病邪。

哪些人不宜针灸

1、妊娠前3个月的女性。妊娠前3个月是危险期,这个时间要注意,以免造成流产

2、月经期。月经期是女性特殊的时期,这个时间避免针灸,特别是月经第二天和第三天。

3、疲劳期。在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灸。

4、皮肤出现问题。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等,不宜针灸

5、晕针人群。有些人在针灸时会出现头晕、多汗等症状,其实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晕针。此外,晕针的症状还包括在针灸过程中突然出现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晕厥等。

中医捏积 治疗儿科疾病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