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六月养生要点 > 导航 > 五一出游养生知识

十一出游四要点 谨防六疾病染身

【www.ys630.com - 六月养生要点】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中医养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十一出游四要点 谨防六疾病染身”,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秋高气爽,又一个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许多人开始筹划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去自游自在。出游前的你该知道哪些健康知识呢?小编为您准备了长假出游健康知识哦,收藏起来,开始您愉快而健康的行程吧!

长假旅游健康四大注意事项:

一、注意手的卫生

手是最大的病菌来源地,在外旅游一定要注意手的清洁。一般来说,触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后要洗手、如厕后要洗手、接触公共物件公共电话后要洗手,从外面回来后要洗手,洗手要用洗手液。

手洗净后一定干手。可以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毛巾、手绢等擦干双手。毛巾、手绢应勤洗、勤换,否则容易导致再次污染。

二、注意饮食卫生

病从口入,吃食物要遵循烧、热、煮、蒸、去皮的原则。避免进食受细菌、毒素等污染的食物。做到注意饮水卫生,瓜果一定要洗净或去皮,慎重对待每一餐,要鉴别饮食店是否卫生,在车船或飞机上要节制饮食。

三、预防传染病

可注射疫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避免接触动物或被蚊虫叮咬,如黄热病、登革热、狂犬病、疟疾、日本脑炎均为动物传染及蚊虫叮咬后所致。


四、注意一些健康细节

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尽量喝包装水和煮开的水;食物要煮热、煮开和剥皮;不要赤脚行走;易晕车、船、飞机者,出发前不要吃的过饱;放置过久的食物不应再吃;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进餐;买东西要注意有效日期,避免食入过期食品;身体如有不适,尽快去医院就诊。秋天早晚温差大,老年人小孩应多带一些衣服,随气候变化而增减,防止受凉感冒。

旅游中常见疾病的预防:

1、感冒:一般感冒可以注意多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对症处理。如果发热、咳嗽、多痰等症状,就要去医院就诊。

2、腹泻:可能与旅游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和受凉等有关。注意多补充液体、清淡饮食,情况重者及时去医院就诊。

3、晕车、船、飞机:出发前半小时服一片乘晕宁等。

4、中暑:高温时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戴上遮阳帽、墨镜,及时补充水分。轻者可服仁丹、十滴水,重者及时送医院。

5、高山反应:急性缺氧时可注意休息、吸氧气、必要时及时去医院就诊。

6、创伤:如不慎受伤,可根据情况去医疗单位就诊。

ys630.coM延伸阅读

出外旅游须防疫病染身


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通过消化道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预防的关键是注射霍乱疫苗,食用安全食品,饮用标准水。

2、疟疾:是由疟原虫通过昆虫叮咬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预防要避免蛟虫叮咬,口服甲氟喹或强力霉素。

3、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组乙类传染病。预防要接种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肝炎疫苗,餐具实行分用分洗分存制。

4、乙脑:是病毒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预防要灭蚊、防蚊;接种乙脑疫苗;隔离治疗病人。

5、丝虫病:也是通过蚊子传播引起的一种丙类传染病,预防要灭蚊防蚊。

6、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副伤寒杆菌通过消化道传播引起的一组乙类传染病。预防的关键是疫苗接种。

7、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目前预防的关键在于洁身自好,避免不正当性行为。

8、登革热:是一种乙类传染病,预防也是灭蚊防蚊。

9、黄热病:预防要注射黄热病疫苗。

10、丛林斑疹伤寒:是恙螨叮咬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预防要驱虫、防螨。

此外,蠕虫感染、旅行者腹泻、狂犬病、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布鲁氏杆菌病、血管圆线虫病、棘球蚴病、结核病、沙眼、流感流感、川畸病、莱姆病、钩端螺旋体病、痢疾、流脑、破伤风、包虫病、红眼病等等,都有可能染在初来乍到的旅行者身上,要时刻注意预防才对。

五一出游水土不服 吃些当地豆腐


本文导读:五一假期,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游玩,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水土不服,会让一个美好的假期计划泡汤,其实,解决水土不服的方法很简单,吃些当地产的豆腐就可以了。


五一假期,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游玩,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水土不服,会让一个美好的假期计划泡汤,其实,解决水土不服的方法很简单,吃些当地产的豆腐就可以了。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有,所谓的 水土不服 ,其实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水土、温度、湿度及饮食结构不一样,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而引起的消化道功能失调。而皮肤出现皮疹,则是因为生活环境改变而出现的体质过敏症状。旅途的劳顿和肠胃的不适引起胃肠功能下降,也容易发生水土不服。《食物本草》上说: 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则渐渐调妥。 豆腐性平味甘、药食兼用,能养胃和脾,生津止渴,清热润燥,补虚败火,醒脑解乏,益气助力,是克服水土不服的理想饮食。

每到一个地方,当出现水土不服时,先吃点当地产豆腐,一方面对胃肠道刺激小,另一方面能够使胃肠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如果在饮食方面注意了,但胃肠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仍未减轻,可相应服用药物或找医生帮助。


只要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紧张心理,枳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让人体生理功能作相应的调整,水土不服是可以克服的,一般不需特沬治疗。此外,粥类等流食和半流食也是易消化食物,对胃肠利激小,可多吃。

99健康网温馨提示:豆腐一次也不能吃太多,豆腐吃太多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的现象。

谨防湿邪入身 请勿早晚洗头


湿邪是中医学上对一类外界环境致病因素的称呼,为六淫之一。湿邪属阴邪,性质重浊而黏腻,容易侵袭经络、肌肤和关节等处,也可以由表入里,逗留于脾胃、三焦及其他内脏等部位。外感湿邪多因为经常坐、卧于湿地面、气候潮湿、涉水淋雨等引起,常见的症状有身重体倦、关节酸痛、胸闷脘胀、食欲不振、舌苔厚腻,或肢体肿胀、小便不利等症。

在日常生活中,最易引湿邪上身的就是洗头、淋雨等。

由于白天工作繁忙,很多人喜欢晚上洗头或在早晨出门前洗头,但头发未干就睡觉或出门受冷风吹,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工作了一天后,疲劳会使身体抵御病痛的能力大大降低。晚上洗头,又不充分擦干的话,湿气会滞留于头皮,长期如此,会导致气滞血淤,经络阻闭。如果在冬天,寒湿交加,更是身体的一大隐患。有些人经常在晚上湿着头发入睡,一段时间后,会觉得头皮局部有麻木感,并伴有隐约的头痛;有的人洗头后第二天清晨会觉得头痛发麻,容易感冒。年深月久,渐渐会觉得头顶明显麻木,伴有头昏头痛。如果您有晚上或早晨洗头的习惯,一定要注意擦干再睡或者擦干再出门。女士洗完澡后一定要注意擦干身体和头发,避免寒邪和湿气乘虚而入,以免罹患头痛、颈腰背痛,甚至引发一些妇科疾病。

早晨出门前洗头也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因为头发没有擦干,头部的毛孔开放着,很容易遭受风寒,轻者也会患上感冒头痛。若经常如此,还可能导致大小关节的疼痛,甚至肌肉的麻痹。

节日谨防消化道疾病


经验表明,每逢春节前后,因消化道疾病来医院就诊的人数较平时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节日期间有些人只顾尽兴玩乐,忽视了节日期间的饮食保健,导致的消化道疾病的急性发作。节日期间为了预防消化道疾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有节:春节期间阖家团聚,走亲访友,宴席多,美味佳肴食品丰富,但不可放开胃口,暴饮暴食。肥甘厚味,取之无度,容易引发疾病。应做到,饮食有节,不可过饱,粗细荤素搭配,营养平衡。

2.情绪乐观:过喜或过悲可打破身体平衡,造成应激状态,促使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而乐观平和的情绪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3.戒烟戒酒:节日期间的猛吸狂饮对身体损害极大。酒精对胃黏膜有损害,可导致胃病复发。吸烟同样可使胃黏膜充血,胰管痉挛,肝细胞受损,肝功能下降,影响肝胆脾胰的功能。

4.慎食油腻、韧性食品:猪肉、羊肉等油腻食品,田螺、蚌肉、海蜇和未充分煮烂的猪蹄、鸡爪等韧性食品,这类食品不易消化,吃得过多后会加重胃肠负担。

5.慎食坚硬粗糙食物:未经充分咀嚼的坚硬粗糙食物,如炒花生、炒腰果和粗纤维蔬菜,如芹菜、竹笋、韭菜等,以及烤炸食物,如烧牛肉、猪排、烤羊肉串等,多食使胃肠负担加重,造成反射性胃酸分泌增多,可导致溃疡病的急性发作,还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6.少吃辛辣刺激食物:辣椒、胡椒以及醋、大蒜等调味品,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加重炎性改变,增加胃酸分泌,直接刺激溃疡面,引发胃痛甚至出血等。

7.不吃变质不洁食物:春节期间,食物丰富,优劣混杂,更有些食物会因为存放不当而变质。被污染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素,对人体健康有害。常见的沙门氏菌存在于变质的肉、鱼、蛋、鸡、鸭、等食物中,嗜盐菌存在于蟹、螺、海蛰及腌渍食物中,故这些食物一定要清洗干净煮透,并冷藏保存好。一旦发现变质要绝对禁食。

春运征程 谨防5大疾病


导读:一年一度的春节还差几天就要到了,春运也就来了。春运途中,会有许多疾病会发生,因此要做好疾病预防准备。那么春运坐车要注意些什么?春运如何健康坐车能预防疾病的发生?春运装备需要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大家赶快来看看吧。


春运疾病预防

春运途中 谨防5大疾病

春运已经开始,据医学专家介绍,春运过程中交通工具内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环境嘈杂、饮食睡眠难以保证、舟车劳顿、温差变化等因素,使各类疾病极有可能乘虚而入。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血栓、呼吸系统疾病、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以及精神过度紧张,都包括在旅途综合征的范畴之内。

久坐易患血栓

本市第三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孙惠军教授介绍,乘坐飞机、火车、汽车时,由于快速行驶和颠簸等原因,人体也处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局部肌肉常处于紧张状态,肌肉代谢增强,使人感到疲倦。此外,飞机、火车或汽车座椅的间距较近,活动余地小,长时间保持一种坐姿,腰背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过久,会引起腰背肌肉酸痛。

长时间坐着,两腿下垂,容易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发静脉血栓,尤其是在脚部血管受压后更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栓发展到心脏或肺部,很有可能引起意外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旅客在途中,可以适时伸个懒腰,促进肌肉的舒张和收缩,使淤积的血液流回心脏,从而排除肌肉中的废物,消除疲劳;或者可以经常抬抬腿,双腿抬起高于心脏之后,就会促进脚和腿部的血液回流,放松长时间绷紧的大小腿,也有利于心肺的保健。另外,不要穿过紧的鞋子,隔一段时间可在车上走动,或者换上方便携带的一次性拖鞋,这些对于血液循环都是非常有利的。

肠胃疾病多发

在长途汽车和普通列车上,由于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进餐时间发生了改变,加上睡眠不足、旅途疲劳,容易造成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影响肠胃功能。其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中老年人易发生便秘。由于车内容积有限,清洁用水一般较为紧缺,致使有些乘客用餐或吃零食时往往忽视手部清洁,从而导致消化道疾病发作。有的乘客一上车就猛吃熟食和零食,吃完后再喝冷水,结果几小时后就开始腹泻。乘客应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不洁或包装欠佳的食品,不随意用手直接接触食物,尽量使用一次性纸杯和碗筷,不要吃生冷或其他刺激性食物。

呼吸道易感染

春运高峰期的火车、长途汽车上,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即便装有空调和换气设备,但由于空气不流通或空气更新缓慢的原因,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各种病菌极易隐藏在混浊的空气中,免疫力差的乘客有可能因此感染。尤其是一些乘客本身就患有呼吸道疾病,于是病菌很容易在密闭的空间散布开来。

另外,冬季火车及长途汽车内的空气通常比较干燥,湿度较低,容易导致病菌的快速传播,加上暖气和空调的使用,不少人会感觉口干舌燥、易流鼻血、嗓子痛、皮肤干燥发痒,削弱了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针对上述情况,第三中心医院呼吸科的肖琅教授建议,乘客可以适度打开车窗或在火车靠站间隙时多到站台走动,坐船乘客应多上甲板走动呼吸新鲜空气;对于那些免疫力差的乘客,可以在乘车前几天开始服用一些抗感染或增加免疫力的药物,并随身携带板蓝根等抗感冒药物;同时应注意多饮水,也可适当吃些水果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慢性疾病发作

本市第三中心医院心内科王怀祯主任医师介绍,中老年阶段的心脑血管病患者,由于春运期间天气寒冷,出行时常会诱发突发性疾病。这主要是由于春运期间天气寒冷,气温下降而诱发的。此外,拥挤的环境容易产生焦急的情绪,也是发病诱因。所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春运期间出行最好备齐有关急救药品。

旅途精神综合征

本市第三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宋全芳介绍,患旅途精神综合征的人多数会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一些人踏上归途时,常常出现失眠、精神紧张、胸闷等症状,有的人因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轮船,往往会突然产生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等疾病。这种精神异常在离开特定的环境及休息后,就可自行缓解。出行者应注意不要把行程安排得过满、过于紧张,注意及时休息。长时间乘坐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应每隔一两个小时活动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以减轻旅途带来的身心疲劳。

春运途中中突发疾病该如何应对

晕倒昏厥千万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应首先观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正常。若心跳、呼吸正常,可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使其清醒。如患者无反应则说明情况比较严重,应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并稍放低,取后仰头姿势,然后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进行急救。

关节扭伤切忌立即搓揉按摩,应马上用冷水或冰块冷敷约15分钟。然后,用手帕或绷带扎紧扭伤部位,也可就地取材用活血、散瘀、消肿的中药外敷包扎。

心源性哮喘奔波劳累,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旅游者的心源性哮喘。病人首先应采取半卧位,并用布带轮流扎紧患者四肢中的三肢,每隔5分钟1次,这样可减少进入心脏的血流量,减轻心脏的负担。

心绞痛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出外游玩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遇到有人发生心绞痛,先不可搬动患者,要迅速给予硝酸甘油让其含于舌下。

胆绞痛旅游途中若摄入过多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容易诱发急性胆绞痛。患者发病后应静卧于床,并用热水袋在其右上腹热敷,也可用拇指压迫刺激足三里穴位,以缓解疼痛。

胰腺炎有些人在旅游时由于暴饮暴食而诱发胰腺炎。发病后患者应严格禁止饮水和饮食。可用拇指或食指压迫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以缓解疼痛,减轻病情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急性肠胃炎旅游中由于食物或饮水不洁,极易引起各种急性胃肠道疾病。如出现呕吐、腹泻和剧烈腹痛等症状,可口服痢特灵、黄连素等药物,或将大蒜拍碎服下。

春运乘车必备四种药

目前正值春运高峰期,学生返校,民工外出,在长途旅行时,最好能带一些必备药,以防长途旅行病。所带的药应该用法简单、携带方便、疗效明确。

据有关医务人员介绍,现在的火车、汽车基本上都是空调车,车里空气流动甚为不畅,长途旅行的人容易疲劳,人体抵抗力容易比平时变差,容易患上晕车、感冒、腹泻、过敏四大长途旅行病,因此乘客可以考虑携带以下一些药物。

秋季需谨防三大疾病


导读:立秋过后,再加上时而来袭的台风影响,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的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

秋季谨防三大疾病

立秋节气到来,天气就由热转凉,但秋老虎依然肆虐,太阳依然毒辣,更要注意养生保健。

孩子感冒发烧

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

立秋过后,再加上时而来袭的台风影响,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的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

由于宝宝个体存在些许差异,发热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用手触膜四肢及额头往往会误认为孩子不发烧,最好以触摸胸腹部感觉为准。有时孩子可能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直到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才又慢慢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

假冷真热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供血不足,四肢本身就较成年人容易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认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结果小儿的体热得不到及时散发,体温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或中暑现象。如果孩子有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服用柴胡滴丸等药品。柴胡滴丸能迅速退烧,由于是滴丸剂型,药物可经口腔粘膜直接吸收,无首过消除,能快速起效,且服用及携带均较方便。

另外,对于初秋夜晚多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导致的腹泻、头重等,有关专家提醒,初秋之际,千万要注意不要贪凉,不要猛吹空调,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对吹。专家还建议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千万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雪上加霜。

年轻人多发咽喉炎

立秋了,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如果出现咽喉肿痛的现象,可以及时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比如穿心莲等。

此外经常用淡盐水来漱口可以清除咽部细菌,让它没有繁殖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最简便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使咽喉黏膜湿润,让细菌、病毒、粉尘等不能在咽喉部停留。

中年人骨头痛

不少中年人最近常觉得关节疼。为什么夏天对着空调吹一点事儿都没有,而夏天一过,这电风扇就能把骨头吹疼?这是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

秋季,肠道寄生虫不可小视

肠寄生虫除了引发腹痛等症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以外,还可能阻塞小肠或进入胆道、肝脏,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肠寄生虫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国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估计,仅蛔虫病,全球的患者就约有13亿人,其中儿童占了大多数。肠寄生虫除了引发腹痛等症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以外,还可能阻塞小肠或进入胆道、肝脏,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夏季,人们常进食生蔬菜和瓜果。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果菜上面难免带有虫卵,感染寄生虫卵的机会较多,而孩子更易受到虫害。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此时服用驱虫药,可谓是打个正着。

怎样使用驱虫药才能既驱走虫子,又不会因为药物副作用损害孩子的健康呢?注意以下4点常被忽视的问题就可做到:

1、驱虫药宜空腹服用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或晚上睡觉前服用,或于服药前一日给导泻剂,以清除肠道内的食物残渣,使驱虫药能与虫体充分接触。空腹时服用,药物在肠道内的浓度高,可以提高杀虫效果。此外,服用驱虫药后,应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白菜、香蕉、苹果等,以利于虫体排出。左旋咪唑类杀虫药服用时可用糖水送下,不仅可以改善口感,也可以增加疗效。

2、驱虫药不宜常服有的家长看自己的孩子身体瘦弱,吃东西不香,就给孩子吃驱虫药。一旦真打出几条虫子,便视为法宝,隔三差五就给孩子吃两片,打打虫子。殊不知驱虫药也和其他药物一样,常服或服用过量都会产生不良反应。很多驱虫药具有糖果的外观和口感,可它是药不是糖,一定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服药,不要因孩子脸上有虫斑、晚上咬牙齿、经常腹痛等症状就自作主张给孩子服用驱虫药。实际上,这些我们通常认为是感染蛔虫的证据,不一定都和肠虫有关。

比如:面部虫斑是指出现在孩子脸上的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民间认为此斑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故有虫斑之称。其实,虫斑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而晚上咬牙齿可能和晚餐过饱或临睡前吃东西有关,也不是有虫的标志。经常腹痛则原因更多,比如保暖不当引起的肠痉挛等。

针灸减肥需谨防哪些疾病?


针灸减肥的机理在于调整代谢功能。最佳的年龄段是在20岁50岁之间的中青年,因为这个年纪的人群生理变化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好动到不好动的过程,天天的能量消耗也由多变少,极易产生肥胖。

针灸减肥有一定的适应症,并非人人合适。一般来说,体重符合标准的,就算个别地方稍显胖一点,医生也不主张减肥。

此外,20岁以前原则上也不主张针灸,因为此时人体生长发育尚未完全稳定,即使20岁以前采用针灸瘦身,其治疗效果也不一定理想,且20岁以前就肥胖的人,大多是自幼过食或遗传因素使体内脂肪增多造成的,这种肥胖属于体质性肥胖,治疗效果一般较差。

医生介绍,针灸减肥的机理在于调整代谢功能。最佳的年龄段是在20岁50岁之间的中青年,因为这个年纪的人群生理变化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好动到不好动的过程,天天的能量消耗也由多变少,极易产生肥胖。这类人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一般见效比较明显。

要提醒的是,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应针灸。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也不适宜针灸减肥。

提示:针灸要去有资质的医院

由于今年针灸减肥非常热门,一些美容院也开设了这个项目。对此,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介绍,针灸主要运用的是针刺手法,这是一种侵入人体的医疗手段,有一定风险,非医疗人员不得操作,要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才答应进行。

据了解,一些美容院的针灸通常由没有经过正规学习的针灸医生坐诊,即使有一些培训过的医师,但在设备消毒和针的更换上并不遵循大医院一次使用的原则,轻易交叉感染。而一些美容院开展针灸减肥时,搭售减肥药,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同时,在减肥过程中,减肥者可能出现晕针(患者出现晕厥现象)、滞针(针在体内拔不出来)等现象,这些对针灸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专家提醒长假出游防五类疾病


过度疲劳、活动频繁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健康隐患,在此,专家提醒市民,需特别防范四类疾病的发生,以度过一个欢乐愉快的假期。

中老年人需提防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病例:小张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带老人出去游玩,去年十一终于如愿以偿,带老人出游黄山。起初几天,老人身体状况还好,就是有些疲劳,到了第四天,其父出现头痛的症状,因平素身体健康,一家人都认为他是累着了,没有及时到当地医院就医。返程当天,在火车上老人突发呕吐、昏迷,在铁路部门的帮助下就近送往医院抢救,经CT检查是大面积脑出血,经抢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老人落下偏瘫后遗症。

专家说: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急诊科康津伟主任讲,其实,历年都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他说,十一期间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初秋气温变化大,特别是一场雨后,会导致气温明显下降,此时,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人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出现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冠脉痉挛、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血管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更易受寒冷刺激而导致血压的突然升高,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痉挛,从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二是心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高发季节,而忽视初秋时节疾病发作的危险性,或不规律服药、或不定期检测血压;三是节日期间过度劳累、休息不好或情绪激动所致。

支招:康主任提醒市民,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朋友,假期出游,一要注意保暖,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二要与往常一样生活要有规律,要定时测量血压,按时服药,清淡饮食,建议出游时一定带上平常服用的药物,最好带上一个便携式电子血压计。三要不贪累、更不要逞能,特别是在爬山等剧烈运动时,要有节制地适当运动,并保证充分休息。一旦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家人千万不要慌张,特别是对晕厥患者,千万不要盲目搬动或摇晃病人,最好平卧,头偏向一侧,如有冠心病史可以含服硝酸甘油片,并在当地导游帮助下,及时呼叫急救电话120,去医院救治。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避免复发

病例:69岁的李大爷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每年初秋受凉后都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的症状,但在药物的维持下,病情尚稳定。去年十一过后,老同学们相约到山东旅游一趟,怕路上发病李大爷并不打算去,但老友一再劝他,最终还是高兴地随大家出发了。火车上休息不好,下火车后天气偏冷,当晚就出现了鼻塞、咳嗽、气喘的症状,开始李大爷服着随身带的药物还能够勉强支撑,但2天后症状越来越重。出现了甚至不能活动和平卧,只好在当地住院治疗。专家说:四中心医院呼吸科李立宇主任说,每到秋季,不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就容易复发,受凉、感冒、吸烟、疲劳常常是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寒冷的空气会引起气道黏液分泌物增加、纤毛运动减弱、气道的抵抗力下降,表现为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加重,患者的痰量会有所增多,黏稠度会增加呈黄色脓性,甚至痰中带血,一旦并发肺气肿,还会导致呼吸困难。

支招: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游时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服。二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三是多喝水,多吃水果,保证维生素C的摄入。四是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地方最好戴上口罩。五是注意卫生,勤洗手。六是远离吸烟的环境。

过敏患者当心过敏性鼻炎复发

病例:10岁的娜娜去年十一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海南游玩,不知是对什么植物过敏,刚到那,娜娜就出现频繁地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口服抗过敏药物后症状稍缓解,但晚上娜娜因严重鼻塞根本就不能平卧,其母只好夜夜抱着她睡,七天假期根本没有玩尽兴。专家说:四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徐开旭主任介绍,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病,一般在春秋季为发病高峰。与气候多变、温差变化大及空气中的花粉、粉尘等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近期在检查出的过敏源中艾蒿排在首位,该物质多存在于城郊结合部。此外,螨虫、粉尘等过敏源也较多。

老人秋季出游的六大注意


本文导读:秋季天气不热很多人选择外出游玩,那么老人秋季出游要注意哪些呢?老人秋季出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老人秋季出游的六大注意事项。


老年人出游时,行动宜谨慎小心,坐车、乘船、登山时均要结伴而行,相互照料。同时,要精心安排旅程,尽量减少劳累。

防过敏

过敏体质的老人,要尽量回避有花处,或事先口服扑尔敏、安其敏等药物,以防止发生过敏。

防晕动

经常晕动者,可随身携带晕海宁、非那根或安宁等药,并于行前半小时服用。也可自己用针扎刺内关穴(掌侧腕上二寸正中处),足三里穴(在膝外侧,膝眼正下方三寸处),或自行按摩,或做气功意守此两穴。

防跌倒

老年人出外时,最好带上手杖以防跌倒。一旦跌倒,不要急于扶起,应弄清原因后再作处理。如跌倒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可能与道路有关,注意是否骨折;若跌倒在厕所里,可能是由排便引起的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如面色苍白,脉搏不清,可能是直立性低血压反应,因此,经简单处理后速送附近医院诊治。

防痢疾


在外就餐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生、冷、不净之物。随身带上一些黄连素片或复方新诺明片等,以备急用。

防感冒

秋季天气变化无常,外出时要带足衣服,携带雨具;不要坐在潮湿的地面上,切忌迎风而立,避免受凉。睡前要用热水洗脚,睡时适当垫高脚部,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青春期太早谨防代谢性疾病


导读: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早熟的症状。其实早熟也就是过早的进入了青春期。研究发现青春期开始过早很容易诱发成人代谢性疾病。

青春来得早当心代谢性疾病

芬兰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男、女性中,青春期开始过早与成年时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紊乱均具有相关性;促发青春期的机制亦可能参与了成人代谢性疾病形成。

女性青春期开始时间过早与成年时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此项研究的资料来自于一组大型前瞻性随机确认的出生队列,共有5058名受试者(男性2417例,女性2641例)被纳入分析。根据青春期身高增长估计青春期开始时间,并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在受试者31岁时评估青春期与身高、血糖和血脂内稳态以及血压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在男、女性中,青春期开始过早均与成年时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舒张压较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相关;在男性中,也与总血清胆固醇、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相关。

对包括儿童期BMI在内的胎儿和儿童期生长协变量进行校正之后,在男、女性中青春期开始过早与BMI和舒张压的相关性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其与胰岛素水平、HDL-C水平的相关性亦如此。

道是心梗却无痛

我的老友高怀浩属龙,今年是他的本命年。大年初三刚巧是他72岁生日,儿孙们为尽孝道,在年初三晚上大摆宴席,亲朋好友都来庆贺。老高一时高兴,比平时多进了点酒和饭菜。

送走最后一位亲友后,老高感觉疲倦,便上床睡觉。但刚刚躺下不久,他就开始气喘、咳嗽,坐起来气喘会好一些,但又感到头晕,周身无力,开始冒冷汗。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想可能是多喝了几杯酒和吃得太饱所致,并不在意。他太太见此情况,放心不下,打电话告诉我。

我听了以上情况,要老高马上到医院看急诊,而我也赶到急诊室去。老高到了急诊室,一测血压:90/60毫米汞柱――他的血压平时都在140/70毫米汞柱左右,明显是下降了。

再看老高其他的表现:呼吸急促,双肺有散在干湿哕音,心率达110次/分,且有心律失常,他说胸并不痛。一查心电图,却发现有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表现,而血肌钙蛋白、心肌酶学等检查也符合心肌梗死表现。

我们立即把老高送进心导管室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95%狭窄!立即进行了冠脉介入治疗,安置了两枚支架。

好在老高诊治还算及时,若延误则后果不堪设想。经住院10天,老高康复出院。出院后,老高久思不得其解,问我:为什么心肌梗死没有心(胸)痛?我想,像老高这种想法的人不少,有必要作一介绍。

警惕:心梗有着多张脸!

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会有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持续半小时以上,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但是,大约有10%~20%的急性心梗,临床症状却不典型,若不提高警惕,往往会延误诊治,甚至因此而危及生命

这种不典型可有以下表现:

1.胸痛轻微或无痛:这种情况多见于高龄者(例如老高)、糖尿病病人,偶见于痛觉减退和小面积心肌梗死,后者在整个病程中也可无痛。

2.以其他症状作为首发症状或掩盖胸痛,常见的有:①不明原因或难以解释的突发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衰)、昏厥、血压下降或休克;②脑卒中,由于冠心病病人常合并脑动脉硬化,心梗时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供血进一步减少,故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常出现偏瘫现象而到神经科诊治;③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呃逆,而这种表现可见于心肌下壁心梗或饱餐、饮酒后诱发的心梗,常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3.严重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常误诊为其他心脏病。

4.右心室梗死可表现为右心衰征象,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和低血压。

5.可表现为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这是急性心梗院外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甚至病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已猝然死亡。

最后必须指出,心梗疼痛不一定在心前区或胸骨后,也就是说,疼痛部位可发生变异,临床上常见有的病人疼痛发生在上腹部,尤其是心脏下壁心梗,可误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急腹症。有些病人疼痛会发生在头颈部、咽喉、下颌处,而胸痛轻微,可误诊为咽喉炎、牙痛或偏头痛等。

谨防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


气温骤降,患上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记者从天津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这几种疾病占到近日医院门诊量的近50%。有关专家建议:天气突变,人体难以适应,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饮食,科学锻炼身体,小心疾病上身。

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陈茜主任说,天气突然转冷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气温下降后,一些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活跃,而老人和儿童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降低,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造成上呼吸道感染,一些慢性病患者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陈茜认为,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在这个季节尤其要注意疾病复发。因为气温下降,人的外周血管收缩,循环系统的负担加重,容易发病。患有腰椎、颈椎疾病和关节炎的中老年人注意防病也是这个道理。另外,有胃病的人也要注意防范。

陈茜主任提醒,天气突然变冷,最关键的是要做好个人保暖防寒,在北方还没有供暖气的地方,室内可以使用电暖器、空调热风。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要适当加强营养,多饮水,锻炼身体最好在上午10点以后,而且要做好准备活动。

保健用灸疗 身壮疾病少


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正如《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

我国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远古人类知道用火的时候。灸字早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解释作灼,意思是用火灼体,借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透热、扩热、传热、温补以防治疾病之目的。

灸法所用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艾叶芳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正如《名医别录》说: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灸法治疗范围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更为适宜。其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以下6方面: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灸法其性温热,能起到温通活血作用。临床上可治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以及中风偏瘫等。

回阳复脉,温中散寒灸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肾俞等穴,对脾虚泄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以及命火不足、肾阳虚冷所致的阳痿、遗精、带下、夜尿频数等,均有良效。

调和营卫,升阳益气温灸肺俞、大椎、足三里等穴,临床上可治卫阳不固、腠理疏松,经常用于伤风感冒或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别是采取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夏秋之交灸肺俞、足三里2~3个疗程(10天为1疗程),可增强体质、密固肌表,预防感冒、哮喘等效果尤佳。灸百会、中脘、足三里等,对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脱肛等,有升阳益气之功。

培补元阳,预防疾病秋冬季节常灸气海、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等穴,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有预防疾病之作用。临床证实,灸足三里、气海等穴,有降低血液凝聚、激发经气运行、疏通经络之作用,可预防脑血栓形成;隔姜灸足三里和悬钟穴有降压作用,如患高血压的中老年人,突感手指、足趾有麻木感,速灸以上两穴,能预防中风的发生;隔姜灸神阙穴(肚脐)15~20天,可使脾胃增运、六腑通畅,周身之气得以畅行,从而达到益寿保健之目的。又据报道,用艾灸足三里等穴,可治放疗后白细胞减少,改善患者虚弱症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扶补正气的目的。

健脾祛湿,疗痹止痛灸法有温经气、散寒邪、除湿气、止疼痛的作用。对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的痹证,以及年高体弱、气血虚亏、寒湿凝重的腰痛和脘腹疼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灸法,性温热,能散寒凝,如痈疽未熟者可使之消散,已熟者令其速溃。对年高体弱、气血不足而久不收口者,可使之收口生肌。灸法还有使白细胞升高、吞噬能力增强以及减少炎症渗出的作用。

总之,灸法既可补阳又可调阴,有畅通经络、温散寒湿等作用。特别对中老年人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温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很多老年人应用了保健灸法后感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收到了祛病延年的功效。据临床报道,现代已将灸法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ED(勃起功能障碍)、阳虚便秘、痛经、盆腔炎、面瘫、颈椎病、偏头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中风(主要是对缺血性中风)等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数十种常见疾病的治疗。

十一出游四要点 谨防六疾病染身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