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慢性病人群夏季养生 > 导航 > 慢性病养生小常识

慢性病常识 你是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慢性病人群夏季养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科学的中医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慢性病常识 你是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读:当今社会,已经被许多慢性病包围,因此必须做好防御措施,才能降低危害。那么如何预防慢性病呢?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预防慢性病的123活动,并告诉大家一些日常保健的健康的生活作息表。

防御慢性病有高招 人人参与123活动

当前,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命与健康的最大威胁。日前专家在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呼吁:为了拥有健康、高质量的生活,请参加 123活动,即一个控制,两个知晓,三项行动。

个控制

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至少每两周称一次体重。

使用体重指数BMI(BMI: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量表。

超重(BMI值24)、肥胖者(BMI值28)应积极采取措施减重

两个知晓

1.知晓自己的血压。

2.30岁以上知晓自己的空腹血糖(45岁以上知晓自己的餐后血糖)。

三项行动

1.适量运动:每天中速(1000步/10分钟)行走6000步。

2.减盐控油: 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盐;每人每天不超过25克油; 请使用限盐勺、限盐罐、控油壶。

3.戒烟限酒: 吸烟是导致肺癌、心脑血管病和慢性呼吸性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危害家人和朋友的健康。过量饮酒可导致肝炎和肝硬化,引发高血压及中风,造成事故及伤害。

推荐饮酒限量: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男性:相当于每天高度白酒不超过1两(50克)或低度(38度以下)白酒不超过1.5两(75克);葡萄酒约半斤(250毫升)或啤酒约1瓶(750毫升)。女性:相当于男子的60%,即女子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38度白酒50克。

慢性病常识 你是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糖尿病已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疾病。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患病率为9.7%,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4%。最令人担忧的是,我国18岁以上居民对于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是一种从古至今严重困扰人类生活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溃烂等。从糖尿病到并发症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大多数患者都无法躲过去,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超过80%。但是,如果能尽早发现并确诊糖尿病,提前干预,是可以阻止病程发展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是糖尿病隐性人群:1.年龄35岁以上,肥胖;2.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3.分娩过巨大胎儿(出生时婴儿体重4千克)的妇女;4.有过妊娠糖尿病病史;5.高血压、高血脂患者;6.长期熬夜的人;7.平时不爱运动的人;8.经常发生低血糖现象的人群。

老人补钙先测维D

维生素D和钙剂是保护骨健康,预防骨折的黄金搭档。但不同人群每天到底该补多少维D,目前仍有争议。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10月19日报道,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钟梅与她的团队,通过对近50项与维D相关的研究分析发现,每天口服维D3001100国际单位(IU),同时服用钙5001200毫克,可降低65岁以上老年人骨折的风险。

研究者认为,维D的这个剂量范围显得有些宽,由于维D补充过量可能增加损伤肾脏和出现尿路结石的风险。因此,老年人补钙时最好先测测维D。纽约勒诺克斯山医院维生素D研究员和内科罗伯特格雷厄姆博士说,大多数人补钙和维D前应该询问自己的医生,测试一下维D水平,再决定补充剂量。

鞋不合脚加重痛风

一项新研究发现,痛风患者穿着不合适的鞋子,会加重痛风疼痛,增加脚部损伤甚至致残危险。

新研究负责人基思罗姆博士发现,超过一半的患者可能会因贪图便宜和美观选择不合脚的鞋子。他建议痛风患者选择运动鞋、休闲鞋或牛津鞋等。最好不要选过硬或过软、缺少支撑、稳定度不足的鞋子,如凉鞋、人字拖、拖鞋或套脚船鞋(软鞋)等。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鞋子过紧,鞋垫得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保证行走时双脚感觉舒适。

Ys630.com相关知识

气功怎么治疗慢性病?


气功运动的特点是修习者在教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锻炼而恢复健康。练功时修习者的意识处于宁静、愉悦的状态,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会随之变得协调,通过长期坚持锻炼,可起到强体健身、防治疾病的作用。

气功通过三调来促使气机协调,以实现防治疾病的目的,可以说气功就是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生理功能变得协调,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为气功调身、调息、调心三调操作的作用方式是从机体功能的调节入手的,所以气功运动重在功能状态的调整,其作用以治疗功能性疾病见长。

中国传统的气功内容,兼具防病和治病两种作用,严格来说,包括了健身气功和医疗气功两大内容。由于气功疗法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自行练功,患者从学习气功到取得疗效需要有一个过程,故气功疗法主要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

长期的实践经验证明:气功疗法属于心身锻炼方法,是主动调控心身的生理病理过程,因此心身疾病可首选气功疗法。目前常用气功疗法治疗老年病,效果也非常显著。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卫生环境的改善,中国人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寿命不断延长;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心理问题也日趋增多,老年病和心身疾病的流行给气功疗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中国目前未富先老的国情条件下,气功疗法以其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等特点,对提高国民素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全民气功健身运动防治疾病很有必要。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气功学,由于受到某些不利因素的干扰,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国人中的推广宣传不够,造成民众对气功疗法的认识偏差,严重阻碍了中国传统气功学的发展。因此,目前仅开展了健身气功的推广工作,而医疗气功却陷入轻视和放任自流的地步,使气功陷入了徒具健身而缺乏防治疾病作用的尴尬地步。

气功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是防病作用和治病作用两者兼而有之的,健身气功和医疗气功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比较模糊,难以截然分开。在目前仅倡导健身气功,医疗气功未能有效开展的情况下,健身气功可以也应当包含医疗作用在内。患病的修习者可以通过练习健身气功来改善疾病的症状。

十二妙计助你战胜慢性病


转眼间 2010年即将结束,在这一年里,不仅物价一片涨声,就连各大医院的门诊量也有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尤其是慢性病人越来越多。预计到2020年,中国内地将有85%的死亡归因于慢性病,而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慢性病也将越来越年轻化。

患上慢性病,疾病将如影随形,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专家表示,在与疾病共存的日子里,只要善于打持久战,合理控制病情,患者可以进入带病的健康状态,与普通人一样享受人生。遗憾的是,多数慢性病患者往往走这样的套路:初知满腔热情,齐抓共管;以后麻痹大意,置之不理;晚期临渴掘井,亡羊补牢。专家表示,治病跟打仗一样,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在新年来临之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傅晓英给慢性病患者献上12计健康锦囊。

备战动员篇

第1计 未雨绸缪

多数慢性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为防止其他家庭成员重蹈覆辙,生活中应避免发病诱因,避免过早发病。比如忌贪食、忌嗜酒、多运动、多微笑、少熬夜、少发愁等,这些都能很大程度地减少许多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的发生;低盐饮食则可减缓高血压的发病进程。

第2计 管住嘴巴

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无一不与饮食有关。从合理吃饭做起是代谢病最基本的治疗保障。把好入口关,杜绝营养过剩,减慢进食速度,降低精细食品比例。对于所有的慢性疾病,饮食治疗都是共同的基础。

第3计 安步当车

电话、电视、电梯、电脑省却了人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办事效率大为提高,但运动锻炼不足的代价却是机体衰老加速,老年病提前出现,像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心脑血管意外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因此,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迈开双腿安步当车,让身体多付出一些活动来增加机体应承受的负担。合理运动对降低血糖、血压、血脂和脂肪肝等慢性病都是事半功倍的辅助治疗。

学习动物走路预防慢性病


导读:学习动物的某些特点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很大的好处。比如说五禽戏也是学习动物而编造成的。学习动物走路的姿势,同样有助于大家延年益寿。

学习动物走路预防慢性病

北京74岁的韩书锁,十几年坚持在北海公园模仿大猩猩、大象、袋鼠等动物行走,他的脊椎病、高血压、老慢支等疾病明显好转,人也显得年轻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王涛解释,模仿动物走路姿势属于中医仿生养生的一部分,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防止早衰、延年益寿大有帮助。

仿生动物走路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中就记载,有一寿星叫彭祖,他的长寿之道就是模仿熊的直立、鸟的屈伸肢体等动作。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绘有古人模仿动物所做的各种动作等。这些帛画产生于战国时期,表明我国先秦时期就已有了仿生养生。后来的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属于仿生养生。

人的脚上有60多个穴位,腿上有6条经脉循行,由于每种动物行走的姿势各有特点,模仿这些动物抬腿、扭腰、伸腰、抻肢、蹲跳、缩颈等动作,对人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同时,还会挤压按摩内脏、器官、组织等,这有助于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起到祛除病邪、延年益寿的作用。

仿生走路每天20分钟即可,要量力而行。

猫步 强肾防痔疮

猫走路四只爪子的落脚点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呈一字形。人走猫步的时候,对会阴部有明显刺激,而会阴部的会阴穴是任、督二脉的交会点,刺激此穴可增强肾功能,保护前列腺、膀胱等。另外,走猫步时形成较大幅度的扭胯,有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可预防和减轻前列腺炎的症状,改善女性盆腔充血,防治便秘、痔疮等肛肠疾病。

走猫步的步子不要过大或过小。

龟爬 护脊柱增供血

乌龟四脚爬行的同时频繁伸缩脖子。人类模仿乌龟爬行,可大大减轻脊柱负担,对脊柱有保护作用。而不停地伸缩脖子,可改善颈部血液循环,防治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导致的头晕、头痛、颈项强直等,长期坚持对防治脑供血不足、脑功能衰退有明显效果。

模仿龟四肢爬行时速度要慢,每爬一步用5秒左右,同时做伸缩脖子运动,伸缩脖子都要尽量做到极限,速度也宜慢。

企鹅摆 增强记忆力

企鹅行走左右摇摆,缓慢而笨拙。人类若按企鹅左右摆动的钟摆式走路,上肢和下肢都会绷得很紧,这对四肢血液循环及肌肉有很好的刺激作用。而且身体随步伐左右摆动,可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这样有节律的刺激反射到脑部,还可激活脑细胞,增强记忆力,预防脑萎缩、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等多种疾病。

练习企鹅摆,要双臂夹紧,两腿绷直,迈步时脚尖向外,呈外八字,膝盖不能弯曲。左脚迈出时,身体要跟着向左侧摆动,右脚迈出时,身体亦向右侧摆动。

蟹走 护腰腿利关节

人的大腿内侧有一处肌肉群,由于长期直立行走使这个肌肉群逐渐衰退,引起膝关节和腿部肌肉疼痛。模仿螃蟹横着走可使肌肉群不断拉伸和收缩,加速气血流通,能有效缓解腿部肌肉及关节疼痛的症状。同时,横行还会牵拉扭动腰部肌肉,有助于锻炼腰力,预防腰腿老化。

学螃蟹横行时,双脚自然并拢,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与肩同宽,右脚从身后绕到左脚的左边站稳,然后左脚从身前绕到右脚的左侧,与右脚距离大约一步,保持与肩同宽即可。

袋鼠蹦 防血管硬化

袋鼠是通过蹦跳来行走的,人模仿袋鼠蹦跳时,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及下肢肌肉会绷得很紧,对腿部的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均有刺激作用,有利于行气血、通经脉。通过跳跃,对全身血管产生冲击作用,可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病。

模仿袋鼠跳时,两脚自然分开,两腿弯曲,呈半蹲位,双手自然下垂。起跳时双腿稍微下蹲,两脚用力一蹬,向前跳跃。

狼行 促消化防便秘

狼走路的特点是左前-右后-右前-左后,人按此姿势爬行,可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吸收功能,防治慢性腰痛、胃下垂、痔疮、下肢静脉曲张、便秘等。

学狼行时双手戴上手套,四肢着地,交替移动前行。

慢性病患者的房室养生


慢性病患者的房室养生

慢性疾病常使人十分烦恼和痛苦,不仅影响情绪,而且影响性功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慢性疾病都有不同程度地影响性功能。慢性疾病使患者体力减退,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精神紧张,这就势必影响性功能。还有些病人或伴侣会把躯体疾病当成是对他们过去追求性享乐的惩罚而使性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良性慢性疼痛病人,大约有2/3的伴侣会说他们的性功能出现倒退,无论是频率和质量都今不如昔,有1/3的伴侣说连婚姻关系本身也恶化了。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神经传入冲动进入大脑,使大脑对性兴趣的频率和强度下降,因而或多或少地减少性兴趣和性活动的频率。慢性疼痛带来的心理影响,也使患者和伴侣减少了性活动的频率。

人们常以为残疾人没有性要求,其实并非如此,据调查中风患者中,虽然躯体运动功能尚未恢复,有73%的女性和88%的男性仍有性欲,46%的男子仍能勃起。残疾人的性问题受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是破坏性机能的主要原因。患者在经历灾难性疾病打击后会出现焦虑。如对性的表现,对失业,对外貌,对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预后等产生的焦虑都或多或少地阻断性唤起。残疾人应正确对待疾病,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应尽可能地利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和性欲。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性能力减退比较普遍,据报道,90%的男性,80%的女性有性能力减退。主要是疾病使患者悲观绝望,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冲击。慢性肾衰病人经过透析疗法和锌离子的补充,性能力大都能得到改善。

慢性疾病的性问题比较复杂,一般说来都应该节制性生活,性生活后出现病情反复或病情加重时应立即停止。中医认为,患病期间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病中行房会损伤元气、加重病情。若因情绪抑郁引起的疾病,如性生活融洽,能使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反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如疾病导致肾阴不足,气阴两虚,则过度性生活会损伤气阴,宜节制房事。在疾病的活动期,应禁止,疾病的稳定期可适当,但应采用省力而适宜的体位,动作轻柔和缓,以免消耗更多的气血阴精。如女性炎、外阴炎、尿道炎,子宫颈严重糜烂等,会引起疼痛甚至痉挛者,或使疾病互相传染或加重者,应积极治疗,未治愈前,应暂停,待疾病治愈后再行房事。

中医认为,癌症大多是由于气滞血瘀,邪毒蕴结所致,这些疾病最易损伤元气,造成气血大衰,忧思或劳倦过度,易引起气血暴脱而危及生命。因此恶性肿瘤在没有进行治疗之前,或治疗阶段,应避免性生活,养精蓄锐,以提高治疗效果。若经过治疗,健康状况良好,亦可恢复。

大多数人把性行为理解为单纯,这是不确切的。虽然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减少了,但对性亲昵的要求却增强了,所以慢性病患者可以从肉体的紧密接触,性亲昵来增加性愉悦,减少精神上的压力,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慢性病更适合拔火罐疗法


据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周仲瑜副教授介绍,拔罐疗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刺激、负压和温热作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局部微环境,起到医疗和保健作用。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拔火罐治疗效果更好。

感冒 感冒了头昏、鼻塞、肩背酸痛,这时在肩膀和后背上拔上几个火罐,立时会感觉肩背松快、头脑清醒。

慢性咽炎

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可要是时不时地在脖子前面的廉泉穴或天突穴拔上个罐,会让你迅速不那么堵得慌。

慢性鼻炎 在后背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第一侧线走罐治疗,效果非常好。

痛经 拔罐对寒湿凝滞型和气滞血淤型的痛经效果明显,可在腹部的中极、归来、天枢穴和背部的肝俞、肾俞穴上拔罐。

运用拔罐疗法还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养颜美容,是家庭保健的好帮手。

很多人对拔罐有个误区,认为拔罐后印迹越深越好。对此,周教授提示,拔罐部位的淤青程度主要是提示身体局部寒、淤、湿等病邪的程度,但并非淤青越深效果越好。火罐吸附的强度要以不损伤

皮肤为度,局部皮肤有炎症或是溃破、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都不宜拔罐。另外,在前一次拔罐部位的淤青没有消失之前,不要在原处拔罐。

此外,妊娠妇女的腹部和腰骶部应禁用拔罐,儿童皮肤娇嫩,拔罐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起水泡。对于过度疲劳、饥饿、大渴、醉酒的人不宜马上进行拔火罐,应休息恢复后再进行。

如何治疗老年人慢性病


老慢支、肺气肿和气管炎等慢性呼吸性疾病,是患病率高,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最终容易导致呼吸功能丧失而致残、致死。每年全世界死于该病的人数多达约300万之多,远远超过肺部肿瘤。患有老慢支、肺气肿的病人应重视康复治疗,这是改善呼吸功能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要的一环。

老年慢性病的氧疗办法

肺部疾病康复是根据临床和生理学相关测定结果,对因慢性呼吸性疾病而呼吸功能等受损和致残的病人,系统和科学地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病人最佳的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前,老慢支、肺气肿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长期氧疗氧疗即通常所说的吸氧。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症状、生活质量和神经精神状态;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预防夜间低氧血症、改善睡眠质量;改善呼吸功能;预防肺心病和右心衰竭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及减少医疗费用,降低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长期氧疗要求每天氧疗的时间应超过15小时。

2.无创通气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减少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住院次数,减少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发生率以及相应的并发症,改善呼吸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及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3.呼吸训练放松练习:放松练习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放松或在肌肉先最大收缩的前提下,再最大松弛。腹式呼吸:重建生理性的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在呼气时将嘴唇缩紧,增加呼气时的阻力,用以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的过早塌陷。缓慢呼吸:缓慢呼吸有助于提高肺泡通气量,并可提高血氧饱和度。

4.呼吸肌训练CO2过度通气法:患者以高的每分通气量进行较长时间的重复呼吸练习并保持呼气末CO2的恒定,主要目的是改善呼吸肌耐力。阻力呼吸法:通过练习装置上吸气孔来调节吸气阻力,进行吸气肌的抗阻训练,可以改善呼吸肌力和耐力,是最普及的方法之一。阈值压力负荷法:是当今吸气肌训练最适用的方法,患者吸气时必须克服练习装置上预置的负荷并保持这一负荷才能通气。

5.胸部体疗 目的是清除气道过多的分泌物和痰液,减轻气道阻力及呼吸功能,改善肺的气体交换,减少支气管感染的发生率及防止气道粘液阻塞引起的肺不张。胸部体疗包括体位引流、胸部扣击、咳嗽和用力呼气术。近年因胸部扣击术而生产设计的排痰器械也日益增多。

6.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步行、爬楼梯、登山、蹬车、健身训练、广播操、太极拳等不仅可以增加肌肉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而且也可锻炼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7.心理治疗 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医务人员、家庭和社会应注意患者的心理问题,耐心解释和进行切实有效的治疗指导,鼓励病人积极康复治疗,让其掌握一些防治措施,提高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样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2个健康妙计助你战胜慢性病


转眼间 2010年已经结束,在这一年里,不仅物价一片涨声,就连各大医院的门诊量也有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尤其是慢性病人越来越多。预计到2020年,中国内地将有85%的死亡归因于慢性病,而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慢性病也将越来越年轻化。

患上慢性病,疾病将如影随形,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专家表示,在与疾病共存的日子里,只要善于打持久战,合理控制病情,患者可以进入带病的健康状态,与普通人一样享受人生。遗憾的是,多数慢性病患者往往走这样的套路:初知满腔热情,齐抓共管;以后麻痹大意,置之不理;晚期临渴掘井,亡羊补牢。专家表示,治病跟打仗一样,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在新年来临之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傅晓英给慢性病患者献上12计健康锦囊。

备战动员篇

第1计 未雨绸缪

多数慢性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为防止其他家庭成员重蹈覆辙,生活中应避免发病诱因,避免过早发病。比如忌贪食、忌嗜酒、多运动、多微笑、少熬夜、少发愁等,这些都能很大程度地减少许多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的发生;低盐饮食则可减缓高血压的发病进程。

第2计 管住嘴巴

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无一不与饮食有关。从合理吃饭做起是代谢病最基本的治疗保障。把好入口关,杜绝营养过剩,减慢进食速度,降低精细食品比例。对于所有的慢性疾病,饮食治疗都是共同的基础。

第3计 安步当车

电话、电视、电梯、电脑省却了人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办事效率大为提高,但运动锻炼不足的代价却是机体衰老加速,老年病提前出现,像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心脑血管意外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因此,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迈开双腿安步当车,让身体多付出一些活动来增加机体应承受的负担。合理运动对降低血糖、血压、血脂和脂肪肝等慢性病都是事半功倍的辅助治疗。

第4计 上通下达

人们往往对影响进食的疾病非常重视,而对排便的问题常常忽略。其实便秘是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的一个诱因。许多便秘最初仅仅是对每日排便感觉的忽略所诱发。因此,应养成有意识的排便习惯(诱导便意),做排便操(揉肚、收腹、提肛),多饮水,适量进食粗粮,必要时辅助通便药物。保持大便通畅,对慢性病人尤其老年慢性病人可以减少许多麻烦。

实战演练篇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很多人都是靠注射胰岛素生活的,部分患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很多患者担心胰岛素会跟吸毒一样上瘾,这种担心是毫无必要的,患者应该充分相信医生,相信胰岛素,才可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下面有由小编来详细介绍一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吧。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历史

虽然糖尿病自古代就已被发现,且在中世纪以后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直到1900年左右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才被科学实验所证实。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了胰腺的狗出现了糖尿病所有的症状并在不久后死亡。1910年,有学者提出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是因为缺少一种胰腺制造的物质,他建议称这种物质为insulin(源自拉丁文insula,意为小岛,中文译为胰岛素)。

直到1921年,胰脏在新陈代谢中的内分泌作用以及胰岛素是否真的存在才被进一步的研究所证实。1921年,有学者重复了摘除狗胰腺的实验,然后,他们进一步证明,可以通过注射健康狗的胰岛提取物使患了糖尿病的狗恢复过来。继续从事提纯牛胰岛素的工作。直到1922年,第一位糖尿病患者得到了一种有效的治疗胰岛素注射疗法。

1936年有学者指出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世界糖尿病日

主条目:世界糖尿病日

世界糖尿病日(a)。严重的长期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又称糖尿病肾病,是发展中国家成年人中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病变(又称糖尿病眼病,可致盲,是发展中国家非老龄成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神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其中,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以及伤口难以愈合。而足部难以愈合的伤口则可能导致坏疽(gangrene)(俗称糖尿病足),进而导致患者截肢。如果糖尿病得到了足够的控制,并且对血压充分控制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保持健康的体重等),则可以在有效的降低罹患上述并发症的危险。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甚至视网膜脱离。一般糖尿病出现十年以上的病人开始出现眼底病变,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则可能更早出现眼底病变,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眼科检查查眼底。

(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可分成五个阶段,最终可能引致肾衰竭。

(3)糖尿病足:初期只是脚部伤口难于愈合,若处理不当可引致截肢。

(4)糖尿病口腔溃疡:糖尿病患者伴有口腔疾病约为正常人口腔疾患的2~3倍。男性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糖尿病女性组。此调查结果提示:糖尿病易引起牙周病,而牙周感染造成的全身中毒,又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遭受这两种疾病夹击的患者,应当成为预防保健的重点人群。因为高血糖水平给龈下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且使牙龈组织微血管阻塞,牙龈氧的利用率降低。

(5)糖尿病昏迷:A:低血糖昏迷 :当血糖低于3毫摩尔/升时称为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常见的原因有: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运动量增加了,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

B:酮症酸中毒昏迷:原因有包括以下几点: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停用或减量过快,或病情加重;各种急慢性感染;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分娩、妊娠、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饮食失调,进食过多或过少,饮酒过度等。

C: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这种昏迷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病人。以严重脱水、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糖尿病昏迷的急救原则:按昏迷的急救原则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一旦发现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呼叫120急救人员,将病人送到医院,首先要检查血糖,以确定病情治疗方向。不要随便给昏迷病人喂食糖水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疾病自测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症。祖国医学称为消渴症。由于病情程度不同,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早期无任何异常表现,一般呈单纯体态肥胖,而食欲、体力正常,本人无患病感。这时期的主要症状是饭后尿里有少量糖,细心的人如能及时去医院作尿糖化验,就能了解病情。

多数病人是在症状明显时才去就医,如多饮、多食、多尿。如每天尿次数增加,每次排尿量也增加,一般每天排2000~3000ml尿液,因尿里含有糖分,尿有特殊气味,在野地里撒尿时,附近的蚂蚁都会集中到尿液淋湿的地面。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应去医院作尿的检查。由于排尿量增加,失水也增多,便出现口渴,不管天气冷热,也一味地饮茶、喝冷水,饮而复饮,许久不肯罢休。食欲亢进,多食善饥,尽管如此,饮进的食物不能被充分利用,而身体逐渐消瘦、易疲劳、虚弱、无精神,在临床症状明显时还会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低、阳萎、月经不调、视力障碍等。

总之,不论出现多尿、烦渴、多饮、消瘦等典型症状与否,如有上述某一症状出现,就应想到糖尿病,便能及时诊断,以求早期防治。

糖尿病治疗

主条目: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目前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1)糖尿病教育;(2)饮食治疗;(3)运动疗法;(4)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5)血糖监测。由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生活环境、年龄不同,因此治疗方案也不同,但不论哪种类型糖尿病,不论病情轻重,都有进行饮食治疗,并尽量多的接受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监控管理能力。

具体糖尿病治疗,请参看糖尿病治疗词条。

糖尿病人护理

糖友们,打开心窗。

糖友如何应对饥饿。

老年食疗/糖尿病的饮食调养。

糖尿病膳食配餐8原则。

饮食原则

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鸡、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

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配合长期性,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

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

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

如有必要时,可选用少许代糖以代替糖调味。

米饭水果要适当食用,尤其甜食要格外注意。

宜吃五谷粗粮;豆类制品食物;香菇、南瓜、苦瓜等。

不宜糖类;动物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饮酒。

中医

中医没有血糖的概念,当然也没有糖尿病的概念。中医所说的消渴症只是对一类具有相同症状的疾病的笼统分类,古文献提及的消渴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也有可能不是。所以消渴症不能与糖尿病等同。

结语:现如今,控制糖尿病的首选方法是西医药物降糖或胰岛素治疗,这是具有很多循证医学证据的,也帮助了非常多的患者改善生活质量。而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充分,所以我们只能用西医的方法维持治疗。

慢性病常识 你是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