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健康养生 > 导航 > 中医顺时养生

中医养生 顺时起卧更健康

中医健康养生。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 顺时起卧更健康,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读:中医养生,最讲究天人合一,顺时而养,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自然万物,你的心才会宽广,人自然也就豁达了,你会养生吗?


中医

顺时起卧 天人合一

作息简单来说就是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包涵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工作、休息等活动。中医养生家认为作息有一定的节律,生活安排符合自然的规律是养生的重要方面。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作息养生有精辟的概括,即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认为这样做最终可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中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健康长寿呢?祖国传统医学中在此方面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只要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领会运用就会起到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顺时首先要了解时。春、夏、秋、冬,中医称为四时,一日当中也有四时,《黄帝内经》谓: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人的生理变化随着冬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变化,也就是随着昼夜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周期性的活动,即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我们这里的顺时主要指一日之内时间的变化。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黄帝内经》)。指出一日之内,阳气随昼夜的变化而消长。凡天地之气,自子时至巳时(23点至次日11点),为阳主事;自午时歪亥时(11时至当日23时),为阴主事。

人体一日当中的具体的阴阳变化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气受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气受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日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阴陇是阴气最盛之时,在于半夜;阳陇是阳气最旺之时,在于中午。由中午往半夜,阴气渐胜,阳气渐衰;由半夜至中午,阳气渐盛,阴气渐衰。

人体这种阴阳盛衰交替变化是与大自然相应的。所以,顺时作息主要体现在顺应阴阳的变化,使人体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早晨,随着阳气开始生发,人从睡眠中醒来,上午人体阳气旺盛,阴气潜藏,精力充沛,有最高的工作效率。中午至黄昏,阳气渐消,阴气渐长,仍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逐渐感到疲惫。入夜后,阳气潜藏,阴气渐盛,人体需要睡眠休息,消除疲劳,养蓄精力。鸡鸣天亮之后,又出现阴阳消长的变化,开始新的一天的循环。

古代医家认识到这种人体变化节律,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有力的佐证。

以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来说:

早晨迅速上升,达到峰值,上午四小时的分泌量占全天总量的40%;下午分泌量减少,水平下降;深夜分泌活动完全停止,后半夜又逐步升高。人的活动能力与内分泌、神经活动相应。

在2时至4时,人体的大部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通宵工作者于此时效率最低。

10时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最好,此时工作效率最高。10时至14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人会感觉到疲倦,15时,性格外向的青年人创造力旺盛,性格内向者处于低潮时刻。

22时,体内多种功能处于低潮,需要休息睡眠。现代时间生物学即生物钟理论也指出,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相互依存的组织系统,都有着较为稳定的周期变化的节律。

人的智力和体力,上午10日寸达到高峰状态;最差在晚上24点。这些都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消长节律一致。了解了我们人体的变化规律,就应该顺应这些规律,才能最有效地利用时间而且有利于健康。

中医教你如何保护五脏六腑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趾;脾、胃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属木,对应四趾;肾、膀胱属水,对应五趾。脚趾保健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脚趾位于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足尖部的血液循环较差。足趾产生病理的改变会通过经络反馈到相应的脏腑器官,产生多种症状

脾胃虚弱的人经常活动脚趾,可使体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如果特别注意对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

脚趾按摩方法

1.用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五分钟左右,两只脚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一天2~3次

2.按捏脚趾,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睡前进行最为方便。

对于长期坐办公室、缺乏运动的白领来说,尤其具有积极的作用。寒冷季节,气血运行不畅,则更有意义。另外,多走路也有同样的效果,因此为一个人在走路时有近一半的重量是由脚趾来承担,走路将促进脚趾的血液循环和经络运行,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关阅读

顺时养生法效果好吗


现如今的生活当中大家对于养生这样的方法已经渐渐的演变成生活当中人人所知的一项运动,养生不光可以运动,还可以利用食疗,按照不同的四个季节调理,每一个季节当中的温度差别和温度的现象都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于在条件方面我们一定要严格把关,那么顺时养生法效果是怎样的呢!

关于四时养生,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论述,如《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篇里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意思是说,在春夏之季,气血容易趋向于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以维持和调节人与自然的统一。

养生之道在于顺应四时

连皮肤都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身体的其他部分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一年的养生战略也应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简言之,就是要法时。

法时养生,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说具体一点,就是热天有热天的养生原则,冷天有冷天的养生道理。总的原则就是要顺应天时养生,也就是要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来调养我们的身体。

法时养生的精髓是四季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

那么,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又是如何影响人体的呢?

四时对人体精神活动的影响。

在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里专门有一篇是讨论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精神活动影响的,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对于此篇,《黄帝内经直解》指出:“四气调神气,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态也。”著名医学家吴鹤皋也说“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所以篇名为“四气调神”。这里的“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神”,指人们的精神意志。四时气候变化,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活动,则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主宰,内在脏气与外在环境间取得统一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四时对人体气血活动的影响。

祖国医学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如《素问·八正神明论》里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位而卫气沉。”意思是说,在天热时则气血畅通易行,天寒时则气血凝滞沉涩。

有关以上文章为大家介绍了顺势养生法能够很好的调节,大家体内的气血充足,同时促进气血的活性以及情绪的流动,在调肝舒气的同时,又可以达到最终治疗的目的。

中医艾灸让你更健康


中医针灸美容中的艾灸指的是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在人体穴位,具有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温经通络之功效。中医针灸美容之艾灸适应人群比较广,适用于内科、外科、妇科等,可以让你气血旺盛,保持健康的好气色,由里向外的美丽。

合谷位于我们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之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膈俞先找肩胛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翅膀骨,它的内下角跟第七胸椎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条线的中点就是膈俞穴。

肝俞在膈俞下面两个锥体,大约2.5厘米。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太溪在手指从脚内踝最高地方向后捋,跟腱前的凹陷处。

水分脐上1寸。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及小便不利。

脾俞第九胸椎棘突下,各旁开1.5寸。艾灸这个穴位可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对消除水肿有效。

三阴交在内脚踝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这是女性常用穴,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均有平衡的作用。

以上呢就是艾灸的相关介绍,艾灸的时间应以以10~15分钟为宜,艾灸的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微红、暖和即可,每天一次。

中医补肾让女人更健康


肾是女人美丽与健康的发源地,当你卸完妆后,面对黄而晦暗的脸,早起后水肿的眼睛,日渐脱落的秀发你就要重视破坏你美丽的肾虚了!

中医里的女性肾虚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主骨,生髓,通脑,肾主纳气,肾主水液,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腰为。肾之府等。总之肾脏的健康说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系统有活力。如果。肾虚了,就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的现象。

提示:女性一生中的各个阶段均可出现。肾虚,幼儿期肾虚可致发育迟缓;青春期肾虚可致初潮延迟,月经稀少;成年期肾虚则致不孕不育、性欲淡漠,提前绝经;更年期肾虚易发生骨质疏松、心脏病变等。

肾虚,让我的眼睛不再明亮

最近26岁的张小姐早上起来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眼睛成了鱼泡眼,原先漂亮的双眼皮也渐渐变形,并且出现了可怕的眼袋与黑眼圈,常感到眼睛疼痛,并且眼花,看东西不清楚。

分析:肾主水,肾虚导致水的代谢与运输不畅,血液循环受阻,因而出现了眼睛水肿,黑眼圈,而长期过食辛辣食品的女性,则可使肾气亏损,导致眼花、目痛。

让各种女性生理问题提前报到

李女士已经30岁了,她经常头晕、耳鸣、夜晚潮热、盗汗、腰酸腿软、手足心热,而这些都是在40多岁才出现的更年期症状,同事于女士也诉说最近月经变得不正常,稀少,暗淡,有时靠吃调经药才能正常。

分析:经过医生的询问,李女士说她三年前因子宫肌瘤切除了子宫。目前出现的这些症状就是因为子宫切除后,肾阴虚引起的,如果手术后就开始吃中药调整补肾,是不会有这么明显的症状的。于女士由于长期劳累,伤及肾阴。而。肾藏精,精血同源,月经又以精血为基础,所以当女性肾阴亏虚时则月经量少。

干燥综合征趁虚而入

周妈妈刚过50岁,最近她感到经常口干、眼干、鼻干,老想喝水,但饮水又不能解渴。

分析:经中医科的医生诊断,周妈妈可能是干燥综合征。当她伸出舌头时,只见舌红如镜面一样光亮,一点舌苔都没有,舌的中间还有许多裂纹。经过一段时间的滋阴补肾,她不但症状消除了,舌苔也恢复了正常。

科学补肾,让女人回归健康

六味地黄丸:此方既补肾健脾,又有平肝的作用。方中药物三补三泻,如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肾健脾,为三补;茯苓、泽泻、丹皮利水渗湿、平肝之火,为三泻。六味地黄丸是一个补而不腻、补泻平和、诸脏皆可兼顾的非常好的方子。

如果出现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的肾阴虚症状,可服知柏地黄丸。

如果出现夜晚口干、渴欲饮水的肾阴虚症状,可服麦味地黄丸。

如果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的肾阴虚症状,可服杞菊地黄丸。

专家提醒:以上几个方剂都是治疗肾阴虚的常用方剂,只是症状不同时有所偏重而已。中医补肾应辨证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食补:同样可以

下面推荐几种补肾的食品: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等功用,久服能益寿延年。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冬季中医艾灸讲究这些更健康!


古代养生修炼为人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徵阳气的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

艾灸神阙穴 在冬至,选取具有强身保健作用的穴位,在此穴位上施行艾灸,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可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共九天),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把艾条点?后以肚脐为中心,薰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用隔薑灸(把生薑切薄片放肚脐上,再放艾烟点燃)。在严寒天气视乎需要还可重复再灸。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秋季中医足疗怎样更健康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秋季,在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更加注意养生保健的一个季节,可是在生活当中每个人养生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是不一样的方药起到的效果同样也不同,那么下面我们要了解的是秋季中医足疗养生,看看秋季中医足疗到底对我们的身体保健可以起到怎么样的功效。

对于足疗大家并不陌生,因为现在忙碌的工作以及生活压力总是让人们感到非常疲倦,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可以适当的足疗,那么就能够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这样对于身体健康也能带来帮助。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闲暇的时候都会去各种各样的足疗店,足疗养生已经成为人们度过周末时光的最佳选择。辛苦工作了一周,来个舒适的足疗按摩,全身的疲劳仿佛瞬间都消失不见了。足疗按摩的原理是指通过刺激我们脚底大大小小的穴位,通过神经对我们的器官产生的反应,加快我们的血液流畅,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促进我们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山楂当归方

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频饮,余液与2000毫升开水—起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天为1疗程。

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尤其适用于产后服用避孕药而使面部长黄褐斑的妇女。

当归桂圆方

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想要更好的保健自己的身体预防各种各样的疾病,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应该重视这些养生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绝对是建立在健康科学的基础上的,并不需要担心会给你的身体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

橄榄详解 药膳养生更健康


橄榄 一名青果。属橄榄科植物。因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故又称谏果。橄榄产中国南部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尤以广东栽培最多。

性味 酸、甘、涩、温,无毒。

成分 种子含挥发油,其中有醇不溶性的树脂-香树脂素等。果肉含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C。

功用 消酒,解鱼毒,生津。本品有清肺解毒化痰之功,用于防治上呼吸道传染病,治喉痛,鱼骨埂喉,误食鱼、肉中毒等。

[防治流感,上感,白喉等]

将鲜青果3~5个劈开,鲜萝卜(红皮、白皮均可)半至1个切开,煮水代茶饮,连用数天。

[误食鱼、蟹、河豚中毒]

鲜青果30~60克捣烂,加水绞榨汁,灌服使吐。

[癫痫]

青果500克捣烂,郁金250克,加水适量,煎成浓汁去渣,再煎浓再去渣,前后煎三次然后过滤,加明樊250克,收成膏,每服1匙,温水送服,一日2~3次。

[鱼骨鲠喉]

青果核磨汁,用作含咽剂,民间经验据称有显效。

养生主要方法之二顺时摄养


人类有着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中医学称其为“天年”,据《左传》记载,天年应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左右。一般认为,寿限是两种过程的结果:一为同时间紧密相关的生量性改变,另一为躯体、精神疾患或应激所致的病理性改变。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均是人类寿命的影响因素;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胃的功能状态,是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内部因素。中医养生学的各种方法,实践证明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维护身心健康和延缓衰老进程的作用。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期望的寿命可大为延长。
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人类具有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有着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规律。但是,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能使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处于阴阳协调、脏腑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从而延缓人体衰老的进程。因而,养生对于预防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延年益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在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前人在长时期的养生活动中,不断地研究致病原因与发病条件,研究人体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规律,不断深化对衰老机理的认识,并在预防疾病与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和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养生的主要方法概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顺时摄养
顺时摄养,系指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利于人全化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例如:精神调养上可结合踏青春游等室外活动使人的精神愉快,阳气畅达;起居上宜晚睡早起,初春乍暖还寒之际要注意衣着保暖,防止感冒;饮食上宜选取用辛甘微温之品,辛甘发散以助阳气升发,温食以护其阳;并可选择轻柔舒缓的户外锻炼项目,运形以养生,以利于人体的吐故纳新,气血调畅。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因而养生活动要注意养阳。例如:精神调养上要求神清气和,快乐欢畅,使人体气体宣畅;起居上宜晚卧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以避炎热并消除疲劳;饮食宜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切忌贪凉饮冷太过,注意保养阳气;运动要适度,宜安排在傍晚或清晨进行,以避其暑热,防止对人体的阳气津液消耗过大。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阳气始敛,阴气渐长。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精神调养上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安宁的心境,使神气收敛;起居上宜早卧早起,衣着要根据初秋与深秋的气候特点而增减;秋燥季节,要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饮食上要防燥护阴;秋令的特点以收为主,故宜静功锻炼。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精神调养上应采用适宜的调神方法,勿使情志过极,无扰乎阳;在起居上宜早卧晚起,衣着尤应注意保暖;饮食宜热食,以护阴潜阳为原则,燥热辛辣之品亦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冬令的锻炼可因人而异。早锻炼时间以待日光为宜,大雪浓雾时低层空气多有污染,故不宜锻炼。

中医养生 顺时起卧更健康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