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养生拔火罐 > 导航 > 拔火罐的坏处

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

夏季养生拔火罐。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一、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

真空拔罐是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穴位或病灶点),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起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的一种非药物疗法。

那么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呢?有什么要注意的?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

选取适当大小的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将选好的罐具顶部活塞上提一下,以保证通气,将真空枪口轻轻套住罐具顶部活塞后,垂直快速提拉杆数次,至拔罐部位皮肤隆起,病人可耐受为度,罐具吸附于体表之后,将负压枪口左右轻轻旋动向后退下,轻按一下罐具活塞以防漏气;治疗结束时提一下罐顶活塞即可,每次治疗时间10分钟。在单人不能直接拔罐的部位(如脊椎、腰部)可使用连接器。

1、根据病情选好穴位,在治疗中均应取双侧穴位。

2、选取适当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可分为坐位、仰卧、侧卧及俯卧位)。

3、将选好的罐具顶部活塞上提一下,以保证通气。

4、将负压枪口轻轻套住罐具顶部活塞后,垂直快速提拉杆数次,至拔罐内皮肤隆起,病人可耐受为度。

5、在不能直接拔罐的部位(如脊椎、腰部)可使用连接器。连接器安装方法:先将连接器一端的连接杆大头连接备用前嘴的大孔,再将另一端连接杆小头连接负压枪口,使之成为一体,然后前嘴与拔罐有活塞的一头套在一起,再将拔罐放在需要治疗的部位。

6、罐具吸附于体表之后,将负压枪口左右轻轻旋动向后退下,轻按一下罐具活塞一防漏气。

7、治疗结束时提一下活塞即可。

8、拔罐具使用后常规用消毒液,酒精棉擦拭。不可浸泡,水煮或高温处理等。

9、罐疗时拔不上,请检查拔罐内胶塞是否严封,负压枪和拔罐连接是否过紧,负压枪和拔罐是否垂直,负压枪和拔罐提拉时对皮肤压力是否过大。

虽然拔罐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自然疗法,但还是有禁忌,如心脏病患者、血友病、全身高度浮肿、患有皮肤病或伤口者等禁用拔罐;体质消瘦弱小、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使用拔罐时吸附力量宜轻;孕妇使用拔罐须谨慎。

那么真空拔罐的注意事项,你了解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真空拔罐的注意事项,真空拔罐可不是随便就可以操作的。

二、真空拔罐的注意事项yS630.cOm

1、选择好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进行拔罐为佳。

2、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尤其对须宽衣暴露皮肤的患者应避开风口以免受凉感冒。

3、拔罐时嘱咐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罐体脱落。拔罐使用罐体吸附数目多时,罐体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体互相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拉伤,或因罐体间互相挤压而致罐体脱落。

4、前一次拔罐部位斑块未消失之前,不宜再在原处拔罐。

5、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背部、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宜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上肢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可适当延长;天热时则可相应缩短。

6、起罐后皮肤局部潮红、瘙痒,不要乱抓,可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增效乳或油,经几个小时或数日即可消除。

7、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区分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如遇异常紧拉、疼痛或严重不适,应立即调整负压(拉动罐体底部排气阀门杆稍放一点气减压即可)或起罐重新吸附;如出现晕罐现象参照本书异常反应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8、过度疲劳、饥饿、大渴、醉酒、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让患者休息,饮食、饮水后、酒醒后再行拔罐;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用轻手法。

拔罐不易过于频繁,对于起保健效果的拔罐一周可以选择1至2次,对于起治疗效果的拔罐则一周最多1次。同时,拔罐时的留罐时间不易过长,夏季留罐时间在10分钟左右,冬季在20分钟左右。家庭用的真空气罐吸附力不易过大,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三、拔火罐出现水泡是为什么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一般来说,拔罐出现水泡比较多的地方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ys630.coM延伸阅读

真空拔火罐是怎样的


中医是我们国家特别古老的一种救死扶伤的好方法,所以现在有很多的人,为了去除自己的疾病,仍然会选择拔火罐治疗疾病,而且也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那么真空拔火罐是怎样的?为了你能对这种方法有更多了解,就来看看下面详细介绍。

简介

真空拔罐器,是一种医疗器具,利用抽气成真空负压状态的无火拔罐器具,其吸收了传统罐具的优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使中医古老的拔罐法又焕发了青春。真空拔罐器的主要特点是罐体透明,罐内负压可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火罐,疗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无烫伤之优,操作简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适用于医院,又更广泛的适用于家庭。

真空拔罐的常用方法

使用方法:选取适当大小的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将选好的罐具顶部活塞上提一下,以保证通气,将真空枪口轻轻套住罐具顶部活塞后,垂直快速提拉杆数次,至拔罐部位皮肤隆起,病人可耐受为度,罐具吸附于体表之后,将负压枪口左右轻轻旋动向后退下,轻按一下罐具活塞以防漏气;治疗结束时提一下罐顶活塞即可,每次治疗时间10分钟。在单人不能直接拔罐的部位(如脊椎、腰部)可使用连接器。

临床常用治疗病症

【主治】 肩周炎、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脑血栓、感冒、神经性头痛、腰腿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腹泻、哮喘、便秘及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病患。 【兼治】 咽喉肿痛、耳鸣、耳聋、慢性鼻炎、风火牙痛、妇女月经不调、通经、盆腔炎年、小儿遗尿、小儿厌食、蚊虫叮咬、肥胖等病症。

真空拔火罐是怎样的?相信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你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真空拔火罐是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目前选择特别多的一种拔火罐方法,所以你可以通过对以上了解,选择通过真空拔罐,让自己疾病尽快的消失,这样才能让自己生活质量很高。

拔火罐操作的方法有哪些呢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因为一些不知名的因素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比如说腰酸背疼,头晕目眩,四肢乏力等等. 其实很多朋友都会发现这是体内湿气过重所导致的症状,因此他们都希望通过拔火罐来很好地缓解这些症状. 那么拔火罐操作的方法有哪些呢? 接下来的时间请朋友们和我一起进入到下面的内容.

(1)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4)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10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

实践证明,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严重郁血减为轻微渗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强抗病能力;不留斑痕;防止吸过度,造成水泡伤引起感染;时间虽短,疗效较高。

(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

(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

(7)间隔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讲来,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可隔日一次。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例如发高烧,急性类风湿,或急性胃肠炎等病,每卧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皆不为过,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

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很好地介绍了拔火罐的一些操作方式方法,在此我衷心希望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们都能认真的学习上面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拔火罐的效果. 同时也能不通过一些西药就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结果,并且适当的拔火罐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所以这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颈部刮痧操作方法


随着现在人对于中医的逐渐重视,像刮痧拔罐这些比较传统的中医治病方法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其中刮痧在不同的部位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说颈部刮痧就是治疗感冒的常用方法。不过因为很多朋友仅仅是了解刮痧,而对于刮痧的操作方法不是很清楚,因为平时也不敢尝试。为了让大家能够真正的认识到中医,本文将针对颈部刮痧部位操作方法做出分析。

方法/步骤

首先是找准几个穴位。风寒感冒早期应该刺激风府以及风池穴。风府穴在哪里?风府在我们脑袋后缘有块突起的隆骨下方,发际上方一寸的位置(如图)风池穴在哪里?风池有两个,一左一右都在风府两边与之平行的胸锁乳突肌外缘位置。(如图)找准后可以准备刮痧了。

拿刮板要有姿势。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刮板一端,用中指顶住刮板留出另一端三分之一处用来刮痧。

涂上刮痧油。开始刮痧要注意拿住刮板只用那三分之一的部分刮,而且应该向下倾斜四十五度角刮,控制力度,快速平稳刮。刮痧范围要包括整个颈部直到腰椎第一节的大椎穴。两边是从风池分别往下刮。等到刮出三道痧就可以了。每天坚持一次,一般三天之内感冒症状即可消除。

上述就是颈部刮痧操作方法的详细介绍,提醒各位朋友在操作颈部刮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找准穴位,否则的话是起不到刮痧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刮痧之后不要受凉,避免邪气入体,只有这些都做到了,刮痧的意义才可以真正的提现出来。

真空拔火罐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医治疗疾病有些比较悠久的历史,而且虽然治疗起来效果非常缓慢但是对身体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拔火罐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治疗方法,掌握好穴位能有效的帮助我们治疗颈椎病和减肥等,以及缓解身体的疲劳,但是中医拔罐讲究有很多,如果没有掌握好穴位和方法还容易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下面一起了解下真空拔火罐注意事项有哪些。

真空拔火罐注意事项有哪些

1、选择好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进行拔罐为佳。

2、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尤其对须宽衣暴露皮肤的患者应避开风口以免受凉感冒。

3、拔罐时嘱咐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罐体脱落。拔罐使用罐体吸附数目多时,罐体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体互相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拉伤,或因罐体间互相挤压而致罐体脱落。

4、前一次拔罐部位斑块未消失之前,不宜再在原处拔罐。

5、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背部、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宜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上肢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可适当延长;天热时则可相应缩短。

6、起罐后皮肤局部潮红、瘙痒,不要乱抓,可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增效乳或油’,经几个小时或数日即可消除。

7、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区分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如遇异常紧拉、疼痛或严重不适,应立即调整负压(拉动罐体底部排气阀门杆稍放一点气减压即可)或起罐重新吸附;如出现晕罐现象参照本书异常反应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8、过度疲劳、饥饿、大渴、醉酒、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让患者休息,饮食、饮水后、酒醒后再行拔罐;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用轻手法。

上面就是对真空拔火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以后我们知道拔火罐能帮助我们调理身体,但是一定要多观察瘢痕的情况,以免导致皮肤受损,并且一定要结合拔火罐的目的找准穴位,另外拔火罐一定要找正规中医院进行。

中医操作拔火罐有哪些好处


现代人很讲究养生,养生是很重要的学问,养生的内容也是很多的,其实养生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人养生需要具备很复杂的一些条件,拔火罐目前是一种很重要的养生方式,中医操作拔火罐是具有很多的好处的,拔火罐能够养生保健,同时也能够防病治病的,具体的好处还是希望下面做个详细的介绍。

   一、减肥作用

火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及脂肪消耗增加,即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脂肪,从而达到安全、保健、快速减肥的目的。

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三、排除体内毒素

拔罐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四、温热作用

当人体受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等外界侵袭或跌打损伤后,即可扰乱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瘀血、气滞、痰涎、宿食、水浊、邪火,这些致病因子通过人体经络走窜于全身,并充斥于经络上的穴位,打乱了气血的运行,致使气血凝滞。拔罐可祛除人体六邪气,通气通血、舒经活络,它的温热作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

中医认为火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体弱多病、体形臃肿、脸上起斑、痘、皱、干燥等多种症状及皮肤问题。通过火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美体祛病疗疾的目的。

   中医操作拔火罐有诸多的好处的,但是每一种穴位按摩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甚至用中医方法操作拔火罐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的,穴位有很多,正确的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够经络气血,延缓衰老,保证身体的康健,就是因为有诸多的好处,才会被很多人认可。

真空拔火罐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真空拔火罐克服了传统拔火罐的诸多缺点,不但效果不亚于传统拔火罐,而且罐体透明,易于观察皮肤变化情况,并且罐体内的气压可以随意调整,易于控制。下面是关于真空拔火罐的优势与注意事项叙述,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真空拔火罐吧。

传统玻璃火罐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口径较为单一(导致使用的部位相对有限),负压不易调节,易碎,质量较重不易携带,投火、闪火手段可能烫伤、烧伤患者皮肤等等。这些不足都制约了拔罐疗法的发展。

真空拔罐是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穴位或病灶点),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起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的一种非药物疗法。

那么,相比较传统火罐,真空拔罐的好处有哪些呢?真空拔罐从各方面都较传统拔罐有了长足的发展,如罐体制作材料从动物犄角、陶瓷、竹木、金属、玻璃发展到现在的树脂注塑,克服了传统拔罐器材的缺点;罐体内负压形成方式,由传统水煮排气、燃火排气、挤压排气发展到现在的抽气枪直接抽气,克服了因传统拔罐使用火容易烫伤皮肤、不易调节负压、不易起罐等不足。

真空拔火罐的使用步骤:

1.暴露皮肤 将患者待拔罐部位(穴位)逐步暴露,如先在颈背部拔罐 ,需暴露颈背部皮肤,将在腰部拔罐,需暴露腰部皮肤,余部类推。

2.清洁表面 对不清洁的表面进行清洁,有汗液者用纸巾拭干。

3.器具准备 根据病人病情、虚实、胖瘦等情况以及具体需拔罐的部位,选用与之适宜的罐体(口径),一般背、腰、臀、胸腹、大腿部和体骼强壮丰满、实证的患者多选大号罐;颈、肩、上肢、小腿和体骼瘦小、老弱幼童的背腰、胸腹可选用中号罐;头面、上肢手腕部、下肢膝关节、足部和体弱病久者可选用小号罐。拔罐前应检查抽气枪是否工作正常,罐体底部排气阀门杆与胶塞间有否漏气,需走罐时须准备刮痧拔罐润肤油(或乳)。

4.辨病(证)用罐 拔罐具体部位须根据患者不同病证在不同的部位(穴位)上进行拔罐。

5.拔罐顺序 拔罐时一般采取先上后下的原则,拔罐顺序为头部、颈部、背部(胸椎部、腰椎部、骶椎部)、胸部、腹部、上肢部、下肢部。

6.平衡对称原则 除人体前正中线的任脉、前正中线的督脉上的穴位全身只有一个外(如膻中、气海、百会),其余穴位均为左右对称的,如腰部左右两个肾俞穴,左右上肢内侧的内关穴。拔罐治疗时除任督两经穴位外,其他穴位均平衡对称拔罐。

真空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选择好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进行拔罐为佳。

2.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尤其对须宽衣暴露皮肤的患者应避开风口以免受凉感冒。

3.拔罐时嘱咐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罐体脱落。拔罐使用罐体吸附数目多时,罐体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体互相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拉伤,或因罐体间互相挤压而致罐体脱落。

4.前一次拔罐部位斑块未消失之前,不宜再在原处拔罐。

5.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背部、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宜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上肢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可适当延长;天热时则可相应缩短。

6.起罐后皮肤局部潮红、瘙痒,不要乱抓,可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增效乳或油,经几个小时或数日即可消除。

7.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区分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如遇异常紧拉、疼痛或严重不适,应立即调整负压(拉动罐体底部排气阀门杆稍放一点气减压即可)或起罐重新吸附;如出现晕罐现象参照本书异常反应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8.过度疲劳、饥饿、大渴、醉酒、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让患者休息,饮食、饮水后、酒醒后再行拔罐;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用轻手法。

以上是对于真空拔火罐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的简单描述,更多有关真空拔火罐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刮痧拔罐频道,或者在站内搜索真空拔火罐可以找到更加全面的内容。

拔罐的操作方法简介


(1)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4)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10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

实践证明,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严重郁血减为轻微渗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强抗病能力;不留斑痕;防止吸过度,造成水泡伤引起感染;时间虽短,疗效较高。

(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

(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

(7)间隔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讲来,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可隔日一次。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例如发高烧,急性类风湿,或急性胃肠炎等病,每卧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皆不为过,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

(8)疗程。一般以12次为一疗程,如病情需要,可再继续几个疗程。

(9)部位:肩端、胸、背、腰、臀、肋窝以及颈椎、足踝、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皆可拨罐。另外还可根据病情,疼痛范围,可拔l~2个火罐,或4~6个甚至10个玻璃火罐。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导读: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大家都知道人工呼吸是什么,但是你知道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吗?下面教几种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一起来增长知识吧。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有很多,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人工呼吸适用于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溺水及触电等患者的急救。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1、口对口吹气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洁。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3)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2、俯卧压背法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3、仰卧压胸法

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在常温下,人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所以,进行人工呼吸时,速度要快。一旦病人呼吸顺畅时,也应尽快送到医院详细检查治疗。

直肠给药的操作方法


直肠给药这种治疗方法一般都是用在儿童身上的。因为这种治疗办法不会让儿童感觉到疼痛,孩子就不会哭闹,还会能最快的发挥药物的药效,减轻儿童因为疾病给身体带来的痛苦,直肠给药是在儿童排便后治疗将药物送入孩子的直肠内,下面给大家介绍直肠给药的操作方法。

儿童直肠给药是一种安全、无痛、方便、有效的绿色医疗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儿科临床治疗工作中。现将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一总结,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同是也诚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本文的不足之处给予更正指导。

一、儿童直肠给药的正确体位

临床上多采用以下三种体位给药:(1)侧卧位;(2)截石位;(3)俯卧位。临床多以此卧位给药。

二、直肠给药的方法

首先在给药前20--30分钟让患儿排便,这样既可以增加药物注入后的保留时间,也可以增加药物与直肠粘膜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吸收。然后逗哄患儿,以争取最大限度的主动配合治疗,切记强行给药。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取合适的药物(用量见下表),吸入注射器内,安装好小儿直肠给药导管,将注射器内剩余空气排尽,然后对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预热加温。加温大多采用热水浸泡法,其热水的温度应控制在37℃--40℃之间,浸泡约5---10分钟即可。去除加温好的注射器,将患儿调整至理想体位,用医用石蜡油涂在直肠给药导管的远端,约2--5cm,再将患儿的肛门周围涂少许石蜡油。然后将给药导管缓缓插入肛门至合适位置(插入深度见下表),将药液缓缓注入直肠内,注射完毕后,轻轻拍打患儿臀部2--3下,同是将给药导管轻轻拔出,叮嘱患儿或家长,让患儿取左侧位静卧5--10分钟,方可自由活动。

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