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简单易操作的养生运动 > 导航 > 瑶浴养生操作方法

颈部刮痧操作方法

简单易操作的养生运动。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颈部刮痧操作方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随着现在人对于中医的逐渐重视,像刮痧拔罐这些比较传统的中医治病方法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其中刮痧在不同的部位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说颈部刮痧就是治疗感冒的常用方法。不过因为很多朋友仅仅是了解刮痧,而对于刮痧的操作方法不是很清楚,因为平时也不敢尝试。为了让大家能够真正的认识到中医,本文将针对颈部刮痧部位操作方法做出分析。

方法/步骤

首先是找准几个穴位。风寒感冒早期应该刺激风府以及风池穴。风府穴在哪里?风府在我们脑袋后缘有块突起的隆骨下方,发际上方一寸的位置(如图)风池穴在哪里?风池有两个,一左一右都在风府两边与之平行的胸锁乳突肌外缘位置。(如图)找准后可以准备刮痧了。

拿刮板要有姿势。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刮板一端,用中指顶住刮板留出另一端三分之一处用来刮痧。

涂上刮痧油。开始刮痧要注意拿住刮板只用那三分之一的部分刮,而且应该向下倾斜四十五度角刮,控制力度,快速平稳刮。刮痧范围要包括整个颈部直到腰椎第一节的大椎穴。两边是从风池分别往下刮。等到刮出三道痧就可以了。每天坚持一次,一般三天之内感冒症状即可消除。

上述就是颈部刮痧操作方法的详细介绍,提醒各位朋友在操作颈部刮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找准穴位,否则的话是起不到刮痧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刮痧之后不要受凉,避免邪气入体,只有这些都做到了,刮痧的意义才可以真正的提现出来。

yS630.Com相关推荐

如何刮痧,教大家刮痧的具体操作方法


不少女性朋友都是在美容院里做刮痧,因此,很多人认为刮痧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一般人自己很难操作。其实不然。刮痧疗法并非发多数人所想的那样需要技术,熟练掌握刮痧手法。

​可以说,刮痧技术,刮痧手法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了解刮痧知识,掌握正确的刮痧理念。最重要的刮痧理念就是:刮痧的时候一定要顺着经络的走向去刮。人体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经络,每条经络的走向都是不同的,刮痧的时候一定要顺着经络的走向,而不能逆着刮痧或者横着刮痧。一般来说,刮痧的时候是要按照从上向下的方向刮试的。

如果不懂经络分布,不顺着经络走向去刮,而是逆着刮或者横着刮,那么刮出来的淤血没有排毒通道,挂出来的砂只是暂时出来,但没有办法循环,只能再次被身体吸收进去。这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只有顺应经络走向刮痧,才可以让挂出来的淤血顺着膀胱经及时排出去。至于刮痧的手法和刮痧的技术,则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注意刮试的时候力道不可过猛,刮得时候尽量迅速即可。

建议刮痧的时候,最好自己买一张人体经络分布图,边看着经络的走向边进行刮痧,这样操作效果是最好的。

如何刮痧 教大家刮痧的具体操作方法


不少女性朋友都是在美容院里做刮痧,因此,很多人认为刮痧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一般人自己很难操作。其实不然。刮痧疗法并非发多数人所想的那样需要技术,熟练掌握刮痧手法。

​可以说,刮痧技术,刮痧手法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了解刮痧知识,掌握正确的刮痧理念。最重要的刮痧理念就是:刮痧的时候一定要顺着经络的走向去刮。人体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经络,每条经络的走向都是不同的,刮痧的时候一定要顺着经络的走向,而不能逆着刮痧或者横着刮痧。一般来说,刮痧的时候是要按照从上向下的方向刮试的。

如果不懂经络分布,不顺着经络走向去刮,而是逆着刮或者横着刮,那么刮出来的淤血没有排毒通道,挂出来的砂只是暂时出来,但没有办法循环,只能再次被身体吸收进去。这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只有顺应经络走向刮痧,才可以让挂出来的淤血顺着膀胱经及时排出去。至于刮痧的手法和刮痧的技术,则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注意刮试的时候力道不可过猛,刮得时候尽量迅速即可。

建议刮痧的时候,最好自己买一张人体经络分布图,边看着经络的走向边进行刮痧,这样操作效果是最好的。

中医教你刮痧治疗的操作方法及补泻手法


导读:中医教你刮痧治疗的操作方法及补泻手法 操作时手持刮痧板,蘸上润滑剂,在患者体表的被刮部位按一定方向用力均匀地进行刮拭。一般使用腕力,同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反应调整刮拭的力量,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一)操作方法

有平刮、竖刮、斜刮及角刮。

(1)平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2)竖刮 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竖直上下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3)斜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进行斜向刮拭。本法主要适用某些不能进行平、斜刮的部位。

(4)角刮 用刮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

导读:中医教你刮痧治疗的操作方法及补泻手法 操作时手持刮痧板,蘸上润滑剂,在患者体表的被刮部位按一定方向用力均匀地进行刮拭。一般使用腕力,同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反应调整刮拭的力量,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二)补泻手法

刮痧疗法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补和泻是相互对立、作用相反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手法,其与刮拭力量的轻重、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刮拭的长短、刮拭的方向等诸多因素有关。

1.补法

具有以下特点的刮法为补法。

(1)刺激时间短、作用浅,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作用;

(2)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能活跃器官的生理机能;

(3)刮拭速度较慢;

(4)选择痧痕点数少;

(5)刮拭顺经脉循行方向;

(6)刮拭后加温灸。

导读:中医教你刮痧治疗的操作方法及补泻手法 操作时手持刮痧板,蘸上润滑剂,在患者体表的被刮部位按一定方向用力均匀地进行刮拭。一般使用腕力,同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反应调整刮拭的力量,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2.泻法

具有以下特点的刮法为泻法。

(1)刺激时问长、作用深,对皮肤、肌肉、细胞有抑制作用;

(2)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能抑制器官的生理机能;

(3)刮拭速度较快;

(4)选择痧痕点数多;

(5)刮拭逆经脉循行方向;

(6)刮拭后加拔罐。

子宫脱垂艾灸操作方法


子宫脱垂艾灸操作方法

1、子宫脱垂艾灸操作方法

艾灸归来穴,有助于轻度子宫脱垂归位。

艾灸归来穴既能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祛淤止痛,又能益气升提、固摄胞宫,还可以治疗痛经、闭经、不孕、白带过多、子宫虚寒、子宫脱垂等生殖器问题。现代女性劳动减少且缺乏运动,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加上爱吃生冷之品,所以临床上月经失调患者以虚寒证居多,症状为畏寒肢冷、少腹隐痛、喜温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要改善这些症状,均可艾灸归来穴。

归来穴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操作方法如下:

患者取舒适仰卧位,操作者将点燃的艾条放置于归来穴上方,距离皮肤约3cm,使局部产生温热感但又不灼伤局部皮肤为度,左右交替,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2、子宫脱垂是怎么回事

所谓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至子宫颈外口,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以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是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产后习惯蹲式劳动,使腹压增加,也容易促使子宫脱垂;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则多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中医认为,分娩产伤是子宫脱垂的主因,其次是子宫虚寒、劳力过度、年老体虚而引致的。

3、子宫脱垂的症状

子宫脱垂的患者通常都会有骶部酸痛的症状,尤其是在劳累过后尤为明显,在充分的休息之后便可以缓解。还有不少的患者感到下腹、阴道以及会阴部有下坠的感觉,而且也会在劳累过后加剧。

有些患者的阴道内会有球形的脱出物,会在走路、劳动的时候比较严重,在卧床休息后便会自行回缩。很多严重的患者会整天都露在外面,不能回缩。这会因摩擦而出现溃疡、感染等,有的患者还会有出血现象。

子宫脱垂的患者,在腹部用力的时候都会有尿液外溢的情况,比如:大笑、咳嗽等。

很多子宫脱垂的患者都有月经改变、白带多的现象,这是因为脱垂而影响了血循环,使得局部出现了淤血,从而影响了月经。

治疗子宫脱垂的偏方

处方1、升提汤

方药与用法:枳壳15g;茺蔚子15g;将上药浓煎成100ml,加入食糖适量,每瓶500ml,约含升提汤5剂;治疗时,每次50ml,每日2次口服,每1个疗程服用6瓶。

功能与主治:升阳举陷;主治子宫脱垂。

疗效评估:现已报道,用此方治疗924例患者,显效602例、有效173例、无效149例,临床总效率约为84%。

简释:方内枳壳能行气宽中,对轻度子宫脱垂和直肠脱垂均有升提固脱作用。在用药治疗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及忌用生冷。

处方2、升麻鸡蛋方

方药与用法:升麻4g(研末),鸡蛋1个;先把鸡蛋顶钻一黄豆大小圆孔,将药末放入蛋内搅匀,取纸盖封孔,放蒸笼内蒸熟;每天服食1个药蛋,连用10天1个疗程,间隔2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服药期间,须忌房事或重体力劳动。

功能与主治: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轻度子宫脱垂。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120例患者,用药1个疗程,痊愈者62例;经治2个疗程,痊愈者36例;经治3个疗程,痊愈者8例。

子宫脱垂日常护理措施

1、减少咖啡因和酒精:含咖啡因、酒精的饮料将刺激某些荷尔蒙分泌,而诱发皮肤发热。

2、保持规律的性生活:规律的性生活不易使皮肤发热,而且能间接刺激退化的卵巢,以缓和荷尔蒙系统,且防止雌激素锐减。

3、多喝水:多喝水或果汁,也可以有效地控制体温。

4、应少食多餐:少食多餐有利于身体调节体温。

5、饮食中应避免乳制品:酸奶、乳制品、糖、肉类易造成皮肤发热,所以饮食中应尽量避免乳制品。可以多吃生菜、海带、鲑鱼(含骨)、沙丁鱼等。

子宫脱垂患者应该减少站立时间,避免久蹲。重症患者外出检查应用轮椅推送。卧床休息者落实生活护理,减少病人下床活动。保持大便通畅,每天进食蔬菜应保持500g。如有便秘,应遵医嘱大便软化剂。指导病锻炼盆底肌肉,如做提肛运动。指导病人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如咳嗽、久站、久蹲等。

中药艾灸操作方法有哪些


 

中药治病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叫做艾灸方式,艾灸在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做的,在我们感冒,或是腰酸背痛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艾灸的方式来治疗,在中医上的艾灸在大家身体没有疾病的时候多可以做,艾灸的方式可以提高身体的质量,通过艾灸还有改善血液循环的好处,在中医上艾灸的操作很简单,那么中医艾灸操作方式有哪些?

艾炷直接灸

将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称为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化脓灸(瘢痕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

操作方法:

①体位的选择和点穴:因灸治要将艾炷安放在穴位表面,并且施治时间较长,故要特别注意体位的选取,要求体位平正、舒适。待体位摆妥后,再在上面正确点穴。

②艾炷的安放和点火:首先按要求制作好所需的艾炷,除单纯采用细艾绒外,也可在艾绒中加入一些芳香性经末,如丁香、肉桂(丁桂散)等,有利于热力的渗透。然后,在施灸的穴位处涂以少量的葱、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艾炷放好后,用线香将之点燃。每灸完一壮,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复按前法再灸,一般可灸7~9壮。

③敷贴药膏:灸治完毕后,应将局部擦拭干净,然后在施灸穴位上敷贴玉红膏,可1~2日换贴一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亦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疮化脓时,局部应注意清洁,避免污染,以免并发其他炎症。同时,可多食一些营养较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正常透发,有利于提高疗效。如偶尔发现有灸疮久不愈合者,可采用外科方法予以处理。

非化脓灸(无瘢痕灸)近代对灸法的应用,有以达到温烫为主,不致透发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其方法是,先将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在穴位上,并将之点燃,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更换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以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晕为度。因其不留瘢痕,易为患者接受。本法适用于虚寒轻证。

在中医上,如果想要用艾灸的方式来治疗疾病的时候大家都可以试试这样的方式来给自己治疗各种疾病,艾灸治疗其实跟针灸治疗是差不多的,不过艾灸治病是用艾来做的针灸,这样的治病效果更好一些,选择艾灸来治病是需要注意很多事项的,在艾灸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拔罐的操作方法简介


(1)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4)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10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

实践证明,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严重郁血减为轻微渗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强抗病能力;不留斑痕;防止吸过度,造成水泡伤引起感染;时间虽短,疗效较高。

(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

(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

(7)间隔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讲来,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可隔日一次。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例如发高烧,急性类风湿,或急性胃肠炎等病,每卧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皆不为过,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

(8)疗程。一般以12次为一疗程,如病情需要,可再继续几个疗程。

(9)部位:肩端、胸、背、腰、臀、肋窝以及颈椎、足踝、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皆可拨罐。另外还可根据病情,疼痛范围,可拔l~2个火罐,或4~6个甚至10个玻璃火罐。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导读: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大家都知道人工呼吸是什么,但是你知道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吗?下面教几种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一起来增长知识吧。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有很多,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人工呼吸适用于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溺水及触电等患者的急救。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1、口对口吹气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洁。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3)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2、俯卧压背法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3、仰卧压胸法

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在常温下,人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所以,进行人工呼吸时,速度要快。一旦病人呼吸顺畅时,也应尽快送到医院详细检查治疗。

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


一、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

真空拔罐是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穴位或病灶点),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起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的一种非药物疗法。

那么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呢?有什么要注意的?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真空拔火罐的操作方法。

选取适当大小的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将选好的罐具顶部活塞上提一下,以保证通气,将真空枪口轻轻套住罐具顶部活塞后,垂直快速提拉杆数次,至拔罐部位皮肤隆起,病人可耐受为度,罐具吸附于体表之后,将负压枪口左右轻轻旋动向后退下,轻按一下罐具活塞以防漏气;治疗结束时提一下罐顶活塞即可,每次治疗时间10分钟。在单人不能直接拔罐的部位(如脊椎、腰部)可使用连接器。

1、根据病情选好穴位,在治疗中均应取双侧穴位。

2、选取适当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可分为坐位、仰卧、侧卧及俯卧位)。

3、将选好的罐具顶部活塞上提一下,以保证通气。

4、将负压枪口轻轻套住罐具顶部活塞后,垂直快速提拉杆数次,至拔罐内皮肤隆起,病人可耐受为度。

5、在不能直接拔罐的部位(如脊椎、腰部)可使用连接器。连接器安装方法:先将连接器一端的连接杆大头连接备用前嘴的大孔,再将另一端连接杆小头连接负压枪口,使之成为一体,然后前嘴与拔罐有活塞的一头套在一起,再将拔罐放在需要治疗的部位。

6、罐具吸附于体表之后,将负压枪口左右轻轻旋动向后退下,轻按一下罐具活塞一防漏气。

7、治疗结束时提一下活塞即可。

8、拔罐具使用后常规用消毒液,酒精棉擦拭。不可浸泡,水煮或高温处理等。

9、罐疗时拔不上,请检查拔罐内胶塞是否严封,负压枪和拔罐连接是否过紧,负压枪和拔罐是否垂直,负压枪和拔罐提拉时对皮肤压力是否过大。

虽然拔罐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自然疗法,但还是有禁忌,如心脏病患者、血友病、全身高度浮肿、患有皮肤病或伤口者等禁用拔罐;体质消瘦弱小、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使用拔罐时吸附力量宜轻;孕妇使用拔罐须谨慎。

那么真空拔罐的注意事项,你了解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真空拔罐的注意事项,真空拔罐可不是随便就可以操作的。

二、真空拔罐的注意事项

1、选择好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进行拔罐为佳。

2、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尤其对须宽衣暴露皮肤的患者应避开风口以免受凉感冒。

3、拔罐时嘱咐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罐体脱落。拔罐使用罐体吸附数目多时,罐体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体互相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拉伤,或因罐体间互相挤压而致罐体脱落。

4、前一次拔罐部位斑块未消失之前,不宜再在原处拔罐。

5、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背部、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宜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上肢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可适当延长;天热时则可相应缩短。

6、起罐后皮肤局部潮红、瘙痒,不要乱抓,可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增效乳或油,经几个小时或数日即可消除。

7、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区分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如遇异常紧拉、疼痛或严重不适,应立即调整负压(拉动罐体底部排气阀门杆稍放一点气减压即可)或起罐重新吸附;如出现晕罐现象参照本书异常反应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8、过度疲劳、饥饿、大渴、醉酒、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让患者休息,饮食、饮水后、酒醒后再行拔罐;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用轻手法。

拔罐不易过于频繁,对于起保健效果的拔罐一周可以选择1至2次,对于起治疗效果的拔罐则一周最多1次。同时,拔罐时的留罐时间不易过长,夏季留罐时间在10分钟左右,冬季在20分钟左右。家庭用的真空气罐吸附力不易过大,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三、拔火罐出现水泡是为什么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一般来说,拔罐出现水泡比较多的地方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颈部刮痧操作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