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颈椎养生 > 导航 > 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的症状

2019-10-12

颈椎病的艾灸疗法

颈椎养生。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颈椎病的艾灸疗法,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颈椎病的艾灸疗法

1、艾柱灸

艾柱灸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的灸法,可以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2、直接灸

直接灸又名明灸,着肤灸,是把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进行艾灸的方法。

3、无瘢痕灸

在施灸部位放置小艾柱,用线香点燃施灸,不等艾柱燃烧尽而患者感觉灼痛时,立即用镊子夹去艾柱,更换新艾柱再灸,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红润为止。注意不使皮肤烧伤起泡,或者起泡后亦不成灸疮。

4、瘢痕灸

用黄豆大小的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从而达到保健治疗的作用。每灸完一壮,即用蒜汁涂抹一次所灸皮肤后再灸。一般7、8壮即可,化脓时间约持续一周左右,注意保护化脓区域,注意避免感染。灸疮约45天左右愈合,留有瘢痕,一般较少用于治疗颈椎病。

5、间接灸

间接灸有被称为隔物灸,是在艾柱与皮肤间垫上某种物质进行艾灸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间隔物有姜片、蒜片、附片、食盐、药饼等。治疗颈椎病根据其施灸部位特点和治疗需要,常采用的是姜片、蒜片及药饼等介质进行艾灸。

6、隔姜灸

取新鲜的生姜切片,约0.5CM左右的姜片,在中心处用粗针刺数孔,放在穴位上的皮肤上,然后再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艾柱燃尽时用镊子更换艾柱。一般在施灸处出现湿润、红热现象、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7、艾条灸

艾条灸是指用纸包裹艾绒做成的艾卷,一端燃烧,在穴位或者患处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操作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约2-3CM进行熏烤,根据患者热感上下移动,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佳。艾灸至皮肤稍有红晕为度。

8、温针灸

温针灸实际是针灸和艾灸的结合操作方法,一般需要专业医生操作进行。先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随之逃入厚纸板,遮盖住四周皮肤,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2-3CM的艾条,点燃施灸,使温热沿针体传至穴内,达到治疗的目的。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取下,更换再灸,灸毕除去艾灰,退出毫针。

9、颈椎病的艾灸取穴常用主穴有颈夹脊、天柱穴、后溪穴、申脉穴、风池穴、大椎穴及颈椎压痛点等。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可相应的配伍以下穴位进行施灸:气血亏虚型可配足三里、三阴交;痰浊上扰型可配丰隆穴、阳陵泉;气虚血瘀型配有颈百劳、足三里、列缺;痰瘀交阻型可配伍膈俞穴、丰隆穴、外关;肝肾阴虚型可配伍肾俞穴、肝俞穴等。

颈椎病治疗方法

一、按摩法

1、解除痉挛:无论外伤还是劳损,颈肌和软组织痉挛都存在,导致颈部软组织对颈椎正常的平衡力学关系发生矛盾,部分紧张,部分松弛。按摩使肌肉痉挛消除,由紧张僵硬、缺乏弹性变成了放松、柔软、恢复弹性。

2、解除粘连 颈椎病中出血、瘢痕和组织粘连,影响了颈部力学关系,造成了压迫因素,影响了神经和血管功能。推拿通过弹拨和剥离解除粘连,改善了血循环,疏通了经络,滑利了关节。

3、找压痛点:穴位和痛点、敏感点与颈椎病疼痛、麻木、酸胀及萎缩无力等症状有密切关系。在解除了痉挛,分离了粘连后,定点找深部压痛点、穴位、敏感点对颈椎病治疗有重要作用。不但能解除颈强、缓解疼痛,还能疏通经络、改善循环、防止变性引起病理变化。

4、复位:关节脱位、椎体移位、骨赘、先天畸形形成相对的压迫因素,而因软组织不平衡造成或加重了上述病理变化,使颈椎病形成严重临床症状。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对这一环节的改善,这是复位的重要性所在。颈椎病按摩治疗效果也由此下结论,这是十分重要的治疗原则。

二、枕头瑜伽操

大家经常见的枕头,除了用于睡觉,也同样可以作为颈椎病自我治疗体操来练习。瑜伽本身是一种能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整体的调理、使全身各部位得到治疗的一种运动量很小的项目。

1、蝗虫式

做法:俯卧,大小腿呈90度,枕头夹在小腿中间。吸气时,上身和双腿尽量高地抬离地面,保持4次呼吸。呼气还原。

功效:腿夹紧枕头能促进大腿内侧脂肪的消耗,增加背部的收缩,使放松后的舒适度增加,改善睡眠质量。

2、船式

做法:仰卧,枕头放在小腿上面。吸气,抬高上身和双腿,保持4次呼吸,呼气时还原。

功效:借助枕头的重量加强腹部肌肉收缩,减少赘肉,刺激神经,起到安神作用,改善睡眠质量。

yS630.Com相关推荐

颈椎病艾灸穴位


二、治疗颈椎病的几种食疗方法三、颈椎病的特殊临床表现

颈椎病艾灸穴位

1、颈椎病艾灸穴位

颈椎病的艾灸取穴常用主穴有颈夹脊、天柱穴、后溪穴、申脉穴、风池穴、大椎穴及颈椎压痛点等。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可相应的配伍以下穴位进行施灸:气血亏虚型可配足三里、三阴交;痰浊上扰型可配丰隆穴、阳陵泉;气虚血瘀型配有颈百劳、足三里、列缺;痰瘀交阻型可配伍膈俞穴、丰隆穴、外关;肝肾阴虚型可配伍肾俞穴、肝俞穴等。

2、哪些运动可以预防颈椎病

为了放松颈部的肌肉也是为了预防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的预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给自己的颈椎充分的运动,就要多活动自己的颈椎,如果平时给自己的颈椎施加了太多的压力的话。

这样做就可以有效地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颈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舒展,有效放松颈部的肌肉,患者可以前后左右地将自己的颈椎伸展到可伸展的最大范围。

3、颈椎病适合什么样的枕头

人颈椎病要枕着不要太高的枕头,如果枕头太高了就会有脖颈疼痛、头痛头晕、耳鸣及失眠等脑神经衰弱等情况。

老人颈椎病枕头也不要过低了,太低了就会导致老年人头部的血液偏多,影响他们头部血液循环,血管充盈,管壁受压,第二天醒来会感到头晕。

治疗颈椎病的几种食疗方法

1、川芎白芷炖鱼头

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鱼头1个,生姜、葱、盐、料酒各适量。川芎、白芷分别切片,与洗净的鳙鱼头一起放入锅内,加姜、葱、盐、料酒、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2、天麻炖鱼头

天麻10克,鲜鳙鱼头1个,生姜3片。天麻、鳙鱼头、生姜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即可。可补益肝肾,祛风通络。适用于颈动脉型颈椎病。

3、葛根煲猪脊骨

葛根30克,猪脊骨500克。葛根去皮切片,猪脊骨切段,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饮汤食肉,常用有效。可益气养阴,舒筋活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4、桑枝煲鸡

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1 000克),食盐少许。鸡洗净,切块,与老桑枝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煲汤,调味,饮汤食鸡肉。可补肾精,通经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5、生姜粥

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佐餐服食,可祛风散寒,适用于太阳经腧不利型颈椎病。

颈椎病的特殊临床表现

1、吞咽困难

表现为咽部发痒,有异物感,吞咽困难,间断发作,时轻时重,向左侧转头时最为明显,并伴有恶心、呕吐,据近年的临床统计,约有1.6%的颈椎病患者有此表现。

2、高血压

颈椎病可致血压升高或降低,但以前者多见,称颈性高血压。这与骨质刺激交感神经有关。此时患者单纯用降压药无效,治疗颈椎病后血压自降。颈椎拍片可确诊。

3、乳房疼痛

系增生骨质压迫6、7颈椎的神经根所致。开始觉一侧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间断隐疼或阵发性刺痛,向一侧转动头部时最为明显,有时疼痛难以忍受。这种疼痛如果发于左侧,易被误诊为心绞痛,如发于右侧:误诊为胸膜炎,但胸部X线和心电图检查正常,按颈椎病治疗胸痛可逐渐消失。

4、下肢瘫痪或排便障碍

系脊髓的椎体侧束受刺激所致。患者上肢麻木、疼痛无力、跛行,颈部症状多数轻微易被掩盖。有的伴有尿频、尿急、排尿不净或大小便失禁。

颈椎病艾灸哪里


颈椎病艾灸哪里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指颈椎骨关节病变(如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血管,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部分或全部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肌营养不良,且以远端为明显的综合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的原因可归纳为:外部原因,也即各种慢性损伤造成颈椎及其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内部原因,也即颈椎本身的退变。本病以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痉证”范畴。多由于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督脉受损,气血滞涩,经络闭阻,或气血不足所致。

1、【辨证】本病常表现为头、颈、臂、手、上胸背疼或麻木、酸沉,放射性痛,伴头晕、无力,甚者上肢用手感觉明显减退或出现肌肉萎缩。

2、【治则】温经散寒,疏经活络。

3、【主穴】天柱,大椎,阿是穴,合谷,外关,后溪。

4、【配穴】颈夹脊,天宗,上肢麻痛加手三里,曲池,腕骨,肩髃。

5、【灸法】着肤灸,每次灸3~5穴,每日灸1~2次,每穴3~5壮,或艾条悬灸。

颈椎病日常保养

1、用枕适当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最佳的枕头应该是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枕头要有弹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弹棉或谷物皮壳为宜。喜欢仰卧的,枕头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受压以后的高度);喜欢侧卧的,高度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脱空。其实,枕头的真正名字应该叫“枕颈”。枕头不合适,常造成落枕,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要及时诊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编为佳,竹席一则太凉,二则太硬,最好不用。

2、颈部保暖

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稍热,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3、姿势正确

颈椎病的主要诱因是工作学习的姿势不正确,良好的姿势能减少劳累,避免损伤。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应该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

4、避免损伤

颈部的损伤也会诱发本病,除了注意姿势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头部向前冲去,会发生“挥鞭样”损伤,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体育比赛时更要避免颈椎损伤;颈椎病急性发作时,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适合颈椎病的锻炼

1、后伸较力:双手指交叉置于枕后,手臂用力向前,颈部用力向后头手较劲作颈伸肌群的等长收缩。

2、侧方较力:一手掌置于头侧面,手臂与颈部用力较劲作等长收缩。

3、前屈较力:双手置于额部,手臂与颈屈肌群用力较劲作屈肌群等长收缩。

4、抗重力肌力训练:分别侧卧、仰卧或俯卧于床边,作侧屈,后伸,前屈抗重力肌力训练。

以上运动每次收缩10秒钟,间隔10秒钟,每组10次。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以运动后肌肉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谨记:颈椎病发作期不做;各项锻炼均应缓慢渐进进行;高危颈椎应慎重进行锻炼,若锻炼后症状加重应减少动作幅度或强度,甚至停止锻炼。

颈椎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颈椎病患者主要是因为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在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在饮食上也应该多加注意,下面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适合颈椎病人食用的食物有哪些:

1、首先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日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中含量为多。

2、颈椎病患者在饮食上没有特殊的禁忌。但颈推病患者既要做到不可偏嗜一种食物,又要做到不饥饱失常。一般说,对于肥腻、油炸食品、辛辣食品、生冷食品少吃。而对于烟酒等刺激物尽量不要食用,饮食的不合理往往可以加重病情。少饮酒,忌食浇、烤食物。这是在颈椎病的自我治疗中需要注意的。

颈椎病的推拿疗法


【概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臂综合征。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多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颈椎失稳,从而促使椎体发生代偿性增生,骨赘压迫颈神经根、颈脊髓、椎动脉或椎旁交感神经而产生一系列症候群。临床根据增生部位及发生症状的不同而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神经根型见颈、肩、臂疼痛,疼痛呈烧灼样或刀割样,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串麻感,患侧上肢可见发沉、无力、握力减退,受压后酸胀、麻木;脊髓型见一侧或两侧上、下肢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头痛头晕,排尿障碍,甚则四肢瘫痪、卧床不起;椎动脉型见颈痛,肩痛,头晕,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症状常因转动头部、侧弯头部而诱发或加重;交感神经型见神经根型和脊髓型症状外,还兼有心动过速或过缓,肢凉,肢体与头面部麻木,或指端发热,疼痛,全身多汗或少汗;混合型表现为两型或两型以上各种症状同时存在。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跌仆劳损,伤及筋骨,经络不通所致。按摩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复位,治疗各型颈椎病。

【按摩疗法】

(1)颈部推法:取坐位,立于其后,用小鱼际自颈上部向肩部推;再用双手拇指自肩井穴向风池穴推,以局部有胀酸感、皮肤发热发红为度。

(2)颈部拿法:取坐位,立于其后,用双手提拿颈后及颈两侧肌肉,双手交替用力,即左手提拿时,右手放松;右手提拿时,左手放松,反复操作3分钟。

(3)颈部揉捏法:取坐位,立于其后,用双手拇指或小鱼际上下来回揉捏颈部两侧及肩、上肢肌肉5分钟。

(4)颈部提转法:取坐位,立于其后,用一手托其下颌,一手托其后枕部,慢慢左右旋转并用力上提,听到弹响声后,按摩颈部,放松椎旁肌肉(图17-2)。

(5)颈部侧屈法:取坐位,两上肢反抢于背后,立于其后,两手掌侧小鱼际贴于其颈部两侧,然后双手交替着力,使头部向左、向右侧屈运动,反复进行10次。

(6)按肩搬头法:取坐位,双上肢反抢于背后,家人立于其后,左手按其右肩,右手置于其头顶,用力将头颈部向右侧搬动。然后用同法,右手按其左肩,左手置于其头顶,用力将头向左侧搬。两侧交替操作,每侧10次。

(7)理筋法:取坐位,患侧上肢外展,用双手拇指指腹从肩峰沿上肢外侧肌肉分理和拨离至腕关节;然后用抖法抖动其上肢2分钟。

(8)指压法:神经根型,用拇指指端按压风池、肩井、肩髎、外关、少海、后溪穴各1分钟;椎动脉型,用拇指指端按压风池、太阳、列缺、合谷、听宫穴各1分钟;脊髓型,用拇指指端按压肩井、翳风、肩中俞、肩髃、期门、阳陵泉、后溪穴各1分钟;交感神经型,用拇指指端按压百会、肩井、颧髎、神门、外关、足三里穴各1分钟;混合型,根据其混合具体类型,有选择按压以上有关穴位。

颈椎病的刮痧疗法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中老年疾病,表现为在生理退行性变化过程中,因某些创伤及劳损因素,使颈椎逐渐发生一系列解剖病理变化,从而引起颈神经根椎体周围软组织、颈脊髓受刺激或压迫,出现以颈项、肩臂、肩胛上背、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麻痛等症状。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较复杂,根据组织结构及症状不同,分为6种类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以前两者最为常见。

(1)颈型颈椎病:颈项疼痛常常是其首发症状。时轻时重,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多由于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受寒或体力活动时颈部突然扭转而诱发,呈持续性酸痛或钻痛,头部活动时加重,可向肩背部及头后上肢扩散,疼痛伴有颈部僵硬感,转动时颈部可发生响声。检查颈部有明显的压痛,无神经功能障碍表现,x线检查常显示弯曲度改变。

(2)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脊椎病主要发于中、老年人,发生率仅次于颈型。主要是颈椎、椎间孔、邻近组织粘连,关节错位等病变使神经受压刺激所致,其中以颈5、颈6、颈7神经受累多见。其症状是受累一侧单根或几根神经根由颈部向肩、臂、前臂及手部呈电击样放射,常为钻痛或刀割样痛,多数还可表现患侧上肢沉重无力、麻木等,病程较长者可发生肌肉萎缩,咳嗽、打喷嚏、头颈过伸或过屈等活动诱发加剧。检查患者颈项强硬,活动受限,颈生理前凸变小,颈部有多处压痛点,最有诊断意义的是相应颈椎两侧有放射性压痛。压头试验、上举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常为阳性,X线检查示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椎问隙变窄,钩椎关节骨刺,椎间孔缩小,少数有椎体或关节脱位等改变。本病临床分为风寒阻络与气血瘀滞2型。

一、风寒阻络

(一)症状

以颈项僵硬伴肩背上肢疼痛,畏寒无汗,舌淡苔白为典型症状。

(二)治法

(1)选穴风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仑。

(2)定位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昆仑: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肩颈部的风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足部昆仑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从风池穴一直到肩井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然后刮颈后天柱穴至大椎穴,分别由两侧向大椎穴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最后刮足部外侧昆仑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气血瘀滞

(一)症状

以颈项僵硬伴肩背上肢疼痛,胸闷心悸,舌质黯为典型症状。

(二)治法

(1)选穴风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仑、血海、膈俞、三阴交。

颈椎病的拔罐疗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部长期劳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或骨质增生等,导致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症候群。多因风寒、外伤、劳损等因素造成,一般出现颈僵,活动受限,一侧或两侧颈、肩、臂出现放射性疼痛,头痛头晕,肩、臂、指麻木,胸闷心悸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偏盛及轻重不同分为寒湿阻络、血瘀阻络2型。

一、寒湿阻络

(一)症状

头痛、后枕部疼痛,颈项强硬,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背与手指麻木酸痛,或头痛牵涉至上背痛,颈肩部畏寒喜热,颈椎旁有时可以触及肿胀结节。

(二)治法

(1)选穴肩井、大杼、天宗、曲池、合谷。

(2)定位肩井: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见图3-1-1)。

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低头,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者即是第7颈椎,其下为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向下推1个椎骨,其下缘旁开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3-1-1]。

天宗: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垂臂,由肩胛冈下缘中点至肩胛下角做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为取穴部位,用力按压有明显酸痛感,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1-2)。

(3)拔罐方法叩刺、走罐、艾灸法。先用梅花针轻叩上述部位,以微出血为度。血止后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走至皮肤潮红为止。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l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血瘀阻络

(一)症状

头昏,眩晕,倦怠乏力,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视物模糊,食欲不振,面色无华,或伴有胸闷心悸。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肩井、曲池、合谷。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9-6)。

大杼:见前。

肩井:见前。

曲池:见前。

合谷:见前。

(3)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先用梅花针在上述各穴叩刺3~5遍,以皮肤发红、有少量出血点为度。叩刺后拔罐,留罐10分钟,以拔出瘀血为宜。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1)减少低头伏案工作时间,常抬头作颈肩部活动。

(2)睡觉时枕头的高度要适合,注意肩颈部的保暖。

(3)拔罐治疗时要配合推拿,加强肩颈部的功能锻炼。

艾灸颈椎病的排病反应


艾灸是传统医学的一个治疗的方法,比较明显的作用就是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具有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的功效,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当中都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对于颈椎病来说也是如此,通过颈椎艾灸的治疗,能够达到排风寒的作用,能够排除火热湿毒,有很好的排痰湿的功效。

艾灸颈椎病的排病反应

1、排风寒的反应

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关节痛,放屁、或感觉头顶及四肢末梢有凉气往外冒出,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棉被也会发冷,量体温却正常,这些反应持续1至2天或3到5个月不等。

2、排火热邪毒的反应

皮肤表面出现疮痒,痈肿,发烧及类似湿疹伴奇痒,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或以前在好了的脓包又出现了,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这都是身体在排火热邪毒。

3、排郁气的反应

艾灸后情绪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委屈甚至想哭,尤以性格内向者及女性居多,不用压抑,任情绪宣泄出来,也有并打呃逆,肛门排气,肝胆区和反射区酸痛等反应。这都是郁气在排出体外。这些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4、排痰湿的反应

咳吐,痰变多,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

5、排瘀血的反应

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瘀斑,表示淤血堵在皮肤表面的经络中的淤血被排出。

6、与睡眠有关的反应有些人艾灸后睡眠有变化,有感觉整日嗜睡,疲乏无力、头昏脑胀,不思饮食;持续一段时间后,又由嗜睡转为失眠,这都是排病反应,坚持艾灸,过段时间后整个人便会精力充沛。

颈椎病的艾灸疗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