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冬病夏治养生常识 > 导航 > 立冬艾灸肚脐养生

艾灸肚脐治什么病

冬病夏治养生常识。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艾灸肚脐治什么病》,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肚脐治什么病

1、艾灸是什么

艾灸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主要的原理就是用艾叶点燃以后,燃烧的烟气可以熏陶身体的一些穴位,改善身体患病部位的血液循环。这是一种见效比较快的中药治疗方法,对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小,是适合所有人群使用的。艾灸比较简单,也是治疗肾虚病情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身体内部驱走过多的寒气,减少体寒病情的发生。比较适合在夏季进行,这样治疗病情见效比较快速。

2、肚脐艾灸的好处

肚脐艾灸就是在肚脐部位进行中医艾灸的方法。肚脐部位的肥肉比较少,药物渗透到身体比较快,治疗很多肾虚疾病效果都是比较明显的。肚脐艾灸的话可以有效的改善身体的气血不足的病情。是比较简单的一种绿色的养生方法。比较适合一些对药物敏感的体质。这种治疗方法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小。可以缓解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进行。

3、艾灸肚脐治什么病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虚症患者可以在这个穴位上进行隔盐灸,提升元气。我们晓得,母体里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宝宝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里,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与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可随时得以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

常常对神阙穴进行保健灸疗,可以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且对腹疼肠鸣、水肿膨胀、泻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艾灸肚脐方法步骤

温和灸,点燃艾条对准肚脐(神阙穴),距离皮肤约2-3厘米,以感到温热为宜,固定不动。

回旋灸,点燃艾条对准肚脐(神阙穴),距离皮肤约2-3厘米,做顺时针或逆时针往复熏灸。

雀啄灸,点燃艾条对准肚脐(神阙穴),距离皮肤约2-3厘米,像麻雀啄食一样,上下来回熏灸。

以上三种灸法可循环反复施灸。每天施灸15-30分钟,皮肤泛红为度。每天灸一会儿对身体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灸完后喝一杯白开水。

艾灸肚脐注意事项

中医认为,肚脐有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的养生要穴,名叫“神阙穴”。神阙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诱发疾病时,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神阙穴,能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达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功效。

在艾灸肚脐时,一定要注意以下4大方面事项。

1、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3、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温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

艾灸肚脐并非人人适宜,以上提到的禁忌人群,一定要禁用或慎用。

关于艾灸肚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文已经清晰的为大家做了讲述,在对文中所述内容有所了解后,大家在平时采用艾灸法进行养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自身的症状表现而选择相应的部位进行艾灸。

相关阅读

艾灸肚脐可以治痔疮吗


二、艾灸肚脐有什么禁忌三、长痔疮要注意什么

艾灸肚脐可治痔疮吗

1、艾灸肚脐可以治痔疮吗

艾灸肚脐对治疗痔疮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更重要的缓解症状方法还是需要痔疮患者注意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正确饮食,要防止便秘,不要久坐久站,保持肛门清洁,坐时悬空透气,温水或中药熏蒸坐浴。再去药店买些痔疮栓和中药坐浴药物。

2、艾灸治痔疮可灸哪些穴位

2.1、长强

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治疗便血、痔疮、脱肛、泄泻、便秘、腰脊痛、小儿惊风、尾骶骨痛、痫症等疾病。现多用于癔病,腰神经痛等。

2.2、督脉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2.3、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3、艾灸肚脐有什么好处

3.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艾灸肚脐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3.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艾灸肚脐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艾灸肚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3.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3.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

艾灸肚脐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艾灸肚脐有什么禁忌

1、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的人禁止使用

在进行艾灸肚脐眼之前一定要测量自己的脉搏,如果脉搏跳动的次数在每分钟90次以上,那么是肯定不能使用此方法的。此外,吃得过饱或者是过饥的人同样也是不适合艾灸肚脐眼的,一定要注意。

2、面部或者身上有痤疮的人不适合

如果患者脸上或者是身上长有痤疮,那么同样也是不适合用艾灸肚脐眼的。且如果有出现身发高热或者是局部皮肤出现破损的人也是不能使用此方法进行治疗病症的,患者在做之前一定要仔细判断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否符合。

3、女性怀孕期间不适合

有的女性在怀孕初期的时候想到孩子还小,应该不存在什么风险。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以及月经期间都是不能使用艾灸的,若使用了,不仅达不到预料中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4、患有遗传疾病的患者不适合

患有遗传病的患者千万不要艾灸,这样不仅自己得不到治疗,甚至可能传染给其它患者,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一定不能尝试,且患者如果处于昏迷阶段或者高热期间,是一定不能使用艾灸的。

长痔疮要注意什么

1、避免久坐

直肠静脉回流受阻是痔形成的原因之一,人类由于直立姿势,极易在肛门直肠部位发生血液淤积,久坐容易造成血液淤积和静脉曲张,发生血液回流障碍的直肠静脉久之淤血曲张形成痔。

2、科学“进出”

慢性便秘是诱发痔的另一大常见病因,故而养成良好的排便及饮食习惯也尤其重要。平时如有便意应该马上如厕排出,避免“不玩手机就拉不出便便”的习惯,大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久会因水分的重吸收而变干变硬,再排便时需要更加费力才能排出,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肛垫下移,久而久之形成痔。

平时要注意多饮水,使肠腔内保持足够的使大便软化的水分,否则大便过干,使得排便需要更加用力,肛裂、便秘和痔等就更加容易发生。

3、不盲目就医

痔疾病部位特殊,很多老百姓羞于就诊,而且希望快治快好。不少小诊所就抓住了病人的这一心理特点,大肆宣传各种“无痛”、“微创”治疗手段。实际上,痔的治疗有很多种方法,包括药物跟手术方法,并非很多小诊所及网络所宣扬的一旦发病即需手术。痔切除术适用于有症状的混合痔或III、IV度内痔。没有症状的痔通常无需治疗。

艾灸肚脐眼治尿床?


一般孩子小的时候,尿床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当孩子长大之后,就需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如果小孩经常尿床,不仅孩子心理上会受到伤害,生理上也会受到伤害,而目前治疗尿床的方法是很多的,其中艾灸也可以治疗尿床,下面具体介绍艾灸肚脐眼治疗孩子尿床的方法。

遗尿艾灸治疗方法

遗尿症(原发性遗尿)俗称尿床,指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人夜间睡眠时不自觉的排尿而言。多发于4~14岁的儿童及老年人。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

原发性遗尿的主要病因有下列几种:大脑皮质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在睡眠后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将尿液排出;睡眠过深,未能在入睡后膀胱膨胀时立即醒来;心理因素;遗传因素。

艾灸肚脐眼治尿床?步骤/方法:

1 关元为任脉之经穴,小肠之募穴,配合中极灸之除能治疗遗尿等病证外,亦具有防病保健和强壮的作用。而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为足之三阴经交汇点,如果灸之治疗遗尿功效尤佳。特别是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灸这里,除了能够治疗小儿遗尿等多种病证外,还可以防病保建和强壮身体。

2 从治疗开始起,家长要注意每天晚上提前用闹钟把孩子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

3 还有就是要告诉孩子白天要多吃流质的东西,多喝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这样可以让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能够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注意事项:

如果您的孩子也是这样尿床,那么很有可能是得了小儿遗尿了,这个时候可不要因为孩子尿床就责备,心理压力大更不利于小儿遗尿的治疗,可以按照文中介绍的方法慢慢的训练孩子,形成好的习惯,小儿遗尿就不药而愈了。

艾灸能治什么病


艾灸能治什么病

1、艾灸能治什么病

艾灸对鼻炎、伤风感冒、咳嗽气喘、胃炎、上吐下泻、关节疼痛、腰膝酸软、心腹冷痛、眩晕心悸、失眠多梦、疲劳健忘、视力减退、手脚冰冷、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痛经闭经、肾虚气滞、等症状有独到功效。

2、艾灸后的注意事项

不要急于求成,一次灸过多穴位,灸过长时间。治疗某种疾病要严格按照治疗该病的要求去灸。日常养生灸,每次可灸2、3个穴位,一个穴位灸10-20分钟。时间上有4种选择:可以隔天灸或连灸2-3天停1-2天;或连灸3-5天停2-3天;切忌长期不停歇的一直灸,也不要想起来才灸一次。(如治疗急性病,突发疾病则一直灸到病好为止)。

有些人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乏力,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多喝水。

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有些人艾灸过程中会有返病现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有返病现象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现象。

3、哪些人不宜做艾灸

3.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2、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3.3、高血压患者,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3.4、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3.5、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仅针对传统艾条施灸,灸大夫隔物灸仪系列除外)。

艾灸哪些穴位有养生作用

1、艾灸足三里

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艾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

2、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

3、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是位于我们肚脐位置下三寸的位置,这个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长期施以针灸可以使人体元气充足,因为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达到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目的,并且能够治疗泌尿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疾病。

艾灸有哪些作用

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

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艾灸肚脐治结肠炎效果


艾灸肚脐治结肠炎的效果

1、艾灸肚脐治结肠炎效果

取穴:中脘,天枢,关元,腹结,命门,大肠俞,关元俞,足三里,涌泉穴。

艾灸时间:腹部的穴位,艾灸40分钟-1个小时,自己觉得很舒服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艾灸时间。

艾灸可以帮助修复破损的溃疡的肠粘膜,可以协助修补溃疡面。可以消炎,帮助吸收患有溃疡的结肠。

这种治疗是缓慢的,在治疗的过程中,最好是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刚患这种疾病的时候,马上用艾灸,可以很好地控制。

持久患这种疾病的,会有严重的营养不良的状态,长久的会有贫血和机体的免疫力下降。

艾灸恰好补充了他的不足,因为艾灸可以帮助扶植正气,提高免疫力。所以用艾灸等于很好地帮助结肠炎修复,长期使用,加上控制饮食,情绪,慢慢的就会痊愈。

对于艾灸治疗结肠炎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艾灸这种方法刚好就是可以去弥补西医副作用太多的缺点,可以很好的去增加人们自身的免疫能力,如果是长期的去使用艾灸治疗的话就可以逐渐的进行康复。

2、什么是艾灸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3、艾灸的作用

3.1、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3.2、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结肠炎的治疗

1、休息:休息对疾病有很大好处,特别对活动期病人要强调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2、饮食和营养: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又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纤维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饮食,以减轻高纤维素成份可能给结肠粘膜带来的机械性损伤。关于结肠炎患者喝牛奶的问题,要看喝牛奶后有无腹泻加重,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可能对牛乳蛋白过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肠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泻。在我国,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为多,因此,对腹泻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应仔细询问有无对牛乳过敏史,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有时会起到止泻的效果。

由于腹泻便血、长期摄食过少和吸收营养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铁、叶酸缺乏或贫血、应给予适量补充。

结肠炎的检查

1、血液检查:血红蛋白在轻型病例多正常或轻度下降,中,重型病例有轻或中度下降,甚至重度下降。白细胞计数在活动期可有增高。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严重或病情持续病例血清白蛋白下降。

2、X线钡剂灌肠检查:所见x线征主要有:(1)粘膜粗乱及(或)颗粒样改变。(2)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可呈铅管状。重型或暴发型病例一般不宜作钡剂灌肠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3、结肠镜检查:该检查是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应作全结肠及回肠末段检查,直接观察肠粘膜变化,取活组织检查,并确定病变范围。

4、粪便检查: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常有粘液脓血,显微镜检见红细胞和脓细胞。粪便病原学检查的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

艾灸肚脐后的排病反应


艾灸肚脐后的排病反应

1、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艾灸更为易于上火。艾灸所擅长的是扶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

2、灸时出水汽,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脓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自己不知不觉起的(不小心烫伤除外)。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手拿艾条悬灸下,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除,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泡处不要见水。

3、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4、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花斑的皮肤会红一块白一块,红点的可能带有痒的感觉。花斑的多见些,为体内寒湿重所致,一般灸段时间都会消失,消失的同时,体质大都能感觉到改善。红点的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

5、灸后失眠或嗜睡,灸后失眠大多出现在艾灸的某个时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会一休不眠,说不出的难受,不过过后,大都能感觉的已有问题的好转。灸后嗜睡比较常见,灸后阴阳重新建立,体内正气和邪气会互相斗争,而睡眠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战场,有助于身体恢复,此时注意适当休息,不要晚上艾灸太晚。

6、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7、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

艾灸的常用穴位

1、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2、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3、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艾灸肚脐治什么病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