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中药的特点有很多,如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而且疗效也是很不错的,不过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和调理,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那么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浙贝母经常被入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还是很高的,而且适应症很多功效也不少,对不少疾病都能起到预防及治疗的作用。

【功效】

宣肺清热,化痰止咳,开郁散结。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咽喉肿痛,肺痈,瘿瘤,疮痈肿毒。

【传统应用】

1、浙贝母配桑叶的功效与作用:浙贝母能开宣肺气,清肺化痰,桑叶疏散风热。配伍治风热咳嗽,咳嗽有痰者。

2、浙贝母配桑白皮:浙贝母清肺化痰,桑白皮泻肺气肺火,合用则清肺化痰力强,治痰热郁肺之咳嗽痰黄。

3、渐贝母配金荞麦:浙贝母化痰润肺降气,善开郁结,金荞麦清热解毒、化痰排脓,合用化痰降气,清热排脓,多用治肺痈吐脓血。

4、浙贝母配玄参:浙贝母普于泄热消痰,玄参清热散结,合用治痰火郁结之瘰疬结核。

5、浙贝母配海藻、昆布:浙贝母宣肺化痰,开郁散结;海藻、昆布软坚散结,善化顽痰,合用则开郁化痰散结力强,用治瘰疬。

6、浙贝母配连翘:浙贝母开郁散结之功,又能解毒消痈;连翘功擅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配用则共奏清热解毒消痈之功,用治痈疮肿毒,内服外敷均可。

【现代研究】

一、成分

含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浙贝母碱苷,异浙贝母碱,贝母尼丁碱,异贝母尼丁碱,贝母固醇,胆碱等。

二、药理

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有镇咳作用,井能镇静、镇痛。猪、免离体支气管肺灌流试验中,浙贝母碱在低浓度能明显扩张支气管平滑肌.高浓度时则收缩。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均可降低麻醉动物血压,抑制呼吸。浙贝母碱苷的降压作用更强。

上文中对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给出了明确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每一种药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功效作用及药理毒性,因此不能盲目用药。在搞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乃至具体病情之后,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

Ys630.com相关知识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其实还是比较多的。这种药物具有比较好的清热润肺的效果,且还可以化痰止咳的。使用在肺热或者是燥咳,且具有比较干咳少痰的效果,并且具有质量肺癌,肺痈的效果,下面我们就去看看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吧。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上具有了比较不错的微寒、味甘的效果,且具备了十分好的止咳化痰的强效,不仅如此还是具备了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都是可以使用的,尤其是用作于肺燥或秋燥导致的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此时可选用川贝母炖梨吃:取川贝母9―10克,用水浸泡,中等大小的鸭梨1只,挖去梨核,将浸泡后的川贝母连同水一起放入挖空的梨中,用锅蒸1个小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后食用。此外,也可以取川贝母3―10克,用水煎服,每日1次。将川贝母研成粉末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日1次,每次1―2克。

如果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等症状时,则应选择浙贝母,因为浙贝母泻火的功效要强于川贝母。而且擅长清火散结,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浙贝母最常用的方法为3―10克,每日1次,用水煎服。

所以,对于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口干口渴、舌苔红为主要表现的风热咳嗽患者,既可选择川贝母,又可选择浙贝母。因川贝母药性和缓,气味不浓,更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而对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来说,最好选择浙贝母。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比较多的,浙贝母因为具备了性寒、味苦的效果,并且具备了不错的抗炎、抗病毒或者是很好的抗肿瘤的效果,平时使用的时候,和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物一起使用,还可以治疗不少的疾病的。


浙贝母的作用有哪些


浙贝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功效是清热化痰,还能够降气止咳,尤其是现在主要用于治疗风热而引起的痰多咳嗽,喉咙肿痛等等问题。同时因为它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如果能够正确地使用的话,我们就不需要担心可能造成的副作用。所以现在浙贝母也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草本药材。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球形或扁形,白色,上下微凹入,常由两、三枚肥厚的鳞片对合而成,直径2~6厘米;一般一个鳞茎有两个心芽;鳞片和心芽着生在鳞茎盘上。那么,浙贝母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以下是浙贝母的作用与功效是: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1、《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2、《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3、《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4、《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了解了浙贝母的这些功效作用之后,那么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咳嗽,咳喘或者吐血,以及喉咙肿痛的问题时。也可以适当的利用它帮助自己进行治疗和调理,快速的调理身体存在的这些不适症状,从而减少各种疾病危害。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浙贝母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咳,有润肺,治疗疮毒,去火的功效。浙贝母在平时也可以泡水喝,有口腔溃疡,大便干结,小便赤黄时,每天喝几杯浙贝母水有很好的败火作用。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1、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有临床报道称,用浙贝母分别与海螵蛸、珍珠粉配伍组成的“胃可宁1号”、“Ⅱ号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病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胃镜下表观以红、肿多,经中医辨证多属痰热内盛之象。一般治疗宜“标本兼顾”。是方用浙贝母为君,意在清热化痰,开郁消肿,以治其本;所配的海螵蛸或珍珠粉均有制酸止痛之功,以治其标。目前的药理学研究亦证实,浙贝母中所含的贝母总碱确有抗溃疡作用。

2、前列腺肥大

有临床报道称,以浙贝母配苦参、党参等药制方,水煎服,共治疗前列腺肥大所致的排尿困难、急性尿储留患者35例。结果:症状缓解的有27例。前列腺肥大为中、老年男性多发的慢性难治疾患。在其病理发展过程中极易引起患者排尿困难或急性尿储留。中医外科诊断认为,此病多属“痰病”,病机以痰湿积聚,阻滞下焦为关键。浙贝母有较强的化痰散结,消肿通关之功能。此方所以能奏效,与其不无关系。

3、腮腺炎

有人曾用浙贝母与大黄、吴茱萸、胆南星等药配伍,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敷脚心,共治疗腮腺炎患儿100余例。结果:大部分患者在1~3日内痊愈。

浙贝母的食用方法

1、本品多与清肺化痰之桑白皮、全瓜蒌、海浮石同用;

2、若治肺痈咳吐脓血得,可与鱼腥草、金荞麦、冬瓜子、桃仁等相配,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3、若与苏子、前胡、玄参、桔梗、甘草等合用,亦治风热喉痹、痰壅气急;

4、若治瘿瘤,可与化痰软坚之海藻、昆布等配伍,以加强散结消肿之功;

5、治痈疮肿毒,可配金银花、乳香、没药等品,以清热解毒,散结消痈;

6、另外,以本品与海螵蛸、象皮等配伍,尚可用于消化性溃疡。

浙贝母与川贝母的区别


浙贝母与川贝母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我们一般都是在医学上见到的最多,也有一些细心的家庭往往也会在家里准备一些,其实这两者之间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都是可以帮助治疗化痰止咳的,而且还具有清热散结的效果,如果不了解的话,是很容易把它们给混淆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浙贝母与川贝母的区别有哪些吧。

第一,浙贝母和川贝母的科目不同

浙贝母是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的一种,味微苦,分为了元宝贝和珠贝两种类型。其中元宝贝是一种鳞茎外层单瓣鳞片,形状像是元宝的植物,而名字也是由此得来,直径大小是在3厘米左右,外表的颜色偏向白色或者是淡黄色,里面的颜色是白色的,如果将元宝贝折断,你会发现这个断面与外表一样也是呈现白色或者是淡黄色的,具有一定的粉性。而珠贝是一种未挖去心芽的小形整鳞茎,全体呈扁珠形。川贝母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自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一种。川贝母有松贝、青贝、炉贝三种类型,松贝呈圆锥形食物形状,后两种川贝外层鳞叶大小相近。

第二,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形状不同

浙贝母的外形是扁球形,直径大约是在1~2.5cm之间,高度为1~1.5cm,浙贝母的外层有两枚鳞片,这两着是折叠在一起的,像是一对关系和睦的夫妻,里面有内有小鳞叶2~3枚,整体的外观颜色偏类白色至淡黄白色。川贝母的外观是圆锥形,直径大约是在0.5~1.0cm,高差不多是在0.4~1.0cm左右,川贝母的外层也有两枚鳞片,但是它们的大小悬殊,是大片的鳞片紧紧环抱着小片,像是一对甜蜜的情侣,顶尖比较尖,但是也有的,颜色是类白色。

以上就是浙贝母与川贝母的区别,大家在了解后,可以准确的对两者进行区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浙贝母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浙贝母味较为甘甜,相比较其它味苦的贝母来说更加方便入药,浙贝母果实与菌菇类相似,喜在较为湿润的地理位置生存,少见野生多为人工栽培。浙贝母常用来缓解咳嗽多痰疾病,除此之外浙贝母的药用价值还很是广泛,下面就来详细的了解下浙贝母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功用主治

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①《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②《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③《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④《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

4.解痉:贝母生物碱具有阿托品样作用,对兔、猫离体肺灌流表明,低浓度可使支气管松弛,高浓度则对支气管有轻微收缩作用。

5.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2mg/kg皮下注射,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4mg/kg灌胃使小鼠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2m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扭体法试验表明有镇痛作用。

6.其他作用 浙贝母碱溶液给犬、猫和家兔滴眼可使其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给麻醉犬静脉注射能使其唾液分泌暂时停止,但其抑制作用较阿托品小20~30倍, 因此口服浙贝母后无口干现象.动物实验证明:浙贝母生物碱尚有呼吸抑制作用.

通过了解相信大家对于浙贝母具有哪些药用价值已经很是清楚了,虽然说浙贝母是入药植物但是它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食的摄入会出现中毒症状,比如说是呼吸困难,出现惊厥等明显现象,所以如果大家在治疗病情开的药材中有浙贝母需要按照医生开出的剂量服用。

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区别


贝母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品种,其中以浙贝母与川贝母比较常见,但很多人对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区别并不是很了解,也分辨不出到底哪里不同。其实,两种贝母不论是在形状上还是气味上都有一定的区别;另外,在功能上两者也各有不同,具体有哪些区别大家可通过详细内容来了解。

形状不同

实际上我们要分清楚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区别,那么首先就要对它们的外形有细致的了解才行,首先就是浙贝母的外形,浙贝母属于扁球形,浙贝母的外层有两枚鳞片,这两着是折叠在一起的,像是一对关系和睦的夫妻,里面有内有小鳞叶2~3枚,整体的外观颜色偏类白色至淡黄白色。而对川贝母来说,它的外观是圆锥形,川贝母的外层也有两枚鳞片,但是它们的大小悬殊,是大片的鳞片紧紧环抱着小片,同时我们还会发现,由于浙贝母顶尖比较尖,但是也有的,颜色是类白色。

功效不同

而且对浙贝母和川贝母来说,实际上最大的差别还是功效,首先由于浙贝母吃起来回比较苦,具有清热消毒,止咳化痰,消肿散结的功效,而且浙贝母主要用于痰热咳嗽、感冒咳嗽等疾病的治疗,另外,浙贝母还可用于瘰疬疮痈肿毒及乳痈、肺痈等病症,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清热解毒。而对川贝母来说,这样的中药材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虽然看起来与浙贝母的功效差不多,但是川贝母主要用于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等病症,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改善不适,对我们的帮助也有帮助,大家不妨试试。

总的来说服用浙贝母和川贝母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这两种是中药材的区别也比较大,我们需要从多种方法来区分才行,我们首先要在外形上分清楚区别,而且我们还要对功效的区别有了解,上面推荐的方法都不错,大家不妨试试。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贝母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有很好的医用价值,特别是在止咳化痰、清热去火上有很好的效果。相信在提到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后,大家对其都是有所了解的,该植物主要是生长于四川、云南、山西等南方地区,为此北方的朋友对其了解的并不多。贝母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分为四种,即::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这个主要是根据产地来分的,另外各地还有其他品种。综合总结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如下介绍:

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陶宏景谓之“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贝母主要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街、肺痿、肺痈、喉痹、乳痈。用量3~9g;研末冲服一次1~2g。 来源有几种,分别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1.咳嗽,风寒暴咳喘急。 2.中风窍闭,惊痫等。

二.解郁散结;

1.郁症,忧思郁结,胸闷脘胀。2.瘿瘤。3.乳痈,痈疽肿毒。4.乳汁不下。

贝母的种类有不少,针对不同种类,不同服用方式,适应于不同病症。但是总体来说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化痰、止咳,特别适合于北方人群,尤其是到了冬季,空气干燥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咳嗽、上火的症状,这个时候服用贝母有很好的效果。


中药浙贝母的药用价值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过和用过浙贝母这种中药吧,但是真正了解浙贝母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浙贝母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但是由于浙贝母的药用效果非常的强大,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关于浙贝母的知识特别是浙贝母的药用价值,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药浙贝母的药用价值是怎样的。

1.《本草正义》:象贝母蓄寒泄降,而能散结。《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别录》止烦、热、渴、出汗,皆泄降除热也。疝瘕以热结而言,泄热散结,故能治之。喉痹,热之结于上者也。乳难之乳,即孳乳之乳,指产难也、贝母滑降,且能散结,故催生而治产难。甄权《药性论》谓贝母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近人保生无忧散一方,为催生保产灵药,内有贝母,程钟龄释之谓贝母滑润,久皆本此。而注《本经》者仅以为下乳汁,恐非真目。主金疮者,苫降清热之功也,不仅可以内服,亦可外作渗药。居人以象贝通治阳证痈疡,消肿退热,殊有捷效,亦本于此。主风痉者,苦寒清热,泄降定风之功也。《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皆指邪热窒塞之证,苦泄散结,皆能主之。洗洗恶风寒者,风寒外袭于皮毛,内合于肺,象贝清泄肺气而辛能疏散,其效可知。目眩为肝阳上乘,项直为风邪外感,舌降泄风,辛泄疏散,治之宜也。咳嗽上气,又痰热之侵肺,苦泄清金而又降逆之功用也。象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气。故能除热,能泄降,又能散绪。今人乃以通治风热、温热、时气热邪,则寒能胜热,辛能散邪也。主郁气痰核等证,虽辛散苦泄,开结散郁也,催生下乳,又其泄降之余义。至于治疸、治疡、清喉咽,主吐衄、疗痰嗽、通二便,种种功力,无非清热泄降四中,足以赅之,要之皆象贝之功用,而市肆通行之川贝,淡泊异常,断不足以语此。

2.《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阴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3.《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4.《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突风火有痰者宜此。

5.《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中药,那就是浙贝母了,我们知道浙贝母不但可以用来清热化痰而且还可以起到解毒等功效,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药浙贝母的药用价值,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吧。

藏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藏贝母的功效和作用到底有哪些呢?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藏贝母的功效一点都不了解,藏贝母也是贝母的一种,不过这个藏贝母是来自于西藏地区的一种贝母,贝母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如果要是藏贝母的话,相信给身体带来的好处还有更多,平时咳嗽的时候用贝母来熬梨子水,这样止咳的功效会更好,那么藏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

一、贝母家族 贝母为名贵药材,堪称药中之宝。贝母“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

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浙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

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临床常与元参、牡蛎、蒲公英、天花粉、连翘、薏苡仁、鱼腥草、鲜芦根、夏枯草、海藻、昆布、莪术等配伍用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及痈毒肿痛、瘰疬未溃等病症的治疗;与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黄连、吴茱萸、竹茹、清半夏等药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烧心。

藏贝母的功效和作用就是上面我们所介绍的这些,如果知道了藏贝母的好处,那么平时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个藏贝母的功效,不过这是西藏的一种名产,所以说购买的时候是要认准品牌的,如果自己分不清楚真假的话,那么最好是选择到信誉度好点的药房购买藏贝母。

湖北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知道湖北贝母是什么吗?如果知道的话,那么对与湖北贝母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湖北贝母作为一种传统的药材,对于我们的身体具有哪些调理作用呢?下文我们将一一分析给大家。

【英文名】BULBUS FRITILARIAE HUpEHENSIS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 湖北贝母 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 鳞茎 。夏初植株枯萎后采挖,用石灰水浸泡,硫黄熏;或清水浸泡,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圆球形,高0.8~2.2cm,直径0.8~3.5cm,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闭合或开裂。内有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茎。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单瓣鳞叶呈元宝状,长2.5~3.2cm,直径1.8~2cm。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鉴别】(1) 本品粉末淡棕黄色。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7~54μm,脐点点状、人字形、裂缝状或双分叉马尾状,层纹明显细密;偶见复粒,由2~3分粒组成,形小。表皮细胞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不整齐的连珠状增厚;有时可见气孔,扁圆形,直径54~62μm,副卫细胞4~5个。草酸钙结晶棱形、方形、颗粒状或簇状,直径可达50μm。导管螺纹或环纹,直径6~20μm。

【炮制】洗净,干燥。

【性味】微苦,凉。

【归经】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用于热痰咳嗽,痰核瘰疬,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3~9g,研粉冲服。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以上就是对湖北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绍,选择它的时候,需要对它的使用方法进行认识。

贝母饮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贝母饮这种方剂,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关于贝母饮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处方】贝母(去心)百合各45克 紫菀(去苗)桑白皮 桔梗(炒)各30克 麦门冬(去心,焙)45克 大黄(蒸)22.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主肺脏有热,咽喉及口干,咳嗽气促痰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煎取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别名】贝母汤

【处方】贝母(去心)1两半,百合1两半,紫菀(去苗)1两,桑根白皮1两,桔梗(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大黄(蒸)7钱半,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脏热,咽喉及口干,咳嗽气促,痰壅。

【用法用量】贝母汤(《原书卷一二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别名】贝母汤

【处方】贝母2两,石膏(绵裹,碎)2两,桂心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杏仁30枚(去皮尖双仁者),生姜5两,半夏5两(洗)。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气,咽喉窒塞,短气不得卧。倚壁而息,腰背苦痛,支胁满,不能食,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贝母汤(《千金》卷十七)。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生葱、饧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咽喉窒塞胸满,必是寒郁热邪不得发越,故用麻、杏、甘、石,加姜、半以涤痰涎,桂心以通血脉,贝母以清肺气,虽云辅佐,实缓麻黄、石膏之性耳。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看完了本文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贝母饮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觉得关于贝母饮的学问非常的多?那么喜欢养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贝母汤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贝母汤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处方】贝母(去心,姜制)黄芩(生,去皮)干姜(生)陈皮(去白)五味子(拣)各30克 桑白皮(蜜炙)半夏(汤浸)柴胡(去苗)桂心(不见火)各15克 木香 炙甘草各7.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咳嗽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杏仁(去皮、尖)7个,生姜5片,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

【处方】贝母(去心)桑白皮锉)五味子 甘草(炙,锉)各15克 款冬花60克 知母7.5克 杏仁(去皮、尖,麸炒)22.5克

【制法】上粗捣筛。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主暴发咳嗽,多日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贝母8分,石膏8分,升麻6分,知母6分,黄芩6分,栀子6分,芍药6分,杏仁5分,柴胡5分,羚羊角4分,射干4分,甘草(炙)2分。

【功能主治】伤寒壮热加嗽。

【用法用量】上切。水4升,煮1升2合,为4服。1-2岁量与。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婴孺方》

【处方】贝母(去心)3分,款冬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风,暴得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贝母2两,甘草(炙)2两,麻黄(去节)4两,桂心4两,半夏(洗)3两,干姜3两,杏仁70枚。

【功能主治】咳逆,喉中如水鸡声。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2斗3升,先煮麻黄得10沸,纳药煮取3升,温服7合,每日3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十引《小品方》

【处方】贝母1两,甘草(半炙半生)2钱。

【制法】锉焙为末。

【功能主治】100日内婴孩咳嗽有痰。

【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钱,用陈大米煎汤,空心调服;痰盛,淡姜汤调下,或牛黄少许煎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贝母(姜汁浸半日)2钱,五味子2钱,桑白皮2钱,黄芩2钱,陈皮2钱,半夏半钱,甘草(炙)半钱,桂心半钱,柴胡半钱,木香半钱,杏仁(去皮尖,炒)14粒,干姜(炮)2分半。

【功能主治】久嗽虚寒不已。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2服。水2盏,加生姜3片,煎8分,食远服。

【摘录】《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

【处方】贝母1钱,知母1钱,半夏1钱,秦艽1钱,甜葶苈5分,甘草(炙)5分,杏仁8分,橘红1钱2分。

【功能主治】肺劳实热,面目浮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姜5片,水煎,食远服。

【摘录】《杏苑》卷五

【处方】川贝母1钱半,茯苓1钱,车前子1钱半,当归1钱,炙甘草3分,广陈皮7分,远志肉1钱,枣仁1钱,钩藤1钱,牡丹皮7分,桂园肉5枚,灯心1握。

【功能主治】产后内热咳嗽,心神不宁。

【摘录】《医彻》卷四

【处方】贝母1钱5分,连翘2钱,当归2钱,川芎2钱,桔梗1钱,白芷1钱,赤芍1钱,川续断1钱,红花5分。

【功能主治】气滞血阻,脉络不通,乳道壅闭,无乳。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产孕集》卷下

【处方】贝母(炮,去心)1两,桑根白皮(锉)1两,款冬花1两,甘草(炙)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饮水过多,卒上气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3-7片,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贝母(去心)1两,桑根白皮(锉)1两,紫菀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五味子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别研)1两半,人参1两半,葶苈(隔纸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肿满,喘急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贝母1两(去心,姜制半日,焙),黄芩(生,去皮)1两,干姜(生,)1两,陈皮(去白)1两,五味子(拣)1两,桑白皮(洗净,蜜炙黄)半两,半夏(汤浸7次)半两,柴胡(去苗,净洗)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木香1分,甘草1分(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诸嗽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杏仁7个(去皮尖,碎之)生姜7片,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贝母气味苦甘微寒,入手太阴少阴;黄芩气味苦寒,入手太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陈皮气味苦辛微温,入手足太阴;五味子气味俱全,兼入五脏;桑白皮气味苦辛温,入手太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柴胡气味辛甘平,入足少阳;桂心气味辛甘大热,入足厥阴;木香气味辛温,入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脾,能和诸药之性,兼入十二经络,再佐以生姜之达表,不专为肺经咳嗽而设也。经云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嗽,故方中之品兼行五脏,积久成痼,能一旦肃清矣。

【临床应用】久嗽:黄师文云;戊申冬,有姓蒋者,其妻积年嗽,制此方授之,一服愈。以此治嗽,悉皆愈。

【摘录】《本事》卷三

【处方】贝母(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0枚,生姜(切,焙)1两,石膏(碎)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半两,白术(锉)半两,淡竹叶1握(切)。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上气肺热,呀嗽,多涕唾。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蜜2钱搅匀,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贝母(炒)1两,半夏(白矾汤洗7次,焙)1两,干姜(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甘草(炙)半两,款冬花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肺中风,咳嗽喘满。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杏仁2个,煎5分,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张涣方》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贝母汤的作用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贝母汤的作用是比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说在生活中应该要多去认识一些疾病和药材,这样对自己是挺有帮助的。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