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教你推拿治疗法

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疝气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教你推拿治疗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疝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小孩身上,成年人偶尔也会出现疝气问题。在中医领域,疝气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中医推拿治疗疝气的方法。

一: 捣小天心5分钟

1: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操作:用拇指甲掐揉之,称掐揉小天心;用食指或中指微曲,以指尖或指间关节捣之。作用:清热,镇静,利尿,明目。

二: 平肝2分钟

1: 手法:自指根推向指尖。次数5-10分钟功效:清肺平肝。

三: 清小肠2分钟

1: 位置:在小指尺侧(外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操作: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小肠;反之则为补,称补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此处为清小肠,推100~300次。

四: 推补肾2分钟

1: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操作:沿着小指从指根一直推到指尖,推100~300次。

五: 揉外劳宫2分钟

1: 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操作:用拇指揉,称揉外劳宫。揉100~200次。

六: 推补脾2分钟

1: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间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七: 以上就是治疗小儿疝气

中医按摩疗法啦,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小儿疝气是一般的疾病,如果小朋友出现疝气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是很容易引发重大疾病的。

相关阅读

风湿疹中医治疗法


导读:风湿症属于痹证范畴,风湿症既有痹证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特点。风湿症不同于风湿病,病人无器质性改变,病人主要症状是自觉关节疼痛和惧怕寒冷,由于病人的体质、发病时间长短、所处环境等因素不同,伴发症状不同,证候也不同,论治的中心是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因人因地因时确立治疗原则,调节阴阳气血,遣方用药。

风湿病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疾病缠绵难遇?有的患者需终身 服药治疗。中医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一、辩证论治?

整体调节 中医治疗疾病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辩证论治、整体调节、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根据患者当前的主要临 床表现,首先辨别其病性虚、实、寒、热;如属实证,当辨明是风痹、寒痹、热痹抑或湿痹;如体质偏虚,当 判断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肝肾亏虚。抑或脾肾亏虚,继而综合辩证,整体调节。如外有风寒湿邪 气阻滞经络关节,内有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见腰膝冷痛、关节肌肉重着麻木、腿足伸屈不利等症。



二、减轻症状?

延缓病情 许多患者早期阶段可能局限于关节疼痛、腰痛、身痛等几个症状,化验指标正常或轻度异常,不够某 些风湿病的诊断表针。其在西药选择治疗有困难时,可选择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画着临床症状,减轻患 者痛苦。已确诊的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等,可根据病情采取以中医药辩证论 治为主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疏风祛湿、温经散寒、清热凉血、活血通络、补肾壮骨等不同治疗方法。或 散风寒于外,或清热除湿于内,或活血以祛瘀,或温经以通络,邪去络通,通则不痛,故能迅速减轻患者 痛苦。

三、联合配伍?

降低毒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目前已成为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主要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选择治疗方 案。一是合并使用非巢体抗炎药,即可加强其解热镇痛之疗效,又可弥补费抄题抗炎药治疗效果不持久、 不能控制病情进展的不足;二是合并使用改善病情的药物,通过调整全身气血阴阳的盛衰,改善临床症状, 并使联合用药充分发挥药效作用;三是合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吗,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玩玩容易导致疾病的反跳,配合中药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

四、调节免疫?

综合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己经证明,中药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 骨性关节炎时,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进程。



五、多种环节?

双向调节 中医的传统是平衡理论,认为人体一旦失去平衡就会生病,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状态,因此,在治疗 上要进行调节。经过严谨配伍的中医方剂,在对风湿病的治疗中,体现出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1)、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使亢进的体液免疫下降,实地下的细胞免疫上升;皮质功能失调,有数阴虚者,有数阳虚者,补阴助阳、平调阴阳都能提高皮质激素书评,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

(2)、双向调节血管通透性,既能消除血管壁炎症,降低通透性,一消炎、消肿,也能增加血管通透性,以促进瘀血吸收。

(3)、双向调节血液粘稠度,既能抗凝、抗栓塞,又能促进循环、加速流血等。

六、扶正祛邪?

提高生活质量 许多风湿免疫病都是慢性病,有些是终身性疾病,大多数需要长期治疗,有的需要终身治疗,这只有中医中药才具有的优势。中医中药所使用的因人而异、个体画的治疗方案?既能使这些慢性病逐渐控制、 好转、缓解,也保证了长期服药的安全效果。虽然中药一般起效较慢,即刻疗效或短期疗效有时不如西药, 但服用中药一段时间后疗效就会越来越好。

七、康复调理?

养治结合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始终强调的是预防为主?调理与治疗结合?重视人体正气的作用等。这其 实也包含了疾病的康复调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总之?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大量的经验。并以其简、便、廉、验的特 点赢得广大患者的喜爱?充分体现了中医中药在治疗风湿性疾病众多独特优势。

阑尾炎治疗 中医推拿偏方治疗法


中医认为阑尾炎的病因是由于饮食不节,或者劳累过度,或肠道寄生虫等等原因造成的。阑尾炎可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而阑尾炎的症状有很多,针对这两种阑尾炎症状,阑尾炎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但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中医推拿加中药的结合治疗法。

阑尾炎的危害不可小视,当阑尾炎发作时,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更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患者休克,威胁生命安全。下面就来看看中医推荐的治疗方法吧!

中医推拿治疗阑尾炎

取仰卧位,用拇指指端重按右侧阑尾穴2分钟,无效时加按左侧阑尾穴2分钟,或两侧同时重按,反复进行2~3次,缓解后仍应坚持治疗。

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下肢足三里、上巨虚及两上肢内关穴各2分钟。

取俯卧位,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大肠俞、小肠俞、脾俞、肝俞、胃俞穴各1分钟。

针对不同时期,中医治疗阑尾炎选取不同中药方:

1、中医治疗淤滞期阑尾炎

右下腹疼痛,阵发性加剧,痛有定处,发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通里攻下,解毒行淤。

药方:生大黄9克(后下)、牡丹皮12克、芒硝9克(冲)、生薏仁15克、桃仁9克、冬瓜仁30克、败酱草15克、红藤15克、蒲公英15克、丹参12克、木香9克。

2、中医治疗蕴热期阑尾炎

右下腹痛剧烈,少腹硬满拒按,可扪及肿块,壮热便秘,呕恶腹胀,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洪数。

治法:通腑泄热,解毒透脓。

药方:紫花地丁15克、金银花15克、红藤15克、乳香9克、冬瓜仁20克、没药9克、生大黄9克、赤芍12克、元胡9克、连翘12克、败酱草15克。

3、中医治疗热毒期阑尾炎

腹痛剧烈,腹肌急硬,肿块拒按,大便秘结,壮热烦躁,舌质绛红、苔焦黄,脉滑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药方: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枳实9克、虎杖10克、厚朴9克、元参12克、生地12克、牡丹皮10克、生苡仁30克、木香10克、败酱草15克、人工牛黄1克、桃仁9克。

引起阑尾炎的主要原因是阑尾发生梗阻(堵塞)。

乳腺囊肿的中医治疗法


乳腺囊肿的中医治疗法

1、乳腺囊肿的中医治疗法

肝郁脾虚型乳腺囊肿

主证:乳腺肿块,球型,光滑活动,可有疼痛,胸胁满闷,食少纳呆,舌体稍胖,苔白微腻,脉弦,脾脉弱。

治疗:疏肝行气,健脾渗湿。获等15g,党参6g,青皮15g,苍术10g,慧该仁20g,厚朴12g,当归6g,积壳12g,白术15g,炒扁豆20g,木瓜12g,浙贝12g,甘草6g,丝瓜络15g,炒麦芽60g。

冲任失调型乳腺囊肿

主证:肿块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作胀变硬,经后变软,月经期、量、色、质有不正常,腰膝酸软,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少,脉细。

治法:调理冲任。方剂:首乌地黄汤加减。何首乌10g,熟地12g,山药15g,拘祀15g,生山植12g,山茱黄12g,白芍12g,获等15g,积壳12g,炒麦芽60g,浙贝12g,获术9g,川芍9g。

2、引起乳腺囊肿的原因

引起乳腺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哺乳期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可造成乳腺的一个腺叶或小叶导管堵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而形成乳腺囊肿。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乳汁瘀滞于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细菌侵入,继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

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可以推动,多数为单侧、单个囊肿,可有轻微压痛,触之可有囊性感。早期囊肿内为稀薄的乳汁,以后由于囊肿长期存留,乳汁中水分被吸收使乳汁浓缩为乳白色黏稠物,如炼乳。偶可为凝乳块,甚至像奶粉一样呈固体状态。

常见的乳腺囊肿有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等。单纯囊肿在乳腺囊肿中为多见。单纯囊肿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导管上皮增生,管内细胞增多,致使导管延伸、迂曲、折叠,折叠处管壁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形成囊肿。积乳囊肿又称乳汁潴留样囊肿,较单纯囊肿少见,主要是由于泌乳期某一导管阻塞,引起乳汁瘀积而形成囊肿。

3、乳腺囊肿早期症状

乳房胀痛:常见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病程为2个月至数年不等,大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点,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乳痛的周期性虽是本病的典型表现,但缺乏此特征者并不能否定病变的存在。

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扪查时可触及肿块呈节结构,大小不一,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乳腺囊肿的肿块位于乳晕区外的乳腺周边部位,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稍活动,触之囊性有轻度触痛,直径常在2~3cm,一般无腋区淋巴结肿大,年轻妇女在哺乳期或之后发现乳房边界较清的肿物。

乳腺囊肿的食疗方法

1、海带2-3尺许,豆腐1块,乳腺囊肿患者煮沸汤饮食之。佐料按常规加入,可加食醋少许。

2、天合红枣茶,天门冬15克,合欢花8克,红枣五枚,乳腺囊肿患者泡茶食之,加蜂蜜少许。

3、山楂桔饼茶:生山楂10克,桔饼7枚沸水泡之,待茶沸热时,再加入蜂蜜1-2匙,乳腺囊肿患者当茶频食之。

4、仙人掌炒猪肝,乳腺囊肿患者常食有效。

5、生侧柏叶30克,桔子核15克,野菊花15克等,乳腺囊肿患者煎汤饮用。

6、鳝2-3条,黑木耳3小朵,红枣10枚,生姜三片,添加佐料,乳腺囊肿患者常法红烧食用。

乳腺囊肿的预防

日常预防

1、注意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多运动,防止肥胖。增强身体免疫力。生活规律可调剂内分泌失调,维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帐痛。不不长期使用含有激素保健品。

2、情绪原因容易造成乳腺囊肿诱发,因此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更不可有长时期精神抑郁,尤其是在月经前期更应留意。

3、乳腺囊肿的预防还应从饮食上多加注意。

乳腺囊肿患者改变饮食结构,少吃油脂类食品,防止肥胖尽量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的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

疱疹是什么?疱疹中医治疗法


中医和西医这两种医学方式,在治疗人体疾病的时候,所采取的方法都不一样。一般来说中医更讲究从根本上治疗人体疾病,所以当患者患上疱疹疾病的话,如果想要选取中医治疗,就一定要做好治疗效果较慢的心理准备。接下来的文章就将为患者朋友们具体讲解中医学上治疗疱疹疾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一般讲究的是治本,所以很多人都比较青睐中医疗法,尤其是对于带状疱疹这种疾病,患上之后会有非常明显的神经疼痛的感觉,水泡会成群的分布,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那么,患有带状疱疹感染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方案

(一)热盛型:

主证: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闷易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治则: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泽泻10g、车前子15g、元胡10g、赤芍10g、生甘草10g。

发于头面者加菊花;发生于上肢者加桑枝、片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血疱者加丹皮、白茅根;口干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大便干燥者加大黄;皮疹继发细菌感染者加双花、公英;年老体弱者加黄芪。

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加板蓝根冲剂或者抗病毒颗粒。

(二)湿盛型

主证:皮肤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涯,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质淡体胖,舌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 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茯苓15g、生白术10g、陈皮10g、厚朴10g、大青叶15g、生薏米30g、泽泻10g、元胡10g、车前子15g、生甘草10g。

(三)气滞血瘀型:

主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鬼箭羽15g、元胡10g、川楝子10g、地龙10g、木香6g、陈皮10g、双花藤15g。

正气尚盛者加川军破瘀;年老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扶正。

三、中医治疗效果

(一)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

(二)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四、中医治疗难点

部分患者神经痛剧烈,现代医学虽然有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来止痛,但其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常见。

五、针对难点的中医药治疗应对思路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的优势,要积极探索。

急性咽炎的治疗方法,中医辩证治疗法


急性咽炎是一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喉咙炎症,急性咽炎要尽早治疗,严重患者危害可漫即整个咽部,对于人们喉咙健康造成危害。在中医领域,对于急性咽炎往往采取辩证分型治疗方法。

一: 风热证

1: 主证:新病,咽部干燥,焮热、疼痛、异物感,吞咽不利﹑痰涎多。检查见咽黏膜潮红。或伴微热恶风,头痛鼻塞,咳嗽。舌质略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2: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处方:荆芥10g 防风10g 牛子10g 桔梗10g 甘草6g 浙贝母10g 银花10g 连翘10g 黄芩10g 蝉蜕6g 僵蚕10g 玄参10g射干6g

二: 风寒证

1: 主证:病初起,咽干微痛,异物感,吞咽不利,咽中痰涎增多。咽黏膜色淡红或带紫色,悬壅垂水肿。伴周身不适,微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涕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2: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利咽处方:桔梗10g 生甘草6g 薄荷6g 荆芥10g 僵蚕10g 防风10g 石菖蒲10g 藿香10g 法夏10g

三: 肺热证

1: 主证:新病,咽痛较重,吞咽时痛甚,伴咳嗽痰黄。咽黏膜充血显著,淋巴滤泡增生肿胀或附有黄白脓点,颌下淋巴结肿痛。或伴发热,口渴,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

2: 治法:清肺化痰,解毒利咽。处方:连翘10g 栀子10g 黄芩10g 瓜蒌10g 射干10g 银花15g 玄参12g 大黄5g 甘草6g 桔梗10g 天花粉15g 赤芍10g丹皮10g。

四: 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

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预防咽喉炎,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必须戒烟戒酒。

两种鼓胀病症的中医治疗法


对于鼓胀的病症,了解的人应该不多。其实鼓胀的类型也有不少,根据引起鼓胀的原因的不同,会有不一样的鼓胀病症,所以在治疗鼓胀的时候也要多注意。下面小编介绍两种鼓胀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阴虚水停型鼓胀

治疗方法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证候表现

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病因病机

肝肾阴虚,津液失布,水湿内停。

治则治法

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方用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出处

《中医内科学》第四章肝胆病证(卷)第四节鼓胀(篇)。

原文

阴虚水停证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津液失布,水湿内停。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前方重在滋养肾阴,用于肾阴亏虚,腰酸,低热,口干等症;后方养阴柔肝,用于阴虚肝郁,胁肋隐痛,内热烦躁,舌红苔少之症。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山萸肉、枸杞子、楮实子滋养肾阴;猪苓、茯苓、泽泻、玉米须淡渗利湿。津伤口干明显,可酌加石斛、玄参、芦根等养阴生津;如青筋显露,唇舌紫暗,小便短少,可加丹参、益母草、泽兰、马鞭草等化瘀利水;如腹胀甚,加枳壳、大腹皮以行气消胀;兼有潮热,烦躁,酌加地骨皮、白薇、栀子以清虚热;齿鼻衄血,加鲜茅根、藕节、仙鹤草之类以凉血止血;如阴虚阳浮,症见耳鸣,面赤,颧红,宜加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湿热留恋不清,溲赤涩少,酌加知母、黄柏、六一散、金钱草等清热利湿。

阳虚水盛型鼓胀

治疗方法

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证候表现

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呈?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病因病机

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聚。

治则治法

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方用

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出处

《中医内科学》第四章肝胆病证(卷)第四节鼓胀(篇)。

原文

阳虚水盛证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呈?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证机概要: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聚。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代表方: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前方由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组成,有温阳健脾,化气利水作用,适用于脾阳虚弱,水湿内停者;济生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有温补肾气,利水消肿作用,适用于肾阳虚衰,水气不化者。常用药:附子、干姜、人参、白术、鹿角片、胡芦巴温补脾肾;茯苓、泽泻、陈葫芦、车前子利水消胀。偏于脾阳虚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者,可加黄芪、山药、苡仁、扁豆益气健脾;偏于肾阳虚衰,面色苍白,怯寒肢冷,腰膝酸冷疼痛者,酌加肉桂、仙茅、仙灵脾等,以温补肾阳。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两种鼓胀病症的中医治疗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有相应的病症的朋友,不妨试试上述提到的中医治疗方法,前提是要在医生的指示下用药,尤其是中医方面的专业医师,不能自己随便用药!

中医治疗疝气的偏方 中药能有效治疗疝气


疝气用通读的话来讲就是说身体内的器官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位置,卡住了,没办法回到原来的位置。那么,这种病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疝气有哪些临床表现?赶紧来看看吧!

中医治疗疝气的偏方

罗晃子7个。酒煎服。

巴茅果3个,茴香根15g,香附米3个。蒸甜酒服。

玉凤花根15~30g。水煎服。也可加小猪睾丸2个,煎服。

仙桃草(水苦荬)15g,双肾草3g,八月瓜根3g,小茴香根3g。

白栎蔀3~5个。煎汤加白糖服。

白背叶根15~30g。水煎服。

地菍干根60g,龙眼肉15g,橘核15g。水煎服。

地黄瓜适量。水煎服。

金丝桃不拘多少。加水、酒煨服。

向日葵根30g。和红糖煎水服。

杨梅新根60g。水煎,酌加酒或红糖服。

豆鼓草根9g,襄荷根9g,茴香根9g。水煎服。

小果上叶9g,姜昧草3g,小楠木香6g。红糖水煎服。

金盏菊鲜根60~120g。酒水煎服。

疝气内消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

桔核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

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每次9克。

小茴香10克、荔枝核10克、桔核6克、吴茱萸6克、木香3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

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磺四钱,共研为末,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不过三服见效。此方名玉环来笑丹。

疝气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较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

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发现。

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增加,如哭泣、咳嗽、排便、排尿等。

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在腹股沟区出现,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

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

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

除了可以看到或触到肿块之外,有些患儿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有些则可能表现易哭、不安等。

结语:治疗疝气的偏方有很多,治疗疝气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但是这种疝气还就是要找准方法来治疗。所谓对症下药疗效才好。以上推荐的偏方都是不错的选择哦!赶紧在医师的建议之后用以上的偏方试一试吧!

中医介绍针灸治疗之火针治疗法


导语:针灸中火针治疗是一个很奇特的治疗方法,一根小小的火针,可调节五脏六腑,可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与药物相比,火针疗法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疗程短、安全性高的特点与优势。下面凤凰中医专家介绍火针的历史渊源、作用机理、治疗范围和禁忌等。

火针疗法属于针灸范畴,是指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后,快速刺入腧穴或某些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火针疗法,被称为燔针、焠刺,对火针的针具、刺法以及其适应症、禁忌症有初步描述。《千金要方》首次称为火针,进一步记述了火针的操作技巧,并扩大了治疗范围。火针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历代火针疗法都有所发展,但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其中以贺氏火针和师氏火针最有影响。通过医学专家推广,使这一古老疗法焕发出新的活力。几十年来,中医专家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坚持应用火针治疗各种疾病,其中的温通法即火针疗法。在阐发火针治疗原理、规范火针操作方法的同时,扩大了施术区域和适应症范围,将火针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专家们在不断改进,改进火针针具、完善操作方法、注重辨病施针、因病选用针具、经络学与解剖学结合、各种刺法综合运用等。

集毫针和艾灸之功效于一身

既然是针灸,为什么要用火烧针呢?火针有什么特殊的功效呢?专家解释,火针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借火之力取效,集毫针和艾灸之功效于一身,直接激发人体经气,内温脏腑而壮阳气,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在局部方面,火针可温通经络,加速局部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使瘀结得消、寒湿得散、热毒得泻、疼痛得除。因此,临床上采用火针局部取穴治疗各种疮痈、瘰疬、带状疱疹等,效果既快又好。

在整体方面,火针淬刺之后,通过局部刺激和经络的传导感应,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津液、阴阳、气机,既恢复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又能使阴阳相对平衡。如不少人局部或全身疼痛,是因为引起疼痛的主要是寒邪之气,而火针具有的热力可温其经脉,鼓动人体阳气上升,以达到驱散寒邪、调和脉络、疼痛自止的整体功效。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火针疗法能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功能调整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与细胞修复。

火针治疗要听从医生安排

中医认为,风动则痒。火针具有疏散外风、熄灭内风、行血止痒的作用。火针治疗可直接疏泄腠理,使风邪从表而出;又可以使局部气血流动正常,腠理得养而瘙痒自停。

其实,火针疗法可以治疗许多疑难病症。如肾阳虚患者有腰痛、阳痿、遗精等症状时,用火针点剌肾俞、命门等穴,可起到益肾壮阳的作用,脾胃阳虚者有胃脘寒痛、胃下垂等症状,火针点刺内关、脾俞、中脘等穴,可温运中焦,升提阳气,祛除寒邪。心阳虚者有胸痛、心悸等症状,火针刺心俞、内关以及心前区等部位,可壮心阳、益心气等。

虽然火针疗法还有祛腐排脓、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生肌敛疮、解痉止挛等作用,但专家提醒大家,不是人人都适应于火针治疗的,如银屑病、扁平疣等急性皮肤病发作阶段不宜使用火针;面部慎用火针;年老体弱者和小儿及孕妇应慎用火针;精神过于紧张以及醉者禁用火针;危重症患者,如心肝肾严重器质性损害者、糖尿病患者等慎用火针。自己是否适应于火针治疗?专家特别建议,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听从大夫安排,在专业人士的操作下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 推荐用推拿疗法


月经不调推拿疗法

1、月经先期

(1)气虚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手掌顺时针摩全腹5分钟,并置关元穴振颤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穴各1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中指叩击八髎穴100次。

(2)血热

①取坐位,本人先将右足置于左膝上,用左手小鱼际贴于右足底涌泉穴,反复擦30下;再将左足置于右膝上,用右手小鱼际贴于左足底涌泉穴,反复擦30下。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指擦法擦八髎穴2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陵揉大椎、命门、长强穴各2分钟。

2、月经后期

(1)寒凝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摩小腹,至其愎内有温热感为度;再以脐为中心,用双手分推法分推腹腰,以有热感为度。

②取侧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两下肢三阴交穴各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血虚

①取坐位,家人用双手拇指、示(食)指同时捏拿两侧肩井穴2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大椎穴2分钟。

②取仰卧位,家人用指擦法擦两侧小腹及腹股沟,至皮肤发热为度。

③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殷门、委中、承山穴各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点按膻中穴30下;再用双手分推法分推两胸胁3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关元、三阴交、血海、行间穴各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②取侧卧位,家人用掌擦法从腋下推擦至腰髂部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度。

(2)气虚

①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百会穴2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空心拳叩击八髎穴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足底涌泉穴各2分钟。

4、月经过多

(1)气虚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用力按揉两下肢足三里穴各3分钟,以酸胀为度。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双手分推法自下而上推夹脊穴5分钟;再用空心拳叩击八髎穴3分钟;最后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肾俞、脾俞、关元俞及腰阳关、命门穴各1分钟。

(2)血热

①取仰卧位,两腿分开,家人用双手拇指、示(食)指捏拿大腿两侧肌肉5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小鱼际擦两足底涌泉穴各2分钟。

5、月经过少

(1)血虚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顺时针、逆时针摩腹2分钟;再用掌按法持续按压关元、气海穴各2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两侧腰眼各2分钟。

(2)寒凝

①取仰卧位,家人将两手掌搓热,紧贴小腹部,并施以掌摩法,使热透腹内,反复进行10次。

②取俯卧位,家人以手掌擦两侧腰部3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度;再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委中、承山穴各2分钟。

两种小儿肺炎的中医治疗法


肺炎的类型有很多,大家知道的应该都不太具体。对于小儿肺炎来说,这里小编想介绍两种,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和邪陷厥阴型肺炎喘嗽。患过这两病症的人应该对它们是了解的,下面小编就好好说说两种病症的中医治疗法!

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

症状

发热,有汗,咳嗽,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翼煽动,声高息涌,呼吸困难,胸高胁满,张口抬肩,口唇紫绀,咽红肿,面色红,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则治法

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中成药

羚羊清肺散:每袋1g。每服1g,每日2次,周岁以下小儿酌减。儿童清肺口服液:每支10ml。每服20ml,6岁以下每服10ml,每日3次。天黄猴枣散:每瓶0.15g。每服剂量:1~4岁0.15g、4岁以上0.3g,每日1~2次。清开灵注射液:每支2ml。成人剂量:肌肉注射,每日2~4ml;静脉滴注,每日20~4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建议用法用量:1ml/(kgd),最大剂量不超过2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10ml稀释1ml清开灵的比例,静脉滴注,每日1次。输液速度:注意滴速勿快,儿童以每分钟20~40滴为宜。炎琥宁注射液:每支80mg。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成人剂量:肌肉注射,每次40~80mg,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0.16~0.4g,每日1~2次给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建议用法用量:10mg/(kg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160mg。

方药

五虎汤(《证治汇补》)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加减。麻黄(炙)、石膏、苦杏仁、葶苈子、紫苏子、桑白皮、黄芩、金荞麦、天竺黄、甘草。加减:热重者,加栀子、虎杖,伴大便干加用大黄;伴痰壅喘急者,加用礞石滚痰丸;咳嗽者,重加前胡、款冬花;痰多者,加竹沥、浙贝母、胆南星、猴枣散;紫绀者,加丹参、赤芍;高热惊惕者,加服紫雪;喘甚便秘痰涌而病情较急者,加服牛黄夺命散。

邪陷厥阴型肺炎喘嗽

症状

发热,有汗,咳嗽,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翼煽动,声高息涌,呼吸困难,胸高胁满,张口抬肩,口唇紫绀,咽红肿,面色红,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则治法

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中成药

羚羊清肺散:每袋1g。每服1g,每日2次,周岁以下小儿酌减。儿童清肺口服液:每支10ml。每服20ml,6岁以下每服10ml,每日3次。天黄猴枣散:每瓶0.15g。每服剂量:1~4岁0.15g、4岁以上0.3g,每日1~2次。清开灵注射液:每支2ml。成人剂量:肌肉注射,每日2~4ml;静脉滴注,每日20~4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建议用法用量:1ml/(kgd),最大剂量不超过2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10ml稀释1ml清开灵的比例,静脉滴注,每日1次。输液速度:注意滴速勿快,儿童以每分钟20~40滴为宜。炎琥宁注射液:每支80mg。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成人剂量:肌肉注射,每次40~80mg,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0.16~0.4g,每日1~2次给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建议用法用量:10mg/(kg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160mg。

方药

五虎汤(《证治汇补》)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加减。麻黄(炙)、石膏、苦杏仁、葶苈子、紫苏子、桑白皮、黄芩、金荞麦、天竺黄、甘草。加减:热重者,加栀子、虎杖,伴大便干加用大黄;伴痰壅喘急者,加用礞石滚痰丸;咳嗽者,重加前胡、款冬花;痰多者,加竹沥、浙贝母、胆南星、猴枣散;紫绀者,加丹参、赤芍;高热惊惕者,加服紫雪;喘甚便秘痰涌而病情较急者,加服牛黄夺命散。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两种小儿肺炎哮喘的中医治疗法,如果有孩子被诊断为两个病症的,不妨试试小编介绍的方药。方药在抓药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示下去抓,不能自己随意拿药吃。尤其是中药,分量很重要!不能马虎大意!

疝气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教你推拿治疗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