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组成成分是什么

饮食养生是什么。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乌梅丸组成成分是什么》,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难免患上一些疾病的,主要就是现在不仅生活环境质量降低,经常有污染的情况发生,而且就连日常生活中吃的食物也出现了很多安全问题,这也是引起疾病的一大原因。当患病之后,肯定是需要用药物治疗的,中成药因为其副作用比较低,所以常常作为首选。那么,中成药乌梅丸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组 成 :乌梅肉、黄连、黄柏、附子(炙)、干姜、桂枝、细辛、青椒(去目)、人参、当归

药品类型

处方药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

主要功效

缓肝调中,清上温下。

适用病症

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2丸,日2-3次。

药性分析

方中乌梅酸温安蛔,涩肠止痢,为君药。花椒、细辛性味辛温,辛可伏蛔,温能袪寒并用,共为臣药。附子、干姜、桂枝温脏袪寒;人参、当归养气血,共为佐药。去放全方共奏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药品禁忌

肾脏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

ys630.coM延伸阅读

六味地黄丸组成成分有哪些


说到六味地黄丸,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因为,根据小编的了解,由于六味地黄丸有补肾益气的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会把六味地黄丸当保健品,备一些放在家里。但是,大家知道六味地黄丸的成分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成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六位地黄丸:熟地24g、 山萸肉12g 、山药12g 、泽泻9g 、丹皮9g 、茯苓9g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至于肾阴虚的表现我就不多说了) 三补: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君药) 山萸肉——补肝肾、摄精 山药——补益脾阴、固精(山药与山萸肉共为臣药) 三泻:泽泻——利湿泻浊、防熟地之滋腻恋邪 丹皮——泻相火、制山药之温涩 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之健运(山药、丹皮、泽泻均为佐助药)。

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阴虚,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服用时注意事项

1.忌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

3.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以上呢,就是小编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成分,以及一些在服用六味地黄丸时的注意事项,大家可以看一下,也希望小编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大家还是尽量少吃药物比较好。

乌梅丸


乌梅大家应该都知道,乌梅丸是不是就是把乌梅肉收集起来制成的药丸,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乌梅丸属于中医药剂的一种,那么它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乌梅丸的功效又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看。

【处方】

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

【制法】

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

排胆及驱蛔等作用,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而单用乌梅作用没有复方强,表明复方有协同作用。实验还表明,本方在麻醉蛔虫体,使其失去附着肠壁的能力,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量增加,降低pH值,明显扩张奥狄氏括约肌,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尤对痢疾杆菌作用明显。

【功能主治】

温脏安蛔。治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用法用量】

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注意】

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备注】

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摘录】

《伤寒论》。

【药品禁忌】

肾脏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

结语: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乌梅丸也不例外,看完本篇文章的朋友们一定注意到了乌梅丸对于肾是有一定损害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疗效,但是需要使用的朋友一定要在询问医师后再使用,要对自己负责。

片仔癀成分组成


片仔癀是一种药物,这个药物对人们有很大的作用和功效,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片仔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人们治疗很多疾病,也可以用来治疗病毒感染,这种药物是很名贵的,很少有人会买,这么名贵的药品很多人都想知道它里面到底是含有什么成分,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片仔癀的成分到底有哪些?

其药品是由三七、牛黄、蛇胆、麝香等名贵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胀止痛等功效,其中牛黄性味苦凉,有泻火、清热、解毒、熄风、开窍止痉等作用;蛇胆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利胆之功,与牛黄配合,对清泻肝胆郁热具独特功效;麝香气味浓烈,功能消壅滞、散结热、辟恶气、通窍闭,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消肿等功用;三七甘苦微温,有和营止血。化瘀生新、行滞通脉。消胀定痛之功。同时,其不含激素,属纯中药制剂、非处方药。对皮肤的刺激性是较小的,如果合理用药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假如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者应停用并到医院就诊;过敏体质者慎用;当产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在片仔癀的配方中除了麝香、牛黄、三七、蛇胆这四种成份,其他成份无法告知。陈金城介绍,实际上,片仔癀的用药成份与制造工艺,从500年前的明朝起,就从未向世人公开过。而剩余的成份才是最核心和绝密的部分,且全世界只有三个人知道。

片仔癀的神秘配方让很多西方国家垂涎三尺。曾经有一部《隐秘战线》的电视剧,就有外国商业间谍想窃取片仔癀配方的真实演绎,但没有得逞。

片仔癀配方中的特殊成份麝香,它是一级保护动物雄麝香囊中的分泌物,更重要的是,麝和熊一样,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有限量地允许片仔癀使用天然麝香,但每生产一粒片仔癀都要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也就是说,每一片片仔癀都有“特别保护身份”。国家要求,每一粒片仔癀的外包装上,都要贴上“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有了这个特别保护身份,使得片仔癀显得更加珍贵。“片仔癀的药用价值很珍贵,历史文化价值更珍贵,它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精心传承和打造。”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这个片仔癀的成分,也说到了这个片仔癀的功效,片仔癀的价值,大家了解了之后家里面就要随时备用了,在福建就有很多家庭里面备用这个片仔癀,对于福建人来说,片仔癀就是一个保护神,这个也是为我们的健康负责,这个片仔癀是中药成分组成的,对我们的身体无害。

良附丸组成


很多女性在痛经的时候,是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的。良附丸是一种可以缓解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良附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且服用良附丸的时候,需要注意饮食上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良附丸的说明书,我们会发现良附丸的组成非常的简单,只使用到两种中药。

【组成】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9g)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9g)

【组方分析】方中高良姜温中暖胃,散寒止痛,为君,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为臣,君臣两药相合.一以散寒凝,一以行气滞,如此则寒散气畅,疼痛自止,共奏温胃理气之功。

【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气滞寒凝证。胃脘疼痛,胸闷胁痛,畏寒喜热,以及妇女痛经等。

【歌诀】良附丸用醋香附,良姜酒洗加盐服,米饮姜汁同调下,心脘胁痛一齐除。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3.胃部灼痛,口苦便秘之胃热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胃痛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细胞壁成分是由什么组成的


细胞壁中包含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葡聚糖,几丁质以及其他的一些多糖元素,主要的功效是可以维持我们身体的细胞正常生长,同时能增加细胞的正常结构,对身体的运输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强大的功效,所以给人体带来的充分的价值,被人们的身体吸收利用,产生的效果也是非常丰富的。

组成

细胞壁的胞间层基本上是由果胶质组成。

如果植物组织中的果胶质用果胶酶分解掉,细胞就会离散,这是因为初生壁是由水、半纤维素、果胶质、纤维素、蛋白质和脂类组成。胚芽鞘、茎、叶、毛等初生壁的各种成分的平均值见表。构成细胞壁的成分中,90%左右是多糖,10%左右是蛋白质、酶类以及脂肪酸。细胞壁中的多糖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它们是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等聚合而成。次生细胞壁中还有大量木质素。

而动物的细胞外基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细胞壁,其化学组成是胶原蛋白、粘连蛋白、氨基多糖及蛋白聚糖。

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则是肽聚糖。

真菌细胞壁中主要成分为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等,这些多糖都是单糖的聚合物。

功能

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这不仅有保护原生质体的作用,而且维持了器官与植株的固有形态。另外,壁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因为细胞要扩大和伸长的前提是要使细胞壁松弛和不可逆伸展。

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因此,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损失(次生壁、表面的蜡质等)、植物水势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细胞壁上纹孔或胞间连丝的大小受细胞生理年龄和代谢活动强弱的影响,故细胞壁对细胞间物质的运输具有调节作用。另外,细胞壁也是化学信号(激素、生长调节剂等)、物理信号(电波、压力等)传递的介质与通路。

3、防御与抗性细胞壁中一些寡糖片段能诱导植保素(phytoalexin)的形成,它们还对其它生理过程有调节作用,这种具有调节活性的寡糖片断称为寡糖素(oligosaccharin)。将一种庚葡萄糖苷寡糖素施加于大豆细胞时,会使负责合成抑制霉菌生长的抗菌素的基因活化而产生抗菌素。多种寡糖素的功能复杂多样,如有的作为蛋白酶抑制剂诱导因子,在植物抵抗病虫害中起作用;有的寡糖素可使植物产生过敏性死亡,使得病原物不能进一步扩散;还有的寡糖素参与调控植物的形态建成。细胞壁中的伸展蛋白除了作为结构成分外,还有防病抗逆的功能。如黄瓜抗性品种感染一种霉菌后,其细胞壁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比敏感品种增加得快。

补中益气丸的成分是什么?


补中益气丸是一种普通的药物,这是一种标准的中成药,里面包括了柴胡、黄芪等多种中药成分,通过药物名称就可知道,这是一种主要用来补气的药物,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出现气血不足,人的精神活力会大大下降,经常感觉到疲劳,就可以使用补中益气丸帮助治疗,下面详细介绍这种药的成分。

补中益气丸成分:

补中益气丸是补益类中成药,药方由中医“金元四大家”脾胃派创始人李东垣发明,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其中每味中药都有其作用,那么补中益气丸成分是什么?都有哪些功效呢?

补中益气丸的主要药材成分为:黄芪(蜜炙)、党参、白术(炒)、柴胡、当归、升麻、陈皮和甘草(蜜炙);辅料为生姜和大枣等。

补中益气丸当中的黄芪是主药,功效为补中固卫、升阳益气,调节脾肺气虚的症状。党参则具有类似人参的补气作用,但偏于补中焦脾胃之气,并且药性温和,适于平补,能起到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白术能够补气健脾,所以适合补益脾气,可治脾虚食少、腹胀及泄泻;另外还有补气安胎之效。柴胡能升提中气,临床常用它来和解表里、升阳举陷、舒肝解郁。升麻也具有像柴胡一样的升阳举陷功效,适宜解决脾胃清阳之气下陷的病症。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甘草的作用就是清热解毒、补中益气。

以上8味中药合用,能脾胃强健,补中益气,其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目前,此方已广泛用于内、外、皮、妇、儿、五官科的数十种病症。

虽然补中益气丸功效不少,但需注意的是,此药是针对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患者而制,若属于阴虚或阳虚于下者则不宜服用本药。

乌梅丸治失眠


随着人们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着失眠的问题。如果失眠的现象比较轻的话,那么患者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心情、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就好了。但是症状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日常工作的话,那么就需要通过特定的药物进行治疗了。那么,乌梅丸能够治疗失眠吗?

一、乌梅丸的功效作用

中医古方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原方是由乌梅、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黄连、黄柏、人参、当归所制作成的丸剂,服用十分方便,各中药店都有销售。

乌梅丸有安蛔止痛的功效,是传统治疗蝈厥证及久痢、久泻的传统方剂。近年来,用乌梅丸治疗有蝈厥表现的胆道蛔虫症、蝈虫性肠梗阻,以及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属寒热错杂等病证,因疗效肯定,被广泛应用。

乌梅丸应用得当,对下列疾病亦有效:

1、治消化遒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胆囊炎等病,往往病程长,外见形体消瘦,抑郁不乐,体倦乏力,四肢欠温;内有心烦,口干苦,食欲差;上有头晕耳鸣,恶心呕吐;中有腹痛,嗳气吞酸;下有大便溏薄,完谷不化。上述症状,具有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的特点,只要抓住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2、治离血压病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大多喜用平肝泻火、育阴潜阳的方法。其实肝火上炎,肝肾阴虚,只是其中常见的证候,而对部分病程长、年龄偏大、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的髙血压患者,除常见头痛晕、耳鸣、恶心呕吐外,既见面色潮红、口干舌燥,舌质红少苔,又有畏寒,两足不温、脉沉迟等上热下寒的典型症状。使用乌梅丸治疗则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3、治心脏病症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病例,如果全身情况好而精神抑郁的患者,除心悸不宁、头晕胸闷等一般症状外,常见头面烘热、动则出汗、口干苦、舌质微紫苔黄腻等热证,又见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脉沉弦而迟等寒象,这也属于上热下寒,内外阴阳失调的病症,用乌梅丸治疗效果都较可靠。

二、用法

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三、基本方论

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天麻钩藤饮组成是什么


天麻钩藤是一种中药,在医学上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主要功效作用有:缓解头痛、眩晕、调节神经、清热去火、安神宁神等,可以制成一些中成药,如:天麻钩藤颗粒,建议在医生的嘱咐下或是详细参考说明书在服用。本文就简单介绍下天麻钩藤饮组成是什么,方便大家了解。

天麻钩藤饮,中医方剂名。为治风剂,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歌诀

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神良。

组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用量

天麻9g,川牛膝、钩藤各12g,石决明18g,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

水煎,分2-3次服。

为治风剂,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息风之效,用以为君。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不致偏亢,是为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能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息风,清热安神之功。天麻钩藤颗粒对肾性、原发性、神经元性高血压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基础方组成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获神。

一般慢性疾病或比较长时间用药的疾病就要按疗程用药,就是把一个疾病分段治疗观察,一个疗程治疗后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要根据病情情况决定服用药物的时间。由于每个患者朋友的病情不同,因此服用疗程的数量需要根据剧情情况而定的。

牙齿是什么成分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一个组织,牙齿的主要成分就是碱式磷酸钙,里面含有碱式磷酸钙,平时我们使用含氟的牙膏就有助于牙齿的坚固。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牙齿在28到32颗之间,如果人的牙齿少于20颗,就会影响到人的咀嚼功能,会影响到肠胃消化,对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牙齿的知识

牙齿是一种在很多脊椎动物上存在的结构,一般而言,牙齿呈白色,质地坚硬。牙齿的各种形状适用于各种用途,包括撕裂、磨碎食物。某些动物,尤其是食肉动物,牙齿是它们的搏斗武器。随着人类文明的创建,各种语言的发音已发展得多样化。

语言发音均非常依赖牙齿、舌头和口腔的合作,应用到人类生活中的说话、歌唱。牙齿的整洁,甚至关系到社交活动和地位。人类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人类语言发音与口中前排上下的牙齿密切相关,古汉族标准语称为“雅言”。

功能

在人的一生中,一生中先后长两次牙,首次长出的称“乳牙”,到二岁左右出齐,共二十个。六岁左右,乳牙逐渐脱落,长出“恒牙”,共三十二个。按形态可分为切牙(2)、尖牙(1)和磨牙(5)。切牙的功能是切断食物,双尖牙用以捣碎食物,磨牙则能磨碎食物。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的正常,才会使人的面部和唇颊部显得丰满。而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相反,如果牙弓发育不正常,牙齿排列紊乱,参差不齐,面容就会显得不协调。如果牙齿缺失太多,唇颊部失去支持而凹陷,就会使人的面容显得苍老、消瘦。所以,人们常把牙齿作为衡量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苓汤配方组成是什么?


或许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五苓散,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草药,其作用非常广泛,比如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在冬天的时候,那些身体虚弱的人容易出现外感风寒,患者会出现伤风头痛症状,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五苓散这种中药帮助治疗,尤其现在的五苓汤疗效是非常好的,下面介绍这种汤的组成配方。

五苓汤配方组成:

五苓散的标准配方是十分简单的,只需要五味的中草药成分,主要就包括: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白术180g。这个就组成了五苓散的标准配方了。

五苓散的作用与功效

1、五苓散可以有淡渗利水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治疗因为水湿内停和小便不通的症状。有效的给患者缓解由于以上的病症带来的身体不适,提高身体机能的免疫能力,所以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2、因为五苓散是由五味中草药组成的,所以五苓散的功效是很多的,它能够把所有的中药成分完全的发挥出来。所以对于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是十分显著的。不仅如此,还能够治疗全身水肿和过度肥胖所带来的病症。

3、五苓散还可以除去身体中多余的水分,然后起到紧致肌肤的作用。还有行气利水、祛湿和胃的作用。对于调节身体来说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五苓散的服用禁忌

任何一种中成药都有它独特的功效,都需要依据自己的病情去选择合适的,对应的药物。所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病情,然后方能用药。所以虽然五苓散的功效很多,也应该知道五苓散的服用禁忌有哪些。

具体来说五苓散的功效是帮助人体治疗湿气和解风寒的作用比较大。所以如果是老年人的话建议还是需要适量的服用哦,因为老年人大多都是比较阴虚火旺。所以就要慎用五苓散,不然以免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还有一些老人因为肾气不足、腰膝疼痛、四肢无力、尿频尿急的也要禁忌服用五苓散。还有那些体质虚弱的人和刚刚怀孕的孕妇,需要在医师的叮嘱下才能服用五苓散。切忌不可以乱服用而导致不好的情况发生,任何药物都是有它特定的人群的,所以一定要按照服药规则。

麻黄汤的组成是什么


导读:麻黄汤的组成是什么?中医方剂麻黄汤可以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那么麻黄汤的组成是什么?有哪些功效作用呢?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下麻黄汤吧。

【名称】麻黄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方解】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主要方剂。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所以是方中之君(主)药,并用之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之桂枝之臣(辅)药,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桂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以降肺气、散风寒之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桂,又能缓和麻、桂枝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诸药合用,共凑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配伍特点】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着。

【临床应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加减化裁】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附方】

1、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麻黄(9g),桂枝(6g),炙甘草(3g),杏仁(6g),白术(12g)。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风寒夹湿痹证。身体烦疼,无汗等。

2、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金匮要略》)

麻黄(9g),杏仁(6g),薏苡仁(12g),炙甘草(3g),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12g)。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功用: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在表,湿郁化热证。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注意事项】麻黄汤发汗力强,不宜用于表虚自汗、体虚外感、产后及出血病人。

以上就是麻黄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乌梅丸组成成分是什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