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穴位与养生 > 导航 > 小腿经络养生

小腿经络养生

2019-10-15

小腿后面的穴位

穴位与养生。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小腿后面的穴位”,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中医比较讲究穴位疗法,相信大家对此都是十分了解的,身体的每个部位都会有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达到治疗或缓解疾病的效果。小腿后面的穴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承筋穴,另一个是承山穴;另外,小腿外侧的穴位中有一个三阴交穴,这个穴位对于女性特别适用 ,经常按摩可有效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小腿后侧有承筋和承山2个穴位。承筋在脚尖前身时小腿后侧的凹陷中,你说的应该是承山穴。 穴位按到后会有酸麻等感觉,这也证明你找对了。只要不是太用力就行。那个穴位本来就很疼的。

小腿外侧有什么穴位

1、小腿外侧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从内踝尖一直向上三寸处,胫骨的后缘,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之处,在应用上非常广泛。

三阴交穴对于女性很重要。按摩三阴交穴可以改善月经不调、月经腹痛症状,保养女性子宫及卵巢,紧致肌肤,防治更年期障碍及多种妇科疾病;另外,按摩三阴交穴对于食欲不佳、胃酸、胃胀也有疗效。

2、小腿外侧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三寸处(约四横指),胫骨的边缘位置,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常按摩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3、小腿外侧有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位于小腿的外侧,腓骨小骨头向前下方的凹陷处,是针灸疗法的一个主要穴位。

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常按摩对于腰腿疲劳、脚麻痹、膝盖疼痛、腰痛、关节筋痉挛肿痛等关节疾病以及坐骨神经痛、胃炎、胃痛、胃溃疡都有很好的疗效。

4、小腿外侧有丰隆穴

丰隆穴是足胃经与足脾经的络穴,因为足胃经谷气(胃食五谷之气)隆盛,至此丰溢,穴上肌肉丰 满而隆起,所以称为丰隆穴。

此处穴位物质主要是从条口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传来的水湿云气, 到达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而降,并且降雨量很大,就像雷雨的轰隆声一样。

此穴也称足阳明络穴, 因为此处穴位处于胃经下部,气血物质汇聚而成的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为云化雨降之处,气压低 下,胃经及脾经天部水湿浊气汇合于此,所降之雨又分走胃经及脾经各部,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物质的作用。

ys630.coM延伸阅读

膝盖后面的脚窝什么穴位


膝盖后面的脚窝什么穴位

委中穴(腘中,郄中,血郄)解析:

1、委中。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

2、腘中。指本穴所在部位为腘窝横纹处中点,故名。

3、郄中。郄,孔隙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郄中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聚集,出入缓慢。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的输出输入皆较缓慢,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郄中。

4、血郄。血,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膀胱经水湿吸热后的气化之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

5、膀胱经合穴。本穴物质为膀胱经气血汇合而成,故为膀胱经合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特征。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有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附注:足太阳经所入为“合”,合穴,属土。

委中穴意义: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降后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委阳穴。

功能作用:分清降浊。

委中穴主治疾病: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配大肠俞穴治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取穴方法: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生理解剖: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委中穴治疗腰背疼痛

中医认为,按摩委中养生穴,可有效缓解腰酸背痛。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疼痛的要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它位于膝关节后侧,也就是腘窝处,腿屈曲时腘窝横纹的中点。中医学认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祛病养生功效。按摩委中穴可用于治疗腰脊强痛、股膝挛痛、风湿痹痛、小便不利以及头痛身热、呕吐泄泻、咽喉疼痛等病症。

具体的按摩养生方法如下:

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穴,连做20—40次。

3、用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处,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方的正中间,由上方肌肉丰厚处向下滑移,至肌肉较平处即是,用手指按住此穴,坚持1—2分钟。

昆仑穴:位于外踝后的凹陷处,可用手指按住外踝后的凹陷处,向后面的大筋拨动1—2分钟。

小腿抽筋按摩委中穴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拿捏小腿后侧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对侧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从上到下反复拿捏患肢小腿后侧肌肉0.5~1分钟。

功效:柔筋缓急、消肿止痛。

3、按揉委中穴

将健侧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活血消肿、通络止痛。

4、按揉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5、按揉足三里穴

将健侧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6、按揉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通经络、缓痉止痛。

脖子后面穴位


脖子后面的穴位是非常多的,所以说人们可以经常的给自己的脖子进行按摩的,这样的话就可以防止自己的脖子出现过多的疾病症状的,大部分都是会按摩百会穴的,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穴位,要是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脖子疼痛,或者是头晕眼花的症状表现出现的话就必须要想办法去治疗的。

百会穴位置[2]: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推拿手法

百会穴按摩方法有四种:1,按摩法:睡前端坐,用掌指来回摩擦百会至发热为度,每次108下。2,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8下。3,意守法:两眼微闭,全身放松,心意注于百会穴并守住,意守时以此穴出现跳动和温热度为有效,时间约10分钟。4,采气法:站坐均可,全身放松,意想自己的百会穴打开,宇宙的真气能量和阳光清气源源不断地通过百会进入体内,时间约10分钟。

神庭穴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大腿后面的肌肉


如果是热爱运动的人在进行运动之前一定要进行肌肉拉伸,否则的话在运动过程中方法使用不当就容易造成肌肉拉伤的后果。特别是对于一些不经常运动的人来说,在运动之前更要做肌肉拉伸,如果发生肌肉拉伤状况的话是令人非常痛苦的。而当感觉到自己大腿后面的肌肉发生了拉伤情况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大腿后侧肌肉拉伤如何恢复

1、

训练以后不要马上坐下休息。慢走,小跳放松。

2、

休息1-2小时后可以用热毛巾敷患处。也可以洗个热水澡。

3、

有条件的可让人帮助按摩放松。

4、

肌纤维学说:疼痛的原因是肌纤维伸缩过度造成的损伤。所以大运动量的运动前一定要认真的做准备活动,

肌肉疼痛就是身体发出的警示,表明身体已经处于非正常的状态,提示我们的一些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停止或改正。

5、

运动是为了强健身体而不是损害身体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6、

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7、

肌肉拉伤严重者,如将肌腹或肌腱拉断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作手术缝合。

大腿后侧肌肉拉伤症状

主要有疼痛、肿胀、肌肉紧绷,倒不一定会皮下出血。

轻度。只有一小部份肌纤维断裂,当用力时或按压时才会引起疼痛,外表看起来还好。这时的处理也是冰敷和绑弹性绷带,并轻轻的活动肌肉,让它不要变硬。大概2~3天就可以热敷和开始恢复运动。

中度。有部份的肌纤维断裂,皮下出血明显,患部外表肿胀。这时的处理是冰敷和绑弹性绷带24~48小时,并轻轻的活动患部。大约3~4周可以回复到原来的运动量。

重度。肌纤维全部断裂,患部大量出血,从外观上可以看出断裂部位凹下去,而两旁则凸起来。遇到这种伤害,要先予以冰敷和弹绷,再送到医院手术治疗。肌肉断裂手术后的复原期大约要4~6周才会长好。

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

1、

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剧烈活动所需要的状态就参加剧烈活动。

2、

体质较弱,训练的水平不高,肌肉的弹性、伸展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负荷过度。

3、

运动技术低,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用力过猛,超过了肌肉活动的范围。

4、

气温过低,湿度太高,场地太硬等。

小腿后面筋疼怎么回事


小腿后面筋疼,可能是因为着凉的原因造成的,有些人平时经常久坐,活动量不多,容易引起这样的现象,另外也可能是因为静脉曲张的原因造成的,当出现静脉曲张的时候,小腿压力会加大,这时候也容易引起这样的症状表现。另外,如果缺钙也可能会引发这样的症状表现,让人缺钙的时候还容易出现

小腿后面筋疼怎么回事

1、这情况一般是受凉、劳损或久坐导致的, 指导意见: 建议热敷、理疗按摩。注意保暖,适度活动、休息好。如不缓解去医院就诊检查。

2、也可能是属于是静脉曲张,这与长期久站有较大关系。 指导意见: 建议您第一就是要减少站立,多坐着或是躺着,减小下肢的压力。而还可以买静脉曲张袜先穿着,效果不错

自我保养与护理

1、穿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

是被国内外医生广泛认知为非手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非常有效的一种办法,循序减压袜能提供您所需要的支护,而且轻柔、优雅和舒适,弹力袜有多种型号、颜色和压力等级,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用。选用合适型号、压力的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可以明显改善静脉曲张所造成的下肢沉重、酸胀、浮肿等症状,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静脉曲张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2、运动:

如低冲击性的运动如规则行走、游泳、脚踏车除了能改善血液循环外,还能降低新的静脉曲张发生的速率。一般来说力量训练的项目都要禁止,还要避免突然中断锻炼,当然除游泳外的运动过程能穿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效果更佳。

3、饮食和生活作息: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高纤维、低脂饮食及加强维生素c、e的补充,特别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肥胖。在日常生活方面,则需要避免服用避孕药、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及高跟鞋、跷二郎腿及避免久坐或久站。如果是职业需要处于久坐或久站者,在处于这个状态一小时左右应该走动或垫脚尖运动,当然这种高危人群最好穿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每天睡前在床上平躺后将腿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6至12寸的位置一段时间,睡觉时还可侧睡一边以降低骨盆腔静脉的压力。抽烟会使动、静脉受损,静脉曲张的病人应该戒烟。平时多用温盐水洗脚,特别对静脉性溃疡病人尤为适用,还要注意保护好患肢,避免外伤。

耳根后面是什么穴位


一、耳根后面是什么穴位

人体的耳朵后面位置是翳风穴,位置:在耳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处。主治:常用于耳聋、耳鸣、牙痛、颞颌关节病、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这是人体的三焦以及胆经的交会的穴位,往比较深的地方的话就是比较靠近人体的面部神经,所以如果说有面部的问题,比如说出现神经疼痛的问题的话那么就是说可以按摩这个穴位进行缓解,而且按摩的时候就是会有酸胀的感觉,一般来说三叉神经痛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进行缓解治疗的,耳鸣或者是口眼歪斜的时候也是可以治疗的。

二、耳部按摩的方法

1、时常手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2、经常提拉耳屏、耳垂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 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3、多提拉耳尖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 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如果自己是选择耳部穴位按摩的话,那么就可以选择给自己试试这些方法,让自己得到好的治病效果,当耳部穴位在按摩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专业一点的中医药给自己治病,面对耳部穴位按摩的时候必须要轻轻的,不能加重,这样太重的按摩会给耳朵带来负担。

三、简单五招捏出健康

耳朵上的穴位比较复杂,但若有头疼、失眠的小病,我们可以自己按摩穴位辅助治疗。

1、牙龈肿痛按耳垂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齿、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去医院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2、心绞痛按下耳窝

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方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度过危险期。

3、打嗝按上耳窝

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就是由于脾胃处虚弱,以及生吃不良食物、暴饮暴食引起的胃气上逆。

4、失眠上下耳窝都要按

失眠,中医称不寐,它是由心、脾虚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5、四肢疼痛揉耳轮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四、怎样按摩耳朵预防疾病

感冒

用拇指、食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咽喉等对应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或借助钝头的小木棒或火柴棒,面对镜子,按照耳穴图触压耳廓上的外鼻、耳尖、感冒、枕穴等,以能耐受为度,其它同拇指按摩法。具有很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特别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朋友。

失眠

用拇指、食指相对,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对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等穴位,每部位揉按10~30次,每日2~4次,尤以入睡前最为重要,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或用火柴棒代替手法按摩。此法对于改善睡眠有显着效果,在睡前按压效果尤其显着,往往在揉按中就进入梦乡了。

肥胖症

用拇指、食指相交,对压在耳廓上的三脚窝、耳甲艇、屏间切迹、耳屏等处,重点按压便秘点、大肠、内分泌、饥点、肾上腺等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10~35次,每日3~5次,尤以饭前、饭后为主。双耳交替,4~7天为一疗程。也可对着镜子用火柴棒按压,按压强度以能忍受为度。

痛经

用拇、食指相交,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耳垂背面外侧部等处,重点按压子宫、卵巢、会阴等对应穴位。要求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20~40次,每日进行3~5次,尤在痛时为最好,双耳交替进行。

五、护耳小贴士

1、避免到太嘈杂的地方,如歌厅、迪厅。

2、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要配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3、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4、用耳机听CD、MD、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

5、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

小腿后面的穴位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