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冬季补脾养生粥 > 导航 > 男人养生中成药

男人养生中成药

2019-10-15

补脾去湿的中成药

冬季补脾养生粥。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补脾去湿的中成药”,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引发人体湿气过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在中医上看来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由于外部原因所导致的,例如生活环境过于潮湿;但是内部原因主要是指人的脾脏功能不健全所引发的湿气入侵。如果是因为内因所引发的湿气过重,这时候就需要补脾去湿,因此有哪些可以补脾去湿的中成药呢?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归脾丸

【成分】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健脾祛湿的食疗方

温补脾胃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民间用赤小豆、薏米熬粥常食对健脾祛湿有很好疗效。

温馨提示

防治湿症一要注意避免外部湿气的侵袭,例如不要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久待,居住之处不能湿度太大,寒冷潮湿天气尤要注意保暖。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如果患有湿症则要辨证施治。

扩展阅读

化痰去湿中成药


当人们发生咳嗽有痰,而且一直不见好转的时候,可以选择化痰去湿中成药物来治疗,虽然需要服用较长的时间,但效果温和没有副作用,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咳嗽有痰往往也是因为有炎症,有时候也需要吃一些消炎药,但是效果不好的时候最好还是用中药来调理。归脾丸是我们常见的中成药,效果不错。

归脾丸

这种一种很常见的中成药,主要是可以帮助益气健脾同时还可以帮助养血和安神。这种药物可以到药店进行购买。

木香顺气丸

这种药物主要是可以帮助健脾和暖胃,同时可以帮助祛除身体当中的湿气。同样也可以在药店当中买到。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其实可以帮助健脾,同时可以在临床上用于脾胃虚寒,以及经常造成腹痛以及腹泻的情况。

健脾丸

这种药物主要是帮助健脾和开胃,和我们经常见到的健胃消食片差不多。

什么是化痰祛湿

其实身体当中经常都会出现虚弱的情况,尤其是脾胃虚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很多人感觉到自己可能吃不了多少东西,或者说消化能力很弱,这就会造成人的营养吸收等等的不均衡,对身体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

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护理自己的脾胃,通过护理自己的脾胃会帮助自己的身体迅速得到恢复,也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吃一些梳理脾胃的食物,比如说白鲫鱼煲汤或者说薏米莲子粥等等,都是效果非常不错的食物。

去湿浊的中成药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胃主水,如果身体里的湿浊比较严重,那么不管平时吃多少补品,脾胃功能都无法正常运作。而湿浊的人,通常会表现为容易腹胀、恶心、精神萎靡不振、四肢乏力、脸色蜡黄暗沉和身体虚胖等。那么,去湿浊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祛湿功效的中成药

木香顺气丸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香连丸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平胃散

功能主治: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清热祛湿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去湿的中成药介绍


在我们周围,你可以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人老是出现饮食减少,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有可能是脾湿引起的,可能有不少人会有脾湿有症状而不自知,当然精神疲乏,口干舌燥,手脚冰冷等也是脾湿的一些症状,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哪5种中成药可助你“健脾祛湿”。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当出现脾虚湿困时,应健脾祛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或者减少、清楚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资,而中成药就成了人们的首要选择,那么有哪些中成药可以健脾祛湿呢?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归脾丸

【成分】 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健脾祛湿的食疗方

温补脾胃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民间用赤小豆、薏米熬粥常食对健脾祛湿有很好疗效。

其实想要健脾祛湿的人不仅要健脾,更重要的是要养胃养肝,所以平时我们在饮食当中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正因为健脾和养胃分不开,所以在健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养胃,除了以上的一些脾湿的药物调理及饮食调理方外,建议我们平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小米粥之类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脾湿吃什么中成药


在我们周围,你可以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人老是出现饮食减少,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有可能是脾湿引起的,可能有不少人会有脾湿有症状而不自知,当然精神疲乏,口干舌燥,手脚冰冷等也是脾湿的一些症状,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哪些情况适合哪种中成药。

因为脾湿分寒湿和湿热两种,所表现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分清,那么当我们诊断出是由脾湿引起的身体不适时,有很多人就会想通过一些中成药的调理来缓解,那么吃什么中成药好呢?

对于脾湿阴虚火旺的人来说,建议可以吃茵陈五苓散或葛根芩连汤,如果不嫌麻烦的话,最好就是喝葛根芩连汤,它是用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炙甘草6g一起煮水服用的,我们可以到药店按量去抓这几种药,先煮葛根,再放其它药一直水煎服即可,有清泄里热的作用,对于胸脘烦热,口干舌燥有良效。

对于脾湿胃虚,精神不振者,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香砂六君子汤来治疗调理。它是一种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炙甘草组成的汤剂。具体组成药方是: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十分 陈皮八分 半夏一钱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加生姜二钱 水煎服。有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的作用,对于脾胃气虚的调理尤其适宜。

而对于脾湿患者出现饮食不佳,或是经常出现腹泻,消化不好的人来说,则可选择参苓白术散或是人参健脾丸来调理,这类中成药都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作用,另外补中益气丸也是不错的,脾湿患者也可以选择服用,具体的可根据自身症状来选择。

脾湿在药物调理的同时,当然饮食调理也是不可少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来祛湿,比如赤小豆薏米粥就是一款不错的食疗,它的主要功效就是祛湿,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是祛湿健脾的佳品,可以经常食用,还有山药薏米芡实粥也不错,可以选择在一周内喝几次.这些对调理脾胃都很不错的。

其实脾湿的人不仅要健脾,更重要的是要养胃养肝,所以平时我们在饮食当中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正因为健脾和养胃分不开,所以在健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养胃,除了以上的一些脾湿的药物调理及饮食调理方外,建议我们平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小米粥之类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补脾的中成药有哪些?


脾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新陈代谢。如果脾脏出现了问题的话,那么我们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补脾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补脾的中成药有哪些?大家都有哪些介绍的呢?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补脾的中成药:脾肾阳虚证是由于素体阳气虚,或年老体弱,阳气不足,或脾阳虚日久,波及肾阳,导致脾、肾阳气均不足的病证。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证 阳虚泄泻者:泄泻多于黎明之前发生,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阳虚便秘者,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有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喜暖怕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补脾的中成药有哪些?以上就是小编给的大家介绍的补脾的中成药,大家看完之后,如果在生活中出现脾脏问题,需要补脾的话,可以选择这些来服用,帮助补脾。现在社会,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是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平时更需要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疏肝健脾去湿的中成药


疏肝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比较常见的有穿金益肝片,它是常见的一种中成药,在疏肝理气,解毒祛湿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对于肝肾阴虚也能达到一定的治疗的作用,另外还有五酯胶囊,参紫肝康片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中成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舒肝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疏肝健脾去湿的中成药

1、疏肝利胆的中药

【主要成分】积雪草480g 金银花480g 茵陈480g 龙胆50g 硬酯酸镁0.9g 淀粉15g 制成

1000片【适应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性黄疸型肝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10片,一一日3次,二十日为一疗程。

2、穿金益肝片

【主要成分】穿破石820g 铁包金820g 虎杖410g 广金钱草820g 水牛角820g 绞股蓝410g 黄芪410g 龟甲83g 淀粉96g 制成

1000片【适应症】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用于黄疸、胁痛及急慢性肝炎属肝胆湿热证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禁忌】孕妇禁服。复方益肝灵片【主要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水飞蓟素(silymarin),五仁醇浸膏等。【适应症】益肝滋肾,解毒祛湿。用于肝肾阴虚,湿毒未清引起胁痛,纳差,腹胀,腰酸乏力,尿黄等症;或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为佳。

3、参柴肝康片

【成份】:柴胡、人参茎叶皂苷【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显棕黄色;味微苦。【功能主治】:益气舒肝,用于急、慢性肝炎属气虚肝郁证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注意事项】:定期复查肝功能。【规格】:每片重0.25g【有效期】:二年。

4、五酯胶囊

【主要成分】本品为华中五味子的醇浸膏制成的胶囊。【适应症】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可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猪苓多糖胶囊【主要成分】猪苓多糖。【适应症】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肝炎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三次,疗程3个月。乙肝健片【主要成分】本品为花锚草、黄芪、甘草经加工制成的A、B两种片剂。【适应症】利胆退黄,改善肝功,调节免疫机能。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和其他肝炎。【用法用量】口服,A、B片合用,一次各2~3片,一日3次。

5、清热解毒胶囊

【主要成分】虎杖、白花蛇舌草、北豆根、拳参、菌陈、白茅根、茜草、淫羊藿、土茯苓、蚕砂、甘草等。【适应症】清肝利胆,利湿解毒。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发烧,口干苦或粘臭,厌油,胃肠不适,舌质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数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7粒,一日3次。【禁忌】忌烟,酒,油腻。

补肾补脾的中成药有哪些


补肾补脾的中药到底有哪些呢?这个是很多男性都很想了解的知识,如果补肾补脾好了之后男人的口味更好,男人的性功能也会变得更好,而利用补肾补脾的药物来改善身体的同时也可以让身体的一些不良状态得到及时的改善,如果身体乏力,如果脾肾不好的话,那么男人在没有食欲的同时不吃饭的话身体也会日渐的消瘦,那么补肾补脾的中成药到底有哪些呢?

药物组成

党参15克,白术15克,黄芪30克,茯苓10克,黄精20克,川续断15克,淮山20克,仙灵脾15克,虎杖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枸杞15克。

制作用法

日服1剂,水煎2次,混匀分2次口服。2个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

健脾补肾,养肝祛邪。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及迁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而属脾肾两虚证。

随症加减

肝郁脾虚瘀滞型加柴胡、当归、丹参、泽兰;脾肾阳虚湿浊型加附子、芡实、故纸、佩兰;肝肾阴虚型去白术、仙灵脾,加制首乌、女贞子、桑椹子、龟版胶、生地。

注意事项

腹泻甚者,加苍术10克,芡实、诃子各12克;腰腿足跟痛剧者,加牛膝、淫羊藿各12克,夜尿甚多者,加覆盆子、女贞子各12克,鹿角霜10克;腹胀甚者,加木香5克,冬瓜皮12克;肝区隐痛者,加桑寄生15克,木瓜12克。

临床疗效编辑

本方结合化疗治疗720例Ⅲ期胃癌患者,其中大部切除440例,次全切除180例,姑息切除50例,根除30例,切端阳性20例,所有病理全部经病理证实。生存1~3年720例,3~5年360例,占70%;5年以上160例,占48.5%。

共治疗60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2例,2个疗程治愈者6例,3个疗程治愈者13例,共计21例,其中肝郁脾虚瘀滞型4例,脾肾阳虚湿浊型15例,肝肾阴虚型2例,治愈率为35%;好转35例,占58.33%。总有效率为93.33%,无效4例,占6.67%。21例治愈者,经随访2~3年,仅1例在一年内HBsAg出现反跳阳性外,其余未见异常变化。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能够补肾补脾的中成药,选择这些中成药对身体的好处还多多,选择这些中成药来治病的同时还有养生的效果,而利用补肾补脾的养生汤来让身体 变得更加的强壮,男人补肾补脾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男人的性功能才会更好。

补脾肾的中成药有哪些


对于脾肾这两种器官来说,出现疾病都是需要慢慢调理的。而最适合调养身体的就是中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用到最多的就是关于治疗疾病的中成药,这样的话既不会太麻烦,同时也能很好的调养,所以下面就去介绍下补脾肾的中成药有哪些?希望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补中益气丸(片)为水丸或洁剂,主要功用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适用于由脾胃气虚引起的气短懒言,身体倦怠,肌热有汗,头痛怕风,渴喜热饮,食欲不振,以及气陷脱肛,子官脱垂等。另外,此药对于固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等均有较好效果。凡一般慢性病,症见脾胃虚弱,气短懒言,身体乏力,自汗,动则气促,食欲不振等症均可应用。用法为水丸每服6克,片剂每服6片,均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

补益资生丸为蜜丸,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开胃进食。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脘闷腹胀,不思饮食,呕逆,久泻久痢,面黄肌瘦,精神倦怠等症。此药配伍精当,有主有从,凡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上述诸症均可应用。用法为每次服用两丸,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

参苓白术丸(散)为水丸或散剂,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调中止泻。适用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振,腔腹胀满,大便溏泻,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精神被倦等证。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而属脾虚者,小儿消化不良脾虚腹泻者。用法为水丸,散剂均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或冲服。

人参归脾丸(片)有蜜丸和片剂两种剂型。主要功用为补养气血、健脾安神,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引起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少便溏,身体疲倦,妇女月经过多,以及脾虚出血等症。常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症见心脾两虚者。用法为蜜丸每次服用一丸,片剂每次服用六片,均日服两次,以温开水送下。

关于补脾肾的中成药有哪些上文中已经很详细的介绍清楚了,这样的话如果需要用到的话就可以好好的使用下上文中给大家介绍的内容。同时调理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的话才能更好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补脾补肾的中成药有哪些


补脾补肾对我们人的身体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的脾不好了,那么吃东西的时候会觉得没有什么食欲,脾不好的话还会影响到一些疾病,而如果肾虚了,那么也是不好的,肾虚之后影响也就更大了,很多性功能障碍的男人,十个有九个就是由于肾虚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说补脾补肾才是正道,那么补脾补肾的中成药到底有哪些呢?

现将疾病的主要症状和适宜的中成药分述如下。

气虚:指脾气虚和肺气虚而言。脾气虚则症见:气短懒言,倦怠无力,饮食不振,腹胀便溏;如果气虚下陷,则见脱肛,妇女子宫下垂等症。肺气虚症则见:少气,气息不能续接,说话声音低弱,易出虚汗,劳动则喘促等症。气虚虽有脾气虚与肺气虚之分,但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而肺气的来源,则又赖于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华以润养,故补气以补脾为主。脾气旺,则肺气自充。健脾则可以补气,常用的补气的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补益资生丸、参苓白术丸等。

补中益气丸(片)为水丸或洁剂,主要功用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适用于由脾胃气虚引起的气短懒言,身体倦怠,肌热有汗,头痛怕风,渴喜热饮,食欲不振,以及气陷脱肛,子官脱垂等。另外,此药对于固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等均有较好效果。凡一般慢性病,症见脾胃虚弱,气短懒言,身体乏力,自汗,动则气促,食欲不振等症均可应用。用法为水丸每服6克,片剂每服6片,均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

补益资生丸为蜜丸,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开胃进食。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脘闷腹胀,不思饮食,呕逆,久泻久痢,面黄肌瘦,精神倦怠等症。此药配伍精当,有主有从,凡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上述诸症均可应用。用法为每次服用两丸,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

参苓白术丸(散)为水丸或散剂,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调中止泻。适用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振,腔腹胀满,大便溏泻,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精神被倦等证。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而属脾虚者,小儿消化不良脾虚腹泻者。用法为水丸,散剂均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或冲服。

这些药物都是具有补脾补肾的功效,但是补脾补肾也是属于中医辨证所得到的结果,当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会用到中药,所以说疾病的治疗结果还得通过辨证来实现,辨证的结果来服用这个补脾补肾的中药同时还要观察自己的身体是否达到的效果,如果这些药物没有效果,那么就要换取方法来改善。

补脾健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很多人的脾胃出现了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尤其很多人饮食习惯不好,比如经常暴饮暴食,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等,这些都会直接伤害到脾胃健康,人们经常会出现腹泻腹痛的症状,现在补脾健胃的方法有很多,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使用中成药,不仅效果好,而且副作用还非常小。

补脾健胃的中成药:

1、人参健脾丸: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倒饱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2、人参归脾丸: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现代可用于神经衰弱、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3、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现代药理研究:补中益气丸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

4、补脾益肠丸: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固泻,生肌止血的功效,达到胃肠两调的目的。临床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肠炎,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

5、附子理中丸: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6、山麦健脾口服液: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和胃。用于食欲不振,饮食积滞所致的胃胀腹痛,胸腹胀闷,消化不良等。

参苓白术丸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明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补脾去湿的中成药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