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止痛药什么比较好
什么季节养生比较好。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月经止痛药什么比较好”,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有的女生月经期间会有痛经,轻则疼痛难忍,动弹不得,重则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是晕厥。经期需要十分注意保暖和休息,不要太过劳累。经期是最虚弱的时候,什么都不如好好休息重要。如果实在受不了,可以吃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但是建议最好经期少吃药,总归对身体有影响。
1. 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
优点:药效长。 容易买到。
缺点:伤胃伤胃伤胃,从健康胃吃到胃
溃疡,最后肠胃科医生建议不要了。
2. 必理痛(经痛配方)氨基酚片
优点:不伤胃,空腹也无压力
缺点:药效短,一次2片顶4个小时。
3. Naprogesic 德国拜耳痛经药
吹得很好,一看还是有阿司匹林,伤 胃,不适合自己,就没吃。需要境外购买。
4. 经肛门止痛栓
5. 前列腺素抑制剂
原理应该和拜耳一样。
6. 短效避孕药(不是紧急避孕药)
红糖水信仰者还是留在平时喝吧。
中药的你可以吃点元胡止疼片 你上面说的药我都没有吃过 有人说吃颠茄也挺好 呵呵 我痛经的时候就是吃元胡止疼 或者是脑宁片 脑宁片止疼也不错 不光治头痛的哦。
治痛经家用简妙方:
(1)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解热镇痛药物如散利痛、奈普生片等进行止痛;口服颠茄片或阿托品等药物以解除痉挛性疼痛。
(2)取大当归一支,切片用水煎服。
(3)取艾叶”克,加红糖用水煎服。
(4)取炒五灵脂10克、蒲黄6克、丹参30克,水煎服。
(5)取干丝瓜:条,加水:碗煎服。
(6)取食盐250克,将盐炒热,用布包好温熨小腹,待不烫皮肉时,包扎在小腹部上。
(7)取丹参9克,研为细未,调酒服。
(8)取苦参30克,研为细未,调醋吞服。
(9)取生姜15克,红糖50克,煎水服。
(10)取黄花(金色)60克,羊肉或瘦肉6O克,米酒250毫升,加适量水炖,吃汤及肉。每日:剂,连服数日。
(11)取小植炭30克,红糖30克,水煎服。每日:剂,分之次服,连服1一2剂。
患痛经后应注意:
(1)尽早到医院检查,尤其有出汗、肢冷、面色青紫等伴随症状的剧烈疼痛时,以查明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做到心中有数。痛经严重时,最好能卧床休息半天、一天,这样可大大减轻腹痛。
(2)月经前后和行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不宜过分劳累。
(3)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4)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水洗一次,勤换垫纸。
(5)注意精神调养,解除心理障碍,使精神快乐,气机畅达。 痛经较为普遍。凡在经前、经期、经后发生腹痛及其他不适,以致于影响工作及生活者为痛经。疼痛多在经期第1~2天,也有在经前1~2天开始腹痛的,疼痛在经期加重。多为阵发性下腹部绞痛、坠痛、胀痛,并可放射至腰骶部、内侧及阴道、肛门;膜样痛经病人当要排出大块脱落的子宫内膜时疼痛会剧烈,一旦排出后疼痛迅速减轻;疼痛剧烈者可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甚至虚脱。还可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泻、呕吐,也可有膀胱、直肠剌激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等,还可有头痛、眩晕、乏力或神经过敏等不适。 到目前为止,由于各人的痛觉阈值不同,耐受程度很大,且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程度的客观定量方法,国内外对痛经发病率的报道差别很大。
Ys630.com相关知识
肠胃止痛药
很多人的身体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病痛。一般都会依靠药物来减轻病痛,可是并不是什么止痛药都有效的。不能过分的依赖止痛药,止痛药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经常使用止痛药会对身体不利,是身体抵抗力越来越差。治疗肠胃的药物有很多,但最好根据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的自行买药。
急性肠胃炎是入夏后最常见的疾病,一旦细菌、病毒侵入肠胃,常会导致患者上吐下泻、腹痛不已,很是难受。看消化科医生时,医生通常会建议禁食半天或一天,并多多补充水分。
不过,医生也提醒,补充水分并非一味喝白开水,最好饮用含适当盐分、水分的电解质水溶液,如果拼命喝白开水恐怕会导致体内电解质不足,引发抽筋现象。药店里能买到的补液盐也可买回自己冲服。
什么是肠胃炎?
胃肠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这是食物中毒引起。
徵状包括:
严重呕吐和腹泻,常连带有腹部痛性痉挛及绞痛。
发烧、出汗。
可因长期大量丧失体液而致脱水甚致休克。
呕吐物和粪便中可能有少量血。
呕吐、腹泻等徵状约在二至四天后便停止,但也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
细菌(沙门杆菌)感染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此时患者可能没有什麼徵状,却是个带菌者,可以传染他人。
为什么会有肠胃炎?
病因可以是细菌、病毒、农药、食物本身的毒素、食物和食物起的化学作用、或其他无机性物质污染等。
细菌类的成因包括:
最常见的是食物受细菌感染,再煮熟或半熟的食物,特别容易染有细菌。苍蝇和不合卫生的烹煮器皿。
在室温下存放食物,很可能受到严重的细菌污染。雪柜应在四度之下,热柜应在六十度以上,可令细菌停止生长繁犆。葡萄球和三门杆菌通常来自处理食品的人员。
尤其是含有奶类食品、经加工的肉类、鱼生寿司等。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杆菌是最常见的病菌。
污染的禽类、肉类及鱼类中,常可发现弯曲杆菌。这种细菌常会引起腹泻和剧烈的腹痛。
大肠杆菌有很多种,大多无害,但有几种可引起初生婴儿的急性胃肠炎,这种感染常在育婴室
中蔓延。这和奶樽消毒情序有关。
病毒感染往往也可引致胃肠炎及肠炎。轮形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体。除此之外,可引致胃肠炎的病毒还有腺病毒、肠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等。这种感染可在两天之内发病。
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素,也可以引致胃肠炎,如紫杉、青性的茄属植物、牵牛花及七叶树属植物等,都含毒素,而马铃薯块茎所生的嫩芽,也是有毒的。
有青的化学品,如砷、铅及各种杀虫剂等。若服下这些化学品,在数小时内即可发病。
阿米巴病、梨形鞭毛虫病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胃肠炎的徵状。
如何处理肠胃炎?
轻微肠胃炎,患者不经治疗,也可自行痊愈。
胃肠炎通常都有毒性,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毒性都很轻微。但是腊肠毒菌病以及某些植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如果不及早救治,则可能致命。
如果连带有腹痛、粪便带血,或其他料想不到的徵状;徵状严重,或延续时间较长;曾服下有素的植物或化学物质,必须立刻去看医生。有高烧、复视、抽搐或瘫痪等现象,应该立刻去看医生。
药物治疗:
小儿不能用止泻药----危险。一定要看医生。小儿的肠胃炎比成人肠胃炎的复杂得多。
成年患者可服有适量的止泻药和止痛药。肚泻本身是有作用的,但也有副作用。
如果有急性呕吐和腹泻,除啜饮少许水外,要戒奶类饮品。
胃部徵状开始消退数小时之后,就可以开始给病人补充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之中粥最好。但不可喝茶、咖啡及柠檬汁、橙汁等酸性饮料,以免刺激胃肠,引致再度呕吐。
大多数胃肠炎在三天内可逐渐痊愈;呕吐、腹泻等徵状消失后,患者可以吃较为多样化的食物,但仍不可吃刺激性的东西。
医生会如何处理?
如果病情严重,就会送患者进医院检查和治疗。
胃部排空后会有乾呕现象,医生会为患者注射止吐剂。这时呕已经是无用的了,还会阻碍进食和服药。
如果腹泻不止,医生可能给病人服用止泻剂或解痉剂。
医生一般都不用抗生素,除非已经确知病原体是可用抗生素治疗的细菌。这样如采用特效的抗
生素,疗效是很好的。
小儿或老弱的病人,如果在呕吐、腹泻及出汗后丧失太多水份,医生可能用静脉注输液以补充的水分。
如何预防方法?
任何奶制品和经加工的鱼肉类食物,如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便不宜进食。
要注意用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中心的温度够热才可进食。微波本身没有刹菌的能力。
不要进食怀疑不合卫生的食物。尤其是无牌食店,处理不当的海鲜、鱼生寿司。先参观食店的厕所是一个好习惯,顺道先洗手。别真的以为眼不见为乾净!)
在外地旅行时更应注意,因为细菌的本种不同,肠道的抵抗能力会低一些。
冷藏的熟肉应当充分煮熟后才吃。
如果发现罐头食物的容器有所损坏,或内裏的食物有异,即应丢弃。
奶类食品的有效日期不能不看。
不可吃马铃薯的嫩芽。
少吃东西的好。。
肠道炎症期间 多服用抗生素消炎药
阿莫西林 甲硝唑等
抗生素消炎药不可以乱吃
控制住就吃吃中药调理一下
控制住就吃吃中药调理一下
多食白粥效果特佳。
医生提醒,补充水分并非一味喝白开水,最好饮用含适当盐分、水分的电解质水溶液,如果拼命喝白开水恐怕会导致体内电解质不足,引发抽筋现象。药店里能买到的补液盐也可买回自己冲服。
肌肉止痛药
随着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体魄,健美的身材,许多年轻人都会去健身房健身。不过运动也要适量,过度则会导致肌肉酸痛。轻微的肌肉酸痛一般会用冰敷或热敷,如情况较严重则会服用肌肉止痛药,止痛药有很多的种类,来看看止痛药有哪些吧。
阿司匹林:
具有镇痛、抗炎、抗风湿等功能, 无成瘾性。它不仅用于止痛, 并且还用于防治冠心病、脑中风。其主要副作用是引起胃肠道不适, 可在饭后服用以减轻不适症状。但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 孕妇和哮喘病人宜慎用, 饮酒前后也不宜服用。
去痛片:
去痛片是一种含有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成分的复方片剂, 有解热、镇痛和抗风湿的作用, 对头痛的发作治疗有效。
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止痛片、扑热息痛 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乙酰氨基酚; 散利痛的主要成分也为乙酰氨基酚。这类药的不良反应少, 对胃无刺激性仅是偶尔出现过敏反应, 如皮疹。
安乃近:
安乃近为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的加成物, 主要用于退热及各种疼痛。但本药不宜连续服用, 因有可能致肝、肾功能损害; 此外尚可致药物皮疹、白细胞减少等。
消炎痛:
消炎痛的止痛和退热作用较阿司匹林强, 对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等均有效。可应用于感冒、发热、枕大神经炎、血管炎等引起的头痛。其副作用和阿司匹林相似, 但较阿司匹林为重, 所以只有在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时, 才选用消炎痛。
布洛芬:
其止痛效果不如阿司匹林, 但对胃壁的刺激小, 较少引起胃出血。可引起头晕、耳鸣、视力减退等。布洛芬的缓释剂叫芬必得, 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减少用药次数。
罗痛定:
罗痛定是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 有止痛及催眠作用 镇痛时可出现嗜睡、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常见麻醉性止痛药:
1、吗啡 吗啡是阿片(鸦片)中提炼出来的药物, 在现有的止痛药中作用最佳应用后头痛或其它部位的疼痛迅速消失, 疼痛引起的不安、烦躁、呼吸急促、心慌等也随之消失。常用于其它止痛药都不起作用的顽固性头痛。但是应注意不可长期使用, 即使是小量应用1~ 2周均可能上瘾, 如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 如烦躁不安, 失眠, 肌肉震颤, 呕吐, 腹痛, 瞳孔散大, 流泪, 流涕, 大量出汗等。
2、杜冷丁 杜冷丁是人工合成的类吗啡药物, 也有止痛、镇静和呼吸抑制作用, 但其作用比吗啡弱 8~ 10 倍, 在顽固性头痛中也可应用, 但也有成瘾性,故不能常用。
3、 可待因 是半合成的药物, 止痛效果远较吗啡为弱, 但止咳作用较强。
4、 强痛定 效果与杜冷丁相当。
5、 二氢埃托啡 止痛效果较好, 但也有药物依赖性, 使用时应注意。
伤口止痛药
我们在生活中出现有伤口的,我们应该要处理好伤口,不能出现感染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如果伤口不是很大,是不需要采用止痛药的,而且伤口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并且很痛的时候可以服用止痛药,对伤口是没有影响的,但是要注意伤口的卫生问题。
止痛药会影响伤口愈合吗
如果是比较疼,可以适当口服止疼药,来缓解疼痛,对伤口愈合没有太大影响。如果疼痛不适很严重,可以承受,建议不用服用止疼药。注意伤口卫生,预防感染就可以了。
止痛药无须等到剧痛时再使用
最初,人类在疼痛发生时只能祈求上帝、驱赶魔鬼或用最原始的方法,如抚摩、按压、揉擦、叩击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以缓解疼痛。后来,人类发明了古老的热敷、针灸和按摩推拿技术,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外敷天然草药、拔罐止痛等方法。
现在,科学不断发展,止痛药问世,给人类带来了福音。遗憾的是,许多病人误认为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止痛药,只在无法忍受疼痛时,才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止痛药可以有效控制各种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所以,病人无须等到剧痛时才开始使用止痛药。
不宜服用止痛药的人群
服用抗凝剂
抗凝剂适应症广泛,可用于防治动、静脉血栓栓塞等多种疾病。有研究显示,布洛芬会影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使用抗凝剂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胃出血风险增加12.7倍,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时为7.7倍。
使用激素类药物
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到过敏性鼻炎、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都会用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单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消化性溃疡的风险增加3.8倍,单用糖皮质激素是2.6倍,两药联合应用该风险增加近9倍。
止痛药的使用原则
按时给药
根据疼痛程度、规律及首次有效止痛时间,应按时给予止痛药,以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将疼痛刺激控制在痛阈之下。
按阶梯用药
一般首先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如果所用药物、剂量及用法不能达到止痛效果,可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果二者合用后仍不能止痛,则可以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联合用药
对中、重度疼痛,最好使用两种以上止痛药物,这样可以减少其用量及并发症,增强止痛效果。
交替用药
长时期反复使用同一种止痛药物,身体会产生耐药性,不应依靠增加剂量实现止痛效果,应及时改用其它止痛药物代替。
药物剂量
根据实际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药物剂量由小到大,直到病人止痛为止。比如恨不得病马上好,擅自加大药量;或者不把吃药当回事,想起来吃点,想不起来就算了,或者两次药并成一次吃,都是不对的。
外伤止痛药
止痛药的种类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富,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的部位也不相同。止痛药的药量不宜过多,适量而行。当身体受到一些外伤的时候,可以使用适量的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疼痛是非常难忍的,但如果能忍还是尽量不要依靠药物。适量的疼痛可以保持清醒,对身体也是有益的。
非甾体抗炎药
1. 对乙酰氨基酚
适应证:适用于头痛、关节痛及神经痛,癌性痛及手术后止痛。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本品尤为适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0.3~0.6 g,根据需要一日 3~4 次。每日剂量不宜超过 2 g,疗程不宜超过 10 日,不宜长期服用。服用过量时,可给予拮抗剂 N-乙酰半胱氨酸,12 h 内可达到满意疗效,同时可进行血液透析除去。
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面色苍白等。
注意事项:日剂量超过 4 g 可引起严重肝损伤和急性肾小管坏死。如有可能,可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
2. 布洛芬
适应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偏头痛、牙痛、痛经、关节痛、神经痛及肌肉痛。
用法用量:一次 0.2~0.4 g,每 4~6 h 一次;缓释制剂每次 0.3 g,早晚各一次。本品使用日剂量不得超过 2.4 g。
不良反应:偶见轻度消化不良、皮疹、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
特点:对血象与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胃肠道刺激性小,体内无药物蓄积的趋向;本品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比对乙酰氨基酚强。
注意事项:布洛芬与其他同类药有交叉过敏性。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本品禁用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
温馨提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用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以上时,增加用药剂量并不能增强其止痛效果,但药物的毒性反应将明显增加。因此,如果需要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止痛药,或日用剂量已经达到限制性用量时,应考虑更换为阿片类止痛药;如为联合用药,则只增加阿片类止痛药的用药剂量。
麻醉性镇痛药
3. 吗啡
适应证:吗啡为强效镇痛药,适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的急性剧痛,如严重创伤、烧伤、手术后及晚期癌痛等疼痛。其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够消除由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对疼痛的耐受力明显提高,更容易耐受疼痛。吗啡是治疗重度癌痛的代表性药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5~15 mg,一日 15~60 mg;皮下注射,一次 5~15 mg,一日 15~40 mg;静脉注射 5~10 mg。用于癌痛患者止痛治疗时,剂量无封顶效应。缓释制剂将每日总用量分为两次给药即可。
不良反应:便秘、呼吸抑制、排尿困难、嗜睡、头痛、恶心、呕吐等,均可进行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吗啡不能单独用于内脏绞痛(如胆、肾绞痛等),而应与阿托品等有效的解痉药合用;过量时可致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针尖样瞳孔、血压下降等,可用纳洛酮 0.4~0.8 mg 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进行解救,必要时 2~3 分钟可重复一次,或将纳洛酮 2 mg 溶于 NS 或 5%GS 溶液 500 ml 静脉滴注。
4. 羟考酮
羟考酮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镇痛作用强度与吗啡相等或更高,镇痛作用无封顶效应,目前认为单独使用羟考酮是强阿片类药物的有效替代药。
适应证:用于缓解持续的中重度疼痛。
用法用量:缓释片每 12 h 服用一次,用药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和既往镇痛药的用药史。除难以控制的不良反应影响外,应滴定给药至患者疼痛缓解。首次服用阿片类药物或弱阿片类药物不能控制的中重度疼痛患者,初始用药剂量一般为 5~10 mg,每 12 h 服用一次。迄今,临床报道的个体用药的最高剂量为 520 mg/12 h。
不良反应:同吗啡。
注意事项:氨酚羟考酮为含有羟考酮的复方制剂,但未纳入麻精药品管理范畴,仍按照普通药品管理,使用时需注意其他成分的每日极量,如氨酚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羟考酮 = 325 mg:5 mg)中对乙酰氨基酚每日用量不应超过 2 g。
5. 哌替啶
即度冷丁,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 1/10,作用时间较吗啡短,口服给药的可靠性差,临床上仅用注射剂型。
适应证: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禁用于需要长期连续使用的慢性疼痛或癌性疼痛。
用法用量:100~150 mg 肌内注射,或 50~100 mg 静脉注射,每 2~4 h 给药 1 次。
注意事项:哌替啶在体内代谢为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半衰期约是哌替啶的 10 倍,大剂量重复使用或连续输注必然造成去甲哌替啶的积聚,出现震颤、抽搐、癫痫发作等中枢性毒性反应。
6. 布桂嗪
又名强痛定,镇痛作用为吗啡的 1/3,但强于非甾体抗炎药,对皮肤、粘膜及运动器官的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内脏器官疼痛的镇痛效果较差。比吗啡成瘾性低但耐受性高,我国已将其纳入麻醉药品管理目录。
适应证:中等强度的镇痛,用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炎症性及外伤性疼痛、关节痛、痛经、癌性疼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 30~60 mg,一日 90~180 mg;皮下或肌内注射,成人一次 50~100 mg,一日 1~2 次,对于慢性中重度癌痛的患者,首次及总量可不受常规剂量的限制。
不良反应:一般不严重,偶有恶心或头晕、困倦等,停药后即消失。
7. 曲马多
曲马多属于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作用强度为吗啡的 1/10~1/8,一般不引起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适应证:用于中重度急慢性疼痛。
用法用量:一次 50~100 mg,一日不超过 400 mg,可口服、静脉、皮下或肌内注射给药。
特点:曲马多在临床治疗剂量无呼吸抑制,也无明显的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因此对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尤为适合。
止痛药有什么危害?
止痛药是临床医学方面常用的一类药物,主要就是为了减轻患者疼痛发作时的痛苦。然而这样的药品却具有十分明显且强烈的副作用,一般是不能随意服用的。不过可能还有一部分人不清楚止痛药所会带来有哪些不良影响,那么接下来就给小编一点时间来作出详细的介绍吧。
1、损害肾。止痛药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等。这是由于止痛药 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所致。以消炎痛较多见。
2、诱发胃溃疡、水杨酸类、阿斯匹林、消炎痛等药物可刺激胃粘膜,引起严重胃肠反应, 诱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及穿孔。
3、出血倾向。水杨酸、阿斯匹林等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内的形成,使凝血酶原在血中含量 下降,还能影响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使凝血时间延长,凝血功能受影响,引起出血倾向。
4、导致白细胞减少。安乃近、保泰松、消炎痛可抑制骨髓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甚至导致 粒细胞缺乏症。
5、肝损害。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等一类药物可引起肝损害而出现肝大、肝区不适以及转氨酶升高等不良症状。
6、过敏反应。安乃近、扑热息敏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皮疹、药物热或加重哮喘。
7、使用消炎痛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等。同时还可能会掩盖症状,贻误诊断,耽误治疗时机。
以上几条全部都是关于止痛药的副作用,总的来说还是较为严重的,因此小编要强烈提醒大家一定要加强注意,不要随随便便的就开始服用止痛类药物,如果有必要,可以在事先咨询专业医生的基础之上,再按时按剂量开始服用。
去火吃什么药比较好?
上火会带来一些不适的症状,比如皮肤长痘、牙疼、口腔溃烂或者便秘、失眠、烦燥等等,这种情况下,除了饮食和作息要适当给予调整外,必要的时候可以用点清热解毒的中西药来帮助更快的去火。用药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的症状用不同的药物,最好请教医生后按医嘱用药。
常见降火药之一: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宜于风热郁于上焦者,对风火赤眼、头晕目眩较为合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
常见降火药之二: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上焦风热、头昏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急性口腔炎、内耳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胃肠炎、痢疾等,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用。
常见降火药之三:牛黄解毒片
所降的“火”常由于过食辛辣、肥甘厚腻的食物引起的实火,主要是热毒引起的鼻腔热烘、口干口苦、流鼻血、牙痛等不适,特别是上火后出现大便干或者大便困难、口臭的情况明显者使用最佳。
常见降火药之四:黄莲上清片
黄莲上清片与牛黄解毒片一样同样是用于实火,区别是黄莲上清片适合用于实火引起的眼睛不适较重的上火,特别是眼屎多、头晕目眩、眼睛红痛的时候选用效果最好了。
常见降火药之五: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颗粒冲剂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备有一些,平时上火时冲上一杯祛祛火也是稀疏平常,主要是由于其寒凉性在诸多的降火药中属于比较轻的,适合一些熬夜或者饮食出现的轻微喉咙干痛。
什么止痛药最好呢?
身上出现了外伤后,因为无法忍受疼痛,可能就会服用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患有疾病后,进行了手术治疗,当麻药失效后,患者也会感觉到疼痛难忍的,这时候也会服用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在服用止痛药的时候,人们总是希望可以服用最好的止痛药,其实止痛药的种类很多,但是只有对症了,就是最好的。
第一类: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止痛作用比较弱,没有成瘾性,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如伤风、发烧、肌肉酸痛、感冒、疲劳性头疼、神经痛。
第二类:中枢性止痛药。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其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10。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第三类:麻醉性止痛药。以可待因、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包括弱阿片类和强阿片类。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①弱阿片类: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引起呼吸抑制。还有右旋丙氧酚和羟考酮、强痛定;②强阿片类:以吗啡为代表,常用的有口服吗啡普通片和控释片,以及丁丙诺菲、芬太尼、美散痛、度冷丁等。
第四类:解痉止痛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和其它平滑肌的痉挛性疼痛,比如胃肠、胆道、泌尿道的绞痛代表性药物有阿托品、普鲁本辛、癫茄片、山莨菪碱等。
当身体疼痛难忍的时候,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千万不要自己盲目的滥用止痛药,因为经常服用止痛药,可能就会导致用药上瘾的,这样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而且有些止痛药时严格管理的,个人根本是无法随意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