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有关人体经络养生知识 > 导航 > 人体三大养生穴位

人体三大养生穴位

2019-10-15

人体有三处穴位最养肝,摸摸就有效

有关人体经络养生知识。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体有三处穴位最养肝,摸摸就有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如果你的坏习惯伤害了肝脏。肝脏将会“罢工”,进而让你患上各种肝病。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三个养护肝脏的好穴位,一起来看看吧~

1、按太冲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如上图所示),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穴位,手法同前。

2、揉大敦穴

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的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如上图所示)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穴位,手法同前。

3、揉三阴交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如上图所示)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按揉此穴位,手法同前。

三阴交还有很多其他的养生功效!

三阴交真神奇,不同时间按摩它,有不同的疗效。

1、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

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等排出去。

皮肤之所以有湿疹、荨麻疹、过敏等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了。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对中年女性白带过多、子宫下垂等病情的恢复也有不错的效果。

2、晚上5~7点:按揉三阴交补肾

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每天晚上5~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而且通过补肾,对中年女性提升性欲有很好的疗效。

3、晚上9~11点:按揉三阴交畅三焦

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保持脸部光洁、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规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11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能帮助调理月经,祛斑、祛痘等。

因为三焦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大通道,要想各个器官得到气血滋润,三焦通畅很重要。不过,要坚持每天按揉,一个月后才能看到效果。

按摩手法

按摩时一只手的4根手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以拇指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使之有阵阵酸胀麻感。做完左侧三阴交按摩,接着再做右侧。

yS630.Com相关推荐

人体穴位足三里


当我们去西医的办公室时,见到的大多是听诊器、电脑等一些现代办公设备;走进中医的诊室,我们最常见的就是一个放手腕的小枕头以及一副人体穴位图,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了人体的各种穴位。人体穴位有很多,不同的疾病需要用到的穴位也有所不同。那足三里是什么穴位呢?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

1.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2.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

3.失眠,癫狂,头晕。

4.虚劳赢瘦,水肿。

5.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配伍:

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最伤肝的五大坏习惯 按摩五穴位养肝护肝


肝脏是身体的重要器官,肝脏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脂肪肝,酒精肝,肝炎等,生活中很多的习惯都会威胁到肝脏的健康,所以我们要学会养肝,那么该如何养肝呢?伤肝习惯有哪些呢?这些你都知道吗?不知道的话,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伤肝的五大坏习惯及五大养肝要穴!

1、睡眠不足

如今,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尤其在城市,到了凌晨一二点各种娱乐场所依旧热闹非凡;即使不出去玩,很多人在家上网、打牌也会玩到忘记睡觉时间。睡眠不足,已经成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凶手。

2、爱吃油腻

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适当地摄入含脂肪的食物可以供给我们人体以能量,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是,吃太多脂肪含量高的油腻食品则是健康饮食的禁忌!

3、过度喝酒

现在的社会,喝酒几乎成了社交的一种主要手段,无论是谈生意还是朋友聚会,似乎少了酒就少了一种意境,甚至还有人常用喝酒的多少来评定交情的深浅,于是你一杯我一杯,非得拼个无醉不归才肯罢休。

4、胡乱吃药

没人敢说自己一辈子从不吃药,从预防保健到小感冒,没病吃保健品,有病吃药,药店熙熙攘攘的人群,特价的药品广告牌,忙碌的药品销售员这些无不说明,药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我们的肝脏,也正在饱受这些药的煎熬!

5、抽烟

抽烟有害,目前已尽人皆知。抽烟的危害首先在于烟草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千种有害物质,被吸入人体后,对多种内脏器官包括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是导致疾病、诱发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相关的穴位,可起到滋阴补血,养肝补肝的作用。关于按摩养肝,人们必须要知道5大养肝要穴。

中医5大养肝要穴

1、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行间穴: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4、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5、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不同体质养肝法 春季养肝穴位按摩


本文导读:在中医的理论里,养生不是千篇一律的,需要辨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进行调理养生。春季注重养肝,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方法亦是不同,一起看下如何根据不同体质来护肝。


从中医角度讲,按照个体的缺陷,针对肝脏功能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阴虚体质和阳盛体质。

阴虚体质指肝阴虚,其易导致肝阳上亢,使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病加重,甚至并发脑血管病。阳盛体质主要是内热火上。春天天气逐渐转热,使人的体内余热加重,从而影响肝脏的疏泻,造成肝精余热余火,易出现情绪抑郁或躁动,爱发脾气等。此在中医为实证。阳盛体质在青年、中年人、肥胖、营养过剩的人群中较常见。

分清体质,养肝就要有针对性。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养肝原则是滋阴潜阳,让上亢的阳气降下来。多吃动物性食材,如动物肝脏、麻蛤等,蔬菜可选择生菜、大头菜等。对于阳盛体质的人,养肝原则是疏肝解瘀,清热降火。多食芹菜,多喝菊花茶。菊花可清肝明目、降火,防止头晕眼花等。

春季养肝多按摩三大养肝穴位

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 未病先防,有病防变 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得病,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经大药:大敦、行间和太冲。

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敦 是厚的意思, 大敦 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 井 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 大敦 穴。 大敦穴 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行间穴


行间穴 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 行间穴 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 行间穴 ,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3、太冲穴

太冲穴 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 太冲穴 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 太冲穴 ,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穴位按摩助你养肝理气


导读:夏季气温比较高,人的情绪波动就会比较大,很容易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中医认为怒伤肝。所以夏季养肝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那么我们如何运用按摩法来养肝理气呢?

养肝理气 按摩十大穴位

中医认为,肝藏血,而血能载气。生气时,激烈的情绪就会直接导致气机紊乱,就会在人体里到处乱窜,让您身上很多地方都不舒服。每个人生气之后表现的症状虽不一样,但症状的背后,首先是您肝脏里储存的血和气的损失。所以,经常生气就会大伤肝脏元气,久而久之,就可能因怒火而气乱,使心神无主,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百病丛生。要想健康,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下面告诉您按摩哪些养生穴位可养肝理气。

太冲穴:太冲穴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头晕脑胀时,太冲穴让人神清气爽;有气无力时,太冲穴能帮助补足气血;心烦意乱时,太冲穴可志定神安;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使人心平气和。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骨的骨缝之间,向后约3横指宽处有一个凹陷,太冲穴就位于这个凹陷中。使用指头压迫,会感到脉动。应用此穴时,在双侧穴位上用拇指指端用力按揉,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每次一 般按揉3~5分钟。

角孙穴:位于人体的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处。若以手按着使口能合,其处牵动者取穴。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按摩此养生穴位,可舒肝治头痛。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起到了一定的疗效。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风池穴、太阳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肩井穴: 按摩此养生穴位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同时还可除闷、宁心神。

肝俞穴 此养生穴位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按摩此养生穴位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太溪穴: 此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磨揉压提 四大金刚护咽喉

咽喉炎患者常常喉头有异物感、喉咙痛、咽喉红肿、喉咙干或咽痒咳嗽,严重时还会声音嘶哑。

中医认为,咽喉炎是因为体内的热毒向上蔓延到咽喉,造成咽喉部位的经络不通畅,由此产生的一种病症。经常服一些药茶,如橄榄茶,罗汉果茶、大海生地茶等,都有一定效果。也可采用热蒸汽熏蒸疗法。局部按摩能通经活络,使人体气血流畅,按现代医学来讲,就是能兴奋末梢神经,加速血液循环,增强局部代谢功能。歌唱家在演出前后,老师在上课前后做做保健按摩,可以减少或消除发音器官的疲劳,保持正常功能。

保健按摩法是根据发声器官和歌唱、讲话有关的一些部位,采取摩、揉、压、提等简易按摩手法进行按摩。按摩前,被按摩者取坐位,解开衣领,露出肩颈;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背后,先活动双手腕指关节,然后用一点滑石粉在双手中搓匀,再把多余的粉末拍掉,把双手搓热。

摩:按摩者手腕和手指自然松弛,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稍并拢,指腹贴于被按摩者额中,向左右分开作移动性抚摩,摩到发际时,改用手掌内侧面,于发际向下抚摩两颊;再用指腹贴于喉结两侧向后抚摩,摩到颈部两侧时,改用手掌内侧面,贴于两耳后向下抚摩;再顺势抚摩左右肩。以上为1次,根据情况可做20~80次。按摩者动作要轻缓、柔和,力度要均匀,使被按摩者感到舒服、轻松、欣快。

揉:按摩者手指同上,指尖稍稍用力,依先后次序紧贴于双侧眉头、太阳穴、颊、鼻头两旁、喉结双侧上下方凹陷处,并做不移动旋转。到颈、肩两侧时改用手掌按揉。动作要圆滑,快慢一致,轻重适宜,使被按摩看感到被揉处温热,鼻腔通畅,口喉滋润,颈肩轻松。每处根据情况揉30秒至1分钟。

压:按摩者手掌自然伸开,拇指微弯曲,依先后次序用拇指头腹紧压头顶正中、双侧鬓角前靠上3厘米左右、两侧耳屏前正中凹陷处、双手合谷穴和喉结两旁凹陷处。压时用力不可太猛,按压片刻即可松开。以被按摩者感到该处轻微酸胀为宜;喉结两旁要求有轻度的梗和卡之感觉。一般采用单手或双手操作均可。

提:按摩者用拇、食、中三指,稍用力抓起颈部两侧和双肩上肌肉正中,提起又松开,松开又提起,反复3~5次。动作要敏捷均匀,用力适度,使被按摩者微微感觉酸疼就好。

经过了一番揉、压、提以后,回过头来再按第一项抚摩顺序重复抚摩3~5次。此种保健按摩,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单独操作,但次序和要求不变。按摩后能使患者感到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发声器官灵巧,口鼻滋润通畅,演唱或较长时间的语言交流都不感到吃力和劳累,声音也就变得洪亮。

人体自带“三宝”,养肝、调心、补肾离不了


其实在我们人体上,有三个穴位,对于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不信你就来看看。

第一个宝是太冲穴,养肝护肝离不了!

太冲穴的位置比较好找,它在脚背上,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大脚趾缝往脚背上大约4厘米处。

它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人们常常把它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

所以按摩太冲穴,可以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让肝脏更有精神。同时,太冲穴也是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所以,特别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整天强颜欢笑、心中郁结的女性,还有那些经常郁闷、焦虑、忧愁的女性,也不妨经常按揉太冲穴。

身为人体第一大要穴,太冲穴的功能可不仅仅是这样,它对我们身体的保护作用非常多。比如:

当你头昏眼花的时候,按揉太冲可以让你神清气爽;

当你怒火冲天的时候,按揉太冲可以帮你平心静气;

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太冲可以帮你宁心静神;

当你有气无力的时候,太冲帮你补充气血。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穴位,有事没事都可以多揉揉。

那我们该怎么按揉太冲呢?大家在自己的脚背上,找到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然后往脚腕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

大家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把握到力道,不轻不重地按揉3到5分钟。

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如果想要把肝火泄出去,可以从“太冲穴”开始,往“行间穴”的方向推揉,这样就会有助于清肝火。

第二个宝是内关穴,养心安神它最好!

内关穴简直是一个万能的穴位。它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正中,在腕横纹上2寸,在腕部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

按揉内关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于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手臂疼痛、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胃炎、恶心呕吐、痛经、癔病、精神异常等患者,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找内关的时候,假如要找左手的,就把左手心向上伸出来,然后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

那么左手的内关穴就在食指的下边。找右手上的穴位时,也同样如此。

我们按摩内关,其实是在刺激心包经,由于内关的位置比较深,所以女同志一定要把指甲剪短,免得掐伤自己。

所以按的时候,大拇指的指头肚要尽量往下,在两根筋之间找找,感觉到酸麻胀,那就是找对了。

按摩内关的时候,比如按摩左手的,就可以用右手紧握左手臂下端,让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

然后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可以先按一下,然后揉一揉,接着放松。再按,再放松。

如果大家心脏没有异常感受,每天按两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按揉内关的时候,明显有酸痛感觉,可以多揉一会,四五分钟都可以。

我们通过刺激内关,可以让心包经的经络更加活跃、通畅,所以对于心脏病就会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第三个宝是涌泉穴,养肾护肾不衰老!

按理说,肾经也可以跟肝经、心经一样敲打。

但是由于肾经循行的路线比较复杂,而且它上面有很多重要穴位单独按摩的效果很好,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穴位来调肾。

我首推的是涌泉穴,它是肾经上最重要的穴位,被誉为“健身之穴”。它是足少阴肾经的首穴,位于足心凹陷处。

大家可以让脚掌的前掌弯曲,在凹陷的地方正好是涌泉穴。

《灵枢本输》说“肾出于涌泉”,是说肾经的经气就如同水井中的泉水一样,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涌出,所以在这个地方肾血是非常充足的。

大家可以经常用左手中间的三根手指按摩右脚心,用右手三指按摩左脚心,两手交替进行按上几十次,直到感觉脚心发热。

大家可以每天晚上坚持用热水泡脚,同时按摩涌泉穴,温补肾经、滋补肾阴、滋生肾水、益精填髓、抑制肾脏虚火的效果都非常好。

怎样养肝护肝 六大养肝护肝穴位帮助您


阳陵泉

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此穴治疗胆腑病症,在临床上常被用来作为脂肪肝治疗的要穴。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作用非常广泛,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方法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

肝腧穴

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中医理论认为脏腑出现病变时都可在其相应背俞穴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即可了解肝脏健康情况,又能治疗其病变。

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中医祛斑三款药膳 坚持服用就有效


地黄老鸭煲

配料:生地黄50克,山药30克,枸杞子20克,老鸭1只,葱、姜、黄酒、盐、味精各少许。

制法:老鸭,宰杀去毛、内脏,洗净切成小块,入沸水焯去血水;生地黄、山药、枸杞子,洗净,同鸭肉一起放锅内,加水、盐,煮至鸭熟,加味精调和,即可食用。

功能:育肾养阴,泽面润肤。本膳用生地,滋阴养血;山药,健脾益气,和中养胃;枸杞子,补养肝肾,填益精血;鸭肉,含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能补脾泽颜。可用于肝肾亏虚、色素沉积引起的黄褐斑,经育肝肾、健脾胃及补充蛋白质后,能祛斑养颜。

桃花白芷酒

配料:新开桃花25克,白芷30克,白酒1000克。

制法:桃花、白芷浸酒,装瓶(没有大瓶子可分装成几小瓶)密封,勿令泄气,1个月后,启用。每晚饮1小杯(约20毫升),同时可用少许搽面部。

功能:美容养颜,祛除黑斑。本膳所用桃花,有活血化淤之功;白芷,能祛风胜湿;白酒,有活血美容作用。

七宝祛斑饮

配料:山药30克,薏苡仁10克,生芡实10克,莲子15克,白扁豆10克,赤小豆15克,大枣10克。

制法:将山药、苡仁、芡实、莲子、扁豆、赤豆、大枣等7味药洗净,入锅,加水2000毫升,煎1~2小时,即可食用,还能喝汤。

功能:健脾利湿,分清别浊。本膳用山药、扁豆,能健脾和中;赤豆、苡仁,可化湿清热;大枣,和营养脾;芡实,涩肾养胃;莲子,升清别浊。故本方适用于脾虚湿盛,湿郁淤阻,中焦失运,久遏化热而致的黄褐斑。

什么茶最养肝呢


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物质的追求也是越来越好,亲戚朋友生意伙伴之间的喝酒应酬也是越来越多,身体健康也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酒精对肝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保肝护肝的行列,市面上有很多药物保健品也是可以对肝脏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这类药物价格都是比较高的,更多的人会选择养肝茶来进行保养,什么茶最养肝呢?下面就来说一说。

养肝茶,是一种声称对肝脏具有很好保养作用的草药茶。对脂肪肝、酒精肝都有很好的康复作用,饮用此茶,可以达到降脂、降糖、补气养血,软化血管,润肺除痰,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护肝保肝等功效。

每天坐在电脑前疯狂通关的男人和长时间开车的有车一族,都存在用眼过度、久坐不动的情况。别以为每天对着电脑伤害的只是眼睛,中医有这么一个说法:“久视伤肝”、“久坐伤骨”,针对这样的男士,专家提醒:多运动,多锻炼。旨日清缓释茶建议:保肝护肝多吃红枣与枸杞。另外,韭菜炒核桃可以补肾。不论是看电脑还是开车都很费眼睛,所以,建议长时间用眼的人多喝清肝明目的菊花茶、枸杞茶。还可以多吃些胡萝卜和维生素A片,以保护视力,防止眼疾。

杞菊养肝乌龙茶:菊花适量、枸杞子20克、乌龙茶5克,开水冲泡,加盖稍泡片刻后即可饮用,此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VC,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成分,经常适量饮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预防肝内脂肪的囤积、滋补肝肾、疏风明目等功效,亦是一道养肝护肝的理想饮品。

最好的护肝的方式当然就是戒酒,逢年过节朋友家人聚会避免不了的小酌是可以的,平时大鱼大肉大酒就尽量的避免,多进行运动,接触大自然,饮食也要以健康为主,如果肝脏已经出现了问题就要尽快的就医的,针对病情进行治疗,食补和饮品保健品都只能起到协助治疗的作用不能完成达到治疗的效果。

人体足三里穴位在哪


人体足三里穴位在哪

1、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2、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3、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4、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寻找足三里穴位的方法

1、小腿里面的骨头叫胫骨,外面的骨头叫腓骨。小腿前面能摸得到的有一点棱角的,像家里面菜刀刀背一样的骨头叫胫骨。摸到这个骨头之后。我们用大拇指的指肚从下往上推,当感觉到推不动的时候,拇指所在的地房就是足三里。

2、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房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二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3、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把你的手腕横纹,对准膝盖处髌骨的上边,这手自然的搭下去,中指尖指的位置)换左手用同样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

足三里穴的作用

1、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2、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3、在消化系统方面,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4、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

5、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6、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

7、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8、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足三里穴的保健方法

1、按摩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 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2、艾灸

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 故称长寿之灸。”

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对结核病、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 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抵抗力减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强体质。

2.1、艾炷灸

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一个艾炷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再将第二个艾炷放在原处,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灭;再继续灸第三个艾炷……灸完1个艾炷即为1壮,一般每次灸9壮,至局部发红即可。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

2.2、艾条灸

艾条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别人帮忙。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

3、针灸

3.1、直刺法

稍偏向胫骨方法,直刺1-2寸。针刺感觉:有麻电感向足背反射。

3.2、 斜刺法

向下刺法:向下刺入,进针2-3寸。针刺感觉:酸胀感向下扩散到足背,有时向上扩散到膝。

4、捶打

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人体有三处穴位最养肝,摸摸就有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