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太极拳养生 > 导航 > 延年益寿养生方法

太极拳能延年益寿吗

太极拳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太极拳能延年益寿吗》,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大多数人都很喜欢学武术,因为我们都觉得拥有武术的人很厉害,并且很帅气,而且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会勇往直前不退缩。其实不仅如此,武术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延长寿命。那么太极拳能延年益寿吗?

能。太极拳是一项独特的运动方法,是通经活络的经络疏通法。主张“松静为本”“形正气顺”强调全身心放松的运动,是讲究“松而后能活,活而后能通”的原理,能帮助身体“通经活络”,有着“一动无有不动”的协调性的肢体活动,极为有利于“脉气”在全身上下和表里的经络系统运行。

太极拳缓慢,轻柔,舒展的招式动作,适应经络的传导速度;它特有的是在放松基础上圆润旋转,阴阳交错的大小动作,能使经络的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立体结构,在经脉循行路线上达三百多个腧穴上得到广泛的深层次的触动按摩,形成一种类似于针灸的良性刺激,使人体的经络失衡得以疏通和调整。太极拳“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和“主宰于腰”的要领,是锻炼任脉,督脉,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

而最重要的还是打拳时的反复折叠,圆弧旋转,动四梢缠绕运动,在运行中“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就能使肌肉纤维,韧带和关节在均匀连贯的反复的活动中,打通身体经络和调和气血,使全身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一家的最佳效果。

太极拳强调强身健体,讲究调和气血,充实脏腑,并由真气运行,打通身体四梢,从内动获得生理效应,并由此进一步壮内以强外。根据中医理论《黄帝内经》上讲,人之所以会生病,是由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导致了气血不调,脏腑紊乱;其治理原则上不外是调和气血,充实脏腑,消除淤血和痰塞。

所以说练太极拳形功走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强调“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让不同的肢体,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劲路,不同的意念以至不同的声音都可以对应不同的经络和脏腑,都能在太极拳作用下得到加强和协调。

在练拳时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虚胸实腹,脚踩涌泉”,肾气随神沿着督脉往上升,火跟气沿任脉往下沉,由此使体内心肾相交,水火交泰,又通过“外形正”,“内气顺”,让动作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前后相连,连绵不断,让真气升降出入,吐纳补泻,反复缠丝,从而使气血得到调和,脏腑得到充实,由此达到身心合一,劲路完整,动作轻灵交融显著。

因此经常打太极拳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能加强心、血管与呼吸系统功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吸收作用与新陈代谢的过程。太极拳能治百病,还能改善人体全身整体功能,有利人体疾病康复,而经常练太极拳也能延年益寿。

看了上述对于太极拳能延年益寿吗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其中一种,是能够延年益寿的。太极拳的招式比较轻柔,适合大多数老年人晨练的项目。可以活动筋骨,也可以减少和避免某些疾病问题的出现。

Ys630.com相关知识

中医延年益寿要诀


生活条件的变化,现在大家的温饱也不在世一个问题了。所以很多人开始追求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中医上有什么样的养生秘诀呢?

1、大脑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将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易行、最经济的长寿保健对策。

2、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病毒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3、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的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是很有道理的。

4、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小动作。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要间歇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5、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养生法,俗称叩天钟。中医学认为经常叩齿,不仅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局部气血运行和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脚跟走路 延年益寿


据家庭与生活报报道,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肾气虚衰。老人在走路时若能用脚后跟,就会刺激肾经穴位,达到健身延寿的效果,如:

前进和倒走法:身体要自然直立,头要端正,下巴内收,双目平视;上体稍为前倾,臀部微翘,两脚成平夹角90度外展。两脚脚尖翘起,直膝,依次左右脚向前迈进,或依次左右脚向后倒走,两臂自由随之摆,呼吸要自然。

前进后退法:进三退二,动作要求及要点同前。向前走三步,后退两步,也可左右走,或前后左右走。在室内、室外均可进行。

下楼梯锻炼法:身体自然直立,头要端正,下巴内收;上体稍前倾,臀部微翘,两脚成平夹角90度外展。两脚脚尖翘起,直膝,精神集中,目视楼梯台阶,依次左右脚上下迈步,这种练习力度较大,主要适合于中青年人。老年人身体好,手脚灵便者也可进行“下楼梯锻炼”,但必须注意安全,有家属在旁陪练则更好。

散步锻炼法:平时走路用脚跟走,散步时有意识地用脚尖着地,两者交替进行。这样既能调节情趣,又能提高锻炼效果。

中医健身 太极拳


形动于外,则分虚实,运阴阳,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按太极图形组成各种动作;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

可见所谓太极拳,就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的一种拳法。其形在太极,意在太极,故而得名。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常打太极拳的人,较少发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较少(占25.8%),脊柱的活动度较好,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占85.7%;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较多(占47.2%),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只占20.6%。

其次,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值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则为154/82毫米汞柱。

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发生率较低,占37.5%,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占46.6%。

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来的运动试验,时常打太极拳的人,反应全部正常;而不练太极拳的人,有35%表现出心脏收缩无力。

中医健身太极拳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搏、周敦颐的太极图,此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

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具有圆(浑然一体)和远(辽阔无边)的特点,阴阳二气平衡,互根、消长,不断运动,无休无止。太极拳正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讲求动静、阴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

形动于外,则分虚实,运阴阳,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按太极图形组成各种动作;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

可见所谓太极拳,就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的一种拳法。其形在太极,意在太极,故而得名。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常打太极拳的人,较少发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较少(占25.8%),脊柱的活动度较好,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占85.7%;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较多(占47.2%),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只占20.6%。

其次,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值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则为154/82毫米汞柱。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发生率较低,占37.5%,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占46.6%。

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来的运动试验,时常打太极拳的人,反应全部正常;而不练太极拳的人,有35%表现出心脏收缩无力。

第三,能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由于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不存杂念,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故使大脑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大脑充分休息,消除机体疲劳。

第四,能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这是因为练太极拳时要求气沉丹田,呼吸匀、细、深、长、缓,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强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中医学认为,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为此项运动能畅通经络,培补正气。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之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也正因为太极拳有上述众多的养生保健作用,所以,时常打太极拳对许多疾病有防治和康复作用,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后恢复期,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肺原性心脏病,中度神经衰弱。

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非活动性肺结核等许多疾病。

此外,由于打太极拳可以补益肾精、强壮筋骨、抵御疾病,所以经常坚持这项运动,能防止早衰,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太极拳与养生


人们不断与侵害肌体的疾患斗争着,经常在抗病中活着,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养生知识和祛病方法,我国的太极拳就是其中一种。太极拳虽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的目的。武术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外家拳一练筋、骨、皮为主,而以太极拳为主的内家拳则以养气、通络为主,也可以说以放松、调整周身气血为主,属于气功之行攻。所以为了养病,调整气血的运行,恢复体内的正常循环,以练太极拳最为适宜。

练太极拳,不是一般的学习拳式,必须懂得很多基本功,必须做到“放松”,“气道通畅”。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调则周身气行,故练功必须令其气顺,不可叫气道结滞,所以说:练拳不可闭气、使力,总以放松、沉气为主。在练拳时要配合呼吸配合开合等。由于以上的要求,使得练太极拳的人们在练拳过程中注意放松并调整呼吸,每次练拳下来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身体微微出汗,增加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了祛病强身的健身功效。 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任何运动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强度,才可能对增进人体健康,特别是对人体的循环、呼吸产生较大的影响。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合理的结合,对提高循环、呼吸的功能是不可少的。太极拳因为充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既是武术又是文化;既是健身又是武术,它既练内(心)又练外(体),精气神兼练,既有养生健身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

重视加大人体下部运动量,大大有利于避免上盛下衰的“时代病”。从二十世纪起,人类的生活方式将发生明显变化的方面之一,是重视健康,注重通过锻炼得到健康的身体。而人们的健身方式,都将更多重视下肢运动,就像从像从事步行运动等等。

常年坚持练太极拳的人普遍反映大腿既然粗壮。体育专家认为,大小腿肌肉群的高功能运动,使人体如同增加了许多小水泵,帮助心脏工作,即减轻了心脏负担,又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由于太极拳重视人体下盘功力训练,有利于气血下行,调体上盛下衰状态,可防治血压高、跌跤等病症,有抗衰老的功能。常言“人老先从腿上老”,中年以上的人往往出现上盛下衰的诸种疾病。美国医学界已把老年由于跌跤而死亡的现象逐年升级的问题,列为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敌人。他们政府肯拨款,支持关于太极拳可防治跌跤现象的科研项目。太极拳近两三年在美国发展特别快,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来说,“上盛下衰”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中年老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候群。患者看上去往往是红光满面,并无病容。然而,由于下元虚亏,连脚发软,行动不便,走路时间一长足后跟痛,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页黄。浇水灌肥应从根部着手,滋肝补肾,乃是养生保健的秘诀。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和药品外,重要的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的各种营养转化为精血(及内分泌)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所以增强小腹、腰、裆部位及下肢运动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的最基本的环节。腰脊和腿部增强,自然血脉流畅,精神旺盛,长久不衰,从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诸症。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相结合,而且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所以,针对当今生活方式,练习一种或几种太极拳和太极拳器械是一条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只要你每天坚持练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平衡和动态平衡。

中医健身→太极拳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搏、周敦颐的太极图,此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

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具有圆(浑然一体)和远(辽阔无边)的特点,阴阳二气平衡,互根、消长,不断运动,无休无止。太极拳正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讲求动静、阴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

形动于外,则分虚实,运阴阳,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按太极图形组成各种动作;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

可见所谓太极拳,就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的一种拳法。其形在太极,意在太极,故而得名。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常打太极拳的人,较少发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较少(占25.8%),脊柱的活动度较好,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占85.7%;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较多(占47.2%),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只占20.6%。

其次,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值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则为154/82毫米汞柱。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发生率较低,占37.5%,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占46.6%。

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来的运动试验,时常打太极拳的人,反应全部正常;而不练太极拳的人,有35%表现出心脏收缩无力。

第三,能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由于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不存杂念,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故使大脑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大脑充分休息,消除机体疲劳。

第四,能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这是因为练太极拳时要求气沉丹田,呼吸匀、细、深、长、缓,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强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中医学认为,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为此项运动能畅通经络,培补正气。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之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也正因为太极拳有上述众多的养生保健作用,所以,时常打太极拳对许多疾病有防治和康复作用,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后恢复期,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肺原性心脏病,中度神经衰弱.

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非活动性肺结核等许多疾病。

此外,由于打太极拳可以补益肾精、强壮筋骨、抵御疾病,所以经常坚持这项运动,能防止早衰,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中医健身——太极拳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搏、周敦颐的太极图,此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具有圆(浑然一体)和远(辽阔无边)的特点,阴阳二气平衡,互根、消长,不断运动,无休无止。太极拳正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讲求动静、阴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形动于外,则分虚实,运阴阳,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按太极图形组成各种动作;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可见所谓太极拳,就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的一种拳法。其形在太极,意在太极,故而得名。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常打太极拳的人,较少发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较少(占25.8%),脊柱的活动度较好,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占85.7%;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较多(占47.2%),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只占20.6%.

其次,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值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则为154/82毫米汞柱。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发生率较低,占37.5%,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占46.6%.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来的运动试验,时常打太极拳的人,反应全部正常;而不练太极拳的人,有35%表现出心脏收缩无力。

第三,能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由于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不存杂念,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故使大脑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大脑充分休息,消除机体疲劳。

第四,能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这是因为练太极拳时要求气沉丹田,呼吸匀、细、深、长、缓,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强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中医学认为,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为此项运动能畅通经络,培补正气。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之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也正因为太极拳有上述众多的养生保健作用,所以,时常打太极拳对许多疾病有防治和康复作用,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后恢复期,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肺原性心脏病,中度神经衰弱,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非活动性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此外,由于打太极拳可以补益肾精、强壮筋骨、抵御疾病,所以经常坚持这项运动,能防止早衰,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打太极拳的要领: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指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失眠练练太极拳


中医认为,练太极拳,能加强肾的藏精、保精功能,并能调节内分泌。因此,通过练太级拳,不仅能改善阳痿、遗精、腰腿酸软,也能改善体虚肾亏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症状,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太极拳的练习,即“腹式呼吸”,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便秘。科学研究表明,打太极拳时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可以加强血液循环。更重要的是由于肌肉运动,可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心肌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氧的供给充分,心肌营养加强,收缩功能提高,同时全身皮肤、肌肉、内脏中储备的毛细血管网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可有效地防止夜间发生心脑血管急症。
练太极拳可以调整神经功能活动,使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恢复,阴阳达到平衡。因此,通过练拳养神,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宁等症。
可见,睡前练太极拳,既能有效地改善睡眠,又能防治多种疾病,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上乘方法。

老人逛街有助延年益寿吗?


本文导读:很多人觉得逛街是一件很累人的事,特别是有些老人更是不爱逛街,那么老人平时逛街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对女性而言,逛街有益健康早已不是新闻。然而,英国《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逛街这种 零售疗法 还有助于延年益寿,而且男性受益更大。

新研究调查了近1850名65岁以上独自生活的台湾老人。调查对老人们的购物频率,及他们的长寿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并与1999 2008年台湾地区人口死亡登记数据作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与很少逛街的老人相比,每天逛街的老人寿命更长。即使将老人身体状况及其他健康问题纳入考虑范畴之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在研究期内,每天逛街使老人死亡几率比不经常购物的老人至少降低25%。经常逛街的老年男性受益最大,其死亡率降低了28%。

新研究负责人、台湾竹南卫生研究院张毓宏博士表示,不经常上街购买食物的老年人饮食营养可能会更差,进而导致身体虚弱,行动迟缓,想逛街也走不动路,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张毓宏博士同时指出,购物场所社交活动也会让老人在社交和心理方面受益。在逛街过程中,与朋友见见面,或者只是看看走动的人群,就可以帮助老人赶走孤独,改善心理健康。

最新研究结果还表明,逛街的长期增寿效果比去健身房锻炼更好。张毓宏博士表示,与正规健身等其他休闲活动相比,逛街不需要更多的动机,也无需专业人士指导,因而更容易形成习惯。

太极拳能延年益寿吗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