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绿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潼蒺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潼蒺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潼蒺藜就是一种豆科植物的,其实就是我们非常常见的黄芪里面的种子,不过很多人对于这种植物都不是那么清楚的,甚至是会感觉到根本没有见过这种植物的,这种植物基本上来说都是用来去治疗一些疾病的,这也算是一种中药材的,很多中医都是会使用这种药材来治疗疾病,不过这种药材必须要晒干以后才能够使用的,因为新鲜的功效不算是那么好的。

乌头为之使《得配本草》;配白蒺藜,行气平肝;配菊花,滋阴肝肾、清热明目。

别 名

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本草图经》)、沙苑蒺藜子(《本草求原》)、潼蒺藜(《潼蒺藜本草便读》)、沙蒺藜(《增订伪药条辨》)、夏黄草(《吉林中草药》)。扁茎黄芪 ,又名蔓黄芪。

处方名

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潼沙苑、生沙苑子、炒沙苑子、盐沙苑子、沙蒺藜等

处方中写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均指生沙苑子。为原药去杂质,淘洗干净,晒干生用入药者。

炒沙苑子为净沙苑子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补肾固精作用增强。

盐沙苑子为净沙苑子用盐水淋洒拌匀,待吸尽,用文火炒干入药者。引药下行,增强补肾固精作用。

商品名

潼蒺藜:又名潼沙苑、潼沙苑子、关沙苑、关沙苑子。为植物扁茎黄芪的种子。主产于陕西大荔而集散于潼关。为地道药材,品质最优。

沙苑子:又名沙苑蒺藜。为各种沙苑子的统称。以粒大饱满、色绿褐或灰褐、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所以当我们感觉到有些腰酸背痛的时候就可以试一试这样的方法,这种药材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还算是非常不错的,就连上厕所的时候尿血都是可以使用这种药材来治疗的,而且在服用这种药材的时候没有太严重的副作用,基本上来说都是制作成药丸,或者是煎制成药物来服用的。

yS630.Com相关推荐

沙苑蒺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沙苑蒺藜一种植物的种子,沙苑蒺藜通常是在冬初的时候可以收集,然后阳光晒干,干了后打出去外面的杂质,然后再晒干就可药用了,也可以做菜时来食用,沙苑蒺藜对人体的好处多,对人体肝脏有保健的作用,对眼睛很好,补肾明目,对于男性的肾虚有很好的帮助,沙苑蒺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

一.沙苑蒺藜是什么?

沙苑蒺藜是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沙苑蒺藜一般是在秋末冬初的时候采集,晒干,打下种子,出去杂质晒干就可以作药用了。沙苑蒺藜的表面光滑,而且是褐绿色或者灰褐色。沙苑蒺藜的边缘一般是微凹处具圆形种脐。沙苑蒺藜的质地坚硬,不易破碎。沙苑蒺藜没有臭味,味道比较淡,嚼起来有豆腥味。沙苑蒺藜也叫作沙苑子、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白蒺藜、沙苑蒺藜子、沙蒺藜。沙苑蒺藜在中药方面有很多的药用功效,可以内服,也可以熬成药膏服用,或者做成药丸。沙苑蒺藜的适宜人群广泛,但是不适合阴虚火旺和湿热下注、遗精等人群服用。

二.沙苑蒺藜的功效都有哪些?

1、沙苑蒺藜对人们的肝脏和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养肝明目多生用,补肾固精缩尿多炒用。

2、男性朋友如果有肾虚腰痛者,可与菟丝子、杜仲、续断等配用,以加强补益肝肾、强腰止痛之效。

3、沙苑蒺藜哈非常适合肝肾不足、头晕眼花、目暗不明者服用,可单用为散服;亦可与茺蔚子、青葙子等配伍;若目昏翳障者,则宜与石菖蒲、夜明砂等同用,以明目退翳。

三.沙苑蒺藜的食用方法——蒺藜菟丝甲鱼汤

食材明细:甲鱼1000克、菟丝子30克、沙苑蒺藜30克、姜5克、盐3克。

蒺藜菟丝甲鱼汤的做法详细步骤:

1、将沙苑子、菟丝子洗净,滤干备用。

2、将鳖肉切成大块。

3、将菜油放入锅中,用武火烧热,先入生姜片,随即倒入鳖肉块,翻炒5分钟后,加入冷水少许,再焖炒5分钟,盛入沙锅内。

4、将苑子、菟丝子装入纱布内,扎紧袋口,放入沙锅,加冷水适量,用武火烧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炖60分钟。

5、放入精盐,再炖30分钟即成。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草药对治疗疾病,也是选择很平常见到的事情,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疾病,都是需要选择适当的草药进行,这样对疾病改善,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那蒺藜是一个对人体治疗有着很多方面的草药,这样的药物选择上,也是需要正确的进行选择,那蒺藜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


对蒺藜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所以选择它的时候,也是需要进行注意,不能随意的乱用,这样对人体健康也是有着很大危害,同时也会损害到人体各方面。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疏肝:①用于肝阳上亢,症见头痛而眩,心烦易怒者,夜寐不宁,与桑叶、菊花、蔓荆子、钩藤等药同用。②用于肝肾阴虚,症见眩晕耳鸣,头胀痛,烦恼易怒者,与菊花、决明子、夏枯草等同用。③用于肝热目疾,症见目赤多泪,白睛充血、涩痛怕光,可与桑叶、菊花、青葙子、连翘、甘草等同用。④用于胸胁不舒、乳汁不通,属肝气郁结者,可与青皮、橘叶、郁金同用。

2.行气活血 用于少腹胀痛,可与乌药、芍药、川楝子、香附等同用。

3.祛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另治白癜风,可单用本品为末,每次6克冲服。

配伍应用:

1.配沙苑蒺藜:沙苑蒺藜柔润而降,刺蒺藜性升而散;前者善补肾以治下,后者长于平肝以治上。二药合用,平肝补肾效果最好。

2.配制首乌:制首乌滋养肝肾,补益精血;刺蒺藜清肝平肝,怯风明目,并行血祛瘀。二药相伍,行补兼施,散风邪,滋肝肾,主治头痛头昏、须发早白。

3.配白僵蚕:刺蒺藜平肝疏肝,散肝风,以肝气郁结不舒或疼痛用之最宜;白僵蚕祛风解痉。二药合用,平肝祛风,镇惊止痛,可治肝风上扰所致的头痛、头晕诸证。

4.配菊花:两药均能平肝明目。刺蒺藜偏于疏散肝郁,滁菊花偏于清肝散热,两药合用,一刚一柔,一清一散,相须为用,平肝明目之功最宏,用治肝阳上扰,能止眩晕、散风热,对肝郁化热生风之头痛等有效。

通过以上介绍,对蒺藜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那选择它的时候,也是要注意,要按照医生规定进行,尤其是对自身疾病不了解的人,也是需要进行身体检查,对蒺藜选择的时候,在饮食上也是要合理,使得不会有冲突。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_蒺藜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草药蒺藜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蒺藜的功效与作用、蒺藜图片、蒺藜的药用价值、蒺藜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蒺藜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蒺藜简介蒺藜图片蒺藜的功效与作用蒺藜的药用价值蒺藜的药用附方蒺藜的配伍应用蒺藜的副作用蒺藜的栽培技术

蒺藜简介

蒺藜(jl)又名白蒺藜、屈人等。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无臭,味苦、辛。

蒺藜图片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

1、《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

2、《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癀,可作摩粉。

3、《纲目》:治风秘及蛔虫心腹痛。

4、《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躁热。

5、《本经》:主恶血,破瘫结积聚,喉痹,乳难。

6、《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

7、《本草图经》: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

8、《会约医镜》: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

9、《南京民间药草》:治红白痢疾。

10、《江苏植药志》:治胁痛,疗诸疡,去风活血。

蒺藜的药用价值

【药名】蒺藜

【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制法】

蒺藜,除去杂质。

炒蒺藜,取净蒺藜,炒至微黄色,碾去刺即可。

盐蒺藜,取去刺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用小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6~9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摘录】《中国药典》

蒺藜的药用附方

1、治通身浮肿:杜蒺藜日日煎汤洗之。(《圣惠方》)

2、治气肿痛:蒺藜子一升,熬令黄,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肿大小,勿开孔贴之。干易之。(《千金方》蒺藜散)

3、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刺蒺藜四两(带刺炒,磨为末),胡麻仁二两(泡汤去衣,捣如泥),葳蕤三两,金银花一两(炒磨为末)。四味炼蜜为丸。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龙潭家秘》)

4、行经:当归、杜蒺藜各等分。上为末,米饮汤调服,食前。(《儒门事亲》当归散)

5、治眼疾,翳障不明:刺蒺藜四两(带刺炒),葳蕤三两(炒)。共为散。每早服食后三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6、治胸痹,膈中胀闷不通或作痛:刺蒺藜一斤,带刺炒,磨为细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7、治奔豚疝瘕:刺蒺藜十两(带刺炒),小茴香三两(炒),乳香、没药各五钱(瓦上焙出汗)。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方龙潭家秘》)

8、治乳胀不行,或乳岩作块肿痛:刺蒺藜二、三斤,带刺炒,为末。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方龙潭家秘》)

9、治急引腰脊痛:捣蒺藜子末,蜜和丸。酒服如胡豆大二丸,日三服。(《外台》)

10、治牙齿出血不止,动摇:白蒺藜末旦旦擦之。(《纲目》)

蒺藜的配伍应用

1、配沙苑蒺藜

沙苑蒺藜甘温,柔润而降;刺蒺藜辛苦平,性升而散。前者善于补肾以治下,后者长于平肝以治上,二药合用,平补肝肾最效。

2、配制首乌

制首乌滋养肝肾,补益精血;刺蒺藜清肝平肝,视风明目,并行血祛瘀。二药相伍,行补兼施,散风邪,滋肝肾,主治头痛头昏,须发早白。

3、配白僵蚕

刺蒺藜平肝疏肝、散肝风,以肝气郁结不舒或疼痛用之最宜;白僵蚕祛风解痉。两药合用,平肝祛风,镇惊止痛。可治肝风上扰所致的头痛,头晕诸症。

4、配滁菊花

两药均能平肝明目。刺蒺藜偏于疏散肝郁;滁菊花偏于清肝散热。两药合用,一刚一柔,一清一散,相须为用,平肝明目之功最宏。用治肝阳上扰,止眩晕,散风热或肝郁化热生风之头痛等有效。

5、配茯苓

茯苓利水渗湿,又健脾和中,对肝脾湿阻有标本兼顾之效;刺蒺藜苦泄辛散,能平肝、疏肝。二药相伍,一渗一散,利湿平肝,使湿浊去,清阳升而头晕止,肝气平,不致犯胃则胃疼除。

6、配白薇

刺蒺藜平肝、疏肝;白薇清热、凉血。二药相伍,清肝凉血,止眩明目。

7、配川楝子

本品苦泄辛散,能疏肝散郁,川楝子苦辛散行,理气止痛。二药相伍,疏肝和胃,治肝气横逆犯胃,胁痛,脘痛最宜。

8、配合欢皮

合欢皮宁心祛瘀,消肿止痛;刺蒺藜疏肝解郁。二药相伍,用治血虚肝郁,胸肋刺痛,肝脾肿大,周身刺痒者。

蒺藜的副作用

本品有小毒,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血虚气弱及孕妇慎用。

蒺藜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蒺藜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疏松,质地肥沃的砂壤土。

2、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8~9月种子成熟时选,个大、充实、饱满的绿白色的果实,晒干备用。播前将种子摊于石碾上碾,使果瓣分开,簸去果刺和壳渣,留下纯净种子播种。也可将种子在碾米机上碾两遍,筛选出种子。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畦面浇透,撒上种子,覆盖严。点播时可按行距50cm,株距30~40cm挖穴,每穴丢种子4~5粒,覆土后浇水,667m2播量1~2kg。也可把种子催芽,置于用保水剂为基质配制的流体悬浮胶状液中,用流体播种机播下,更有利发芽。蒺藜最佳种植密度度为60cm垄作下大约10cm株距,最佳采收期8月下旬,产量可达到1400~2000kghm-2。

3、田间管理

(1)间苗:在苗高4~7cm时,拔掉弱苗和过密苗,在苗高10cm左右时。撒播按株距30~40cm留苗,点播每穴留壮苗2~3株。如发现缺株缺穴,应带土移栽补齐。

(2)中耕除草:出苗后有杂草发生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锄时小苗期宜浅,以1~2cm为宜。

(3)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应视地力情况,要进行适当的追肥,一般应追施两次。

(4)掐顶:在8月中旬后,为了使种子能集中成熟,可掐去各枝的生长点,可使枝蔓上多生短枝,多结果,并能提早成熟。

4、病虫害防治

(1)病害:野生蒺藜病害很轻,人工栽培蒺藜常见病害有白锈病、黑斑病、白粉病和锈病及苗期猝倒病。

(2)虫害:常发生虫害有蟋蟀、豆蚜、红蜘蛛等。

以上就是一些蒺藜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蒺藜苗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蒺藜苗这种中药材,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关于蒺藜苗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别名】蒺藜蔓(《千金翼方》)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 蒺藜 的 茎叶 。

【化学成份】详"蒺藜根"条。

【药理作用】全草或果实在印度用作利尿剂。生长在非洲者对羊有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肝。"

【功能主治】治痈肿,疥癣,风痒,鼻塞。

【附方】①治鼻塞多年,不闻香臭,水出不止:蒺藜苗二握。以水-大盏,煮取半盏,仰卧,先满口含饭,以汁一合,灌人鼻中,不通再灌之,大嚏。(《圣惠方》灌鼻蒺藜汁)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以上就是对中药蒺藜苗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介绍,蒺藜苗对人体的疾病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胡乱食用。

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一直是很多人治病时候最佳之选,中药对治疗疾病有着很好帮助,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放心,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种中药材刺蒺藜。

【别名】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屉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经》),即藜(《别录》),白蒺藜(《药性论》),杜蒺藜(《圣惠方》),休羽(《纲目》),旱草(《本草经解》),三角蒺藜(《本草求真》),三角刺(《中国药植志》),八角刺(《青海药材》),蒺骨子、野菱角、地菱(《江苏植药志》),硬蒺藜、蒺藜蓇葖(《山东中药》)。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 蒺藜 的 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簸净杂质。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茎匍匐,由基部生出多数分枝,枝长30~60厘米,表面有纵纹。双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连柄长2.5~6厘米;托叶对生,形小,永存,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小叶5~7对,具短柄或几无柄,小叶片长椭圆形,长5~16毫米,宽2~6毫米,先端短尖或急尖,基部常偏斜,上面仅中脉及边缘疏生细柔毛,下面毛较密。花单生叶腋间,直径8~20毫米,花梗丝状;萼片5,卵状披针形,边缘膜质透明;花瓣5,黄色,倒广卵形;花盘环状;雄蕊10,生于花盘基部,其中5枚较长且与花瓣对生,在基部的外侧各有1小腺体,花药椭圆形,花丝丝状;子房上位,卵形,通常5室,花柱短,圆柱形,柱头5,线形。果五角形,直径约1厘米,由5个果瓣组成,成熟时分离,每果瓣呈斧形,两端有硬尖刺各-对,先端隆起,具细短刺。每分果有种子2~3枚。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于砂丘、路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此外,四川、江苏,云南、陕西、新疆、青海、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湖北、湖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果实由5个小果聚合而成,呈放射状五棱形,直径6~10毫米,有的单独存在。小果表面绿白色或灰白色,背部隆起,有许多网纹及小刺,并有一对长刺和一对短刺,经碾除硬刺者,则可见有残存的断痕及表面的网纹。质坚硬,刺手,切断面可见白色或黄白色有油性的种仁。无臭,味苦辛。以颗粒均匀、饱满坚实,色灰白者为佳。

【化学成份】果实含山柰酚、山柰酚3-葡萄糖甙、山柰酚3-芸香糖甙、刺蒺藜甙、过氧化物酶。干果含脂肪油3.5%及少量挥发油、鞣质、树脂、甾醇、钾盐、微量生物碱等;又含皂甙1.47%。种子含生物碱哈尔满和哈尔明碱,不含皂甙。

【药理作用】①降低血压作用

【炮制】蒺藜: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盐蒺藜:取去刺的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晒干。(每蒺藜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肝、肺经。

【功能主治】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撤。

【注意】血虚气弱及孕妇慎服。

【附方】①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刺蒺藜四两(带刺炒,磨为末),胡麻仁二两(泡汤去衣,捣如泥),葳蕤三两,金银花一两(炒磨为末)。四味炼蜜为丸。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龙潭家秘》)

【各家论述】①《本草汇言》:"刺蒺藜,去风下气,行水化症之药也。其性宣通快便,能运能消,行肝脾滞气,多服久服,有去滞之功。《别录》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一切眼目翳障等疾;甄氏方主筋结疬疡,肺痈肺痿,咳逆脓血等疾;苏氏方主水结浮肿,气臌喘满,疸黄脚气等疾;李氏方主血结成症,奔豚瘕疝,喉痹胸痹,乳难乳岩等疾。总而论之,《别录》所主者风,甄氏所主者气,苏氏所主者水,而李氏所主者,即取其化症之意也。然四家之说虽有不同,去滞生新,是其专成,故妇科方中以此催生堕胎,良有以焉。"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衍义》。

上文介绍了刺蒺藜的相关常识,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刺蒺藜,大家可以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相关的东西,这会对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潼蒺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