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运动好处 > 导航 > 中医针灸养生

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

中医养生运动好处。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有没有更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爷爷平时的血压和血脂就有些高,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是什么啊?爷爷血压高自己没有注意,在家里倒地失去意识,经过医治,是心脑血管的问题,导致半个身体不能动,说是偏瘫,爷爷是个好强的人,一下子这样病了,心情不好总是发脾气,朋友说中医的针灸治疗偏瘫的效果好,都有什么好处啊,现在就让我朋友介绍一下都有哪些好处。

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

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中医针灸疗法可以疏通经络,使瘀阻的经络通畅,发挥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达到快速治疗疾病的目的。随着对中风认识的不断加深,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不断得到改善,疗效不断得到提高。

治疗时主要取患者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则刺灸双侧,初病宜泻,久病宜补。在临床中,我们采用效果尤佳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如我们所治的一位老人,中风初病,取上肢手三里、外关,下肢取足三里、丰隆,用电针治疗时,选用较大电流,刺激周围神经、兴奋中枢神经,使患肢产生酸麻感,并使相关肌群出现节律性收缩,即针刺中的泻法。见效后逐次适当减小电流,即针刺中的补法。针刺四次后,患者的手平躺时能缓慢上抬,还可下床缓慢行走。

同时,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措施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针灸配合我所特色的神经康复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同时对治疗中风后口舌歪斜、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也有显著疗效。

综上就是我朋友所了解的一些中医针灸治疗偏瘫的好处的介绍,家里有偏瘫的老人,一定不要惹老人生气,生了这种病心情不好的时候要顺着他,让他心情变好了,就不容易在发病,每发病一次所承受的风险就要大好多。在加上针灸治疗。照顾的好的话,会有很大的康复希望的。

ys630.COm精选阅读

中医针灸能治疗偏瘫吗


面瘫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都是由于身体出汗的是受到风吹导致的嘴眼歪斜等现象,有时候还会导致面部神经不能进行活动,甚至还会有流口水的现象,这样会严重的影响自身形象,同时对健康也是特别不利的,但是想要更好进行治疗就要掌握好方法,下面一起了解下中医针灸能治面瘫吗。

中医针灸能治偏瘫吗

(1)体针的常用穴位

头面部:百会、上星、印堂、迎香、太阳、下关、地仓、人中、翳风、风池等穴。

上肢: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少泽、后溪等穴。

下肢: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昆仑、涌泉等穴。

每次取穴不宜过多,可轮流使用。一般选用1~2个主穴,再选若干配穴。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休息5~7天,可再行第2疗程,并可用电针。

(2)头针:是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主要是根据神经解剖大脑皮层功能的理论,运用针刺疗法,在头皮上划出皮层功能相应的刺激区,在这些刺激区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引起的瘫痪、麻木、失语等症。脑梗塞病人以早期治疗为佳;脑出血病人一般待病情稳定后开始。

取穴:对侧运动区为主;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运动性失语取对侧面运区;感觉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三区;命名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二区。

方法:根据上述原则选好刺激区位置,用快速进针,达到头皮下或肌层,斜向捻转至要求的区域长度,进行快速持续捻针,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以上,一般2~3分钟即达到适应刺激量和刺激强度,患者相应的肢体有热、麻、胀、抽、出汗等感觉,休息5分钟,再捻转2~3分钟,再休息5~10分钟起针。每日1次,一般10~15天为1疗程,中间可休息一周左右,再作第2 疗程。

注意:针刺部位要选择准确,针刺前应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针刺入后局部剧痛可捻转2分钟,若仍剧痛难忍,可将针退至皮下,适当地调整一下进针方向,可避免疼痛。起针时用干棉球压迫针孔1~2分钟,以防出血。如病人晕针,立即起针,应给予适当处理。

我们很多人都有病急乱投医的心里,尤其出现面瘫会影响到形象,上面就是对中医针灸能治面瘫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针灸治面瘫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找准穴位,并且平时在生活中在我们一定要注意尤其夏季不要对着窗户和空调直吹。

中医治疗偏瘫,按摩针灸效果好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平时除了做好日常护理,也可以配合中医治疗,特别是多按摩,锻炼,也可以针灸治疗,针灸对于治疗偏瘫有很好的效果,患者要有好的心态,护理好一定能够尽快康复。

一、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是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之一。

二、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

三、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介绍如下:

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

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配穴:手三里、大柱、风市、承山、解溪等。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施针,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3、耳穴压丸预防中风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组(1)耳背穴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一般仅用常用穴,如预防过程中出现某些症状时,再据症酌配辅助穴。一般于考前1个月施术,用黄荆籽贴敷(如无,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压,每日3~5次,每次按压10~20min,另于睡前20min常规按压一次。以局部发红、发热为佳。5日更换1次。

偏瘫如何针灸治疗


二、怎么判断昏迷病人是否偏瘫三、检查偏瘫的办法是什么

偏瘫如何针灸治疗

1、偏瘫如何针灸治疗

1.1、口眼歪斜

取穴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1.2、半身不遂

取穴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配穴:手三里、大柱、风市、承山、解溪等。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施针,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2、偏瘫病人应如何预防便秘

偏瘫病人的饮食要清淡、松软、容易消化,可以给病人熬小米粥、蒸鸡蛋羹,很容易消化,平时要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

平时家人要定期给病人做腹部按摩,这也是很有效的一个预防方法,每天早晚15分钟,用手沿着腹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这样可以加快肠道的蠕动,避免便秘的发生。

3、脑出血会导致偏瘫吗

脑出血会导致偏瘫。所以患者遇到这些病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康复起来,同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身体,这样的话才可以更好的恢复起来,希望患者注意一下。

患者的生活方面,多关注自己的病情,让自己好好的休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更不要受到刺激的事情。

怎么判断昏迷病人是否偏瘫

1、头面部

病人有面瘫时,可见偏瘫侧鼻唇沟变浅,眼裂增宽,口角下垂。呼气时,偏瘫侧面颊鼓起;吸气时,瘫痪侧面颊下陷,此称为“船帆征”.患者常有头及眼向一侧偏斜。在中脑以上病变,则是注视病灶侧,头也略偏向病灶侧;中脑以下、桥脑部位的病变时,则是注视偏瘫肢体,头也略偏向偏瘫肢体侧。用手翻开双侧眼睑时,偏瘫侧阻力小或无阻力,口角偏向健侧,如用力压迫眶上切迹,引起疼痛反应,正常侧面肌收缩,使口角歪向健侧更明显。

2、肢体

正常人平卧时,双足与床面呈垂直位。有偏瘫者,偏瘫一侧的下肢呈外旋位。将两腿屈曲90度时,瘫痪肢体很快被动伸直,且往外倒。把上下肢放于不自然位置时,未瘫痪的肢体将逐渐移到自然位置。同时,还常有举手、拉被、摸胸、下肢伸屈等动作。而偏瘫侧肢体则无此反应。抬起双侧肢体,然后松手让其自然下落,可见瘫痪侧肢体下落较健侧快。如用同等力量刺激双下肢的对称部位,可见健侧肢体伸缩、回避,而瘫痪侧肢体无此反应。

检查偏瘫的办法是什么

1、嗜酸细胞计数

随着病情的不同,嗜酸细胞数目也不同。病情越重,嗜酸细胞越少;病情好转,嗜酸细胞 数目则逐渐恢复。如果嗜酸细胞逐渐减少且经过1~2周仍不恢复,往往预后不良。

2、血糖、尿糖测定

中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与其有无糖尿病关系很大。中风急性期空腹血糖超过11.12MMOL/L,即提示其下丘脑损害严重,死亡率较高。所以,即使以前没有糖尿病病史,也应监测血糖和尿糖。血糖尿糖的高低是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中风以后可以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况且有的病人对自己过去有无糖尿病并不清楚。

3、脑CT扫描

脑CT对出血性中风诊断率为100%,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 风在发病24小时以后才能显示清楚。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最好等中风发病24小时后再查CT.

针灸治疗偏瘫的方法有哪些?针灸怎么治疗偏瘫?


中风偏瘫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肢体不灵活,如果采用中医治疗的话,可以改善肌力,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偏瘫的针灸方案是怎么样的呢?

一、中经络: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症状: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热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

治疗: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滋养肝肾。以手足阳明经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针、灸并用;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可刺双侧,先刺健侧,后刺患侧。即“补健侧,泻患侧”的疗法。

主穴:上肢:背面、曲池、手三里、外关、灵骨、大白(倒马针对侧)

下肢:环跳、阳陵泉、侧三里、侧下三里、解溪、火主穴。

配穴:除上述穴位外,半身不遂迁延日久还可取患侧井穴点刺出血。

刺血:上肢:大椎、肩峰、尺泽、后溪;下肢:三金穴、委中、侧三里。治风宜治血,血行风自灭。

水针: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混合注射,每次两组主穴,分别取2—5个穴位,配穴据症取2—3个穴位。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症状: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主穴:上肢:肩中穴、手五里、尺泽、阳池、对侧重子、重仙穴。

下肢:髀关、驷马上穴、驷马下穴、通关、通肾、肾关、人皇、光明、太冲。

配穴:上肢加刺大椎、肩髃、臂臑、阳溪。

下肢加刺天皇、地机、地皇、四花下穴。

刺血:配穴可做刺络疗法,病侧刺络效果好,当健侧关节部位屈曲拘挛者,可加刺其局部腧穴,肌肤不仁可用皮肤针叩刺患部。

方义:风病多犯阳经,阳主动,肢体活动障碍其病在阳,故本方取手足三阳经穴,又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以阳明经穴为主,阳明经气血通畅,肢体活动功能易于回复;半身不遂迁延日久,患侧肢体容易出现筋肉萎缩或强直拘紧,根据经络循环路线的不同,分取手足阳明经的穴位,目的在于调和经脉,疏通气血。

二、中脏腑

1、闭证

症状: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阳闭:面赤鼻热,气粗口臭,燥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滑,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则:平肝熄风,清心豁痰,醒脑开窍。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辅以手足厥阴,足阳明三经穴位。

取穴:主穴素髎、人中、十二井穴、太冲、四花中、手解穴、

配穴:牙关禁闭配下关、颊车;两手握固配灵骨、大白;语音不利配天突、上廉泉。

刺血:十二井点刺放血,或向上斜刺;耳尖放血。

方义:本方组穴有平肝熄风,清泻火热,豁痰开窍之功。阳闭或阴闭症乃因肝阳暴涨,气血上冲夹杂痰火、痰湿,闭阻清窍所致。取十二井穴点刺放血,以清心泻热,豁痰开窍。人中是督脉的要穴,有调和督脉气血,启闭开窍之功,肝脉上达巅顶,泻肝经的原穴太冲,以镇肝降逆,潜阳熄风,脾胃失和,运化失职,痰浊内生,取阳明经的四花中穴,以调理脾胃,除湿化痰,取手厥阴心包之荣,手解穴,以清心泻热。

2、脱证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治则:回阳固脱,取任脉经穴。

取穴:主穴:关元、神阙(隔盐灸之)、正会、前会、后会、灵骨

配穴:汗出不止加阴郗,复溜;小便失禁加三阴交;昏迷不醒手解穴、透下白穴一针即醒。

操作:关元穴大柱艾条,神阙隔盐艾灸,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头针法:取对侧面运动区为主,配足运感区,刺法:沿皮下刺入0.5—1寸,频频捻针,用于中风后遗半身不遂,能收到较好效果。

方义:任脉为阴脉之海,脱证为阳气衰微证,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元阳外脱,应从阴救阳。关元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穴,为三焦元气所出,联系命门直阳,是阴中有阳的穴位,神阙位于脐中,为真气所系,故用大艾柱重灸二穴,以救将绝之阳。

三、中风后遗症之语言不利、失语

症状:舌强语蹇,肢体麻木,脉弦滑或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

治则:镇肝熄风、开音利窍。

取穴:主穴:正会、商丘、哑门、风府、廉泉以督脉穴为主。

配穴:舌僵硬加肩中点刺金津玉液,舌肿加侧三里,侧下三里。

头针:失语者用语音区,前会、后会用倒马针。

方义:舌强语蹇,音暗失语为三阳之筋,并络于颌颊。夹于口。为风、寒、湿所客则筋急,故口紧不开,气血偏虚,为风所乘,取正会、哑门、风府意在疏风通络,通关开窍。

中医推拿治疗偏瘫的方法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①患者取俯卧位。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②患者取仰卧位。拿揉患肢向下至踝关节及足背部2~3分钟,重点在伏兔、膝眼、足三里、解溪等穴,配合髋、膝、踝关节的被动屈伸和下肢的内旋活动;拿揉委中、承山、解溪等穴各1~2分钟;按揉风市、梁丘、膝眼、阳陵泉、解溪等穴一分钟;搓下肢1~2分钟。

3.辨证施治

(1)肝阳上亢: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腰背部2~3遍;自上而下按揉膀胱经诸背俞穴2~3遍;推桥弓2~3分钟;擦腰骶部2~3分钟。

(2)气滞血瘀:一指禅推、按揉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各一分钟;摩腹2~3分钟;按揉百会、足三里等穴各一分钟;擦督脉2~3分钟。

适宜技术

1.针灸

处方: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

配穴:病程日久者,上肢可配大椎、肩外俞,下肢可配腰阳关。经筋拘挛者,肘部可配曲泽,腕部可配大陵,膝部可配曲泉,踝部取太溪。

2.熏洗疗法

黄芪50克,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9克,丹参15克,僵蚕9克,蜈蚣3条,煎汤熏洗患肢,每日两次。

若肾阴不足,或肝血亏损,则可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神明不能自主,故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肝主筋藏血,血虚阴亏,筋脉失养,因而口眼歪斜,舌强语涩,肢体偏废不用。

治疗应以治痿独取阳明为指导,重点在手、足阳明经施术,其次是膀胱经。病程在半年以内者为初期,治以活血化瘀为主;半年以上者为后期,治以补益气血为重,以扶正固本、强筋壮骨。病程若在一年以上者,则推拿效果较差。本病治疗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等。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如何用针灸治偏瘫


二、偏瘫患者怎么进行心理保健三、中风偏瘫康复锻炼方法

如何用针灸治偏瘫

1、如何用针灸治偏瘫

主穴:

耳背穴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

耳前穴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一般仅用常用穴,如预防过程中出现某些症状时,再据症酌配辅助穴。一般于考前1个月施术,用黄荆籽贴敷(如无,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压,每日3~5次,每次按压10~20min,另于睡前20min常规按压一次。以局部发红、发热为佳。5日更换1次。

2、偏瘫的患者吃什么好

患者不能吃太多的油腻的食物,但是患者身体的总能量还是要保持,因此要给患者多补充蛋白质,蛋白质的话最好是优质蛋白,像瘦肉、鱼肉、鸡蛋等都是挺好的,但是鸡蛋的话蛋黄要控制量。

清淡的饮食不仅不能过于油腻,同时盐的含量不能过量,多吃食盐会导致患者的血管粥样硬化加重。

3、偏瘫后遗症有哪些呢

患者一侧感觉出现障碍,就是一侧肢体没有感觉,这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因为这个会对我们还在产生非常严重的额伤害,所以必须加以重视才行。

一侧视力障碍的情况出现,我们很多的患者都只能看到一侧的物体,另外有的患者甚至无法认清家人和地点以及时间等。

偏瘫患者怎么进行心理保健

中风偏瘫患者大多有心理障碍,认为得了不治之症。他们由原先生龙活虎到猝然无法动弹,想到今后要长期躺在病榻上生活,身处失望、沮丧、焦灼的煎熬之中,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而心理抑郁。他们常常有一种无名的怨恨使态度变得生硬,情绪异常,面对自己亲属表现尤为严重。

心理抑郁的患者,获助欲望下降,肢体活动意向减少,脑及全身血流相对缓慢,脑部病灶部位侧枝循环也不易建立,因此肢体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正确的训练方法一无所知,一味用蛮力为患者进行肢体训练,造成误用综合征,结果导致肢体痉挛甚至挛缩畸形。而当患者由于肢体功能迟迟不见好转,肢体康复的信心遭受重挫,必将进一步加重抑郁。

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患者,他们希望能够过上正常人生活的心情,被医生充分理解并得到鼓励后,抑郁心理已开始得到缓解。医生给他们进行主动运动的功能训练和每天康复疗效的分析,加上患者确实看到自己的肢体在逐渐好转,感到欣慰、踏实。

中风偏瘫康复锻炼方法

1、卧姿

1~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出院回到家,首先要进行家庭居室的合理布置。室内应保证充足的阳光,要保持通风,室内温度适中。患者的床要大一些,这样有利于翻身、起坐的训练。首先是仰卧位,头和前胸必须挺直。伸直胳膊,手心向上,然后屈腿,在髋关节下放一个软垫。患者翻过身来,变侧卧位,不管患侧位在下或健侧位在下时,应经常变换,通常1~2个小时变换一次。

2、坐位

从后面扶着坐起把患者的双手和双腿都屈起来,在家人的帮助下把身体翻过来,扶患者的腋下逐渐坐起。然后从后面扶着坐起来,而且一定要端坐,抬头挺胸。活动应从健侧肢体开始,然后是患侧肢体。从近端到远端,各个方向都要活动到,活动不能过猛,可间歇进行。这样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关节挛缩。

被动活动不是目的,应通过被动活动过渡到用健侧手牵拉患侧手进行活动,然后过渡到患者的主动活动。在进行坐、站、走功能训练时,家属要站在病人患侧,行走时要尽量抬高患肢。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


睡眠是生命的必须过程。据研究,一个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坚持一个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还有许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还与人的寿命有关。因此,保持科学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个小时 ,中年人8小时,老年人7小时左右。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失眠症发病率不断增加,且由中老年为主向中青年蔓延。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失眠多因化源不足,心神失养;阴虚火旺,阴不敛阳;心虚胆怯,心神不安或痰热、实火,扰动心神所致。本证多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以及贫血等疾病中。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

以针灸方法安眠古代即有记载,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1)调和阴阳:

《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具有协调阴阳的作用。人体在睡眠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有导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胃气不和等,均可导致阴阳失和而致失眠。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阳气盛、阴气虚可导致失眠。反之,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两者都可以取阴跷的照海和阴跷的申脉进行治疗,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应补阳泻阴。

(2)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失眠的发生、发展在一些情况下也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针灸可以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如胃气失和、心火炽盛、痰热内扰、肝郁化火证型的失眠,皆因邪实而发,久则伤及正气,使失眠更加缠绵难愈。这时就应用针灸扶正祛邪,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体运用时,必须结合腧穴的特殊性来考虑。

(3)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十二经的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通过十五络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气血循环的通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和气血及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失眠的发生,可以与气血失和、脏腑失调有关,这些病理特征可以反应在经络上,并可以通过针灸调节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

1、中医针灸治疗痛风

1.1、取穴:大杼、风门、胃俞、气海俞、肾俞、膀胱俞、中脘、关元、足三里、曲池、新义(在桡骨粗隆与尺骨粗隆之间,肘关节折量二节,同手三里穴平高)、手三里、合谷、梁丘、血海、鹤顶、行间、内庭、三阴交、太冲、公孙、中封等。

1.2、治法:

1.2.1、取患部附近穴位,用兴奋法二型的针法,如症状的发作在跖趾关节,用行间、太冲、内庭、公孙;如在踝关节,用中封、三阴交、丘墟;如在膝关节,用梁丘、血海、鹤顶、阳陵泉、足三里。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疼痛和肿胀。

1.2.2、在患部稍远隔部位取穴,用抑制法一型手法,取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丰隆、曲池、新义、手三里、三阴交,可以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

1.2.3、取背部、腹部的穴位,用抑制法二型手法或温和灸、熨热灸,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和机体代谢,增强抵抗力作用,取大杼、膏肓、风池、天柱、胃俞、气海俞、肾俞、膀胱俞、大肠俞、中脘、关元等。

2、治疗痛风的食疗偏方

2.1、芹菜100克(连根须),洗净后切碎,与大米30克同煮至粥熟,入少量盐、味精。可常食。痛风急性发作时尤宜。

2.2、栗子粉30克,糯米50克,水750毫升同煮至粥熟后服。适用于痛风未发作者。

2.3、茄子250克洗净后蒸熟,切成条,稍加酱油、麻油、盐、味精拌匀后食。隔日服。适用于痛风发作者。

2.4、鲜葡萄30克,大米50克,水750毫升同煮至粥熟后服。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者。

3、痛风的症状有哪些

3.1、无症状期

血清尿酸盐浓度随年龄而升高,又有性别差异,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血尿酸持续或波动性增高,从血尿酸增高到症状出现时间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只有在发生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

3.2、急性关节炎发作期

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好发于下肢关节,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初发时为单关节炎症,反复发作则受累关节增多,痛风的发作表明血尿酸浓度长时期过饱和而导致大量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

3.3、间歇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可自然缓解,不留后遗症而完全恢复,而后出现无症状阶段,称为急性发作间歇期,此后可再发,约60%患者1年内复发,间歇期也有长达10余年者。

痛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尿酸测定

急性发作期绝大多数病人血清尿酸含量升高。一般认为采用尿酸酶法测定,男性416μmol/L(7mg/dl),女性357μmol /L(6mg/dl),具有诊断价值。若已用排尿酸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则血清尿酸含量可以不高。缓解期间可以正常。有2%~3%病人呈典型痛风发作而血清尿酸含量小于上述水平。

2、尿尿酸含量测定

在无嘌呤饮食及未服影响尿酸排泄药物的情况下,正常男性成人24h尿尿酸总量不超过3.54mmol/(600mg/24h)。原发性痛风病人90%尿尿酸排出小于3.54mmol /24h.故尿尿酸排泄正常,不能排除痛风,而尿尿酸大于750mg/24h,提示尿酸产生过多,尤其是非肾源性继发性痛风,血尿酸升高,尿尿酸亦同时明显升高。

痛风会引发什么疾病

1、尿酸性肾石病

有10%~25%的痛风患者可发生尿酸性肾石病。部分患者甚至是以尿酸性肾石病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细小的泥沙样结石容易随尿液排出,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较大的结石常引起肾绞痛和血尿。并发尿路感染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腰痛。

2、痛风性肾病

早期常表现为间歇性的蛋白尿。一般病程进展较为缓慢。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逐渐转变为持续性,肾脏浓缩功能受损,出现夜尿增多、等张尿等。晚期则可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最终患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少数患者以痛风性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关节炎症状不明显。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不全时,尿酸的排泄减少,可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故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很难判断其高尿酸血症与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中医针灸治疗哮喘


中医针灸治疗哮喘

1、中医针灸治疗哮喘

取穴:主穴:鱼际、孔最、大椎、定喘。配穴:肺俞、风门、膻中、内关。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先针鱼际、孔最,如效不显,继针或改用他穴。以1~1.5寸毫针快速刺入穴内,进针约3~7分,针刺得气后,针尖略向上,强刺激施泻法,最好诱发针感至同侧胸部。亦可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120次/分,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宜。留针20~60分钟。大椎、定喘,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去针后可拔罐或加艾条温灸。余穴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发作期每日1~2次,缓解期隔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2、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哮喘发作前多为刺激性干咳,发作时咳嗽反而有所减轻,经常喘息是此病的主要症状,发作趋于减轻时咳痰较多,若没有合并感染,常为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粘痰,质韧,偶尔呈米饭粒状或粘液柱状。病人在哮喘发生时,会发觉发作性喘息,伴哮鸣声,呼吸气短。这种症状多是在夜间,或是在凌晨发作,短者发现数分钟,长者持续数小时乃至数天。

当哮喘病人发生胸闷的情况时,就意味着可能会有哮喘的发生。因为在哮喘在患发的时候,病人会感觉吸入的空气不够用,严重的会有窒息感。

3、哮喘的危害有哪些

哮喘成为多种疾病的根源。慢支病情的持续就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根源,就呼吸系统疾病来说,它可以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最后还可能发展到肺心病,严重影响肺部功能。

哮喘一但急性发作开始,气管中的腺体就会产生多于平时的粘液,当身体想把这些粘液从肺里清除是,便会引起咳嗽,也会降低患者的肺部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造成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从而影响到患者的饮食、睡眠等,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下降。

哮喘吃什么好

1、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偏凉,主要归肺、胃二经,具有润肺清热、消痰降火、清胃泻热、养阴生津、滋肾补虚及润肠通便等作用。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咳嗽、咯痰有独特而明显的效果。

2、中医认为其性味甘,酸而湿、无毒。橘实归肺、胃、心、肝等经,橘叶、橘核、橘络等也可药用,其有润肺止咳、开胃生津、健脾止泻、行气宣痹及疏肝解郁等作用。

3、山药性温味甘,无毒,有补中益气、补脾胃、长肌肉、止泄泻、健肾固精、益肺等功用。适用于身体虚弱、精神倦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虚劳咳嗽、遗精盗汗、糖尿病及夜尿增多等。

4、梨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等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对哮喘疾病非常有利。

哮喘如何预防

1、避免接触和远离哮喘诱发因素,比较常见的过敏性哮喘诱发因素有:狗、猫或其他动物;感冒或流感;树、草类和杂草的花粉;尘土;螨或霉菌;香水、油漆、喷雾剂或其他有浓烈气味的东西;香烟、燃烧木柴及纸等物质的烟雾

2、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初次诱发约95%以上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所以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防治哮喘发作至关重要的措施。

3、患者本人在冬天尽量不要穿羽绒服、盖羽绒被,宜穿棉织品,且要求面料光滑、柔软平整,衣服不宜过紧,要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自身体质随时增添衣服。

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