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养生配方 > 导航 > 去湿热的食物有哪些

去湿热的食物有哪些

2019-10-15

去湿热的中药配方有哪些呢?

中药养生配方。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去湿热的中药配方有哪些呢?”,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湿热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对身体的影响表现多方面,影响非常的大,长期的湿热会导致健康出现严重的问题,例如,关节炎症就是由湿热等因素引起的。因此,人们在应对湿热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处理,用中医的药方来调理,下面就来看看去湿热的中药配方有哪些呢?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利湿化浊散是笔者根据历代文献和家传验方及多年的临证心得配伍而成。方药组成为:龙胆、黄芩、石膏、茯苓、 藿香等药。临用时共研极细粉,每服2~6g, 10天为1疗程,连服3 ~6个疗程,严重病例可延长服药时问。

处方:利湿化浊散1料,每次3g, 一日3次。鼻炎喷剂1 组,喷双侧鼻腔(保持鼻腔通畅,引流顺畅), 一日4次。

处方:连朴饮加减,利湿化浊散1料。汤剂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散剂每服4g,日3次。如此服用20日后,诸症大减。 因汤剂服用不便, 停用汤剂, 坚持服用利湿化浊散。半年后健康如常人,告愈。

Ys630.com相关知识

治湿热首选的中药配方


所谓湿热,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体内水分太多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还和消化功能有关,如果体内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也会引起湿疹。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经常晾晒被褥,屋内多通风,多吃清淡的食物,不吃腥辣的、油腻的食物,多喝水,还要保持好的心情。要通过药物来治疗。

治湿热首选的中药配方

1 、蒲公英白果茶去湿热解白带

原料:蒲公英20克,白果1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白果放入锅中,加水约8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十分钟。将洗好的蒲公英和白糖一起放入茶杯或茶壶中,冲入煮好的白果汤及白果,加盖静置五分钟即可饮用。每日1剂。

白果除了能定痰喘,治哮喘咳嗽外,还能除湿解毒,收涩止带;蒲公英性寒,味甘,最能清热开泄,凉血利尿,解毒消炎,对于全身上下的炎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两者配伍使用,起清热除湿,凉血利尿,解毒消炎,收涩止带之功。

2、柴胡黄连茶清热燥湿,敛汗止汗

原料:柴胡10克,黄连6克,蜂蜜适量。

做法:柴胡和黄连一同研成粗末,装入双层纱布袋中制成茶包,放入茶壶或保温瓶中。冲入600毫升左右沸水,加盖闷20分钟左右,饮用前调入蜂蜜。每天1剂,代茶频饮,1天之内饮完。

柴胡是清虚热的中药,除了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和寒热交替症状,还可以帮助清除体热,减少出汗,黄连以“苦” 著称,苦能泻火,同时又有很好的燥湿功能,常被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呕吐等治疗,两者配伍用,可清热出汗,燥湿止汗,适宜于潮热盗汗,骨蒸心烦等症。能有效去除患者体内湿热,起到止汗敛汗的作用。

3、茯苓猪苓粥除湿热清宿便

原料:茯苓,猪苓各15克,薏苡仁50克。

做法:薏苡仁洗净,再用少许冷水浸泡1晚上或5-6小时后如果,加水约800毫升,大货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茯苓,猪苓用少许清水浸泡15分钟后放入粥中同煮,待薏苡仁开花,粥成即可,每天一剂,可分1-3次服用。

薏苡仁最能清除湿热,茯苓也是健脾利水的药材。猪苓味甘,淡,性平,能入心,脾,胃,肺,肾及大肠经,也以利水渗湿为主要功能,而且是治疗大小便不利等病的常用药材,所以三种药材同用,能快速有效的涤净人体三焦中的湿热之气,起到调理肠道,通大便的作用。

4、薏苡仁丝瓜汤清热利水,消肿排脓

原料:薏苡仁30克,丝瓜1条。

做法:薏苡仁先淘洗干净,用少许冷水浸泡1晚或5-6小时。将泡好的薏苡仁放入炖锅,加水约600毫升,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熬煮,将丝瓜 洗净,刮去外皮,切碎待用;待薏苡仁煮开熟透时,下丝瓜再煮2-3分钟关火,根据自己喜好加冰糖或食盐调味,每日1剂。

薏苡仁性寒,味甘,淡为主要特点,是补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排脓的药材,能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气,达到消除粉刺,痤疮,痘痘的目的;丝瓜由于其性寒质滑的原因而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可以吸走身体中的湿热,对于湿热体质所致的各种皮肤炎症有很好的疗效,二者搭配使用可补气健脾,清热利水,消肿排脓,美肌没颜之功,适合调理因湿热所致的粉刺,痤疮,痘痘肌其他化脓性皮肤炎症。

最特效的去湿中药配方有哪些


湿气比较重这是许多人都会出现有的一种情况,当出现有这种情况时对于人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会给人体带来有许多不良的影响比如浑身发热、头晕眼花、后背以及四肢长痘痘和小便不利等等。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人们能及时采取措施来调理一下,通过中药来调理是很常见的一种,那么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最特效的去湿中药配方?

去湿气的中药:药方一

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 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 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去湿气的中药:药方二

消暑健脾祛湿汤

【成份】

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

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

饮食疗法:

1、绿豆百合米仁粥

原料:绿豆30克,鲜百合30克,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2、夏令健脾通便祛湿的典型食疗粥方。

去湿气的中药:药方加减表

注意:怀孕中的孕妇要是自我感觉没有很重的湿邪最好慎用或忌用薏米,但可用红豆,我们可以给薏米红豆汤做一个减法,减去薏米,再根据上面的思路做加法,可以适量加些大枣百合枸杞等其它的品类。同样能做成既能去湿,又有其他效果的汤来。

中药降糖配方有哪些呢


糖尿病其实生活当中的一种慢性疾病,在目前看来还没有得到一些药物来根治糖尿病,不过现在有不少朋友们经常会拿西药去降低糖成分,让自己的身体得到糖的健康,那么却往往得不到根治,在中医看来糖尿病可以用中药的方式来调理,进行辅助的治疗,关于中药降糖配方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黄精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可改善血脂异常。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人参还能增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山药可显著降低实验小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麦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增加。

鬼箭羽有降血糖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

单药有降糖作用的还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叶、桑白皮、桑椹、菟丝子、玄参、丹参、知母、仙鹤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复方降糖方剂

中国历代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方子很多,现选录一部分,供患者参考。以下方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轻型患者,病情严重者仍需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1)合沉汤(见《石室秘录》,此为现代剂量)熟地90克,山萸肉、麦冬各60克,玄参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代茶频饮。适用于肾阴亏虚型糖尿病。

(2)神仙减水法方(见《奇效良方》,此为现代剂量)人参、花粉、知母、黄连、苦参、麦门冬、浮萍、白扁豆、黄芪各等份,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每日2次。适用于气虚为主的糖尿病。

(3)引龙汤(见《辨证录》,此为现代剂量)玄参90克,肉桂9克,山萸肉12克,麦冬30克,北五味3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生活当中重要随时在我们中国博大精深,中医的科学理论和中医的科学观念,无法解释的手段,而且中药降糖配方可以很好的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又能够迅速的降低我们的血糖,不会造成糖尿病患者病情已进一步加重。

中药药浴配方有哪些呢


夏天我们每个人都会洗澡,那么大家有没有想到过洗澡的同时还可以养生,其实洗澡的过程当中之所以养生,那么我们讲究的是药浴,药浴讲究的是配方,用中药的药材搭配上清水然后去洗澡,其他的功效可以美容养颜,同时又可以祛斑消暑,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中药药浴配方有哪些。

夏季采用中药沐浴法,具有美容、消暑祛病之功效。

药浴配方

金银花浴:取金银花15克,水煎,去渣取汁,将此汁液兑入洗澡水中,浸泡20分钟并反复搓洗。沐浴五处常按三穴 养肾补血

金银花浴具有护肤功效

菊花浴:取菊花30克,水煎,去渣取汁,将此汁液兑入洗澡水中,浸泡20分钟并反复搓洗。

绿豆汤浴:取绿豆250克,水煎,去渣取汁,将此汁液兑入洗澡水中,浸泡15分钟并反复搓洗。

西瓜浴:将西瓜捣烂取汁涂抹在身上或将西瓜皮直接搓擦身体各部位10分钟,然后用温热水冲洗干净。不仅可防治痱子,还能使皮肤光洁如玉。

家庭常用的药浴法

1.醋水浴:在浴水中加入少量食用醋,搅匀后按常规洗浴,能加快受热扩张的皮肤毛孔收缩,浴后周身舒适,并可使头发柔软光泽。八种情况不能洗澡

家庭常用的药浴法

2.人丹浴:在浴水中放入一定数量(成年人一般20~30粒,儿童减半)的人丹,待溶解后充分搅匀,再按常规洗浴,可使人皮肤沁凉、神志舒畅,有消暑提神之功效。

3.盐水浴:在浴水中加入适量食盐,待溶化后按常规洗浴,不但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而且还能使皮肤有弹性,促进皮肤健康。

4.麸子浴:在浴水中加入小麦或燕麦的麸子,可迅速止痒、防止脱皮,并能消除皮肤上发青的地方。

5.风油精浴:在浴水中加入数滴风油精,搅匀后按常规洗浴,能使全身凉爽,还可防止生痱子。

以上文章介绍了中药药浴配方,能够很好的解除女性常见的,脸色苍老,色斑,痘痘,同时又可以治疗皮肤疾病史的人,神志舒畅,同时在水当中加入一些食盐,还可以祛除我们的皮肤角质,使得皮肤光滑有弹性。

去湿的中药有哪些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去湿的中药有很多种,比如车前子、白术以及五加皮等中药材,所以女性朋友们去除湿气的方法是可以选择中药材的服用的,但是我们不建议服用去湿药材,因为是药三分毒,我们服用中药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去湿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运动来实现,所以你们坚持运动去湿。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去湿药,主要分为祛风湿药、芳香化湿和利水渗湿。祛风湿药主要有: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寄生、木瓜、五加皮、白花蛇、徐长卿等。芳香化湿:苍术、厚朴、藿香、砂仁、豆蔻、佩兰。利水渗湿:茯苓、金钱草、茵陈、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猪苓、通草、萆薢、石韦等。

1.祛风湿药:本类药多辛散苦燥,具有祛除肌表、经络风湿作用,有的还分别兼有散寒或清热、舒筋、通络、止痛、解表,以及补肝肾、强筋骨作用。

2.芳香化湿药:本类药多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效力化湿醒脾或燥湿运脾,兼解暑。

3.利水渗湿药: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有利水渗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效用。

这篇文章详细的告诉我们去湿的中药主要有哪些,相信你们看完之后应该都知道去湿的中药材主要有威灵仙、苍术以及猪苓等药材,不要你们想要清热去湿主要是采用白花蛇或者车前子,不过关键还是你们在平时多加锻炼身体。

清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越来越炎热,人体会感觉非常不舒服,整个夏天都变的难熬。大家不妨吃一些清热燥湿的中药,让夏天变的好过一些。吃清热燥湿的中药主要是用苦味药来去除脏腑内的湿邪和清热,可是,清热燥湿的中药都有哪些呢?可能大部分人都对中药不太了解。

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症候,如心烦口苦、小便短赤、泄泻、痢疾、黄疸、关节肿痛、耳肿疼痛流脓等病症。清热燥湿的中药主要有黄连、黄芩、黄柏、胡黄连、龙胆草、秦皮、苦参、白藓皮等。

1、黄连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或同属植物的根茎。黄连为泻火解毒要药,对热病高热、心火亢盛,有良好疗效,常配合山栀、连翘等同用;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丹皮等药同用。

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外用以黄连汁点眼,可治火盛目赤;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2、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黄芩清热燥湿作用颇强,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3、黄柏

本品为云香科植物黄蘖或黄皮数除去外皮的树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虚热。

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治泻痢合黄芩、黄连;疗黄疸合栀子、茵陈;如配苍术、牛膝,可用于足膝肿痛、下肢萎软无力、配合知母、生地、竹叶、木通,可用于小便淋涩热痛;配合白芷、龙胆草,可用于带下阴肿。

黄柏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颇好,用治湿热疮疡、湿疹之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配黄芩、栀子等药同用,外用可配大黄、滑石等研末撒敷。

4、胡黄连

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茎与根,有类似黄连除湿热和解毒的功效,故对于湿热下痢及湿热痔疮等症均可应用。

本品与知母、青蒿、地骨、银柴胡、秦艽、鳖甲等配伍,可治阴虚发热,午后潮热;与黄连、芦荟等同用,可治小儿疳热等症。

5、龙胆草

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龙胆草或其变种的根茎及根。龙胆草为泻肝胆实火的要药,对肝火上炎的症候,多配合栀子、黄芩等应用;小儿惊风、手足抽搐由肝经热盛所致者,可用龙胆草以泻实火,配钩藤、牛黄以息风定惊,火退风息,惊搐自止。

6、秦皮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大叶?(苦枥白蜡树)的干皮或枝皮,既有清化湿热的作用,又有收涩止痢的功效,对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同用。

本品兼有清肝泄热的作用,故可用于目赤肿痛等症,可与黄连、竹叶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

7、苦参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苦参清化湿热,并能导湿热渗于下窍,故适用于上述诸症,常与黄柏、龙胆草等合用。苦参还能杀虫,用于周身风痒,疥疮顽癣,常合赤芍、地黄、白藓皮等同用;用于麻风,常与大风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清热痢尿,可用于湿热内蕴、小便不利之症。

8、白藓皮

白藓皮为云香科植物白藓的根或根皮,为祛风、除湿热的药品,并可渗湿热于下窍,适用于疮癣湿痒等症,常配合苦参、地肤子等药同用,既可内服,亦可煎汤外洗。

由此看来清热燥湿的中药种类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提醒大家也不要自己盲目的搭配中药服用,以免用药不当给您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想要缓解病情,最好还是到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这样才能快速缓解病情。

祛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湿热,是指的热和湿同时侵犯人体,或者是同时湿热存在体内的一种病理变化,或者因为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和热一起入侵人体,或者是因为湿气一直留在体内不排出来导致的化热。一般来说,中药去湿热是比较有效果的,那么,祛湿热的中药有哪些?现在就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中药治疗。

临床用于清湿热的药方很多,目前有成药用于临床的有:龙胆泻肝丸---清肝胆湿热、葛根芩连丸---清肠道湿热、八正散颗粒---清热通淋,用于湿热淋证等。请在中医指导下辩证选用适宜药方。

湿热体质的人需要进行清热利湿,所以,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吃些具有这些作用的食物,也可以通过饮用具有去湿热作用的茶,例如菊花茶、苦丁茶、金银花茶、蒲公英茶等。蒲公英茶可以选择亦舒堂蒲公英叶茶来进行去湿。它以长白山的优质蒲公英为原材料,能够更好的帮助人体去湿热。

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还有西瓜皮煮水配合藿香正气液去湿热快,西瓜皮是药引,荷叶鱼翅瓜马蹄,芥菜,粟米,生苦瓜,枸杞叶丝瓜,白术,土茯苓,泥鳅,玉米须薏仁。

患者朋友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要暴饮暴食,酗酒,不要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湿热的患者朋友应少身体不好消化的食物,太过于寒凉的食物也不要吃,像是豆制品,这些食物会让脾胃运化不良,所以一定要注意。

去湿热的中药配方有哪些呢?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