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白细胞偏多的意思和注意事项

夏季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尿常规白细胞偏多的意思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如果小便时出现尿液浑浊、有异物的现象,就要注意了,这是尿常规白细胞偏多!简称蛋白尿。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蛋白尿产生的原因、会造成什么危害,以及有哪些应注意的事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当患者患有肾病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质会滤过到肾小球滤液中,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蛋白质进入终尿中造成蛋白尿。表现为阳性(+),其程度可不同,依次为:尿蛋白+,尿蛋白2+,尿蛋白3+,尿蛋白4+四种情况。

当然,一般来说,检查单上蛋白尿的+越少越好,越少代表损伤肾脏的程度越小,+越多表明肾脏损伤程度越大。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肾脏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都已受到平生损伤,肾功能基本丧失,对蛋白几乎失去了过滤的能力,所以此时患者的尿蛋白也会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肾脏病变减轻,恰恰是肾脏受损十分严重的表现。

尿常规白细胞高的原因及危害?出现尿蛋白,肾病患者就应该加强注意了,这时候正是肾病由点到面开始变严重的时候。把肾病比喻成一个筛子,如果肾脏正常,蛋白质是从筛子里面漏不出来的,如果肾脏受到了损伤,出现了小洞,蛋白质就从小洞里慢慢漏出来。如果肾脏继续受损伤,受损严重,则小洞变得越来越大,而从漏出的蛋白质越来越多。

蛋白尿3+正是肾脏小洞开始慢慢变大的时候,并且也是漏洞开始增多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能选择正确的方法修补漏洞,则蛋白尿会逐渐减少,如果采取的方法不恰当,可很有可能使病情更加严重,从而走向肾衰竭和尿毒症。

有尿频,尿急及尿痛时可服用解痉药物654-2片.一定要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对尿道有冲洗作用,防止性生活过度粗暴频繁,少吃辛辣食物及酒。而且应该戒掉手淫啊,手淫也可能导致感染。

另外建议注意清洗生殖器。一般2-3天一次清洗,而且应该从前向后清洗,用淡盐开水清洗,过于频繁反而容易感染。只是清洗阴唇外面。不要使用护垫,不透气更容易感染,内裤一定要透气最好是纯棉的。而且应该与袜分开洗,而且晚上最好是裸睡更加透气。尽可能不穿牛仔裤。如果出现蛋白尿的情况,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化验,及时采取治疗,千万不要忽视哦。

通过这些讲解和介绍,相信您对尿常规白细胞偏多产生的原因和会造成什么危害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学会了怎么预防和调理的办法了吧?身体是奋斗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体,做起事情来难免会事倍功半哦。最后,小编祝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

ys630.COm精选阅读

尿常规指标


相信很多去过医院的患者都知道,当医生询问完你的症状以后,一般都会建议我们去做相应的检验,这样的检验有助于所患疾病的诊断。而在众多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之中,最常见的项目要数血常规、尿常规,当然还有很多检验项目,如肝功能检验,生化八项,凝血功能的检验等等。

一般的临床检验项目是用血液进行检验的,但是也有一些是例外的,如尿常规。其实尿常规,我们听其名字就可以知道其实它的检验尿液的。其实在人体患有某种疾病的时候,除了血液的成分会有变化,尿液也是会有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白细胞(LEU)→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2、亚硝酸盐(NI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3、尿蛋白(pRO)→标准值或现象:+-(+表示轻度白色混浊,-表示清淡无混浊,两者或介于两者之间为正常)

4、葡萄糖(GLU-U)→标准值或现象:-(蓝色溶液)

5、酮体(KE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一般不予筛查或者筛查时呈紫红色为正常)

6、尿胆原(URO)→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7、胆红素(BIL)→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8、pH值(pH-U)[尿液酸碱度]→标准值或现象:5.5~7.5

9、比重(SG)→标准值或现象:1.010~1.030

10、隐血(BLU)→标准值或现象:-(无隐血)

11、抗坏血酸(VC)→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12、颜色(COL)→标准值或现象:淡黄色

13、透明度(TMD)→标准值或现象:透明

14、吞噬细胞(TSXB)→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5、白细胞管型(U_WBC-C)→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6、颗粒管型(KLGX-F)→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7、透明管型(U_TM-CA)→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8、红细胞管型(U_RBC-)→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9、蜡样管型(LYGX)→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20、①、白细胞镜检(WBC-J1)→标准值或现象:2~5/Hp

②、红细胞镜检→标准值或现象:0/Hp

上就是尿常规的检查结果,我们从上面的可以看到,其实尿液的有常规检验项目很多,不同的疾病,尿液的检验结果也不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常规检验项目中的异常结果再做相应的查验,这有利于疾病的准确诊断。

尿常规检查什么


导读:尿常规检查什么?去医院做体检的时候,医生都会要求做个尿常规检查。那么尿常规检查什么?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尿常规检查什么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液颜色检查: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正常尿液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尿液透明的检查:正常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则出现轻度混浊。

3、酸碱度: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是正常的尿应该是弱酸性的,也可能因为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出现中性或弱碱性。

4、细胞检查: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以及小圆形上皮细胞存在,如果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都是生殖感染疾病的征兆。

5、管型检查:正常尿液中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

6、蛋白质检查:一般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比较少,尿常规检查中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

7、比重检查: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可以看出生殖感染疾病中的某些信息。

8、尿糖定性检查:正常的尿液中有微量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则可能是出现了某种疾病。

尿常规检查正常值

1、尿液颜色,正常范围:淡黄色。

2、尿透明度,正常范围:清

3、尿酸硷度(尿pH值),正常范围:一般为酸性

4、尿酸硷度(尿pH值),正常范围:一般为酸性

5、红细胞正常范围:男:0,女:0-2(高倍视野);白细胞正常范围:男:0-3,女:0-5(高倍视野)。

6、颗粒管型,正常范围:无;透明管型,正常范围:无或偶见

7、蛋白,正常范围:阴性;糖,正常范围:阴性;酮体,正常范围:阴性;尿胆元,1:20以下(定性);8毫克%(定量);胆红素,正常范围:阴性。

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下面一起来看看。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什么人要注意检查尿常规

1、尿中出现泡沫且不易消退。

2、尿血。

3、夜尿增多。

4、眼睑或下肢浮肿。

5、不明原因的血压升高6.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抽筋、牙龈出血等。

7、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8、尿量减少。

另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肾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应该每三个月到半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做一次尿常规检查费用很低,别怕麻烦。

小孩血常规白细胞偏高怎么回事


小孩子的血常规白细胞出现偏高的情况,这时候家长非常的担心,一般情况下来说,孩子血常规白细胞出现偏高多是因为感冒的原因造成的。感冒会导致发烧,发烧的时候白细胞自然会出现升高的情况,所以说也不要过于担心。这时候应该多喝水,让孩子保持充分的休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儿童血常规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

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2、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3、血小板计数(pLT) :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流血不止,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了。

幼儿急诊初期的血常规白细胞高吗


幼儿出现急疹的现象,在发病的初期,幼儿的白细胞可能会出现偏低,如果是单纯的幼儿急疹,会有少数的白细胞出现偏高的情况,另外孩子在哭闹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出现升高的情况。幼儿出急诊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调理,这时候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这是一种自限性比较强的疾病。

幼儿急诊初期的血常规白细胞高吗

幼儿急疹属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一般情况白细胞数正常或者偏低。单纯幼儿急疹很少白细胞数偏高的,但也有的宝宝因为化验血时哭闹严重导致白细胞数量升高的。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常见于婴幼儿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发病时后背、脖子等全身各处出现不规则的红斑,3-5天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或持续高温,退烧后12-24小时内出现疹子。大部分宝宝在1-3天症状就会消失。宝宝不会觉得瘙痒,除特殊情况外1周左右就会痊愈,所以不用特别担心。

幼儿急疹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以及宝宝免疫力低下所导致,具体为:

1、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

幼儿急疹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由于人体对此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免疫力,所以很少出现再次感染,因此病毒的传播原不仅是已患病的宝宝,更为常见的是父母及家人中的健康带病毒者,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个月时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幼儿急疹多见于6-18个月的宝宝,3岁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没有男女性别的差异。

2、宝宝抵抗力低下。

1岁以内的宝宝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特别是6个月后的宝宝,来自于母体的抗体等抗感染物质以及铁等营养物质水平慢慢下降,而宝宝自身合成抗体的能力还不完善。所以,宝宝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常见的是感冒、发烧。

幼儿急疹的症状情况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突然达到39℃-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但孩子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开始发烧。3、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4、有时出现高热惊厥,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按压会退色,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可持续4天左右,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3、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患儿在8-10个月大时发病。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白细胞和血小板高


很多疾病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而白细胞和血小板则是其中的两项重要的检查项目。白细胞属于免疫系统,可以对抗细菌和病菌,而血小板则可以防止出血、修复血管,若是二者都超过正常的范围的话,那么患者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身体上出现什么状况,应该及时去医院那里确诊治疗。

白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在检查的时候,现实白细胞偏 高,这是健康出了问题的表现。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尿液中的白细胞是4000~10000/μL左右,婴幼儿的白细胞达到15000~20000/μL才是正常,而儿童的白细胞数量为11000~12000/μL,只有在这个范围里面,才属于正常现象。

一个人的尿液里面的白细胞太高的现象大多出现在肾病患者身上,也就是他们的蛋白质会通过尿液流失到体外去。这是因为患者的肾脏基底膜已经被损伤,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发生了改变。对于这种病症,患者必须要及时治疗,不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适症状,肾脏功能也会受到更深的损害。

在健康检查项目里,每一项检查都具备各自的意义,能让大家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尿液里的白细胞偏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重视,为了避免更加严重的后果发生,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数量异常的朋友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找到病因积极治疗。

白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尿检结果显示白细胞偏高确实不是好事儿,可能是患上了某种疾病。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白细胞偏高呢?小编将给大家一一解说。

1.患上了肾小球炎

一个人在得了肾小球炎的时候,尿液中的白细胞会出现变化,所以在拿到检查结果之后,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2.肾脏疾病

如果患上了肾盂肾炎、肾盂积脓、肾脓肿,患者尿液中的白细胞也会变得偏高。如果大家还没确诊,应该接受进一步的检查。

3.尿道疾病

尿道炎、尿道结石、前列腺炎等泌尿疾病也是引起白细胞过高的主要原因。患者发病之后,通常会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如果想让症状尽快消失,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4.膀胱疾病

如果输尿管、膀胱等部位出现了炎症,那么尿液中的白细胞也会出现异常,还有就是结石、结核、肿瘤等疾病的患者,检查结果都会显示白细胞偏高。

血小板偏高

血小板数值明显偏高的现象,可考虑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特别是50~60岁的老年人。

血小板数值居高不下需到血液科检查确诊病情

一般来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会有多部位的出血或(和)血栓病史,做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大于1000×109/L,白细胞计数小于30×109/L,红蛋白正常或减低,但红细胞数不增高。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脾肿大、骨髓增生等情况。

如果体检中查出血小板增多,还伴有以上的症状,要及时到血液科做骨髓穿刺检查确诊。骨髓穿刺可以查明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血小板偏高的危害

约有20%的病人,尤其年轻患者,发病时无症状,偶尔因血小板增多及脾大进一步检查而确诊。1/3的病人就诊时表现功能性或者血管舒缩性症状包括血管性头痛、头昏、视觉模糊、手掌及足底灼痛感,末梢麻木。80%病人可表现有原因不明的出血及血栓形成而就诊。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齿龈出血、血尿、呼吸道出血、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有时可因手术后出血不止而被发现。偶有脑出血,引起死亡。血栓发生率较出血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很多患者检查发现自身血小板数值升高,但并不能及时发现病情。

血小板高多少时可以确诊血小板增多症呢

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时,血小板增高是最突出的表现,临床资料统计显示,血小板正常参数值均为(100—300)×109/L,对于诊断血小板增多症,具体如下:

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在600×109/L以上,常常大于1000×109/L,高者可达10000×109/L以上;

2、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多在400~1000×109/L范围内,超过1000×109/L少见;

血小板增多症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者。临床将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两类。

有时单靠血小板计数是不能完全区分血小板的类型的,西医临床医生常常建议行其他检查,如骨髓穿刺等等。而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多为化疗药物等,虽然能够控制住病情,但患者需终身用药。中医诊断治疗血小板增多症讲究辨证分型论治,在治疗上能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具体分析,给予辩证施治,也可收到显著疗效。

尿常规正常值


通过人体的尿可以看出人体的很多疾病,很多人对尿的颜色都多少有一点了解,正常的尿应该是淡黄色,如果尿的颜色是很深的黄,大家都知道可能是上火了,也可能是吃了某一种药物的颜色。如果尿是清的像水一样,中医就会说你是体内有寒气,也就是说你是肾阳虚的人。

如果你尿里有血,说明你的尿路有感染,你可以把自己的尿分作三段,刚开始那一段尿有血说明你的尿道有感染,中间一段是输尿管、后面是肾。这是简单肉眼可以判断的,复杂的做尿常规。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隐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胞(RBC)、尿液颜色(GOL)。在尿常规项目中,尿蛋白与隐血在尿常规化验中占据绝对的意义,当尿蛋白与隐血出现+、+++、++++的情况时,多数情况下说明肾脏已经发生损伤,需积极及时治疗,以免小病发展到大病,直至到尿毒症。

尿液检查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以使结果准确:

1、容器必须清洁。

2、防止采集标本时被污染:女性应避开月经期,以防影响结果。

3、取中段尿:一般尿液检查须弃头尾,避免干扰,如有特殊要求医师会说明。

4、采尿时间:一般尿常规检查可于任意时间,最好是刚采到的新鲜尿液。

5、近日服用药物情况:如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应向医师说明。

大家要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很多的疾病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只有定期体检才可以发现很多的隐形疾病。很多人认为尿很脏,尿相对人体的其它分泌物像大便、鼻涕来说是比较干净的,里面没有那么多细菌,除非是尿路感染。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


   

   针对中药保留灌肠法这种治疗办法有很多种说法,有的人支持使用这种办法治疗,但是有的人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种治疗办法会破坏患者虚弱的脾胃功能,但是无论大家支持或者反对,这种治疗办法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

   一、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洗手,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慢性痢疾等疾病.

   二、准备

   仪表:着装整洁,佩戴胸牌,洗手,戴口罩. 用物:治疗盘,灌肠筒或输液管,水温计,弯盘,肛管,纱布,石蜡油,棉签,止血带,止水夹,输液架,橡胶单,治疗巾或卫生纸,中药液,治疗本.

    三、操作步骤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说明目的,取得配合,嘱病人排二便,遮挡病人.灌肠液去渣,温度适宜.一般以三十九到四十摄氏度为宜. 去左侧卧位,松开衣裤,将裤脱至大腿上二分之一处,析屈曲. 臀下用小枕垫高十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 取去渣中药罐液约两百毫升,倒入灌肠筒内. 将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携至病人床旁(液面离肛门四十到五十厘米。弯盘置于臀缘,润滑肛门前端. 排气,夹紧水夹.左手分开臀部,右手持肛管插入.稍停片刻固定. 松止水夹.  滴入通肠,调整滴数.询问病人对药液滴入的反应. 药液滴完后,用止血钳夹紧肛管缓缓拔出,置弯盘内.分离肛管,用卫生纸轻轻按压肛门. 嘱病人平卧一小时.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洗手.  记录灌肠液量,滴入过程、时间,病人反应并签名.

    四、中药保留灌肠法的禁忌症

    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的病人. 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等。

    五、中药灌肠的注意事项

   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的卧位插入的深度. 观察前,应嘱病人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 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 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三十九到四十摄氏度,虚症可为四十到四十四摄氏度.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以上就是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了,一般如果情况不是太严重的话,不建议患者使用这种治疗办法,这种治疗办法确定会对患者的脾胃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还有儿童和老人也不宜使用这种治疗办法,如果一定要使用这种办法治疗,一定要注意药量不要过大。

   

白细胞高怎么回事?白细胞高的诱因


这一阶段很多孩子出现了发烧的现象,如果持续的发烧要及时去检查血常规,很多时候会发现白细胞高,这就是说明体内有炎症了,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要及时消炎治疗。

一、儿童血常规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

二、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流血不止,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了。

血尿常规是检查什么


血尿常规检查,确实是通过检查判断相应病症的一种方法,如果说发现尿液颜色为血红色,那么很多时候是因为急性膀胱炎,或者是泌尿道结石以及血吸虫病等这些引起的。

一、尿常

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二、异常结果:

1、尿液颜色 ,红色为血尿:急性膀胱炎、泌尿道结石、肿瘤、肾结核乳白色(乳糜尿)、血丝虫病、泌尿道化脓性感染。深黄色或红茶样:黄疸。

2、尿透明度 ,混浊:有大量结晶、血液、脓液及乳糜尿时。

3、尿酸碱度(尿pH值) ,了解尿液的酸碱度,对诊断某些肾脏或代谢性疾病可提供重要线索。

4、尿比重 ,在病理状态时,尿比重的增减主要根据肾脏的浓缩功能而定。 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尿崩症。

5、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增多:泌尿系统结石、肾盂肾炎、肾炎、结核、急性膀胱炎、泌尿系统肿瘤。白细胞 :增多:泌尿系统感染、结核。 颗粒管型

,持续多量出现于急、慢性肾炎。 透明管型, 肾炎、肾盂肾炎、发热性疾病有时少量出现。

6、化学检查:蛋白 ,阳性:肾炎、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高热、肾结核。 糖 ,阳性:糖尿病。酮体 ,阳性:过度饥饿,严重糖尿病。 尿胆元

,大于正常见于肝炎,肝癌等引起的黄疸及溶血性黄疸。 胆红素 ,阳性:阻塞性黄疸。 需要检查的人群: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导读: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在许多情况下,医生经常要求患者去做尿常规检查。可是很多人面对复杂的检查结果单,都不知道怎么去看。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下面的内容会告诉你,一起来看看吧。

尿常规检查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医学检验方法之一,可以反映肾脏和泌尿道等方面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如今,大多数情况下会初步采用尿液检查试纸条进行快速、简便而又廉价的尿液检查,确定尿液之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亚硝酸盐、葡萄糖以及其他的物质,从而可以揭示出许多的疾病。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尿常规检查不仅肾病患者的常用检查手段,也是其他某些疾病的辅助分析工具。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肾病检查,不少患者感觉不舒服时常去医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看看有无蛋白尿等情况,防止肾病。但是部分患者检查后看不懂结果,现在我们简单的做些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肾病患者最好用晨尿做检查。留尿标本应取中段尿:即先排挤一部门尿弃去,以冲去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细菌,然后将中段尿留取送检。

检查尿液的比重,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波动,因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1.005~1.030,24小时混合尿比重增高时,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

24小时混合尿比重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尿常规检查结果测定任意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糖时,比重1.025,表示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示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如固定在l.010左右,称等张尿,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降低所致。

应过细不要把非尿因素带入尿内,如女性患者不要混入白带及月经血,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线腺液等。正常尿液的色泽,紧张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概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变化。

正常尿呈草黄色,非正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革。正常奇怪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浑浊外,多数是清楚透明的,若安排过久则出现轻度浑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变化,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渐渐析出之故。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目的

1、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疗效观察:如结核、结石、肿瘤、血管、泌尿系统炎症、淋巴管病变及肾移植等。

2、协助诊断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胰腺炎、急性和慢性肝炎、急性溶血性疾病等。

3、职业病的辅助诊断:如急性汞中毒、四氯化碳中毒,慢性铅、铬、镉中毒等。

4、健康普查和家庭监护。

那么尿常规检查通常会检查哪些项目呢?尿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项,一起来看看。

尿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项

1、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一般呈淡黄色或无色。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酸碱度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3、红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4、白细胞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5、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6、潜血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文章导语说了,很多人面对复杂的检查结果单,都不知道怎么去看。下面会教你如何查看尿常规检查化验单,一起来看看吧。

尿常规检查化验单

尿常规结果写在一张纸上,这张纸就叫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或UBG)、隐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胞(RBC)、尿液颜色(GOL)。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下以图片来说明各指标的意义: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在尿常规项目中,尿蛋白与隐血在尿常规化验中占据绝对的意义,当尿蛋白与隐血出现+、+++、++++的情况时,多数情况下说明肾脏已经发生损伤,需积极及时治疗,以免小病发展到大病,直至到尿毒症。

​尿常规白细胞偏多的意思和注意事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