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养生

2019-10-20

五苓散

饮食养生中五脏五季五色五味。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五苓散”,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五苓散只从名字来看,它应该是由五种中药组成的,而且其中应该有茯苓,那么其他四种药材是什么呢,而且我们的猜测究竟对不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五苓散的组成成分以及它的功效吧。

【方剂名】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

【组成】

猪苓去皮,十八铢( 9g) 泽泻一两六铢(15g) 白术十八铢(9g) 茯苓十八铢(9g)桂枝去皮,半两(6g)。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服后多钦开水,汗出愈。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外感风寒,水湿内停证小便不利,头痛发热,烦渴欲饮,甚或水入即吐,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3.痰饮内停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方解】

本方证为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所致。本方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外有太阳表邪未解,故发热头痛,苔白脉浮;邪热内传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因水蓄不行,津液不布,而烦渴饮水;由于水蓄于内,不得输布,故水人即吐,即为水逆证。

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走肠间,而为泄泻;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水饮内停,亦可成为痰饮证,痰饮内停于下,故脐下动悸;痰饮上逆,则吐涎沫;气化不利,阻碍清阳,故头眩;痰饮凌肺,则短气而咳。以上所治虽临床表现不一,但病机都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主证为小便不利。治宜利水渗湿,通阳化气,兼解表邪。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甘淡利水,健脾渗湿,共为臣药。白术健脾祛湿;桂枝助阳化气,解表散寒,共为佐药。五药合用,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蓄水留饮自除。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化气利水的代表方,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肾炎、心脏病、肝硬化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附】胃苓汤(《丹溪心法》)

五苓散平胃散各3g 用生姜、大枣煎汤,空腹送服。

功效

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

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胃苓汤即五苓散与平胃散合方,因综合了两方的功效,故能祛湿和胃,行气利水,适用于水湿内盛之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

【方歌】

五苓散用猪茯苓,泽泻白术桂枝应,利水渗湿又化气,利便解表治水停。

结语:看完上面的文章我们对五苓散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五苓散果真是由五个药材组成的,而且是有茯苓的,古人命名还是很有学问的,相信它的功效大家也记住了,可以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不过使用前最好问问医生,不要盲目乱用。

Ys630.com相关知识

阿艾五苓散


有很多的人会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出现尿血的症状。这种症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这种症状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尿血的中药方剂有哪些?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治疗尿血的中药方剂,赶紧来看看吧!

阿艾五苓散

【处方】

五苓散加阿胶1钱,川芎1钱,炙草1钱,当归3钱,艾叶3钱,白芍4分,熟地4分。

【功能主治】

尿血,其人素好色,属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尿血腰痛的原因

1、肾及尿路损伤

多有腰部或腹部外伤史,如挫伤、撞伤、摔伤等。

2、肾结核

有血尿者占90%以上,特点是尿急、尿频、尿血、腰痛逐渐加重。

3、泌尿系统结石

特点是血尿伴肾绞痛,或有排尿中断、排尿困难、尿血、腰痛等症状。

4、药物性血尿

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服用后可引起尿血、腰痛。如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卡那霉素等等。

5、全身性疾病

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可引起血尿。

6、过敏性紫癜

这种病皮肤有出血点,胃肠道出血,关节痛。皮肤有出血点24周后出现血尿。

7、暂时性血尿

饮水过少引起,增加饮水,稀释尿液后很快消失。

女性尿血的主要原因

1、泌尿系统疾病

如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脏肿瘤、遗传性肾病、肾血管性疾病、化学药品的作用,运动性血尿等。

2、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急性阑尾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盆腔脓肿及盆腔肿瘤,直肠、结肠的肿瘤。

3、血液病

关注女人尿血怎么回事的朋友,如有必要也要进行血液检查。尿血伴全身皮肤、孔窍多处出血,有时伴有发热。

4、全身性疾病

见于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白血病等血液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结缔组织疾病;流脑、钩端螺旋体病、猩红热等传染病;高血压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病;痛风、糖尿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的对于这个治疗尿血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了。如果你想要彻底的、有效的治疗的话!还是请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哦!祝早日康复!

五苓散的功效主治_五苓散的功效与禁忌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见过五苓散这种中药,这种中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有很多人会出去吃这种重要的方式用来减肥,其实这种中药的减肥方式是有很多副作用的,因为是药三分毒,而且他对于我们一些外伤感冒伤风感冒之类的都会有效果,那么五苓散的主要功效是什么呢?

五苓散是一种国家基本类目的中草药,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成药。五苓散的作用是什么丰富的,主要是用于治疗化气利水、健脾祛湿。还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伤风头痛、发热发烧、体内急火的病症。所以五苓散的作用在很多的中医药成分中是非常重视的。

五苓散标准配方

五苓散的标准配方是十分简单的,只需要五味的中草药成分,主要就包括: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白术180g。这个就组成了五苓散的标准配方了。

五苓散的作用与功效

1、五苓散可以有淡渗利水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治疗因为水湿内停和小便不通的症状。有效的给患者缓解由于以上的病症带来的身体不适,提高身体机能的免疫能力,所以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2、因为五苓散是由五味中草药组成的,所以五苓散的功效是很多的,它能够把所有的中药成分完全的发挥出来。所以对于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是十分显著的。不仅如此,还能够治疗全身水肿和过度肥胖所带来的病症。

3、五苓散还可以除去身体中多余的水分,然后起到紧致肌肤的作用。还有行气利水、祛湿和胃的作用。对于调节身体来说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五苓散的服用禁忌

任何一种中成药都有它独特的功效,都需要依据自己的病情去选择合适的,对应的药物。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病情,然后方能用药。所以虽然五苓散的功效很多,我们也应该知道五苓散的服用禁忌有哪些。

具体来说五苓散的功效是帮助人体治疗湿气和解风寒的作用比较大。所以如果是老年人的话建议还是需要适量的服用哦,因为老年人大多都是比较阴虚火旺。所以就要慎用五苓散,不然以免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还有一些老人因为肾气不足、腰膝疼痛、四肢无力、尿频尿急的也要禁忌服用五苓散。还有那些体质虚弱的人和刚刚怀孕的孕妇,需要在医师的叮嘱下才能服用五苓散。切忌不可以乱服用而导致不好的情况发生,任何药物都是有它特定的人群的,所以一定要按照服药规则。

五苓散有哪些配方?


五苓散功效之多,是用来治疗人体小便不畅,心烦意乱,咳嗽以及气短的症状,还有出现水肿的情况可以用五苓散改善,对头痛发热等症状有改善效果,五苓散的配方有茯苓,泽泻以及桂枝等,可把此方捣散后服用,很多人对五苓散的配方产生疑问,不知道五苓散的配方都有什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五苓散有哪些配方。

一.五苓散配方

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二.用量

猪苓(去皮)、茯苓、白术各9g,泽泻15g,桂枝(去皮)6g。

三.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l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四.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五.主治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六.方义

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

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

《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七.配伍特点

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五苓散,中成药名。那么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方剂名】

五苓散

【出处】

《伤寒论》

【组成】

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白术(炒)180g。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服后多钦开水,汗出愈。或作汤剂,水煎服。

【方歌】

五苓散用猪茯苓,泽泻白术桂枝应,利水渗湿又化气,利便解表治水停。

【方解】

本方证为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所致。本方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外有太阳表邪未解,故发热头痛,苔白脉浮;邪热内传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因水蓄不行,津液不布,而烦渴饮水;由于水蓄于内,不得输布,故水人即吐,即为水逆证。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走肠间,而为泄泻;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水饮内停,亦可成为痰饮证,痰饮内停于下,故脐下动悸;痰饮上逆,则吐涎沫;气化不利,阻碍清阳,故头眩;痰饮凌肺,则短气而咳。以上所治虽临床表现不一,但病机都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主证为小便不利。治宜利水渗湿,通阳化气,兼解表邪。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甘淡利水,健脾渗湿,共为臣药。白术健脾祛湿;桂枝助阳化气,解表散寒,共为佐药。五药合用,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蓄水留饮自除。

【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外感风寒,水湿内停证小便不利,头痛发热,烦渴欲饮,甚或水入即吐,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3、痰饮内停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临床运用】

1、本方为化气利水的代表方,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肾炎、心脏病、肝硬化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加减化裁】

若兼气滞腹胀者,加陈皮、枳壳等以理气消胀;若水肿甚者,加车前子、大腹皮、桑白皮、陈皮等以增强利水消肿之功;若泄泻清稀如水,可加山药、薏苡仁、葛根等以健脾渗湿止泻。[3]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使用注意】

1、入汤剂不宜久煎。

2、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文献摘要】

1、《医方考》: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虽有或润或燥之殊,然其为淡则一也,故均足以利水。桂性辛热,辛热则能化气。

2、《古今名医方论》引赵羽皇: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也。方用白术以培土,土旺而阴水有制也;茯苓以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味辛热,且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矣。

以上就是五苓散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五苓散中药方剂


五苓散中药方剂,是一味可以治疗外感风寒的药。当然它还有另外一个配方,可以水湿内停证小便不利,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功效。下面小编就好好介绍这个中药方剂,看看五苓散的功效到底有什么?还有五苓散的用法?大家一起看看吧!

方剂名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

组成

猪苓去皮,十八铢( 9g) 泽泻一两六铢(15g) 白术十八铢(9g) 茯苓十八铢(9g)桂枝去皮,半两(6g)。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服后多钦开水,汗出愈。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外感风寒,水湿内停证小便不利,头痛发热,烦渴欲饮,甚或水入即吐,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3.痰饮内停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方解

本方证为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所致。本方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外有太阳表邪未解,故发热头痛,苔白脉浮;邪热内传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因水蓄不行,津液不布,而烦渴饮水;由于水蓄于内,不得输布,故水人即吐,即为水逆证。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走肠间,而为泄泻;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水饮内停,亦可成为痰饮证,痰饮内停于下,故脐下动悸;痰饮上逆,则吐涎沫;气化不利,阻碍清阳,故头眩;痰饮凌肺,则短气而咳。以上所治虽临床表现不一,但病机都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主证为小便不利。治宜利水渗湿,通阳化气,兼解表邪。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甘淡利水,健脾渗湿,共为臣药。白术健脾祛湿;桂枝助阳化气,解表散寒,共为佐药。五药合用,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蓄水留饮自除。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化气利水的代表方,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肾炎、心脏病、肝硬化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胃苓汤(《丹溪心法》) 五苓散平胃散各3g 用生姜、大枣煎汤,空腹送服。功效: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胃苓汤即五苓散与平胃散合方,因综合了两方的功效,故能祛湿和胃,行气利水,适用于水湿内盛之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

方歌

五苓散用猪茯苓,泽泻白术桂枝应,利水渗湿又化气,利便解表治水停。

结语:这味药的名字,但是功效与配方并不一样。人们在向中医咨询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了解自己的症状以及自己适合的治疗方法。中药方子可以滋补身体,但是也不能乱服用,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嘱咐下服用才可行啊!

加味五苓散中药方剂


加味五苓散中药方剂,是一味可以治疗寒湿发黄的药。当然它还有另外一个配方,可以治疗妊娠小便不通,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功效。下面小编就好好介绍这个中药方剂,看看加味五苓散的处方到底有什么?大家一起看看吧!

加味五苓散《医略六书》卷二十

【组成配方】

白术1两半(炒),厚朴1两半(制),干姜1两半,猪苓1两半,茯苓3两,泽泻1两半,肉桂1两半(去皮)。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用法用量】

用茵陈1钱半,水煎3钱,去滓温服。

【功能主治】

寒湿发黄,腹满疼痛,脉紧细者。

【方剂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

【各家论述】

寒湿内滞,脾弱不能健运,而郁遏成黄,故腹中满闷,疼痛不己焉,白术健脾元以燥湿,厚朴散腹满以除闷,干姜温中气散寒,肉桂暖营血散寒,猪 苓通利三焦,茯 苓渗利脾肺,泽泻通利膀胱以退黄也。使湿化寒消,则小便清利,而腹满无不退,疼痛无不除,何阴黄之足虑哉?复用茵陈汁清湿热退黄疸,且以防姜、桂之僭上 也。此温中渗湿之剂,为寒邪郁湿发黄之专方。

加味五苓散《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配方】

赤苓2钱,猪苓2钱,泽泻2钱,茅术1钱半,桂枝木(黄连水炒)1钱,青木香1钱半,滑石3钱,甘草1钱,车前仁2钱。

【制备方法】

水煎。

【用法用量】

温服。

【功能主治】

燥湿行水。主转胞。妊娠小便不通,胸中痞闷,头重而痛,苔白腻,脉濡,两尺微滑,属湿热而偏湿盛者。

【方剂摘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

结语:这两味药是同样的名字,但是功效与配方并不一样。人们在向中医咨询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了解自己的症状以及自己适合的治疗方法。中药方子可以滋补身体,但是也不能乱服用,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嘱咐下服用才可行啊!

五苓散治疗高血压有效吗?


五苓散是有很多种的中草药通过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具有一定的疗效,如果能够长时间的坚持服用五苓散,对于中老年朋友所出现的高血压是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当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以后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有效的治疗。

【名称】五苓散

【出处】《伤寒论》

【组成】猪苓、十八铢[12g]去皮、泽泻、一两六株[20g]、白术、十八铢[12g]、茯苓、十八铢[12g]、桂枝、半两[8g]去皮。

【方诀】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甘菊粳米粥:

取甘菊新鲜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净,与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适用于高血压、肝火亢盛之头晕。

芹菜苦瓜汤:

芹菜500克、苦瓜60克,同煮汤饮用。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砂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头晕。

葛根粳米粥:

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沙参、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每日一剂,可以常食。适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头晕。

车前粳米粥:

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每日1剂,常吃。适用高血压痰湿壅盛之头晕。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平时一旦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以后,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通过以上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调理,当发现血压严重升高时,可以在服用五苓散的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安全的降压药。

辰砂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辰砂五苓散,那么辰砂五苓散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处方】辰砂(研)、白术(去芦)、猪苓(去黑皮)、泽泻(洗)、赤茯苓(去皮),各十二两。肉桂(去粗皮)八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表里末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如见神鬼,及治瘴疟烦闷未省者。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苓砂散

【处方】辰砂(研)12两,白术(去芦)12两,木猪苓(去黑皮)12两,泽泻(洗,锉)12两,赤茯苓(去皮)12两,肉桂(去粗皮)8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导小便。主伤寒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如见鬼神,及瘴疟烦闷未省者;中暑发渴,小便赤涩,五心烦热,焦躁多哭,咬牙上窜,欲为惊状。小儿邪热在心之夜啼证。

【用法用量】苓砂散(《卫生总微》卷七)。本方方名,《永类钤方》引作“朱砂五苓散”。

【摘录】《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

【处方】辰砂(另乳)、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炒芩、黄连(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退心经火邪,利小便。主麻退之后,余热未尽,热乘于心,日夜烦躁,狂言妄语,人事不清。

【用法用量】灯心汤下。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

【处方】五冬散加辰砂、滑石、木通。

【功能主治】分阴阳,利水道。主热泻烦谵。

【用法用量】灯心汤为引。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辰砂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辰砂五苓散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加减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来介绍一种:加减五苓散。

【处方】桂木2钱,白术2钱,茅术2钱,砂壳1钱半,云苓皮4钱,泽泻2钱,扁豆壳8钱,猪苓2钱。

【功能主治】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酸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阿胶(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车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九

【处方】人参、白术、赤茯苓、香薷、泽泻、猪苓、莲肉、麦冬(去心)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经伏暑,小便赤浊。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七

【别名】五苓散

【处方】赤茯苓(去皮)、猪苓(去皮)、泽泻、白术、茵陈各等分。

【功能主治】饮酒、伏暑,郁发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五苓散(《丹溪心法》卷三)。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加减五苓汤”。

【摘录】《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

【处方】木猪苓7钱,白茯苓7钱,白术7钱,板桂7钱,泽泻1两,南木香3钱,丁香3钱,沉香3钱,槟榔3钱,白豆蔻3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肿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煎白樟柳汤,空心温点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肉桂少许。

【功能主治】分理阴阳。主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同煎服。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处方】沉香、檀香、生熟、地黄、升麻、干葛、芍药、黄耆、黄芩、羚羊角、犀角、连翘、甘草、防风各等分。

【功能主治】恶疮项上有瘿,及漏疮。一切脓疱、热疮及发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白水煎服;仍煎服何首乌散。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

【处方】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茯苓1钱,肉桂1钱,车前子1钱,木通1钱,枳壳1钱,槟榔1钱,甘草1钱,滑石1钱,灯心19茎。

【功能主治】初产,生2日艰难者。

【用法用量】长流水顺取煎服,连进。以生为度。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泽泻3钱、薏仁3钱、豨莶草3钱、肉桂3钱。

【功能主治】肾疸,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阴疸,手足皆冷,颜色晦暗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茯苓3钱,黄柏3钱,盐泽泻3钱,车前子4钱(炒),瞿麦3钱,人中白5钱,甘草梢2钱,扁蓄3钱,木通3钱,猪苓4钱,桂心2钱。

【功能主治】淋证轻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猪苓、茯苓甘淡利湿,瞿麦、扁蓄利水通淋;木通、车前引热下行,黄柏清下焦之热,泽泻能降浊泻湿,桂心使气化能出,草梢止茎中之痛,人中白为清热之圣药,用以清膀胱之热,从其类也,能引诸药直入膀胱,将湿热扫荡而去,此方用此一味,则画龙而点睛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处方】留白广皮3两(炒),苍术4两(炒黄),白术5两(炒黄),白茯苓6两(焙),甘草2两(炙),白扁豆6两(炒黄),泽泻2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虚湿热作泻。

【用法用量】每用黑沙糖调,煨姜汤下。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像加减五苓散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加味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加味五苓散,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加味五苓散吗?加味五苓散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漂白术2钱,白云苓2钱,结猪苓2钱,宣泽泻2钱,青化桂1钱,藿香梗1钱,宣木瓜1钱,西砂仁1钱。

【功能主治】暑月不慎口腹,过食生冷瓜果,凉茶冷水,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1枚,灯心10茎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二

【处方】赤苓2钱,猪苓2钱,泽泻2钱,茅术1钱半,桂枝木(黄连水炒)1钱,青木香1钱半,滑石3钱,甘草1钱,车前仁2钱。

【功能主治】燥湿行水。主转胞。妊娠小便不通,胸中痞闷,头重而痛,苔白腻,脉濡,两尺微滑,属湿热而偏湿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山茵陈1钱,山栀子1钱,白术赤7分,茯苓7分,猪苓7分,泽泻7分,黄连7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湿热郁滞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灯草10根,煎8分,食远温服。

【摘录】《医统》卷十八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去芦)、赤茯苓(去皮)、肉桂、当归、枳壳、牛膝(去芦)、木通各等分,甘草梢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虚寒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加灯心1团,水煎,空心服。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五苓散加羌活。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表渗利。主湿胜身痛,小便不利,体痛发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调下,日3服;或以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金铃子、白术(土炒)、泽泻、木通、茴香(炒)、赤茯苓、橘核仁、肉桂、槟榔、猪苓。

【功能主治】阴肿。心热移于小肠,外肾肤囊肿痛光亮。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桃仁、黑白丑。

【功能主治】温化活血利水。主膨胀,腹胀大如鼓,腹筋起,二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本方为温化活血利水之剂。以桂枝合苓术猪泽利水,合桃仁活血通瘀,合二丑温中攻下,共奏理气活血逐水之功。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处方】白术3钱,茯苓皮3钱,猪苓2钱,泽泻1钱半,肉桂1钱,生姜皮1钱,五加皮2钱,炒远志1钱半。

【功能主治】温化行水。主妊娠子痫。怀孕数月,因阳虚湿泛,致面浮肢肿,气促尿短,心累神倦,发病时骤然昏昧,不知人事,牙关紧闭,有时抽搐,舌淡苔白,或微有紫色,脉滑重按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木通、枳壳、槟榔、甘草、滑石、川芎、当归尾、香附。

【功能主治】难产,因腹有积水,渗入胞中,致临产而去水不止,恶露不下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木通、瞿麦、腹皮、滑石、甘草。

【功能主治】疹后泻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猪苓1两,赤茯苓1两,白术1两,泽泻1两,木香3钱,沉香3钱,槟榔3钱,白豆蔻1钱,缩砂仁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肿满,因积而得,既取积而肿再作,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煎樟柳、木通、灯心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处方】赤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木猪苓(去皮)1两,肉桂(不见火)1两,白术1两,车前子半两。

【功能主治】伏暑热气,及胃湿泄泻注下,或烦或渴,或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加味五苓汤”。

【摘录】《济生》卷五

【处方】白术1两半(炒),厚朴1两半(制),干姜1两半,猪苓1两半,茯苓3两,泽泻1两半,肉桂1两半(去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寒湿发黄,腹满疼痛,脉紧细者。

【用法用量】用茵陈1钱半,水煎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寒湿内滞,脾弱不能健运,而郁遏成黄,故腹中满闷,疼痛不己焉,白术健脾元以燥湿,厚朴散腹满以除闷,干姜温中气散寒,肉桂暖营血散寒,猪苓通利三焦,茯苓渗利脾肺,泽泻通利膀胱以退黄也。使湿化寒消,则小便清利,而腹满无不退,疼痛无不除,何阴黄之足虑哉?复用茵陈汁清湿热退黄疸,且以防姜、桂之僭上也。此温中渗湿之剂,为寒邪郁湿发黄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

【处方】白术3钱,茯苓3钱,泽泻2钱,猪苓2钱,肉桂2钱。

【功能主治】子死腹中;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半酒半水(水须顺流取之),煎就,加朴消4钱,再煎2-3沸,热服。

【摘录】《会约》卷十五

【处方】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茯苓1钱,桂1钱,桃仁(去皮尖)2钱,红花2钱。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恶露不来,败血停滞,闭塞水渎,小便不通,其症小腹胀满刺痛,乍寒乍热,烦闷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通过小编介绍的加味五苓散的详解,大家是不是对加味五苓散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没有很了解的话,大家可以多看几遍哦,加味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适量的服用还是挺好的,可以使身体更健康呢。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以人参,白术,茯苓等多种名贵的中草药制作而成的,这种参苓白术散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参苓白术散可以改善肠胃问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代谢能力,可以说参苓白术散的保健功效是非常缲的,当然了做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其药效也是相当高的。

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很多的疾病,例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腹泻,慢性结肠炎,二二指肠溃疡其实也都是可以利用参苓白术散来治疗的,那么参苓白术散还有哪些药理作用呢?

功能分析

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为主药。以白扁豆 、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为辅药。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通上下气机,吐泻可止,为佐药。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如舟车载药上行,达上焦以益肺气。此方对证而兼见肺气虚弱,久咳痰多者,亦颇为相宜,为培土生金之法。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

药理作用

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

1、调节胃肠运动:本方煎剂小剂量对肠管有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能增强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

2、改善代谢:该方治疗脾气虚之肠病(慢性胃炎 、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 溃疡),治疗前,患者尿中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明显升高,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流变学的指标。

主治病症

主治脾气虚弱,湿邪内生,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象细缓者。亦治小儿脾疳,面色萎黄,形容憔悴,毛发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饮食,睡卧不宁,或脾虚水肿,或脾虚带脉不固,白带过多,绵绵不断,如涕如唾者。

西医诊为消化不良 、慢性胃肠炎 、附件炎 、气管炎 等而见有上述证候者,均可以此方治疗。

剂量用法

此药现为水丸制剂,每袋6克。成人每次服6克,日服3次。儿童酌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此药组成中含甘草,不可与海藻、大戟、芫花、甘遂同时服用。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组成

莲子肉(500克)、薏苡仁(500克)、砂仁(500克)、桔梗(500克)、白扁豆(750克)、白茯苓(1000克)、人参(1000克)、炙甘草(1000克)、白术(1000克)、山药(1000克)

方解

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化裁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

附方: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附注: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N

以上就是关于参苓白术散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其实参苓白术散不仅可以用来治疗一些肠胃疾病,同时也是可以利用参苓白术散来治疗一些气管炎上的疾病的,可以说参苓白术散的养生功效也是相当强大的。

阿艾五苓散中药方剂


这个阿艾五苓散的中药方剂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治病方法。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阿艾五苓散的中药方剂以及这个阿艾五苓散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阿艾五苓散

【处方】

五苓散加阿胶1钱,川芎1钱,炙草1钱,当归3钱,艾叶3钱,白芍4分,熟地4分。

【功能主治】

尿血,其人素好色,属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嵩崖尊生》卷八。

阿艾丸

【处方】

白姜(盐、酒或米醋炒)8钱,香附子(童便浸,炒)1两,玄胡索(炒)8钱,真阿胶(炒成珠)1两,艾叶1两(制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饼,瓦上炕干,勿令焦,研为细末)。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血崩,老妇尤效。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酒或盐汤任下。

【摘录】

《医统》卷八十四。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这个阿艾五苓散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的不错的。如果想要接受更好的治疗的话!还是请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哦!最后祝早日康复哦!

五苓散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