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足疗里面的养生是干嘛的 > 导航 > 足三里养生的5种方法

足三里-下肢外侧

足疗里面的养生是干嘛的。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足三里-下肢外侧”,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灵枢本输》:膝下三寸,{39}骨外。《针灸资生经》:每以大拇指、次指圈其膝盖,以中指住处为穴,或以小指住处为穴,皆不得真穴所在也。 盖在膝髌下{38},侠大筋中也。则是犊鼻之下三寸,方是三里。不可便从膝头下去三寸为三里穴也。若如今人之

「足阳阴胃经穴」

足三里

位置: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中指)处,当胫骨前肌中。

《灵枢本输》:膝下三寸,{39}骨外。《针灸资生经》:每以大拇指、次指圈其膝盖,以中指住处为穴,或以小指住处为穴,皆不得真穴所在也。盖在膝髌下{38},侠大筋中也。则是犊鼻之下三寸,方是三里。不可便从膝头下去三寸为三里穴也。若如今人之取穴,恐失之太高矣。《循经考穴编》:须于 {31}骨外容侧指许。

功效:调理脾胃,和肠消滞,清热化湿,降逆利气,扶正培元。

主治:古代记述:脘痛胀满,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呕吐,善噫,肠鸣,腹痛,便秘或腹泻,霍乱,心悸,胸胁支满,少腹肿痛,遗溺,小便不利,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发热,虚烦身热,癫痫,头重额痛,口歪,咽痹,乳痈,目疾,目{11}{11}不能远视,四肢肿满,膝{31}酸痛,脚气,脚肿,腰痛不可以顾,瘫痪。

近人报道: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运动功能失常,胃轻瘫,幽门痉挛,肠梗阻,菌痢,急、慢性肠炎,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病症。虚弱,休克,贫血,高血压,肝炎,黄疸,哮喘,癫痫,神经衰弱,高脂血症,白细胞减少症,痛风以及过敏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方例:脚痛、膝肿:三里、悬钟、二陵(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冲。

慢性肠炎: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关元、行间、外陵。

预防子痫发作或减轻症状:足三里、内关、大陵、阳陵泉、太阳、肩外俞。

胰腺炎:足三里、下巨虚、阳陵泉、内关。

高血压:足三里、曲池、内关、三阴交。

晕厥:足三里、百会、人中、合谷、太冲。

余热不尽:足三里、曲池、合谷。

呕吐:足三里、内关、公孙、中脘。

呃逆:足三里、中脘、内关、膈俞、天突。

胃脘痛:足三里、中脘、内关。

妊娠恶阻:足三里、内关、上脘。

刺灸法:直刺1~2寸。艾炷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其它:合(土)穴。

扩展阅读

伏兔-下肢外侧


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处。 当股直肌肌腹中。《针灸甲乙经》:在膝上六寸起肉间;《医学入门》:膝髀罅上六寸向里。

「足阳阴胃经穴」

伏兔

位置: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处。 当股直肌肌腹中。

《针灸甲乙经》:在膝上六寸起肉间;《医学入门》:膝髀罅上六寸向里。

功效:祛寒湿,利腰膝。

主治:古代记述:腰膝冷痛,下肢麻痹不仁,脚气,寒疝,狂邪鬼语,风劳气逆,少气。

近人报道:下肢瘫痪,膝关节炎,荨麻疹,股外侧皮神经炎。

方例:下肢瘫痪:肾俞,伏兔,阳陵泉,足三里,丘墟,太冲。

刺灸法: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居髎-下肢外侧


髋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突出部连线的中点处。《针灸甲乙经》: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者中。《循经考穴编》:合居环跳上二寸五分;《医宗金鉴》:维道下行三寸,即维道后下方三寸。《针灸集成》:在维道下二寸后开五分,环跳前,横直环

「足少阳胆经穴」

居髎

位置:髋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突出部连线的中点处。

《针灸甲乙经》: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者中。《循经考穴编》:合居环跳上二寸五分;《医宗金鉴》:维道下行三寸,即维道后下方三寸。《针灸集成》:在维道下二寸后开五分,环跳前,横直环跳,相去三寸微高些。

功效:利腰髋,祛风湿。

主治:古代记述:腰痛引少腹,腿风,瘫痪,痿弱,腿脚诸疾,下利。

近人报道: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胃痛,下腹痛,膀胱炎,睾丸炎,子宫内膜炎。

方例:腿风湿痛:居髎、环跳、委中。

刺灸法: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其它:交会穴:阳跷、足少阳之会。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Z sān lǐ(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解析:

(1)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此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足三里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2)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下陵。(3)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4)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5)胃经合穴。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无风木的横行、火的炎上、水的润下等特征,只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附注: (l)足阳明经所人为合。(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3)参考资料:a.据报道,针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穴痉挛。 b.据报道,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c.据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该穴,发现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两者均在针后12小时增加最显。 d.据报道:针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推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足三里穴意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常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运行规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足三里穴主治疾病和作用 胃痛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也很有效。足三里穴是人体最重要的治病穴位之一。〖人体穴位配伍〗配中脘穴、梁丘穴治胃痛;配内关穴治呕吐;配气海穴治腹胀;配膻中穴、乳根穴治乳痛;配阳陵泉穴、悬钟穴治下肢痹痛;常灸足三里穴可养志保健。〖刺灸法〗直刺1~2寸。〖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足三里穴在哪里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生理解剖〗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内庭-下肢外侧


《灵枢本输》:次指外间也;《医学入门》: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针方六集》:两歧骨后三分;《针灸集成》:脚丫纹尽处。

「足阳阴胃经穴」

内庭

位置: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凹陷处。

《灵枢本输》:次指外间也;《医学入门》: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针方六集》:两歧骨后三分;《针灸集成》:脚丫纹尽处。

功效:清胃热,化积滞。

主治:古代记述:齿痛,鼻衄,口歪,口噤,口臭,胃热上冲,喉痹,腹胀满,肠疝痛,泄泻,赤白痢,便秘,足背肿痛,发热,烦躁,嘈杂,食不化,胫痛不可屈伸,疟,不嗜食,恶食,小便出血,小腹{16}满,石蛊,寒疟面肿,肠鸣,瘾疹,耳鸣。

近人报道:牙痛,三叉神经痛,急慢性肠炎,肠疝痛,脚气。

方例:胫痛不可屈伸:内庭、环跳。

厥逆:内庭、章门。

小腹{16}胀:内庭、临泣。

睛痛:内庭、上星。

牙痛、扁桃体炎:内庭、合谷。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其它:荥穴。

足三里的位置 按摩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穴位是我们人体的一种重要穴位,现在中医养生已经变得非常盛行。在平时的时候,按摩足三里的作用很强大,可以治疗胃痛或者乳房胀痛等多种疾病。那么足三里穴艾灸方法你了解吗?足三里的位置究竟在哪儿呢?

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两边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侧的叫内膝眼,外侧的叫外膝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四个指。胫骨的前边一个指头宽,然后四个指头在外膝眼的下面,这个位置就是准确的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第一要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反复地用大拇指按揉,四个手指头保住腿肚或者用中指按压法,来按揉或者用拳捶打,一般捶打两三分钟就可以了。大便很稀的那种,就用艾灸法,一般灸两三分钟就可以了,皮肤针也可以。详见点击:缓解治疗腹泻的穴位》》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

第二种寻找方法: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把你的手腕横纹,对准膝盖处髌骨的上边,这手自然的搭下去,中指尖指的位置)换左手用同样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的作用

1、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2、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3、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4、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足三里穴的注意事项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

1、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2、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足三里穴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环跳-下肢外侧


臀部,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凹陷处。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突起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折点。或于髂后上棘,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突起部连线所围成之三角形区的中央处定穴。 《针灸甲乙经》: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神应经》:即砚子

「足少阳胆经穴」

环跳

位置:臀部,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凹陷处。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突起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折点。或于髂后上棘,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突起部连线所围成之三角形区的中央处定穴。

《针灸甲乙经》: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神应经》:即砚子骨下宛宛中也,砚(研)子骨指股骨。

功效:利腰腿,祛风湿。

主治:古代记述:偏风,半身不遂,髀枢痛不可举,腰胁相引急痛,腰胯痛不得转侧,冷风湿痹,痹不仁,股膝酸痛,胫痛不可屈伸,足麻痹,风疹。

近人报道: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股外侧皮神经痛,臀部软组织疾病、下肢痉挛。

方例:髀枢中痛不可举:环跳、束骨、交信、阴交、阴舍。

胫痛不可屈伸:环跳、内庭。

足麻痹:环跳、阴陵泉、阳辅、太溪、至阴。

腿膝酸疼痛:环跳、阳陵泉、丘墟。

腿股酸痛:环跳、居髎、阳陵泉。

半身不遂(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解溪。

股外侧皮神经痛:环跳、风市、中渎、阳陵泉。

刺灸法:直刺1.5~2.5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其它:交会穴:《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

足三里-下肢外侧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