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老人春季养生注意事项 > 导航 > 秋季老人养生注意事项

60岁老人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老人春季养生注意事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如何分辩关于不同人群的养生话题的对错呢?为此,养路上网站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60岁老人坐公交车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老人注意别坐黑车

不具有运营载客资格的车别坐,汽车超员也别坐。很多大型事故都用血淋淋的现实告诉过我们这点。

2、老人注意系上安全带

系安全带,可以说是每一位乘客都必须做的动作,更何况对于老年人来讲。一个急刹车,对于年轻人来讲可能是很普通的磕碰,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讲可能会造成骨折。一所以说老年人更需要安全带的保护。

3、注意乘车要稳当

乘车时一定不要歪着坐、横着躺,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遇到特别不好的道路,特别是一些事故多发路段,如下陡坡、急转弯等等,最好保持清醒,随时观察前方和车外的情况。一旦发生由于车辆机械故障或是路面原因造成的车辆失去控制,要及时判断,果断处理,必要时跳车求生。

4、尽量选择熟悉线路

尽量选择熟悉线路,避免乘坐不熟悉的线路,以免迷失方向或长时间久坐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在高温、寒冷、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乘车发生摔伤和诱发病因的可能性较大,发生各种意外的频率也较高,应尽量避免出行。

5、老人千万不要追车

为避免由于行动缓慢耽误乘车,要提前到站牌处等车并将老年卡拿出做好上车准备。如果赶不上车千万不要追车,防止跌倒碰伤发生意外。

6、上车时要注意抓牢门前的扶手

上车时要抓牢门前的扶手,身体重心前移,看清脚下台阶,并问清楚驾驶员该车是否为您要乘坐的线路和去往的方向。上车后请尽快在车厢前部就坐,后排座位位置高,颠簸感更明显。

7、下车时要在车靠站停稳后再离开座位

准备下车时,应在车靠站停稳后再离开座位,可大声告知驾驶员等候一下,确保安全。有脑血管病的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坐公交车,特别是空调车,否则易出现头昏脑涨的情况,起身下车时容易跌倒。

60岁老人坐公交车晕车怎么办

1、嚼块生姜防晕车

生姜的辛辣味道能抑制恶心呕吐的感觉。坐车之前一个小时服用1000—2000毫克的生姜补剂或嚼一小块生姜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姜会让血液变得稀薄,如果你在服用降血压的药物,一定要事先咨询医生。

2、按手腕减轻晕车症状

如果感到胃部不适,恶心想吐,可用大拇指在手腕内侧折痕下方5厘米处,按压几分钟,晕车症状就能减轻。

3、盯住车外高楼或远眺缓解头晕

适宜轻微的头晕眼花和呕吐。如果眼睛盯住车辆内部的物体,大脑就会收到“没有移动”的信号,使内耳和大脑不同步,进而出现头晕。此时可以盯住车外一个固定不动的点(如远处的高楼),这样能让内耳和大脑保持同步,缓解头晕。

4、坐车前夜要保证良好的睡眠

中医提醒,晕车的人群,在坐车前不要过于疲劳,前夜要保证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吃得过饱或饿着,随时备上一些皮也可以缓解晕车的症状,听音乐,分散一下注意力等等。

60岁老年人养生食谱

1、黑芝麻粥滋养五脏,润燥通便

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煤结、病后虚赢、须发早白、妇女产后乳少等。

2、苹果粥生津、除烦

苹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大便干结、高血压等。

3、白木耳粥滋阴、润肺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阴、润肺、生津的滋补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肾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燥咳、气阴两虚等。

相关阅读

老人乘坐公交车 注意3要点


老年人在挤公交的时候有哪些事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你来看看老人怎么坐公交才更健康吧。


老人乘坐公交车注意3要点


尽量往前坐


一般而言,公交车司机后面3、4排是较为安全的位置,所以建议老人最好坐在公交车前部。尽量不要选择侧面朝车厢方向的座椅,由于没有扶手,急刹车时很容易扑倒。不要往后坐,因为越靠后的座位颠簸感越明显,尾部颠簸得最厉害。尤其最后一排中间的位置,老年朋友最好绕开,没有任何扶手和着力点,车子拐弯、急刹时容易发生意外。


坐稳护脊椎


市区道路窄、人多车多、交通拥挤,在经过这些路段时,随时可能遇上紧急刹车或加速,身体易失去平衡。因此建议在车上一定要坐稳抓牢。双手一定要紧抓座位的边缘或前一个座椅的把手。汽车颠簸时会把人从座位上颠起来,对老人来说很危险,脊椎骨容易发生压缩导致骨折,双手紧握把手可以减轻冲撞。


站立脚分开


在公交车上站立时,双脚应该分开一些,两只脚一前一后,可加大支撑面积。而且,身体不要面向车头或车尾,应侧身站立,且双手都要握紧把手。这样的站姿对刹车造成的前后冲力,以及转弯时的左右冲力,都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老人摔倒、扭伤、磕伤。


老人出行要注意这些事项


结伴而行


老年人出游最好结伴而行,可约经常在一起活动或单位里的老年朋友共同出游,因为彼此熟悉,可以互相照顾。


节奏要较舒缓


对于老年人来说,旅游意味着要打破平日里早睡早起甚至午睡的习惯,这对老年人来说,本来就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而如果是那些旅游行程安排过于紧密、时间太过紧张的线路,就明显更不适合老年人参加了,因此,老年人出游不可抱着“多走几个地方才值”的心理。


避免过度疲劳


老年人长途旅行最好坐卧铺或飞机,也可分段前往,旅行日程安排宜松不宜紧,活动量不宜过大,游览时,行步宜缓,循序渐进,攀山登高要量力而行。若出现头昏、头痛或心跳异常时,应就地休息或就医。


住处舒适安静


为保证每天6至8小时睡眠,住宿条件不求豪华,但求舒适安静,选2至3人间。不要图省钱住潮湿、阴暗、拥挤的房间,以免影响睡眠,体力不支,或诱发疾病。

老人乘公交车应侧身站立


公交车四通八达、经济实惠,是老人最常乘坐的交通工具之一。但公交车的颠簸、拥挤却又让他们苦不堪言,更危险的是,如果不慎摔倒或受到外力碰撞,极易发生骨折。

老人运动量减少,外出晒太阳的机会不多,再加上年龄的增长,这些都会导致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易发生骨折。在乘坐公交车时,老年人最容易发生的是椎体压缩骨折,要注意护好脊椎。

在公交车上站立时,双脚应该分开一些,两只脚一前一后,加大支撑面积。而且,身体不要面向车头或车尾,应侧身站立,且双手都要握紧车把手。这样的站姿对刹车造成的前后冲力,以及转弯时的左右冲力,都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老人轻易摔倒、扭伤、磕伤。

如果老人坐在座位上,双手一定要紧抓座位的边缘或前一个座椅的把手。因为汽车颠簸时,会把人从座位上颠起来,而回落到座位的一瞬间,对老人来说是最危险的,老人的脊椎骨容易发生压缩导致骨折,双手紧握把手可以减轻冲撞。此外,老人最好坐在公交车前部,因为越靠后的座位颠簸感越明显,尾部颠簸得最厉害。车上最不安全的就要算后排中间的位置了,一旦刹车,由于没有扶手,人很容易被甩出去。三门公交车中间的连接处,也比较颠簸,特别是拐弯时,中间的位置扭动比较厉害,不建议老人坐在这个位置。

老年人要下车时,应该提前半站起身,千万不要等到站再起来,否则在忙乱中容易摔倒。不熟悉站点的老年人,最好提前告知司机或请周围乘客提示自己到站下车。快到站时,再大声告诉司机自己要下车,以免因腿脚不便、动作缓慢,使司机误以为没有乘客下车,立即关门而造成危险。

老人外出前最好做些“热身运动”,甩手臂、转脚踝,扭腰背,都能让肌肉与骨骼活动开,以免坐车时发生意外。

60岁老人锻炼注意事项


1、老年人锻炼不宜“迟”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夏日的清晨,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尤其是太阳出来前,是锻炼的黄金时间,故而应选择此时锻炼身体为佳。应避免在中午或下午锻炼,因这时暑热湿盛,骄阳似火,容易引起中暑或其他意外。

2、老年人锻炼不宜“空”

夏季天气炎热,锻炼时,人体出汗多,水分消耗大;因此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和盐分,以保持机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锻炼前,最好适量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等,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有利于清热解暑。

3、老年人锻炼不宜“露”

锻炼的地点应选择在有树的荫凉地带,不宜在日光照射下锻炼,更不宜赤膊露体锻炼。当感到太热出汗时,可适当减小运动强度,放慢速度或休息一下,千万不可脱掉衣服,让凉风直吹身体;否则极易遭致风邪侵袭而患病。

4、老年人锻炼应从轻度活动开始

据研究发现,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较不参加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不仅能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患病率减少了35%,而且降低了死亡率。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行有余力者可以过渡到中度,身体健康者也可直接从中度运动开始,重度运动应慎重,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至于每天消耗热量在开始阶段可以低一些,逐步增加到每日150—200千卡。

5、老年人锻炼应灵活多样

太极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门球、作体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70岁以上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者,在男性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梯能力;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梯速度,都有明显好处。我国对高龄老人和久病卧床老人健身运动研究不多,国外已有椅子操、床上操等活动项目,值得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法

1、步行: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经常步行锻炼,能调节各器官功能,增强腰腿肌力。

2、体操:方法很多,如广播操、保健操、医疗体操。

3、自我按摩:一般手法有推、擦、揉、捏、掐、点、拿、搓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功能。

4、慢跑:一次不超过30分钟。

5、太极拳:适合年高体弱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6、气功、理疗: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及量要适当。如果运动时感到发热、微汗,运动后轻松、舒畅,说明运动适当。运动时出现头昏、胸闷、心悸,运动后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明显疲劳,说明运动量过大,需及时调整运动量。

老年人锻炼的好处

1、维持或提高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提高肌肉的耐力、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防止肌肉老化;加强关节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防止骨质增生和韧带退化。

2、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脏功能,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

4、使呼吸肌强壮有力、呼吸动作幅度扩展、呼吸差增大、肺活量增加和呼吸深度加深,从而提高呼吸器官的功能,促进全身新陈代谢。

5、增加食欲,促进胃肠的蠕动、血液循环和消化腺的分泌,使消化功能增强。

6、改善肾脏血液供应,提高肾脏排除代谢废物的能力,如在运动时排出尿素、肌酐、乳酸、酮体等增多,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

7、增强内分泌腺功能,如增强肾上皮质功能,有利于体内蛋白、脂肪、糖、无机盐和水等各种物质的代谢。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60岁老人坐公交车注意事项》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春季养生注意事项”专题。

60岁老人坐公交车注意事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