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秋季养生的要领中医 > 导航 > 秋季养生的要领中医

中医的长寿学说及养生要领,喜欢中医文化的可以进来交流

秋季养生的要领中医。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中医的长寿学说及养生要领,喜欢中医文化的可以进来交流”,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长寿学说

中医学养生保健是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对于如何通过养生达到长寿目标时,自古以来各家各派说法很多,可称此为长寿学说,主要有四类:

1.“养身莫善于习动”的主运动说 早在《周易·乾·象传》即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行健动为天之道,人循此而自强不息。《吕氏春秋》也说“流水不腐”,古人一直以运动为生命的基本特征。对此,清初的颜元先生,在《言行录》中概括道:“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能保持耐力,消除神经系统紧,使脑下垂体与羟色胺释放,提高睡眠质量,运动还有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生命在于静养 道家的老子、庄子,都主张“清静无为”,《淮南子·原道训》说“静而日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也注重清静,《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清静有抗衰防老,拒邪入侵的作用:“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中总结道:“静者寿,躁者夭。”静也并非绝对地静,可以外静而内动。古人认识到寿命有定数,应该减少耗损,两汉之际的桓谭,在所著《新论》中提出“人生如燃烛”,这也是对静养的另一种解释。在静养和减少消耗中,特别强调精气内守,保养肾精。

3.重节奏,贵和谐 中医养生治病都讲求天人之和谐,人要与一年四季,一日晨昼昏的节奏同步,阴阳的刚柔弛张要和谐,《内经》对动静的关系,总的概括是“能动能静,解以长生”,这样可以达到顺天避邪。如果这种节奏和谐关系偏颇,就会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生化大病。

4.生命在于激荡 《周易·大壮·彖》谓:“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第三十四卦大壮卦的卦象是乾下震上,在乾天之上有震卦激荡。这样“刚以动故壮”。《易传·系辞》也讲“鼓之舞之以尽神。这又与生命在于静养观念不同,认为“静极生动”的振荡更有气势,更具生命力而体现生命的价值。古人如李白就强调惊险和气势。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或讲“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当代有人通过气功实验支持这一说法,宇航员完成航天飞行后,也有焕发生命力的感受。

二、五大养生技艺

中国古代养生家将以上长寿理论进行选择性的综合,并和有关医学知识结合,创立了丰富多彩的养生保健技艺,其目标和要领有五:

1.宝命全形,追求境界 中医养生保健是在中国生命哲学指导下的实践。首先强调“神形全备”,如《庄子·养生主》所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个目标也称“宝命全形”。在诸多古典名著中,提出养生可以达到真人、圣人、至人、贤人等境界。真人是有真知能做到天人合一的全真之人,圣人是坚持天人合一理论通晓万物的人,道理完善能达到忘我境界者为至人,德才并美者为贤人。总的说,以天人合一,即物我两忘,能把自身融入大自然者为生命的最高境界。

2.防治养一体,修身养性同功 同一种养生保健手段,如医药、武术等,既可用于治病、养生,也可施用为预防。在运用诸种操作手段之时,还强调要注重性格品德修养,包括培养良好的习惯。儒家重视修身的养生价值。《论语·壅也》谓:“知者乐,仁者寿。”道家注重养性保精,一再告人以节欲。

3.顾护正气,强筋健体,讲究套路 人体正气包括生机(生长力)、抵抗力(免疫功能)、体力、性能力和耐痛苦能力等。它源于先天,增益于后天。在施用养生保健手段时,首先考虑护持正气,中医创造的一些练功方法,还有补益后天滋育先天之功,发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系统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卓越内容之一。中医在治病时运用套路,能解决很多疑难病的治疗。在养生时,把个个零散招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套路,于是形成各种功法。以系统性为套路的各种功法,不仅能提高练功效益,而且使练功具有艺术性。中国武术和导引等,重视阴跷脉、冲脉和督脉,以三脉为造化,确有强筋健骨的作用。

4.寓养于乐,与传统文化相通 中国养生手段和书法、绘画、舞蹈、音乐、古琴、奕棋、歌咏、诗词、戏剧等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它们又有共同的要领和规律,例如都有精气神之说,都以守神为上,都讲究韵律,以神韵为至上。又都要求遵循规律、“顺而已矣”和“顺天避邪”等。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也都是养生手段,于是养生成为有娱乐和趣味的实践,可谓寓养于乐。

5.门类丰富,各臻其妙,简捷适用 中国养生术门类丰富可珍,有普适性的养生术如导引、太极拳等,也有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条件、不同要求的养生保健功法。大体分七大类,即①导引;②气功;③推拿按摩;④食养食疗;⑤药养治病;⑥房中养生;⑦驻颜术。每种养生门类中又有多种功法。有的功法如导引,可以训练固齿、视力、听力,增加唾液分泌,又具有镇静催眠的功效,属于在生命科学的一种创造发明。各种养生保健功法中以简捷者最具适用性。如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记述的“六字诀”,分别训练肾、肝、心、脾、三焦、肺。又如早在《千金方》中就记述的“十六字诀”:“一提便吸,吸吸归脐,一吸便咽,寿与天齐”。仅十六字,却能起到全身锻炼的作用。

※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科普文章呢?

※只需要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

扩展阅读

中医寻根文化 孔子学说和中医的关联


●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清醒地认识过度开发增长与过度发展的负面效应和终极限度,珍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传统生态智慧,从而探求可持续生存的可能性。

●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无数人实践信息的反馈系统。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其理论体系和学术特征及知识范围都必然以实践为依据而与时俱进。把中医发展规律与中医固有理论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所谓阳光、空气、土壤和水都是中医学之树的生长环境,不是千年不变的经典。经典早已注入大树的基因中。我们要坚持自身传统之精华,同时大胆地接受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之优长,这样,中医学才有可能从传统走向现代,并超越传统。

2010年11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欧阳兵、赵荣波《关注中医的阳光和空气》一文(以下简称《关注》)中,把中医学内在根源理解成是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的寻根文化,主张要学习孔子的述而不作,要像历代大家一样,把我的述仅当是一条途径,经典才是终点。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医学不能以过去的经典为终点,而要追求现代的辉煌和未来的光明前途。中医学具有双重身份,作为传统文化,中医需要寻根;作为致用的科学,则其本质在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中医发展必须超越寻根文化

寻根文化并不是当代中国文化人的专利,而是全球化趋势下一种反叛现代性的普遍反应。其积极意义在于质疑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具有极大蒙蔽作用的发展观或发展主义,而不是发展本身。

《关注》一文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淘汰前任为突出特征;寻根文化以理解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这一点也是中、西医学差异的内在根源之一。笔者认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子系统,同时中医学与西医学都是致用之学科学技术的子系统,均源于实践用于实践,都要继承前贤并超越前贤。所以,中医需要寻根,但不能仅把中医靠向寻根文化,以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也不应视几部文化经典才是终点。

学中医必须读几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老子《道德经》及孔孟著作等,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巨系统,不是这几部经典就可以概括的。例如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古汉语、象形汉字就是中医学得以传承的基础和硬件,如果没有在这方面的基本功夫,要学好中医也是不可能的。

所谓寻根文化并不是当代中国文化人的专利,而是全球化趋势下一种反叛现代性的普遍反应。在过去的20世纪,西方寻根文化发展成为波及范围最广泛的思想运动和民间文化复兴运动,其中以文化人类学领域的成就最为卓著。然而,由于我国学术界这些年来主要忙于当务之急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对西方寻根文化方面的成果没有足够的注意和整体的了解,因而没有充分认识所谓现代、发展甚至文明都具有两面性。

20世纪中期以后,借助于全球范围的田野作业成果的积累和考古学方面的新发现,反思人类学派逐渐形成了具有共识性的观点,那就是以发明原始社会命名的一种假说:人类祖先最初的生活和智力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比现代人落后和原始。这一假说对于人类文化学的积极意义,在于质疑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具有极大蒙蔽作用的发展观或发展主义,而不是发展本身。而且,要人类整体倒退回原始社会也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清醒地认识过度开发增长与过度发展的负面效应和终极限度,珍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传统生态智慧,从而探求可持续生存的可能性。基于我国的国情,一方面必须尽快实现现代化,以打破西方已经独霸的话语权;一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中医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其主要标志是弘扬传统与开放进取并行不悖;当代中医人的思维正在打破古今二元对立、中西二元对立模式,明确了中医的科学与文化双重身份;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确立了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合法性,为解决中医传统性与现代性两难困境的思考打开了新的空间。这不能不说是对寻根文化的超越。

传统文化的经典具有两面性

老子所说的道和知识学问似乎是不相容的,而儒家文化偏属于道德哲学,他们更多关注和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中庸之道,打击标新立异,因此也缺乏科学创新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古代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中的里程碑,但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终点。可以说,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注入了传统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基因,这对于中医文化特色与科学性的传承当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文化经典毕竟与医学经典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其本身的两面性给中医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例如老子主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其结论是:不行而知、述而不作。他还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所谓道和知识学问似乎是不相容的,这是说,求得的学问知识一天天多起来,求得的道就会一天天减少下去。

中医养生学说撮要


健康长寿是世人共望之事。祖国医学对养生保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有众多的医家、道家、佛家对作过详细而深刻的发掘和论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概括起来,有下述八个要诀:

一、说情志:人要健康长寿,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二、戒私欲: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三、远房室: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有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软,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四、适四时: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温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五、节饮食: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六、常运动: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七、顺性情: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八、服药饵:人生在世,享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中医三理养生学说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3种效应观。

第一层是生理养生。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二是静养之道,就是适当休息,可减少消耗,怡神健体;三是食养之道,就是均衡营养,可使饮食有节,二便通畅;四是居养之道,就是起居有常,可使精神愉快、情绪安定。守此四者,如能不妄作劳、慎房事、节情欲、避外邪、重内调,辅以必要的自我保健和药物治疗,则可以健康长寿,度百岁乃去。今天看来,这种单纯生理养生,可说是浅层次的保健养生。

第二层是心理养生。一是调摄情志,二要修养德行。因为人的情志活动和道德修养,对人的身心健康关系极大。

所谓情志,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因素,是人受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映。既是生理反映,也是心理反映。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过于激烈或持久,或自身过于敏感,都会导致疾病。如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所以要重视调摄情志。而调摄情志,最重要的是情贵中和,莫大忧愁,莫大哀思,保持心境平和。内则七情无扰,真气内存,五脏六腑气血调和流通;外则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无机可乘,邪不可干,使身体内外调和,从而达到百病不生。这是保健养生的内在因素。

所谓德行,就是道德行为。孔子说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荀子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所以说,调摄情志,修养德行是保健养生统摄全局的第一大法。这种心理养生可以说是深层次的保健养生。

第三层是哲理养生。所谓哲理养生,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和一分为二的观点。明末清初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六然、四看保健养生观就是符合这一观点的。

所谓六然就是自处超然,超凡脱俗,超然达观;处人蔼然,与人为善,和蔼相亲;无事澄然,澄然明志,宁静致远;处事断然,不优柔寡断;得意淡然,不居功自傲,忘其所以;失意泰然,不灰心丧志,轻装奋进。

所谓四看,就是大事难事看担当,能担当得起;逆境顺境看襟怀,能承受得了;临喜临怒看涵养,能宠辱不惊;群行群止看识见,能去留无意。这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王夫之一生是在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中生活的,他能够活到74岁,这与他安贫乐学、着作等身、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清白的政治操守,以及他晚年重视哲理养生,而得到精神慰藉是分不开的。他这种哲理养生,可说是达到了高层次的保健养生境界。

上述三理养生,其重点、方法会有生理、心理、哲理和浅、深、高三个层次的不同,但其基本方法并不矛盾,而其效应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自身健康,延年益寿。故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探讨中医养生学说的几点摘要


健康长寿是世人共望之事。祖国医学对养生保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两干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有众多的医家、道家、佛家对作过详细而深刻的发掘和论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的中医养生理论。概括起来,有下述八个要诀:

一、悦情志:人要健康长寿,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相者必久寿也。"

二、戒私欲: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大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三、远房室: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欲,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四、适四时: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五、节饮食: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苫,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恩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六、常运动: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陀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七、顺性情: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八、服药饵:人生在世,禀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清代中医文化的发展


清朝 (公元1644-1911年)

关于清朝

由于长期内忧外患,明朝终于1644年被满清贵族推翻。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国内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最初的几位皇帝,特别是康熙(1662-1722)、雍正(1723-35)及乾隆(1736-96),史称「康雍乾盛世」,促进社会发展至新的景象。

不仅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族与农耕族之间日久的冲突;同时采纳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国内多民族的统一,也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尽管清朝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发展并未超越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体制。

经济上仍以农立国;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礼教。外交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清朝所取得的成就则相形见绌,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并且存在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中叶以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经历9年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满清国主权受损,政治腐败,进入了衰落时期。1911年孙中山发起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

温病学的继续发展

明朝吴有性的《温疫论》是温病学的重要里程,之后其他医家对温病学体系继续进行临床实践及理论探讨。清朝温病学说有更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专题。

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及著作有,叶桂与《温热论》、薜雪与《湿热条辨》、吴瑭与《温病条辨》。

晚清时期,虽然中医面对西方医学严峻的考验,医家们继续拥护《伤寒论》、寒凉派、《神农本草经》以及其他传统中医理论,中医学仍旧受到普遍支持。

王士雄(1808-66),终其一生研究温病,撰写《温热经纬》一书。柳宝诒(1842-1901)的《温热逢源》及雷丰之《时病论》(1882)仍然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人体解剖学

中医有关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不少记载。但一直发展缓慢,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医外科手术没有受到重视。

1830年《医林改错》的刊行,纠正了前人关于人体脏 腑记载的某些错误。其作者王清任(1768-1831)深感医家掌握正确人体脏器知识的重要性。

他细心观察放置在义冢的尸体,发现很多以前中医学不了解的器官,如主动脉、胰脏及横膈膜等,也纠正了肺中有24孔、尿从粪中渗出等错误论断。他再一次肯定脑子主宰思维记忆的功能。

中医养生 教你掌握睡梦养生要领


导读:电影《盗梦空间》里有这样一个场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主角柯布以梦的形式进入另一个角色的思想中,告诉对方:我知道怎么样找到你脑子里的秘密,我清楚你所有的把戏!其实,与电影展现的奇妙想象一样,人们自身亦有办法为自己解梦。当然,与电影不同的是,我们能做的是盗梦养生。

中医解梦

每个人都要做梦,梦与之俱来,随之而去,伴随人之一生。只要人的大脑之思维能力还在,梦就会长久不衰。做梦不分贵贱、不分长幼、不分尊卑、不分男女、不分中外,只是梦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人类做梦是由分泌物所引起。

脑在活动时分泌各种化学物质,促使健康器官正常活动或病变器官非正常活动。这是一种机械式运动,如心脏的自然起勃。

这些分泌物为白天分泌过量不能及时宣泄或长久积聚,但还包括在睡时受外界刺激而分泌的,如夜间寒冷易于梦冰天雪地单衣行走。这些分泌物随血液在脑各部位传输,并与该部位的分泌物反应,生成新物质,刺激神经原细胞分泌化学物质,从而传导生物电(这些源分泌物均由脑分泌)。而这些分泌物往往不是即时生成的,而是原细胞上附着的。原因是脑此时已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刺激源,这个刺激源只能是已经存在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梦被称作五脏的附体,能够反映脏器的虚实盛衰。

据《黄帝内经》记载,传统中医早已注意到了梦与疾病的定性、定位关系:如果肺气虚,就会梦见白色的东西,见人追杀;如果肾气虚,就会梦见船沉,人溺水中,心生恐惧;如果肝气虚,则会梦见草木阴森,人伏在树下不敢起来;如果心气虚,多会梦见被火烧灼;如果脾气虚,则会梦见吃不饱饭。(《素问方盛衰论》)。如果阴气盛,就会梦见在大水中惊恐逃窜;如果阳气盛,则会梦见大火烧身;如果阴阳都盛,则会梦见刀光之灾。如果上面气血过盛,则梦见飞翔;下面气血盛,则梦 见坠落。如果饥饿,就会 梦见食物;如果 吃太饱,就会梦 见扔东西。

盗梦养生

对策一:睡眠保健

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掌握睡眠养生要领,即可驯服噩梦,踏上简单易行的。

正确睡眠朝向

关于睡眠时卧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观点,如《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老老恒言》引《记玉藻》:凡卧,春夏首向东,秋冬首宜向西。

原因是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最佳睡眠时间

《黄帝内经》里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秋天气候转凉,要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要早一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

专家解释,夜晚自然界阴气盛阳气弱,睡眠时阳气入于阴,使体内阴阳交泰平衡。特别是秋季,应早睡以避晚凉,晚上9点-11点左右入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对策二:药膳调理

中医强调顺应四时养生,四时即指四季。立秋一过,阳消阴长,人的生理活动也随之相应改变,早睡、且睡眠充足有利于保养体内的阴气。人们可对应不同症状体质,通过相应药膳调理,达到安神养生的目的。

●肝肾阴虚型

表象征兆: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红少苔,可用六味地黄、酸枣仁汤等滋肝补肾以安神。

对症药膳:枸杞莲子百合汤(将适量枸杞、莲子、百合洗净,加冰糖煮沸,有补益肝肾、清心润肺之效)。

●气血亏虚型

表象征兆: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皮肤干燥、睡眠不实,舌淡苔白,可用柏子养心、归脾丸以调理。

对症药膳:党参当归炖猪心(党参40-60g、当归10g、猪心一个,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至猪心烂即成,有益气补血安神之效。)

助眠四宝

红枣。红枣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对气血虚弱引起的多梦、失眠、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晚饭后用大枣煮汤喝,或与百合煮粥食用,能加快入睡时间。

小米。小米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其含量在所有谷物中独占鳌头。小米熬成粥,临睡前食用,对身体不佳而引起的夜寐不安者特别适用。

蜂蜜。蜂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维生素以及镁、磷、钙等物质,能够滋润和调节神经系统,从而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

葵花子。葵花子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抑制机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晚餐后嗑一把葵花子,既可以促进消化,又有助于睡眠。

温馨提示:做梦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因为这影响你的生活。而且有梦是反梦的说法,就是说梦到不好的事情,现实中,反倒是要有好事。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

从亚健康说中医养生文化


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养生文化关注和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中医可采用顺时养生、调神养生、饮食养生、传统健身术等多种养生方法,逐渐改善人体的内环境,使人体内环境、外环境以及内外环境达到平衡、和谐,向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转化。

和为精魂的养生文化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以达和为精魂,即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故人类与自然应和,人类本身应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和。

为达此和态,中医养生文化从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等;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灌其根,培其本,善其后,防亚健康于未然。

灌其根做好产前养生

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和体质因素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体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气虚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由于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元气不足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更为多见。

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前移,其内容包括:从单纯重视生命后期到重视生命全过程,尤其重视生命前期,以至个体发生之前,尽可能将遗传性疾病控制在受孕之前。

中医养生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重视性与生育的卫生。首先,避免近亲结婚。《曲礼》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其次,反对早婚早育。提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再次,重视胎教。如夏商周时期的《列女传》已记载了最早的胎教:太妊者,文王之母也,及其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最后,现代社会由于受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新生儿的体质,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提倡多角度注意养生。一方面男女双方在孕前应注意自身体质,做好产前检查,以保障新生儿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另一方面,要注意房事养生。房事应在安静、舒适、健康、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男女双方患病时不宜同房。

培其本后天的调养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中,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首先要做到顺时养生,顺应气候与阴阳的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等各方面综合调养;其次注重调神养生,尤其在现代社会,社会压力大、信息量广,更要保持心理平衡,不过度悲喜,适度缓解心理压力,以达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再次,性养生是养生之本,其重大意义在于协调人体的阴阳平衡,惜精护肾,顾护人体生命之本;此外,重视饮食调养,利用食物的属性合理膳食,可有效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健康;最后,传统健身养生、药物养生、针灸推拿养生等,也在现代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善其后对尸体的妥善处理

在中医养生学中,尸体的妥善处理是不能忽视的一环。人死后必须严格做好尸体的处理工作,防止尸体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特别是对于生前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的尸体,更要慎重对待。

现今尸体的处理以火化为主,但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还有不少地方存在土葬。腐烂的尸体会对周围的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这种环境污染因素对亚健康的产生有加速作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养生类纂》曰:积水沉之可生病,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

健康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因此,善其后,妥善处理死者的尸体,体现了中医学所特有的整体思想,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主动和谐,亦是中医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医学说揭开梳头养生奥秘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一首《水调歌头游泳》让很多人认识到毛泽东游泳养生的方式,但养生专家指出,梳头才是毛泽东所钟爱的养生方式。

主席钟爱梳头养生

据《毛泽东遗物的故事》记载,毛泽东喜欢梳头。1945年,毛泽东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在患病期间,毛泽东依然坚持工作。不过,他每天的梳头次数大大地增加了。他常用的梳子就摆在办公桌上,伸手可及。卫士们十分体谅他的痛楚,每当他停下工作小憩时,便马上拿起梳子为他梳梳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喜欢梳头的习惯一直未改。刚进北京城时,组织上决定给每位首长添置几套新衣服。工作人员趁此机会也为毛泽东采购了一些必需的日用品,其中就包括好几把梳子、篦子。此后二十多年里,毛泽东每逢工作后小憩时,总是叫上工作人员为他梳头。

毛泽东曾跟李银桥说,银桥,补脑有很多种法子呢。睡上一觉可以补脑,吃红烧肉可以补脑,你每天给我多梳几次头也是补脑噢!在李银桥为他梳头的时候,他告诉李银桥:银桥啊,梳头确实很舒服呢。经常梳头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能把有限的营养首先满足大脑的需要。你给我梳一次头,就等于让我吃了一次红烧肉呢!

梳头养生奥秘

其实,梳头养生并非毛主席个人特殊爱好,中医学说对梳头养生早有研究。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而据史料记载,明朝养生学家冷谦,活了150多岁,他将一生养生之法整理为《修龄要指》一书,在书中提出了十六宜,其中第一宜就是发宜常梳。

依据中医的经脉学说理论,人体的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肌肤腠理,气血调和输养都要靠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传导。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其中,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因此头部又有百脉之宗之称。

中国第一部医学巨着《黄帝内经》认为: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也就是中医一直强调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如果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身体就会出现病变。而梳头,就是通经络的一个有效方式。因此,不少保健和养生专家认为:通经络,勤梳头。

秋季养生勤梳头

中医文化 中医四小经典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所以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中医养生。现在正是冬季,大多数人在养生方面,以养阴为主。这种理论,在保健方面更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来看小编介绍的有哪些关于中医养生的。

中医四小经典有哪些

中医四小经典人们一般认为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该书内容通俗易懂,体裁一般都是的诗歌形式,而且朗朗上口,更有利于大家的记忆。是明清以来医学入门必需要读的书。

《医学三字经》全书简单易懂,非常好学,是古代学医者和现代师承派必背医书。该书著作于清代,本书体裁是三言歌诀,并附以注释。一共有四卷,前两卷讲述医学源流及内科、妇科、儿科;第三、四卷讲述临床常用方及配伍应用;附录为藏象和四诊等。

《濒湖脉学》成书于明代,全书讲述了27种脉象,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等。同一类脉象用相类诗、主病诗加以归纳阐述。此书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李时珍所写的27种脉象,第二部分是其父李言闻根据宋崔嘉彦所撰《脉诀》所写,讲述了脉象的多种问题。全书体裁为七言诗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是学医必背蒙学书籍。

《药性歌括》又叫《药性歌括四百味》,成书于明代,全书是四字真言讲述四百余种中药的药性、功能应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如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运用上手,相反的就是畏恶,可以见到吉凶。,是学医者必须有的口袋书。

《汤头歌诀》写成书于清代,也是以七言诗歌为体裁,记述了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种,320首方歌。全书记述齐全,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方歌中,内容简明,方便人们学习音韵工整,便于记忆。

此四小经典,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诗歌体裁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实用性强,便于记忆,极适合初学者、临床工作者和中医学爱好者使用。

中医四大经典有哪些

中医四大经典是指在中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长寿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炼德行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明却传之很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即一个在物质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养生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善心仁厚、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的德行,做一个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寿延年。

修德,志为首,培养自己具有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

修德,业为贵,要有言行一致的敬业精神。

修德,善先行,以善为本,不做坏事恶事。

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经得到实践证明。资料显示,大凡长寿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

儒道思想怎么看中医养生文化


如今,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最关注的是健康,是养生。你或走进书店,或打开电视,或与人交谈,各种各样的养生知识扑面而来。由此可见,人们对养生的重视程度。

寻根溯源,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是儒道两家思想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它在构筑灿烂的华夏文明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医、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目前,这股传统养生新旋风的掀起,深刻说明儒道智慧不仅符合现代社会人的生命之所需,而且在科学养生方面更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催生整体观念

现在,我们说得最多的词是和谐,这正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它把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天地人之道,即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天道推知人事,从自然发展中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效法自然,并寻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法和技术。

基于这种和谐思想,中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养生文化开山之作的《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应该与自然、与万物同生共存,和平共处。人遵循自然界变化的内在规律,进行饮食起居、工作运动,并随着四时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进行调整。那么,顺其自然、融入自然,可以少生疾病、延缓衰老、益寿延年;违背自然、破坏自然,必将受到自然的制约和报应,将会引起疾病,损害机体。

中医的经络养生,把人的脏腑经络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时节养生以及中医饮食养生和中医情志养生,也是儒道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中医养生的整体调节优势。如孩子脾胃弱,不能多吃冰淇淋,老人肠胃功能差,晚上应该多喝粥。按此自然规律养生,同时,注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也就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有了病,中医不是主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注重从整体上进行调理。用针灸、按摩、贴敷、拔罐等非药物疗法,以及天然药物养心神,补气血,调脾胃,使五脏六腑处在和谐、顺畅、平衡之中,病的症状自然而然就缓解了,消失了。

化干戈为玉帛。中医提出的与病毒共存、与肿瘤共舞等观点,不仅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顺应自然、注重整体和谐的重要性。

阴阳学说孕育辨证论治

一阴一阳谓之道。《周易》不仅把宇宙、社会、人类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是阴阳规律支配的一个系统。这两两相对的事物,行为必然相反,会出现摩擦、矛盾、冲突、对抗等状况。同时,阴阳有相互消长、互根、转化、对立的特点,不同的方法,会向不同的方面转化、发展、变化。人类可根据这个规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阴阳是《黄帝内经》的基本学说之一,认为自然界有阴阳,人本身也有阴阳。有知道者,发于阴阳。人之所以生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是因为体内阴阳失衡所造成的。解决此类问题,辨证论治是其治疗大法。

中医治病是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因人、因时、因地、因病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诊治、调摄,如六经辨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等,目的是使阴阳适中、适度、处于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否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养生也同样。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加上环境、遗传、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给予 审因施养、辨体施养和辨证施食。

我们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寻求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和保健方法。比如说,脾胃虚寒之人,应多食性味辛辣的葱、姜、蒜、胡椒等;脾胃虚弱之人,应多食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胃热素盛之人,宜食梨、藕、蜂蜜、甘蔗等;气机阻滞之人,吃些萝卜、佛手、金橘等。选择可食之物是如此,选择运动以及其他养生之道,也是如此。

以人为本引出治未病思想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突出生命的价值,由此提出以人为本、贵生重养的观点,说明既要重视肉体生命,也要重视精神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的定义,与其不谋而合。

道家以和、以啬、保精、爱气、守神等养生主张,追求精神生活的养生之道直接影响了中医。《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既是对以人为本的诠释,也突出了中医对生命的关爱情结。

未病先防,未雨绸缪。从生理层面看,防患于未然的养生理念已深入民心。春节前家家户户扫房子,春天开窗通气,端午插艾叶,重阳登高以及对葱姜蒜、醋酒茶等的运用等,足以说明人们在饮食、卫生防疫、锻炼等多方面的重视程度。病后对补养、锻炼、劳动量的限制、饮食禁忌等,强调既病防变、愈后慎保养,防复发,也是中医康复养生的见证。

在一切的养生之道中,心理健康是最为重要的。仁者多寿的儒家思想,就是要求外无贪,内虚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而养身。道家则以淡然无为和恬淡虚无达到修身养性,保存生命。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说明心主宰全身,心理健康有利于人体各生理机能的健康。这其中,贪婪是人生大敌,心理平衡是长寿秘诀告诫人们年轻时不要相互争斗,中年时不要感情用事,老年时不要贪财,平时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安静、平和之中,才能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 素食未必助长寿


古人认为,素食有益于养生。明代儿科学家万全在所着的《养生四要》里就提出,素食可以使人的体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随着现代营养学的发展,专家们发现,很多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糖尿病等,都是过食肉类引起。因此,有人认为,素食能让人长寿。

素食到底与长寿有没有关系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还得从营养说起。

五大类营养物质

维持人体发育、生长、活动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主要有:

(1)碳水化物,包括糖类、淀粉,主要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热量;

(2)脂肪,除了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热量外,还是构成人体的必须物质;

(3)蛋白,又称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也可以提供热量;

(4)维生素,包括维A、B、C、D、E、B12等多种,主要参与人体的生理功能;

(5)矿物质,包括钾、钠、钙、铁、锌、硒等多种,也是参与人体的生理功能。

食物主要概括为肉类,粮食和蔬菜水果三大类。一般来说,上述五类营养物质在各种食物中均存在,只是各种食物多种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而已。

粮食含碳水化合物最高,约占70%,含蛋白接近10%;肉类含蛋白最多,其中瘦肉含40%之多。脂肪来自于植物的黄豆和花生,也来自于肥肉。维生素A、维生素C在新鲜青菜和水果中最多,钙在奶中最多,B类维生素在粗粮中较多,但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肉和内脏。

人体需平衡膳食

米、面做成的食品,加上肉、油、蔬菜等烹调而成的菜肴,是构成人们合理营养食物的基本形式。

蛋白供给丰富,则身体健壮、发育良好,缺乏则体弱多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人体供热的主要原料,供给量要足,否则不能维持体重和劳动;过多,则易形成肥胖。蔬菜、水果吃得太少,会使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健康欠佳,容易生病。所以需要平衡膳食。有人认为,某种东西营养好,大量吃,天天吃;另有人对某种东西(如鸡蛋、肉)不喜欢,永远不吃。这样长期下来,营养不平衡,对健康有害。

较好的习惯是经常变换吃不同的食物,样样都吃,不挑食。人有一种习性,就是连续吃的东西,不想吃;很久未吃的东西,想吃。这有助于保持营养平衡。

素食让人营养不全

素食是指食用不含动物性食品的饮食。除动物蛋白外,素食中其他营养物质基本齐全。所以素食能维持人体最基本的生命、生长、发育、繁衍与活动。

但是蛋白毕竟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不能缺乏。如果用植物蛋白来代替,比如粮食,是否可以?一般来说,比较困难。因为植物中蛋白含量较低,且质量(即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量的多少)不如动物蛋白好,所以植物蛋白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均不易达到理想的标准。以动物肉类作食品,已成为全人类摄取蛋白的主要来源。这是人类共识,无可怀疑。

植物类蛋白,包括蔬菜、水果、粮食等,也是人的重要营养物质,是素食者的蛋白来源,也能维持生命,但其作用不如与肉类同吃更好。

素食未必助长寿

为什么有人食用肉类食品会得疾病?这是因为他们在食用动物肉类食品时,用得不恰当。动物的肉及其内脏、鱼、虾等,都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用得过多,会造成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脑梗死、心梗死和脑栓塞的病因,是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责怪动物食品是祸根者,其实是吃动物食品太多,并非动物性食物本身的错。

其实长寿是个复杂的问题,包括人体自身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环境中的空气、水土、文化、教育、科学、经济、政治、人际关系等,许多因素都与长寿密切相关。营养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根据目前科学家的研究,还不能证实素食有助于长寿,但已证实,包括动物蛋白在内的营养平衡饮食,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和长寿。

中医的长寿学说及养生要领,喜欢中医文化的可以进来交流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