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脚部养生中医学说 > 导航 > 中医的体质学说与养生

探讨中医养生学说的几点摘要

脚部养生中医学说。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探讨中医养生学说的几点摘要”,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健康长寿是世人共望之事。祖国医学对养生保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两干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有众多的医家、道家、佛家对作过详细而深刻的发掘和论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的中医养生理论。概括起来,有下述八个要诀:

一、悦情志:人要健康长寿,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相者必久寿也。"

二、戒私欲: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大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三、远房室: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欲,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四、适四时: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五、节饮食: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苫,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恩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六、常运动: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陀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七、顺性情: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八、服药饵:人生在世,禀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扩展阅读

中医三理养生学说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3种效应观。

第一层是生理养生。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二是静养之道,就是适当休息,可减少消耗,怡神健体;三是食养之道,就是均衡营养,可使饮食有节,二便通畅;四是居养之道,就是起居有常,可使精神愉快、情绪安定。守此四者,如能不妄作劳、慎房事、节情欲、避外邪、重内调,辅以必要的自我保健和药物治疗,则可以健康长寿,度百岁乃去。今天看来,这种单纯生理养生,可说是浅层次的保健养生。

第二层是心理养生。一是调摄情志,二要修养德行。因为人的情志活动和道德修养,对人的身心健康关系极大。

所谓情志,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因素,是人受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映。既是生理反映,也是心理反映。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过于激烈或持久,或自身过于敏感,都会导致疾病。如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所以要重视调摄情志。而调摄情志,最重要的是情贵中和,莫大忧愁,莫大哀思,保持心境平和。内则七情无扰,真气内存,五脏六腑气血调和流通;外则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无机可乘,邪不可干,使身体内外调和,从而达到百病不生。这是保健养生的内在因素。

所谓德行,就是道德行为。孔子说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荀子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所以说,调摄情志,修养德行是保健养生统摄全局的第一大法。这种心理养生可以说是深层次的保健养生。

第三层是哲理养生。所谓哲理养生,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和一分为二的观点。明末清初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六然、四看保健养生观就是符合这一观点的。

所谓六然就是自处超然,超凡脱俗,超然达观;处人蔼然,与人为善,和蔼相亲;无事澄然,澄然明志,宁静致远;处事断然,不优柔寡断;得意淡然,不居功自傲,忘其所以;失意泰然,不灰心丧志,轻装奋进。

所谓四看,就是大事难事看担当,能担当得起;逆境顺境看襟怀,能承受得了;临喜临怒看涵养,能宠辱不惊;群行群止看识见,能去留无意。这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王夫之一生是在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中生活的,他能够活到74岁,这与他安贫乐学、着作等身、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清白的政治操守,以及他晚年重视哲理养生,而得到精神慰藉是分不开的。他这种哲理养生,可说是达到了高层次的保健养生境界。

上述三理养生,其重点、方法会有生理、心理、哲理和浅、深、高三个层次的不同,但其基本方法并不矛盾,而其效应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自身健康,延年益寿。故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中医养生中提到的长寿学说


中医学养生保健之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创造发明,对于如何中医养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时,从古至今各家各派的说法有很多,可称之为长寿学说,以下为你介绍四类:

1、养身莫善于习动的主运动说早在《周易乾象传》即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行健动为天之道,人循此而自强不息。《吕氏春秋》也说流水不腐,古人一直以运动为生命的基本特征。对此,清初的颜元先生,在《言行录》中概括道: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能保持耐力,消除神经系统紧,使脑下垂体与羟色胺释放,提高睡眠质量,运动还有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生命在于静养道家的老子、庄子,都主张清静无为,《淮南子原道训》说静而日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也注重清静,《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清静有抗衰防老,拒邪入侵的作用: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中总结道:静者寿,躁者夭。静也并非绝对地静,可以外静而内动。古人认识到寿命有定数,应该减少耗损,两汉之际的桓谭,在所著《新论》中提出人生如燃烛,这也是对静养的另一种解释。在静养和减少消耗中,特别强调精气内守,保养肾精。

3、重节奏,贵和谐中医养生治病都讲求天人之和谐,人要与一年四季,一日晨昼昏的节奏同步,阴阳的刚柔弛张要和谐,《内经》对动静的关系,总的概括是能动能静,解以长生,这样可以达到顺天避邪。如果这种节奏和谐关系偏颇,就会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生化大病。

4、生命在于激荡《周易大壮彖》谓: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第三十四卦大壮卦的卦象是乾下震上,在乾天之上有震卦激荡。这样刚以动故壮。《易传系辞》也讲鼓之舞之以尽神。这又与生命在于静养观念不同,认为静极生动的振荡更有气势,更具生命力而体现生命的价值。古人如李白就强调惊险和气势。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或讲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当代有人通过气功实验支持这一说法,宇航员完成航天飞行后,也有焕发生命力的感受。

以上系统地介绍传统中华中类养生保健之道的四类长寿学说,相信通过对以上传统养生学的了解,在您自己对传统养生有了系统地认识。

中医学说揭开梳头养生奥秘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一首《水调歌头游泳》让很多人认识到毛泽东游泳养生的方式,但养生专家指出,梳头才是毛泽东所钟爱的养生方式。

主席钟爱梳头养生

据《毛泽东遗物的故事》记载,毛泽东喜欢梳头。1945年,毛泽东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在患病期间,毛泽东依然坚持工作。不过,他每天的梳头次数大大地增加了。他常用的梳子就摆在办公桌上,伸手可及。卫士们十分体谅他的痛楚,每当他停下工作小憩时,便马上拿起梳子为他梳梳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喜欢梳头的习惯一直未改。刚进北京城时,组织上决定给每位首长添置几套新衣服。工作人员趁此机会也为毛泽东采购了一些必需的日用品,其中就包括好几把梳子、篦子。此后二十多年里,毛泽东每逢工作后小憩时,总是叫上工作人员为他梳头。

毛泽东曾跟李银桥说,银桥,补脑有很多种法子呢。睡上一觉可以补脑,吃红烧肉可以补脑,你每天给我多梳几次头也是补脑噢!在李银桥为他梳头的时候,他告诉李银桥:银桥啊,梳头确实很舒服呢。经常梳头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能把有限的营养首先满足大脑的需要。你给我梳一次头,就等于让我吃了一次红烧肉呢!

梳头养生奥秘

其实,梳头养生并非毛主席个人特殊爱好,中医学说对梳头养生早有研究。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而据史料记载,明朝养生学家冷谦,活了150多岁,他将一生养生之法整理为《修龄要指》一书,在书中提出了十六宜,其中第一宜就是发宜常梳。

依据中医的经脉学说理论,人体的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肌肤腠理,气血调和输养都要靠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传导。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其中,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因此头部又有百脉之宗之称。

中国第一部医学巨着《黄帝内经》认为: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也就是中医一直强调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如果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身体就会出现病变。而梳头,就是通经络的一个有效方式。因此,不少保健和养生专家认为:通经络,勤梳头。

秋季养生勤梳头

中医寻根文化 孔子学说和中医的关联


●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清醒地认识过度开发增长与过度发展的负面效应和终极限度,珍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传统生态智慧,从而探求可持续生存的可能性。

●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无数人实践信息的反馈系统。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其理论体系和学术特征及知识范围都必然以实践为依据而与时俱进。把中医发展规律与中医固有理论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所谓阳光、空气、土壤和水都是中医学之树的生长环境,不是千年不变的经典。经典早已注入大树的基因中。我们要坚持自身传统之精华,同时大胆地接受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之优长,这样,中医学才有可能从传统走向现代,并超越传统。

2010年11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欧阳兵、赵荣波《关注中医的阳光和空气》一文(以下简称《关注》)中,把中医学内在根源理解成是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的寻根文化,主张要学习孔子的述而不作,要像历代大家一样,把我的述仅当是一条途径,经典才是终点。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医学不能以过去的经典为终点,而要追求现代的辉煌和未来的光明前途。中医学具有双重身份,作为传统文化,中医需要寻根;作为致用的科学,则其本质在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中医发展必须超越寻根文化

寻根文化并不是当代中国文化人的专利,而是全球化趋势下一种反叛现代性的普遍反应。其积极意义在于质疑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具有极大蒙蔽作用的发展观或发展主义,而不是发展本身。

《关注》一文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淘汰前任为突出特征;寻根文化以理解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这一点也是中、西医学差异的内在根源之一。笔者认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子系统,同时中医学与西医学都是致用之学科学技术的子系统,均源于实践用于实践,都要继承前贤并超越前贤。所以,中医需要寻根,但不能仅把中医靠向寻根文化,以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也不应视几部文化经典才是终点。

学中医必须读几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老子《道德经》及孔孟著作等,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巨系统,不是这几部经典就可以概括的。例如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古汉语、象形汉字就是中医学得以传承的基础和硬件,如果没有在这方面的基本功夫,要学好中医也是不可能的。

所谓寻根文化并不是当代中国文化人的专利,而是全球化趋势下一种反叛现代性的普遍反应。在过去的20世纪,西方寻根文化发展成为波及范围最广泛的思想运动和民间文化复兴运动,其中以文化人类学领域的成就最为卓著。然而,由于我国学术界这些年来主要忙于当务之急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对西方寻根文化方面的成果没有足够的注意和整体的了解,因而没有充分认识所谓现代、发展甚至文明都具有两面性。

20世纪中期以后,借助于全球范围的田野作业成果的积累和考古学方面的新发现,反思人类学派逐渐形成了具有共识性的观点,那就是以发明原始社会命名的一种假说:人类祖先最初的生活和智力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比现代人落后和原始。这一假说对于人类文化学的积极意义,在于质疑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具有极大蒙蔽作用的发展观或发展主义,而不是发展本身。而且,要人类整体倒退回原始社会也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清醒地认识过度开发增长与过度发展的负面效应和终极限度,珍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传统生态智慧,从而探求可持续生存的可能性。基于我国的国情,一方面必须尽快实现现代化,以打破西方已经独霸的话语权;一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中医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其主要标志是弘扬传统与开放进取并行不悖;当代中医人的思维正在打破古今二元对立、中西二元对立模式,明确了中医的科学与文化双重身份;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确立了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合法性,为解决中医传统性与现代性两难困境的思考打开了新的空间。这不能不说是对寻根文化的超越。

传统文化的经典具有两面性

老子所说的道和知识学问似乎是不相容的,而儒家文化偏属于道德哲学,他们更多关注和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中庸之道,打击标新立异,因此也缺乏科学创新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古代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中的里程碑,但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终点。可以说,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注入了传统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基因,这对于中医文化特色与科学性的传承当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文化经典毕竟与医学经典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其本身的两面性给中医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例如老子主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其结论是:不行而知、述而不作。他还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所谓道和知识学问似乎是不相容的,这是说,求得的学问知识一天天多起来,求得的道就会一天天减少下去。

中医的长寿学说及养生要领,喜欢中医文化的可以进来交流


一、长寿学说

中医学养生保健是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对于如何通过养生达到长寿目标时,自古以来各家各派说法很多,可称此为长寿学说,主要有四类:

1.“养身莫善于习动”的主运动说 早在《周易·乾·象传》即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行健动为天之道,人循此而自强不息。《吕氏春秋》也说“流水不腐”,古人一直以运动为生命的基本特征。对此,清初的颜元先生,在《言行录》中概括道:“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能保持耐力,消除神经系统紧,使脑下垂体与羟色胺释放,提高睡眠质量,运动还有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生命在于静养 道家的老子、庄子,都主张“清静无为”,《淮南子·原道训》说“静而日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也注重清静,《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清静有抗衰防老,拒邪入侵的作用:“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中总结道:“静者寿,躁者夭。”静也并非绝对地静,可以外静而内动。古人认识到寿命有定数,应该减少耗损,两汉之际的桓谭,在所著《新论》中提出“人生如燃烛”,这也是对静养的另一种解释。在静养和减少消耗中,特别强调精气内守,保养肾精。

3.重节奏,贵和谐 中医养生治病都讲求天人之和谐,人要与一年四季,一日晨昼昏的节奏同步,阴阳的刚柔弛张要和谐,《内经》对动静的关系,总的概括是“能动能静,解以长生”,这样可以达到顺天避邪。如果这种节奏和谐关系偏颇,就会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生化大病。

4.生命在于激荡 《周易·大壮·彖》谓:“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第三十四卦大壮卦的卦象是乾下震上,在乾天之上有震卦激荡。这样“刚以动故壮”。《易传·系辞》也讲“鼓之舞之以尽神。这又与生命在于静养观念不同,认为“静极生动”的振荡更有气势,更具生命力而体现生命的价值。古人如李白就强调惊险和气势。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或讲“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当代有人通过气功实验支持这一说法,宇航员完成航天飞行后,也有焕发生命力的感受。

二、五大养生技艺

中国古代养生家将以上长寿理论进行选择性的综合,并和有关医学知识结合,创立了丰富多彩的养生保健技艺,其目标和要领有五:

1.宝命全形,追求境界 中医养生保健是在中国生命哲学指导下的实践。首先强调“神形全备”,如《庄子·养生主》所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个目标也称“宝命全形”。在诸多古典名著中,提出养生可以达到真人、圣人、至人、贤人等境界。真人是有真知能做到天人合一的全真之人,圣人是坚持天人合一理论通晓万物的人,道理完善能达到忘我境界者为至人,德才并美者为贤人。总的说,以天人合一,即物我两忘,能把自身融入大自然者为生命的最高境界。

2.防治养一体,修身养性同功 同一种养生保健手段,如医药、武术等,既可用于治病、养生,也可施用为预防。在运用诸种操作手段之时,还强调要注重性格品德修养,包括培养良好的习惯。儒家重视修身的养生价值。《论语·壅也》谓:“知者乐,仁者寿。”道家注重养性保精,一再告人以节欲。

3.顾护正气,强筋健体,讲究套路 人体正气包括生机(生长力)、抵抗力(免疫功能)、体力、性能力和耐痛苦能力等。它源于先天,增益于后天。在施用养生保健手段时,首先考虑护持正气,中医创造的一些练功方法,还有补益后天滋育先天之功,发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系统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卓越内容之一。中医在治病时运用套路,能解决很多疑难病的治疗。在养生时,把个个零散招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套路,于是形成各种功法。以系统性为套路的各种功法,不仅能提高练功效益,而且使练功具有艺术性。中国武术和导引等,重视阴跷脉、冲脉和督脉,以三脉为造化,确有强筋健骨的作用。

4.寓养于乐,与传统文化相通 中国养生手段和书法、绘画、舞蹈、音乐、古琴、奕棋、歌咏、诗词、戏剧等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它们又有共同的要领和规律,例如都有精气神之说,都以守神为上,都讲究韵律,以神韵为至上。又都要求遵循规律、“顺而已矣”和“顺天避邪”等。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也都是养生手段,于是养生成为有娱乐和趣味的实践,可谓寓养于乐。

5.门类丰富,各臻其妙,简捷适用 中国养生术门类丰富可珍,有普适性的养生术如导引、太极拳等,也有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条件、不同要求的养生保健功法。大体分七大类,即①导引;②气功;③推拿按摩;④食养食疗;⑤药养治病;⑥房中养生;⑦驻颜术。每种养生门类中又有多种功法。有的功法如导引,可以训练固齿、视力、听力,增加唾液分泌,又具有镇静催眠的功效,属于在生命科学的一种创造发明。各种养生保健功法中以简捷者最具适用性。如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记述的“六字诀”,分别训练肾、肝、心、脾、三焦、肺。又如早在《千金方》中就记述的“十六字诀”:“一提便吸,吸吸归脐,一吸便咽,寿与天齐”。仅十六字,却能起到全身锻炼的作用。

※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科普文章呢?

※只需要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

中医养生之道,晚上要在几点睡觉


身体的健康也都是需要自身的保养,尤其是在饮食上,更是要十分的注意,那现在一些老人都是很注重养生,那中医也是不错之选,不过这样的养生方法,也都是有着很多方面,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也都是要选择适当的方式,这样对身体健康才会有帮助。

那中医具体是什么样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我们对中医也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知道该如何进行,同时对身体健康也都是有着很大帮助,那这样的养生方法,对中老年人来讲是不错之选。



中医是天人相应学说,把人放在地球,宇宙一起来观察他,气候、环境、致病物质和人体。他是教人如何长寿的,所以你几点睡几点吃都是有定点的。

1、子时(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我们要平躺在床上睡觉。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汇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1—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清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份蒸发后盐份浓而晒成盐一般,开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中医刮痧器具简介及治疗病症摘要


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玉性味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据《本草纲目》介绍:玉具有清音哑,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是具有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秽浊之病气。玉石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有滋阴清热、养神宁志、健身祛病的作用。

常见病有:
【呼吸系统】:感冒,咳嗽,气管炎,哮喘,肺炎;
【血管系统】:高血压,低血压,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下肢静脉曲张;
【消化系统】:胃痛,恶心、呕吐,腹泻,肝炎,便秘;
【神经疾患】: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震颤麻痹综合症(帕金森氏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瘫);
【内分泌疾患】:糖尿病;
【泌尿疾患】:肾炎,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遗精、阳痿、早泄;
【运动系统疾患】: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痛诸症,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妇科疾患】: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乳腺增生,子宫肌瘤;
【儿科】:百日咳,小儿腹泻;
【皮肤科疾患】:牛皮癣,湿疹,皮肤瘙痒症;
【五官科疾患】:耳鸣耳聋,牙痛。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的特殊性是由脏腑之盛衰,气血之盈亏所决定的,反映了机体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由于体质的特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形成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倾向、病变性质、疾病过程及其对治疗的反映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因此,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并把体质学说同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和养生学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指导临床实践。

一、体质与病因

体质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体质对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特殊易感性。中医病因学对这一现象早有认识,针对某种体质容易感受相应淫邪的特点尚有。同气相求之说。如迟冷质者素体阳虚,形寒怕冷,易感寒邪而为寒病,感受寒邪亦易人里,常伤脾肾之阳气;燥红质者素体阴虚,不耐暑热而易感温邪;粘滞质者体素湿盛,易感湿邪,常因外湿引动内湿而为泄为肿等。{内经》中还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灵枢五变》)等记载。由此可见,由于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之别,不同体质的人发病情况也各不相同。肥人多痰湿,善病中风;瘦人多火,易得痨嗽;年老肾衰,多病痰饮咳喘。凡此种种,均说明了体质的偏颇是造成机体易于感受某病的根本原因。

二、体质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根据,而邪气只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邪之所客必因正气之虚。正气虚,则邪乘虚而人;正气实,则邪无自人之理。正气决定于体质,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正气的虚实。因此,发生疾病的内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的体质因素。

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体质的强弱决定是否感受外来的邪气。人体受邪之后,由于体质不同,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立刻发病的,有不立刻发病的,也有时而复发的。体质健壮,正气旺盛,则难以致病;体质衰弱,正气内虚,则易于发病。如脾阳素虚之人,稍进生冷之物,便会发生泄泻,而脾胃强盛者,虽食生冷,却不发病。可见,感受邪气之后,机体发病与否,往往决定于体质。当然我们决不能因为强调了体质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而否定邪气的作用。众所周知,没有邪气就不可能发生疾病。但是,即使人体感受了邪气,因其体质不同,也不一定就能患病;即使患病,其临床类型和发病经过也因人而异。

三、体质与病机
1.体质与病机的从化:在中医学中,病情从体质而变化,称之为从化。人体感受邪气之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同为感受风寒之邪,阳热体质者得之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者则易从阴化寒。又如同为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阳化热,而为湿热之候,阴寒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阴化寒,而为寒湿之证。因禀性有阴阳,脏腑有强弱,故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热、化湿、化燥等区别。

2.体质与病机的传变:患者体质不同,其病变过程也迥然有别。在中医学中,传变是言疾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传变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因人而异。体质强壮者或其邪气轻微,则正能敌邪而病自愈。如伤寒之太阳病,患病七日以上而自愈者,正是因为太阳行经之期已尽,正气胜邪之故。如果在邪气盛而身体又具有传变条件的情况下,则疾病可以迅速传变,患伤寒病六、七日,身不甚热,但病热不减,病人烦躁,即因正不敌邪,病邪从阳经传阴经。总之,疾病传变与否,虽与邪之盛衰、治疗得当与否有关,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体质因素。

综上所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特征(当然与病邪的质和量也密切相关)。证在整个病程中具有时相性的特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病情的变化而时刻变化着。证常以体质为转变,体质是形成证的物质基础之一。所谓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体质学说为依据的。所以,我们在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须掌握患者的体质特点,注意病人在致病动因作用下,体内阴阳矛盾的运动情况,分清寒热虚实、阴阳表里。

四、体质与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临床证候类型。同一致病因素或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体质各异,其临床证候类型则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如同样感受寒邪,有的人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等风寒表证;有的人一发病就出现畏寒肢冷,纳呆食减,腹痛泄泻,脉象缓弱等脾阳不足之证。前者平素体质尚强,正气御邪于肌表;后者阳气素虚,正不胜邪,以致寒邪直中太阴,故出现上述情况。又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所发生的感冒,由于病邪不同,体质各异,感受也有轻重。因此,其临床类型有风寒、风热两大类别,以及挟湿、挟暑等不同兼证。同病异证的决定因素,不在于病因而在于体质。如仲景所论之伤寒,其传变途径一般是由太阳而阳明而少阳,然后传人三阴。为什么有的人从厥阴而热化,有的人却从少阴而寒化。其原因就在于,从热化者素体阴虚,从寒化者素体阳虚。由此可见,病因相同或疾病相同,而体质不同,则出现不同的证候。另一方面,异病同证亦与体质有关。即使是不同的病因或不同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常常会出现相同或类似的临床证型。如泄泻和水肿都可以表现出脾肾阳虚之证。这可能是由于虽然病因不同或疾病不同,而体质相同,所以才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可见,体质是形成证的生理基础之一,辨体质是辨证的重要根据。

脏象学说


人分表面和内在,大多数人看人肯定是外表和内在结合看的。当然从中医学术的领域去分析人,肯定也分外在和内脏。这就说到了脏象学说。脏象学说的历史自然也是跟随着中医的历史一起发展的,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脏象学说,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古作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也就是说,形体组织和证候方面可以看到或诊察到的一些徵象,可以反映内在脏腑机能(实际上也包括营、卫、气、血、精、神、津液等内容)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察、治疗疾病的依据。

脏象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面:一是古代解剖知识;二是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研究对象及范围

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以粗浅的解剖知识为基础,从体外的各种征象测知脏腑的生理功能,推究其病理变化,并运用古代哲学阴阳、五行的思维方式,进行类比推理、综合分析,逐步形成了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所指的任何一个脏腑都不单是西医学中某个脏器或某个生理解剖系统,它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的特点,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六腑相配于五脏,气、血、精、津液则是脏腑功能产生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七窍二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它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性,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与五脏相通,一日的阴阳盛衰与人体阴阳消长相应,因此人与自然界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藏象学说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方药、预防等各个领域,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对杂病的治疗,以脏腑辨证最为常用,而对热性病的治疗,尽管通常采用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但同样离不开脏腑。由此可见,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脏腑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藏象学说不仅要研究这些脏腑的部位、形态、生理病理,而且要探究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以及脏腑与人体情志的关系,脏腑与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人体的形体(皮、肉、筋、骨、脉)、官窍(耳、目、口、鼻、舌、咽喉、前阴、后阴)生理功能的产生离不开脏腑,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也是藏象学说所要研究的内容。可见这一学说所研究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形成与发展

藏象学说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当时解剖所取得的直观认识为藏象学说的形成打下了形态学的基础。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脏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说明在《内经》时代,人们已自觉地把解剖知识引进了医学领域,所记载的人体脏腑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即是中国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的真实记录,许多数据都与现代解剖学非常相近。

而且古代医家凭借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对脏腑功能活动、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的认识已超越了解剖的范围。就生活实践而言,如人饮食过饱则腹部胀满,因而认识到脾胃居腹里,胃主纳谷,脾主运化,有腐熟水谷的功能;人受凉感寒则病恶寒、发热、咳嗽、鼻塞、流清涕,从而联想到肺居胸中,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寒外侵,由皮毛而影响及肺,就会发生这些症状。这就清楚地说明,人体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虽然各有分工,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就医疗实践而言,古代医学家经过多次的重复,从病理现象推论出生理功能,如耳鸣、听觉不敏的疾患,从肾着手治疗而获效,于是得出肾开窍于耳的理论。此外,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对藏象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关脏腑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属性及其功能活动,脏腑器官构造与功能间互根互用的关系等都可用阴阳加以概括。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五脏六腑的特性以及脏腑间的关系,则运用五行学说加以解释,一方面把五行归属于五脏,另一方面用五行的生克规律说明脏腑间的生化制约,使之处于平衡的运动状态。这就使藏象学说更为系统化、理论化。

在《内经》所奠定的基础上,《难经》对脏腑的解剖形态和功能的认识又增进了一步,首次提出左肾右命门的观点,促进了后世对命门的认识与争鸣。《中藏经》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判断证候的顺逆,形成了系统的脏腑辨证理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述了五脏六腑的轻重、大小、长短、阔狭、容量等,将五脏、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方(东、南、中、西、北)、五体(筋、脉、肉、皮、骨髓)等纳入五行的范畴,说明脏腑器官之间及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

对于杂病,则以五脏为中心,分列病证并阐述其证治方药。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治病以五脏为纲,配合五腑(六腑除三焦外)、五官、五志等进行辨证,认为五脏的发病特点是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并对五脏为病的常见症状作了归纳,立法用药颇具匠心,对后世影响很深。金代张元素,以脏腑寒热虚实来分析病机,进行辨证治疗,并从补虚、泻实、温寒、清热几个方面提出常用方药,对脏腑辨证作出很大的贡献。金元医家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突出脾胃在发病中的重要性,立方用药侧重补中升阳。

清代叶天士提出了养胃阴的理论和方药,补充和发展了李东垣的内伤脾胃学说。另一位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业医治病,当先明脏腑,并躬身实践,解剖尸体,对传统理论提出某些质疑,如否定心主思之说,认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这一矢志实践的精神十分可贵。经过历代医家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藏象学说逐步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基本内容

藏象学说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并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体现了中医学所具有的整体观的特点。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中心,每脏都配以相应的腑:心配小肠,肝配胆,脾配胃,肺配大肠,肾配膀胱,脏对相配之腑的功能起主导与决定作用。其他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均与五脏相关:心与血脉、舌、面,肝与筋、目、爪,脾与肉、口、唇,肺与皮毛、鼻,肾与骨、髓、耳、发等均具有特殊的联系。气、血、精、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的产物,它们与五脏关系密切:肾藏精,肝藏血,脾藏营,肺主气,心主血。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则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协调完成的。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称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或五志(喜、怒、思、悲、恐),五志归属五脏: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或悲),肾在志为恐,但这不是机械的划分。作为人体机能活动表现的情志,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脏气失调会引起异常的情志,而异常的情志同样会影响脏腑的功能。

将五志分属五脏,也是脏腑学说中以五脏为中心的内在统一性的体现。人与自然界季节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心气通于夏,肝气通于春,脾气通于长夏,肺气通于秋,肾气通于冬。而昼夜阴阳的变化亦与四时特点相类似,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的阴阳消长亦与之相适应,保持着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阴阳五行学说对脏腑的功能、特性、相互关系作了深刻的揭示。就阴阳而言,脏属阴主里,腑属阳主表,肾与膀胱、肺与大肠等都具有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五脏的主要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素问.五脏别论》),即贮藏精气,勿使外泄;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素问.五脏别论》),即受盛和传化水谷,排出糟粕。就五行而言,金、木、水、火、土归属五脏,如根据木性能曲能直,喜升发,而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郁滞,类比推理出肝属木。

同样的道理,推演出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五脏的相生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五脏的相克为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生克正常为生理现象,反常则为病理现象。藏象的阴阳五行模式,绝不是玄虚臆测的理论,而是为历代医家反复实践所证实了的,因此具有科学的内涵。

在医疗中的应用

藏象学说贯穿到中医学各个领域,成功地指导了中医的实践。就诊断而言,所以能运用诊法了解病位之所在,分辨病邪之属性,把握脏气之虚实,关键是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联系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相关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得到的。如目赤肿痛,多系肝火为患,这是因为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就会发生目赤肿痛。这对于从象来了解脏腑的虚实及功能活动,明确疾病的症结所在,从整体上决定治疗都是很有意义的。

就治疗而言,由于脏与腑的功能特点不同,发生病变时,治疗大法各异。一般而言,五脏是主贮藏精气的,其有病往往表现为精气不足,如心气亏虚、肾精亏损等,见证以虚为主,常用补法,六腑则主受盛与传化水谷,见证以传化失常为多,如食滞胃脘、热结大肠等,常用通法,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根据脏腑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调治某脏的亏损,往往涉及到与之相关的他脏,如肝阴亏损,在益肝阴的同时,可以运用滋肾的药物,肝属木,肾属水,称之为滋水涵木。

根据脏腑相互的配属关系,邪热痰浊等病邪壅阻某脏之实证,可以通过泻其相关的腑的办法寻求出路,如痰热壅肺可以通下大肠,心经热盛可以清利小肠等。杂病尽管病证纷繁复杂,但离不开脏腑功能的失常与脏腑相关的气、血、津液的生成不足或代谢失常,所以杂病常用脏腑辨证,热性病常用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名称来概括不同的病证,其实质离不开所属的经络与脏腑,如太阳病,主要反映足太阳膀胱经和腑的病变等。

三焦辨证是根据热病不同阶段脏腑病变的重心及其传变关系而确立的,上焦主要反映心、肺的病变,中焦主要反映脾、胃的病变,下焦主要反映肝、肾的病变。卫气营血辨证是热病的又一种辨证方法,卫、气、营、血代表热病发展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反映其传变的客观规律,卫分证主要指肺与皮毛的病变,气分证则以胃腑病变为多,营分证涉及到心与心包,血分证又以心及血脉病变为多。所有这些辨证方法,其内在联系就是脏腑经络,由此可见藏象学说对指导临床的重要性之所在。

现代研究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含有极丰富的内容。但是,从其基本特点及其发展所处的历史条件来看,总以直接观察为手段,以经验材料的积累为基础,故其理论朴素,说理欠透,对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的内在联系和内部规律的认识都有待深入。由于藏象学说所指的脏腑,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解剖实体,因此对藏象的现代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近30余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等途径,对藏象加以探讨,对藏象理论进行多途径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如肾的研究主要从内分泌、免疫功能、能量代谢、植物神经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其中关于肾阳虚的实质,许多研究者经过多次实验,比较一致地观察到:当肾阳虚时24小时尿17-羟排泄量减少,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血T细胞比值、玫瑰花瓣试验与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的降低;红细胞糖酵解作用减慢,能量获得减少。一些研究者还对肾与耳、肾与骨的联系及其物质基础、肾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等作了探讨。

又如有些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医学的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的功能综合单位,脾虚病人主要可表现为消化功能障碍,有些脾虚患者在酸刺激情况下,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关于脾与植物神经系统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脾虚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偏低,副交感神经偏亢,以及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应激能力低下。一些研究还表明,脾与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均有关系。这些研究对促进藏象学说的发展,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

结语:现代人总会说五脏六腑,看完小编上述介绍的,大家应该知道了这个词的由来是从哪里了。的确,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语言也是博大精深。这么多年传承的东西我们还挂在嘴边,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研究中医学!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于脏腑也(《素问皮部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人肺、络心,所以肾虚水泛可凌心、射肺。至于相为表里的两经,更因络属于相同的脏腑,因而使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心火可下移小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使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等等。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人里和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官窍。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这就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常引及上肢内侧尺侧缘,这是因为手少阴心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其他如胃火炽盛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见目赤等等。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的脏腑,它可以反映所属经络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的病变。又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也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形态变化,也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如肺脏有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等等。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灵枢官能》),就指出了经络对于指导临床诊断的意义和作用。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经络学说被广泛地用以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对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针灸与按摩疗法,主要是根据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而在病变的邻近部位或循行的远隔部位上取穴,通过针灸或按摩,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穴位的选取,就必须按经络学说进行辨证,断定疾病属于何经后,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穴,这就是循经取穴。 药物治疗也要以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才能使药到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有特殊作用,确定了药物归经理论:金元时期的医家,发展了这方面的理论,张洁古、李呆按照经络学说,提出引经报使药,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可用羌活,属阳明经的可用白芷,属少阳经的可用柴胡。羌活、白芷、柴胡,不仅分别归手足太阳、阳明、少阳经,且能引他药归人上述各经而发挥治疗作用。 此外,当前被广泛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等治疗方法,都是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行的,并使经络学说得到一定的发展。经络系统遍布全身,气、血、津液主要靠经络为其运行途径,才能输布人体各部,发挥其濡养、温煦作用。脏腑之间,脏腑与人体各部分之间,也是通过经络维持其密切联系,使其各自发挥正常的功能。所以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内外,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保持着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经络又能将气血津液等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运送到全身,使机体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此外,经络又是人体的信息传导网,它能够接受和输出各种信息。

探讨中医养生学说的几点摘要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