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护牙的食物 > 导航 > 护牙的食物

宝宝有哪些护牙小知识

护牙的食物。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宝宝有哪些护牙小知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各年龄段的宝宝的护牙小知识。

了解宝宝的出牙情况

许多妈妈理所当然的认为,宝宝的牙齿是在6-7个月后才萌出。不少人误认为新生儿是没有牙齿的。事实上,当你的宝宝降临人间时,在他的体内已有20个乳牙牙胚和20个恒牙牙胚。这些牙胚都是在母体内所形成的。

宝宝乳牙萌出的年龄和顺序

宝宝在6-8个月乳牙开始萌出,一般下牙稍早。乳牙萌出的平均年龄和顺序为:

乳中切牙6-8个月

乳侧切牙8-10个月

第一乳磨牙12-16个月

乳尖牙16-20个月

第二乳磨牙20-30个月

注意:

乳尖牙的萌出在第一乳磨牙之后,临床常遇到有的家长误认为是不正常而来就诊。

操作:

1-2.同0-6个月。

3.初出牙时婴儿唾液量增加、流涎、喜咬硬物或将手放入口中,哺乳时咬乳头。这可能是牙齿接近萌出压迫牙龈神经所引起的反射作用或异常感觉造成的。这时不妨给婴儿清洁的光滑木棒或塑料小棒,刺激按摩用具如磨牙棒、磨牙饼,以使婴儿咬这些东西时得到适当好的刺激使牙齿穿透牙龈。

4.可以用棉棒蘸清水帮助宝宝清洁牙齿。

5.可以用指套牙刷帮助宝宝刷牙。

1-3岁

重点:20颗乳牙陆续出齐,要预防龋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龋齿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感染来源于照顾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母亲。变形链球菌是最主要的致龋细菌,90%以上的成年人携带,只是致龋性高低不同。但这一细菌在初生婴儿的口中并不存在,1岁以后是重要的感染窗口期。在这一易感时期如果没有感染,以后细菌就很难在口腔中生存;如果被感染,细菌将一生存在,难以彻底清除。

用具:漱口水;指套牙刷儿童牙刷。

操作:

1-4.同6-12个月。

5.帮助宝宝早晚刷牙,教会宝宝饭后或吃东西后会漱口。

注意:

1.作为父母不要和婴儿口对口亲嘴,不要咬碎食物喂养宝宝,不要共用餐具,也不要用嘴吹宝宝的牛奶、菜汤。这一切都是为了阻挡亲子之间唾液的交融,截断变形链球菌传播的途径。

2.防龋是这一时期的重点。使用含氟牙膏是防龋的重要手段,推荐从3岁开始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3.从3岁开始可以考虑做1次乳磨牙窝沟封闭或全口牙齿涂氟。

TIPS:窝沟封闭的最佳时间

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第二恒磨牙11-13岁,双尖牙9-13岁。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宝宝的护牙小知识,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制定的,让大家了解了不同阶段宝宝牙齿的不同情况,这样才能很好的在每个阶段都护理好牙齿。

正常婴儿一般约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但有的婴儿出牙稍晚,甚至相差3-4个月,也不能算作异常。临床上,1岁左右才出第一颗乳牙,仍可以认为属于生理范围。

宝宝出牙无痛苦,也不会感染

正常出牙并不痛苦,一般亦无特殊症状。有时婴儿出牙前有短暂的睡眠不安,体温微升等现象,大多发生在初次出牙时。

出牙前局部牙龈因充血而发红微肿,这时如过分擦洗,则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红肿过后由于牙齿压迫而又变白,最后牙尖或切缘突破牙龈而牙齿冒出。

婴儿出牙时若不注意口腔清洁,很容易引起牙龈和黏膜的感染。这时期婴儿最易发生纤维渗出性口咽、溃疡假膜性口炎,并多伴随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饮食困难等。应特别注意口腔清洁,尤其是哺乳前应洗净奶头。上述情况,除感染外均属于生理现象。

有人认为出牙时可有高热、腹泻、气喘甚至痉挛、昏迷等,但很难认为这些症状是由于出牙所引起,应考虑其他原因。

婴幼儿护牙4阶段

胎儿期

很多妈妈认为,牙齿萌出后才会有牙的问题。实际上,在胎儿时期孕妇的行为习惯、疾病等因素,已经对胎儿未来牙的发育造成影响。母亲怀孕期间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宝宝出生后牙齿就会有色素沉着。母亲怀孕期间罹患某些疾病,也会对胎儿的牙胚发育产生影响。此外,早产儿、低体重儿龋病的发生率要高于正常人群。

因此,在怀孕期间,准妈妈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健康,保障胎儿健康成长。

0-6个月

重点:口腔和牙龈的清洁十分重要,为乳牙萌出准备清洁环境。

用具:白开水、消毒纱布。

操作:

1.两顿奶之间,要多喝一些白开水。既补充了水分,又清洁了口腔。

2.吃奶后或定时为宝宝清洁口腔和牙龈。操作者洗净双手,用消毒纱布裹住食指,蘸白开水,逐一清洁口腔各部位,再换一块纱布轻轻按摩牙龈。

6-12个月

重点:宝宝6个月前后,出第一颗乳牙,并陆续出齐四颗乳切牙。要清洁牙齿、按摩牙龈,帮助出牙。

用具:白开水、消毒纱布;刺激按摩用具如磨牙棒、磨牙饼;消毒棉棒;指套牙刷。

ys630.coM延伸阅读

养肝护肝知识有哪些


肝脏是我们体内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之一,所以我们在平常,不管是在饮食方面,在情绪方面,都要保护我们的肝脏,所以,当前有很多的人,为了自己的肝脏更健康,想具体了解一下,养肝护肝知识有哪些?为了你能尽快了解,就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肝就像一个中央银行,负责管理身体三大货币(气、血、水)流通。情绪、睡眠、饮食甚至药物等,均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保肝,顾名思义就是保护肝脏的意思。但保护肝脏并不是把肝脏包起来不让病毒来侵犯,这里的保肝至少含有三种意思:即减轻肝脏负担,增加肝脏营养和改善肝脏供血。

如何养肝护肝知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平稳情绪

中医提到“怒则伤肝”,情绪起伏过大,很容易影响到肝。通常自我要求高、急躁、完美主义的人,较容易产生焦虑、不安,这在中医里是属于较易产生肝火的体质。

肝属木,木喜调达。可以把肝想象成一棵大树,树木喜欢自由、无拘无束,因此,养肝首重情绪调节、心情愉快。

足够睡眠

肝主藏血,黄帝内经素问篇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足够的睡眠,肝脏才可以得到完全的修复。

以中医观点而言,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血液流经肝、胆,此时应让身体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则肝的修复功能受到影响,体力无法恢复,连带思考能力也会变得迟缓。

睡眠品质不佳,也会造成肝火上升。因此专家建议,晚上不适宜从事太过耗损脑力的工作,容易影响睡眠品质。

适当的休息则有助于强化肝脏

平时累了就要休息。对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

我们的身体很敏感,只要忙了、累了,就随时调节、抓空档休息,比如中午睡午觉,通常疲倦的感觉都可以清除。

饮食清淡

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油炸、咖啡、茶等,也是引起肝火的原因,尽量避免过量食用。

以上就对养肝护肝的一些知识做了具体的介绍,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要保护自己的肝脏,所以要对以上内容有一个具体的了解,通过了解,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不管是在饮食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为了自己的健康,都要保护好自己的肝脏器官。

中医养生保健小知识有哪些


养生是很重要的事情,最近很多人都喜欢进行养生,目前中医方法养生是很不错的方法,很多人都觉得用中药保健,效果来的会更加快一些的,但是很多人对中医养生方面的知识还不是特别的明白,那么中医养生保健有哪些方面的小知识呢,下面就针对中医养生进行全面的深入了解一下。

醒后慢起

早晨醒来之后,一定不要猛起,而是要缓缓坐起,猛然起床会使血往上冲,造成血压突然变动,引起头晕等症状。可以闭着眼做一些伸拉四肢的动作,会非常有助于清醒。比如:将左右膝盖分别曲起使劲掰向身体另一侧,用双手把一个膝盖抱在胸口维持10秒,仰面躺着,双手尽量向后伸直,以鼻吸气,以口呼气,身体维持5秒不动。

喝一杯温开水

经过一夜的睡眠,没有一滴水的摄入,人很容易脱水,而一杯温开水是有益的补充,这对于肠胃也起到了清理作用,还能清清口,帮助你从睡眠状态中清醒过来。

早上排便

在中医认为,人体的十二经络对应十二时辰的养生,早晨是人体大肠经活动旺盛是时候,此时排便最适合时宜,这个好习惯一经养成,你会终身受益。如果还没这个习惯于也不要着急,要努力去培养,比如多吃高纤维食品,如白菜、白薯等粗粮,并且在早上起来后不管有没有都去下侧所,久而久之,习惯会成为自然的。

希望通过上面的中医养生帮助到更多的朋友,大家都知道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利用中医就能够很好的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各种疾病,所以中医养生是每个人都很关注的事情,通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大家也知道生活中应该怎么样去进行养生了,希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能够有好处。

冬季养生保健小知识有哪些


冬季进行养生是非常好的,很多城市的冬天雾霾非常严重,对身体的影响会出现,就需要进行这方面的保养,而患者使用冬季养生保健则能避免这些危害。那么冬季养生保健小知识有哪些呢?其法主要遵循这样的原而,可做精神、食物或是起居类的养生保健,其方法均与饮食、运动有关,同时也要结合环境等的变化养生。

一.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冬季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以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黄帝内经》中“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意思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

二.多食温热,少食寒凉冬季养生要以食物养生为辅。传统养生学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三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保暖,应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等。

三.早睡晚起,避寒保暖冬季养生贵在空气新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研究表明,冬季清晨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因夜间温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待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才能升高向空中去。

特别是冬季的清晨常常有雾,雾天不仅给交通造成不便,也能损害人体的健康,自古就有“秋冬毒雾杀人刀”之说。据测定,雾滴中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雨滴高出几十倍。如果冬季清晨在雾天锻炼,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快,会更多地吸入雾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的温度要适宜,室温以18℃~25℃最合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健康不利。室内温度过高,会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感冒;室内温度过低,人体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外出所穿的棉衣应以纯棉布为宜,要松软轻便、贴身暖。冬季人体还要特别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

冬季养生保健小知识有哪些呢?冬天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保暖,天气冷要穿着合适的衣服,但也要防止穿多了身体不适。在运动方面则要合理的分配运动,此时适合室内的运动,如瑜伽、跳舞、室内游泳等。而饮食则是多吃汤类食物,汤里添加多种药材或是补品等,这样利于身体的恢复,其养生功效则是最合理的。

老年人养生小知识有哪些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许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老人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到了老年人社会,因此怎么样保护老人的健康,能够让老人获得更加的长久这已经成为了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养生是非常适合老人的一项活动,它能够帮助老人更加的长寿,那么你知道老年人养生小知识有哪些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说一说。

三高:

食物要高新鲜度、高纤维素、高蛋白质。

三不宜:

1、饭后不宜剧烈活动。

2、饭后不宜洗澡。

3、不宜吃刺激性的辛辣食物。

三餐:

1、早餐:吃饱,为一天的热量打下基础,特别是上午,是人精力教旺盛的时候,需要有充足的热能供给。因此,早餐不但要吃饱而且质量要好,可食用牛奶、鸡蛋、豆浆、面包、蛋糕、馒头等。

2、午餐要好,因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补充上午的热量消耗,另一方面还要为下午供给热能。所以,应丰富些,主食、荤菜、素菜都应该有。

3、餐:宜少,以清单为佳,主食可为米粥馒头,蔬菜为宜。因为晚饭后,一般都是在电视

机前度过的,有的看一会书就休息了。由于活动少,睡后血液循环减低,如晚上吃得丰盛,大量血脂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并且吃得多了,肠胃的负担加重,肚子会不舒服,甚至梦多或者睡不好觉。

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当本着上述原则,吃少、吃好、少荤多素、清淡为主。

四度:

1、硬度:老年人肠道蠕动减弱,消化功能较差,粗糙坚硬的食物不易消化,如果食没有煮烂或不易爵碎的较硬食物,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

2、温度:老年人的胃肠黏膜变薄,腺体和小绒毛逐渐萎缩,对食物的刺激十分敏感。如果进食过烫或过冷之食物,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影响消化功能。如经常进食过烫的食物,食道的防御功能下降,也易增加老年人罹患食道癌的危险性。

3、速度:进食时,实物通过咀嚼肌和牙齿的协调作用,食物被切割得越充分。这样,就扩大了食物和肠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化功能下降,如果不充分。

这样,就扩大了食物和肠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化液充分发挥作用。老年人的牙齿较稀,加上消化功能下降,如果不充分细嚼,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的老

年人镶有单个假牙,如果囫囵吞枣,进食过快,还易将假牙吞入食道和胃壁,造成上消化道出血。

4、饱肚:吃得过饱,食物不能被全部消化,会有许多未消化的食縻团在肠道中长时间停留。经细菌发酵后产生较多的气体使人感到腹胀和不适。老年人长期吃的过饱还有罹患胃下垂的可能。

五低:

1、低盐:每天2克便满足人体的需要。

2、低糖:过剩的糖会使人发胖,增加心脏负担,减少肺活量,诱发糖尿病。

3 、低脂:过多的摄入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

4、低胆固醇:摄入过多胆固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每天1—2个鸡蛋对健康有益。

5、低刺激性:摄入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疾病。

六宜:

1、宜早:人体经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些饮食,精神才能振作。

2、宜缓:吃饭细嚼慢咽利于消化。

3、宜少:人体的营养来自饮食,但饮食过量也会损伤肠胃等消化器官。

4、宜全:饮食五味不可偏亢。

5、宜暖:胃喜胃暖而胃寒,凡饮食中之生冷,瓜果皆宜食用适量。

6、宜软:硬坚之食,最难消化。

7、七分饱:不饱食或过食,对养生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养生小知识有哪些,看着上面我们介绍的三高,四度、五低等你是不是也已经了解了到了老年人如何养生会比较好了吧。老年人养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对于老人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大家在注意饮食的时候也适当的锻炼,这样养生会更全面哦。

中医养生小知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针灸是通过将针具按照最适合的角度慢慢刺入患者身体里面的穴位之中,然后运动捻转一提插等方法来刺激患者的某一特定部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和气血等目的,以起到调理身体以及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接着呢,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针灸中最为常用的几个穴位。

三阴交穴:针对妇科病皆有效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作用:三阴交穴属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经交汇之处,又名女三里,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刺激三阴交穴,对于任何妇科疾病都有一定效果。比如痛经、月经不调、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气血不和、手脚冰冷等等。

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者,在月经开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钟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

足三里穴:人体保健第一要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前外侧下方凹陷处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的位置。

作用:足三里号称人体保健第一要穴,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之说。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常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很多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溃 疡、急性胃炎、胃下垂、呕吐、肠炎、便秘、胆囊炎、胆肾结石绞痛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对解除急性胃痛效果明显。

操作:每天用拇指轻轻按揉足三里,每次时间维持在两到三分钟,力度只要感觉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如果处于一些紧急情况,例如胃痛急性发作了,但是所穿的裤子却是很紧,这时可以用鼻尖隔着衣物来刺激这个穴位,以症状减轻为度。

膻中穴: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位置:膻中穴位于我们身体的正中间上面,具体在第四根肋骨,两乳头连线的中间点的位置。

作用:刺激该穴能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尤其是可有效治疗各类气病,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还可以治产后缺乳、乳腺炎、肋间神经痛、胃贲门痉挛等病症。

操作:可双手交叉,握空心拳,然后捶打这个穴位。也可将一手四指并拢,用指腹顺时针打圈按揉或从上自下推揉,每天不少于100次,持续2至3分钟。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关元穴:对症阳虚畏寒、宫寒不育

位置:位于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古有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之说。

作用:此穴有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的作用,治病范围广泛,包括妇科类的白带病、痛经、各种妇科炎症,男科的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等。每天坚持点按或灸穴位15分钟,有助提高性功能,对腰部发冷、阳痿、早泄及体质虚弱者效果更好,还可治突发的昏厥。

操作:可用隔姜灸法,用一片薄薄姜片上面扎一些小孔,贴在关元穴上,然后用艾柱来灸,一次15分钟左右,感觉穴位处潮红即可。阳虚畏寒、宫寒不育者,疗效更显著。

肠胃疾病

通过中医针灸的方法可以各种肠胃疾病,例如胃溃疡,针灸调理可以增加胃部粘膜下血液流量,促进肠胃蠕动,有助胃溃疡愈合。中医针灸对急性慢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厌食、腹泻、胃下垂等疾病的治疗效果都非常的好。还有用针灸刺激支沟穴和照海穴两个穴位可以有效治疗便秘症状。

眼科疾病

针灸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结膜炎、白内障等眼科疾病。治疗眼科疾病可以采用针灸治疗方法之一的耳压法,也就是把菜籽埋于耳朵内部的相关穴位之下,使得这些穴位可以长久接受凉性刺激,以起到治疗调理作用。

涌泉穴:可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

位置:位于足底部,脚趾向下弯时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

作用: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结实、行走有力。按揉此穴,还可改善急性心绞痛症状。涌泉穴对咽喉肿痛、头痛、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癫痫、不孕、月经不调、怕冷、阳痿、遗精、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有疗效。

操作:每晚温水泡足后,先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直到足心发热。每天临睡前按摩此穴,可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按摩时要做到清静平和,才可事半功倍。

针灸治这些病挺好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患者常会因此感到神经疼痛,常常靠吃止痛药缓解疼痛,但长此以往,容易对身体造成别的危害。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主要通过针灸加上放血、拔罐等方式进行,通过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可以很快减轻疼痛,1到2周就能有效果。

面瘫

面瘫也是针灸科里疗效较好的病种之一。治疗方法主要方法有针刺,电针外加红外线灯照射以减轻患者炎症,有时还结合表情肌康复训练。针灸治面瘫主要起温通经络,荣养筋脉的效果,可以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一般治疗3到4周便能痊愈。比起其他治疗方法,针灸疼痛少,疗效快,而且还没有毒副作用。

慢性便秘

消化系统疾病也比较适合针灸治疗。得了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一吃药就会呕吐腹泻,针灸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用吃药就能治疗肠胃疾病。慢性便秘也能通过针灸治疗,针灸能通过对腹部穴位的刺激,促进肠胃蠕动,有效缓解患者便秘症状。夏淑文医生补充,针灸加上食疗,比如喝点蜂蜜吃点香蕉,效果会更好。

宝宝扎牙顺序


宝宝牙齿萌出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长牙的顺序,当然这种长牙的顺序并不是特别严格的,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左右牙齿会对称长出来,最常见的就是先长下牙齿,然后在长上牙齿。在孩子长乳牙期间,家长一定要教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的习惯,平时要注意刷牙,吃过东西要漱口等等。

宝宝扎牙顺序

宝宝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宝宝牙齿萌出早、有的宝宝则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宝宝长牙先后顺序都遵循一定规律,左右牙齿对称发育,宝宝长牙顺序具体如下:

1、中切牙:下颌2颗( 6个月);上颌 2颗(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2颗(7个月);上颌2颗 (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2颗(12个月);上颌2颗(14个月)。

4、犬牙:下颌2颗(16个月);上颌2颗(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颗(20个月);上颌2颗(2岁)。

有个别宝宝牙齿萌出顺序不对,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通常来说,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出小乳牙,有的宝宝则晚到出生后10个月,甚至一年。每位宝宝身体发育情况不一样,长牙时间有早有晚,宝宝在出生后18个月内开始萌出乳牙都属正常。

宝宝长牙顺序不对

按顺序萌牙只是一般规律,但有的宝宝长牙顺序不对出现颠倒也不在少数,只要牙齿质量好,就没有关系。

出牙顺序不对,这与先天的遗传有关,也有可能是由于宝宝缺钙造成的,到医院检查下是否缺钙,按医嘱补钙。要注意宝宝钙的补充与吸收,如果进行母乳喂养,也要注意适当补充钙为好。

当宝宝牙齿萌出来时,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的口腔清洁。在喂奶或食用其他辅食后喝几口白开水,用以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切忌让宝宝含着盛有奶液或其他饮食的奶瓶入睡。

秋季疾病预防小知识都有哪些?


秋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季节,因为与其他季节相比,秋季的温度是十分适宜的,秋高气爽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在很多地区,每当到了秋季就会发生一些疾病广范围传播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季节里,就应该学会应该如何预防流行性疾病。那么问题来了,秋季疾病预防小知识都有哪些?

1、补水

充足的水份,研究么现每天多喝水对预防肾病,结肠癌等疾病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2、吃橘子

研究发现秋季每天吃一个橘子对预防口腔癌,胃癌,喉癌,骨质疏松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多吃坚果,坚果对预防糖尿病,代谢综合疾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可减少心脏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多吃豆制品,豆制品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病率。

秋季是很多蔬菜水果上市的季节,日常要多吃这些应季的蔬菜水果,同时要注意慎食一些对脾胃有影响的食物,同时要尽量减少冷热不分开的饮食坏习惯。日常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多注意清淡饮食,避免不洁的饮食习惯。

秋季饮食还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比如可以适当的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制剂,多吃一些具有滋阴益气,化痰止咳的作用的中药,像胖大海,杏仁,百合,沙参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的身体较虚的话,也可选择一些补气的中成药进行服用。

适当的喝些滋阴润肺的粥品,如百合粥,银耳粥,等都能起到一定的养阴润肺之功效。

3、调养起居

秋季的昼夜温差,早晚的温差相对较大,因此日常要注意及时的增减衣服。再者中医认为早睡对于收敛神气,减少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4、适当的运动

秋天适度的运动对增加人体的肺活量,促进呼吸道循环有一定的帮助。像登山,散步,秋游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一来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二来也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5、调节湿度

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注意给身体及皮肤补水。

老人养生小知识有什么内容


老人需要重视身体的保健,特别是老年人养生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关注老人养生是社会上很重要的事情,老人养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但是老人养生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呢,需要了解老年人养生的知识,才能够更好的照顾老年人,所以老年人如果想养生的话,就应该适当的进行一些锻炼,那么具体的老人养生知识有哪些呢?

1、健身强体八字经

“童心、龟柔、猴行、蚁性”若能坚持做到即可延年益寿。

童心:尽量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恢复到童年的心理状态,抛开一切烦恼,做个“顽童”。这样,心胸坦然了,免疫系统功能也加强了,自然就不易染病。

龟柔:注意学龟柔,与人和蔼相处,不要一点小事就动怒,更不要出言伤人。若常与人争、动肝火,容易患高血压,这种性格的人,一旦患有高血压与冠心病,极容易发生脑溢血与心肌梗塞。

猴行:人到中老年,活动少,躯体缺乏锻炼,肌肉会慢慢萎缩,内脏功能也逐渐衰退。若学猴子那样多活动,能使体内气血畅流,不易发生脑血栓或心肌梗塞,同时躯体与内脏的功能得以维持正常,衰老的进程会延缓,自然就可益寿延年。

蚁性:人到中年,其性格往往变得比较孤僻,步入老年,更易患孤僻症,不大愿意与人往来。这样,烦恼就容易缠身,从而衰老现象也就来得早些。如果像蚂蚁那样成群活动,平时多与人接触,多与人谈谈心,相互交流,可以使自己过得轻松愉快。由于闲聊也有益健康,谈话要用脑,可促使大脑运动加快,脑力活动加多,从而促使大脑思维,防止大脑的衰老。

2、血压的形成与标准

血压是指血液流动在血管内对动脉壁所产生的压力。血压的数值为Kpa(千帕)或mmHg(毫米汞柱)表示。1Kpa=7.5mmHg。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规定为:收缩压90-140mmHg(12-18.7Kpa);

舒张压60-90mmHg(8-12Kpa)。

3、如何确定高血压

血压有无增高,要通过血压计测量才能确定,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并无什么症状,只有少数会有头晕、头痛、失眠、心慌、气短、乏力、耳鸣等表现。但大多不被重视,以致最后发生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中中老年人应主动定期检测血压。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即为高血压。但应在不同日期检测三次均升高才能确诊。

老年人最容易产生身体的各种慢性疾病,比如老年高血压等,不同的原因产生老年疾病确实是很多的,只有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尤其是要重视老年人保健,才能够让老年人更加的健康,只有关注老人养生知识,全面的了解一下老年人养生,才能够减少各种的身体疾病。

治疗宝宝湿疹小妙招有哪些呢?


宝宝有出现湿疹的情况其实是很多简单的,但是对于春日人父人母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有些棘手。湿疹的出现会有明显的症状,孩子的身上会出现不规则的红肿和瘙痒,孩子一定会出现哭闹。家长们只要懂得一些处理湿疹的小妙方,就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根治了。

宝宝湿疹喝菊花茶的方法

方法:白菊花6克、连翘6克、甘草3克,熬水代茶饮用即可。

作用:其中白菊花和连翘有很好的祛风止痒和清热解毒的作用,甘草主要起调味作用。经常给孩子喝一些,对缓解湿疹病情有一定的帮助。

辅助:在内服药基础上,家长还可以配合中药外洗,方法是取黄柏10克、紫花地丁、地肤子、白藓皮各15克煎水外洗。

菊花茶:菊花两钱,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皮炎湿疹患者宜多喝茵陈陈皮茶、菊花茶等降炎的茶类。

治疗宝宝湿疹小偏方

1、

茵陈陈皮茶:茵陈、陈皮各三钱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燥湿。

2、

银花茶: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3、

薏米粥:薏米一两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4、

荷叶粥:粳米一两,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

5、

地榆祛脂汤:功能祛脂。燥湿,止痒。主治脂溢型婴儿湿疹。地榆20克、黄柏20克、野菊花20克、苦参20克、百部20克、白藓皮20克、蛇床子20克、他肤子20克。每日1剂,加水2000毫升煎至1250毫升左右。置盆内熏洗患处。每日洗3一5次,每次洗15分钟。服药期间妈妈和湿疹宝宝均不宜吃肥腻食物。

6、

用1/4瓶霍香正气水兑水(一次性纸杯量),每天给宝宝擦洗患处,再涂上红霉素眼膏。每天可以多给宝宝洗几次,效果好。

宝宝有哪些护牙小知识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