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药须知:服药需从小剂量开始

老人长寿从养生开始。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进行不同人群的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您阅读养路上网站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老人用药须知:服药需从小剂量开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核心提示:用药时做到“四要、三注意、二不要”:即要遵医嘱服药、要告知医生所用药物、要保存看病资料等、要定期检查,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身体的变化、注意饮食的选择;不要自行改药,不要道听途说,错把保健品当药物。


年纪大的人难免有个小病小灾,但很多老年人急于康复,常常不按照医嘱,擅自增加服药剂量和服药次数,引来了本不该有的副作用。而对于脏器功能逐渐减弱的老年人来说,用药时更要“以少为贵”。


1.剂量要减少。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药物发挥疗效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比起年轻时,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吸收药物可能变慢;肝药酶的生成及活性逐渐减低,使他们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易发生不良反应;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更容易蓄积中毒。以上情况都提示老年人用药应因人而异,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患病程度等调整用药方案。


2.品种少而精。


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可能无意识地误服、漏服或多服药物,若用药品种过多更容易出现这些情况。


3.用药应适度。


老年人对疾病的治疗目标也不宜定得过高。有时过度治疗可能比疾病本身危险性更大。例如老年人高血压大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血压降至135/85毫米汞柱左右即可,血压太低可能诱发脑卒中。


相关阅读

老人剂量不等于成人剂量


近日,门诊碰到一老年患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时误将1片服为2片,导致休克,经抢救才化险为夷。在此,有必要提醒老年患者,服药时应特别注意。

注意药物的剂量首先是按医嘱服药,其次才是按说明书服药。因老年人吸收、代谢功能减弱,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延长,从而易导致体内药物的积蓄,产生某些毒性反应。所以不能以成人剂量为准,一定要严格按医嘱用药。对抗生素以外的其他药物推荐使用成人半量或1/3量为起始量。另外,药物剂量的换算多以毫克为单位,少数以克为单位,希望老年患者搞清每一片的剂量后再服用,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注意服药后的反应由于老年患者的多病性而将多类药联合服用非常常见。老年人体内平衡作用逐渐减弱,致使部分药物易产生不良反应,所以服药后要观察有无不适,有不适者应及时到医院看医生。若有条件在血药浓度监测下用药,则更为安全可靠。临床上曾遇到一位老年患者,将输液后的不良反应误认为是感冒,后经护理人员详细询问后才得知是药物延迟反应,便及时更换了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加强配合,才能正确反映用药后的效果。

注意中西药的服用方法有不少老年患者图方便,将中西药一起服用,这是不妥当的。在中西药都需服用时,中间最好间隔1小时为宜,以免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减轻药效或增加副反应。

健康前腺 从小习惯开始


现在一家大型地产公司担任项目经理的马先生事业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只是身体上的“隐疾”却如一根鱼刺般卡在心头:最近他总是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有时一晚上要起来六七次,偶尔前列腺还会有刺痛的感觉;有时想和太太温存一番时,总是力不从心。年仅34岁的他总是很困惑:怎么自己年纪轻轻就不行了呢?

马先生的病情是比较典型的生活方式病,由于工作的原因,每次应酬都要喝很多酒,刚开始只是胃偶尔有点不舒服,喝起酒来也就毫无顾忌;作为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压力大、加班加点是常事,睡眠不太好,难得有休息的时间,他不是抓紧时间补觉就是在家里打打游戏放松下,一年下来几乎很少去运动。

像马先生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些“成功男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但是金钱和地位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性”福。在节奏快、竞争强的环境下,“成功男士”们往往过早地消耗了健康,尤其是中青年白领,事业日益走向成功时,性功能却在走下坡路。在他们身上,不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体现地更为明显:如中年男性高脂饮食、缺少运动、心理压力大、嗜烟、酗酒、劳逸失调、夜生活无节制等,只要与其中一项沾了边,就会祸及“性”福。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和近年来男科疾病日趋低龄化、患病人群日益增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健康的现代生活习惯成为了男性“性”福的“隐形”杀手,男性健康危机四伏。

烟不离手、长期久坐不动、熬夜、饮酒过度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破坏机体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功能而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袭,前列腺便极有可能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

专家指出:长期在高压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以及长时间的办公、开车、熬夜、焦虑会致使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急速增加,而前列腺是男性重要的附属性腺,一旦发生疾病将危害男性的整个生殖系统健康,危害巨大。

不良生活习惯除了大大提高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使得越来越多的男性病中难以自拔外,如果在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的同时做好养护工作,很可能使得治疗成果前功尽弃。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慢慢治疗。在腺体遭受破坏后,即使得到及时修复,相对于未患病的正常腺体还是要脆弱许多,要保证它不再复发,重要的就是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这就需要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前后始终注意日常保养。

而“成功男士”恶劣的生活习惯使得临床中由于治疗与养护不能同步,导致反复发作,这也是前列腺炎治疗屡屡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前列腺等男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导致精囊炎、睾丸炎、膀胱炎、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症等多种疾病,甚至发展为慢性肾炎和尿毒症,为身体带来巨大的病痛,增加家庭的负担。

老人用药需掌握五先五后


一、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二、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三、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四、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五、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老年人用药 要从小做起


年龄的增加往往伴随着各器官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功能的减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因此,老年人用药时,掌握剂量很重要。


老人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性是不同的。有的是靶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疗效增加,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凝药、利尿药和降压药等;有的是靶器官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疗效降低,如受体激动剂与阻滞剂等。疾病之间、药物之间相互影响,都可能导致用药不良反应增加。


老年人要在熟悉各种药物、各种剂型特点的情况下,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针对病症的安全药物,切不可自行选择药物,或随便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加减。对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应从“最小剂量”用起,即按药品说明书上“成人量”的1/5、1/4、1/3、1/2、2/3、3/4等顺序用药。一般推荐用成人剂量的半量或1/3量为起始剂量,然后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病情改善的情况,调整稳定至合理剂量。


但要说明的是,有些口服药物不能掰开或碾碎,因此需要通读一下说明书的用药指导。如一些肠溶片、控释片、缓释片,由于表面有特殊的材料,往往不能掰开服用,但是表面有特殊划痕的除外。


总之,老年人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剂量可相差数倍,如解热镇痛药、β-受体阻滞剂等,所以主张实行个体化给药,有目的地进行药物检测,细致观察用药效果和反应,找出个体用药规律。老年朋友应该积极配合医师,尽快掌握最合理的用药剂量。

老人用药少而精


调查显示,目前老年人日常用药少则3-5种,多则7-9种,这其中既包括医生开的部分治疗药物,也包括老人或孩子轻信广告而自购的所谓营养保健品。老年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严格遵守每几小时需服药一次的等待中度过的。

然而,医生们在对现代老年人所具有的强烈自我保健意识感到欣喜的同时,不免又多了几分忧虑:大部分老年人缺乏对药物的性能、药理常识的基本了解,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盲目吃药常常适得其反。

随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在发生变化。如心脏指数每年下降0.8%左右,肾血流量每年减少1.9%,肝血流量减少1.5%,脑血流量减少0.4%。70岁左右的老人,平均胃酸缺乏20%-30%,老年人体内总水分减少10%-15%。这些机体脏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减退,尤其是心、肾功能的减退直接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清除。另有统计资料表明,使用1-5种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使用6种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可见同时服用大量药物或长期不规范用药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老年人用药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明确诊断,对症下药。首先应当权衡利弊,确定是否需要用药。许多疾病只要合理安排生活、调理饮食、加强锻炼便可不治而愈。老人切忌动辄服药,应消除完全依赖药物的不良心理。如高脂血症的患者,首选当是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而不是马上服药。

2.个体化给药。由于老年人存在个体的衰老、受损程度及药物治

疗史不同等众多相关因素,对药物效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日常用药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对许多药物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及时调整。药物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通常我们推荐的剂量为成年人剂量的1/4-1/3,然后逐渐加量,直至最低安全有效维持量。如普萘洛尔、哌替啶、吩噻嗪类药物的使用,因个体用量差异较大,当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用药时间的长短亦应视病情及个体反应而定,尤其是对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不应连续用药到疾病完全治好才停药,当遵循中医学所提倡的“中病辄止,不可过剂”的用药原则,以免人体元气大伤。

3.用药宜精,药量宜轻。部分老年人仍存有“药味多,用量大,花钱多,疗效好”的错误观点。殊不知老年之体由于正气不足,脏腑亏虚,生理功能减退,已不堪重剂。药量应力求适中,既要避免杯水车薪,药不胜病,也不能药过病所,诛罚太过。所以,处方用药贵在精,用药以味少而胜多。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但也不可急于求成,用药也应有主次、轻重缓急之分。

4.联合用药选些中药。为了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宜以小剂量为好,如不足以产生疗效,就需要联合用药。如小剂量利尿剂加中药健脾利湿或温阳利水方治疗老年人水肿,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对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老年患者,我主张尽量联合中药治疗。

5.加强用药后的监测。对于需长期服用药物的老年人来说,如应用头孢类和氨基甙类抗生素以及噻嗪利尿剂,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状态;对长期服用地戈辛、氨茶碱的患者应尽可能到有条件的医院做血药浓度监测,以便医生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计算用药剂量的方法


老人出于身体的特殊情况用药时就要首先权衡治疗药物的利与弊,特别要注意持续用药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老年人因吸收、代谢的功能减弱,使得药物在血液中半衰期延长,很容易导致体内药物蓄积,增加某些药物的毒性反应。因此,老年人服药时,除注意服药的方法,还要考虑药物的服用剂量。

诊断一经确立,就要首先权衡治疗药物的利与弊,特别要注意持续用药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在多药合用时,更应考虑可能发生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 药品说明书的剂量多指成人剂量,并不完全适合老年人。

老人的服药剂量如何计算

一般来说,老人的服药剂量,应按年龄调整:即60岁用药剂量是成人用量1/3,70岁用药剂量是成人用量1/4,80岁用药剂量是成人用量1/5。 另外,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用成人剂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

如果不知采取何种用药量时,应按说明书提示的最小剂量开始服用,或按医嘱服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剂量多以毫克为单位,少数以克为单位,老年人减量服用时,应认真查看药物的剂量单位,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此外,老年人因体内平衡作用减弱,致使部分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服药后需留心观察有无不适症状,并及时就医。

老年人的患病率高于年轻人,而且常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数种药物合用,持续用药时间又长,容易产生不利的互相作用。一般来说,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种数、用药时间呈正比。据报道,在住院患者中,年龄高于80岁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而10至30岁人群发生率仅3%。因此,专家建议,给老年人用药从低剂量开始为好。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开始用成人剂量的1/3 ;70岁以上用1/4 ;80岁以上用1/5 。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最佳剂量。同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保证用药安全。

老人用药有新知


有的老人还相信广告的不实之词,哪种药广告见得多,就买那种药。更有甚者,许多老人听信那些街头游医、江湖骗子、“祖传名医”等人的话,买回一些“偏方秘方”。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它们由旺盛逐渐走向衰退,身体的各种疾病也会随之增多,药品的使用也就自然多了起来。但由于老年人在经济上的弱势,他们中的部分人往往会凭自己以往对某种疾病的经验,自主购药,简单选用。有的老人还相信广告的不实之词,哪种药广告见得多,就买那种药。更有甚者,许多老人听信那些街头游医、江湖骗子、“祖传名医”等人的话,买回一些“偏方秘方”。这是因为他们的潜意识中总认为多服药比少服药好,服了没有坏处。还有些老年人喜欢经常食用一些“保健品”,他们认为服用保健品的好处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其结果也是危害深重的。老年人用药必须三思而后行,绝不可盲目。

一般说来,老年人用药的种类分为两类:老年疾病治疗用药和抗衰老保健用药。这些药物的使用通常有以下几点值得广大老年人注意:

首先,老年人要依据自己的年龄变化适量用药。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老年人的肝脏因为退行性变化,其解毒功能和代谢功能明显下降,药物容易积蓄于体内,发生药物中毒的可能性会加大。老年人的。肾脏同样也会因为年龄的关系日趋老化,从而产生肾小球动脉硬化症,使肾血流量减少。而肾脏是药物和代谢产物排泄的重要脏器,老年人肾脏功能的显著减弱,也会使药物蓄积体内而中毒。还有,老年人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也比年轻时差,有些药物用多了,会引起老年人精神上的反应或者使其失去对药物的敏感性,用少了又达不到目的,如安眠药、抗生素类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用时必须慎重考虑其剂量。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的老人药物剂量应在壮年人的用量上减少5%,70岁以上减少10%,80岁以上减少20%,具体用多少,老人应按医嘱或根据自己体质的情况来掌握。其实,多大年纪用多少药,教科书和药物说明书上都不会有很详细的介绍,这要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病人自己以往的药物使用情况来判断。对于保健品一类用药,老人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些保健品当中含有一定的激素类药物,使用时也必须相应减少用量。

其次,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药物。老年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要把每次看病以及用药的详细情况记录保管好,不要到需要时手忙脚乱。比如说,肝、肾功能情况,有没有慢性胃肠方面的疾病,有没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对药物有没有过敏史,何种血型以及血压多少等,都必须有详细的记录。服药方面要按医嘱按时按量,不要稍好一点,就停止服药,或者情况加重,就加重剂量,这都是用药之大忌。用药中如果出现用药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红斑、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心率变化等,都必须及时告知医生,不要擅自主张,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再次,老年人要明白“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在临床上,笔者发现很多老年人,喜欢动不动就用“三大素”:维生素、抗生素和激素,以为这些药是万能药,什么疾病都可以治疗。他们殊不知,任何药物用久了,都将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和不良后果,因此,这些药物没有必要时就不要随便使用。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一定要正确掌握一些常规用药知识,包括一般疾病的常用药有哪些,怎样使用等,像急性心绞痛发作,老年人除了知道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外,还要了解怎样使用以及常规使用量等。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人还应担负起监护老人用药的重任,即认真执行好医嘱,按时给老人服药。对于神志不清的老年人,家人更要认真护理,而且要把药物放在老人接触不到的地方,以防老人多服、误服。

老人用药防哪些


由于老年人自己行动不便,记忆力不好,服药品种太多等原因,再加上体内各脏器储备能力减弱,对药物的应激反应也变得脆弱,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安全范围变小,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排泄变慢,故容易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所以说,我们千万不可忽视老年人用药问题。

老年人用药要注意防止出现以下问题:

一防种类过多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力欠佳,药物种类过多,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二防用药过量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三防滥用药物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四防长时间用药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尤其对那些毒性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

五防长期用一种药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六防滥用三大“素”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将它们当成万能药、预防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七防依赖安眠药老年人大多数睡眠都不太好,但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脑涨、步态不稳等,久用还可成瘾并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安眠药为辅。安眠药只宜用于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必须应用时,最好交替轮换使用毒性较低的药物。

八防滥用泻药老年人易患便秘,为此常服泻药。其实老人便秘,最好用调节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方法来解决,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老人用药 分清先后


一、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二、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三、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四、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五、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来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人用药须知:服药需从小剂量开始》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长寿从养生开始”专题。

老人用药须知:服药需从小剂量开始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