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该如何调养脾胃不和

大暑节气女性如何养生。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面对四季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大暑节气该如何调养脾胃不和”,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近连日的高温让我们胃口越来越差,很多女性脸色明显没有其他季节要好。另外,会常伴有失眠,吃得少反而体重却上涨了,其实这都是因为脾胃不和造成的。脾胃不和多半是由于气血不足的原因引起的,血亏就会引起气虚。因此想拥有好气色,容颜不老,就要注意养血,养脾也是在养血。那么脾胃虚弱该如何调理呢?

大暑该如何养脾


1、泡脚暖胃

脾经和胃经都始于足部,可以通过对峙泡脚来温暖脾胃,养气血。睡前,坚持用40度左右的水漫过脚踝,浸泡10-20分钟可驱散脾胃冷气,养护满身气血。

2、杂粮健脾胃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烹调采用汤、粥、羹、膏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防止过饱伤及脾胃。另外,还要多吃一些豆类或豆类制品,如黄豆也有健脾益气作用,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


3、按摩穴位

双侧太阳穴(额头两侧)、合谷穴(拇指和食指指根,虎口根部)、足三里穴(膝盖外下缘凹陷处向下移三指,再向外移一指处),按摩10分钟,可明目、醒脑、健脾、开胃。如果是男士在伏天的时候也可以喝点有温中祛寒、补益脾胃作用的药酒。

TIpS

夏天外面似火的骄阳让人望而却步很多人,因此很多人一到夏季就喜欢呆在空调房里,一待就是一天的时间,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脾胃不和引起胃口减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消化代谢减慢也会引起胃口不佳,因此不要害怕外面的太阳,适当的户外运动也是滋养脏器的方法。


相关阅读

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重要


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春天之肝木何以与脾土相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传变中,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难经》称为逆传即肝病传脾。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中医学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而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在他的《脾胃论》中: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本草衍义总论》说:夫善养生者养其内,不善养生者养其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老抗衰。

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

饮食调节: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鲜地黄150克,捣汁备用,粳米50克洗净,冰糖适量,同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将鲜地黄汁倒入粥内,文火煮20分钟即好。)二曰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取防风一份,煎汤去汁煮粥。三曰紫苏粥,取紫苏一份,炒至微黄,略有香气时,煎汁煮粥。少吃生冷粘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药物调养: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精神调摄: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起居劳逸调摄: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大暑节气该如何祛湿除烦清热消暑


明天就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节气,在这闷热难耐的蒸笼天里,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以度过这样闷热的天气。比如浙江台州沿海的人们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因此在暑湿时节食用姜汁调蛋很滋养。山东南部地区有“喝暑羊”的习俗,即调配着辣椒油、醋和蒜的羊肉汤。喝罢全身大汗淋漓,既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又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针对大暑酷热与湿重的特点,此时节养生的重点在于化气生津以消暑热、化湿除烦缓解憋闷感。


1、祛湿除烦

大暑时节气温高、湿气大,多出现闷热桑拿天。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阻遏气机。胸中气机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烦满,此时可以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艾叶等微微水煎,并用它来泡澡。这些都是气味芳香的植物,不仅可以醒神除烦,还可祛湿解表(过敏体质的人慎用)。同时,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仅可以开胃,还可醒脑,使人产生轻松的感觉,从而起到祛湿除烦的作用。

2、化气生津

炎热天气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此时十分需要适时地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以改善症状。明代医家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说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大暑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仅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的人,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会更好。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莲藕、蜂蜜、大枣、鸡蛋、木耳、豆浆等。


春季如何调养脾胃


春季养生不能不提到对脾胃的保养,不仅是因为脾脏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因为春季这样一个大环境。春季重点保护脾脏的具体原因都有哪些,春季该如何调养脾胃呢?

春季保护脾胃的原因: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空气中的湿气也会增加,特别是雨水节气过后,更是变得水润多了。人体的脾脏可以说对湿气比较过敏,也就说湿气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会让人容易出现拉肚子等症状表现。在中国古代中医典籍中,就有许多关于雨水后保养脾胃的记载。脾胃强壮了,人体自然也就跟着强壮起来了,因此要春季要重点保养脾胃。

那么春季该如何保养脾胃?

食补保养脾胃

据脾胃的特点,在春季的时候,要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取,可以适当多吃些甜性的食物,如小米、红枣、百合、萝卜等,但注意不是指味道甜的食物。此外还可以吃些对脾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等。熬粥喝是个不错的保养脾胃的方法,熬粥的时候可以多放些辅料,熬成山药粥、红枣粥等。春天保养脾胃要禁忌寒凉、油腻、粘滞之食物,容易损伤脾脏,还容易加重春困。

保持良好的心情

春天人的肝脏容易上火,而肝脏又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肝脏受到损伤,自然也会影响到人体的脾胃功能,因此要注意在保护脾脏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肝脏,并注意克制情绪,不要乱发脾气,多参加些愉悦心情的活动。

保证足够的睡眠

春天,由于天气原因,人本身容易犯困,因此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不要长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晚上十点以前入睡最好了。中午的时候,有条件的一定要注意睡个午觉,这样也能帮助保养脾胃。

此外,还要注意多参加户外活动,身体状况好的,可以多做些运动,这也是保养脾胃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暑养生 大暑节气最该预防三种疾病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热的时期,气温高,农作物生长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为频繁。

儿童要防脾胃病

到了大暑,因天气炎热,中小学生吃冷饮非常普遍。从中医角度看,儿童为纯阳之体,患病多表现为实证、热证,这就是儿童喜欢吃凉的原因,再加上天气闷热,孩子们吃冷喝凉不断,冰镇可乐、冰淇淋、冰棍等一天吃几次。但是,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功能还不健全。孩子过食冷饮,其胃肠道经常被饮料占满,会使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食冷饮还会使孩子胃酸、胃蛋白酶、小肠淀粉酶和脂肪酶等物质的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可见,家长若让孩子过食冷饮,不仅没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时间一久,还可导致孩子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

中医认为,饮食消化吸收依靠脾胃功能来完成。当过食寒凉之物后,就可伤及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厌食等。所以,天热也要控制冷饮的摄入量。

预防措施有三

一是家庭自制冷饮当饮料,如冰镇绿豆汤、冰粥等,这些饮料既卫生又有消暑降温的作用,对肠胃损伤也小。

二是每次吃冷饮不能太多,以一天喝1~2杯冷饮、吃1根冰棍为好。

三是运动后不要马上喝冷饮,这是因为运动后全身都在亢奋中,吃凉喝冷对胃肠刺激过大,易引起胃肠痉孪。另外,吃饭时不要喝冷饮,以免影响食欲及食物的消化吸收。总之,夏天不要因过食寒凉而导致脾胃虚寒、厌食症。

中青年要防过劳症

夏天出汗多,消耗大。天热又影响食欲,再加上睡觉晚,起得早,而工作却没有减量,该加班的加班,该熬夜的熬夜,经常超负荷地工作。总之是身体损耗大,而营养、睡眠不足,损大于补。所以,中青年人要防过劳症、过劳死。

预防措施有三

一是保证睡眠防缺觉。如果经常加班加点,就要减少其他活动的时间,以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为宜,否则身体会吃不消的。有条件的人中午应想办法睡上一觉。睡觉时不要贪凉,别让空调、电扇直吹,以免患感冒、面神经麻痹等疾患。

二是饮食营养绝不可少。尤其是早餐要吃好,可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鸡蛋、牛奶、酸奶等。晚上加班时要加夜宵,如酸奶、面包、绿豆粥等,既可补充营养又可消暑降温。

三是少开车多走路。夏天开车多开空调,车内通风较差,空气不好,再加上塞车,很容易造成机体缺氧,甚至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白天太阳高照无法运动,所以利用上下班天气较凉快的时候走路,既达到了运动的目的,又不致发生因堵车心情欠佳的现象,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老人要防心脏病

有资料表明,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的高发期。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心脏。

预防措施有三条

一是要保持精神安静、平和,尽量不要生气。夏天天气热,中医认为夏季与之相应的脏腑是心,所以夏天易心火过盛,遇事爱着急发火,这就需要老年人多做平和之事,如练练琴、棋、书、画等;儿女们也应尽量不要让老人生气,不与老人争论问题。

大暑节气 大暑简介与大暑养生须知


今年的大暑节气是阳历的七月二十三号,现在距离大暑节气已经过去四天了,那么,关于大暑节气的一些农事大家了解吗?关于大暑节气的一些养生知识大家知道吗?如果大家对这些还不太清楚,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俩接一下吧,请看下文。

大暑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大暑节气这天,是阳历的7月22-24日之间,这时太阳主要是位于黄经的120度。

1、早稻收获及晚稻插秧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中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迟不能迟过立秋。

2、灌溉

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

大暑节气里,大豆开始开花结荚,这也是大豆需要水的时候。有一句农谚说的好:大豆开花,沟里摸虾,所以在出现旱象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浇灌。

3、抗旱

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关键的时期,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农事诗

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

洪涝灾害时时有,防洪排涝样样行。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

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

大暑节气该如何调养脾胃不和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