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如何健康养生 > 导航 > 如何养生节饮食

下元节如何保持健康

如何健康养生。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如何进行四季养生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元节如何保持健康,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二、下元节的传统习俗三、下元节的由来是什么

下元节如何保持健康

1、下元节如何保持健康之饮食保健

饮食方面由于天气变的更加寒冷,在平时当中若是经常吃一些高热量食物,虽然是能够提供一些热量,但是也是容易导致上火,这也是人们常常说的内火。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出现口腔溃疡出现。因此,建议多适当食用一些高蛋白质食物,比如鱼肉、豆制品等。同时也需要多喝水以及一些蔬菜和水果,同时尽快少吃辛辣食物,切记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伤肠胃。

2、下元节如何保持健康之生活起居

在进入到冬天就需要顺应气节,需要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千万不要过度劳作,以免给身体带来伤害性。同时要注意白天也需要开窗,保持室内通风。很多人都害怕寒冷就把窗户紧闭,这样不仅是空气不流通,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患上疾病,特别是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是容易发作。

3、下元节如何保持健康之心理健康

由于到了冬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很多人在受到冷空气影响的前提下,很容易影响到心理健康,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否则很容易滋生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寒气入侵。那么该怎么样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呢?其实这点是因人而异的,首先就是要调节个人的压力,让自己处于放松的状态下。其次,要有中看淡一切的态度,态度和健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一定要敢于积极的生活。

4、下元节如何保持健康之疾病防治

很多人以为,生病了以后不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免疫力,这种说法完全是片面之词,不具备科学性。尤其是对于一些上了岁数的人,本身免疫力就处于下降阶段,而且身体内部有很多不确定性,甚至有一些隐性的疾病危害,因此就更不宜在拖延治疗时间。所以在下元节的时候,如果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的现象,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小病变大病,危害无穷。

下元节的传统习俗

下元节是三官中水官的生日,所以大家应该在电视里看到过放水灯的场景,这个就是为了祈求三官赐福,保佑我们明年再大丰收。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举行庆祝的仪式来过下元节。下元节这一天的仪式非常的隆重,人们在这一天里都会放松心情,也代表着忙碌了一年,在这天来放松心情休息休息。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在下元节吃荤菜的不成文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下元节迎寒”、“早吃糍粑晚吃鱼”的活动;意思就是,在下元节的时候又刚刚过了收获时节,为了感谢神的保佑一群人聚在一起举行庆祝活动。早上吃做好的糍粑,晚上吃猪肉,羊肉和鱼肉。由于这个时候气温已经变得很低了所以还要注意保暖。

饮食方面下元节跟正月十五,五月初五都差不多,它也有食用的食物来庆祝,下元节这天有的地方会做豆沙包吃,虽然豆沙包我们一年四季总可以吃到,但是应该知道十月十五这天吃豆沙包的人很少吧。

下元节的由来是什么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延伸阅读

下元节吃什么_下元节的饮食习俗


导读:下元节吃什么?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这一天,民间有很多饮食习俗,那么你知道下元节吃什么吗?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下元节的四大饮食习俗,你不妨来了解一二吧!

下元节吃什么?

农历十月有一个节日与鬼节有关,就是农历十月十五的下元节。下元节出于道教,是道教水官解厄的日子。下元水官全称五气三品解厄水官,总管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真圣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记录众生功过之条。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水官考籍,按照众生善恶功过,随福受报,随孽转形。道观在此日设斋建醮,禳解厄难,超度死者。

那么下元节吃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下元节的饮食习俗。

1、米果

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俗称五谷主生(也称五谷母生)。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五谷主偶像是用米粉加开水搓捏,做成像古代人那样头盘发髻,有眉目嘴鼻和耳朵,身缀以豆、麦的人形状,除了个别做技艺较高,有包以少量的馅料外,一般是没有包馅料的。

尖担状的米果也是用米粉加开水揉搓成皮的,不过要将皮捏成圆饼形,且要包上适量的馅料,再将圆饼形的?皮对折成为半圆形,并在其边缘抹上水,用手指将半圆的边缘捏紧,使其粘贴后,才可在中间处捏下去,捏成像尖担一样的形状。

粟穗状既可用米粉加开水,并配以煮八九成熟的黄豆,或花生米、乌豆及盐等佐料,搓捏成柔块,再做成谷穗状;也可用?皮料直接搓捏成像谷穗般的形状,再在其上面缀以煮熟的上述豆类。这些与其它年节所做的不同,均不用印模,而是用手捏制而成。

2、麻腐包子

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

吃麻腐包子,据说这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

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3、糍粑

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下元节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讲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红糖和白糖做佐料的。糍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吃糍粑最过瘾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区阴寒潮湿,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大伙围坐一团。将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渐渐鼓胀,叽叽作响,表皮微微隆起后像个大包子。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腾出,用口撕咬外酥内软外黄里白,似一个金包银的糍粑拿在手里软乎乎的,但千万要注意避免烫了口舌。

4、芋仔包

十月十五下元节,农村常做芋子包。民间有句俗语,吃上芋子包,包银包金包发财,说的就是芋子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

芋子包就是将芋头捣成芋泥后,加适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种包子,内馅为瘦猪肉、香菇、冬笋(或笋干)丝、虾仁、箩卜丝、葱白等。待皮薄滑嫩的芋子包出锅摆盘后,放入麻油、猪油等调料,立刻满屋香气四溢。

芋头又称芋艿,味甘,性平,能益脾胃,但每次不宜多食,且腹胀气滞者不宜食用。芋头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素,其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口感特别绵软。正如农谚所言:番薯芋头半年粮,芋头被视为农家最重之蔬,它既可当蔬菜,又可当粮食。

下元节吃什么?下元节一般要吃以上四种美食,你可以学着做一下这些下元节美食。

下元节是什么节


导读: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不少人都很好奇下元节是什么节。很多人都听说过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那么究竟下元节是什么节呢?小编为你介绍下元节的由来及习俗。

下元节是什么节?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公历2014年12月6日,星期六是下元节。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的习俗

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那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1、祈愿神灵。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2、享祭祖先。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也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3、吃节令食品。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

4、修斋设醮。下元日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二节食斋,三心斋。

下元节吃什么?

1、五谷主偶像米果。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俗称五谷主生(也称五谷母生)。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2、米果。客家的下元节,十月十五是相传为三界公诞辰,虽有敬祀,但不如上元节(元宵)和中元节(鬼节)热闹。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

3、麻腐包子。据说这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4、糍粑。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糍粑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筷子夹起来软软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时可就别太心急,以免烫了口舌。尝一口更是口感味鲜,细滑沁甜,米香而不腻,好吃好吃。

5、芋仔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馅料是芋子包最关键的因素,把香菇、鱿鱼、葱花等放入锅里油炸,待香味四溢时舀起来,倒入切碎的菜料。

下元节吃什么


二、下元节的饮食保健三、下元节的由来是什么

下元节吃什么

1、下元节吃什么之麻腐包子

人们吃麻腐包子,据说这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2、下元节吃什么之糍粑

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糍粑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筷子夹起来软软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时可就别太心急,以免烫了口舌。尝一口更是口感味鲜,细滑沁甜,米香而不腻,好吃好吃。再次提醒大家,吃麻糍粑最考验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刚出炉的麻糍粑很烫,一定要冷上几分钟,不然会烫伤嘴巴。

3、下元节吃什么之豆泥骨朵

豆泥骨朵下元节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4、下元节吃什么之米果

客家的下元节,十月十五是相传为三界公诞辰,虽有敬祀,但不如上元节(元宵)和中元节(鬼节)热闹。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

5、下元节吃什么之山药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中医也认为,秋吃山药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最佳吃法: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下元节的饮食保健

1、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可以帮您度过寒冷的下元节!在下元节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是吃大鱼大肉,因为荤菜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铁和铜是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食肉类食物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使皮肤血液经常保持充盈,保证皮肤获得足够的营养,避免皱纹的早期产生,尤其是牛肉和鱼肉,在补充微量元素,易吸收,促进消化这方面的效果更好。

2、碱性食物,相互搭配的美食才能健康!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碱性食物,说道碱性食物,就有必要提到一下酸性食物,因为他会使血液呈现酸性,这些东西会随着毛孔被排泄到身体外部,会对人的皮肤由内到外的造成危害、可能很多人不在意,吃点东西也会有这么大的危害?事实上确实如此。多食入碱性食物,可以帮助一些身体虚弱的人,比如说产后的产妇,以及10岁以下的儿童等这类群体,有效平衡血液内的酸性物质,减少酸性物质对皮肤的侵蚀和损害。

下元节的由来是什么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的习俗


二、下元节是什么节三、下元节如何养生

下元节的习俗

1、下元节的习俗之修斋设醮

下元日同时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

2、下元节的习俗之祭祀祖先

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3、下元节的习俗之祭祀神灵

从年代以及祭祀方式和对象的演变来讲,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4、下元节的习俗之饮食习俗

4.1、在潮汕地区,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所以在下元节期间,家家户户有祭祀五谷主的活动,要蒸制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祭祀。

4.2、在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叫“完冬节”,这个时候不仅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家里还会做糍粑,米果等等食物,称之为做冬。

4.3、下元节做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 当地民间有云:“吃上芋子包,包银包金包发财”,也就说下元节吃了芋子包,来年财运滚滚来。

下元节是什么节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下元节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相传水官大帝禹会在这天下凡为民解厄。在下元节这天,人们准备会祭祀水官大帝,因此,下元节也叫“消灾日”。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祭祀祖先,纪念贤人。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下元节如何养生

1、衣:随着气温迅速下降,此时不仅容易发生伤风感冒等外感疾病,而且容易诱发慢支、哮喘、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发作。此时需要及时添衣,尤其要加强头、背、腹、足等部位的保暖,以防虚邪贼风侵入。

2、食:可适当补充高蛋白饮食,如鱼、瘦肉、禽蛋、奶制品、豆类等。因“秋燥”未尽,要多饮水,多食绿叶蔬菜以及水果,少食辛辣等刺激之品。同时饮食不可过饱,不可过凉,切忌暴饮暴食,以防损伤胃肠。

3、住:根据“秋冬养阴”的原则,要适当调整“生物钟”,做到早睡晚起,起居有时,劳逸适度。心脏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肾病、胃病患者莫要“贪黑”,切忌过劳。白天宜多开窗透气,夜间关好门窗,盖好棉被,室内可盆栽些花草,以调节空气湿度。

4、行:加强体育锻炼,多去户外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健身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初冬清晨往往多雾,雾粒中夹杂有多种有毒、有害物体,尽量避免清晨出行、锻炼。

下元节的禁忌


二、下元节有什么习俗三、下元节有什么饮食习俗

下元节的禁忌

1、下元节有什么禁忌

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古人对亡魂的敬称),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

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晚上晒衣服。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乱看。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榕树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2、什么是下元节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

3、下元节的由来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 “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下元节有什么习俗

1、修斋设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

2、享祭祖先

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

3、祈愿神灵

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下元节有什么饮食习俗

1、米果

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五谷主偶像”是用米粉加开水搓捏,做成像古代人那样头盘发髻,有眉目嘴鼻和耳朵,身缀以豆、麦的人形状,除了个别做技艺较高,有包以少量的馅料外,一般是没有包馅料的。

2、麻腐包子

吃麻腐包子,据说这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

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3、糍粑

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下元节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4、芋仔包

十月十五下元节,农村常做芋子包。民间有句俗语,“吃上芋子包,包银包金包发财”,说的就是芋子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

芋子包就是将芋头捣成芋泥后,加适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种包子,内馅为瘦猪肉、香菇、冬笋(或笋干)丝、虾仁、箩卜丝、葱白等。待皮薄滑嫩的芋子包出锅摆盘后,放入麻油、猪油等调料,立刻满屋香气四溢。

下元节如何保持健康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