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辐射

2019-10-12

核辐射可致死 专家给你支招

什么长期泡水喝可养生。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核辐射可致死 专家给你支招,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遭遇核辐射时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

●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减少放射性污染,可穿雨衣、戴墨镜、洗淋浴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截至昨天下午,当地有190名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最高时辐射达到1015微西弗/小时。根据日本政府目前披露的信息,只是有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未造成对人体的急性放射性伤害。

广东放射医学专家表示,遭遇核辐射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并及时淋浴,清除核污染。

核辐射防护原则

内外兼防

杨宇华强调,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

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

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

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

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远离核辐射

详细操作指南:

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2。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3。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

4。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的人员,应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

5。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洗淋浴。

核能外泄:内外照射可伤人

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主要发生在核电站,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剂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生物伤亡。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医学专家杨宇华主任医师指出,核泄漏发生后,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引起内辐射,而(伽马)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福岛核电站泄漏后,周边测得的辐射量昨天已降至100微西弗/小时以下,不到致死或者严重致病的当量剂量。人不可能乖乖地一直待在原地接受辐射。杨宇华指出,由于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已迅速组织撤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损害程度。

急性初期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泻

短时间内大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称急性放射病。较长时间超过允许剂量的辐射损伤,称慢性放射病。此病常见于接受过量射线的工作人员、公众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难者,主要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出血、组织坏死、感染及恶性变等。

其中,核辐射导致的全身外照射损伤主要出现在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的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疲劳、发热和腹泻。假愈期患者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症状有所缓解。严重的发展到了极期则有感染、出血和胃肠症状。经恰当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

而局部照射损伤是随受照剂量的不同,在受照部位可能出现红斑、水肿、干性脱皮和湿性脱皮、起水泡、疼痛、坏死、坏疽或脱发等症状。局部皮肤损伤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严重者常规方法难以治愈。不过,外照射多见于核电站工作人员。

体内污染引起的内照射一般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除非摄入量很高,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国外发生的核辐射致病事件中,患者多表现为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也越大。

4000毫西弗/次辐射可致死

ys630.COm精选阅读

遇到核辐射 如何预防核辐射呢?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而且是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为此,应通过各种手段(电视、广播、电话等)保持与当地政府的信息沟通,切忌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第二件事是按照当地政府的通知,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如:

1、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现场,避免撤离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

2、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减少直接的外照射和污染空气的吸入。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包括空调、风扇),当污染的空气过去后,迅速打开门窗和通风装置。

3、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4、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

5、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进行呼吸道防护。

6、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可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形成污染。

7、从当地主管部门的安排,决定是否需要控制使用当地的食品和饮水。

8、出现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

预防核辐射

1、一旦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出现破损,就要尽量把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同时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避免放射物质和灰尘碰在一起,否则将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扩散。

2、核电站平时也会给周围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核泄漏就服用。

3、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4、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专家称白衣服防核辐射无用


穿白色衣服防核辐射说法,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根据,网友在防核辐射时大可不必在意衣服颜色。对于短信提出的其他抗辐射建议,李绍林教授表示是有科学道理的,比如戴口罩可以避免吸入含辐射粉尘,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每天洗澡穿长衣尽量不要接触有污染的海水等都可以减少接触辐射的机会。

白色衣服最防核辐射说法被专家否定

李绍林教授首先指出,穿白色衣服防核辐射说法,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根据,网友在防核辐射时大可不必在意衣服颜色。对于提出的其他抗辐射建议,李绍林教授表示是有科学道理的,比如戴口罩可以避免吸入含辐射粉尘,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每天洗澡穿长衣尽量不要接触有污染的海水等都可以减少接触辐射的机会。

戴口罩、补碘、勤洗澡确实是必要措施

李教授介绍,遇到核辐射危害,要先做到以下几个基础的防护措施:

1.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带口罩,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2.关上门窗同时避免换气扇进行与外界的空气交换。

3.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4.服用一定量的碘制剂,可预防核辐射的作用。

这就是说,短信里提醒大家要注意戴口罩,多摄入含碘食物,每天洗澡等说法是正确的。

防治辐射也有专业食谱

面对众多网友希望得到如何防治核辐射的办法的求助,李教授为大家开出了抗核辐射食谱:

专家解除你对核辐射的困惑


核辐射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针对目前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专访多位权威专家,为大家解疑释惑。

1.核辐射对中国有多大影响?

不妨把这次核泄漏与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做个对比,当时被定为7级,有人形容像是原地引爆了一枚核弹。那次事故严重影响的范围是30到50公里,受影响较大的范围也就是200公里到500公里,超出500公里以外的地区,虽然有的地方也可以测到放射沉降物存在,但实际影响已经不是太大。退一步说,即使目前发生了最坏的状况,也就是核反应堆芯爆炸,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也不会超出3050公里这个圈,扩大到1000公里外的我国,几乎不可能。

据了解,日本东京的辐射量已达22倍多,听上去吓人,其实这只代表环境的指标上去了,给人造成的损伤还差一大截。国际标准是,只要辐射量在100毫希以下,对身体没任何危害。举个例子,现在站在东京街头十几个小时,还没有拍一次X光片的辐射量大。

2.核辐射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核辐射传播的行径是空气。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大气释放,随距离增加浓度会逐渐稀释。但它不是生物性传播,而是物理性的传播。它就像一种灰尘,随风飘落到哪里,就对哪里的环境有影响,然后按自然规律衰减。所以,危害主要于日本福岛当地及附近区域。城市居民,没有必要担心管道饮用水受污染,如果不放心,刚摘下来的蔬菜多洗两遍就可以了。通过土壤传播则是不可能的。

3.日本核燃料流入太平洋怎么办?

日本政府会尽可能避免放射性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水中,即使真流入海水中,也未必能危害全人类。放射性物质会被海水稀释到无穷小。就像一滴蓝墨水滴到杯子里,还能看到蓝色,放到澡盆里,就看不到了。另外,很多核潜艇都在海里出过事,但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物质对人体和环境产生过影响。

4.核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多大危害?

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住的、天空、山川,乃至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核辐射只是其中的一种。比如,砖房0.75毫希/年;宇宙射线0.45毫希/年;水、粮食、蔬菜、空气0.25毫希/年;土壤0.15毫希/年;北京到欧洲坐飞机往返一次0.04毫希。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照射伤害人体。通常,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会成为放射性物质伤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

当短时间全身外照射辐射量不足250毫希时,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有临床上的病变;2501000毫希时,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可能出现结膜炎,但身体机能不会变化;10002000毫希时,身体可能出现疲劳、食欲减退、恶心等,血液中淋巴细胞及白细胞减少后恢复缓慢;20004000毫希时,会在一天之内引起人恶心、腹泻、呕吐,几周之内脱发、食欲不振、虚弱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可能死亡;辐射量在40006000毫希时,会引起人严重不适,26周之内死亡率大概为50%;6000毫希以上,若无适当医护,死亡率为100%。

5.怎么能知道自己所在地是否有核辐射?

放射性物质无色无味,我们无法感觉到,但可通过仪器测量。当从沾染区出来,怀疑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时,应去检测站进行体表、体内污染检测。

从3月12日开始,中国环境保护部已经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结果实时在环保部网站上更新。我国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城市已经采取紧急措施,24小时严密监测核污染。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任何异常。

6.补碘片能防核辐射吗?

碘片预防核辐射的原理是:一旦甲状腺组织被非放射性稳定碘占满,就会阻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在摄入放射性碘前或摄入后立即服用稳定性碘的防护效果最佳。除被放射性碘污染环境地周围几十公里内的人外,没有遭遇核辐射威胁的人根本不需要服用碘片。特别对于本身就有甲亢的人来说,大量服用碘甚至是有害的。

7.吃碘盐能防核辐射吗?

老百姓抢购碘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觉得其中含有碘酸钾,关键时刻可防辐射。实际上,碘盐中的碘酸钾含量很低,作用不大。吃23公斤碘盐才相当于一片含碘量为100毫克的碘片。如果盲目服用,反而可能导致身体的诸多不适。另外一种就是一些沿海城市的居民,担心海水被日本核辐射污染,所以囤盐。其实,我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海盐的量不会超过20%。而且我国矿盐资源充裕,不会供应不上。

预防核辐射


●一旦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出现破损,就要尽量把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同时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避免放射物质和灰尘碰在一起,否则将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扩散。

●核电站平时也会给周围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核泄漏就服用。

●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

(1)遮蔽放射线(2)远离放射线源(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

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要用湿毛巾盖住鼻子和嘴巴,并最好穿严实的衣裤,不要暴露皮肤。

另外,也请留意风向。注意尽可能别处在下风处。

从外面进入室内之际也要注意。衣服上可能沾有放射性物质。不要把被污染的衣服带入室内,在门口脱下,迅速装入塑料袋,并扎紧口子。

碘是放射性物质的一种,进入体内易积聚在甲状腺,尤其易导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防止碘渗入甲状腺的药物(稳定碘剂)也有副作用,服用要遵从灾害对策本部的指导。

若确认已遭一定程度的辐射,一般要脱下衣服,用湿布擦拭身体,以防止放射物质向周围扩散。

还有,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后记:万一情况严重,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话,请读者朋友记住两大抗辐射的法宝海带和绿茶,多吃点喝点,有利无害!

如何正确防治核辐射


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导致核泄露,引发了我国人民对核辐射的恐慌。如果大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我们该怎样防范?养生137网连线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李绍林教授,请他为大家讲讲如何正确防核辐射相关知识。他表示,遭遇核辐射时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如可穿雨衣、戴墨镜、洗淋浴等。

如果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该怎么防范?

防护总原则:内外兼防

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源;二是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简单的防护就是紧闭门窗。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同时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一定要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戴口罩、补碘、勤洗澡确实是必要措施

李教授向39健康网编辑介绍,遭遇核辐射危害,要先做到以下几个基础的防护措施:

1、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戴口罩,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2、关上门窗,关掉换气扇。避免与与外界的空气交换。

3、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4、遭遇核辐射危害时,可服用一定量的碘制剂,达到预防核辐射的作用。日本政府已向核电站附近的居民发放碘片以降低核辐射造成的危害。这种做法,在核电站附近地区确实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对于中国公众来说,这么做不但无法起到防护作用,反而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 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防治辐射也有专业食谱

面对众多网友希望得到如何防治核辐射的办法的求助,李教授为大家开出了抗核辐射食谱:

蔬菜:多吃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海带、卷心菜,要确保维生素的摄入量,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效,如维生素K可减少出血,维生素p减轻呕吐、恶心,维生素C使血细胞再生加速等。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要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还要注意摄入的蛋白质品质优秀,数量充足,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饮料:多喝绿茶,多喝蜂蜜水。

此外,要注意无机盐供应宜加量。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八种有特殊防治效果的果蔬

研究表明,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其导致机体过氧化有关。所以防范核辐射,除了避免与核辐射的亲密接触外,一定的营养对抗辐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核基地、核武库、核潜艇、核爆炸等地,人们通过饮食的方法可以抵御或减少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

黑芝麻:黑芝麻益肾,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身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有效保人体健康。

紫苋菜:紫苋菜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的作用,与其含硒有关。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对抗辐射的能力。

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不仅有抗癌和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的效果,还可以抗辐射。每天喝绿茶对身体非常有益。茶叶中还含有脂多糖,能改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等。

番茄红素:番茄红素不仅具备卓越的抗辐射能力,且抗氧化能力极强。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红葡萄等水果及蔬菜中。其中,番茄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多存在于番茄的皮和籽中。此外,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必须用油炒过才能被人体吸收。

螺旋藻食品: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多吃海带、螺旋藻之类等,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

中医预防核辐射大全


核辐射防护原则--内外兼防

专家强调,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

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

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

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

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远离核辐射详细操作指南:

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2.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如何防范核辐射的危害?


日本方面12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正评估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反应堆堆芯状况,准备向核电站周边民众发放碘片,应对核辐射。

福岛县政府13日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已确定有22人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

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公里及福岛第二核电站方圆10公里的居民正在疏散,约21万名居民已开始避难。

现状

爆炸后辐射量开始下降22人确认遭辐射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说,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前对核反应堆所在容器采取降压措施,以防止核燃料熔解。

按这家监管机构的说法,释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蒸气是降压措施之一,也是爆炸前核辐射量超过正常水平的原因。

东京电力公司说,爆炸后,核辐射量已降至每小时64微西弗。

日本文部科学省13日还宣布,正在运送防灾机器人前往福岛县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周边,将在人员不宜靠近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极高的场所从事救灾。

不过,福岛县政府当天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公里范围内已有22人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据报道,其中一些人在核电站爆炸前曾在一所学校的露天操场长时间等待救援。

此前,日本媒体报道说,根据福岛县灾害对策总部的最新统计,福岛县双叶町确诊遭受核辐射者已上升到190人。

应对

政府将向附近居民发碘片以降低辐射伤害

日本政府告知国际原子能机构,打算向福岛第一核电站与第二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以降低可能出现的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目前福岛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

服用碘片可防止人体吸收放射性碘,降低辐射伤害。

另一种放射性物质铯137则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解读

目前日本核辐射量不会影响健康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也就是说,人体每接受1西弗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

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2.7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

据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外部辐射量一度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这个辐射量只相当于一个人接受十几次X光检查,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也会接受30微西弗辐射。

提醒

本报热心读者发博提醒

东京留学生不必怕

教你几招防辐射

作为本报热心读者,毕业于浙江大学,目前正在东京大学原子力国际专业就读的留学生王莹昨日在本报博客发文,提醒其他在东京的留学生不必担心核泄漏带来的辐射影响,并附上了几条抗辐射小贴士。

王莹在博文中写道,考虑到目前的情况,此前已经发生的爆炸很可能再次在福岛第一核电厂的三号机组上演。这是缓慢充满建屋(维护大楼)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剧烈反应所引发的爆炸,在任何条件下皆不会演变成核能爆炸。

当然,也许会有程度相当的放射性物质逸散,但其剂量不至于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基于即时的天气预报,核电厂泄漏出的放射性也只会随着风向飘向东北方。

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在东京的同学更不需要害怕。

有的同学可能已经打算买高额机票回国避难,但请考虑一下,这些钱也可以用来帮助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或者他们的家人与朋友。

最后,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安全,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外出。

关上门窗同时避免换气扇进行与外界的空气交换。

穿上长袖衣裤,避免露出皮肤。

核辐射危机 我们如何去预防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和相对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是指核反应堆里的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公众受到辐射危害。一个人暴露在辐射中时间越长,或是离核物质越近,他的危险就越大。因此,掌握一点应对核泄漏的知识以。。.

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它有a,b和y三种辐射形式。a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b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要最大程度减轻辐射伤害,四个因素至关重要:时间,距离、庇护所和保护措施。

1.时间:很多辐射其实很快就没那么厉害了。缩短呆在放射源附近的时间,可以减少你受到的辐射伤害。在事故发生之后,当局会检测所有的放射物质,确定应该采取何等保护措施,以及何时威胁解除。

2.距离:你离放射越远,你受到的辐射越少。如果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核电站事故,当局会疏散民众,这样也拉开了你和放射物之间的距离。

3.庇护所:和距离一样,你和放射源之间隔开越厚重严密的物质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建议你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呆在家里。有些情况下,家里或单位的墙壁可以在短时间内为你提供有效地庇护。

4.建议是在接触核辐射前三十分钟服用碘化物碘化钾,因为碘化钾会充满甲状腺,保护甲状腺免受辐射碘的危害。如果摄入及时,可以防止99%由放射性碘引起的甲状腺癌。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保护效果。如果有条件的话,自备一些碘化钾在您的应急箱内,放置在家中或工作场所。不要浪费时间等待当地政府宣布发生了紧急情况,然后等着他们送来碘化钾(如果他们有库存的话),接着在社区里分发给大家(一般要花上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遭遇核辐射时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

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减少放射性污染,可穿雨衣、戴墨镜、洗淋浴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和相对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是指核反应堆里的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公众受到辐射危害。一个人暴露在辐射中时间越长,或是离核物质越近,他的危险就越大。因此,掌握一点应对核泄漏的知识以。。.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截至3月12日下午,当地有190名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最高时辐射达到1015微西弗/小时。根据日本政府目前披露的信息,只是有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未造成对人体的急性放射性伤害。

广东放射医学专家表示,遭遇核辐射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并及时淋浴,清除核污染。

杨宇华强调,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

1.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

a.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

b.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c.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鉴别蜂胶 专家支招


最近,很多媒体报道过蜂胶生产厂家采用价格低廉的树胶代替蜂胶,添加到产品中欺骗消费者。业内人士说,我国每年蜂胶销量3倍于产量,造假者称国内最尖端仪器都检测不出来他们的假蜂胶。那么,普通百姓如何辨别蜂胶真伪呢?专家给出如下解答

真蜂胶啥样

色泽:棕黄色、棕红色、褐色、黄褐色、灰褐色、青绿色、灰黑色等,有光泽。

状态:团块或碎渣状,不透明,约30℃以上随温度升高逐渐变软,且有黏性。

气味:有蜂胶所特有的芳香气味,燃烧时有树脂乳香气,无异味。

滋味:微苦、略涩,有微麻感和辛辣感。

选购蜂胶要三看

一看批号 蜂胶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文号才可以生产销售,并要求使用小蓝帽标识。所以消费者选购蜂胶时,应选择健字号,也就是标有小蓝帽的蜂胶产品。

二看功能 普通消费者只要认真查看国家卫生部对它的批准功能即可。我国对蜂胶的批准功能有三项: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免疫。

三看企业 一定要选择原料可靠、国家权威认证、实力雄厚、经营年限较长、口碑良好的企业,才能让自己的健康不打折扣。

核辐射可致死 专家给你支招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