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季节养生观 > 导航 > 中医饮食养生指导

中医健康观养生指导

中医季节养生观。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中医健康观养生指导”,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中医的健康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确立了,即天人合一的健康观,形神合一的健康观,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正气为本的健康观。此外,《黄帝内经》中把头发、牙齿和肌肉作为衡量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中医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从病因、病机,到诊法、辨证,再到养生防治,以及脏象、经络等各种理论,几乎都是围绕着中医学对健康观念的认识而次第展开的。了解中医学的健康观,将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日常保健和调养。

天人合一的健康观

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是指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有自己的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还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例如: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就能直接影响到人的情感、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医养生学认为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养生防病。

形神合一的健康观

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来自《黄帝内经》,这种理论始终都是建立在客观生理结构的基础上。首先从生命起源来看,是形俱而神生,即认为先有生命、形体,然后才有心理活动的产生。形神合一观认为:神是形的主宰,形是神的物质基础,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其中,形是指躯体、身体,神是指思想、思维。中医学提出形神合一乃是强调形与神的密切联系。只有当人的身体与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形与神俱、形神合一,才能保持与促进健康。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病症与情绪焦躁、心态不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所在,这与中医的形神合一观不谋而合。

正气为本的健康观

中医学中的正气是相对邪气而言的,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及康复能力。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虚衰。正气充足则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正常,能抵抗外邪,免于生病。正气不足则邪气容易损害人体,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当邪气侵袭时,若邪气弱不足以与人体正气相抗衡时,则邪气被正气驱逐、消灭或暂时潜伏在体内,均不会发病;只有当邪气较重而能同正气抗争以引起较强的反应时,人体才出现证候(症状、体征等),即为发病。

阴平阳秘的健康观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分别代表一定属性的物质和功能,如人体内的气为阳,血为阴,兴奋为阳,抑郁为阴。平是正常的意思,秘是固守、固密的意思。阴平阳秘表示阴阳既各自处于正常状态,也具有相互协调、配合关系。阴平阳秘作为人的健康态,体现在生命活动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如酸碱平衡、血糖平衡、代谢平衡等。此外,阴平阳秘还体现在人体活动的一种有序稳态上,这类似于现代科学所指的内稳态。内稳态是指人体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状态的倾向,如人体的体温、血压、血液内的酸碱度、血糖浓度等均为内稳态所调控,如果我们的身体达到这种稳态的话那就是健康的状态。

Ys630.com相关知识

中医指导手指养生妙招


导语:当下保健养生引领着时尚。吃得饱,身体好已经被节食清肠排毒保健康所代替,走路这一最常见最普通的运动也被尝试改造为多种姿势行走的运动,而且对养生健身、祛病延年更有裨益下面由道介绍几种手部保养法,不妨你也试一试。

旋转拇指

如果感到体力不足,不妨试着让拇指作360度旋转。旋转时必须让拇指的指尖尽量画圆形。起初也许会感到不顺,但反复进行几次以后,拇指就会有节奏地旋转,而且觉得心情舒畅。一般让拇指按顺时针的方向及逆时针的方向各自旋转1~2分钟即可。

自我握手

作为养生方法加以利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我握手。左右手掌靠拢在一起交替对握,关键在于右手拇指要有意识地用劲抓住左手的小鱼际,左手拇指抓住右手的小鱼际。紧握3秒钟后双手分开。左右相互紧握5~6次。

手指交叉

当感到大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时,不妨把双手手指交叉地扭在一起。某只手拇指在上交叉一会儿后,再换成另一只手拇指在上。然后将手指尖朝向自己,并使双手腕的内侧尽量紧靠在一起。反复进行几次。

温风吹手

许多人在洗发后都用电吹风吹干。如果使用电吹风对手掌进行刺激的话,虽然只花3~4分钟,但取得的养生效果却是很大的。用电吹风向手掌送去温风,感到稍热时,就把电吹风移开,然后再靠近手掌吹风。这样反复进行6~7次,使整个手掌都被电吹风发出的温风刺激到。

旋转网球

双手夹住网球,慢慢而有力地旋转,通过网球对整个手掌进行刺激。还可以把双手指叉起来,夹住网球按3秒钟后分开,然后再度掀按。如此反复进行多次。

中医养生保健面面观


中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之法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道生。卫生是保卫生命之义;养生是养护生命之义;厚生是厚待生命之义;而道生则是要求以上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规律。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谓的保健活动。养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由于养生活动涉及到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其内容自然会贯彻到日常生活诸多方面,这就必然涉及到各种文化现象,因此古代养生的内容多分散在许多文化范畴之中,如医药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武学文化等。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验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养生活动在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采用医术(针灸、按摩、推拿等)、练习武术气功、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与特色中华民族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1.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人要与自然环境统一,也要与社会统一。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2.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3.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养生之术内容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术艺术文化等内容。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总之,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锻炼形体,而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改变某种饮食结构,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养生需要了。中西养生保健活动的大融合保健一词是现代名词,即有保持健康、保卫健康之意。与传统文化养生一词有相似之意。但西医保健的具体活动方式与中医养生还有些不同之处:保健多为群体活动,如开展群众卫生,除害灭病,接种疫苗,环境保护等群防工作;而养生多为个体行为活动,因人为异。较少进行群体养生活动,因为养生是建立在审因施养或辨证施养基础之上的。尽管如此,保健与养生的对象基本是一致的,即是面向健康的人,特别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不知出自何时、何地、何人,把养生与保健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尊称为养生保健。现在见有养生保健书刊、养生保健学术团体,乃至养生保健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这是一件自然而然,被医界、药界和保健品界欢迎的现实。这是当前古今中外,医药卫生学术与技术大交流、大融合、大汇通的结果。

中医教你观察指甲 观健康危机


中医认为,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通过观察指甲的形状、大小、颜色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健康基本状况,甚至看出他潜在的健康危机。而通过指甲的光泽、纹路、斑点等等的变化,则可以推断出身体正在悄悄发生的病变。

指甲反映健康状况

1、指甲的光泽

甲色讲的是指甲的光泽度和颜色。健康人的指甲有一定的光泽并且很均匀,好像一块光滑的玻璃,而且指甲应该是美丽的粉红色。一旦甲色发生变化,就说明体内某些地方已经发生了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了。

甲泽变亮:甲泽变亮有两种。一种是指甲上有块状或者条状部位变亮,而不是整个指甲,这种情况多与胸膜炎、腹腔出现积液有关;另外是整个指甲都像涂了油一样,变得光亮无比,而且指甲变薄,这种多见于甲亢、糖尿病、急性传染病患者。

光泽不均:指甲的光泽度不均匀可以表现在不同指甲,也可表现在同一指甲的不同部位。如每个指甲都是前端有光泽,根部毛躁无光,可能存在慢性气管炎和胆囊炎;如果只有部分指甲光泽不均,暗示体内存在某些慢性损害和炎症。

失去光泽:如果整个指甲都像毛玻璃一样,完全没有一丝丝的光泽的话,说明体内存在着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等;而如果体内有着严重的消耗性疾病,如肝脓疡、肺脓疡或长期慢性出血的患者,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2、指甲的形状

百合形:指甲比较长,中间明显突起,四周内曲,形状犹如百合片。这类指甲多见于女性,这种指甲的形状是最漂亮的,但拥有此甲的人多半从小就比较多病,尤其是消化系统方面经常容易出问题,还比较容易患血液系统疾病。

扇形:这类指甲下窄上宽,指端成弧形。拥有扇形指甲的人,多半为天生的强体质型,从小身体素质就很好,耐受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很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在成年或者老年时比较容易患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甚至肝病等。

圆形:呈圆形的指甲,主人看上去体格健壮,很少得病。这类人对于疾病的反应十分的不灵敏,很难自觉出身体的异况,所以,一旦生病,往往就很重。在他们身上最易发生的便是溃疡出血、胰腺炎、心脏功能紊乱甚至癌症。

3、指甲的比例

甲形主要包括指甲的长宽比例和指甲的形状这两个方面,因为甲形多与先天性的遗传因素有关,所以从甲形上看出来的多半属于本身体质上的差异。

中医养生面面观 看中医如何养生有道


本文导读:中医的是许多人所推崇的养生方式,但是多数人其实不知道中医的养生方法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下中医的养生观念,供大家了解。


你所不知道的中医养生观念

平衡观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辩证观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很重要,虽然没看见,但是人体的每个细胞都是在运动着的,只有保持经常运动,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才能预防疾病。

预防观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里面记载了 不治已病治未病 这句话。就是意思人们要注意平时的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来养生,这样能防患于未然。

整体观

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日常生活养生建议

食不过饱

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

衣不过暖

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过于单薄,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容易受寒。

住不过奢

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而变质。

行不过富

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如出门必乘车,日久腿脚就要失去灵便。

劳不过累

劳动的强度是有限的,超过负荷量容易造成身体伤害。每日工作8小时,8小时外适当地休闲,劳逸结合很必要。

逸不过安


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应勤于动脑,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等,心情由此舒畅,益于延年增寿。

怒不可暴

有不顺心和烦恼的事,不要生气恼怒。怒则伤肝,伤肝就要发病。要有涵养,乐观处世。

中医教你观舌头看身体健康


本文导读:舌头的一些状态会反应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下面就让中医来教我们如何通过从舌头看身体健康。


我们的身体出现了细微的变化,舌头上都会有所反应,这也是为什么中医会经常去查看病人舌头的原因。舌头的颜色、形状、润泽度、舌苔都可以反应身体健康状况,中医称之为舌象,其实,自己学学一些中医小知识也可以自我检查舌头看健康,下面就来看看中医教你如何看舌头观身体健康。

正常的舌质: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色淡红,舌体润泽。

看舌头形态,主要是看胖瘦、裂纹、芒刺,舌头状态等。

1、舌头的状态

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为热盛伤阴后期的表现。老年患者在近中风期的两周以内也可以有此表现。自然伸舌,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已发。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舌体伸缩无力,多因气血俱虚,久病损阴耗阳,筋脉失养所致。

2、舌头的裂纹

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舌质暗红而有裂纹者多属体内热胜,可伴有口臭口苦,咽喉痛;舌质颜色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可伴有口干咽燥,心悸气短。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这些裂纹往往常年存在,不随身体健康状况而变化。

3、舌头的胖瘦

舌体胖大,舌边有齿印的,多与水湿停留有关,多属脾虚或肾阳虚。脾虚常常反映消化系统病变,胃肠蠕动功能差,吸收不良。肾阳不足的同时可以伴有腰膝酸软,肢冷怕凉,二便排泄异常。舌体瘦小多属虚证,舌质颜色淡多为气血不足,常伴乏力懒言,倦怠;舌质红绛多属阴虚内热,常伴睡眠不安,心烦多汗。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舌尖与舌边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这些属于肝胆湿热或者心火偏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凡是舌头起芒刺者,均为热邪持续多日,耗伤阴液,可伴有咽喉疼痛、体表疖肿、大便干结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舌头健康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的舌头出现了一些症状,建议找中医就诊调理。

中医教你观指甲发现潜在健康危机


中医认为,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通过观察指甲的形状、大小、颜色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健康基本状况,甚至看出他潜在的健康危机。而通过指甲的光泽、纹路、斑点等等的变化,则可以推断出身体正在悄悄发生的病变。

1、指甲的光泽

甲色讲的是指甲的光泽度和颜色。健康人的指甲有一定的光泽并且很均匀,好像一块光滑的玻璃,而且指甲应该是美丽的粉红色。一旦甲色发生变化,就说明体内某些地方已经发生了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了。

甲泽变亮:甲泽变亮有两种。一种是指甲上有块状或者条状部位变亮,而不是整个指甲,这种情况多与胸膜炎、腹腔出现积液有关;另外是整个指甲都像涂了油一样,变得光亮无比,而且指甲变薄,这种多见于甲亢、糖尿病、急性传染病患者。

光泽不均:指甲的光泽度不均匀可以表现在不同指甲,也可表现在同一指甲的不同部位。如每个指甲都是前端有光泽,根部毛躁无光,可能存在慢性气管炎和胆囊炎;如果只有部分指甲光泽不均,暗示体内存在某些慢性损害和炎症。

失去光泽:如果整个指甲都像毛玻璃一样,完全没有一丝丝的光泽的话,说明体内存在着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等;而如果体内有着严重的消耗性疾病,如肝脓疡、肺脓疡或长期慢性出血的患者,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2、指甲的形状

百合形:

指甲比较长,中间明显突起,四周内曲,形状犹如百合片。这类指甲多见于女性,这种指甲的形状是最漂亮的,但拥有此甲的人多半从小就比较多病,尤其是消化系统方面经常容易出问题,还比较容易患血液系统疾病。

扇形:这类指甲下窄上宽,指端成弧形。拥有扇形指甲的人,多半为天生的强体质型,从小身体素质就很好,耐受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很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在成年或者老年时比较容易患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甚至肝病等。

圆形:呈圆形的指甲,主人看上去体格健壮,很少得病。这类人对于疾病的反应十分的不灵敏,很难自觉出身体的异况,所以,一旦生病,往往就很重。在他们身上最易发生的便是溃疡出血、胰腺炎、心脏功能紊乱甚至癌症。

3、指甲的比例

对于 中医养生防病的面面观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温饱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

意志观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概言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精气观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生长衰老过程,又是机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必慎房室,积精全神。

动静观

“能动能静,解以长生。”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食疗观

民以食为天。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谆谆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养生小漏洞

在日常生活中,健身不一定需要多少投资,也无需太多的时间,只要我们加以留意,便有许多简便易行的方法乃至日常的习惯动作,可以作为良好的健身手段。

中医健康观养生指导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