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放血迅速退热

中医放血养生知识。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针刺放血迅速退热》,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两岁4个月的女孩张友霞,于日前因患重症手足口病,住我院ICU十余天,生命体征平稳后转感染科3天时,申请针灸理疗科会诊。

孩子家长哭诉说:我的孩子原本爱跳爱唱的,患了这病后,一直神志不清,喊名字无反应,持续发热13天多了,体温38℃~39℃,不吃东西,一喂食就吐。全身一直无汗出,皮肤很干燥、很烫手,还腹胀、尿黄少,大便秘结3~5天一次,总是烦躁哭闹,整晚不能入睡。我小孩这个样子,还能治好吗?

我们一边安慰家长,一边仔细检查患儿。发现孩子口唇、面部红赤,舌往外伸展,舌尖红,口腔及口周疱疹,呼叫无回应,双眼睁大,无追视,有时眼珠望着天花板来回打转。四肢软弱无力,肌力0级。针对病情,我们决定采取针刺放血疗法。首先进行肢体针刺疗法,采取下肢针刺足三里穴,补法烧山火(先浅后深,一进三退,重按轻提,行九阳数),10分钟后患儿汗出,再在上肢针刺曲池穴,施泻法透天凉(先浅后深,一进三退,轻按重提,行六阴数)。然后进行放血疗法,在双侧大拇指少商穴各点刺后挤出血约1毫升左右。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体温基本降至正常,神志转清,面色好转回病房后立刻解大便。治疗1周后,患儿舌尖不再往外伸,四肢能活动,会主动侧翻身,治疗两周后,患儿会说话,可以独坐。

手足口病在中医认为是由于外感时行邪毒所致,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肺主宣发肃降,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水上之源;脾主四肢肌肉,司运化,开窍于口,为水谷之海。时行邪毒由口鼻而入,内犯于肺,下侵于脾,肺脾受损,水湿内停,而又在暑湿热的夏季,与时行邪毒相搏,蕴蒸于外故发生本病。



小儿即病传变的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该患者身热持续13日,不思饮食(纳差),四肢无力,表明脾胃已受损。脾胃虚弱兼有实证如面赤、尿黄少、便结、烦躁不安等,是由于因虚致实的真虚假实或虚实夹杂,主要是因正气亏虚无力抗邪。所以我们首先在足三里施行补法烧山火,补益脾胃,待正气充足再施行泻法透天凉及少商点刺出血,祛邪外出,促进身体康复。

临床上,我们对一些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药物治疗无效时,采取该疗法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关阅读

针刺感应


针刺过程中,病人被针刺的部位以及医生持针的手上出现某种特殊感应的现象。又称得气、气至、针感。

针刺感应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①病人感觉到针刺的部位有某种特殊的感觉,如酸、麻、胀、重、凉、热,甚至有触电样感觉;有些感觉还会沿经脉的循行路线扩散、传导,称为循经感传。若针感传导至病变所在,则称为气至病所。

②医生持针的手上,也会有一种沉、紧、重、满的感觉,好似针被轻轻吸住。

临床常有酸、麻、胀、重、凉、热、痛、水流感和触电感等。尤以酸胀最为多见,开始多出现在局部,接着可逐渐沿经脉循行路线向远距离传导,甚至传到病变所在处。麻感,呈线状、条状或片状,多可远传。痛感一般不是医生所寻求的针感应予排除,但对于治疗狂躁、昏厥等证而针刺井穴、十宣、劳宫、涌泉、人中等则要求有痛感。沉重感可出现在某些对针刺不敏感的病人,或在酸胀感尚不明显的情况下及滞针过程中出现。凉、热感多出现在施行透天凉、烧山火等手法的过程中。水流感,多在四肢重要穴位出现,有沿神经干扩散的放电感。

临床意义

针刺感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根据针刺感应的情况,可以推测人体正气盛衰、判断疾病的好转或恶化趋向,对病人做出预后诊断。其次,针下得气,能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疏通郁滞,祛除病邪。一般情况下,得气越快,疗效越好。危重病人如不易得气,常表示虚衰,预后较差。

目的与方法

气至病所是指局部针刺感应沿经络走向传导至病变所在的特殊反应。针刺的目的就是要激发经气到达病所。激发和控制针刺感应的方法,主要靠医者有足够的指力(包括气功因素在内),双手配合适宜,针刺的深浅得当,并有选择地把循、按和提插、捻转等方法组合起来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针感的性质及传导。控制针感的方向主要是为了气至病所,要达到这个目的,应在针感的基础上进行,将针尖朝向病所,同时在针刺部位与病所相反的一侧,用手按压(关闭法)。进行这种操作必须保持原有的针感而不使其消失,然后用手捻转、提插配合,才能使针感向预定方向传导,从而达到通行气血、驱邪外出的作用。

拔火罐及三棱针刺络放血是怎样治疗头痛的?


拔火罐也能治疗头痛。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排除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它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

取穴印堂、太阳、曲池。实证患者宜拔罐治疗,瘀血者刺络后拔罐。

在前额及太阳穴拔火罐,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

三棱针是一种常见的放血工具,用来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泄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头痛较剧者,可选太阳、阳白、中冲等穴,用小号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

高血压性头痛可选双太阳、印堂。配穴为:胀痛以前额为剧者,加双攒竹;疼痛以头顶为甚者,加百会;剧痛再加四神聪;痛兼颈项强者,加双风池;眩晕欲仆、眼花、耳鸣等症状突出者加双头维穴。患者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各穴约0.2厘米深,每穴挤血5~6滴,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棱针点刺太阳(双)、鱼腰(双)及印堂穴,挤血适量,然后用棉球按压针孔也可治疗神经性头痛。

拔火罐及三棱针刺络放血是怎样治疗头痛的


拔火罐也能治疗头痛。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排除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它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

取穴印堂、太阳、曲池。实证患者宜拔罐治疗,瘀血者刺络后拔罐。

在前额及太阳穴拔火罐,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

三棱针是一种常见的放血工具,用来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泄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头痛较剧者,可选太阳、阳白、中冲等穴,用小号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

高血压性头痛可选双太阳、印堂。配穴为:胀痛以前额为剧者,加双攒竹;疼痛以头顶为甚者,加百会;剧痛再加四神聪;痛兼颈项强者,加双风池;眩晕欲仆、眼花、耳鸣等症状突出者加双头维穴。患者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各穴约0.2厘米深,每穴挤血5~6滴,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棱针点刺太阳(双)、鱼腰(双)及印堂穴,挤血适量,然后用棉球按压针孔也可治疗神经性头痛。

针刺疗耳聋


中医学认为,耳为肾之外窍,可因风热邪毒由口鼻而入侵袭胆经,阻滞经气致耳窍闭塞不通而听力剧降;亦可因情志过极致肝失疏泄,郁而化火,循肝胆经脉上窜耳窍发为耳聋;或因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而使听觉减退;或因过劳、久病导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经脉空虚不能上奉于耳导致耳聋。

《针灸甲乙经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一节中主要篇幅具体介绍的就是耳聋的取穴之法。选取患部耳门、听会、听宫为主穴。以猝然耳聋、听力迅速下降、鼻塞头痛、恶寒发热、耳内疼痛伴有耳内发胀阻塞感为主证者,加取关冲、足窍阴。由于耳聋经久不愈,兼有头晕目眩,蝉样耳鸣不断,面色少华,神疲气怯,腰膝酸痛,遇劳则甚者加取太溪、照海、足三里、关元。

令患者取仰卧位并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碘酒常规消毒,取毫针沿骨缝刺耳门、听会、听宫各1.5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以局部酸胀并向周围扩散为佳;毫针直刺太溪、沿骨缝直刺照海各0.8寸,施以捻转补法;毫针直刺足三里、关元(在排尿后)各1.5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诸穴针刺后均连续施术各约1分钟。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针刺关冲、足窍阴二穴时,术者先用手指按压揉搓致局部发红、发热,常规消毒后用小号三棱针准确快速点刺之,然后边用手指向外挤边用75%酒精棉球搽试针眼处,每穴处挤出鲜血约30余滴。双手交替隔日施术一次,5次后改为一周两次。施术后针刺部位当日禁止湿水。方中耳门、听会、听宫均循行于耳周围部,针刺之可以直接疏通手足少阳之经气以开耳关闭阻。



在《针灸逢源》中有:新聋多热,取少阳久聋多虚,补足少阳耳门,听宫,后溪,听会的论述。太溪穴有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之意,为足少阴肾经腧(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与阴桥脉交会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中医学认为少阳为一阳初生之气,源出于肾。取太溪、照海不但可清热生气,还有治病求源之效。关冲属手少阳三焦经,是该经的井(金)穴,又是五腧穴之一。有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之功效。足窍阴属足少阳胆经,也是该经井(金)穴。具有平肝息风、聪耳明目、泄热、利胁、通窍的功能。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来说,中医学有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在关元穴处施术能培补元气、行气活血、补益阳气、导赤通淋。肾中精气充盛则身体强壮,聪敏而慧。足三里和关元配用共同达到阴得阳以生,阳得阴以长,既充养先天,又培补后天的最佳功效。

退热的中药


退热的中药材见效也是非常快,最主要的就是副作用还没有常喝的西药那么高,这样就会受到更多人们的欢迎,很多的人们在发生高烧以后就会去服用一些中药材,就可以达到退烧的目的,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温水擦拭自己的身体,或者是采用冰敷的方式,这都是可以用来进行治疗。

1.物理降温

(1)高热而循环良好者:

①可用冷水或冰袋敷前额、腹股沟、腋下、腘窝等大血管处,每3~5分钟更换1次,直至热度下降。

②酒精擦浴:用75%酒精加入一半温水后擦腋窝、腹股沟、颈部、四肢。

③冷盐水灌肠 婴儿用:100~300ml,儿童用300~500ml。

(2)高热伴循环不良者:

①温水浴:对四肢发凉、紫绀病人可采用。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2~3℃温水中浸浴10~15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此法多可使体温下降,循环获得改善。

②胃内降温:儿童可用4℃生理盐水100~300ml反复洗胃至体温下降。

2.药物降温

(1)阿司匹林:10mg(kg·次),口服,体温38.5℃以上服用,必要时4小时后可重复应用。

(2)安乃近滴鼻或口:25%安乃近滴鼻,降温效果良好,本法简单方便,不用注射,易为小儿及家长接受。现市售有诺静,每支1ml,滴口,高热时应用。

(3)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阿司匹林解热止痛药,国外小儿多用此药退热,无阿司匹林副作用,对胃无刺激,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应用更好。每4小时服用1次,一天不超过5次。国内常用泰诺或百服宁。

较大儿童可肌注柴胡或安痛定退热。

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多由急慢性感染(包括病毒和细菌)引起。发热程度可高可低,且热度高低不一定与病情平行,一般低热多不需处理,但如高热(一般在38.5℃以上)或发热日久,可导致代谢增加,机体消耗,部分婴幼儿可引起惊厥,故须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中医放血疗法


中医在我国的历史是悠久的,其学术领域也是很强大的。今天要说的中医放血疗法也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这个这样的手段可以治疗疾病,但这是的确存在的。比如说如果体内积聚太多的淤血的话,就会导致血液细胞不可以顺畅的流通,这样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面对一些风湿疾病的,有些也是可以使用中医放血疗法的。中医放血疗法,其目的是借助放出毒素来帮助治疗疾病。如果你对这方面的治疗方法有兴趣的话,可以多了解一下。

一、刺血渊源刺血疗法,古代又称为放血疗法,或曰刺络法。历史悠久,其疗法以经络学说为指导,用三棱针、小针刀等器具刺破身体一些浅表血管,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实践证明,刺血疗法具有泻热、止痛、镇静、开窍、化瘀、消肿等多方面作用,可用于近百种病症的治疗。

近代,放血疗法的科学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放血疗法还被用于许多急危重症的救治,如:治小儿惊厥,取人中、印堂、双侧合谷、劳宫、涌泉、太冲、单侧十宣。前面人中、印堂穴针用泻法,后面诸穴点刺出血,5分钟后,可见患儿额上汗湿抽搐停止。

二、刺血操作

刺血疗法的针具是三棱针或小眉刀。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针尖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适用于皮肉丰厚的四肢、躯干放血;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应选用细长的三棱针。

三棱针古称“锋针”。刺络放血能开窍泄热、通经活血、祛风止痉,对许多疑难杂症也有卓越的疗效。三棱针点刺不仅对小。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中医放血疗法知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于这方面的资料会更加了解。在生活当中,如果我们可以多学一些关于治疗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有什么不适要及早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耳尖放血疗法


耳尖放血可能我们不太能了解是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就算我们接触到但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可能也不太清楚。其实大家有所不知耳尖放血疗法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的,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耳尖放血的一些事宜吧。

治疗疾病都是有着不同的方法,那对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也都是要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选择,那对耳尖放血疗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都不了解,对这样的治疗方法,一般都是针对头疼的人,而且是非常难受的人,因此会选择这样的治疗方法。

那对耳尖放血疗法如何使用呢,很多人也都不知道,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这样的治疗方法,对患者都有哪些的帮助,在使用的时候,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耳尖放血疗法

(一)适应症

主要可以治疗如头痛、高血压、结膜炎、腮腺炎、麦粒肿、失眠、肺心病等肝阳上亢、实热病症。

(二) 禁忌症

1、合并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身体极度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三)操作步骤

1、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3、用碘酊和酒精严格消毒后。

4、左手固定耳廓, 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人,深度约1~2mm, 随即将针迅速退出。

5、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6、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是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大概每侧穴位放血5~10滴,每滴直径约5mm (如黄豆大小)。

7、治疗时间及疗程:一周3次,12次为一个观察疗程。

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学的一种传统的针灸特效疗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其特点是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不良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诊断标准

1.西医标准

高血压诊断和临床分类及危险性分层标准,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定的相应标准来确定。

2.中医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发布),主要证候为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具有以上4项主症者,即可辨为肝阳上亢证。

适应证

本疗法适应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原发性高血压。

操作方法

1.器械

一次性无菌采血针。

2.操作步骤

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先用手指按摩耳郭使其充血,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1~2毫米,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郭,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是根据病情、体质而定。每侧穴位放血5~10滴,每滴直径约 5毫米(如黄豆般)。

3.治疗时间及疗程

1周治疗3次,12次(1个月)为1个观察疗程。

4.关键技术环节

针刺前要先对病人的耳郭进行揉按,使其充分充血;注意进针的深度,进针过浅则出血困难,过深则创伤较大,以刺入皮肤1~2毫米为宜,尽量使其自然出血,而又不损伤其他组织。

5.注意事项

医生手指和病人治疗部位严格消毒,防止感染;病人治疗时取仰靠坐位,防止发生晕针;挤压时不能局限于耳尖局部,应从较远的范围向耳尖进行轻微的挤按,尽可能减轻或消除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6.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当病人耳郭小而薄、血液循环不佳、出血量不足时,为了达到一定的放血量,对耳尖部位进行挤压,有时会导致放血部位小血肿。这时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血肿部位 1分钟,以防止血肿变大。一般血肿会在2天以后消失。

耳尖放血疗法,以上也是有着详细说明,所以在治疗的时候,我们也都是要注意以上的问题,那在选择这样治疗疾病的时候,在饮食上,也都是要注意,要以清淡为主,要吃油腻食物,这样对血液的流通,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结语: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是不是对耳尖放血疗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们知道耳尖放血疗法的使用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大家一定要注意。耳尖放血疗法的使用我们一定要找专业人士,不能随意的使用,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发烧放血穴位


感冒发烧是一种常见病,大多数人都有过发烧的经历,大家都知道人在发烧的时候,不仅身体特别不舒服,而且还会影响食欲,影响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发烧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发烧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在饮食上尽量保持清淡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那发烧放血穴位在哪呢?

什么穴位可以退烧

1、按摩大椎穴可以退烧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按摩十宣穴可以退烧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3、按摩曲池、合谷、外关穴可以退烧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如何预防发烧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必要时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2、在气候转变的时候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引起发烧。

3、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家里要经常开窗,使新鲜空气流通。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6、平时多喝水,尤其是包含矿物质的水,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中医放血治疗法 放血疗法助美容养颜


中医放血

放血多用于治疗扭伤

中医经常采用的放血疗法,主要目的在藉由排除微量血液约5~10cc,达到“去窒解淤”的功效。多用在治疗淤血肿伤,跟减肥没什么关系。

“去窒”是放血促进循环,消除因体内循环不佳造成的水肿、酸痛感等;去淤则是治疗因扭伤或撞击造成的淤血。

放血具美容功效

放血就中医角度而言,的确具有美容功效,但美容放血和一般放血方式不同。放血促进美容的原理,也是基于能促进脸部血液循环,因此改善脸部肤况;邹玮伦医师表示,寻求美容放血的人士,青春痘及斑点的问题多有改善。

放血是采用极细微的梅花针,在脸部取主治穴道针刺,拔针时稍微用力,此时穴位可能会排出极微量的血,所以也被称为放血美容。

中医怎么放血

一般放血是用采血片、3面3棱的三棱针,或5细针一束的“梅花针”,针刺主治穴位,如“曲池穴”主治颈肩、皮肤,在穴位刺出血液达到治疗目的;针刺部位非常微小,不会留下疤痕;有时为促进排血,会在针刺前拔罐造成淤血,即俗称“拔血罐”。

为长期纾解循环不佳问题,多半建议1周固定放血2~3次即已足够,但接受放血前必须经中医师诊断处方,身体虚弱或贫血的人都不适合放血。

结语:让你的身体见点红,是一个好的方法。如果你是一见到血液就晕倒的人,千万不要使用这种方法;还有就是贫血的人切记不要使用。放血需要绝对专业及耐心,因为每个穴位疗程至少须半小时以上,且被放血者要完全接受放血疗法,担心或害怕都会影响放血效果。

肩周炎放血疗法?


肩周炎平时也被大家称作是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肩部特别的疼痛,肩周炎引起的肩部疼痛不仅影响正常生活还影响正常的工作,肩周炎一定要及时治疗,目前治疗肩周炎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外,还流传着一种放血疗法,下面详细介绍肩周炎放血疗法究竟怎么样。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肩周炎放血疗法的功效

放血疗法是针对特点的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静脉,调理气血,促协外出为主要作用,有镇定、止痛、泻热、消肿、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

放血疗法要领

1、穴位要找准(正常情况下穴位大约是指甲盖大小,也就是一平方厘米,定位不准的,请刺一平方寸大小。

2、刺血手法要快,要准(要快,我目前是一秒刺7针,快的手法可以降低疼痛感,要准,是针针见血,不要深浅不一,当然了这个是要临床练的 。

3、保证出血量每个穴位2-5毫升(我一般都是不足2毫升的,起下罐再刺,出血多少因个体差异和血液粘稠度有关,也与针刺手法有关,但最少保证2毫升以上,)

4、一罐一刺(传统方法是刺完所有穴位,再拔罐,我的方法是,刺一个穴位马上拔罐,再刺下一个穴位再拔罐,记住后拔肩前和肩后两个穴位,一起起罐时这两个穴位时间短不起泡。

5、每5天治疗一刺,双侧肩周炎患者不可双侧同时刺血(同时刺血效果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都是治好一侧再治另一侧),刺血后24小时刺血部位不要沾水。

哪些肩周炎患者不能用放血疗法

并不是所有的肩周炎患者都可以放血疗法治疗,一般来说孕妇,年老体弱,有出血倾向的肩周炎患者不要用放血疗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也不能采取放血疗法。

肩周炎如何治疗,以下就是肩周炎的治疗方法:

1、中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的。

2、拔罐肩周炎如何治疗,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4、针灸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5、理疗肩周炎如何治疗,选用高频电磁疗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可起到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

6、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医三分练七分”,应鼓励患者多做肩关节的运动,特别是适当做大幅度的运动,对预防肩关节的粘连,肩部软组织的拘紧、挛缩,大有好处。

针刺放血迅速退热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