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的中药 > 导航 > 养生的中药

退热的中药

养生的中药。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科学的中医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退热的中药》,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退热的中药材见效也是非常快,最主要的就是副作用还没有常喝的西药那么高,这样就会受到更多人们的欢迎,很多的人们在发生高烧以后就会去服用一些中药材,就可以达到退烧的目的,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温水擦拭自己的身体,或者是采用冰敷的方式,这都是可以用来进行治疗。

1.物理降温

(1)高热而循环良好者:

①可用冷水或冰袋敷前额、腹股沟、腋下、腘窝等大血管处,每3~5分钟更换1次,直至热度下降。

②酒精擦浴:用75%酒精加入一半温水后擦腋窝、腹股沟、颈部、四肢。

③冷盐水灌肠 婴儿用:100~300ml,儿童用300~500ml。

(2)高热伴循环不良者:

①温水浴:对四肢发凉、紫绀病人可采用。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2~3℃温水中浸浴10~15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此法多可使体温下降,循环获得改善。

②胃内降温:儿童可用4℃生理盐水100~300ml反复洗胃至体温下降。

2.药物降温

(1)阿司匹林:10mg(kg·次),口服,体温38.5℃以上服用,必要时4小时后可重复应用。

(2)安乃近滴鼻或口:25%安乃近滴鼻,降温效果良好,本法简单方便,不用注射,易为小儿及家长接受。现市售有诺静,每支1ml,滴口,高热时应用。

(3)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阿司匹林解热止痛药,国外小儿多用此药退热,无阿司匹林副作用,对胃无刺激,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应用更好。每4小时服用1次,一天不超过5次。国内常用泰诺或百服宁。

较大儿童可肌注柴胡或安痛定退热。

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多由急慢性感染(包括病毒和细菌)引起。发热程度可高可低,且热度高低不一定与病情平行,一般低热多不需处理,但如高热(一般在38.5℃以上)或发热日久,可导致代谢增加,机体消耗,部分婴幼儿可引起惊厥,故须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yS630.Com相关推荐

小儿中药退热药有哪些


小孩子的免疫力比较低下,尤其在冬天的时候很容易引起感冒发烧,小孩子发烧必须要及时吃药退烧,来降低体温,如果拖的时间太长,就会引起其他疾病,后果非常严重,常见的小孩重要退烧药有布洛芬和阿司匹林,这几种药物退烧效果比较明显,而且速度极快,用药也比较安全,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1、阿司匹林

注意:16岁以下禁用

使用最久的一种退热药,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也大,对胃肠刺激严重,甚至会诱发溃疡。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趋于淘汰。

2、对乙酰氨基酚

注意:比较安全,可常备家中

即扑热息痛,是目前儿科临床最常用退烧药物,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迅速、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常备家中。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3、柴胡注射液

中药柴胡提取的注射剂,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副作用少。规格为每支2毫升,用量3岁以内小儿每次肌肉注射1/3~1/2支,大于4岁每次一支。

4、布洛芬

注意:适合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用于解热镇痛

布洛芬是属于比新的儿科退烧药物,安全高效,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较乙酰氨基酚对胃肠刺激小。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

5、赖氨匹林

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儿童一天按体重10~25mg/kg,分2次给药。

优点: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由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为片剂、水溶液及混悬液(滴剂),没有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所以对于口服药物困难的孩子,医生也常选择这类药。

缺点:因为含有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有的会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所以16岁以下的儿童都应该谨慎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询问过敏史。

注意:这类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用药,否则会引起肝脏损害。

6、尼美舒利(慎用)

注意:风险高,需慎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尼美舒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但是,近期有报道表明,尼美舒利有极高的致严重肝损害的用药风险,需慎用。2002-2005年,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已将该药撤出市场。

7、复方氨基比林

注意:婴幼儿禁用,年长儿慎用

又名安痛定,是一种注射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强效退热药之一。潜在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皮疹等副作用风险。若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

8、安乃近

注意:非万分紧急情况不要使用,和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反应。

安乃近的退热效果明显迅速,但副作用也非常很明显,个别病人对该药过敏,甚至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又无其他退热药可用时才用于紧急退热。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针刺放血迅速退热


两岁4个月的女孩张友霞,于日前因患重症手足口病,住我院ICU十余天,生命体征平稳后转感染科3天时,申请针灸理疗科会诊。

孩子家长哭诉说:我的孩子原本爱跳爱唱的,患了这病后,一直神志不清,喊名字无反应,持续发热13天多了,体温38℃~39℃,不吃东西,一喂食就吐。全身一直无汗出,皮肤很干燥、很烫手,还腹胀、尿黄少,大便秘结3~5天一次,总是烦躁哭闹,整晚不能入睡。我小孩这个样子,还能治好吗?

我们一边安慰家长,一边仔细检查患儿。发现孩子口唇、面部红赤,舌往外伸展,舌尖红,口腔及口周疱疹,呼叫无回应,双眼睁大,无追视,有时眼珠望着天花板来回打转。四肢软弱无力,肌力0级。针对病情,我们决定采取针刺放血疗法。首先进行肢体针刺疗法,采取下肢针刺足三里穴,补法烧山火(先浅后深,一进三退,重按轻提,行九阳数),10分钟后患儿汗出,再在上肢针刺曲池穴,施泻法透天凉(先浅后深,一进三退,轻按重提,行六阴数)。然后进行放血疗法,在双侧大拇指少商穴各点刺后挤出血约1毫升左右。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体温基本降至正常,神志转清,面色好转回病房后立刻解大便。治疗1周后,患儿舌尖不再往外伸,四肢能活动,会主动侧翻身,治疗两周后,患儿会说话,可以独坐。

手足口病在中医认为是由于外感时行邪毒所致,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肺主宣发肃降,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水上之源;脾主四肢肌肉,司运化,开窍于口,为水谷之海。时行邪毒由口鼻而入,内犯于肺,下侵于脾,肺脾受损,水湿内停,而又在暑湿热的夏季,与时行邪毒相搏,蕴蒸于外故发生本病。



小儿即病传变的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该患者身热持续13日,不思饮食(纳差),四肢无力,表明脾胃已受损。脾胃虚弱兼有实证如面赤、尿黄少、便结、烦躁不安等,是由于因虚致实的真虚假实或虚实夹杂,主要是因正气亏虚无力抗邪。所以我们首先在足三里施行补法烧山火,补益脾胃,待正气充足再施行泻法透天凉及少商点刺出血,祛邪外出,促进身体康复。

临床上,我们对一些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药物治疗无效时,采取该疗法均取得满意效果。

退热栓多久见效?


家里的小宝宝发烧了,情况是非常紧急的,一般来说普通的发烧家长可以选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缓解,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适当的用一些药物,当然这些药物肯定是以退热为主。日常生活中退热栓的应用是很普遍的,家里面应该常备。那么,退热栓需要多长时间见效呢?

退热栓见效时间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也有的长些或者短些,因人而异的,但是退热栓起效还是很快的,小宝宝尽量不用,有时量掌握不好,易致宝宝大汗虚脱的,同时易损伤肛门,应急时可用。

指导意见:

宝宝退烧首选物理降温,体温38.5度以下,多喝温热的开水,洗温水澡,头部敷凉毛巾,定时更换,温毛巾擦耳后、颈部、腋下、大腿根等皮肤大血管走行处,擦至微红散热效果好;达到或者超过38.5度物理降温的同时适当用退热剂就是了。

退热栓和布洛芬不能同时用

退热栓和布洛芬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如有必要,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栓也叫做吲哚美辛栓,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而布洛芬也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两者的退热作用是一样的,所以最好不要一起使用,可以选用一种,如果效果不好,可以选择其他类退热药物。

意见建议:一般发热大部分由于感染引起,所以最好针对病因治疗,不然体温还是会反复升高,只用退热药物可能治标不治本,所以可能只能暂时起效果,最好是找到发热原因,系统治疗。

中医常用的退热法


讲到发烧,恐怕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对发热的诊治,中西医学有不同的方法。但两者相比,中医诊治发热更富有特色。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现象,如果我把一个高热的病人比作一壶正在烧开的水,退热就是要使这壶水冷却下来,你想有几种方法?

我想至少有3种:首先,要把炉火关掉,以减少产热,这叫釜底抽薪;其次,应把壶盖打开,或将开水搅拌,以增加散热,所谓扬汤止沸;再次,可往开水中兑入冷水,甚至冰块,所谓热者寒之。

其实,这三种方法在中医的退热治疗中都十分常用。下面就来具体讲讲这三种退热方法的应用。

1、釜底抽薪法

相当于中医通腑泄热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

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如病人出现高热汗出,大便不通,腹胀、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脉滑有力时。此犹如锅下柴多火旺,抽去柴薪则火熄热退。故常用大黄、芒硝等药,或将其配入清热方剂中,以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再者,通便去火,又能保护阴液,犹如防止火太旺而将水烧干,限制体温上升,这也有利于退热。

2、扬汤止沸法

相当于中医疏散退热法,即用药性辛散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发汗退热法,适用于表证发热的病人,常见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并见,无汗或有汗不畅,这是由于体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发热,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大类。前者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后者发热明显,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脉浮数等。发汗退热法宜根据寒热之异来选取不同的药物,如风寒表证常用辛温发汗药,如麻黄、桂枝、羌活等;风热表证常用辛凉发汗药,如柴胡、升麻、薄荷等。通过发汗散邪,使邪热外达,发热随之减轻,从而达到退热之效,符合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所说的体若燔炭,汗也而散的治则,发汗法对无汗高热者尤其有效。

二是升散退热法,适用于内有郁热的病人,因邪热内郁于里,常表现为发热,胸膈烦热,口干唇裂,面色红赤,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等,可于清热方剂中酌加薄荷、升麻等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功,此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火郁发之的治则。但应注意的是,发汗退热法虽十分常用,且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过汗能损伤津液,故对体虚病人应当慎用。

小儿退热贴的说明书


儿科疾病一直都属于一个比较高发的疾病,目前国家对于儿科治疗也比较重视。在治疗儿科疾病的药物当中,小儿退热贴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一种药物了,它对于各种儿科疾病拥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家长朋友们在选择儿科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选择,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小儿退热贴的介绍吧。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小儿退热贴

商品名称:小儿退热贴

拼音全码:XiaoErTuiReTie

【主要成份】水凝胶高分子材料,薄荷、冰片、水。

【性 状】本品为水凝胶状。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发烧的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缓解发烧。头痛,鼻塞,烦躁等不适症状,对减少发烧对大脑细胞的损害有辅助作用。

【规格型号】40mm*100mm

【用法用量】一贴可用8小时,每天用2~3贴。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勿贴于敏感性部位,近眼睛位置及嘴部;勿贴于头发,眉毛,左乳前及有汗水处,以免脱落;本品为外用贴剂,请勿误食;儿童须在成人监督下使用。

【贮 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包 装】每盒装40毫米*100毫米。

【有 效 期】24 月

【执行标准】YZB/豫(周)002-2006

【批准文号】豫卫健用字(1999)第21号

【生产企业】郑州新四方医药科技

看完以上对于小儿退热贴的各种介绍,您现在对于小儿退热贴这种药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治疗儿童疾病用药一定要准确,不能盲目用药,这样只会耽误了小孩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而且孩子在治疗阶段也会更加难受。因此,家长朋友们选择小儿退热贴进行儿科病的治疗是非常明智的,希望您的孩子能尽快恢复健康。

消炎退热颗粒的说明书


对于体热镇痛,我们一定要采用最科学的方式进行治疗,民间的偏方切勿相信。对于体热镇痛的病因分析,多半是由于体内有炎症在作祟,因此我们要及时做到药物治疗。如今我们为您推荐一款名叫消炎退热颗粒的解热镇痛药物,它能综合性的治愈您的疾病,让您尽快恢复健康。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消炎退热颗粒

商品名称:消炎退热颗粒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及各种疮疖肿痛。

【规格型号】10g*20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 10g,一日 4次。

【有 效 期】0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2217

【生产企业】桂林葛仙翁药业有限公司

【主要成份】大青叶 蒲公英 紫花地 甘草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颗粒;味甜、微苦。

综上所述,关于消炎退热颗粒的介绍暂时就为您介绍到这了,希望能给您的治疗带来帮助。体热镇痛的滋味很不好受,通常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体热镇痛的患者来说,服用消炎退热颗粒就是您最好的选择,它能很好的治疗您的一切关于体热镇痛的症状,让您尽快的恢复健康的身体。

感冒退热颗粒的说明书


目前市面上拥有非常多的解热镇痛药物,这让广大患者朋友选择起来非常渺茫,以至于延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感冒退热颗粒就是一种治疗体热镇痛非常好的药物,您知道它的具体功效和使用方法有哪些吗?对于您的疾病症状能得到怎样的改善您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感冒退热颗粒

商品名称:感冒退热颗粒

拼音全码:ganmaotuirekeli

【主要成份】大青叶、板蓝根、连翘、拳参。

【性 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属外感风热、热毒壅盛证,症见发热、咽喉肿痛。

【规格型号】18g*10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4袋,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每袋装10小包。

【有 效 期】24 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0176

【生产企业】中山市恒生药业有限公司

看完上述对于感冒退热颗粒的介绍,您对于这种解热镇痛抗炎药是否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呢?药物的选择对于治疗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一定不能忽视了药物的重要性,选好药选对药才能准确有效的治愈疾病。

小儿退热穴位都有哪些?


中医按摩如今在生活当中应用面是非常广的,不仅养生保健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完成,而且治疗疾病同样也可以利用穴位。而且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都有自己的独特作用,因此对于疾病患者来说,也可以尝试一下。生活中小儿发烧的情况是很常见的,那么小儿退热穴位都有哪些?

1、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是比较好找的一个穴位,当我们把拇指跟食指并拢起来后凸出来的肌肉对应的凹陷处就是了。当出现发烧、发热时,按压合谷穴1分钟左右能疏风散热,起到退烧的作用。

2、曲池穴

很多人对曲池穴并不了解,曲池穴位于手肘附近,按摩这个穴位能激发阳气,起到清热解毒、泻内火的作用。人们发烧的时候可以按压曲池穴2-3分钟,此外,中医还认为经常按摩曲池穴能预防肺经相关的疾病。

3、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低头时可以摸到颈后的2个椎骨,在椎骨中间凹陷处就是大椎穴了,发烧时除了可以按摩大椎穴来退烧以外,也可以用刮痧的手法刮到出痧,也有明显的退烧效果。

除了按摩穴位以外,生活里我们还可以怎么退烧呢?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个退烧小妙招,一起接着往下看。

发烧时就用这些退烧小妙招

1、多喝点水

在发烧的时候,体内的免疫细胞正在努力跟病毒作斗争,此时多补充一点水分可以给它们带来更多的能量。另外,喝水也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细菌跟病毒,也能缓解发烧流汗时的水分流失。

2、试试泡脚

发烧的时候如果没有出汗,那么不如用热水泡脚来逼汗。专家建议,此时也可以在热水里加一点生姜,或者直接用生姜煮水然后兑凉水来泡脚,出汗的效果会更好。很多朋友反应,发烧时出点汗有利于退烧。

3、泡温水澡

与泡脚的原理一样,泡澡也可以让身体出汗,起到缓解发热症状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宜在非常疲惫的时候泡澡,建议发烧后泡澡时要有家人或者朋友提醒时长,避免泡太久水凉后加重病情。

中医退热方法是什么?


最近很多地区的天气都开始转暖,所以很多人都脱掉了厚厚的衣服患上了比较轻薄的衣服,但是每天早晨以及晚上的温度依旧很低,这样比较大的温差导致很多人都出现了感冒发烧的情况,让身体感觉到非常的难受。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医当中,退烧的方法具体都有哪些呢?

先确定孩子的状况。

体温不是很高,测量值大概在37.5-38.5,我孩子有一次到39度。

如果不是摸到身体可能都不知道发烧了。全身不怎么出汗,当然如果出汗就不会 发烧了。

物理降温

用毛巾给孩子额头前胸后背手心脚心都擦擦,隔一会儿就擦一次,物理降温。普通的自来水就可以了,酒精有的孩子会过敏,而且有些过激。

睡觉的时候毛巾放额头,热了就再过过水,多换几次,睡觉的时候也给他擦擦身体。

多喝开水,让孩子多喝略热一点的温开水,如果肯喝姜汤 可以喝一些,发烧主要是让体内的热散出来,发发汗。

可以给他喝些去火的凉茶,金银花茶之类。如果最近饭吃得不是很好,可以喝健儿清解液。

给孩子捏捏脊背,大椎的位置也捏捏,如果红紫色就确定是体内有热。

拿着孩子小手搓搓他的手心,天门穴自下而上推拿,合谷穴(俗称虎口那个地方)的位置多捏捏。还有曲池穴多搓搓,脚心涌泉穴揉若干下

做完这些,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恶化的状况,退烧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看孩子抵抗力,我孩子一般两天会彻底退烧,恢复如初。

总结中医退热13偏方


本文导读:发烧发热时,退热是很重要的,中医对退热有自己的辩证治疗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退热13偏方。


发烧发热是最常见的日常小疾病,中医对发热的治疗有很多研究,针对各种发热症状提出了治疗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退热的方法总结。

1、辛温发表

对于外感风寒而发热者疗效可靠,代表方:麻黄汤,荆防败毒散

2、调和营卫

适用于外感中度发热,疗效很好,代表方:桂枝汤,多用于临床发热而用抗生素无效者。

3、清解少阳

此方和解退热,应用范围大,代表方:小柴胡汤,主药为柴胡、黄芩、临床用量宜大。量小作用较弱。

4、清气分热

适用气分实热证,代表方:白虎汤,方中知母、石膏均有良好的退热作用,石膏配知母退热作用持续,相得益彰。

5、通便泻火

适用于阳明腑实证发热,治以宣腑通便为主,代表方:如大承气汤,主药为大黄,可广泛应用,也可加减配伍灵活应用。

6、温阳散寒

临床常用于有发热而阳气虚者,代表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7、祛暑化湿

用于暑热季节感寒发凉,感冒无汗者疗效可靠,代表方:黄连香薷饮。

8、养阴清热

功能养阴清热,添水以制火,适用于外感热不退而阴虚者,代表方:青蒿鳖甲汤。

9、辛凉解表

有退热与解毒作用,为治发热之常用方法,又适宜于外感温病初起,代表方为银翘散。

10、清热化湿

其退热作用不明显,但其治疗对长期低热及不明原因发热常可取效。代表方:三仁汤。

11、滋润肾阴

适用于外感后期,低热不退,有肾阴虚症状者,或热不退而津液已伤者,代表方:加减复脉汤。

12、益气升阳

用于阴火上冲,中气不足,长期低热法, 取甘温除大热 之意,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退热方法,发热的表现症状不同退热方法也不同,学学中医退热方法可以更好的治疗发热病。

退热的中药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