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贴敷养生 > 导航 > 穴位贴敷养生知识

穴位贴敷养生知识

2019-10-12

穴位贴敷治痛经

春季贴敷养生。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穴位贴敷治痛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3岁的姗姗5年前因经期淋雨受寒后出现痛经,每到经期就会痛得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必须卧床休息,无法坚持工作。周期性疼痛如同定期受刑。她到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医生号脉后认为姗姗证属寒湿凝滞,治以温经散寒,行气止痛。采用穴位贴敷外治法两次后,患者月经来潮时少腹坠痛明显减轻,能坚持工作。治两疗程后,腹痛等症状悉除,随访半年未复发。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失调,血行受阻引起的疼痛,所谓不通则痛。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法,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发挥了穴位与药物的双重效应,使之起到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且无创伤,无痛苦,方法简便,对惧针者、体质虚弱者、不宜服药者尤为适宜。

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病痛疗效最好,药选丁香、肉桂、细辛、元胡、川穹、红花各等份,研末用醋调匀,随用随调。所选中药均为辛温之品,兼有芳香走窜或行气活血之效,易于皮肤吸收。用醋调敷,促进药物渗透。

贴敷取主穴关元、神阙。根据病情可加气海、次髎、水道、肾俞等穴。所选主穴为任脉经穴,并与冲脉相遁通。《素问举痛论》说:冲脉起于关元 。冲脉穴位于脐下三寸,又称丹田,为《难经》所言脐下肾间动气之所,内通胞宫,因此具有调理冲任、补肾壮阳、温通经脉之功效,是治疗妇科病之要穴。神阙居脐中,亦属任脉经穴,乃神气通行出入之门户。气海调理一身之气;肾俞温肾壮阳;水道为阳明经穴,《千金要方》中称胞门、子户,是治疗腹痛的常用穴;次髎穴祛寒止痛。


ys630.coM延伸阅读

消化不好穴位贴敷


导读: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很多: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的情况时有发生。虽说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长此以往对身体还是有影响的。很多人只要饭后胃不舒服就买些健胃消食的药片来进行缓解。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尽量还是不吃药,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这些不适症状呢?

有上述情况的人不妨试试常按下脘、足三里、四缝这几个穴位。下脘穴在腹部,离脾胃很近。常按此穴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

日常如果健胃消食就可常按这几个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做做,长期坚持,不知不觉中胃口就会好起来。此外,也可以用穴位贴敷的方法:取白萝卜2个,小茴香60克,将白萝卜切成细丝后煮熟,再把小茴香研成细末,然后把它们调成药泥,趁热贴在肚脐眼周围,用纱布包扎好。这个方法有极高的散寒、行气、止痛、消食的效果,对消化不良、积食、虚寒型腹痛都有效果。

穴位贴敷的作用特点


穴位贴敷的作用特点

1、穴位贴敷的作用特点

作用直接,适应症广,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着功效。

用药安全,诛伐无过,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设备和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2、穴位贴敷的作用机理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穴位作用,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出人的通道,而穴位则是上述物质在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人”的场所。综合作用,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

3、穴位贴敷的疗法

辨证选穴用药,腧穴选择及配伍,选择离病变局部器官最近、最直接的相应穴位敷贴。局部选穴 如,肾虚外敷方,取肾俞、关元穴。选择阿是穴贴药,阿是穴是指病变的局部或内脏病理现象在体表的反映,也称病理反应穴。选择针灸学中的传统有效经穴,这些传统的有效经穴,是前人在实践中发现并验证有效的穴位。如肺俞、风门、膈俞等穴治疗咳嗽、哮喘;神阙、足三里治肠炎、痢疾、腹胀、腹痛等。取穴施治,药物外敷取穴,与针灸取穴法相同,需辨证选用, 灵活掌握,因其施药范围略大,所选取之穴是一个片而不是点,即使选穴不十分准确,也同样有利于药物吸收。

怎么样穴位贴敷巧治病

1、流鼻涕,治疗方法,在两眼之间的鼻梁根用枸杞贴敷。风寒引起的流鼻涕才能用穴位贴敷治疗。巧治流鼻涕的方法,把枸杞打扁。用医用胶布把枸杞贴在两眼之间的鼻梁上两个小时。寒气都是通过鼻孔进入人体,把枸杞贴在鼻梁上可起到防护的作用。枸杞是补肺的,风寒引起的流鼻涕才可以贴枸杞。

2、牙痛,治疗方法,把云南白药胶囊里面的药粉涂在疼痛的牙齿处。用手使劲掐揉合谷穴。颈椎病,治疗方法,把白参片捣碎贴在两侧太渊穴,效果不好则多吃主食和鸡汤,汤内加补气的黄芪、党参同炖。肺气亏导致的颈椎病,可以用穴位贴敷法治疗。

3、痛经,治疗方法,用艾条熏或用参片贴敷神门穴。按摩、敲击或用参片贴敷血海穴。穴位贴敷药物进行治疗,是让药物直接渗入穴位中,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疾病的效果了。另外在采用药物贴敷治疗的时候,辅助按摩等方法一起治疗,那么就能让疾病的症状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使用穴位贴敷药物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找准穴位。

穴位贴敷法有哪些操作规范

1、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2、贴敷方法,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以上就是穴位贴敷法的操作规范,再浸泡药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上好的要我这样才能够对身体,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选择错了要我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在贴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上的操作方法。

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二、穴位贴敷操作方法三、不宜穴位贴敷的人群

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1、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肤疾宁膏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皮肤过敏的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2、穴位贴敷适应范围

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痹、不寐、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胁痛、头痛、眩晕、口眼斜、消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乳核、疮疡肿毒、喉痹、牙痛、口疮、疟疾、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3、穴位贴敷作用及机理

疏通经络、运行气血

敷贴用药与针灸疗法一样,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循行出入的通道,无论病从外入,抑或病由内生,都离不开经络,而经络上的穴位则是经气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运用敷贴疗法,将药物敷贴于皮肤穴位之上,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药气透到经脉,通过药物的刺激,从而达到改善经络气血运行的预防保健作用。

调理五脏、扶正祛邪

药物敷贴于体表穴位,该穴位的组织结构、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等均发生相应变化。某些中药能刺激穴位,使局部温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穿过毛孔,不断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药理作用。还可能通过刺激穴位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机体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反射性地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穴位贴敷操作方法

贴敷前,应用温开水将局部洗净擦干,或用酒精棉球擦净。在第2次涂药前,需用消毒干棉球蘸上温开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第1次所涂敷的药物,擦干后再涂上药膏,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药物贴敷时间及疗程视疾病与贴敷部位而定。一般都是1天换药1次,有些药粉气味俱厚,不需水、酒或药汁调敷,直接将药粉填脐者,也可5~10天换药1次。

疗程:急性病多为3~5天,慢性病多为5~10天,两个疗程之间休息3~5天。伏贴每次敷药2~3小时,共三次。

不宜穴位贴敷的人群

1、孕妇,多数外贴药物对孕期妇女可能不安全。

2、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贴敷;对橡皮膏过敏者应提前告诉医生,换用其他方式固定。

3、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或有皮疹者。

4、严重的荨麻疹患者。

5、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

6、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不能采用。

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效果好吗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眠症。失眠会导致人们的精神萎靡,记忆力衰退,加剧皮肤的衰老。有很多人都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治疗失眠。在治疗失眠的方法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穴位敷贴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失眠需要敷贴对应的穴位来进行治疗。下面小编具体介绍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效果好吗?

1、心胆气虚失眠治疗

症状:由心胆气虚证所导致的失眠症状主要表现有:失眠,多噩梦,易于经常于睡梦中惊醒,终日惕惕,胆怯心悸,并可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等症状。

穴位:神阙穴(肚脐中),膻中穴(两乳之间连线的中点处),气海穴(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

敷贴方法:用珍珠层粉,紫丹参,硫磺各准备10克,研磨成细粉后,储藏备用。在每晚临睡前,取细粉1克,撒如肚脐中按紧,外面用胶布固定,在用适量的药粉用醋调敷于膻中穴、气海穴上,外用胶布固定,每3日换药一次。

失眠穴位敷贴

2、痰热扰心失眠治疗

症状:痰热扰心所导致的失眠多变现为心烦不能入睡,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并可伴有口苦,头重目眩,舌苔黄腻等症状。

穴位:劳宫穴(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

敷贴方法:生龙骨20克,珍珠粉4.5克,琥珀粉5克,黄连粉5克,生半夏粉1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储藏备用,每次使用时取药粉3-4克,加入新鲜的竹沥少许调匀后分成两份,用双层纱布包好,于睡觉前分别敷贴于手心劳宫穴处,外用胶布固定,于次日晨起时取下。

失眠穴位敷贴

春分贴敷治风湿病


春季是风湿病的好发季节。选择在春分时节进行贴敷,可以调节人体阴阳水平,扶助正气,既能治疗痹病,又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近日,各地中医院风湿病科开展了春分中药贴敷法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活动,据该院风湿病科主任王海东介绍,春分中药贴敷疗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特定的药物在穴位的吸收,以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此疗法虽不是治疗风湿病最好的药,但可发挥药物、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而使疗效倍增。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穴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一般给药,因腧穴对药物具有敏感性和放大效应。因而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之作用。

贴敷时间:春分节气15天,每5天贴1次,共贴3次,每次贴敷6~8小时。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春分中药贴敷法可用于风湿关节痛、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非创伤性颈腰腿肿痛以及产后肢体疼痛等。对于亚健康状态如免疫力低下、疲劳综合征、各种汗证也有疗效。

如果贴敷后皮肤有轻微灼热、瘙痒,表面有小疱疹、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若皮肤无反应,也不影响疗效;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和以往贴敷药处易出现大水泡的患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大水泡,严禁抓挠,水泡处可用酒精、碘伏搽敷。

穴位贴敷法有哪些操作规范


 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并且可以采取一定的养生方法去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预防各种各样的疾病,穴位贴敷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穴位贴敷法呢要掌握一定的操作规范,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一下穴位贴敷法都有哪些操作规范。

 穴位敷贴的操作规范:

 1.药物组成

 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2.药材炮制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3.药物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4.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5.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

 以上就是穴位贴敷法的操作规范,再浸泡药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上好的要我这样才能够对身体,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选择错了要我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在贴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上的操作方法。

怎么样穴位贴敷巧治病


中医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一种很神奇的治病方法。只要针对疾病所对应的穴位来进行治疗,那么就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对穴位进行刺激的时候可以采用针灸、按摩、拔罐、推拿和穴位贴敷药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是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的。那么穴位贴敷药物怎么治疗疾病呢?我们下面就说说看。

  ㈠流鼻涕

  治疗方法:在两眼之间的鼻梁根用枸杞贴敷。

  风寒引起的流鼻涕才能用穴位贴敷治疗。

  巧治流鼻涕的方法:

  ①把枸杞打扁。

  ②用医用胶布把枸杞贴在两眼之间的鼻梁上两个小时。

  寒气都是通过鼻孔进入人体,把枸杞贴在鼻梁上可起到防护的作用。

  枸杞是补肺的,风寒引起的流鼻涕才可以贴枸杞。

   ㈡牙痛

  治疗方法:

  ①把云南白药胶囊里面的药粉涂在疼痛的牙齿处。

  ②用手使劲掐揉合谷穴。

  ㈢颈椎病

  治疗方法:

  把白参片捣碎贴在两侧太渊穴,效果不好则多吃主食和鸡汤,汤内加补气的黄芪、党参同炖。

  肺气亏导致的颈椎病,可以用穴位贴敷法治疗。

  (四)痛经

  治疗方法:

  ①用艾条熏或用参片贴敷神门穴。

  ②按摩、敲击或用参片贴敷血海穴。

  穴位贴敷药物进行治疗,是让药物直接渗入穴位中,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疾病的效果了。另外在采用药物贴敷治疗的时候,辅助按摩等方法一起治疗,那么就能让疾病的症状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使用穴位贴敷药物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找准穴位。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穴位贴敷法


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穴位贴敷法1:

取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用"冬病夏治消喘膏"。取炙白芥子21份,元胡21份,甘遂12份,细辛12份,生姜适量。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粉(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上。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揭去。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膏干燥后揭去。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2:

取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穴。用"天灸膏l方"。取白芥子、斑蝥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矶调成软膏。用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穴上。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3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一般揭去药膏后即起水炮,逐渐干瘪结痂。水泡不可擦破,若破裂,用甲紫涂擦。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3:

取大椎、心俞、膈俞、内关穴。用"天灸膏2方"。取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半夏、元胡,各药等量烘干,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计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取药膏3克,摊涂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在药膏上面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大椎、心俞、膈俞、内关穴上。固定3-4小时后取下。每年治疗4次,即"头伏"、"中伏"、"末伏"第l天的当日中午时分各贴敷l次,"末伏"后10天左右再敷贴第4次以巩固疗效,每年4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络、健牌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4:

取膈俞、脾俞、内关、中脘穴。用"白芥子泥丸"。取白芥子15克,洋金花9克,甘遂9克,细辛9克,麝香(或冰片)0.3-1.5克,鲜生姜适量。将前4味药物烘干,与麝香(或冰片)共研为极细末,和匀,密封备用。临用前取出药末1/3,徐徐加入刚刚挤压出的鲜姜汁(生药末和鲜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制成膏,以能够成形而不散为度,搓成圆炷状,然后切成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的小圆饼。取膈俞、脾俞、内关、中脘穴,常规消毒,用毫针点刺不留针,出针后即将药饼分置各穴上,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覆盖固定,贴治(同时休息)3-4小时方可揭去。个别对药物过敏的患者,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不宜再用此法治疗。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每年贴敷3次。如法连敷治疗3年。第2、第3次贴治时局部皮肤有红晕不影响治疗,但如有破损尚未恢复时可根据辨证另取他穴。

此方法具有健脾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缸贴敷法5:

取膈俞、脾俞、中脘、丰隆、公孙穴。用"冬病夏治膏l方"。取白芥子3份,元胡l份,甘遂l份,细辛1份,肉挂适量,生姜适量。取前4味药物烘干,共研细粉,过100目筛储瓶备用。再取肉桂适量研为细粉,过120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调成膏状,药膏的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再将肉桂粉少许均匀地撒于药膏之上,贴敷于膈俞、脾俞、中脘、丰隆、公孙穴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第l天中午时分为佳,贴3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增贴l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个别对药物过敏,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者,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化痰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6:

取脾俞、足三里、中脘、阴陵泉穴。用"冬病夏治膏2方"。取白芥子20克,元胡18克,细辛18克,甘遂20克,麻黄20克,麝香(或冰片)少许,生姜适量。将上述前5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漫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计拌和药面(药E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调成膏状,并制作成直径1.1厘米、厚约0.3厘米的药膏。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再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脾俞、足三里、中脘、阴陵泉穴上。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脉、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7:

取中脘、心俞、脾俞、丰隆穴。用"冬病夏治膏3方"。取白芥子18克,甘遂18克,元胡10克,细辛10克,半夏8克,生姜适量。取前5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所制药膏的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中脘、心俞、脾俞、丰隆穴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l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个别对药物过敏,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者,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理气痰饮、健脾祛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8:

取脾俞、中脘、内关、足三里穴。用"冬病夏治膏4方"。取白芥子15克,甘遂6克,元胡15克,细辛6克,五味子5克,葱白30克,黄芪100克,蜂蜜适量。将前5味药物烘干,共研为细末,储瓶备用。再将黄芪100克、葱白30克加水200毫升煎取20毫升药液,兑入药粉和适量蜂蜜,共同调成膏状,并制成药膏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摊涂于5厘米x5厘米贴纸中心,贴敷于脾俞、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上。取适量药膏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连续贴敷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1次,或隔2天贴敷l次,连续贴2-3个,连续贴敷治疗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6-8小时,儿童相应缩。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通脉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9:

取脾俞、膈俞、肾俞、内关穴。用"冬病夏治膏5方"。取白芥子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巴豆20克,轻粉10克,冰片2克,炼蜜50克。将前4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将药末兑人轻粉和冰片共研,再加炼蜜调成软膏状,药膏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软膏摊置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脾俞、膈俞、肾俞、内关穴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连续贴敷3次为l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l次,或膈2天贴敷l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10:

取膈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用"冬病夏治膏6方"。取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苍术、川芎等,各药等量烘干研末,过100目筛,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的小圆饼,摊敷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膈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上。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l次,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三伏贴治痛经吗


月经是女性的特殊时期,在这期间是很容易感觉身体不适的,常常会出现腰膝酸软、头痛和乏力等现象,这是所有的女性朋友都知道。而且大部分女性月经期间都会有痛经这种症状,想要治疗肯定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那么中医治疗妙方三伏贴可以用来治疗女性痛经吗?

三伏贴可以治痛经,三伏贴主要就是适应于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三伏贴所用中药,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

细辛挥发油中含有毒性较大的黄樟醚,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甘遂中含有多氧二萜的有毒成分,有协同致癌作用,是52种致癌植物之一。在这期间,过敏、气喘等疾病症状较轻,毛细孔张开,易由皮肤吸收药效,将元胡、细辛、麝香、白芥子、甘遂等中药磨粉后,姜汁煳丸,敷贴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贴。

痛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精神疏导:尤是对月经来潮不久的女孩子,耐心给予一般医学卫生知识,说明“月经”是女孩子发育渐趋成熟的一种生理现象,可能出现一些生理反应为小腹坠胀,轻微腰酸均属正常范畴,当经血外流通畅,症状会很快消失。原发性痛经者随着多次月经来潮或生育后症状自然消失,如在小腹疼痛时热敷小腹部可使症状减轻。

2、镇痛、镇静、解痉药。为可待因止痛,水杨酸盐退热止痛,氯丙嗪镇静,抗儿茶酚胺的药物,阻断儿茶酚胺受体,抑制外周副交感神经系统等。

3、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每日服炔雌醇与炔诺黄体酮,连服20~22天可抑制排卵,也可用炔雌醇加炔诺酮每日1次,连20~22天,达到抑制排卵的目的,使痛经消失。

4、前列腺素拮抗物。消炎痛栓是一种前列腺素拮抗药。月经来潮前与来潮时每日肛塞1次可降低子宫活动力,减少子宫收缩频率,使宫内压力降低,疼痛明显减轻,主要是可拮抗前列腺素的分泌。

什么是贴敷疗法


导读:什么是贴敷疗法?生病去医院,有时候医生会叫你使用贴敷疗法来治疗身体的疾病。那么什么是贴敷疗法?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贴敷疗法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贴敷疗法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贴敷疗法的功效与作用

1、解表散寒,疏风解肌,风寒之邪由表入侵,客于肺卫,卫阳被逼,营卫失和,则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及咳嗽等症,故外邪侵袭,首犯肺卫,肺主皮毛,主司卫外,邪尚轻浅,贴敷疗法借助药力的作用,最先起到文浊体表魏阳、宜通肺卫之气,疏通皮部及其脉络的作用。

2、解热清毒,调和营卫,热毒留滞,则气血逆乱,内腐成脓为痈,温度炽盛,热级生风,内陷肝郁心包,则可发生痉、厥变症,患者或发热,或肿胀疼痛,或功能受限,贴敷疗法以其寒凉之剂,贴于大椎、内关、肋下,直达静脉,调理脏腑,清热解毒以消邪热,调和营卫,之治疗各种热证、急症的一种常用方法。

3、消积导滞,开郁散结,人体多由七情郁结,或由饮食内伤,导致气机郁滞,肝脾受损,则淤血内停或痰湿交阻,蓄积留止,发为积聚、食滞、痞气等症,贴敷疗法能行气散结,气血得行,结聚易散,软坚散结类药物的作用,共同调整脏腑经脉的功能,使之积消滞散,开郁解结。

贴敷疗法的方法

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裹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

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贴敷疗法的时间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1、刺激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治一次。

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

3、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泡之品。

4、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那么贴敷疗法有哪些优点呢?贴敷疗法的优点,下面继续为你介绍。

贴敷疗法的优点

1、途径直接

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作用较为直接,直达病所,直接发挥药效,作用较强。

2、用药安全

贴敷疗法是以透皮吸收发挥作用的药物,较其它给药途径用药较为安全,同时也增大了用药的范围,尤其是外用给药方法历经漫长岁月的临床验证,其方药组成已不计其数,其治疗范围已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医疗和保健价值。

3、使用简便

贴敷药物的制作可简可繁,家庭多用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经简单学习就可掌握要领,不需高、精、尖或特殊的医疗设备,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者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4、药源广泛

贴敷疗法的药物取材多较简单,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包括葱、姜、蒜等随地取材,无需耗费过多金钱。且贴敷药方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着,在疾病的初期即自行解决。节省大量人力财力。

5、稳定可靠,副作用少

贴敷疗法是药物施于体表,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便于随时观察、了解病情变化,随时加减更换,很少发生副作用,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

以上就是一些贴敷疗法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中医疗法,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贴敷+针刺 告别“大象腿”


由于张老汉的中风后遗症主要体现在左腿的行动不便上,所以当他的左腿开始出现肿胀时,家人也没太在意,以为是正常的后遗症。就这样,老人的左腿肿了有四五年。直到今年春节前夕,老人的左腿肿胀越来越严重,几乎是右腿的两倍粗,而且出现了嗜睡等现象,家人才紧急将老人送往南京市中医院脑血管病科。接诊的沈卫平副主任中医师发现老人身体极度消瘦,上身皮包骨头,舟状腹,而下肢呈大象腿,尤以左腿为重,腿部皮肤因为肿胀而发亮。沈主任立即请来肾内科杨光主任会诊,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十分严重,病人的尿素氮、肌苷的含量是正常值的4~5倍。沈卫平副主任中医师采用中药加针灸方法治疗。由于老人痴呆严重,长期不能正常饮食,沈卫平开具了大剂量的滋肾通利的中药煎成汤剂用鼻饲方法给药。同时,选取背部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并伴以输液治疗。5天之后,老人的肾功能明显改善。

接下来,沈卫平考虑如何解除老人的大象腿问题。首先做了股静脉B超,显示左侧股静脉血栓,血管全部堵塞,右侧股静脉也有血栓。而且病人腿肿已有四五年,说明堵塞时间已经很长,传统的溶栓疗法不能解决问题。沈卫平再次决定用中药加针灸,改善侧支循环来实现血液回流。医护人员用该院特制的活血散中药贴敷在患者腿部有血栓的血管外部以及几个重要的关节处,同时继续进行中药内服加针灸。一周之后,老人的双腿全部消肿。

赵杨介绍,南京市中医院脑血管病科成立近十年来,每年都会接诊数十位中风后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一般用活血散贴敷加针刺治疗都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活血散原来是用于骨伤科的跌打扭伤,有止血舒筋,活血散瘀,理气镇痛的功效。脑血管病科将其用于治疗静脉血栓后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该院内分泌科也将活血散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明显。

穴位贴敷治痛经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