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保健 > 春季贴敷养生 > 导航 > 春季贴敷养生

贴敷 外治风湿痹

春季贴敷养生。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如何避免关于养生保健的误区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贴敷 外治风湿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等六淫邪气侵及人体,瘀阻关节,经络不通,故而出现肢体关节疼痛,寒在经脉,故遇寒加重,关节怕凉,手足不温。对于此类的关节疼痛疾病,多选用温经痛络、散寒止痛为大法,内服外治的方法皆可应用。

外治法主要是通过刺激人体皮肤上经络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经络内属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气血以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近3年来,北京中医医院特色医疗科在三伏期间对腰腿痛等冬季常见的关节疼痛疾病,采用自制的“关节贴”穴位贴敷,取得一定疗效。从大量病人反馈情况看,此方法疗效确实,方法简便,不失为治疗腰腿关节痛的好方法之一。

病例选择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湿痹的诊断标准,选择符合痛痹、行痹证候分类,以肢体关节疼痛、怕凉为症状特点的病人,纳入病例选择范围。

“关节贴”药物选择:由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桂枝、鸡血藤、威灵仙、白芥子、干姜、蜂蜜等共24味中药组成。

其中桂枝辛甘温,用于风寒湿痹、肩背肢节酸痛,祛风寒湿邪,温经通络,温阳散寒而缓解疼痛。《本经疏注》云:“能利关节,温经通脉。”鸡血藤苦微甘温,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风湿痹痛,对于血瘀血虚皆可应用。《本草纲目拾遗》言其“壮筋骨,已酸痛,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证”。威灵仙味辛、咸、温,祛风湿,通经络,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既能用于祛风湿,又能通经止痹痛,凡风湿痹痛、麻木不仁,无论上下皆可用,为治疗风湿痹痛之要药。白芥子辛温散结,通络止痛,用于痰湿阻络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等证。干姜辛热,回阳温中散寒。

贴敷用药多属热性、阳性,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将中药贴敷于治疗穴位可使阳气更旺,能够通过经络调整全身的阴阳气血,可激发阳气、鼓舞正气、祛除病邪、提高免疫力,达到祛除体内陈寒的目的,并为机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好发季节不易被外邪所伤。

贴敷时间:每伏贴三天,连贴三伏,共贴9天为1疗程。

贴敷穴位:

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是督脉代表穴之一,别号百劳,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交会最集中的地方。《针灸甲乙经》即言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故大椎内可通行督脉,外可流走于三阳,除能调节本经经气外,还可以调节六阳经经气。泻之可清泻诸阳经之邪热盛实、通督解痉;补之可壮全身之阳、固卫安营。正是因为大椎在督脉上的特殊地位,临床上取用频率非常高,其防治疾病的病种几乎涉猎到临床各科,是治疗疾病、保健强壮的要穴。

命门穴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膝眼穴 取屈膝位,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有活血通络,疏利关节的功用。主治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病,髌骨软化症等。

对于腰腿关节痛除选择上述穴位外,还可以视具体情况选择阿是穴、鹤顶穴、梁丘穴、肾俞穴等。

相关阅读

夏天贴敷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导读: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妈妈们最为担心的莫过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有些孩子一到季节交替、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妈妈们最为担心的莫过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有些孩子一到季节交替、天气转凉时,就开始频繁的感冒、发烧、咳嗽,让妈妈们苦恼不已。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呢?

贴敷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陈玉表示,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遵循传统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根据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中医理论,中三伏天采用中药膏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孩子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发作程度。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驰,毛孔张开,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效。

扶正祛邪 增强体质

据陈主任介绍,小儿的脏腑娇嫩,肺、脾、肾三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又处于生长旺盛、发育迅速的阶段,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肃的功能要求更高,机体更容易遭受外邪侵犯而发病。

冬病夏治正是依据小儿脾常不足,肺气虚弱的生理特点,采用药物和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益肺、健脾、补肾来扶助小儿正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增强体质的目的。

9月前贴敷最适宜

冬病夏治的方法适用于很多常见的小儿高发疾病,如小儿哮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咳嗽、腹泻、慢性胃肠炎等。

陈主任提醒,这种方法选择的治疗时间主要为三伏天,一般可于夏天6月-9月贴敷,如果可以连续贴敷3至5年,效果更佳。

黄酒治风湿


黄酒是经过小麦或者高粱进行发酵形成的产物,它具备有通经活络以及预防感冒等功效,对于去除体内的湿气也是很好的,可以治疗风湿病,但是治疗风湿一般是外敷,然后进行关节按摩,缓解风湿痛。黄酒能够缓解筋骨酸痛,特别是老年人出现腰痛以及关节酸痛的症状,涂抹黄酒效果是非常好的。

其实若是一个人出现了风湿关节炎,那么是能够喝黄酒的,因为黄酒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其实黄酒当中,无机盐就已经有18种了,另外一些维生素也是比较丰富的,而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原料和酵母当中自融的一些物质了,另外黄酒当中的蛋白质,可以说是酒中最高的了,黄酒当中的蛋白质含量有16g,已经是啤酒的4倍了。

黄酒当中含有丰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另外黄酒的功效也是比较多的,一般来说黄酒可以改善筋骨酸痛,血液循环,另外若是坐月子的时候饮用,那么还可以帮助去除恶露,尤其是剖腹产所产生的恶露,是可以将其缓解的,另外还可以增强体力补肾,也是有比较好的功效了,其实除了上述的功效之外,还可以改善风湿性关节炎,所以一些人若是有风湿性关节炎,那么的确是可以喝黄酒的,因为多少会有一些缓解的作用。

在喝黄酒的过程当中,有些东西也是需要注意的,比如说在喝的过程当中,不宜喝太多,每天所喝的量最好少一些。很多人在生产完之后,很可能会有腰痛的情况,若是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那么喝黄酒也是比较好的,所以若是感兴趣的话,的确可以尝试一下,另外有些人若是出现了眩晕的情况,那么也是可以喝黄酒的,反正黄酒的功效还是比较多的,因为这款酒在中国地位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人都会尝试一下。

古人妙用木瓜的营养治疗风湿痹痛


古书《本事方》中有一段关于木瓜治疗风湿痹痛的记载。相传,当年安徽广德顾安中外出时突发脚疾,不便行走,只好坐船回家。在船上,他将双腿放在装有木瓜的袋子上,下船时突然发现双脚的肿胀疼痛好了很多。回家后,顾安中买来木瓜,每天坚持切片敷脚,一段时间后脚疾就痊愈了。可见木瓜对治疗风湿痹痛有很神奇的功效。

治病又美容的木瓜哦~~

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对木瓜营养价值的探索却从未停止。研究发现,木瓜不仅有治疗风湿痹痛的作用,还有很多其他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的功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讲讲木瓜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喜欢吃木瓜的你赶快来看看吧。

●清暑祛湿,生津止渴

木瓜可以清热解暑,化湿运脾,生津止渴;夏天吃木瓜对身体是很好的,既可以防暑降温,又可以祛湿运脾,能补充夏季出汗所带走的营养。

●健脾消食,化积止泻

木瓜有健脾消食的作用。木瓜特有的木瓜蛋白酶,可以分解脂肪。同时,木瓜还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促进人们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木瓜的健脾消食功效是很高的。吃了太多肉后,脂肪容易堆积,此时利用木瓜的营养成分可以帮助分解肉食,降低肠胃的工作量。

●润肤去皱,美容增颜

木瓜性温,不寒不燥,其中的营养成分容易被皮肤直接吸收,特别是期润肺的作用,更是效果明显。当肺部得到适当滋润后,能更好的运气活血,帮助身体吸收营养,使皮肤变得光滑细腻,减少皱纹。

●舒筋通络,解痉止痛

木瓜果肉中含有一种名为番木瓜碱的物质,番木瓜碱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木瓜味酸,性温,有很好的祛湿痹,舒筋活络作用,对于风湿痛患者最适宜。

小编点评:木瓜是药食俱佳的蔬果,中医认为木瓜可以有效缓解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产后缺乳等症状。

中草药外治褥疮


褥疮,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它却是重症卧床病人的杀手。生活中我曾见到过好几个被褥疮折磨的患者。他们由于自己不能翻身,长期卧床,常常在骶骨、脚跟等部位发生褥疮。

一开始是局部出现红肿、热、刺痛等症状,后来就呈现紫红色,表面有水疱形成,逐渐扩大溃烂,出现脓液、腐肉等症状。有时甚至深达骨骼,不易治愈。褥疮还容易并发败血症,危及生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现报刊杂志对医治褥疮的偏方不少,本人在实际运用中,根据褥疮的病变过程择优组合,选择了两组最佳方剂,用于预防(这是最关键的环节,做好了就不会形成褥疮)或治疗。

预防方:樟脑粉40克、红花20克(都研细末)、小麻油10克、凡士林250克,混合均匀备用。用法:取药少许,涂抹患处,每次3~5分钟,每天2次。揉完后,最好将患部用海绵垫上。注意,如果患部已出现破损和水疱就不能再用该方法。

治疗方:乳香、血竭、黄连各10克,儿茶、马勃粉、煅石膏、枯矾各20克,冰片5克,轻粉3克(共研细末备用)。用法:取露蜂房50克(药店有售)、水1000毫升煎成药水,先冲洗患部的脓液和腐肉,再将配好的药粉涂抹在伤口上。也可用小麻油将药粉调成糊状涂抹在伤口上,效果更佳。最后用消毒纱布包扎,2天换药1次。小面积伤口一般换药3~4次就可治愈。同时注意,换药后一定要保证患部周围干燥、卫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点评: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大敌,但却常常被忽视,往往是等到造成感染等严重后果才引起注意。预防方中的樟脑外用为皮肤刺激剂,涂于皮肤后可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而有清凉感,同时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红花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的作用,二者合用可改善因长时间压迫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起到预防褥疮的作用。

治疗方中的露蜂房、乳香、血竭、儿茶、冰片、轻粉等等均是历代中医典籍治疗皮肤疮疡、去腐生肌最常用的药材,外用以治疗褥疮应有良效。

除以上防治褥疮的药疗法以外,家人的护理也十分重要。不能移动的患者,家人应协助其翻身,每2小时1次;稍能活动的病人应鼓励他在床上活动。同时保护皮肤清洁,必要时可用水垫或气垫床。

注:本栏目搜集的自我药疗的经验之谈,目的是让大家交流自我用药的经验,互相启发,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一定相同,对张三有用的药,李四未必能收到同样的效果。读者朋友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以参考。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效果不佳,应及早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什么草治风湿


风湿是一种会在中老年人身上发生的疾病,而常见的风湿症状就是关节变形和关节疼痛。在潮湿地区生活的人们,他们发生风湿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因为风湿主要和人体里的湿气有着密切关系。但是治疗风湿的方法很多,除了使用现代西药治疗,其实中药上也有很多草药可以治疗风湿,那么有哪些草药可以治疗风湿疾病呢?

能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

1、苏枝黄芪汤治风湿

配方:苏枝节、竹枝节、桂枝节、松枝节、杉枝节各15克,桑枝节20克,黄芪20克,甘草3克,当归18克,白芍16克,川芎6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2、生苡仁治风湿

配方:生苡仁15克,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云茯苓12克,防风光煎10克,川乌先煎,炙甘草炙,各6克,麻黄炙3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或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为主要症状的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3、熟地治寒痹型风湿性

配方:熟地20克,骨碎补、威灵仙各15克,淫羊藿、补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苍术、知母各10克,川断12克,制附片、麻黄炙、松节各6克,防风9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病程较久,关节变形,强直挛缩,屈伸少利,舌质淡或瘀暗,尺脉弱为主要症状的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4、川乌治风湿

川乌能治风湿,但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个小时,以减其毒。如服用后出现头昏、舌麻、流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缓,是乌头碱中毒之征,必须立即停服,并用绿豆、干姜、甘草煎服,以解其毒。孕妇忌用。

5、穿山龙治风湿

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经,《中华本草》载其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定喘,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肿等。用穿山龙注射液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取得很好的疗效。

6、鬼箭羽治风湿

鬼箭羽又名卫矛,其味苦,性寒,善入血分,可破血通络、解毒消肿、蠲痹止痛,它能治疗瘀血阻络而导致的诸多疑难杂证。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应用。用量一般15克左右,体实者可用至30克。

5种治风湿药膳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

一、天麻煮鸡蛋

功效:治疗头痛目眩

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食。

二、天麻、枸杞煮猪脑

功效:对头昏头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枸杞子15克,猪脑2副。将鲜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三、天麻山药炖乳鸽

功效:具有补肝益肾、健胃、健脾、补气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阳痿早泄、消渴症、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和闭经、头痛、眩晕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鲜山药、葱白段各100克,乳鸽4只,猪肉,猪熟肚片、猪腰子各250克,水发绿豆粉条、莴笋、藕各150克,豆腐干200克,生姜片25克,料酒35克,精盐1O克,鸡精5克,胡椒粉3克,鸡汤3000克。将高压锅置于火上,锅内加入鸡汤、天麻、山药、乳鸽块、生姜片、猪肉、藕片、豆腐干、料酒、胡椒粉、精盐、葱白段,烧沸后,打去浮沫,加阀压10分钟,停火降温后,加入其它原料和鸡精,再烧开后,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饮汤。

四、天麻鸭子

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阴虚阳亢,目眩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咽干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约500克)。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用法:食肉饮汤。

五、天麻肉片汤

功效:滋补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眩晕,头痛等症。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配方制作:天麻猪肉各适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药、汤俱食

虚阳外越怎么治


虚阳外越这个名词也是中医上一个专有的特殊名词,它主要是指人体中火气过旺导致阳气向外涌出。但是虚阳外越并不是一种疾病,它主要是指人体上产生的诸多症状表现,例如口舌生疮和眼睛充血这些症状都是由虚阳外越所引发的。所以当一个人身体中存在虚阳外越这一现象的时候,应当如何治疗呢?

虚阳外越,是疾病的假象。临床上有轻重之分。轻者虚阳上越,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口舌生疮、牙痛齿浮、喉痹喉痛、头痛眩晕、口渴咽燥等症为主;重者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面赤、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临床上虽然常表现为寒热错杂,但仔细鉴别还是容易区分的,如发热或自觉发热,反欲盖衣被,触之胸腹无灼热;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神智躁扰不宁,疲乏无力;口渴但不欲饮或喜热饮;咽痛而不红肿;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便秘而便质不燥,或下利清谷等。

一、用方心法

虚阳外越与“戴阳”、“格阳”的病机、证候相同。缘由肾阳衰微,阴寒内盛,阴盛于下(内),致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外),是阳气浮越不得潜藏的一种证候。

《伤寒论》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77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等条文,对虚阳外越做了大量论述。可以说,病至此际,危殆已现,不可不慎。然而,笔者于几十年临床中,发现虚阳外越之候亦不像论中所言及那样危殆。就危重而言,是重而不一定危,即虚阳浮越之候是重证而不一定是危证。此类病人在临床并不鲜见,而且随着寒凉药的误用泛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冷饮、水果等冷物的不断摄入,导致此类病证大有增加的趋势。

实际临床中所见到阴寒所致的虚火牙痛、虚火喉痹、口疮、失眠、眩晕、面部阵阵烘热、身体阵阵发热、手足心热、小便尿热、大便肛热、唇口红肿等都属于虚阳外越的范畴。然此类病证如辨证不细,极易诊断为阴虚有热,故当此之处,最需留意。

其辨证中易于混淆之处如下。

①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手足心热,身发阵热,脉都可细数。

②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腰部症状,头部症状。

③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大便干,小便热。

④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口干、失眠等。

然辨证之关键却在于一个“神”字。即阳虚病人定然“无神”,阴虚病人定然“有神”。现将本证辨别之要点陈列如下。

①《伤寒论》中所述及的有关阳虚阴盛的症状。

②少神或无神;脉沉或微或浮大而空。

③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踡卧恶寒,两足冷。

④不耐劳烦,小劳即汗出。

⑤女子带下清稀而冷,不臭不黏,或带下绵绵。

⑥饮食减少,冷物全然不受。

⑦语声低弱;面色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多津滑润。

⑧唇色清淡或青黑。

⑨满口津液,不思饮水或间有渴者,饮亦不多且喜热饮。

⑩小便清长,大便溏稀或大便干结。

治风湿药酒配方大全


风湿病是很多人的烦恼,大部分都是因为受到了风寒而引发的。得了这种病之后一定要注意,除了要做一些必要的知了之外,平时喝一些专门治疗风湿病的药酒也是很不错的,可以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药酒配方。

一、治风湿药酒配方大全

1、药物:金银花、乌梅、甘草、大青盐、川乌、草乌各六克

主治:男性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将所有的药材浸泡在二百五十毫升的白酒里面,密封好,放上两天,时间到了之后就过滤起来放着备用。每天可以用上三次,一次五毫升的量。

备注:有高血压、风湿热、心脏病以及患有严重溃疡病的病人不可以使用

2、药物:川乌、红花、乌梅、草乌、甘草各九克

主治:女性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将所有的药材浸泡在五百毫升的白酒里面,密封好放上七天,时间到了之后就过滤起来放着备用。每天可以用上三次,一次五毫升的量。

备注:有高血压、风湿热、心脏病以及患有严重溃疡病的病人不可以使用

3、药物:十二克蕲蛇、红花九克、六克羌活、防风三克、天麻六克、五加皮六克、六克秦艽、六克当归、九十克白糖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

用法:将以上的药物磨成粗粉,然后按照渗漉法制作成药酒一千克就可以了。每天使用两次,每次使用的分量最多不可以超过六十克。

4、药物:红藤、丁公藤、钩藤、桑络藤、青风藤、菟丝藤、天仙藤、阴地厥根各120g,忍冬藤、五味子藤(即红内消)各60g。

主治:痛风及中风、日夜作痛

用法:将以上的药材切为细片,用没有放石灰的酒进行浸泡。密封起来,冬天的时候泡上十天,夏天泡五天,春秋季节时候放一个礼拜即可。使用的时候口服,每次用量三十毫升到五十毫升。一天用上三次。

5、药物:麻黄、五加皮、制川乌、制草乌、甘草、乌梅、红花、木瓜分量各二十克,一千毫升的六十度酒

主治:活血、除湿、祛风

用法:将这些药材切碎之后,放到容器里面,加入准备好的酒密封好,浸泡十天到十五天即可,时间到了就过滤掉渣,再加一千毫升的酒放上一天即可。

以上就是最常见的几种药酒泡法了,患有风湿病的朋友们平时一定要多多注意不要去太潮湿的地方,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要穿湿掉的衣服以免让病情变得更严重。

贴敷 外治风湿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