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气功养生治病 > 导航 > 养生红糖姜水

中医教你姜水治病

气功养生治病。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中医教你姜水治病”,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导读:很多谚语里面都有形容姜的养生保健功效的。为什么生姜会有这些保健功效呢?生姜可以治疗生活中的哪些疾病呢?吃生姜的好处有哪些呢?

自治常见小病 试试热姜水

谚素有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姜之益处毋需赘言,烹制美食或入药调理乃食物一绝。殊不知,用热水泡姜也可以治疗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病症。

1、偏头痛:

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2、醉酒:

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酒醉。

3、面部暗疮:

用热姜水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腰肩疼痛:

先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5、蛲虫病:

每天睡眠前,先用热姜水清洗肛门周围,然后再饮用热姜水1至2杯,持续10天左右即可治愈。

6、脚臭:

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抹干,加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7、高血压:

血压升高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热姜水浸泡双脚,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

8、感冒头痛:

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9、口腔溃疡:

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10、牙周炎:

先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

11、龋齿:

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12、头皮屑:

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此外,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秃头亦有一定治疗效果。

上火不能乱喝凉茶 四妙方助你夏日防火

上火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词,尤其是在南方,很多人动不动就上火,自然最先想到喝凉茶。所以,在广州街道上,凉茶店很多,光顾的人也不少。有的人喝了觉得很消火,有的可能喝了却越来越糟糕。到底上火该喝凉茶吗?

中医借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并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以下几种:

心火: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是人体的主宰,而心火则是温暖全身的主要热量内源。如果心火太旺,便会出现心烦、心悸、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等症状。常用黄连、莲子心等药物清心泻火。

肝火:有些人心胸狭窄,常郁郁寡欢,遇事心烦易怒,从而气机郁滞,肝郁化火上炎,表现为头痛、头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胸闷胁疼。中医常用龙胆草、夏枯草等药物调治,可获良效。

胃火: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过食肥甘辛辣厚味,形成"食积",生热化火,以致胃火炽盛。症状为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龈肿痛等。多以山楂、生石膏、黄连等药物泻胃清火。

肺火:因气候骤然变化,感受外邪,邪气入肺化热,从而引发肺火旺盛,这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多见。其表现主要是呼吸急促、高热烦渴、咳吐黄稠痰,甚至痰中带血。中医多用黄芩、桑白皮、甘草等药物清肺火。

扩展阅读

中医教你用柚子皮治病秘方


本文导读:柚子是我们常吃的水果,很多人吃完柚子都会把柚子皮扔掉,但是柚子皮也有药用价值大家知道吗?柚子皮如何治病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医用柚子皮治病秘方。


有专家指出,柚子皮也是良药,其药用价值甚至比果肉还高。中医认为,柚子皮和柚子果肉一样,同样具有理气化痰、润肺通便等保健功效。另外,巧加利用柚子皮,还能治老人久咳不愈、风疹、食积不化等疾病,同时对预防心脑血管病、降血糖有良好疗效。下面告诉您咋用柚子皮治病。

食积不化:

柚皮和萝卜籽各15克,煎汤分4次服,每日1剂。

老人久咳不愈:

去掉柚皮表层黄皮,将剩下的瓤切碎,加适量冰糖、水蒸至熟烂,每次服食50-100克,早晚各1次。

风疹:

鲜柚皮加生姜,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能止痒消肿。


蜜柚皮1只洗净,连黄皮带白瓤,一起切碎,放入大碗中,加冰糖50-100克、适量水蒸至熟烂,每次吃小半碗,连汤带皮一起服食,每天2次。

可见,柚子皮,也是良药,能治病。因此,人们在食用完柚子的果肉后,千万别把柚子皮丢掉。

中医教你变废为宝,这物竟是治病的良药!


香蕉大家都知道,香蕉味道极好,营养丰富,具有很多保健的作用!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香蕉皮也有着许许多多的作用,除了能让人滑到外,还可以进行保健养生,治疗疾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香蕉皮的妙用!

1、香蕉皮可使皮肤变得滋润光滑

面部干燥的朋友,可用香蕉皮内侧贴在脸上(皮的内侧朝脸皮的一面),晾1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洗净,可使皮肤变得滋润光滑。

2、香蕉皮可治皮肤瘙痒症

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它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滋生。实验证明,由香蕉皮治疗因真菌或是细菌所引起的皮肤瘙痒及脚气病,效果很好。患者可以精选新鲜的香蕉皮在皮肤瘙痒处(脚癣,手癣,体癣等)反复摩擦,或捣成泥末,或是煎水洗,连用数日,即可奏效。

3、香蕉皮治口腔溃疡

香蕉皮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其干品加上另一味中药名叫:火炭母(又叫火炭毛)的一起煲水,加适量红糖调味,喝了可以治口腔发炎,溃疡(俗称:灯盏凼);还有通便的作用。

4、香蕉皮可入药

巧防高血压

取香蕉皮30克-60克,煎汤服用,可防高血压。

巧防中风

取鲜香蕉皮30克煎汤代茶饮,能扩张血管,防止中风和心绞痛。

煮水饮解酒

香蕉皮60克煮水饮,清利头目。

香蕉皮的用处是不是让您大吃一惊,其实香蕉皮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大家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总归会有其他的用处的。不仅节约了其他物品,更让香蕉皮废物利用,简直是一举两得。大家还在等什么,快将你身边的香蕉皮利用起来吧!!

中医教你脚底按摩11法 治病防病疗效好


导读:我们的脚底连通着许多穴位,经常按摩脚底,可以治病防病,那么如何按摩脚底呢?怎么做足疗?下面小编教你中医脚底养生11招,快去看看学学吧。

中医教你脚底按摩11法 治病防病疗效好

中医脚底养生,可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因为脚部特定部位与体内各脏器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脚底部存在着各脏器的反射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后,可以在其反射区上反映出来。按摩和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中医脚底养生有两个特点:

其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实行,按压搓和敲击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费时不多。

其二是以中医的理论和诊治经验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方法如下:

一敲击脚底

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通过敲击给脚底以适当的刺激,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使内脏功能得以增强,尽快恢复精力。

正确的敲击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每只脚分别敲100次左右,不可用力过度。

二双脚晃动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失调的现象,出现诸如头痛、食欲不振等亚健康征兆,简单的脚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只要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改善,此法还可以使腿肚和膝盖内侧的肌肉得到伸展,彻底消除腿部疲劳。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寝前施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三赤脚行走

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使脚掌心获得锻炼的机会。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让5个脚趾不粘在一起,能够自由地分离和运动,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在家应该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四脚底浴光

日光浴是增进身体健康的自然疗法让有第二心脏之称的脚底接受日光浴,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太阳中的紫外线刺激脚底,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使身体结实起来凡是实行脚底日光浴的人,夏天不易中暑,一年四季不易感冒天气晴好时,每天可以在室外让阳光直接照射脚底20~30分钟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大部分紫外线会被玻璃所吸收。

五脚底摩擦

不少患者向医生抱怨说,他们由于心事重重或者烦躁不安,常常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辗转反侧,睁着眼睛到天亮。

其实,因为脚底离心脏最远,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时,双脚怕冷,也容易患失眠症。失眠时可以让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环畅通,待脚部感到温暖,便可以在短时间内酣然入睡。方法是仰卧在床上,举起双脚,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则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

六揉搓脚趾

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只要在课间或睡觉前揉5分钟就行了。由于计算能力是与小脑相关的,而小趾又是小脑的反射区,故而揉搓小趾还有助于增强计算能力。

七按压脚根

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形成驼背,纠正这种姿势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背部之所以弯曲,是由于支持内脏重量的脊椎两侧的肌肉变得衰弱,只有刺激脊椎两侧的肌肉,才能使背部挺拔起来。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刺激脚后跟可以纠正驼背的姿势。方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八单脚站立

单脚站立可以起到锻炼脚底的作用。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采用金鸡独立的姿势,踮着脚尖站立。初时也许很不习惯,甚至可能感到非常痛苦,可以先让双脚后跟稍微离开地面一些,习惯以后再踮着双脚的脚尖站立,最后过渡到踮着一只脚的脚尖站立。单脚站立时,可先踮着右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然后再踮着左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反复轮流进行,踮脚时最好双手扶墙或抓紧栏杆,切记要注意安全。

中医艾灸治病吗


很多人一生病之后就往医院里面去,去了之后不是打针就是输液的,本来就是一点小小的感冒或者是其他不适的症状,走到一些大医院都会选择用这些方法来治疗,如果艾灸了解认识了,那么当自己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用艾灸来改善和治疗,中医中的艾灸治疗疾病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猜疑,那么这个艾灸到底能不能治病呢?

艾灸疗法治百病不是传说

中医艾灸方法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比如说中风、胃痛、痛经等等,艾灸疗法治百病不是传说,下面就列举一些艾灸的作用以及关于艾灸的禁忌性方面的问题。

艾灸疗法

艾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治疗上的倍数效应。

艾灸疗法的作用机理

(一) 艾炷灸疗法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

(二) 艾条灸疗法

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三) 药卷灸疗法

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

(四) 温针灸疗法

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

艾灸是可以治病的,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选择艾灸的方法来治疗,艾灸治疗疾病只是一些普通和简单的疾病,比如说身体不舒服,颈椎,腰椎等疾病,就可以选择这个艾灸来治疗,但是比如说肠胃疾病,或者是其他严重的疾病就不能选择艾灸了,这样的疾病就必须药物治疗,并且还要对症的治疗。

中医按摩治病吗


中医按摩是中医中很常见的治疗方法,选择中医治疗大家放心,因为中医疗法对身体非常的好,对身体还有改善的效果,很多人的身体疲乏,身体不舒服,都是可以选择中医来进行按摩治疗的,中医按摩治疗疾病可以让身体变得很舒服,中医的按摩还可以改善工作劳累的现象,让身体更好的放松,中医按摩对身体特别的好,那么中医按摩治病吗?

一、脾经(脾土)穴位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脾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脾经穴位图与补脾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脾经穴位图与清脾经的按摩手法

位置:拇指桡侧面。

保健按摩手法: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约推揉100至300次。

二、肺经(肺金)穴位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肺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肺经穴位图与补肺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肺经穴位图与清肺经的按摩手法

位置:无名指掌面。

保健按摩手法: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三、肾经(肾水)穴位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肾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肾经穴位图与补肾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肾经穴位图与清肾经的按摩手法

位置:小指掌面。

保健按摩手法: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四、肝经(肝木)穴位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肝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肝经穴位图与补肝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肝经穴位图与清肝经的按摩手法

位置:食指掌面。

保健按摩手法: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五、心经(心火)穴位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心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心经穴位图与补心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心经穴位图与清心经的按摩手法

中医按摩是可以治病的,中医按摩治病的效果也是非常明确的,通过按摩来改善和调节人的身体可以得到好处,但是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选择中医来按摩治病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也可以用来治疗便秘的现象,还可以选择这个中医按摩的方式来改善人的呼吸,如果呼吸不通畅的话就可以选择中医按摩。

中医教你用7种被丢弃菜根治病


所谓食疗,其实是根据食物的性味、营养与功效,合理的搭配用于调理身体不同的疾病。菜根常常被当作厨房的垃圾丢弃,其实一些植物的菜根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治病。

所谓食疗,其实是根据食物的性味、营养与功效,合理的搭配用于调理身体不同的疾病。菜根常常被当作厨房的垃圾丢弃,其实一些植物的菜根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治病。

白菜根

秋冬季节人体很容易发生口腔与咽喉问题,如咽喉瘙痒、口渴、口臭等。白菜根食用起来味道不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在中医里白菜的性味微苦、微寒,有清热利水、养胃止咳的功效。咽喉不适时,可以用一个白菜根煎汤饮用。另外,受凉引起的感冒发热时,还可以用白菜根与葱白、生姜共同煎汤,对初起的感冒比较有效。

所谓食疗,其实是根据食物的性味、营养与功效,合理的搭配用于调理身体不同的疾病。菜根常常被当作厨房的垃圾丢弃,其实一些植物的菜根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治病。

葱根

更准确的来说是葱须,属于葱接触泥土的部分,在中医里葱入肺经,有驱寒、散瘀的功效,常常用于治疗风寒引起的头痛、冻疮,以及痔疮等。

民间有多种利用葱须的偏方,家中没有生姜时,可以用葱须代替,煎汤饮用可以预防受凉后的感冒,以及调理风寒感冒、咳嗽。《别录》中还记载用葱须、豆豉放入酒中煮了饮用,可以改善寒冷引起的头痛。

香菜根

香菜根与香菜的功效类似,只是味道更为浓郁。有健胃消食、开胃、驱风的作用。冬季鼻塞、头痛、胃寒食欲不振等,都可以选择食用。另外,民间有利用香菜根煎水退烧的偏方,通过解表发汗来退烧,但只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并且体温在38℃以下。

菠菜根

《本草纲目》中记载菠菜可以通血脉、止渴润燥,并提及“根尤良”,日常食欲不振、便秘、消化不良都可以食用。并且《经验方》还记载利用菠菜根与鸡内金配合食用,还有调理消渴症的作用(消渴症,现代的糖尿病)。

花菜的根

并非西兰花接触土壤的部分,而是被经常丢弃茎部或梗,其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矿物质与维生素C,并且在蔬菜中含钙量也高。长期便秘人群可单独炒花菜根食用,或者直接与花菜一同食用。

萝卜

其实萝卜属于根茎类蔬菜,主要食用的便是萝卜根。食用萝卜可以助消化、改善腹胀、增强免疫力。而咳嗽痰多、咽喉不适,还可以用白萝卜榨汁饮用,可止咳利咽。 甜菜根

与萝卜一样属于根茎类蔬菜,一种历史悠久的食物,主要作用是生产糖。其中富含丰富的钾、铁、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B、C等,具体有补血、维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曾被西方医生称为“生命之根”。

所以,食物边角料只要合理的使用,不仅可以变为佳肴,还可以是治病的良药。

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治病 正确的按摩手法有哪些


按摩手部穴位能够治病。按摩能够让人得到全身的放松,科学的按摩还能够治疗人体健康方面的疾病,所以多按摩对人是有很多好处的。那么你知道正确的按摩手法有哪些吗?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按摩手法

手部点穴属中医内病外治法中远治法的一种,不但可治疗手部附近的疾病,还可治疗远端和内脏相关的疾病。且其不受场地限制,不借助器具,取穴方便,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

手部点穴不但可自治,也可他治。有很多问题可以发现并进行调理。如颈椎病、肩周不适、头痛、耳鸣、失眠、腹泻、疲劳综合征、中风后遗症等。通过点穴,开始时那些酸、胀、痛、麻、热、沉、寒、凉等反应会逐渐减轻,病情也随之逐渐缓解或康复,即通过点穴经脉疏通,令其行气、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提高人体正气,和谐脏腑,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手部点穴宜在饭后一小时。急性重症性、传染性、高烧性、出血性疾病或必需手术者不宜进行。女性例假、怀孕期和产假期不宜。点穴时,指甲要修短、洗净,保持卫生,主要用拇指端偏峰对相关穴位点压,同样会有如同针灸一样酸,胀、痛、麻、热、沉、寒、凉、辐射等得气感。手法上宜先轻后重,再轻揉,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力中肯綮,要有一定渗透力。点压频率约同呼吸次数,每穴位点压5分钟左右,一只手做完后再换另一只手,时间掌握在一小时左右。做完后,周身温热微汗,口渴,喝杯白开水。

手穴的定位及主治 手穴疗法一共20个穴位

手背十五穴

1、全头痛穴;2、前头痛穴;3、头顶痛穴;4、偏头痛穴;5、后头痛穴;6、眼痛穴;7、肩痛穴;8、颈项痛穴;9、咽喉痛穴;10、胸痛穴;11、脊柱痛穴;12、腰腿痛穴;13、坐骨神经痛穴;14、踝痛穴;15、会阴痛穴。

手掌五穴

16、咳喘穴;17、胃肠痛穴;18、夜尿穴;19、足跟痛穴;20、感冒点穴。

(二)手穴点穴的操作方法

1、全头痛穴位于拇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全头痛、头晕、腹胀。

2、前头痛穴位于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前头痛,胃肠痉挛、急性肠胃炎、阑尾炎、风湿扭伤所致的膝关节痛、趾关节痛。

3、头顶痛穴位于中指第一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神经性头痛、全头痛。

4、偏头痛穴位于无名指第一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偏头痛、胸肋痛、胆区痛、胆绞痛、肋间神经痛。

5、后头痛穴位于小指第一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后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臂神经痛、颊部红肿、呃逆。

6、眼痛穴位于拇指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麦粒肿、青光眼等所引起的眼痛、眼发涩、发胀、不明原因的眼痛。

16、咳喘穴位于手掌食指的掌指关节尺侧处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头痛。

17、胃肠痛穴位于劳宫与大陵穴联线中点处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等所致的上、中、下腹痛、胆道蛔虫、胃肠饱胀。

18、夜尿穴位于掌面小指第二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尤其对小儿尿床效果最佳。

19、足跟痛穴位于手掌大陵穴与胃肠痛穴连线中点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跟痛。

20、感冒点穴位于手掌近桡侧缘,第一掌骨基底内侧后方1寸处主治感冒、扁桃体炎、牙痛。

7、肩痛穴位于食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肩周炎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肩痛。

8、颈项痛穴位于第二、三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二掌指关节处主治落枕和颈椎病引起的颈项疼痛。

9、咽喉痛穴位于第三、四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三掌指关节处主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三叉神经痛、牙痛。

10、胸痛穴位于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挫伤、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所致的胸痛、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胸闷、胸痛、吐泻、癫痫发作。

11、脊柱痛穴位于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急性脊间韧带损伤、尾骨痛、鼻塞、耳鸣及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引起的腰痛。

12、腰腿痛穴位于手背腕横纹前1寸、第二伸指肌腱桡侧与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处主治对扭伤、风湿、劳损等所致的急慢性腰腿病均有效、急性腰扭伤效果最佳,慢性腰病也有一定疗效。

13、坐骨神经痛穴位于第四、五掌指关节、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臀部痛。

14、踝痛穴位于拇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风湿、扭伤所致的踝关节肿痛。

15、会阴痛穴位于小指第一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疖肿、肛裂等所致的会阴部疼痛。

中医搓耳补肾法 教你防病治病不求人


导读: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听觉器官,每天按摩耳朵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无病搓耳可强身健体,有病还可以起到治愈的作用。是不是很神奇呢?

轻按耳朵有效预防4种常见病

1、失眠

用拇指、食指相对,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对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等穴位,每部位揉按10~30次,每日2~4次,尤以入睡前最为重要,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或用火柴棒代替手法按摩。此法对于改善睡眠有显著效果,在睡前按压效果尤其显著,往往在揉按中就进入梦乡了。

2、痛经

用拇、食指相交,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耳垂背面外侧部等处,重点按压子宫、卵巢、会阴等对应穴位。要求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20~40次,每日进行3~5次,尤在痛时为最好,双耳交替进行。

3、预防感冒

用拇指、食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咽喉等对应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或借助钝头的小木棒或火柴棒,面对镜子,按照耳穴图触压耳廓上的外鼻、耳尖、感冒、枕穴等,以能耐受为度,其它同拇指按摩法。具有很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特别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朋友。

4、肥胖症

用拇指、食指相交,对压在耳廓上的三脚窝、耳甲艇、屏间切迹、耳屏等处,重点按压便秘点、大肠、内分泌、饥点、肾上腺等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10~35次,每日3~5次,尤以饭前、饭后为主。双耳交替,4~7天为一疗程。也可对着镜子用火柴棒按压,按压强度以能忍受为度。

搓耳补肾 教你如何按摩耳穴防病治病

中医认为,耳朵虽小,但分布着上百个防病治病的穴位。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补肾壮腰、养身延年。

下面教您几招耳部穴位按摩防病治病的按摩方法。

按摩耳穴防病治病

耳廓主要由弹性纤维软骨、软骨膜、韧带、退化了的耳肌及覆盖在最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耳廓的皮下有极为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分布。别看耳朵小,它上面分布着上百个可以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穴位。中医传统疗法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耳廓与人体各器官组织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联系,20世纪50年代,法国人诺吉提出了人的耳朵形如胚胎倒影的理论,并在全息理论指导下提出了供耳部针灸推拿使用的耳穴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病治病,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具体耳部按摩方法如下:

耳部按摩1:时常手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耳部按摩2:经常提拉耳屏、耳垂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耳部按摩3:多提拉耳尖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摩耳的6种具体方法:

1、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2、拉耳屏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拉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3、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红糖姜水的功效有哪些 红糖姜水的做法


红糖姜水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不陌生,因为在经期时,经常会喝,可以缓解经期疼痛,它还有什么作用和功效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作用及制作方法吧。

作用一:调顺月经

红糖水对妇女月经顺畅也有帮助,可让身体温暖,增加能量,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月经也会排得较为顺畅。经后若感觉精神差,气色不好,可以在每天中餐前,喝一杯浓度约20%的红糖水。不适症状较重时则可在晚餐前再加饮一杯,持续一星期即可有效改善。

作用二:补充能量

孕妇产后失血多,体力和能量消耗大,在产后的7~10天中若喝一些红糖水,能补充能量、增加血容量,有利于产后体力的恢复,且对产后子宫的收缩、恢复、恶露的排出以及乳汁分泌等,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用三:温补作用

有中气不足、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问题孩童,平日可适量饮用红糖水。受寒腹痛、月经来时易感冒的人,也可用红糖姜汤祛寒。对老年体弱,特别是大病初愈的人,红糖亦有极佳的疗虚进补作用,老人适量吃些红糖还能散瘀活血,利肠通便,缓肝明目。

作用四:外敷排毒滋润

红糖水也能用于外敷,同样具有排毒滋润的功效,老一辈的人大多经历过小孩子被蜜蜂蛰了,伤口又红又肿,疼痛难耐,此时父母会取少许浓度较高的红糖水涂抹于红肿处,一会儿疼痛就能减轻,红肿也会逐渐消退。

作用五:缓解皮肤瘙痒

春季经常干燥而引起皮肤瘙痒,也可用红糖水洗擦、清洁,可有效地减轻干痒的感觉。

作用六:美容祛斑

近年,日本研究人员从中国古方及日本江户时代歌姬常用的“红糖排毒美白疗法”中得到启发,对红糖的天然成分及药理进行分析,发现从红糖中提炼的天然成分用在美白功效方面比时下流行的激光祛斑、果酸、祛斑等方法更具安全性,疗效更彻底。

作用七:有利于新陈代谢

红糖中含有的特殊成分“糖蜜”,具有强力的“解毒”功效,能将过量的黑色素从真皮层中导出,通过全身的淋巴组织排出体外,从源头阻止黑色素的生成。另外,红糖中蕴含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氨基酸、葡萄糖等成分对细胞具有强效抗氧化及修护作用,能使皮下细胞排毒后迅速生长。

红糖姜水的做法:

1、把生姜的皮用指甲扣除后,切成薄薄的片,再切成细丝,然后剁成末末备用。

2、锅里放入开水,煮沸后放入姜末,煮一会儿后再放入适量红糖。要根据水量的多少放,太多会过甜,太少了就失去滋味了。

3、放入红糖后要用小火继续煮10分钟左右,然后盛到碗里趁热喝下。不要等着放凉了再喝,那样效果就差很多了。

温馨提示:选择红糖时,不要选散状的,也不要选浅红的,最好选硬点、大块而且颜色深红的比较纯正。还要看清包装上的QS标志,应该有明确的生产厂家、地址、电话、卫生合格编号等,生产日期也要新一些的比较好。现在还推出了孕妇红糖、产妇红糖、姜汁红糖等,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

看完这些,是不是瞬间觉得红糖姜水真是宝啊,是否已经跃跃欲试了呢?那么就赶紧到厨房里做一碗美味,营养的红糖姜水给家人喝吧。既可以治疗疾病,又可以强健身体,是适合所有家庭成员食用的食品。

中医穴位按摩治病方式


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很多的上班族每天或许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电脑。就是因为这样往往有很多的人会出现肩膀疼痛的情况,大家也知道的是这种疾病大部分可能是因为骨头或者肌肉酸痛引起的,而缓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按摩。关于按摩的作用却不是这么简单,所以下面去了解下中医穴位按摩治病方式是?

1、治疗扁桃腺疼痛的穴位

按摩合谷穴,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穴”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按摩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按摩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按摩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4、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按摩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按摩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5、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与按摩法

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按摩“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按摩“百里”最有效。

按摩上述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操作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可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6、治疗感冒的穴位与按摩法

穴位是在颈后侧称为“大椎”之处。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大椎”的穴位。

强力按压此穴位,能促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一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如果还未能完全复原请再试试以下的治疗方法。

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此穴位称为“风门”,治疗要领同上(手无法到达请别人帮忙),连续做10次。

7、治疗高血压的穴位与按摩法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

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按摩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着的疗效。

通过对于中医穴位按摩治病方式是这个问题的介绍后,大家应该知道对于身体的不同的部位进行按摩的时候。治疗身体出现的疾病也是有所得不同的,就是因为人的身体是分布着很多的穴位的,所以说身体出现问题也是可以通过按摩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的。

中医怎样治病呢


   

   在当今社会,医疗水平十分发达,各种医疗手段都十分先进,中医和西医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弊端,中医讲究从内到外的调解,西医治疗疾病的时候疗效显著,但是西医治疗时,很多时候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病灶,所以局限性很大,因此现在很多人还是用还是用中医治疗,这样从根本上治疗疾病,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疾病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五、

   

   正治与反治

   正治与反治都是抓住疾病本质的治疗方法。

   1.正治法 是指一般正常情况常用治法,即采用性能与疾病本质相反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都是逆病象而治,故又称“逆治”。

   “寒者热之”,即寒证用热药治疗。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里寒证用温补法;阴疽流注用温补和阳法等。

   “热者寒之”,即热证用寒药治疗。如流脑、乙脑等温热病用清热解毒法;血热出血,用清热凉血法,里热实证,用清热泻火法等。

   2.反治法 是指反常、少用的治法,即采用性能和疾病表面现象相同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原则。这是因为某些复杂严重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病变本质不符,出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实证如虚、虚证如实的假象,故在辨证论治时必须透过现象,治其本质,采用顺从病象的治法,故称为“反治”或“从治法”。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对某些有寒象的病证用寒药治疗。本法适用于真热假寒证(里热表寒、内热外寒)。例如肺炎病人,高热而又有四肢厥冷,中医称之为热厥证。这是由于邪热内炽,里热太甚,阳郁于内,阴格于外,阳气不能畅达四肢所致。这种病理变化叫“阳盛格阴”,治宜用寒药解除真热。

   “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对某些有热象的病证用热药治疗。本法适用于真寒假热证(里寒表热,内寒外热)。如亡阳虚脱的病人,本质是阳衰内寒,阴邪太盛,格阳于外,致使阳气上浮反见面红、心烦、发热感等“假热”现象,中医称之为戴阳证,治宜用温热的人参、附子回阳救逆。

   以上所说的反治法主要是针对疾病所反映于外的现象而言,看来它虽与正治法相反,且具体措施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讲,与正治法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针对疾病本质而设的治疗法则。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中医是从根本上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用多种办法帮助我们诊断,确定病因,这样才能根据疾病的现象来找到疾病的根本所在,才能彻底根治,因此中医是从根本上帮我们治疗疾病的,比西医治疗更加的彻底,更加的全面。

中医教你姜水治病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