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2019-10-12

冠心病的护理

冠心病的运动养生。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冠心病的护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冠心病的护理

1、冠心病的护理

1.1、环境护理

良好的环境有益于病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可以增进病人食欲,避免噪音喧哗是冠心病病人环境护理之重点。另外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整齐。

1.2、生活护理

遵循冠心病人的饮食原则,注意调节饮食,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烟酒辛辣之品刺激性强,应禁烟节酒,而且任何时间都不能过饥过饱,尤其是临睡前,切忌过饱。

1.3、病情观察及精神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冠心病者夜间最易发作,除常规观察病情外,夜间还应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面色、口唇等变化。冠心病人的精神需细心调摄,避免过于激动、喜怒或思虑过度,保持心情舒畅,防止外界的不良刺激。

1.4、心痛发作护理

心痛发作的临床症状为突发性心前区痛,可向左肩放射,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乃至更长,伴心慌、气短。此时不要剧烈搬动患者,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给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

2、冠心病如何检查

2.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症状发作时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还能够发现心律失常。

2.2、心电图负荷试验

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

2.3、动态心电图

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

2.4、核素心肌显像

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以及某些患者不能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可做此项检查。

2.5、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形态、结构、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2.6、血液学检查

通常需要采血测定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7、冠状动脉CT

多层螺旋CT心脏和冠状动脉成像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方法,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冠心病早期筛查和随访手段。

2.8、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

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

3、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诱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

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消心痛,欣康,长效心痛治。

他汀类降血脂药,抗血小板制剂,β- 受体阻滞剂 。

2、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取一段血管,然后将其分别接在狭窄或堵塞了的冠状动脉的两端,使血流可以通过“桥”绕道而行,从而使缺血的心肌得到氧供,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3、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不是外科手术而一种心脏导管技术,具体来讲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上的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它器械放入冠状动脉里面,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

冠心病的注意事项

1、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2、身心愉快。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虎以及过喜。

3、控制饮食。饮食且清淡,易消化,少食油腻、脂肪、糖类。

4、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硬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

5、劳逸结合。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ys630.COm精选阅读

冠心病的护理诊断


冠心病的护理诊断

1、冠心病患者应进行环境护理

良好的环境有益于病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可以增进病人食欲,避免噪音喧哗是冠心病病人环境护理之重点。另外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整齐。

2、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护理

遵循冠心病人的饮食原则,注意调节饮食,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烟酒辛辣之品刺激性强,应禁烟节酒,而且任何时间都不能过饥过饱,尤其是临睡前,切忌过饱。同时,应引导病人做适当的运动,逐渐锻炼身体的适应能力,晚上应早点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3、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精神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冠心病者夜间最易发作,除常规观察病情外,夜间还应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面色、口唇等变化。冠心病人的精神需细心调摄,避免过于激动、喜怒或思虑过度,保持心情舒畅,防止外界的不良刺激。

4、冠心病的原因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富裕与老龄化趋势加速,“人类第一杀手”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着名心脏病学专家晚年悟出了一个道理:“预防重于治疗”。那么所谓的冠心病就是心脏的正常工作有赖于血液的供应,为心脏供血的血管由于粥样硬化而变窄、甚至发生堵塞,导致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影响其正常功能。

压力过大:现在的年轻人,往往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快节奏的生活让大家精神高度紧张。

饮食不注意:多油、多糖、高脂肪的饮食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现在的年轻人吃的很多东西都是快餐食品、垃圾食品。

烟酒不离手: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喝酒的话,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

多吃一些粗粮类的食物,比如说馒头,或者是玉米饼,这些东西对于胃部本身就是一种保护,而且可以给心脏提供营养,米饭最好是不要吃,也是最没有营养的一类事物。如果你不喜欢吃这些,不妨试着吃包子,饺子这些食物。

适量的海产品也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在选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新鲜,不要买不新鲜的鱼类,一个星期吃两次鱼对冠心病患者来讲非常有必要,在烹饪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参入玉米油等油类,最好是用纯正的花生油来做,因为有一些油会让鱼本身的保护作用消失。

经常吃茄子非常重要,茄子本身就是一种保健菜,你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茄子进行加工,它会吸附存在于人体内的脂肪,还能够将毒素吸附到脂肪中一起排除体外,是人人都喜欢的养生蔬菜。

多吃大蒜能够预防体内的血液形成血块儿,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可以搭配一些其他食物来吃,或者是在吃蒜的时候用它来做底料,然后烹饪各种菜肴,这样的味道还是特别独特的。

冠心病预防及治疗

冠心病的预防: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地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保持血压正常稳定, 理想血压是120/80mmHg.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包括保持正常体重,限制酒精,食盐摄入,保持适当钾,钙和镁摄入,以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低脂饮食,运动,和服用降脂药。

冠心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最基础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缓解冠心病的症状和帮助患者稳定病情,积极有效地控制引发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

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是通过将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的方法使,恢复心肌灌注,缩小梗死面积,改善血液动力学,最终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心脏移植手术:该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比较严重和晚期的冠心病患者,在通过药物治疗和再灌注治疗以及各种介入治疗都无效。

冠心病的饮食 冠心病在饮食的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应该怎么做呢,冠心病患者在饮食调理上需要特别注意,而很多冠心病患者对有些饮食禁忌还不是很清楚。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病,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进行冠心病的治疗及身体康复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如果您想要对此有一个彻底的了解,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是怎样的?

一、饮食有节,合理营养

首先,冠心病患者应当要注意的是,食物应多样化。因为我们都知道,不可能一种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而食物的多样化能够保证膳食平衡,这同时也是护理冠心病的必要条件。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还需注意膳食宜软、食物要鲜嫩且易消化,这样才能使其合理营养发挥作用。另外,患者每天膳食注意清淡,少盐、少油、少动物性食物的饮食。专家提醒,食盐中的钠具有增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以及引起水肿的作用,因此,提醒各位患者日常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二、不利饮食严格控制

香烟的尼古丁对心血管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并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绞痛;酒精有扩张血管作用,饮用少量低度酒并不禁忌,适量饮茶是允许的,高糖、高脂、高胆固醇及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都是冠心病护理所禁忌的。

三、以蔬为主

选择能降脂的蔬菜也是一种冠心病的护理措施,冠心病患者日常可多吃一些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花生米、大蒜、香菇、海带等。在炒菜方面尽量用植物油、菜油或是花生油来代替动物油;如果血脂不高的患者,可适当选用猪油或是猪肉来炒菜,这样也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冠心病其实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心脏疾病里面的一种,我们知道心脏对于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旦我们的心脏停止跳动,那么我们就会死亡,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心脏才行,导致我们出现冠心病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认为高血压,肥胖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出现。

冠心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去治疗冠心病才行,冠心病的患者在疾病康复期间,一定要得到很好的护理,我们要了解一些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1)控制总热量,维持正常的体重。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的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的含量。单糖及双糖等应适当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应注意。

(2)限制脂肪。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欧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亚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低。我国的舟山渔民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冠心病。欧美人平均每日吃鱼20克,日本人每日吃鱼100克,舟山和爱斯基摩人每日吃鱼300克~400克。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由此可见,多吃海鱼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控制鸡蛋的摄入,应每日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个鸡蛋。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要限制动物的内脏、脑等。

(3)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对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质不易消化,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有学者观察,过多的摄入动物蛋白,反而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所以蛋白质应适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应选用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4)饮食宜清淡、低盐。对合并高血压者尤为重要,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随季节活动量适当增减。例如:夏季出汗较多,户外活动多,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冬季时,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应控制盐的摄入。

(5)要多吃一些保护性食品。如洋葱、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带、香菇、紫菜等。研究人员发现大蒜和洋葱含有精油,这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份。精油是一种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烯丙二硫化物。如果按每公斤体重1克的标准吃生大蒜,或者每公斤体重2克的标准吃生洋葱,就可以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适量饮茶可防治冠心病。茶叶具有抗凝血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渗透性,能有效的增强心肌和血管壁的弹性和抵抗力,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功能。

(6)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膳食中应注意多吃含镁、铬、锌、钙、硒元素的食品。含镁丰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类及豆制品、枸杞、桂圆等。镁可以影响血脂代谢和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对血小板起稳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含铬丰富的食品,如酵母、牛肉、肝、全谷类、干酪、红糖等。铬能够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动物实验证明,微量铬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胆固醇。含锌较多的食品有肉、牡蛎、蛋、奶。科学家认为锌铜比值可影响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含钙丰富的食品有奶类、豆制品,海产品如虾皮等,近年的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钙含量增加,可预防高血压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当增加镁的摄入时,上述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消除。提高人们在钙的摄入量时,也就增加镁的摄入量。含硒较多的食物有牡蛎、鲜贝、虾皮、海虾、巴鱼等。补硒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的损伤程度。?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心脏。蔬菜和水果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凡绿色蔬菜或黄色蔬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维生素C能够影响心肌代谢,增加血管韧性,使血管弹性增加,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而排出体外。猕猴桃、柑桔、柠檬和紫皮茄子含有丰富维生素C,应多吃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品。

(7)忌烟酒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应当戒烟,减少饮酒量,当合并高脂血症时,应避免饮酒。并应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冠心病,我们知道冠心病是心脏疾病里面的一种,冠心病的出现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文详细介绍了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冠心病吃什么好 冠心病的饮食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应该怎么做呢,冠心病患者在饮食调理上需要特别注意,而很多冠心病患者对有些饮食禁忌还不是很清楚。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病,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进行冠心病的治疗及身体康复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如果您想要对此有一个彻底的了解,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是怎样的?

一、饮食有节,合理营养

首先,冠心病患者应当要注意的是,食物应多样化。因为我们都知道,不可能一种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而食物的多样化能够保证膳食平衡,这同时也是护理冠心病的必要条件。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还需注意膳食宜软、食物要鲜嫩且易消化,这样才能使其合理营养发挥作用。另外,患者每天膳食注意清淡,少盐、少油、少动物性食物的饮食。专家提醒,食盐中的钠具有增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以及引起水肿的作用,因此,提醒各位患者日常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二、不利饮食严格控制

香烟的尼古丁对心血管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并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绞痛;酒精有扩张血管作用,饮用少量低度酒并不禁忌,适量饮茶是允许的,高糖、高脂、高胆固醇及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都是冠心病护理所禁忌的。

三、以蔬为主

选择能降脂的蔬菜也是一种冠心病的护理措施,冠心病患者日常可多吃一些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花生米、大蒜、香菇、海带等。在炒菜方面尽量用植物油、菜油或是花生油来代替动物油;如果血脂不高的患者,可适当选用猪油或是猪肉来炒菜,这样也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我们应该如何护理你知道吗?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下文找下答案吧!

1、限制食物中的脂肪用量

特别是控制动物性脂肪与胆固醇的摄人量,如:肥猪肉、肥牛羊肉、牛羊油、黄油、奶油、冰激凌及猪、牛、羊的肝、脑、肾、鱿鱼、墨鱼、鱼子等。提倡进食清淡,多吃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食物、瘦肉、鱼类等。

2、动物性蛋白不必控制太严

豆类、豆制品不必限制,因豆类、豆制品中含有谷固醇,它能抑制小肠吸收胆固醇物质。多吃蔬菜、水果,如冬瓜、萝卜、洋葱、蜂蜜、山楂等,因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纤维素及丰富的钾盐和镁盐、可促进脂肪代谢,营养血管,清除胆固醇的沉积,并保持血管的弹性,防止钙化。特别是纤维素有吸附胆固醇的作用,可使胆固醇降低。

3、提倡饮食清淡

并非提倡食素,而是主张荤素搭配,禁食油腻食品,至于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菜油、茶油),因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无须限制,多吃还有降血脂作用。对于鸡蛋、牛奶、鱼类几种食物,国内外营养专家提出新的学说。

以往认为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于冠心病防治不利,以往人们还认为牛奶属动物性食品,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其摄入量与冠心病有关,但近年来研究认为,牛奶有降低人和多种动物血胆固醇的作用,这可能与牛奶中含有某些能抑制胆固醇合成的特殊因子有关,已证明这种因子为3一羟一3甲戊二酸和乳清酸。鱼类,国内外一致认为,是防治冠心病的最佳食品。

至于粮食和水果不宜进食过多,要根据每日活动量,以热量能维持正常体重为宜,一般每日主食应控制在6~8两。

冠心病


冠心病我们常说,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冠心病很是可怕,每年都有很多人死于这类疾病,那么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是怎么样的呢,病发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预兆,能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呢。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时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是唯一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其形态似冠状,故称为冠状动脉。这条血管也随同全身血管一样的硬化,呈粥样改变,造成供养心脏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即为冠心病。

病因诊断

心脏剖图素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这些因素被称之为冠心病易患因素(也称之为危险因素):

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始于儿童,而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性别:男性较多见,男女发病率的比例约为2∶1。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发病率迅速增加。

家族史: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

个体类型:A型性格者(争强好胜、竞争性强) 有较高的冠心病患病率,精神过度紧张者也易患病。可能与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浓度长期过高有关。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且与吸烟量成正比。吸烟者血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增高,烟中尼古丁收缩血管,以致动脉壁缺氧而造成动脉损伤。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冠心病病人中60%~70%患有高血压动脉压增高时的切应力和侧壁压力改变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同时血压升高促使血浆脂质渗入血管内膜细胞,因此引起血小板聚积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6.7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2mmol/L)者较正常者(总胆固醇5.2mmol/L)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近年的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有保护作用其值降低者易患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之比0.15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预报指标。最近的研究发现血清-脂蛋白[Lp]浓度升高(0.3g/L)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男性患者高3倍且易发生心力衰竭、卒中和死亡高血糖时血中糖基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途径的降解代谢受抑制;同时高血糖也使血管内膜受损,加之糖尿病常伴脂质代谢异常,故糖尿病者易患冠心病。

肥胖和运动量过少:①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110)。②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24者称肥胖症。肥胖虽不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那么重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但肥胖可通过促进这三项因素的发生发展而间接影响冠心病。运动能调节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使已患冠心病患者其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量少易致肥胖,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治疗肥胖症的紧迫性和增加运动量的重要性

其他:1)、饮酒:长期大量饮高度白酒对心脏、血管、肝脏等脏器的功能有损伤作用,可招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高血压的发生;而适量饮低度数的有色酒(例如葡萄酒)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因为饮酒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 2)、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糖耐量异常,同时改变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机会。3)、饮食习惯:进食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易患冠心病,其他还有微量元素的摄入量的改变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的细胞、细胞外基质血液成分(特别是单核细胞、血小板及LDL)、局部血流动力学环境及遗传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故应注意,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存在,并不等于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是否即发生冠心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的程度。病理学上常按狭窄最严重部位的横断面,采用四级分类法:Ⅰ级,管腔狭窄面积25%;Ⅱ级,管腔狭窄面积为26%~50%;Ⅲ级,为51%~75%;Ⅳ级,为76%~100%。一般Ⅰ~Ⅱ级粥样硬化并不引起明显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除冠状动脉痉挛外对冠心病发病并无直接影响。因此,虽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临床可无冠心病的表现,或虽有冠心病表现却并非冠心病所致。Ⅲ级以上狭窄者则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近年研究表明有无冠心病表现,除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取决于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特别在老年人和严重斑块处容易有大量钙盐沉着,而正常的动脉不会发生钙化;虽然钙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特别是狭窄程度不成比例,但从血管超声中可观察到钙化斑块通常都相对稳定的。问题是部分无钙化的斑块,或者当斑块发展为厚的钙化帽与邻近区内膜间的应力增加时,这些情形易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出血和随后血管腔内的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病理可见斑块破裂常发生在钙化与非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交界处。

不引起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在生命的很早期就已出现但一旦病变斑块迅速扩大,则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这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斑块扩大尤其在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例如高胆固醇血症等)的人群中会更快,因此,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在部分病人,冠心病的发生是冠状动脉痉挛所致不过,此种情况下大多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脉痉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神经因素:冠状动脉有丰富的受体交感神经兴奋、运动、冷加压试验均可以诱发冠脉痉挛;其次,通过毒蕈碱受体,迷走神经兴奋也可诱发冠脉痉挛,遇此情形可用阿托品对抗。

2、体液因素:①前列环素(pGI2)与血栓素(TXA2)的平衡也直接影响着冠脉的舒缩状态:pGI2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有明显的扩血管作用,TXA2为血小板聚集时所释放,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当pGI2降低和(或)TXA2增高时,均可导致冠脉痉挛。②血小板聚集时释放的5-羟色胺等缩血管物质,在冠脉收缩或痉挛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③血清钙镁离子的作用:钙离子增多、氢离子减少时,钙离子更多地进入细胞内,增加冠脉张力而发生冠脉痉挛;过度换气、静滴碱性药物造成血液碱中毒可诱发冠脉痉挛;镁缺乏也可引起冠脉收缩。

3、粥样硬化的血管对各种缩血管物质的收缩反应性明显亢进,此为胆固醇促进细胞外钙离子流向细胞内所致。此外,内皮损伤时除pGI2合成减少、TXA2增多外,正常内皮细胞合成的内皮源性松弛因子下降从而对抗ADp、5-羟色胺、凝血酶等缩血管物质的收缩血管作用降低。最近的研究还观察到,乙酰胆碱使有正常内皮功能的冠脉松弛,而使有粥样硬化的血管发生收缩。

总之,冠脉痉挛的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内皮损伤是冠脉痉挛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

冠心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心肌供氧和需氧量的失衡,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冠心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1、心肌耗氧量的决定因素:心肌自冠状循环中摄取可利用的氧占所需氧分的75%,用于产生高磷酸化合物。心肌氧耗量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三个要素决定,其他三个次要因素是基础代谢、电激动和心肌纤维缩短。动脉收缩压心率与射血时间的三乘积与左室压力曲线收缩面积与心率,即张力-时间指数密切相关;但临床上常采用更为简单的方法即收缩压与心率的二乘积作为心肌氧耗量指标,例如观察劳累型心绞痛的阈值时常用该项指标。

2、心肌供氧量的决定因素:心脏的肌肉即心肌从其所构成的房室腔所包容的血液中直接摄取的氧分量仅25%左右,心肌所需的氧分主要靠冠状动脉的血流供给因此冠状动脉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流量是影响心肌供氧最主要的因素。人在休息状态下,心肌从冠脉血液中摄取的氧分已接近最大值,当需氧量增加时已难从冠脉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只能依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量来提供。正常情况下冠脉循环储备力大剧烈运动、缺氧时冠脉扩张,其血流量可增至休息时的4~7倍;而冠脉粥样硬化狭窄和堵塞则成为限制氧化血液传送至心肌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心脏收缩与舒张的机械活动心肌细胞的代谢、神经体液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均参与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3、心肌供氧和需氧量的失衡:任何原因导致心肌供氧和(或)需氧量超过机体代偿范围时,都将招致心肌氧的供需失衡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最为常见。因此应注意临床上所谓的心肌缺血虽以冠心病最常见但并不等于冠心病;冠心病与缺血性心脏病则为同义词。

4、心肌缺血对心脏的影响:心肌缺血时,糖酵解成为ATp的主要来源。故此时心肌除乳酸量增加外因能量不足而使得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当心肌缺血较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病灶周围急性严重缺血或冠脉再灌注后尚未发生坏死的心肌)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心肌发生可逆性损伤,随血供恢复,心肌结构、代谢和功能缓慢恢复,需时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处于该种状态的心肌称为心肌顿抑 (stunned myocardium)在冠心病病人,为适应血流量低于正常的状况,某些心肌可自动调低耗氧量,以保证心肌氧的供需在新的水平达到平衡心肌功能随血供恢复而恢复,像这种既不发生心肌梗死、又无缺血症状的存活心肌被称为心肌冬眠(hibernating myocardium)一般认为这是心肌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一旦供血改善则心肌功能可完全恢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生心肌缺血时,代谢产物等可刺激冠脉扩张,以增加血流量这种反应性充血反应现象随狭窄程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直至冠脉狭窄程度90%时完全消失。同时,慢性缺血可促使侧支循环的建立。这些代偿机制均有利于保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病人在较长时间内可无心肌缺血的表现。只有当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和侧支血流不足以维持这种平衡时,才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在粥样硬化基础上,迅速发生的斑块破裂和(或)出血、痉挛及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血栓性堵塞等急性病变,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临床表现

由于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的不同,冠心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把冠心病分类两大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冠脉病。其中前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后者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正常的心绞痛(如X综合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

之所以把冠心病分类两大类,是因为其两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治疗手段均不相同,这是因为两者的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学不同所导致。比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因为冠脉内不稳定斑块所导致,而慢性冠脉病的版块则为稳定性或并非斑块所导致。

无症状性冠心病

也称隐匿性冠心病,包括症状不典型、真正无症状以及有冠心病史但无症状者。人群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发生率不清。Framingham研究中,约1/4心肌梗死者发病前无临床症状。虽然这些病人无症状但静息或负荷试验时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病理学检查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学改变。预后与症状性冠心病患者无明显区别,其预后取决于心肌缺血严重性及左室功能受累程度。

心绞痛型冠心病

患者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引起的发作性心前区疼痛病理学检查心肌无组织形态改变。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法及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特征将心绞痛分为下列几型。

劳累性心绞痛:常在运动、劳累、情绪激动或其他增加心肌耗氧量时,发生心前区疼痛而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

①初发型心绞痛:亦称新近发生心绞痛即在最近1个月内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也包括有稳定型心绞痛者,已数月不发作心前区疼痛现再次发作时间未到1个月

②稳定型心绞痛:反复发作劳累性心绞痛,且性质无明显变化,历时1~3个月心绞痛的频率、程度时限以及诱发疼痛的劳累程度无明显变化,且对硝酸甘油有明显反应。

③恶化型心绞痛:亦称增剧型心绞痛即原为稳定型心绞痛在最近3个月内心绞痛程度和发作频率增加、疼痛时间延长以及诱发因素经常变动,常在低心肌耗氧量时引起心绞痛提示病情进行性恶化。

自发性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疼痛程度较重和时间较长,且不易被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所缓解。心电图常出现一过性ST-T波改变,但不伴血清酶变化

①卧位型心绞痛:常在半夜熟睡时发生,可能因做梦、夜间血压波动或平卧位使静脉回流增加,引起心功能不全,致使冠脉灌注不足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严重者可发展为心肌梗死或心性猝死

②变异型心绞痛:通常在昼夜的某一固定时间自发性发作心前区疼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程度重,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及相背导联ST段压低,常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

③中间综合征:亦称冠脉功能不全心绞痛状态或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常在休息或睡眠时自发性发作心绞痛,且疼痛严重,历时可长达30min以上,但无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和血清酶变化。

④梗死后心绞痛: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3个月内重新出现的自发性心绞痛。通常是梗死相关的冠脉发生再通(不完全阻塞)或侧支循环形成,致使不完全梗阻尚存活但缺血的心肌导致心绞痛。也可由多支冠脉病变引起梗死后心绞痛。

初发型、恶化型和自发性心绞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混合性心绞痛

休息和劳累时均发生心绞痛,常由于冠脉一处或多处严重狭窄,使冠脉血流突然和短暂减少所致。后者可能是由于一大段心外膜冠脉过度敏感、内膜下粥样硬化斑块处张力增加、血小板血栓暂时阻塞血管、血管收缩和阻塞合并存在和小血管处血管张力变化。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为冠心病的严重临床表现类型。其基本病因是在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出血,血管痉挛,血小板黏附、聚集,凝血因子参与,致血栓形成和血管腔阻塞,引起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典型心电图和血清酶浓度序列改变。根据心电图表现,可将急性心肌梗死分成穿壁性、Q波心梗和内膜下非穿壁性、无Q波心梗。前者表现为异常持久的病理性Q波或QS波以及ST段线性背向上抬高。后者表现为无病理性Q波但有ST段抬高或压低和T波倒置。有时心前区疼痛可很轻微甚至缺如,而以其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心衰、休克晕厥、心律失常等。

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某些患者可呈现自发性胸痛,有时伴有心电图改变,如伴血清酶再度增高,则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扩展如无新的血清酶变化,其中某些病例可诊断为梗死后综合征,某些为自发性心绞痛。其他方面的诊断方法有助于建立确切诊断。心梗急性期抬高的ST段迅速明显下降或恢复期病理性Q波自行消退,提示梗死有关冠状动脉再通,在心室功能受损较小。相反,急性心肌梗死2周后ST段抬高常示梗死区室壁活动严重异常或梗死区膨出室壁瘤形成。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又称心肌硬化型冠心病。本型冠心病是由于心肌坏死或长期供血不足,使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增大,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通常被称为缺血性心肌病。必须指出,绝大多数缺血型心肌病患者有心梗史和心绞痛症状,说明这些患者存在严重冠脉病变。仅极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的心绞痛症状或心梗史,对这些患者需冠脉造影确诊。

猝死型冠心病

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h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作者主张定为1h,但也有人主张发病后24h内死亡者也归于猝死之列。约半数以上心性猝死是由于冠心病所致。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冠状循环阻塞导致急性心肌缺血,造成局部心电不稳定和一过性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由于本型病人经及时抢救可以存活,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将本型称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冠心病为妥。

并发症

冠心病可有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缺血性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并发症。

(1)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由冠心病引起最多,占3/4以上在所有冠心病死亡者中50%~70%为猝死。美国Lown报告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年心脏性猝死者40万,平均每分钟即有1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心脏性猝死,其中80%是冠心病引起。不少冠心病患者平时无任何症状,猝死为首发的临床表现约占冠心病猝死的20%左右。在国内一般北方省市的冠心病患病率、猝死率均明显高于南方。

(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以是缺血性心脏病的惟一症状。可以出现各种快速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但临床多见的冠心病心律失常主要有期前收缩(房性和室性)、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传导系统障碍导致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

(3)心力衰竭: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造成的心肌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产生散在的或弥漫性心肌纤维化以及心室发生重构所致。患者大多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心绞痛史,逐渐发生心力衰竭,大多先发生左室衰竭然后继以右心衰,为全心衰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4)二尖瓣脱垂: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在冠心病中的发病率中较高。理化分析76例,14例(18.4%)临床有此综合征。主要由于供应前外乳头肌或后内乳头肌的动脉狭窄后,产生前外或后内乳头肌供血不足及收缩无能引起。

诊断方法

病史、症状

典型的症状为劳力型心绞痛,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向左肩部或/和左上臂部放散,一般持续5~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基甘油等药物可缓解。部分伴有胸闷或以胸闷为主,严重者疼痛较重,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睡眠时也可以发作。病史提问要注意诱因、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有无放散,伴随症状及缓解方式。

实验室检查

一般早期无明确的阳性体征,较重者可有心界向左下扩大,第一心音减弱,有心律失常时可闻及早搏、心房纤颤等,合并心衰时两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等。

冠心病的生化学检查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而不同。一般有:

1、血清高脂蛋白血症的表现(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增高);血糖增高等。

2、如出现心肌梗死可出现血清心肌酶检查的异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增高;尤其CK-MB增高;LDH1/LDH21等)有诊断价值。

3、心肌梗死时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都可增高。

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故需要鉴别的疾病较多。

1、心绞痛型冠心病要与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弥漫性食管痉挛);肺、纵隔疾病(肺栓塞自发性气胸及纵隔气肿)及胆绞痛、神经、肌肉和骨骼疾病等鉴别

2、心肌梗死型冠心病要与主动脉夹层、不稳定心绞痛、肺栓塞、急性心包炎急腹症、食管破裂等疾病鉴别。

治疗

冠心病类型繁多,不同类型治疗不尽相同。读者可进一步阅读相关词条。

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和减少心肌氧耗使心肌供氧和耗氧达到新的平衡,尽最大努力挽救缺血心肌减低病死率。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心率较快者可选用受体阻滞剂,以缓释剂为好。可加用肠溶阿斯匹林100-325mg1/d,注意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治疗如降压治疗、调脂治疗、治疗糖尿病、戒烟、禁酒等。还可选用极化液和硝酸脂类药物静滴。合并心衰及心律失常时需加用纠正心衰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详见心衰及心律失常篇),必要时可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ptca+支架术),严重者可考虑进行外科搭桥手术。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制剂:其有扩张静脉、舒张动脉血管的作用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使心肌血液重分配有利于缺血区心肌的灌注。代表药为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等。

2、受体阻滞药:可阻滞过多的儿茶酚胺兴奋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及速度,减低血压,故而达到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此药还可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改善心肌代谢,抑制血小板功能等,故是各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的常用药物。同时受体阻滞药是目前惟一比较肯定的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二级预防的药物,已证明受体阻滞药使梗死后存活者的心脏病病死率猝死率与再梗死发生率均降低。

3、钙拮抗药:通过非竞争性地阻滞电压敏感的L型钙通道,使钙经细胞膜上的慢通道进入细胞内,即减少钙的内流抑制钙通过心肌和平滑肌膜,从而减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效率;减轻心室负荷;直接对缺血心肌起保护作用同时此药可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内源性一氧化氮的产生及释放等多种药理作用。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药物。

4、调脂药、抗凝和抗血小板药:则从发病机制方面着手,达到减慢或减轻粥样硬化的发生和稳定斑块的作用,最终也是使心肌氧供增加。

5、其他冠状动脉扩张药:如双密达莫、吗多明、尼可地尔等。

以上药物的具体应用剂量和方法详见各型冠心病的治疗。

结语:对于这类死亡率极高的病症,我们平时就要做好积极预防的准备,不能等到病发,造成严重后果才后悔莫及。而且猝死型冠心病好发于冬季,患者年龄一般不大,可在多种场合突然发病。半数患者生前无症状,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无前驱症状部分病人有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所以大家都要关注这类疾病。

冠心病的饮食 冠心病饮食之牛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已成为主食之一。牛奶中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有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有助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心理平衡,蛋氨酸还有促进钙的吸收和预防感染的作用。

牛奶每100毫升含有蛋白质3.3克,钙130毫克,胆固醇13毫克。由于胆固醇含量较微,且牛奶中的钙及胆碱还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从肠道排泄,同时牛奶经过发酵(譬如酸奶)产生一种牛奶因子,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因此,目前普遍认为牛奶有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作用。

对大白鼠的实验表明,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有清除血液中过量钠的作用,有助于保持血管的弹性,能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的发生。

目前普遍认为,牛奶是钙质的最好来源。钙是骨骼和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对血脂和脂蛋白的含量有明显影响。当缺钙时可使血清总脂、磷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国外有人进行人体短期试验发现,每天膳食中加入2.66克钙,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进一步对10名高脂血症患者每天补充800毫克钙,持续1年之久,结果表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血脂无变化。

另有资料表明,钙的摄入不足是导致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喝牛奶既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力,又可以降低胆固醇,并能安神镇静,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的护理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