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_三颗针的药用价值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_三颗针的药用价值”,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导读:中草药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三颗针图片、三颗针的药用价值等,要想知道更多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三颗针简介三颗针图片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三颗针的药用价值三颗针的药用附方三颗针的配伍应用三颗针医书记载

三颗针简介

三颗针,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本品呈类圆柱形,稍弯曲,有少数分枝,长短粗细不一。表面灰棕色有细皱纹,栓皮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鲜黄色,切断面近圆形或长圆形,有略呈放射状的纹理;髓小,黄白色。气微,味苦。以色黄、苦味浓者为佳。

三颗针图片

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利湿

三颗针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有清热利湿之效。用于黄疸、赤痢、咽痛等证。

2、清肝明目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攻于目,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心烦口苦,苔黄脉数。三颗针入肝经,味苦性寒,清降肝火,故主治之。

3、散瘀消肿

跌打损伤初起,瘀血内阻、血流不畅,局部红肿热痛。三棵针入血分,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血热瘀滞者相宜。

三颗针的药用价值

【药名】三颗针

【别名】铜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入药部位】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

【性味】苦,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散瘀。

【主治】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炮制方法】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阴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颗针的药用附方

1、治血痢:三颗针五钱,红糖五钱。煎水服。

2、治黄疸:三颗针茎五钱。煎水服。

3、治火眼:三颗针根茎磨水点眼角。

4、治刀伤:三颗针根研末,敷伤口。

5、治跌打损伤:三颗针根一两。泡酒内服外擦。(选方出《贵州草药》)

三颗针的配伍应用

1、配栀子:二药合用,清热利湿,消退黄疸,栀子通便,三棵针利尿,使湿热从二便分消,用治阳黄,收效甚佳。

2、配黄连:黄连大苦大寒,清热燥湿为治痢专药;三颗针虽苦寒不如黄连,但凉血止血,善清血中热毒;二药合用,治疗赤痢,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效果更佳。

3、配薄荷:薄荷气味清香,体轻上浮,清解风热,专利咽喉;三棵针味苦寒凉,泻上焦之火,凉血消肿。二药合用,同走肺经,故清肺利咽,化解毒热,功效大增。

4、配菊花:菊花性凉,花体轻扬,辛香发散,清肝清目;三颗针味苦寒凉,泻火解毒;二药合用,清泻并施,疗效大增。

5、配续断:续断辛甘苦温,入肝肾二经,辛行血脉,甘温补益下元,接续筋骨,为骨伤科良药;三颗针味苦寒凉,凉血止血,散瘀止痛,亦为骨伤所常用;前者偏补,补而不滞;后者凉血,血不妄行,二药合用,补泻兼施,治疗跌打损伤,新病久疾,均能奏效。

三颗针医书记载

1、《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2、《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劳伤,咽喉肿痛,腹泻,齿痛,耳心痛,跌打损伤红肿。

3、《贵州草药》:解热,利湿,散瘀,止痛,凉血。

以上就是一些三颗针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yS630.Com相关推荐

三颗针主要功效作用是什么?


三颗针是属于一种植物中药材,一般在大山里比较常见,其中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味道有些苦涩,可以将三颗针采摘后经过晾晒加工食用,三颗针是属于性寒食物,服用三颗针可以有效治疗身体燥湿的功效,还可以有效缓解身体黄疸,肝脏上火等,也可以外用,可以治疗皮肤局部红肿,可以起到止血的功效。

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利湿

三颗针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有清热利湿之效。用于黄疸、赤痢、咽痛等证。

2、清肝明目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攻于目,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心烦口苦,苔黄脉数。三颗针入肝经,味苦性寒,清降肝火,故主治之。

3、散瘀消肿

跌打损伤初起,瘀血内阻、血流不畅,局部红肿热痛。三棵针入血分,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血热瘀滞者相宜。

三颗针的药用价值

【药名】三颗针

【别名】铜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入药部位】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

【性味】苦,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散瘀。

【主治】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炮制方法】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阴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两面针的功效与作用_两面针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草药两面针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两面针的功效与作用、两面针图片、两面针的药用价值、两面针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两面针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两面针简介两面针图片两面针的功效与作用两面针的药用价值两面针的药用附方两面针的临床应用两面针的副作用

两面针简介

两面针,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本品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两面针图片

两面针的功效与作用

1、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跌打肿痛,风湿痹痛,胃痛,牙痛。

2、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3、治风湿骨痛,喉痹,瘰疬,胃痛,牙痛,跌打损伤,汤、火烫伤。

两面针的药用价值

【药名】两面针

【入药部位】植物根、茎、叶。

【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归肝、胃经。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5-l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炮制方法】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禁忌】不能过量服用;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两面针的药用附方

1、治食积腹痛、伤暑腹泻腹痛:两面针根末3g,开水冲服。

2、治风湿骨痛:干两面针根、皮10g,于牛大力15g,水煎,每日3次服。

3、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两面针10g,了哥王根皮6g,鸡骨香15g,75%乙醇,浸泡1周,外擦患处。

4、陈旧性跌打肿痛:两面针10g,毛冬青10g,水煎服,并用药液冷涂患处。

5、治腰脚久积风气酸痛:两面针、走马胎、粪箕笃各30g,泡酒,早、晚各服1小杯。

6、治指头蛇疮:两面针根末6g,泡酒,以酒浸患指。

7、治足底砧伤:两面针根末或叶适量,捶酒及冷饭,贴患处。

8、止牙痛:两面针干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研成粉五分,水冲服。

9、治喉闭,水饮不入:两面针根,擂烂,用黄糖煮,做成弹子,含化。

10、治烫伤:两面针干根,研成粉撒布局部,在撒粉前先用两面针,煎水外洗。

11、治对口疮:两面针鲜根皮配红糖少许,捣烂外敷。

两面针的临床应用

1、止痛:用两面针注射液,每次肌注2ml,每日1-2次。治疗神经痛、头痛、风湿痛、胃肠绞痛。

2、用于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将两面针制成表面麻醉剂嘱病人咬住,1-2分钟后便可进行手,注射后约经3-6分钟即产生麻醉作用。

3、治疗腰腿痛:以20%两面针溶液,用低频直流感应电疗机离子导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疗程。

4、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取两面针根茎的第2层皮1两研粉每日4-6次,每次1克。

两面针的副作用

服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出现腹痛、下利;误食其果可引起头晕、眼花、呕吐等中毒症状。另用两面针注射液肌内注射可偶尔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痒发红,脸颊与发际尤甚,轻度烦躁,呼吸稍促,伴恶心呕吐,血压升高。仅服糖水观察,1小时后自然消失。

以上就是一些两面针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头顶一颗珠的药用价值_头顶一颗珠的副作用


头顶一颗珠的药用价值

头顶一颗珠,中药名。为百合科延陵草属植物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及吉林延龄草Trillium kamtschaticum pall. ex pursh的根茎。生长在海拔2000—2900米的山坡林下草丛中。植物延龄草,分布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安徽,锡金、不丹、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植物吉林延龄草,分布于我国吉林,日本、朝鲜、苏联、北美也有。具有镇静,止痛,活血,止血之功效。主治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眩晕头痛,腰腿疼痛,月经不调,崩漏,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别名:延龄草、芋儿七、狮儿七、三角七、头顶珠、天珠(果实)、地珠(根状茎)、玉儿七、佛手七、黄花三七。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延龄草及吉林延龄草的根茎。夏、秋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备用。

性状鉴别:延龄草根茎呈圆柱形,肉质肥厚,直径1-2cm,表面暗褐色,无明显环节,上端有棕色膜质鳞片及残留的茎基,下方具凹陷的根痕及残留根。残留根细柱状,表面有环状横纹。

化学成分:地下部分含薯蓣皂甙(dioscin),甲基原薯蓣皂甙元(methylprotodioscin),l-O-β-D-呋喃芹菜糖基(l→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基-表白花延龄草烯醇甙元-24-O-吡喃鼠李糖甙。

性味:甘;微辛;温;有小毒。

功能:镇静;止痛;活血;止血。主治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眩晕头痛;腰腿疼痛;月经不调;崩漏;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3g。

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

2、镇痛作用。

头顶一颗珠的副作用

忌与枇杷芋、金背枇杷叶及猪油同食;本品有毒,用时注意。

头顶一颗珠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医学记载:

1、《吉林中草药》:“本品有毒,用时注意。”

2、《陕西中草药》:“反枇杷芋、金背枇杷叶及猪油。”

小三棵针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健康长寿逐渐为我们所重视,所以现今养生食疗的方法非常流行,中医趋势越来越热,中药也再次占据人们的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药小三棵针。

【别名】小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 金花小檗 的 根 。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约1米。根横走,外皮粗糙,有须根。枝半平卧,红褐色,微有柔毛,有槽。刺三分又,细瘦,长1~2厘米。叶簇生,革质,倒卵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6~25毫米,宽3~6毫米,先端圆钝、截形或近急尖,有时具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下面灰色,微有粉,两面网脉明显,无柄。花4~7朵簇生于叶腋,金黄色,直径约7毫米;花梗长4~7毫米;小苞片3,卵形;萼片6,花瓣状,排列成2轮;花瓣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渐狭;子房有3~5胚珠。浆果近球形,粉红色,有缩存短花柱。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问路旁。分布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化学成份】根含小檗碱,故可作为黄连之代用品。

【性味】《云南中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疮痈肿痛,结膜炎,小儿口腔糜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上文就是对小三棵针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详细说明,像小三棵针这类药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错,不过要注意的是,使用小三棵针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则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_三棱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三棱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三棱的功效与作用、三棱图片、三棱的药用价值、三棱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三棱简介三棱图片三棱的功效与作用三棱的药用价值三棱的炮制方法三棱的药用附方三棱的配伍应用三棱的副作用

三棱简介

三棱,中药名,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气微,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三棱图片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症瘕痞块;瘀滞经闭;痛经;食积胀痛;跌年伤痛。

1、《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运并宿血不下。

2、《开宝本草》:主老癖症瘕结块。

3、《医学启源》: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气。

4、王好古:通肝经积血。治疮肿坚硬。

三棱的药用价值

【药名】三棱

【别名】萆根(《抱朴子》),京三棱(《开宝本草》),红蒲根(《本草图经》),光三棱(《药材资料汇编》)。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块茎。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主治】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

【禁忌】孕妇及月经过多禁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

三棱的炮制方法

1、三棱: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醋三棱:取净三棱置开水锅内浸没,煮至五、六成透时,加醋再煮至八成透,停止加水,并停止续火,留在锅内闷透,吸尽余汤,捞出,晾至外皮无水分,切片,晒干。(每三棱100斤,用醋30斤)。

3、麸炒制:取麦麸炒至冒烟时,加入三棱片,炒至黄色,筛去麦麸。每三棱片10公斤,用麦麸1公斤。

4、酒麸制:麦麸炒热,再加经水、酒闷4小时的三棱片,炒至黄色,筛去麦麸。每三棱片10公斤,用酒、麦麸、水各0、5公斤。

三棱的药用附方

1、治症瘕:三棱草(切)一石,以水五石,煮取一石,去渣,更煎取三斗,于铜器中重釜煎如稠糖,出,纳密器中,旦以酒一盏服一匕,日二服,每服常令酒气相续。(《千金翼方》三棱草煎)

2、治五积六聚,七症八瘕,破一切血,下一切气:大黄(煨)、硼砂、三棱(煨热,切)、干漆(炒烟尽)、巴豆(去皮、油)各一两。上为末,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或五丸、七丸,量人虚实加减服,空心米汤下。(《医学切问》三棱丸)

3、治妇人、室女血寝,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久而不治,必成血蛊:京三棱、蓬术各二两,芫花半两,青皮(去瓤净)一两半。上锉如豆大,用好醋一升,煮干,焙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于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淡醋汤下。(《济生方》三棱煎丸)

4、治血瘀经闭,小膜痛:三棱三钱,当归三钱,红花一钱,五分,生地四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5、治产后症块:京三棱一两(微煨,锉),木香半两,硇砂三分(细研),芫花半两(醋拌炒干),巴豆一分(去心、皮,纸裹压去油)。上药,捣罗为末,研入前件硇砂、巴豆令匀,以米醋二升,熬令减半,下诸药,慢火熬令稠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醋汤下二丸。(《圣惠方》三棱丸)

6、治食积腹胀:三棱、莱菔子各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7、治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三棱、莪术、当归各三钱,赤芍四钱,丹参八钱,白茅根一两,青皮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三棱的配伍应用

1、配莪术:二者均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但三棱破血之力大于莪术,莪术破气之力大于三棱,两药合用,则功力倍增,散一切血瘀气结。

2、配党参:三棱破血祛瘀,党参补中益气,两药合用,破中有补,治血瘀、瘕瘕属体虚者。

3、配牛夕:三棱破血祛瘀,行气止痛;牛夕破血祛瘀,强筋舒筋;两药配伍,相须为用,用于血瘀肿痛,肝脾肿大等证。

4、配麦芽:三棱消积和胃;麦芽和脾健胃,行气消食;两药合用,治伤食引起的诸证。

5、配半夏:三棱破血祛瘀,消积和胃;半夏燥湿化瘀,降逆止呕;两药合用,治疗食欲痰阻,症瘕积聚,胸肋胀满,恶心不思饮食等症。

三棱的副作用

1、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剂量9g以上可能会有腹胀、恶心的不适反应。

超过常规剂量可能有明显的消化道反应。只有情况特殊,在常规剂量的基础上,剂量逐渐增大,并且观察到没有不适反应者,才可以大剂量使用。

对有出血倾向者,用三棱可能会引起出血,甚至大出血。子宫肌瘤患者使用本药不当能引起大出血。

以上就是一些三棱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三尖杉的功效与作用_三尖杉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三尖杉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三尖杉的功效与作用、三尖杉图片、三尖杉的药用价值、三尖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三尖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三尖杉简介三尖杉图片三尖杉的功效与作用三尖杉的药用价值三尖杉的用法用量三尖杉的副作用

三尖杉简介

三尖杉,中药名,为三尖杉科植物三尖杉的种子、根或枝叶。全年采收树皮晒干生用,秋季采摘种子,根、枝、叶四季可采,生用或炒熟用。

小柱对生,基部有宿存芽鳞。叶螺旋状排成2列,常水平展开,扳针状条形,长4~13cm,宽3~4mm。先端尖,基部楔形成短柄,上面深绿色,中脉隆起,下面中脉两侧有白色气孔带。气微,味微涩。

三尖杉图片

三尖杉的功效与作用

1、经济价值:它的枝叶是良好的中草药,可以治疗疾病。它的木材是一种上好的建筑材料,可以用来作为桥梁、家具的用材。

2、药用价值:种子:甘、涩、平(杀虫、润肺);枝叶:苦、涩、寒(抗癌);根皮:石淋(肺癌、淋巴肉瘤)。通俗来讲它的主要重要就是体现在败毒抗癌跟驱虫消积这两个方面。

3、药理作用:经试验表明,三尖杉对于白血病治疗有明显的作用,在如果医学中还没有找到可以彻底治愈白血病的药剂,三尖杉的存在就是至关重要的。以及三尖杉对蛋白质跟DNA的合成都是有影响的。

4、医药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的药典中,都是存在它的身影。证明在古代,它就是作为治疗一些疾病不可缺少的良药之一。

三尖杉的药用价值

清热,凉血,杭癌。主治目赤,风疹,疮痒,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肺癌,胃癌,食道癌,直肠癌等。

1、《湖南药物志》:(全株)止痛破血。

2、《青海省中草药野外辨认手册》:(叶)清热,凉血,敛疮。主治头晕目赤,项背疼痛,风疹瘙痒,疮痒流黄水等。

3、《全国中草药汇编》:抗癌。主治恶性肿瘤。三尖杉总生物碱对淋巴肉瘤、肺癌更有较好的疗效。

4、《福建药物志》:杀虫,散肿。主治瘭疬、白血病、淋巴肉瘤、淋巴网状细胞瘤、食管癌、胃癌、直肠癌、肺癌。

三尖杉的用法用量

种子:15-18g,早晚饭前各服1次,或炒熟食。

枝叶:一般提取其中的生物碱,制成注射剂使用。总碱用量成人每天(20.5)mg/kg,分两次肌肉注射。

根:10-60g。

三尖杉的副作用

本品的毒性反应主要是对造血系统的抑制作用,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以上就是一些三尖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白茅针的功效与作用


白茅针生长在路旁向阳干草地或山坡上,在止血解毒方面有很大的功效。那么在医学上白茅针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茅针的功效与作用。

白茅针是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初生未放花序,多年生草本。根茎白色,秆从生,直产,圆柱形,光滑无毛,基部被多数老叶及残留的叶鞘,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生于路旁向阳干草地或山坡上。有止血;解毒。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等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止血;解毒。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外伤出血;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塞鼻。

药用价值

第一种

【药用部位】

白茅的初生未放花序。

【性味归经】

甘,平。①《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②《日华子本草》:凉。③《医林纂要》: 甘淡,寒。入心,胃二经。

【功效分类】

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除热止渴。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塞鼻。

【出处】出自《本草拾遗》。

第二种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止血;解毒。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外伤出血;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塞鼻。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下水。

2.《药性论》:能破血,治消渴。

3.《本草拾遗》:主恶疮肿,未溃者,煮服之。生挼敷金疮止血。煮服之主鼻衄及暴下血。

4.《日华子本草》:通小肠,痈毒软疖不作头,浓煎和酒服。

5.《本草图经》:挼以敷金疮,塞鼻洪,止暴下血及溺血。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肯定已经对白茅针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白茅针具有止血、解毒的功效,能破血,治消渴。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相关知识,可以继续阅读下一篇哦。

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_三颗针的药用价值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