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肉的功效与作用_蚌肉的药用价值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蚌肉的功效与作用_蚌肉的药用价值》,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导读:中药蚌肉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蚌肉的功效与作用、蚌肉图片、蚌肉的药用价值、蚌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蚌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蚌肉简介蚌肉图片蚌肉的功效与作用蚌肉的药用价值蚌肉的用法与用量蚌肉的副作用蚌肉的食疗方法

蚌肉简介

蚌肉,入药部分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或褶纹冠蚌、三角帆蚌等蚌类的肉。全年均可捕捉。

贝壳略似不等边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缘冠突不明显。后部长而高,后背缘向上斜出,伸展成为大型的冠。壳面深黄绿色至黑褐色。铰合部强大,左右两壳各有1高大的后侧齿,前侧齿细弱。分布亦很广泛,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蚌肉图片

蚌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滋阴,明目,解毒。治烦热,消渴,血崩,带下,痔瘘,目赤,湿疹。

1、《食疗本草》:主太热,解酒毒,止渴,去眼赤。yS630.cOM

2、《本草拾遗》:主妇人劳损下血,明日,除湿,止消渴。

3、《日华子本草》:明目,止消渴,除烦解热毒,补妇人虚劳、下血,并痔瘘、血崩、带下。

4、《本草再新》:治肝热,肾衰,托斑疹,解痘毒,清凉止渴。

5、《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滋阴,养肝凉血,熄风解酒,明目定狂。

蚌肉的药用价值

1、治小儿胎毒、湿疹:鲜河蛤蜊一个。烧存性,研细。香油调涂患处。(《吉林中草药》)

2、治鼻疔:活河蛤蜊一个,冰片一分,硼砂二分。将硼砂和冰片研细,放入蛤蜊壳内。待死后,用水溶液滴入鼻内。(《吉林中草药》)

蚌肉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煮食,3~5两。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或取水溶液滴鼻。

蚌肉的副作用

脾胃虚寒者慎服。

1、《本草衍义》;多食发风,动冷气。

2、《随息居次食谱》:多食寒中,外感未清,脾虚便滑者皆忌。

蚌肉的食疗方法

1、治阴虚内热,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多尿:鲜蚌肉250克,洗净后切成块,放人沙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炖至烂熟,加精盐调味食用。食肉、喝汤。

2、治肝阴不足,目眩,眼于多眵:蚌肉60克,夏枯草15克,决明子15克。将蚌肉洗净切块,将中药洗净,装人纱布袋中,扎紧袋口,一并放人沙锅里,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待肉熟后,去纱布袋,食肉喝汤。

以上就是一些蚌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扩展阅读

蚌肉的功效与作用


蚌肉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蚌肉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蚌肉的记载,蚌肉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河歪(《本草再新》),河蛤蜊(《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蚌科动物 背角无齿蚌 或 褶纹冠蚌 、 三角帆蚌 等蚌类的 肉 。全年均可捕捉。

【原形态】①背角无齿蚌

【化学成份】褶纹冠蚌含钙3.39%(以干品计算,下同)。各部分含钙率不同,例如内鳃板含钙10.90%,外鳃板8.42%,此是含钙特多的部位;壳肌1.24%,脚1.07%,此是含钙较低的部位。因此鳃板或系蚌的储钙处所。

【性味】甘咸,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明目,解毒。治烦热,消渴,血崩,带下,痔瘘,目赤,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3~5两。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或取水溶液滴鼻。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附方】①治小儿胎毒、湿疹:鲜河蛤蜊一个。烧存性,研细。香油调涂患处。(《吉林中草药》)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蚌肉以及蚌肉的特点,可以知道蚌肉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蚌花的药用价值_蚌花的副作用


蚌花的药用价值

紫背万年青,又名紫锦兰、紫蒀、紫兰、红面将军、血见愁、蚌花、蚌壳花,是鸭跖草科紫背万年青属的一种常绿宿根草本植物。叶宽披针形,成环状着生在短茎上叶面光滑深绿,是室内常见栽培的观叶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功效是清热化痰,凉血止痢。用于肺燥咳嗽,咯血,百日咳,淋巴结结核,痢疾,便血。

为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正面绿色,缀有深浅不同的条斑,背面紫红色,亦有紫红深浅不一的条斑。茎、叶稍多汁。花期8~10月,易结籽。小花白色,因花朵生于紫红色的两片蚌形的大苞片内,其形似蚌壳吐珠,所以又叫“蚌花”。其叶片两面各有不同的颜色,翠亮有变化,株形适中,姿态优美,红苞片中含着许多玉白色小花,色彩对比明显,奇特有趣,呈现蚌壳吐珠的情景,十分少见,令人百看不厌。

入药部位:鸭跖草科紫万年青属植物紫万年青,以花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或将花蒸约10分钟,晒干。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止痢。用于肺燥咳嗽,咯血,百日咳,淋巴结结核,痢疾,便血。

用法用量:鲜叶1~2两,或干花20~30朵。

蚌花的副作用

蚌花的根茎部位有毒,误食根茎会出现恶心、腹痛、四肢发冷甚至昏迷的症状。一般粘液粘到手上或者皮肤上,会引起过敏反应,会起斑块或者是很痒的感觉。

蚌花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医学记载:

1、《岭南采药录》载:“凉血解毒,去瘀生新,理跌打,敷疮毒,治蛇伤,消肠风下血”。

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3、《东北药植志》:“止血。”

4、《黑龙江中药》:“用于月经不调,妇女血病。”

5、《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月经不调,崩漏,肺结核咯血,尿血。”

附方:

1、治月经不调:鲜蚌花二两,水煎服或者用蚌花全草。熬膏,每次服一至二钱,早晚服。

2、治崩漏:蚌花,蒲黄炭各三钱,藕节炭五钱,水煎服。

3、治吐血,衄血:蚌花、白茅根各一两,水煎服。

4、治血淋:鲜蚌花一两,蒲黄炭、小蓟、木通各三钱,水煎服。

5、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鲜蚌花适量,捣烂外敷。

麻雀肉的功效与作用_麻雀肉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麻雀肉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麻雀肉的功效与作用、麻雀肉图片、麻雀肉的药用价值、麻雀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麻雀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麻雀肉简介麻雀肉图片麻雀肉的功效与作用麻雀肉的药用价值麻雀肉的用法与用量麻雀肉的副作用麻雀肉的食疗方

麻雀肉简介

麻雀肉,药用部分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肉或全体。除了麻雀肉以外,麻雀的血、脑髓、卵,古人都作药用。古人认为麻雀肉微温无毒,有壮阳、益精、补肾、强腰的作用,但实际药用价值甚微。

麻雀虽不是益鸟,繁殖也不是很慢!但随着近些年林地资源的减少,和人们的大肆捕杀,食用,已造成麻雀的大量减少。为此,麻雀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这就意味着,猎捕、出售、食用麻雀属于违法行为。

麻雀肉图片

麻雀肉的功效与作用

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治阳虚羸瘦,阴痿,疝气,小便频数,崩漏,带下。

补肾壮阳;益精固涩。主肾虚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疝气;小便频数;崩漏;带下;百日咳;痈毒疮疖。

1、孟诜:其肉十月以后,正月以前食之,续五脏不足气,助阴道,益精髓。

2、《日华子本草》:壮阳益气,暖腰膝,缩小便,治血崩带下。

麻雀肉的药用价值

1、治老人脏腑虚损羸瘦,阳气乏弱:雀儿五只(治如食法),粟米一合,葱白三茎(切)。将雀儿炒热,次入酒一合,煮少时,入水二盏半,下米作粥欲熟,下葱白五味等,候熟空心食之。(《养老奉亲书》)

2、治肾冷偏坠、疝气:生雀三枚,燎毛去肠,勿洗,以舶上茴香三钱,胡椒一钱,缩砂、肉桂各二钱,入肚内,湿纸裹,煨熟,空心服之,酒下。(《仁斋直指方》)

3、治小肠气疼痛:带毛雀儿,取去肠肚,将金丝矾研细,装放雀儿肚满,缝合,用桑柴火缓缓煨烧成炭,研为细末,空心用无灰酒调下。恐恶心,入盐汤少许。年远者每服二枚,近者一枚。(《瑞竹堂经验方》飞黄丹)

4、治眼昏,翳赤涩,远视似有黑花,及内障不见物: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雀儿十个(去毛嘴爪翅足,存肠胃,去骨烂研),磁石(烧,醋淬七遍,细研,水飞过)、神曲(炒微黄)、青盐各一两,菟丝子二两(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上药捣罗为末,以好酒二升,入少炼熟蜜,入雀肉及盐,研令极烂成膏,和诸药,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服。(《圣惠方》肉苁蓉丸)

5、治痢疾:腊月雀儿,割开肠肚,皮共毛全,去皮巴豆一个,放在内,到沙石罐内盛,顿炭火烧作黑,研细,另用好酒煮黄蜡百十沸,将蜡取出,磁盏内化开黄蜡,即与雀儿末一处为丸,每服一、二十丸,不拘时候。如红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花红痢甘草、干姜汤下。(《普济方》)

6、治百日咳:麻雀肉一只,冰糖三钱。炖熟,每服一只。(《吉林中草药》)

麻雀肉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煨食、熬膏、煅存性研末或为丸,或红烧当菜食用。

麻雀肉的副作用

阴虚火旺者及孕妇禁服。

1、陶弘景:凡服白术人忌之。

2、《本草经疏》:阴虚火盛者忌之。

麻雀肉的食疗方

1、雀儿粥

材料:麻雀3至5只,大米(或小米)100克,葱、姜、胡椒、盐、味精各少许,水适量。

做法:先将葱洗净切成葱花,姜洗净切成粒状。把麻雀宰杀,除去羽毛、头足、内脏洗净,切成小块,加入胡椒、姜、盐炒熟,再与米一起人锅,加水用旺火烧至水沸,改用文火,煨至粥熟软时加入葱花、味精搅匀起锅,待温或凉即成。

功效:具有壮阳、止带、降低血压之效。适用于高血压、男性阳痿、女性白带过多者食服。

2、雀肉芡实汤

材料:麻雀3至4只,芡实30克,植物油、五香粉、料酒、酱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麻雀宰杀,去毛、肠杂洗净后切块,并用五香粉、酱油、味精、盐、料酒拌匀码味30分钟。置炒锅于旺火上,加入植物油,烧至油六七成热时,加入雀肉炸黄捞出装盘。再将洗净的芡实入锅,翻炒几遍后加入适量水,煮至水沸后改用文火,煨至芡实软熟后起锅,待温食雀肉饮芡实汤即成。

功效:具有补肾、壮阳、缩尿、降低血压之效。适用于高血压尿频或遗尿者食服。

3、麻雀壮阳汤

材料:麻雀5只,陈皮3克,料酒、花椒、胡椒、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将麻雀宰杀,去毛、肠杂洗净,切片;陈皮洗净切片。麻雀、陈皮共人锅加水旺火煮至水沸后改用文火,加入以上调料煨至肉熟软即成。

功效:具有滋肾壮阳、益气和胃、降低血压之效。适用于高血压、体胖、阳痿早泄者食服。

以上就是一些麻雀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蚌兰花的功效与作用


蚌兰花是一种药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我们可以适当的食用蚌兰花,由于很多的人对于蚌兰花还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英文名】Oyster Rhoeo

【别名】蚌花、紫万年青花、荷包兰、蚌兰衣、菱角花、红蚌兰花、州部队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花。

【原形态】紫万年青 多年生草本,高50cm。茎较粗壮,肉质。节密生,不分枝。叶基生,密集覆瓦状,无柄;叶片披针形或舌状披针形,长10-3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扩大成鞘状抱茎,上面暗绿色,下面紫色。聚伞花序生于叶的基部,大部藏于叶内;苞片2,蚌壳状,大而扁,长3-4cm,淡紫色,包围花序,花多而小,白色;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分离,花瓣状;花瓣3,分离,卵圆形;雄蕊6,花丝被长毛;子房3室。蒴果2-3室,室背开裂。花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人工栽培于庭园、花圃。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荫环境,不耐寒。宜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常扦插和分株繁殖法。扦插繁殖:春季,按行株距50cm×40cm开穴,截取长15-20cm的母株主茎插植。分株每殖:春季,挖取母株,分成带根的分株数蔸,按行株距50cm×40cm开穴栽植,每穴栽1蔸。

【化学成份】花药中含多糖(polysaccharides),酸性多糖(acid polysaccharides),淀粉(starch),愈创葡聚糖(callose),果胶(pectins)。

【性味】甘;凉;淡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凉血止血;解毒止痢。主肺热咳喘;百日咳;咯血;鼻衄;血痢;便血;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附方】治感冒咳嗽,咳痰带血,百日咳,鼻衄,菌痢:干蚌花二十至三十朵。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治便血,咳血,和猪肉煎汤服之。治血痢则煎水饮之。

【摘录】《中华本草》

如今的人们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使得我们的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的情况,蚌兰花作为一种中药材,对身体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蚌花的功效与作用


蚌花的简介

紫背万年青,又名紫锦兰、蚌花、紫蒀、紫兰、红面将军、血见愁、蚌花、蚌壳花,是鸭跖草科紫背万年青属的一种常绿宿根草本植物。叶宽披针形,成环状着生在短茎上叶面光滑深绿,是室内常见栽培的观叶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用分株法繁殖,也可有扦插、播种法。此植物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5-25℃的环境中,喜光也耐阴,畏烈日,要求有肥沃、保水力土壤。

紫背万年青盆土宜用塘泥2份、泥炭1份混用。由于其适应性强,管理比较粗放,除5-10月要遮荫或放置在半阴处外,其它都应给予充足的光照;浇水要宁湿勿干,但也不可过分潮湿或积水,否则时间一长就会烂根;天气干燥时,要经常喷水保持生长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施肥不宜过多,施1-2次饼肥水即可。冬季要放置在室内向湿润处,保持6-10℃左右,土壤稍湿润就行,不要太潮。

紫背万年青多用分株法养殖,也可有扦插、播种法。分株通常在春季结合翻盆时进行,做法是将密集的母株从间隙处用利刀切进行分株。扦插在生长季均可进行,做法是截取茎顶端7-10厘米长,去掉下部叶片,扦入砂中,保湿,约2周即可生根。播种常在4月间采用盆播,出苗后生长迅速。小苗长至寸许时,要及时移植,当年秋天就可长成丰满的植株。

蚌花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凉血止痢。用于肺燥咳嗽,咯血,百日咳,淋巴结结核,痢疾,便血。

作用:紫背万年青叶面光亮翠绿,叶背深紫,白色花朵被二片河蚌般的紫色萼片包裹,极像婴儿的摇篮。是常见的盆栽观叶植物,适宜家庭阳台、房间布置和会客室、餐车、食堂等公共场所点缀。

紫背万年青、紫锦兰,是鸭跖草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短,叶密生成束抱茎,叶剑状,重叠,叶面青绿色,背面紫色,花白色,生于两片河蚌般紫色萼片内。花期8-10月。以花叶入药,可用于肺燥咳嗽,咯血,百日咳,淋巴结结核,痢疾,便血。

蚌花的市场信息

1、蚌花的价格

尚不明确。

2、蚌花的选购方法

药材市场选购。

3、蚌花的保存方法

置干燥处。

蚌粉的功效与作用


蚌粉作为日常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人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并且也不是太难购买。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蚌粉的几个方面。

【别名】蚌蛤灰(《千金方》),蜃灰(《纲目》),蚌壳粉(《本草述》),蚌壳灰(《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蚌科动物 背角无齿蚌 、 褶纹冠蚌 或 三角帆蚌 等 贝壳制成的粉 。取蚌壳洗净,刮去黑皮,研成粉末或煅灰用。

【化学成份】各种河蚌的贝壳,常含微量的锶。它们有强大的集积锶的能力,故水中有否被Sr污染,可由分析其壳中的Sr而知之。参见"蚬壳"条。

【药理作用】加蚌壳粉喂养大鼠及小鼠,皆无增进体重的作用。其吸收率为14.45%,绝对吸收量为12.67毫克,比磷酸氧钙组和对照组高,股骨X线片及钙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骨质钙化好,故蚌壳粉的钙有一定效用。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归经】入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化痰消积,清热燥湿:治痰饮咳嗽,胃痛,呕逆,白带,痈肿,湿疮。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干掺或调敷。

【附方】①治痰饮咳嗽:真蚌粉(新瓦上炒红),入青黛少许,用淡虀水滴麻油数点,调服二钱。(《内经类编试效方》)

【临床应用】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将蚌壳研粉置铜锅中干炒,待药粉呈黄褐色,腥味挥发殆尽后冷却过筛。每服1~2克,白天每小时1次,1日12~14次,4~8周为一疗程。治疗41例,服药14~79天不等。结果上腹部疼痛消失者28例,减轻者7例;上腹部压痛消失者23例,减轻者6例;X线复查21例,龛影消失者9例,变形消失者1例,龛影缩小者6例。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蚌粉是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药材,在很多中医书上都有关于它的记载,可见蚌粉其确实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

蚌霜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蚌霜散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蚌粉 百草霜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伤损大吐血,或因酒食饱,低头掬损,吐血过多,并血妄行,口鼻俱出,但声未失者;外用于鼻衄,舌衄及炙疮出血。

【用法用量】每次3~6克,用糯米饮调服;侧柏枝研汁尤效。鼻、舌及灸疮出血,掺患处。

【摘录】《医学人门》卷八

【处方】蚌粉、百草霜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损大吐血;或因酒食饱,低头掬损,吐血过多;并血妄行,口鼻俱出,舌衄,灸疮出血,但声未失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钱,糯米饮调服;侧柏枝研汁尤效;如鼻衄、舌衄及灸疮出血,干掺。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如果大家之前对蚌霜散不是很了解的话,相信看了这篇文章后一定都对蚌霜散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欢蚌霜散,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试吧!

蚌兰叶的功效与作用


蚌兰叶在我们的生活中蚌兰叶因为具有极高的医药价值受到了我们的关注。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蚌兰叶是什么?

【别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 紫万年青 的 叶 。春、秋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紫万年青,又名:紫蒀、紫兰、红面将军、血见愁。

【生境分布】多栽培供观赏。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去瘀。治肺热燥咳,吐血,便血,尿血,痢疾,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广东中药》Ⅱ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中药蚌兰叶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考虑将蚌兰叶应用起来。

牡蛎肉的药用价值_牡蛎肉的副作用


牡蛎肉的药用价值

牡蛎又名蛎黄;牡蛎肉食是从牡蛎科动物中提取出来可食用的肉体。

牡蛎肉中富含蛋白质,每百克新鲜牡蛎肉含11.3克,其蛋白质不只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全面,还具有相当数量的牛磺酸,胜过人乳和牛乳。

【营养价值】牡蛎肉含糖元63.55%,牛磺酸1.3%,10种必需氨酸1.3%,无机盐(铜、锌、锰、钡、磷、钙)17.6%,谷胱甘肽,维生素A、B1、B2、D及F(即亚麻酸和亚油酸)。含碘1~11.53ppm(干重)。脂类中含一种糖脂,其糖由二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岩藻糖构成。另有一种鞘类磷脂,含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岩藻糖)22.0%,氨基己糖7.26%,甲基戊糖10.45%,磷0.47%。另报道长牡蛎的脂类物质中含甾醇,它的氢化产物似为菜子甾醇。这样说来牡蛎肉为人体所需提供了大量的氨基酸和各种葡萄糖,可谓是既美味营养又巨高,不过大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食用牡蛎哟!

【功能主治】 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

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

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

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干撒或调敷。

牡蛎肉的副作用

【宜忌】

1、《本草经集注》:“贝母为之使;得甘草、牛膝、远志、蛇床良。恶麻黄、茱萸、辛夷。”

2、《本草经疏》:“凡病虚而多热者宜用,虚而有寒者忌之,肾虚无火,精寒自出者非宜。”

牡蛎肉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附方:

1、治眩晕:牡蛎六钱,龙骨六钱,菊花三钱,枸杞子四钱,何首乌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蒌根、牡蛎(熬),等分。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栝蒌牡蛎散)

3、治一切渴:大牡蛎不计多少,黄泥裹煅通赤,放冷为末,用活鲫鱼煎汤调下一钱匕,小儿服半钱匕。(《经验方》)

4、治小便数多:牡蛎五两(烧灰),童便三升。煎至二升,分三服。(《乾坤生意》)

5、治小便淋閟,服血药不效者:牡蛎、黄柏(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小茴香汤下取效。(傅滋《医学集成》)

6、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牡蛎、鳖甲各三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7、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麻黄根(洗)、黄芪、牡蛎(米泔浸,烧赤)各一两。共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不拘时候。(《局方》)

8、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牡蛎、白术、防风各三两。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牡蛎)

9、治盗汗及阴汗:牡蛎研细粉,有汗处扑之。(《经验方》)

10、治温病下后,大便溏甚,周十二时三、四行,脉仍数者:生牡蛎二两。研细,水八杯,煎服三杯,分温三服。(《温病条辨》一甲煎》)

11、治一切瘰疬:牡蛎(煅)四两,玄参三两。捣罗为末,以面糊丸如桐子大,早晚食后、临卧各服三十丸,酒下。(《经验方》)牡蛎粉五钱,和鸡胆汁为膏贴之。(《脉因证治》)

12、治胃酸过多:牡蛎、海螵蛸各五钱,浙贝母四钱。共研细粉,每服三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13、治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左牡蛎十分,石膏五分。捣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次。亦可蜜丸如梧子大服之。(《补缺肘后方》)

14、治金疮出血:牡蛎粉敷之。(《肘后方》)

15、心脾气痛,有痰。用牡蛎煅成粉,酒送服二钱。

桂圆肉药用价值是什么


我国是桂圆的原产地,桂圆又叫做龙眼,可以生吃,也可以加工成干货。桂圆一般是黄褐色,上好的桂圆有一股浓郁的香气。桂圆肉营养价值及其丰富,自古有被视作珍贵的补品。桂圆肉有补气养血的效果,神经衰弱的人经常吃有好处。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经常吃可让人产生轻身不老的感觉。

桂圆亦称龙眼,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还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桂圆倍加推崇。据药理研究证实,龙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A、B等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人体都是十分必需的。

别对于劳心之人,耗伤心脾气血,更为有效。服法如下:每晚睡前吃10个桂圆,可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龙眼30个取肉,红枣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1碗。可补脾生血,养心增智,老年人尤宜。每晨用龙眼10枚取肉,煮荷包蛋2个,加适量白糖,空腹吃。补脾养心,生血益气。龙眼肉200克,加高梁白洒500毫升,泡1个月。每晚临睡时饮15毫升。可恢复疲劳安神定志。

桂圆肉除了可以生吃或者是制作成干货之外,还可以做成罐头或者是用来泡酒,亦或者是用来制作成桂圆果酱。除了桂圆果实用处大之外,桂圆的数目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优质木材。林外,桂圆的花粉酿造的蜂蜜是上等蜂蜜,深受大家的喜爱。

玳瑁的功效与作用_玳瑁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玳瑁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玳瑁的功效与作用、玳瑁图片、玳瑁的药用价值、玳瑁的配伍应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玳瑁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玳瑁简介玳瑁图片玳瑁的功效与作用玳瑁的药用价值玳瑁的药用附方玳瑁的配伍应用玳瑁医书记载

玳瑁简介

玳瑁,为龟科动物玳瑁背部的甲片。全年均可捕捉。将玳瑁倒悬,用沸醋泼之,其甲片即能逐片剥下,去掉残肉,洗净即得。该品为近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长10~20厘米,厚1.5~3毫米。边缘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平滑而有光泽;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无。以片厚、花纹明显、半透明者为佳。

玳瑁图片

玳瑁的功效与作用

1、镇心平肝

《食性本草》曰:治心风邪,解烦热。《本草纲目》又曰: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玳瑁甘寒,寒能清热,甘寒养阴,入心肝经,清心肝火,镇心安神,平肝熄风,功近犀角。

2、清热解毒

《日华子本草》曰:破癞结,消痈毒。《本草纲目》又曰:解痘毒。玳瑁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

玳瑁的药用价值

【药名】玳瑁

【别名】明玳瑁,玳瑁片。

【来源】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背甲。

【采收炮制】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将其倒悬,用沸醋浇泼,其甲即能逐片剥下,去净残肉,洗净,干燥。刷净泥土,用温水浸软后,切成细丝或研成细粉。

【性味】甘、咸、寒。

【归经】心、肝经。

【功效】平肝定惊,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3~6g。多入丸、散,或磨汁服。

【注意】虚寒证无火毒者禁服。

玳瑁的药用附方

1、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上药都研令匀,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鸡头实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姜自然汁半合,相合暖过,不计时候,研下三丸。(《圣惠方》玳瑁丸)

2、治中风不语,精神冒闷及中恶中语:玳瑁(镑)、丹砂(研)、雄黄(研)、白芥子各半两,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捣罗为末,再同研旬,别以银石器酒煎安息香一两为膏,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温童子小便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玳瑁丸)

3、治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痘疹论》)

4、预解痘毒,通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勾,温服半合,日三服。(《灵苑宏》)

5、治迎风目泪,乃心肾虚热也:生玳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日一服。(《飞鸿集》)

玳瑁的配伍应用

1、配犀角:犀角善清心肝胃实热而凉血解毒,清心定惊。化斑止血,二药功效相近,可以互化,合用力宏,用于热灼心肝、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小儿急惊。

2、配石决明:石决明善清肝火,又补肝阴,介类潜镇,二药合用,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及肝阳中风。

3、配黄连:黄连燥湿清热,为湿火郁结上选之品,二药配伍,清热解毒,既用于热病惊狂、神昏抽风,又可治痈疽疮毒、红肿热痛。

4、配紫草: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且可利尿滑肠,二药相合,用于血热毒盛、疹出不透、紫黑内陷。

玳瑁医书记载

1、《食性本草》:疗心风邪,解烦热。

2、《日华子本草》: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

3、《纲目》:解痘毒,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

以上就是一些玳瑁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蚌肉的功效与作用_蚌肉的药用价值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