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运动疗法 > 导航 > 自我按摩养生

面瘫怎么办,中医教你自我按摩疗法

中医养生运动疗法。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面瘫怎么办,中医教你自我按摩疗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面瘫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经常面无表情的人。但是在医学领域,面瘫就是一种疾病,面瘫即面神经麻痹。引起面瘫的原因很多,如脑血管病变等。面瘫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 自我按摩治面瘫

1: 双手拂面:四指并拢,两手掌自下颏沿鼻两侧向上推至额部,再从额分推至太阳穴,沿面颊推至下颏。用力要轻柔,共推8次。

2: 捏患侧额部:用手的拇指、食指捏患侧的额部,从眉头至眉梢捏8次。

3: 推擦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联线中点向后一横指处。用手掌的掌根,自患侧太阳穴向耳尖上方推擦,共推擦32次。

4: 揉按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一横指半处。用食指顺时针与逆时针揉按四白穴,各揉按16次。

5: 推擦地仓穴:地仓穴位于嘴角旁一横指处。用手掌的掌根自患侧的地仓穴,向耳根部推擦32次。

6: 揉按医风穴:医风穴位于耳垂后凹陷中。用手的食指顺时针与逆时针揉按医风穴,各揉按16次。

二: 以上步骤早晚各重复一

,并应注意面部保暖。通过上述按摩,能疏通经气,调和面部气血,促进疾病的恢复。

yS630.Com相关推荐

轻微面瘫怎么治疗,自我按摩治疗法


面瘫是一种面部神经不受自我控制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口眼歪斜、严重时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面瘫不仅影响人的外在形象,还阻碍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面瘫吗?

一: 自我按摩法

1: 双手拂面:四指并拢,两手掌自下颏沿鼻两侧向上推至额部,再从额分推至太阳穴,沿面颊推至下颏。用力要轻柔,共推8次。

2: 捏患侧额部:用手的拇指、食指捏患侧的额部,从眉头至眉梢捏8次。

3: 推擦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联线中点向后一横指处。用手掌的掌根,自患侧太阳穴向耳尖上方推擦,共推擦32次。

4: 揉按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一横指半处。用食指顺时针与逆时针揉按四白穴,各揉按16次。

5: 推擦地仓穴:地仓穴位于嘴角旁一横指处。用手掌的掌根自患侧的地仓穴,向耳根部推擦32次。

6: 揉按医风穴:医风穴位于耳垂后凹陷中。用手的食指顺时针与逆时针揉按医风穴,各揉按16次。

二: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

性面瘫主要为脑血管病变而引起,同时伴有半身瘫痪;周围性面瘫主要为感受风寒或病毒感染所致,最为常见。患了面瘫,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治疗。

胃下垂患者 尝试中医按摩疗法


本文导读: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而胃下垂的患者,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那对于胃下垂患者,可以尝试中医按摩疗法。


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

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4、便秘

便秘多为顽固性,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5、神经精神症状

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胃下垂的中医按摩疗法: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右手掌心与左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百会穴

将左手的中指指腹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升阳举陷。

3、掌揉中脘穴

将右手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疏肝和胃、止痛止吐。

4、团摩上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根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环形摩揉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如何预防胃下垂:

1、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内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 6餐为合适。

2、细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3、食物细软

平时所吃的食物应细软、清淡、易消化。主食应以软饭为佳,如面条要煮透煮软;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应注意的是,鱼肉不可过熟,因为鱼肉在半生不熟时最嫩和易消化,对胃的负担最小。

4、营养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体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产生机体营养失衡,故较正常人更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营养均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比例适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

5、减少刺激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发展。

6、防止便秘


日常饮食中多调配些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和纤维素,尤其是后者可促进胃肠蠕动,使粪便变得松软润滑,防止便秘发生。如清晨喝杯淡盐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缓解和消除便秘。

7、动静相宜

胃下垂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继续发展,还可因体力和肌力增强而增强胃张力,胃蠕动,改善症状。

脏腑养生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

1.按摩肝区疏理气机

肝脏位于右胁肋,右胁肋也是肝胆经络循行之处。按摩肝区体表部位,能使肝气疏通条达,情志舒畅。

具体操作方法:

(1)一般可采用站立位,年老体弱者可采用坐位。在按摩前要做到全身放松,消除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到肝区。

(2)将一手掌重叠在另一手背上(男性左手在内、女性右手在内,内外双手内外劳宫穴对齐)轻轻按摩肝区,先按顺时针方向,后按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0次。

(3)按摩完毕后,手掌仍停留在肝区,然后作三呼三吸按压,即呼气时手掌轻轻下按;吸气时手掌微微提起,如此重复三次。

(4)最后,将双手掌摩搓至热摩面,或接着进行心区按摩。

2.按摩心区通利血脉

心脏位于左前胸,按摩心区体表部位,能通利血脉,预防因心血瘀阻所引起的各种心脏疾病。

具体操作方法:

(1)体位同肝区按摩法,但注意力集中在心区。

(2)心区按摩,手法同前。

(3)三呼三吸按压,方法同前。

(4)最后,将双手掌搓热摩面,或接着进行脾胃区按摩。

3.按摩脾胃区有助运化

中医所谓之脾胃不单指实质性脏器,而主要指消化运输功能,故中医有脾主大腹之谓。按摩脾胃即按摩整个腹部,它能调节脾胃升降,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营养成分的吸收及肠道废物的排泄。长期坚持脾胃按摩能使食欲旺盛、大便通畅、体重增加,故这种按摩为养生保健常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1)体位同前,但注意力集中在胃脘腹部。

(2)手法同前,先在胃脘部,然后在脐周腹进行按摩。

(3)三呼三吸按压,方法同前。

(4)最后,将双手掌搓热摩面,或接着进行肺区按摩。

4.按摩肺区有利宣发肃降

肺位于两侧胸腔内,按摩肺区即按摩两侧胸廓体表,可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正常,全身气机通畅协调,达到防病养生之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

(1)体位同前,但注意力集中在两侧胸廓上。

(2)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指距与肋骨的间隙等宽,分别横置于两面胸廓外侧,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交替重复各10次。

(3)接着用手掌在两侧胸廓上作环形摩动,再作上下滑动。

(4)最后,将两手掌搓热摩面,或接着进行肾区按摩。

5.按摩肾区补益肾精

肾左右各一,位于两侧腰部。按摩肾区即按摩腰部,能增强肾藏精之功能。每天坚持按摩肾区,使人精力充沛,步履轻捷,活动灵活,年虽高而记忆力、听力不衰,腰直不弯,骨质坚密而不疏松。这种按摩也是养生保健常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1)体位同前,腰部保持正直,放松,注意力集中在肾区。

(2)两手环腰置于身,用两手劳宫穴或中指指腹端按于同侧肾俞穴,然后向下摩擦至尾骶部,重复进行10次。

(3)接着用两手中指指端点按肾俞穴各10次,再用手掌在肾俞穴作环形摩动20次,然后在肾俞穴作三呼三吸按压。

(4)最后,将两手手掌搓热摩面,结束脏腑按摩。

中医教你自我按摩预防感冒


本文导读:春天的气温就像过山车,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就容易感冒,想要预防感冒,可以试试中医按摩方法。


按摩预防感冒

1、搓手

掌取坐位或站位,两手掌相对迅速搓动,搓到发热而止。

2、擦脸

用搓热的两手掌,擦两侧面部,先上下擦,再旋转擦,各数十次,使脸部发热而止。

3、擦颈

用两手掌擦颈部两侧,主要以手指的掌面着力,向后擦动要快,向前擦动要较慢而用力,来回擦动数十次,使皮肤发热而止。

4、擦点迎香穴

先用两手中指擦鼻的两侧数十次。然后用中指尖点迎香穴,即鼻翼两旁的凹陷处。先用力点住该穴,使之有酸胀感,再慢慢揉动该穴数十次。点后有鼻子通气畅快的感觉。

5、揉大椎穴

用一手食、中两指,按住大椎穴。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力按住后揉动100~200次。在按揉过程中,可用两手交替揉。

6、点揉风池穴

用两手中指点住风池穴,其他手指可挟住中指助力。风池穴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先用力点住风池穴,使之有较重的酸胀感,然后用指头揉动数十次。

7、拿肩井穴

用一手的拇、食、中三指,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拿住肩井穴。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拿肩井穴,十分酸胀,提拿数次即可。两手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

8、拍胸背

最后用两手一前一后交替轻拍胸背部数十次。


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该处肌肉较丰满,按压有酸胀感。先用力点住该穴,使之有较重的酸胀反应,然后用指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的人,每天进行自我按摩,早晚各一次,坚持下来可以预防感冒,同时,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脱下厚衣服。

急性面瘫怎么治疗,自我按摩治面瘫


生活中如果我们形容一个人经常面无表情,会用“面瘫”这个词。其实,在医学领域面瘫是一种疾病,是一种面部表情不受自我控制的神经疾病。面瘫会使人眼歪口斜,对人们的外在有很大的影响。那么面瘫可以怎么治疗呢?

一: 自我按摩治面瘫

1: 双手拂面:四指并拢,两手掌自下颏沿鼻两侧向上推至额部,再从额分推至太阳穴,沿面颊推至下颏。用力要轻柔,共推8次。

2: 捏患侧额部:用手的拇指、食指捏患侧的额部,从眉头至眉梢捏8次。

3: 推擦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联线中点向后一横指处。用手掌的掌根,自患侧太阳穴向耳尖上方推擦,共推擦32次。

4: 揉按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一横指半处。用食指顺时针与逆时针揉按四白穴,各揉按16次。

5: 推擦地仓穴:地仓穴位于嘴角旁一横指处。用手掌的掌根自患侧的地仓穴,向耳根部推擦32次。

6: 揉按医风穴:医风穴位于耳垂后凹陷中。用手的食指顺时针与逆时针揉按医风穴,各揉按16次。

二: 以上步骤早晚各重复一

,并应注意面部保暖。通过上述按摩,能疏通经气,调和面部气血,促进疾病的恢复。

面瘫 简易自我按摩方法


面瘫即面神经瘫痪,俗称歪嘴巴。好发于20~25岁青壮年,且大多数为周围性面瘫或中风之后遗症。

也有些年轻人暑夜受凉,旅途乘车开窗拂面劲吹,或熟睡中电扇迎头疾吹。炎夏天热肌表汗孔洞开,腠理疏松若风邪乘隙入络,络脉闭阻气血不畅,以致 日出现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不能皱眉,面肌松弛,鼻唇沟变浅,嘴角低下并向对侧歪斜,说话漏风,流口水,食物在瘫痪侧口内滞留。

本病治疗除根治原发病外,主要疗法为针灸、理疗、按摩、药物等。自我按摩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准备。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克,防风9克,苏叶9克)浸湿毛巾热敷。谨防药液误入眼内。

2.轮刮眼睑。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

3.指擦鼻翼。以两手食指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香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公分)。指端按压由轻渐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点捻四白穴。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为术端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5.掌揉颊车、地仓穴。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 5公分),往返50次。

治疗时注意面部保暖,莫受冷风吹,忌冷水洗脸,不食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摩1-2次,对治愈面瘫大有裨益。

秋季可用中医按摩疗法养肺调神


立秋后,阳气日消,阴气日盛,万物开始由生命的成熟顶端走下坡路,花木逐渐凋零,生机顿失,此时人的情志也随着自然界的萧瑟走下坡路,如果情志与身体没有随着调和过来,常引发忧愁、低落的情绪。

从藏象学说来看,四季都有相对应的藏象,其中秋季与肺相应,肺在五行属金,金对应的情志系统正是忧、悲,因此秋与优、悲相应。然而,秋气主燥,秋燥表示金气旺,金克木,因此秋燥抑制肝气,肝气郁结,就容易产生闷闷不乐的情绪问题。中医圣典《素问》称秋季“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说明秋季安心宁神、收敛情志的重要性。下面我们看看日常中可以采取哪些养生措施使肝气顺达,肺气舒畅。

推拿按净养肺调神

1、按摩肺俞穴

按摩可选择叩肺俞穴。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数十下,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10分钟。

2、端坐捶背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两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4遍。捶背时要闭息(即呼吸),同时叩齿5——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

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沿脊背捶打,如此算1遍。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3、摩鼻摩喉

摩鼻: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微热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然心按揉迎香穴20次(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当鼻唇沟中)。每天1——2遍。

摩喉:上身端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按摩30次为l遍,连做3组,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可利咽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不少人的鼻腔对冷空气过敏,经常按摩可以缓解。

坐式按摩疗法有哪些


根据人们按摩姿势的不同,按摩的方法也具有很明显的不同,坐着按摩是现在逐渐兴起的一种按摩方式,这样按摩不会耽误人们的工作时间,同时坐着按摩的时候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很多人都不了解坐着按摩疗法是什么,那么坐式按摩疗法好处有哪些呢?

适应范围广且疗效显著。坐式按摩不仅可治疗慢性损伤和劳损,而且可缓解疼痛和不适;不仅可消除疲劳镇静放松,而且可振奋精神醒脑提神;不仅可用于治疗和康复,而且可用于预防和保健。

占用空间小灵活性大。坐式按摩只需要一把按摩椅和几件小型按摩器具,因此可随时随地开展业务。不仅可在固定诊所进行按摩,也可在体育馆、健身房、洗浴中心开展流动性坐式按摩。

时间短花费低。坐式按摩一般只需要15分钟左右。时间短,治疗费用必然要比卧式按摩低得多,因此很适合时间和财力都比较有限的普通人群。

患者在治疗中体态幽雅。坐式按摩时患者取坐姿,坐在美观舒适的按摩椅上,避免了不雅的躺卧体态。因此颇受广大女性患者的青睐。

按摩的时候我们只有身体得到放松才能起到好按摩效果,因此按摩期间我们还需要调节自身的心态,平和的心态才能起到更好的按摩效果。目前按摩方法在逐渐的增加,不仅有坐式按摩还有很多其他的按摩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老中医教你怎么治


生活中,我们如果形容一个人经常面无表情,可能会用面瘫这个词。其实在医学中,面瘫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面部神经疾病,面瘫患者常常面部肌肉不受控制,眼歪口斜,对于患者的外在形象是一个巨大的影响。那么面瘫可以怎么自我治疗呢?

一: 不同阶段面瘫的疗法

1: 初起风邪客络,治宜祛风解毒。面瘫多发生在春秋之季,可见口眼歪斜、耳鸣、头晕、面肌不收,部分欢呼着还可出现典型的剧烈疼痛、皮损红赤、耳后疱疹。面瘫的发生因为感受风寒邪毒,上犯头面,致使气血郁滞、经络阻痹。面瘫发生较快,符合“风善行而数变”的特性,所以在起病初期,应当祛风解毒,佐以通络牵正。选荆芥、蔓荆子、防风、海风藤、丝瓜络、地龙、蜈蚣、白芥子、伸筋草、全蝎、野菊。若伴耳后疱疹疼痛,则可加板细辛、蓝根、白芷、连翘。

2: 中期活血通络、气血瘀滞。当面瘫发生半月后,病机常转归为气滞血瘀、经脉痹阻,病人面肌萎缩无力、面部麻木不仁;甲皱微循环弯曲度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部分管腔痉挛或狭小。舌紫暗、瘀点,脉细涩。所以治疗宜侧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络牵正。选红花、当归、蜈蚣、地龙、赤芍、白芥子、川芎、片姜黄、全蝎、桃仁。如果瘀血症状明显,还可酌用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1次/天,1疗程为7天,配合治疗,以改善微循环、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

3: 病久虚中挟实,重在养血通络面瘫发生在2个月以上,属于正虚邪实,病人除具面瘫主证外、还出现动辄乏力、自汗、耳鸣、胃纳不佳等气血不足之证。治疗则宜疏通经络、补益气血,选炙淮山、黄芪、苡仁、赤芍、丝瓜络、石菖蒲、川芎、葛根、丹参、白芍。若面部肌肉萎缩,皮肤麻木较甚者,可加20克当归,6克红花;若眼睑闭合无力者,可重用30克黄芪,并加升麻、党参各10克。

二: 民间验方

1: 用民间验方治疗面瘫也很有效。例如,取生蓖麻子仁7粒,将该药去壳捣烂,敷在面部的牵正穴上。如左脸歪斜可贴在右脸的牵正穴上,如右脸歪斜可贴在左脸的牵正穴上。

三: 按摩疗法

1: 用手掌和热毛巾在颌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患侧肌肉,每日推揉3~4次,每次推揉10分钟。可改善面瘫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兴奋其麻痹的面部表情肌,使其早日康复。

四: 针刺疗法

1: 常用的针刺主穴为翳风、下关、颊车、阳白等穴,配穴可选四白、鱼腰、地仓、合谷等穴。针刺宜用弱刺激手法,并可采用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等手法,每天交替使用。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一般需作2~3个疗程的治疗。此疗法适合面瘫患者在急性期过后采用。

五: 面瘫患者在发病的初期

注意保暖,可用棉垫、大口罩或其他棉质物品保护患侧面部。同时,面瘫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外出、避免风寒、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温暖,要用温水洗脸、洗澡。患者还应经常对着镜子练习各表情肌的动作,如皱眉、闭眼、鼓腮、撅嘴、露齿等。经常做这些动作,可以维持肌肉的紧张力,防止肌肉萎缩。

便秘怎么办?中医教你按摩穴位助通便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助通便

专家推荐穴位按摩,可交叉进行,每次按摩20分钟左右:

天枢:属足阳明胃经穴,又是手阳明大肠之募穴,位于神阙穴(脐中)旁开两寸处。

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活血之效,尤适宜气滞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具有调理脾胃、疏通经络、解痉止痛之效,并有强壮作用,尤适宜气血亏虚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敲带脉:也就是敲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

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敲击带脉能提高人体的排毒能力,改善便秘。需要注意的是,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即可。

揉摸腹部:通过揉摸腹中部的大横穴位、天枢穴和下腹部的气海穴、腹结穴等,也可以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的作用。

按摩时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按揉,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动,以腹内有热感为佳。

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位于腕背侧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具有清三焦热、通关开窍、疏经活络之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之会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之效,应用极为广泛,尤适用于女性便秘患者。

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按摩腰骶:身体坐直,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自上而下地推擦腰骶部,直至腰骶部发热。

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系大肠在背之腧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有通调大肠气机的作用,可用于燥热伤津所致之便秘。

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2次。

足部按摩疗法有哪些


身体长时间的疲惫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的产生,现在中医按摩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效果,足部是我们身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因此进行足部的按摩才能起到好的缓解不良症状和治疗疾病的功效,那么足部按摩疗法主要有哪些呢?

(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受伤无论是急性期或慢性期,肿胀、疼痛往往是其主要症状,损伤后,由于血离经脉,经络受阻,气血流通不畅,从而出现局部肿胀,"不通则痛"而产生疼痛。中医按摩则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加速局部淤血的吸收,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理顺筋络,并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使气血通畅,从而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二)整复错位、调正骨缝

肌肉、肌腱、韧带受外界暴力的作用 可以造成纤维撕裂或引起肌腱的滑脱,使所伤之筋离开原来正常的位置,关节在外界暴力的作用下也可以产生微细的错缝或引起关节内软骨板的损伤。按摩可以使损伤的软组织纤维抚顺理直,错缝的关节和软骨板回纳到正常位置。关节的功能活动正常,疼痛就可以缓解或消失。例如腰椎后关节错缝,并使关节囊及临近的韧带因受牵拉而损伤,用斜扳法或旋转复位法纠正错缝后,疼痛就可以减轻或消失,腰椎功能亦可恢复正常。

(三)解除痉挛、放松肌肉

受伤后所产生的疼痛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局部软组织痉挛,这虽然是肢体对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妥当,痉挛的组织就有可能刺激神经,加重痉挛。痉挛日久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而加重原有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按摩之所以能解除痉挛,放松肌肉,主要是通过按摩的镇静作用,其次按摩又可以直接作用于痉挛的软组织,使之放松,打破恶性循环,帮助肢体恢复正常功能。

穴位如果按摩不当会对于身体造成伤害,甚至还不能起到好的保健效果,我们虽然对于足部按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能盲目按照上面的讲解来进行按摩,按摩的部位不同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最好是在了解身体状况以后选择适合自身的按摩方法。

落枕了怎么办? 中医教你刮痧疗法快速治愈


落枕了怎么办?落枕为单纯性肌肉痉挛,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由于睡眠时颈部位置不当,或因负重颈部扭转或风寒侵袭项背,局部脉络受损,经气不调所致。以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那么如何快速治疗落枕呢?下面中医教大家刮痧疗法,快速治愈落枕,赶紧来看看吧。

落枕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两侧俱痛,或一侧重,一侧轻。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或有受凉等因素。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条索感。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面瘫怎么办,中医教你自我按摩疗法的延伸阅读